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基础理论
经济法(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同步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D2.A3.C二、多项选择题1.BC2.ABC 3.ACD第二章公司法一、单项选择题1。
B 2。
D 3。
A 4.B二、多项选择题1。
AC 2。
ABC 3。
AC 4。
ACD第三章合伙企业法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B 4、D二、多项选择题1、AD 2、CD 3、BC4、BCD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一、单项选择题1。
A 2.C 3。
D 4。
B二、多项选择题1.BC 2.CD 3。
ABC 4.ABC第五章个人独资企业法一、单项选择题1。
B 2。
A 3.A二、多项选择题1.ABD 2.BC 3.AC第六章企业破产法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D4。
C 5。
C二、多项选择题1。
AB 2。
AC 3.AC 4.ACD 5.ABCD第七章合同法一、单项选择题1。
B 2.A3.D 4.B 5。
A 6.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
ABCD3.ABC 4.ABC 5。
ABC 6.ABCD第八章担保法一、单项选择题1.A 2。
D3.B 4.D 5.D 6.B二、多项选择题1.ACD2.AD 3.AB 4.CD 5.ACD 6.BC第九章工业产权法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D4.A 5.D 6.C 7.D二、多项选择题1.BC2。
AD3.ACD 4。
AC 5.BD第十章反不正当竞争法一、单项选择题1.C2.D 3。
D 4.A二、多项选择题1.ACD2.AD 3。
AC 4.ACD第十一章产品质量法一、单项选择题1。
A 2.D 3.D 4.C二、多项选择题1.AB 2.AC 3.AC 4。
AD第十二章广告法一、单项选择题1。
D 2.B 3.D 4.B二、多项选择题1。
CD 2。
ACD 3.ACD 4.AB第十三章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一、1.B 2.C 3.D 4。
A二、多项选择题1。
CD 2.BC 3、AB 4、AB第十四章财政税收法一、单项选择题1.A2。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树立,经济法律体系也逐步建立与完善起来。
学习经济法十分重要。
为此,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律?法的本质、特征、渊源、体系结构等基本知识。
在此基础上系统掌握经济法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经济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经济法基础理论一、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一)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一定范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包括三层含义:1、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由一系列经济法律规范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有机结合成的一个整体。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但经济法并不等同于经济法律规范,前者是指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后者是指法律规范个体。
其次,经济法是由经济法律规范组成的,但含有经济法律规范的法律并不一定是经济法,其他法律部门也包含有一定数量的经济法律规范。
同样,经济法律、法规中也包括一些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
2、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规范是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的。
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具有经济性质的社会关系,即经济关系。
准确地说,经济关系是指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财产物质利益关系。
非经济关系不属于经济法调整的范围。
3、经济法只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
经济关系的种类很多,经济法并非调整所有经济关系,经济法只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其他部门法,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也调整一些经济关系。
科学的经济法的概念是: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在现行立法体制中,经济法只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即主要调整社会生产与再生产领域中的或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以各种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
具体包括:(一)国民经济管理关系国民经济管理关系即国家经济管理关系,即国家在实施组织管理职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关系。
经济法学基础理论

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经济法基础理论导言一、正确地确立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广义、狭义)二、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三、充分重视经济法学理论与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理论的相互作用四、遵循适合性与移植性相结合的研究路线五、坚持实证性与假设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六、结构说明经济法分类F1:①经济组织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法、个体经济法、集体经济组织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公司法、经济组织承包、租赁经营法等)②市场调控法(价格管理法、计量法、广告管理法、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工业产权法等)③宏观经济调控法(产业结构调节法、计划投资国有资产管理法、银行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劳动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进出口贸易管理法)④社会分配调控法(财政税收法、劳动报酬法、社会保障法)F2:①经济法总论②经济组织