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贮藏特性和方法

合集下载

粮油储藏基本方法

粮油储藏基本方法

粮油储藏基本方法一、原粮1.稻谷(1)稻谷的保管特点:稻谷的颖壳较坚硬,对籽粒起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因此,稻谷比一般成品粮好保管。

但是稻谷易生芽,不耐高温,需要特别注意。

大多数稻谷无后熟期,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

同时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

因此,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

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

稻谷脱粒、整晒不及时,连草堆垛,极度易沤黄。

生过芽和沤黄的稻谷,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大为降低。

稻谷不耐高温,过夏的稻谷容易陈化,烈日下暴晒的稻谷,或暴晒后骤然遇冷的稻谷,容易出现"爆腰"现象。

新稻谷入仓后不久,如遇气温下降,往往在粮堆表面结露,使表层粮食水分增高,出现气面粮现象,不利储藏。

(2)稻谷的保管方法①保证入库粮质:水分大、杂质多、不完善粒含量高的稻谷,容易发热霉变,而不而久藏。

因此,提高入库稻谷质量,是稻谷安全储藏的关键。

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应根据品种、季节、地区、气候条件考虑决定。

一般籼稻谷在13%以下,粳稻谷在14%以下。

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越好。

如入库稻谷水分大,杂质多,应分等储存,及时晾晒或烘干,并进行筛选或风选清除杂质。

②适时通风:新稻谷往往呼吸旺盛、粮温较高或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降温降水。

特别一到秋凉,粮堆内外温差大,这时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露。

有条件可以采用机械通风。

③低温密闭: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进行通风,使粮温降低到10℃以下,水分降低到安全标准以内,在春暖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便安全度夏。

2.小麦(1)小麦的储藏特点①吸湿性强:小麦种皮较薄,含有大量的亲水物质,极易吸附空气中的水汽。

其中白皮小麦的吸湿性比红皮小麦强,软质小麦的吸湿性比硬质小麦强。

吸湿后的小麦籽粒体积增大,容易发热霉变。

②后熟期长:小麦有明显后熟期,一般春小麦的后熟期较长,可达6-7个月,冬小麦后熟期相对较短,也为1-2.5个月。

稻谷储存的正确方法

稻谷储存的正确方法

稻谷储存的正确方法Happy childhood is the best, June 12, 2023稻谷储藏的正确方法稻谷在储藏期间,往往会发热、霉变、生芽,导致稻谷品质劣变;随着稻谷储藏时间的延长,容易产生陈化变质现象,逐渐失去新米特有的香味而产生陈米的臭味,酸度增高,烧熟的米饭松散、黏性降低;储藏时间较长的陈米,将基本丧失新大米饭香、黏、软的食用品质;因此,很多大米在没脱壳之前,因为没有良好的储存环境,就已经陈化变质了,而了解大米的储存环境和相关知识,对我们选购何种大米也很有帮助;稻谷的储存特性1.稻谷有坚硬的外壳一定程度上可抵抗虫霉的危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2.稻谷易生芽稻谷后熟期短,在收获时生理已成熟,具有发芽能力;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25%;因此,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3.稻谷易沤黄在收获时,遇连阴雨,稻谷脱粒、整晒不及时或连草堆垛,容易沤黄;沤黄的稻谷加工的大米就是黄粒米,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大为降低;稻谷黄变无论仓内仓外均可发生,稻谷含水量越高,发热次数越多,黄粒米的含量越高,黄变也越严重;而黄粒米易产生黄曲霉毒素,人食用后会中毒,甚至致命;4.稻谷不耐高温稻谷不耐高温且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陈化,如黏性降低,发芽率下降、脂肪酸值升高;烈日下暴晒的稻谷,或暴晒后骤然遇冷的稻谷,容易出现“爆腰”现象,大米表面出现裂纹,影响大米的外观和口感;5.稻谷易结露新谷入仓不久,遇气温下降,在粮堆的表面出现一层露水,使表层粮食水分增高,形成粮堆表面结露;不及时消除结露的后果是:造成局部水分升高,稻谷籽粒发软,有轻微霉味,接着谷壳潮润挂灰,泛白,仔细观察未熟粒有时可以发现白色或绿色霉点,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6.稻谷易受虫害感染危害储藏中稻谷的害虫主要有:玉米象、米象、谷蠢、麦蛾、赤拟谷盗和锯谷盗等;二、稻谷的储存法则保管稻谷的原则是“干燥、低温、密闭”;1.控制稻谷水分严格控制入库稻谷的水分,使其符合安全水分标准,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随粮食种类、季节和气候条件变化;2.清除稻谷杂质入库前进行风扬、过筛或机械除杂,使杂质含量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提高稻谷的储藏稳定性;把稻谷中的杂质含量降低到%以下,提高稻谷的储藏稳定性;3.稻谷分级储藏稻谷做到分级储藏,即要按品种、好次、新陈、干湿、有虫无虫分开堆放,分仓储藏;信息来源:诚邻粮食Neighborly food4.稻谷通风降温稻谷入库后及时通风降温,防止结露;在9~10月、11~12月和1~2月分三个阶段,利用夜间冷凉的空气,间歇性地进行机械通风,可以使粮温从33~35摄氏度,分阶段依次降低到10摄氏度以下;5.防治稻谷害虫稻谷入库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防治害虫;通常多采用防护剂或熏蒸剂进行防治;6.密闭稻谷粮堆在冬末春初,气温回升以前粮温最低时,诚邻粮食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压盖粮面密闭储藏,以保持稻谷堆处于低温15摄氏度或准低温20摄氏度的状态;常用密闭粮堆的方法有:全仓密闭,塑料薄膜盖顶密闭,少量粮食也可以采用草木灰或干河沙压盖密闭;。

