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PPT课件

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PPT课件

2.1.2资本的构成
1)资本的来源 商业银行在开业注册登记时所载明的、界
定银行经营规模的资金;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 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补充的资金 2)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3)商业银行资本与一般企业资本的区别 (1)资本金所包含的内容不同 (2)资本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例不同,绝对数
1)分子对策 (1)内源资本策略 ①留存收益 ②股利政策 (2)外源资本策略 核心资本不足的银行,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增加资本 核心资本已占到全部资本50%以上的银行,主要通过增加
发行债务等方式获取附属资本 2)分母对策 (1)压缩资产规模 (2)调整资产结构
4)《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监 管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较小
《巴塞尔协议Ⅲ》可能会影响缓冲资本要求
监管层讨论引进拨备率、杠杆率以及流动性指标,作 为资本监管的重要补充
国内监管层要求商业银行自2011年开始实施《巴塞 尔协议Ⅲ 》的要求,最晚2016年达标
2.2.4资本结构管理
3)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测定
(1)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
市场风险资本) (2)商业银行计算资本充足率的资本扣除项
商誉;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的50%; 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的资本投资的50% (3)银监会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状况的分类及监管 ①资本充足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 充足率不低于4% ②资本不足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8%,或核心资本 充足率不足4% ③资本严重不足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4%,或核心 资本充足率不足2%
额相差很大 (3)固定资产的形成能力与其资本金数量关联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职责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职责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职责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本计划和战略:商业银行资本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资本计划和战略,确保银行具备足
够的资本以满足监管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

2. 资本监管遵循:资本管理部门负责监测和确保银行遵守监管机构的资本规定,包括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杠杆比率等要求。

3. 风险管理:资本管理部门负责评估银行的风险暴露并制定相应的资本要求。

他们通过风险评
估模型和方法,监测和管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并确保银行将风险暴露控制在
可接受的范围内。

4. 资本筹集和配置:资本管理部门负责确定银行的资本筹集策略,包括向投资者发行股票、债
券等融资工具,以及确定资本配置的优先级和比例。

5. 资本报告和披露:资本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和提交相关的资本报告给监管机构,并确保银行对
外披露与资本相关的信息。

6. 内部审计和控制:资本管理部门需要与内部审计部门合作,确保资本管理过程符合内部控制
要求和良好的风险管理实践。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职责是确保银行具备足够的资本来抵御风险,满足监管要求,
并支持业务的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与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与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与资本管理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本结构和资本管理对于银行运营和金融体系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构成、资本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资本管理策略。

二、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构成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核心资本和附加资本。

1. 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是商业银行的最基本资本,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储备和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指商业银行实际收到的所有者投资,即股东的资本注入。

资本储备指由商业银行自身盈利而形成的留存收益。

未分配利润是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中尚未以红利方式分配给股东的部分。

2. 附加资本附加资本是商业银行在核心资本之外的资本,在面临金融风险时提供额外的保护。

附加资本主要包括优先股、次级债务和混合资本工具。

三、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重要性资本管理对商业银行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风险管理充足的资本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应对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合理的资本结构使商业银行能够承担更多的风险,并通过建立资本缓冲区来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

2. 经营安全性足够的资本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性,提高其抵御金融危机和金融市场波动的能力。

资本的稳定性和充足性对于商业银行的长期经营都非常关键。

3. 合规要求各国监管机构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满足一定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以确保银行能够承担一定的损失而不至于破产。

因此,有效进行资本管理可以帮助商业银行符合合规要求。

四、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策略商业银行可采取以下策略来管理其资本:1. 资本充足率监测商业银行应定期监测自身的资本充足率,并参考监管机构的要求进行调整。

确保资本充足率达到合理水平,以满足监管要求并保证风险抵御能力。

2. 资本结构优化商业银行应根据其风险配置、业务模式和运营策略来优化其资本结构。

在保持充足资本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优化风险收益关系。

3. 风险识别和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是资金融通的重要渠道,也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而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资本管理是一项核心任务,它关系到银行的安全性、盈利性和可持续发展。

一、商业银行资本的定义和构成商业银行的资本,通俗地说,就是银行用于抵御风险的“资金后盾”。

它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大部分。

核心资本主要由股本和公开储备构成。

股本就是银行股东投入的资金,这是银行资本最基础、最稳定的部分。

公开储备则包括留存收益、资本公积等,是银行通过经营活动积累下来的利润留存。

附属资本相对复杂一些,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务等。

未公开储备通常是银行内部的一些储备,未在财务报表中公开披露。

重估储备是由于资产价值重估增值而形成的储备。

普通准备金是为了应对可能的损失而提前计提的资金。

混合资本工具具有一定的股本和债务的双重特性。

长期次级债务则是银行发行的长期债务工具。

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重要性资本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如同人的骨骼对于身体一样重要。