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国有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③国有财产法(国有财产法律制度、专利法、商标法等)④市场管理法(市场规制法、合同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对外贸易法)⑤宏观经济法(中国人民银行法、金融监管法、税法等)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争议制度等)F3:①经济法总论(地位、概念、渊源、制定、实施、一般原理、主体——企业、特殊企业形态、国家经济管理主体等)②市场管理法(竞争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特别交易监管法律制度等)③宏观调控法(宏观调控法、计划和统计法律制度、产业法律制度、投资法律制度、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自然资源管理法律制度、能源管理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价格法律制度、会计审计和注册会计师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等)④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社会福利法律制度、社会优抚法律制度等)第一编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第一章经济法的兴起第一节经济法概念的产生及其含义的发展一、经济法概念的由来1、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自然法典》2、184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Dezamy):《公有法典》二、经济法的概念和含义的发展1、1865年,法国小资产阶级激进派:蒲鲁东(PROudhon)《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2、1916年,德国法学家海德曼(Hedmen),《经济学字典》3、魏玛共和国《煤炭经济法》《钾盐经济法》1922-1924年德国出版:鲁姆夫《经济法的概念》、海德曼《经济法基础》第二节经济法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及其历史背景一、概说二、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时期的经济法《圈地法》《劳工法》《济贫法》《工厂法》《谷物法》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立法1、“反谷物法同盟”的经济思想及其对立法的影响2、“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及其对立法的影响3、亚当。
漆多俊教授《经济法基础理论》读书笔记

漆多俊教授《经济法基础理论》读书笔记近期读了漆多俊教授所著的《经济法基础理论》(第四版),本书从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关系入手,并从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联系和区别上,论述了经济法产生和独立的历史必然性,它的本质、功能与任务,它的调整对象、调整原则与调整方法,它的内容与体系,它的立法与实施等各种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建立了本书特有的经济法理论体系。
本书以“市场的三大缺陷、国家调控的三种方式、经济法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为主线,共分14章,系统阐述了经济法基础理论中涉及的诸多问题。
在讨论经济法理论问题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属于法学基础理论的概念和原则。
这本书还重新展示并提出了新的观点。
首先作者在导论中介绍了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同经济法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研究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意义和方法。
将经济法基础理论学科所研究的经济法基础理论问题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经济法产生和形成独立法律部门的社会根源;2、经济法的沿革与地位;3、经济法的本质和概念;4、经济法的调整对象;5、经济法法律关系;6、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与原则;7、经济法的调整方法与责任制度;8、经济法的法律渊源与体系;9、经济法的总则与分则;10、经济法的立法;11、经济法的实施;12、经济法学科建设问题。
并以体系表的形式将经济法学分为经济法基础理论和部门经济法学两部分,将部门经济法学分为市场规制法学、国家投资经营法学、宏观观引导调控法学三部分。
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了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从市场缺陷、国家调控机制和法律制度演进三个方面阐述了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将市场缺陷概括为市场障碍、市场机制的盈利性和市场调控的被动性和滞后性,并针对市场的缺陷提出了国家规制的三种基本方式:国家对市场的强制干预方式;国家参与直接投资运作的方式,以及国家引导和调节社会经济的方式。
本文从社会性质的角度介绍了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法,认为经济法是一种独立的部门法,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指明了经济法的地位。
经济法推荐书目

经济法推荐书目经济法推荐书目(一)经济法基础理论1.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第5版),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
推荐理由:本书从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关系入手,论述了经济法产生和独立的历史必然性,对经济法的本质、功能、调整对象、调整原则、调整方法、内容、体系、立法与实施等基本理论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证,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可谓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扛鼎之作。
2.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第2版),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
推荐理由:本书澄清了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关系,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和地位、经济法律关系等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是经济法总论的“立论”之作,亦是国内研究经济法总论的杰出代表作。