稻谷储藏

稻谷储藏

稻谷储藏稻谷在储藏期间,由于其本身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与害虫生命活动的综合影响,往往会发热、霉变、生芽,导致稻谷品质劣变,丧失生命力,造成重大损失。

储藏特性:稻谷具有完整的外壳,能缓和稻米吸湿,对虫霉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在保管过程中,稻谷有较高的储藏稳定性。

在正常储藏条件下,稻谷的生活力,第一年很强,呼吸旺盛,一年以后,则逐渐减弱,变化较小,储藏稳定性相应增高。

故存放一年以后,稻谷储藏性即比较稳定。

稻谷的储藏具有三种明显的特性。

1)容易陈化,不耐高温,稻谷的胶体结构疏松,较大水分的稻谷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弱,在强烈阳光下曝晒或在高温下烘干,都会增加爆腰率和变色率,降低食用品质和工艺品质。

水分为20%以上的高水分稻谷,如果进行高温快速干燥或干燥后又吸湿,都会导致米粒曝腰。

因此,潮湿稻谷最好进行自然干燥,如果采用人工加热烘干,就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烘干速度和水分变化,以免爆腰率升高,降低加工大米质量。

高温会促进稻谷脂肪酸增加,引起品质下降。

在35℃下储藏的各种水分的稻谷,脂肪酸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加工大米的等级也明显降低。

水分和温度越高,脂肪酸上升、品质下降就越明显。

但是,水分低的稻谷对高温却有较强的抵抗力。

2)容易发热、霉变、生芽新收获的稻谷,生理活性强,早中稻入库后粮堆内的积热难以散发,在一、二周内上层粮温往往会突然上升,超过仓温10—15℃,出现发热现象,即使水分正常的稻谷,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稻谷发热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稻谷水分大于安全水分,或者粮堆内温差较大引起水分转移,使稻谷水分增加到超过安全水分时,使灰绿曲霉首先生长,粮堆积累湿热,局限曲霉和青霉也随之大量繁殖,积累的湿热如不能及时散发,发热现象便开始出现。

第二阶段:当粮温升高至35—40℃,水分超过15—15.5%时,白曲霉迅速生长,稻谷水分和温度继续增加,黄曲霉菌也大量生长,促使稻谷变色并发生霉味。

第三阶段:在白曲霉与黄曲霉的共同作用下,能使稻谷温度升高到55℃。

稻谷贮藏特性和方法

稻谷贮藏特性和方法

稻谷贮藏特性和方法一、贮藏条件1、稻谷:含水量12~14%。

2、仓具:高燥不易受潮;阴蔽低温,不发热;空气流通;结构坚固严密,以防鼠害。

二、稻谷的贮藏特性1、贮藏稳定性较好。

稻谷籽粒具有完整的稻壳保护,对虫、霉的危害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对湿、热等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耐受力。

