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分析报告模板

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分析报告模板

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标题一: 医疗行业的发展状况医疗行业的发展状况1.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状 况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政策支持和科技进步的双重推动下,行业发 展速度更是显著提升。据统计,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X亿元,较前一年增长了百 分之Y。其中,医疗设备、耗材和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增长尤其显著。2.医疗器械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3. 智能化和数字化将成为主流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 显。预计未来几年,智能医疗设备将在医疗器械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到2025年,智能化 医疗设备将占据医疗器械市场的一半以上份额。4. 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将持续扩大
PART 01
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趋 势
Market size and growth trend of the medical device industry
市场规模分析: 当前市场规模-预计未来市场规模- 影响因素 分析
1 .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状况简析
标题一: 医疗行业的发展状况市场规模分析: 2. 当前市场规模: 当前,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已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市场 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达到 了约XX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XX%。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医疗行业的重视和投入,以及公众对 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3. 预计未来市场规模: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方面 ,随着国家对医疗行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医疗设施和服务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医 疗器械的需求量也将随之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率也将不断提高,这也将 推动 市场规模的扩大。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约XX亿元人民币。影响因素分析: 技术创新 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被应用 于医疗器械 研发和生产中,这不仅提高了医疗器械的性能和安全性,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数据分析报告_医疗器械(3篇)

数据分析报告_医疗器械(3篇)

第1篇一、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通过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数据分析,旨在揭示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未来潜力,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概况1. 行业定义医疗器械是指用于诊断、治疗、监护、缓解或补偿人体生理功能的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系统。

主要包括诊断设备、治疗设备、监护设备、康复设备等。

2. 发展历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医疗器械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三、市场规模与增长1. 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 增长动力(1)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市场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增多以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3)技术进步:医疗器械技术不断创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四、竞争格局1. 市场竞争主体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竞争主体主要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其中,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市场份额逐年提高。

2. 竞争格局特点(1)产品同质化严重:部分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现象普遍。

(2)高端产品依赖进口: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仍以进口产品为主。

(3)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五、行业发展趋势1. 政策导向国家将继续加大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 市场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增多以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3. 技术创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推动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升级。

4. 产业升级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升级,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全球化趋势研究报告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全球化趋势研究报告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全球化趋势研究报告随着全球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医疗器械市场也逐渐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本报告旨在研究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全球化趋势,并分析其对市场格局、市场竞争以及消费者福利等方面的影响。

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背景随着全球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医疗器械的种类和功能日益丰富。

医疗器械作为辅助诊断、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工具,对提高医疗水平和保障患者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二、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全球化趋势1.市场国际化程度提高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全球化应用,各国医疗器械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国际贸易促使医疗器械市场逐渐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各国医疗器械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2.技术创新与跨国合作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全球化趋势催生了技术创新和跨国合作。

各国医疗器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更加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需求。

同时,跨国合作也成为一种推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影响1.市场竞争加剧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全球化趋势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各国医疗器械企业为了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并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努力。

2.消费者福利提升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全球化趋势带来了更加优质和便捷的医疗器械产品。

消费者可以通过跨国购买或使用外国医疗器械产品,享受到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

同时,全球化也促使医疗器械产品的价格相对稳定,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四、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1.地区差异和市场监管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全球化趋势,也使得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医疗器械市场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监管要求和医疗体制不同,这给医疗器械企业的跨国经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医疗器械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和监管要求,制定相应的战略和产品策略。

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医疗器械产品的种类繁多,包括医用影像设备、手术器械、体外诊断设备、医用耗材等,广泛应用于医院、诊所、家庭护理等医疗场所。

针对医疗器械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情况,我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市场规模分析: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主要受到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升级的推动。

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二、产品种类分析:医用影像设备、手术器械和体外诊断设备是医疗器械产品市场的主要品类,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此外,随着智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医疗器械产品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三、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医疗器械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国际知名医疗器械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竞争和合作。

同时,新兴医疗器械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产业升级,正在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四、市场发展趋势:未来,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将继续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进步的影响,智能医疗器械产品将成为市
场发展的关键方向,同时,个性化定制医疗器械产品也有望迎来增长机遇。