3.张世明:《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第2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3年版。
推荐理由:本书独辟蹊径地对经济法学的理论渊源和流变进行研究,着重梳理经济法学术发展的演进脉络,填补了经济法学术史的研究空白。
本书作者属于典型的“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式的知识分子,其在本书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和超越自我的学术精神值得弘扬。
4.管斌:《混沌与秩序: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中国式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推荐理由:本书试图走出“混沌”的经济法学研究迷局,为“模糊”的经济法学厘清前进方向,提炼经济法学的核心范畴,强调复杂调适系统下法律综合调整的必要性,凸显出经济法的“回应性”制度品格。
5.冯辉:《论经济国家:以经济法学为语境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推荐理由:本书围绕“经济国家”的理论基础、发生动因、体系构成、实践问题、法律调整和全球化语境等,从理论上提出并力行“经济法总论研究的实践性进路”,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6.凯斯·桑斯坦:《权利革命之后:重塑规制国》,钟瑞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推荐理由:本书深入考察社会性和经济性规制的兴起及其给美国法律和政府带来的后果,对于理解市场失灵与规制法功能、政府角色悖论与规制法变革大有裨益。
经济法基本理论

三、我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1、我国经济立法的历史沿革 在古代一些著名的法律中, 秦律》 在古代一些著名的法律中,如《秦律》、 唐律》 字律》 大明律》 《唐律》、《字律》、《大明律》、《大清 都有调整农业、手工业、商业、 律》等,都有调整农业、手工业、商业、税 金融等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但是, 收、金融等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但是,历 代的这些经济法规范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 法部门,也没有经济法这个概念。 法部门,也没有经济法这个概念。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外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一)产生 经济法”一词最早见于1755 1755年法国空 “经济法”一词最早见于1755年法国空 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的著作《自然法典》 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的著作《自然法典》一 书中, 书中,后来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德萨米在 1842年出版的 公有法典》 年出版的《 1842年出版的《公有法典》一书中也使用经 济法这一词汇, 济法这一词汇,并且发展了摩莱里的经济法 思想。 思想。
3.政治原因 3.政治原因 国家(政府) 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经济法产 生的政治原因。 生的政治原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发 展的过程中,国家对经济关系经历了干预— 展的过程中,国家对经济关系经历了干预 —放任 放任——干预的变化过程。 干预的变化过程。 放任 干预的变化过程
4.法律原因 4.法律原因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新的社会关系要求 新的法律调整, 新的法律调整,社会经济生活中呈现出的竞 争关系、经济组织和管理关系、 争关系、经济组织和管理关系、综合平衡关 协调发展关系、经济监督关系、 系、协调发展关系、经济监督关系、社会保 障关系等等,这些具有主体多元化、 障关系等等,这些具有主体多元化、关系多 层化特点的新的社会关系,无论民法、 层化特点的新的社会关系,无论民法、商法 或者行政法, 或者行政法,它们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们 不可能对这些社会关系进行调整, 不可能对这些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只有经济 法才能适应新的社会关系的特点。 法才能适应新的社会关系的特点。
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

经济法基础理论(第四版)漆多俊著漆多俊教授该书在结构上大致根据总则、分则的划分展开。
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别阐述了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学科历史沿革、概念、调整对象、法律关系、价值理念和原则、调整方法与责任制度等;第九章到第十二章论述了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和宏观调控法等具体法体系。
最后漆多俊教授还谈到了立法与实践,及经济法学科建设等相关问题。
可以说漆教授是根据经典的实在法体系在讲述经济法。
漆多俊教授在该书中提出了很多观点,他以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国家意志预期目标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学生以为该书最亮丽的三点之处是:一、指出经济法产生的逻辑。
全书也是按照“市场缺陷——国家调节——经济法”这样的逻辑展开的;二、指出国家对经济的调节是国家职能一部分。
这样的观点指出了现代国家主动介入经济生活的状态,点名了经济法成为独立部分法和发达的原因;三、经济法包括国家投资经营法。
该具体法对应市场的“唯利性”缺陷,是指有些领域市场不愿进入,但是对于国计民生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这些领域需要国家力量的介入。
对于学生而言,看完此书,收获颇多,但还是有很多困惑的地方。
比如经济法的概念为何,其调整对象是“市场与国家的关系”还是“经济与国家的关系”,其是否是独立部门法与行政法有和异同,等等。
还需要多加看书思考和理解。
学生以为,该书最精彩的部分当属第一和第二部分,所以主要摘抄聚集在这两章。
导论第一节经济法基础理论与经济法学一、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P1经济法基础理论,是经济法最基本、最一般的原理,是关于各种经济法现象内在和普遍性的规律的理论概括。
经济法基础理论问题主要包括:经济法产生和形成独立法律部门的社会根源;经济法的沿革和地位;经济法的本质和概念;调整对象;经济法法律关系;价值、理念与原则;调整方法与责任制度;法律渊源与体系;总则与分则;立法、实施;学科建设问题。
经济法学考研科目

经济法学考研科目
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是指以经济为核心、以法律为手段的综合性法学学科。
经济法学考研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经济法学基本原理。
包括市场经济、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等理论基础,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理。