2、稻谷的后熟期短,易生芽。

一般籼稻无明显的后熟期,粳稻的后熟期仅有4周左右。

当稻谷含水量达到25%以上,只要温度适当,便能发芽。

因此,稻谷受雨淋、粮面结露、受潮,其含水量达到25%以上时,便能发芽。

3、稻谷容易陈化。

高温,会加速稻谷陈化,使脂肪酸值升高,发芽率下降,其中籼稻比粳稻稳定些,糯稻最差。

收贮后随着酶活性减弱,及稻米胶体脱水浓缩,吸水性降低,硬度增加,所以贮藏稳定性增强,对长期保管有利。

但在长期保管中,每经过一个高温季节,其种用品质和食用品质即逐年下降。

因此,稻谷贮藏要注意推陈贮新。

4、危害稻谷的害虫主要有玉米象、米象、谷蠢、麦蛾、赤拟谷盗和锯谷盗等。

每年春暖以后,约在4~5月害虫便开始繁殖危害,虫峰期发生在每年高温季节。

5、寄附在稻谷上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中温、中生、好氧性微生物。

高水分的稻谷发热霉变是由放线菌、细菌、酵母菌以及霉菌中的根霉、毛霉所引起,低水分的稻谷发热霉变则是由干生性的霉菌如灰绿曲霉群活动引起的。

三、稻谷的保管方法1、保证入库稻谷质量:一般籼稻谷水份在13%以下,粳稻谷在14%以下;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越好。

如入库稻谷水分大,杂质多,应分等储存,及时晾晒,并过筛或风选。

2、仓具消毒:稻谷入库时要做好仓库和器材的清洁消毒工作,清除病虫。

3、适时通风:新稻谷由于呼吸旺盛、粮温和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降温降水。

特别一到秋凉,粮堆内外温差大,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露。

4、低温密闭: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进行通风,使粮温降低到10℃以下,水分降低到安全标准以内,在春季气温上升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便安全度夏。

谷物粮食的保存方法和原理

谷物粮食的保存方法和原理

谷物粮食的保存方法和原理谷物粮食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为了保持谷物粮食的质量和延长其保存时间,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保存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谷物粮食保存方法及其原理。

一、谷物粮食的主要保存方法1. 干燥保存:谷物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导致谷物的变质。

因此,干燥保存是保持谷物粮食品质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干燥保存方法包括自然晾晒、人工晾晒和机械干燥。

自然晾晒是将谷物散放在空旷的地方,利用太阳的热量和风力将谷物中的水分蒸发掉。

人工晾晒则是借助于人工设备,如风扇和晾晒架,加速水分的蒸发。

机械干燥是利用专门的干燥设备,通过热风和蒸汽的作用,将谷物中的水分迅速蒸发掉。

2. 密封保存:密封保存是指将谷物存放在密封容器中,避免空气、湿气和害虫的进入,从而保持谷物的干燥状态和品质。

常见的密封保存方法包括塑料袋密封和金属容器密封。

塑料袋密封是将谷物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并将袋口封紧,以防止空气和湿气的进入。

金属容器密封则是将谷物储存在金属容器中,并使用专用的密封器将容器口密封,达到隔绝空气和湿气的目的。

3. 冷藏保存:冷藏保存是指将谷物存放在低温环境下,通过降低温度来延缓谷物的变质和氧化反应。

常见的冷藏保存方法包括冷库保存和冷藏箱保存。

冷库保存是将谷物存放在专门的冷库中,通过控制库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谷物的新鲜度和品质。

冷藏箱保存则是将谷物存放在家用冰箱或商用冷柜中,利用冷冻功能延长谷物的保存时间。

二、谷物粮食保存的原理1. 干燥保存的原理:谷物粮食中的水分是引起谷物腐败和霉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干燥保存的原理是通过将谷物中的水分迅速蒸发掉,降低谷物的水分含量,从而阻止霉菌和细菌的繁殖。

谷物在干燥的环境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延缓了谷物的变质过程。

2. 密封保存的原理:密封保存的原理是通过隔绝外界空气和湿气的进入,减少谷物与氧气的接触,从而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