通过以上市场调研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医疗器械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情况,为医疗器械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市场开拓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是指生产销售用于临床诊断、治疗、监测和预防疾病的医疗器械的综合性产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二、市场规模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年均增长率超过20%。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约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进口产品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

预计到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三、市场需求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慢性病的高发率以及个人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高精尖医疗器械、可穿戴医疗器械、远程医疗设备等新兴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四、市场竞争五、发展趋势1.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升级,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2.创新与研发投入:增加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3.市场整合与品牌建设:通过市场整合,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高知名度品牌。

4.智能化与数字化:医疗器械行业趋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用户体验。

5.国家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技术标准和行业准入门槛。

六、发展机遇与挑战1.市场机遇:中国人口众多,医疗需求旺盛,医疗体制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2.技术革新机遇:新技术的出现,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升级和创新。

3.国家政策支持机遇: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

4.市场竞争挑战:国内外巨头企业竞争激烈,中小型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5.产品质量和安全挑战: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是制约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七、总结与建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需求旺盛,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为了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大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报告

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报告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将 达到数千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和 亚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增长速度
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保持稳步 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增速将保持在 5%-7%之间。
主要地区和国家市场份额分布
北美市场
以美国为主导,拥有全球最先 进的医疗器械技术和产品,市
场份额占比超过40%。
欧洲市场
5G通信技术在医疗器械中应用前景
远程医疗
5G通信技术能够实现高清视频传输和低延迟通信,为远程医疗提 供有力支持,使得医生能够远程指导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实时数据监测
5G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医疗器械的实时数据监测和传输,为医生提 供准确的病情信息,有助于及时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医疗设备互联
5G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医疗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医疗设备物 联网,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患者的就医体验。
主要产品
包括影像诊断设备(如CT、MRI、超声等)、实验室诊断设备(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液分析仪等)以及体外诊断试剂等。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精准医疗和个性化诊疗的推广,基因测序、分子诊断等高端诊断技术将迎来 快速发展。
治疗类器械市场现状及前景预测
市场规模
主要产品
包括手术器械、植入物、介入器材、激光治疗设备 等。
通用电气医疗和西门子医疗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的兼 并收购活动,以加强其在特定领域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 此外,这两家企业也积极与各地的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开展 合作,共同推动医疗设备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
未来发展战略规划部署
迈瑞医疗将继续加大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推动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在全球 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三篇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三篇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三篇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和投资较为活跃,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政策导向和国内医疗卫生机构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将使未来医疗器械消费市场持续增长。

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医疗器械行业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一、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和行业规模(一)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发展历程及现状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近年来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和投资较为活跃,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政策导向和国内医疗卫生机构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将使未来医疗器械消费市场持续增长。

过去13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01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3年间增长了10.84倍。

据中国医药(17.33,1.580,10.03%)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抽样调查统计,2014全年全国医疗器械销售规模约2,556亿元,比2013年的的2,120亿元增长了436亿元,增长率为20.57%。

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约为1:0.7,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达到1∶1.02,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占据国际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2%,并有扩大之势。

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约为2,556亿元,医药市场总规模预计为13,326亿元,医药和医疗消费比为1:0.19,2013年的医药和医疗消费比为1:0.2,预计未来医疗器械市场仍有较广阔的成长空间。

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逐年上升:2010年为14337家,其中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015家,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7906家,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416家,国家及省级重点监管企业1863家。

截至2012年11月末,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至1.6万多家,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私有企业分别占3%、37%和60%。