首先,充足的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关键。

在经营过程中,银行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不确定性。

当风险发生时,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来吸收损失,银行可能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

其次,资本管理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资本过多会导致资金闲置,增加成本,降低资本回报率;资本过少则可能限制业务拓展,影响盈利增长。

因此,合理配置资本可以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利润最大化。

再者,良好的资本管理有助于提升银行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投资者和客户通常更倾向于与资本充足、管理良好的银行合作,这为银行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业务机会创造了条件。

三、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目标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确保资本充足。

银行需要根据监管要求和自身风险状况,保持足够的资本水平,以满足抵御风险的需要。

二是提高资本效率。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06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案例分析
1
2
3
国际先进银行通常会设定一个合理的资本充足率目标,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动态调整,以确保资本充足。
资本充足率管理
国际先进银行会根据不同业务的风险权重,对风险加权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控制风险敞口。
风险加权资产的管理
国际先进银行通常会建立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通过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补充资本金。
巴塞尔协议Ⅰ
巴塞尔协议Ⅱ引入了风险评估和内部评级的方法,使银行能够更准确地计量风险并提高资本充足率。
巴塞尔协议Ⅱ
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要求,引入了杠杆率监管,加强了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
巴塞尔协议Ⅲ
资本充足率要求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政策规定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
资本管理原则
资本管理目标
核心资本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资本构成,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核心资本
附属资本是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构成,包括未分配利润、可转换债券等。
附属资本
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应保持合理比例,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的比例应符合监管要求,以实现风险控制和财务稳健的目标。
资本结构
02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
资本运作的策略
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市场环境,制定合理的资本运作策略,包括资本结构优化、风险控制和财务规划等方面。
VS
商业银行资本筹集的渠道主要包括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吸收存款和同业拆借等。
资本筹集的方式
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如公开发行、私募发行、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等。
提高盈利能力
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 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 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合理的资本结构和有效的资本管理,保证其资本充足性,从而确保其业务稳健发展和风险控制能力。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资本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商业银行在面对各种风险时能够承受损失,同时也能够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核心是资本充足率,即商业银行的资本与其风险资产之比。

监管机构通常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以确保商业银行在面对各种风险时有足够的资本储备。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内部资本生成和外部资本筹集两种。

内部资本生成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自身经营活动获得的利润积累资本,外部资本筹集则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资本。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选择合适的资本管理方法,以确保资本充足率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和盈利能力。

资本充足率过低会导致商业银行在面对风险时无法承受损失,甚至可能导致破产。

而资本充足率过高则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因为过高的资本充足率会导致商业银行的资本成本过高,从而影响其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

商业银行需要在保证资本充足率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盈利能力。

这需要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中注重风险管理和业务创新,以提高盈利能力和降低风险。

总之,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和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选择合适的资本管理方法,平衡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其业务稳健发展和风险控制能力。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资本管理则是商业银行稳健运营的核心要素之一。

资本不仅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屏障,也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商业银行的资本。

简单来说,资本就是银行用于吸收损失、抵御风险的资金储备。

它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核心一级资本通常由股本和留存收益构成,是银行资本中最稳定、最优质的部分。

其他一级资本包括优先股等,而二级资本则主要包括次级债等。

那么,为什么资本管理对商业银行如此重要呢?其一,充足的资本能够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经济形势不佳或遭遇突发事件时,如金融危机、大规模贷款违约等,资本充足的银行能够更好地承受损失,避免破产倒闭。

其二,资本水平影响着银行的信用评级。

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往往能提升银行的信用评级,使其在市场上更容易获得融资,降低融资成本。

其三,监管机构对银行的资本有着严格的要求。

达不到监管标准的银行可能会面临严厉的处罚,甚至被限制业务开展。

在资本管理中,资本充足率是一个关键指标。

它是银行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

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时,需要考虑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如贷款、债券等。

风险越高的资产,赋予的权重越大。

通过合理调整资产结构,降低高风险资产的比重,可以提高资本充足率。

为了确保资本充足,商业银行通常采取多种途径进行资本补充。

内部积累是一种常见方式,通过提高盈利能力,增加留存收益来充实资本。

此外,还可以发行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外部融资工具来补充资本。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一些创新的资本工具也不断涌现。