稻谷常识

稻谷常识

稻谷和大米的储藏一、稻谷稻谷属于原粮,原粮又称带壳(皮)粮、是收获后未经加工的粮食,系粮食储藏的主要对象。

原粮主要包括禾谷类和豆类两类。

我国储存的粮种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及豆类等。

一般来说,原粮均具有完整的皮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储藏期间有较强的抵抗温、湿、虫霉等不良影响的能力,其耐藏性较成品粮好。

但由于粮种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生理特点、形态特征及收获季节的不同,因而其储藏特性也就必然不同,这就要根据不同粮种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储藏方法,才能使粮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实现安全储藏。

原粮的储藏,直接关系到加工品出率,成品粮质量及其使用价值的高低,因此,与人民生活,企业及国家利益密切相关。

对于种粮的储藏则主要影响到农业生产,如果储藏不当,损失难以估计。

因此做好原粮的储藏工作,可减少损失,利国利民。

我国是世界上的主要产稻国之一,稻谷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占世界总产量的35%,居世界第一位。

稻谷种植分布我国各地,但主要产区在南方。

全国人口中约有一半以上是以稻谷做为主食,稻谷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同时也是主要的出口粮种。

(一)稻谷的形态结构与类型1、外部形态稻谷一般为细长形到椭圆形,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稻谷粒长度分为四类:特长粒7毫米以上;长粒6--7毫米;中间型5--5.9毫米;短粒5毫米以下。

根据稻谷粒的长、宽比又可分为以下类型,籼稻:长为宽的3倍以上的称细长粒;2--3倍的称中长粒;2倍以下的称短粒。

粳稻:长为宽的1.8倍以上的称大粒;1.6--1.8倍的称中粒;1.6倍以下的称短圆粒。

我国通常采用根据稻谷的长、宽比来分类。

稻谷的最外层—稻壳常称作大糠或砻糠,包括内外稃和护颖。

内外稃表面有茸毛。

外稃上有五条脉,尖端称稃尖,稃尖延伸即成芒,内稃上面有三条脉,一般无芒。

内外稃是由一些厚壁细胞组成。

稃内含有大量粗纤维和硅质,质地粗糙而坚硬,水分低时较脆,易于破裂。

一般来说粳稻内外稃薄而组织疏松,籼稻稃厚而组织紧密。

稻谷储藏要点

稻谷储藏要点

稻谷储藏要点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如果在储藏期间发生霉变、发芽,会导致稻谷品质劣变或者丧失生命力,造成重大损失。

影响稻谷储藏的因素有温度、稻谷含水量、储藏的方式等。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前列,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40%,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 30%左右。

近年来,我国稻谷总产量均保持在2.0亿 t 以上,保障了十几亿人口的饮食需要。

储藏环境对稻谷储藏品质的影响大,温度、相对湿度、储藏时间都是决定因素。

因此,做好稻谷的储藏工作,保证稻谷品质和安全意义重大。

稻谷储藏中易发生的问题•容易发黄变黄是指高温引起稻谷品质变劣,产生黄粒米的现象。

收割后若未及时晾晒或干燥,谷堆温度升高会产生黄粒米。

要控制好稻谷储藏时的水分含量(应低于14%),如果稻谷水分含量在 18%以上,气温在26℃~37℃时,堆放 7d黄粒米的比例可达 30%。

目前有专家认为,谷粒内出现还原糖后,与游离氨基酸化合,形成棕黄化产物,使大米变黄、变褐。

也有人认为是霉菌滋生所造成的。

•易陈化变质稻谷储藏过程中,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食用品质劣变,这种由新到陈的现象称为粮食的陈化变质。

导致稻谷陈化变质的关键是脂肪氧化酶。

脂肪酶活性高低直接影响稻谷的衰老,脂肪酶活性低可明显延缓稻谷的衰老过程。

脂肪酶活力高,游离脂肪酸含量就,而米糠中富含脂肪酶,它直接影响到米糠的稳定性。

因此,低脂肪酶活性的材料可以减缓脂质的过氧化过程和储藏粮食氧化变质的速度,保持清新气味,并可提高水稻的耐储藏性。

•易生害虫稻谷储藏过程中容易生虫,虫害不仅损害大量的粮食,影响粮食的营养价值,而且使粮食带有不良气味,降低品质,减少重量,容易使粮食发热和微生物的进一步作用,造成粮食腐败变质。