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200多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不足20家,且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占绝大多数。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
24
影响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4)
标杆价值创新多赢
24
影响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5)
标杆价值创新多赢
24
影响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标杆价值创新多赢
24
上下游发展状况对本行业的影响
标杆价值创新多赢
24
二、行业进口情况分析
医疗器械进口总体概况
标杆价值创新多赢
33
医疗器械进口主要来源地
行业国内主要企业简况(4)
标杆价值创新多赢
48
行业国内主要企业简况(5)
标杆价值创新多赢
48
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竞争情况分析(2)
标杆价值创新多赢
48
标杆价值创新多赢
48
医疗器械行业壁垒分析(2)
标杆价值创新多赢
48
医疗器械行业细分竞争格局(1)
标杆价值创新多赢
48
医疗器械行业细分竞争格局(2)
标杆价值创新多赢
48
医疗器械行业细分竞争格局(3)
标杆价值创新多赢
48
医疗器械行业细分竞争格局(4)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整体发展状况
医疗器械行业基本情况
标杆价值创新多赢
18
行业基本情况–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医疗器械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工业水平的体现,综合了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将传统工业与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起来的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基础薄弱,规模较小,发展较为滞后。但同时我国落后的医疗器械装备水平与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间矛盾巨大,刺激了我国近年来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增速显著高于我国GDP及其它国家医疗器械市场 的增长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9年4月
目录
1 骨科植入物行业受益于老龄化趋势,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5)
1.1 骨科类植入物简介 (5)
1.2 骨科为医疗器械行业中的大领域,国际巨头辈出 (6)
1.3 老龄化趋势加剧,健康消费意识提升,骨科市场前景可期 (8)
1.4 创伤为骨科植入物行业最为刚需、稳定的细分子行业 (10)
1.5 脊柱类增速较快,发病人群年轻化 (12)
1.6 关节类为增速最高的子行业,渗透率与国产替代率都有提升空间 (13)
2 政策加码,集中度提升,进口替代加速 (17)
2.1 历时十余年,高值医疗耗材集中采购加速向药品靠拢 (17)
2.2 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模式分析 (19)
2.3 降价会是集中采购的主旋律,中小生产厂家生存压力巨大 (22)
2.4 两票制逐步推进,加速行业洗牌 (23)
2.5 医保控费,加速进口替代 (26)
1骨科植入物行业受益于老龄化趋势,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1.1骨科类植入物简介
骨科相关疾病为常见病种之一,骨科植入物为主要治疗手段。

骨科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之前的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而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疾病逐渐增加。

其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在以上三种治疗方法中更加偏重于医疗器械为基础的手术治疗,占比最大。

本篇报告主要研究的对象为骨科器械中的骨科植入物,按照使用用途和性能划分可分为:创伤类植入物、脊柱类植入物和关节类植入物等等。

创伤类植入物是指可将各类骨折损伤进行复位、固定并维持其稳定的骨科植入物,主要用不锈钢、钛合金等高强度金属或聚醚醚酮等高分子材料制造,医生待患者痊愈恢复后择时通过手术取出,具体产品形态包括接骨板、接骨螺钉等。

图表1:创伤类器械示意图
资料来源:大博医疗官方网站,XXXX
脊柱类植入物主要是指可实现因脊柱系统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弯、退行性腰间盘病变、椎体滑脱、胸腰段脊柱失稳、脊柱肿瘤等原因导致的椎体切除后的矫正、复位、融合等功能的内固定人体植入物。

具体产品形态主要包括不锈钢、钛合金等材质的各类椎弓根螺钉,椎弓根钩、连接棒、连接钢板等产品。

脊柱内产品的设计使用时间较短,一般为数月,待患者痊愈恢复后即可择机取出。

图表2:脊柱类器械示意图
资料来源:大博医疗官方网站,XXXX
关节类植入物主要是指可实现因关节周围骨折、累及关节的骨肿瘤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骨缺损等关节功能障碍的关节功能重建的人体植入物,关节类产品要求尽可能模拟恢复人体生理关节运动状态与功能,人工关节产品预期使用年限通常在二十年以上,要求植入的关节假体应能长期稳定在被植入的骨床中。

图表3:关节类器械示意图
资料来源:春立医疗官方网站,XXXX
1.2骨科为医疗器械行业中的大领域,国际巨头辈出
根据 EvaluateMedTech 的统计,全球骨科相关器械销售额高达350 亿美元,为医疗器械行业第 4 大领域。

全球医疗器械领域销售额前15 位的医疗器械中骨科排名第四位,预计将从 2016 年的 350 亿美元增加至 2022 年的 444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4.0%。