2. 公司法。
主要涉及公司组建、运营、改制、破产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包括公司股权、治理、董事会等内容。
3. 证券法。
主要包括公司发行证券、证券交易、投资者保护等内容,涉及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品种。
4. 金融法。
主要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涉及信贷、基金、保险等内容。
5. 知识产权法。
主要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涉及知识产权的取得、保护、运用等内容。
6. 国际经济法。
主要涉及国际经济合作、国际贸易、投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国际经济组织、贸易协定、国际仲裁等内容。
以上就是经济法学考研科目的基本内容。
在备考中,应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包括对案例的分析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基础理论
导言
一、正确地确立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广义、狭义)
二、学习和研究经济法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充分重视经济法学理论与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理论的相互作用
四、遵循适合性与移植性相结合的研究路线
五、坚持实证性与假设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六、结构说明
经济法分类
:①经济组织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法、个体经济法、集体经济组织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公司法、经济组织承包、租赁经营法等)
②市场调控法(价格管理法、计量法、广告管理法、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工业产权法等)
③宏观经济调控法(产业结构调节法、计划投资国有资产管理法、银行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劳动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进出口贸易管理法)④社会分配调控法(财政税收法、劳动报酬法、社会保障法)
:①经济法总论
②经济组织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国有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
③国有财产法(国有财产法律制度、专利法、商标法等)
④市场管理法(市场规制法、合同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对外贸易法)
⑤宏观经济法(中国人民银行法、金融监管法、税法等)
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争议制度等)
:①经济法总论(地位、概念、渊源、制定、实施、一般原理、主体——企业、特殊企业形态、国家经济管理主体等)
②市场管理法(竞争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特别交易监管法律制度等)
③宏观调控法(宏观调控法、计划和统计法律制度、产业法律制度、投资法律制度、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自然资源管理法律制度、能源管理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价格法律制度、会计审计和注册会计师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等)
④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社会福利法律制度、社会优抚法律制度等)
第一编经济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经济法的兴起
第一节经济法概念的产生及其含义的发展
一、经济法概念的由来
、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自然法典》
、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公有法典》
二、经济法的概念和含义的发展
、年,法国小资产阶级激进派:蒲鲁东()《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
、年,德国法学家海德曼(),《经济学字典》
、魏玛共和国《煤炭经济法》《钾盐经济法》
年德国出版:鲁姆夫《经济法的概念》、海德曼《经济法基础》
第二节经济法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及其历史背景
一、概说
二、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时期的经济法
《圈地法》《劳工法》《济贫法》《工厂法》《谷物法》
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立法
、“反谷物法同盟”的经济思想及其对立法的影响
、“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及其对立法的影响
、亚当。
斯密的经济思想及其对立法的影响
四、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立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以后一段时间,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对德国经济立法的影响。
、罗斯福的“新政”时期的经济学说及其对英国经济立法的影响。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立法的影响。
、供给学派的经济学说及其相应的经济立法。
五、对资本主义经济法的总体评价
第三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现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类型
一、前苏联的立法体制
二、前捷克斯洛伐克的立法体制
三、前东德的立法体制
四、前南斯拉夫的法律调整体制
第四节经济法在中国的兴起及其历史背景
一、概说
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阶段
三、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四、十年内乱阶段
五、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阶段
第二章经济法的概述
第一节经济法的定义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对经济法的不同定义
、经济法是以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为中心内容的法。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经济法是调整普遍经济利益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