害虫每年4-5月份繁殖,7-8月份达高峰。

防治害虫与稻谷的储藏条件有直接关系。

低温储藏技术可确保新鲜稻谷保质保鲜。

虫子发生量大或仓库贮存稻谷多时,可用氯化苦、敌敌畏等熏蒸。

怎样贮藏稻谷

怎样贮藏稻谷

怎样贮藏稻谷
稻谷收割后应随时脱粒晒干贮藏。

入仓前,必须经过一天曝晒,使水分下降到符合进仓标准,并进行筛选,使杂质降到5%以下,然后按品种、品质,水分等情况分级贮藏保管。

仓库麻袋及其它器材都应严格检查与消毒,保证仓库每一死角不残留异品种、无仓虫和农药及化肥等污染。

稻谷可采取包装或散装,散装适用于大量贮藏和长期贮藏,包装适用于品种多,贮藏量小和短期贮藏.稻谷全散装时,靠仓壁可堆高两米左右,中间可堆高4米左右,平均每平方米可贮存稻谷1700千克左右。

稻谷如用立筒仓贮藏,则仓库利用率最高,有效仓容可达85%。

稻谷数量较少或为推广的良种以采用包装为宜。

如水分达到安全标准以下,则采用非字形或半非字形的实垛堆装法,堆高袋数一般可达10-12袋。

如稻谷水分拔高,又值秋冬降温季节,应采用通风垛或风凉桩,保持麻袋间留有较大空隙,便于通风散热散湿。

常用堆存方式有“金钱孔”形及“井字”形等,堆放高度宜低,一般适于临时性的短期贮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谷贮藏特性和方法
一、贮藏条件
1、稻谷:含水量12~14%。

2、仓具:高燥不易受潮;阴蔽低温,不发热;空气流通;结构坚固严密,以防鼠害。

二、稻谷的贮藏特性
1、贮藏稳定性较好。

稻谷籽粒具有完整的稻壳保护,对虫、霉的危害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对湿、热等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耐受力。

2、稻谷的后熟期短,易生芽。

一般籼稻无明显的后熟期,粳稻的后熟期仅有4周左右。

当稻谷含水量达到25%以上,只要温度适当,便能发芽。

因此,稻谷受雨淋、粮面结露、受潮,其含水量达到25%以上时,便能发芽。

3、稻谷容易陈化。

高温,会加速稻谷陈化,使脂肪酸值升高,发芽率下降,其中籼稻比粳稻稳定些,糯稻最差。

收贮后随着酶活性减弱,及稻米胶体脱水浓缩,吸水性降低,硬度增加,所以贮藏稳定性增强,对长期保管有利。

但在长期保管中,每经过一个高温季节,其种用品质和食用品质即逐年下降。

因此,稻谷贮藏要注意推陈贮新。

4、危害稻谷的害虫主要有玉米象、米象、谷蠢、麦蛾、赤拟谷盗和锯谷盗等。

每年春暖以后,约在4~5月害虫便开始繁殖危害,虫峰期发生在每年高温季节。

5、寄附在稻谷上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中温、中生、好氧性微生物。

高水分的稻谷发热霉变是由放线菌、细菌、酵母菌以及霉菌中的根霉、毛霉所引起,低水分的稻谷发热霉变则是由干生性的霉菌如灰绿曲霉群活动引起的。

三、稻谷的保管方法
1、保证入库稻谷质量:一般籼稻谷水份在13%以下,粳稻谷在14%以下;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越好。

如入库稻谷水分大,杂质多,应分等储存,及时晾晒,并过筛或风选。

2、仓具消毒:稻谷入库时要做好仓库和器材的清洁消毒工作,清除病虫。

3、适时通风:新稻谷由于呼吸旺盛、粮温和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降温降水。

特别一到秋凉,粮堆内外温差大,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露。

4、低温密闭: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进行通风,使粮温降低到10℃以下,水分降低到安全标准以内,在春季气温上升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便安全度夏。

5、缓释熏蒸技术防病虫害:即在密封粮堆内,按每立方米用磷化铝2~3克的剂量,采用0.07毫米聚乙烯薄膜制成小袋将药剂包好,然后埋藏在粮堆上层,待磷化氢缓慢释出,防止虫害和抑制微生物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