2016 年骨科医疗器械销售额占所有医疗器械的销售额的比重为 9%。

全球骨科市场将以每年 4.0%的增长率缓慢增长,到 2022 年市场份额将达到 444亿美元。

图表4:全球骨科销售额:排名前 10 位公司及市场规模(2016,2022,单位:亿美元)
排名器材领域2016 年世界范围2022 年世界范围年复合增长率
销售额排名增减销售额销售额(%)
2 心脏病学446 62
3 5.70% -
3 诊断影像学392 480 3.40% -
4 骨科350 444 4.00% -
5 眼科260 354 5.30% -
6 普外和整形外科204 278 5.30% -
7 内镜检查178 257 6.40% +1
8 给药186 246 4.80% -1
9 牙科128 178 5.60% +1
10 伤口处理130 169 4.50% -1
11 糖尿病护理110 162 6.60% +1
12 肾病科111 146 4.60% -1
13 综合医院与医疗供应110 128 2.50% -
14 神经病学74 116 7.80% +3
前15 3254 4386 5.10%
全球医疗技术总销售额3868 5219 5.10%
资料来源:EvaluateMedTech,XXXX
全球骨科市场份额集中度高,CR3 为 62%左右,CR10 在 88%左右。

2016 年世界排名前十的骨科公司占总体市场份额的 88.2%。

其中,2016 年世界排名前三的公司的市场份额为 61.9%。

强生继续引领2022 年前的骨科市场。

Evaluate预测强生将继续占有世界最大的骨科医疗器械市场份额,2022 年的销售额将达到 101 亿美元,2016 至 2022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期为 2.4%。

2016年之后邦美增速回降。

2016 年邦美捷迈公司销售额增加了28%,源于对捷迈公司收购的额外收益,之后将回归正常,2016~2022 年的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预期为 3.2%。

图表5: 2016 年世界排名前十公司市场占有率图表6:2022年世界排名前十公司市场占有率
资料来源:EvaluateMedTech,XXXX资料来源:EvaluateMedTech,XXXX
图表7:全球骨科销售额:排名前 10 位公司及市场规模(2016,2022)
排名公司2016 销售额2022 销售额2016-2022 年年2016 年世界市2016-2022 市占率(百万美元)(百万美元)复合增长率(% )场占有率(%)排名变化
1 强生8775 10120 2.4 25.1 -
2 捷迈7256 8766 3.2 20.7 -
3 史塞克563
4 7598 5.1 16.1 -
4 美敦力294
5 3521 3 8.4 -
5 施乐辉2004 2423 3.2 5.7 -
6 Arthrex 1713 2174 4 4.9 -
7 纽瓦索887 1304 6.6 2.5 -
8 赖特医疗690 1276 10.8 2 -
9 Globus 医疗564 908 8.3 1.6 -
前10 30879 38575 3.8 88.2
总产值34992 44367 4 100
1.3老龄化趋势加剧,健康消费意识提升,骨科市场前景可期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加。

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3 年的 18310.8 元增加至 2015 年的 21966.2 元,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从 2013 年的 912.0 元增加至 2015 年的 1164.5 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居民医疗费用的支付能力,同时,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也在提升。

预期寿命增加,老龄人口数量将显著提升。

我国国民预期寿命从1981 年的67.9 岁增加至2015 年的76.3 岁,其中男性的预期寿命从 1981 年的 66.4 岁增加至 2010 年的 69.3 岁,女性的预期寿命从 1981 年的69.3 岁增加至 2010 年的 77.4 岁。

预期寿命的提升使得老龄人口数量持续提升,潜在的发病人群也快速上升。

图表8: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图表9:中国主要年份预期寿命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XXXX资料来源: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XXXX
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预计 2050 年老龄化人口占比将从目前的17.3%上升至 34.9%。

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及人口抽样调查数据,2007 年~2016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老年抚养比)从11.1%(约 1.06 亿人口)持续增长到 15%(约 1.5 亿人口),截止2017 年底我国 60 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 2.41 亿(约占总人口的 17.3%)。

预计到 2050 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 4.87 亿。

图表10:我国近10年65岁以上人口数(万)图表11: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预测(10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XXXX资料来源:中国人口科学,X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