然而,资本管理并非仅仅是追求资本充足率的数字达标,更重要的是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

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风险偏好和市场环境,合理分配资本到不同的业务领域和分支机构。

对于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业务,可以适当配置更多资本;而对于高风险、高回报的业务,则需要谨慎权衡。

同时,风险管理也是资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要求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要求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要求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资本管理是商业银行维持健康经营的基础,是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利益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要求,并分析其重要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一、资本管理的定义和目的资本管理是商业银行通过合理配置资金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和策略。

这是一种综合性管理,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备充足的资本储备,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资本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确保充足的资本水平,使商业银行能够承担风险,并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权益。

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要求1.监管要求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设定了一系列的要求。

这些要求通常包括资本充足率、资本构成、风险权重等指标。

商业银行需要定期向监管机构报告其资本管理情况,并接受监管机构的审查和监督。

2.内部控制要求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资本管理的有效实施。

这包括风险管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控制、合规和治理等方面。

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流程,确保资本管理的执行符合规定和最佳实践。

3.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措施,识别、测量和管理所面临的风险。

这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商业银行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配备专业的人员来负责风险管理工作。

三、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重要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充足的资本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当遭受风险或损失时,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资本储备来承担风险,并保护商业银行的稳定经营和存款人的权益。

其次,良好的资本管理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誉和声誉。

资本充足率是外界评估商业银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一家商业银行有足够的资本储备,能够应对各种潜在风险和挑战,那么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就会更加信任和依赖该银行。

另外,良好的资本管理也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通过合理配置资金和控制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并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公开储备(disclosed reserve)
从商业银行税后利润中提留,是银行权益类资本的重要组
成部分。
留存盈余
资本盈余
① 留存盈余(undivided profits) 也被称为未分配利润,是由银行内部来源形成的盈余,
是税后利润中应分给股东而未分的部分。
②资本盈余(surplus) 也称股本盈余,是由银行外部来源形成的盈余。 商业银行在发行股票时采用溢价发行方式,导致投资者
3.2.2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核心资本:应占整个资本的50% (1)资本的组成
附属资本:不应超过资本总额的50%
(2) 风险加权制 协议对不同资产分别给予0%、10%、20%、50%、100% 的风险权数。
(3) 设计目标标准比率 协议确立了到1992年底,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资本充足率
必须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不低于4%)的目标。
(4)重估储备:指银行按照本国监管和会计条例对其 某些资产的价值进行重估而增加的储备。
(5)长期次级债务:由外部投资者提供的长期债务。 次级 债务(Subordinated Debt):固定期限不低
于5年(包括5年),除非银行倒闭或清算,不用于弥补 银行日常经营损失,且该项债务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和其 他负债之后的商业银行长期债务。
避免“双重杠杆效应”:银行体系相互交叉控股,导 致
同一资本来源在一个集团中重复计算的
避免跨国银行利用自己的全球网络巧妙调拨资金,规 避管制或进行投机活动
普通股
权益资本(实收股本)
核心资本
非累积优先股
公开储备
未公开储备 普级债务
3.2.3 核心资本Core capital (一级资本)
1、核心资本特征
(1)永久性:不能赎回 (2)免费性:不对所得资本征税或收费 (3)止损性:可永久用于补偿银行损失
2、核心资本构成
普通股 权益资本(实收股本)
非累积优先股 公开储备
(1)权益资本(equity capital) ①普通股(common stock) 普通股是一种股权证书,代表着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所有权,
核心资本
实收资本或普通股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票溢价、法定资产重估增值、
接受资产捐赠的资产价值
盈余公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 少数股权
附属资本
重估储备 一般准备 优先股 可转换债券 长期次级债务
资本的扣除项 (1)商业银行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从资本中扣除:
商誉 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 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的资本投资
融资证券化→银行降低贷款条件→资产质量下降 金融创新→表外业务迅速增长→银行风险增大
国际债务危机影响银行经营的稳定性 金融全球一体化→银行经营的风险也跨出国界→全球银行
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增大 1988年,国际清算银行BIS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 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巴塞尔协议》。
具有永久性。
②非累积性的优先股(preferred stock) 优先股: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的、在收益分配以及剩余资
产分配方面具有优先要求权的股票。
只支付固定股息,没有定期支付股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 义务
银行没有法律义务支付累积未分配的股息 优先股股息不能从税前盈余中扣除 优先股股息支付义务先于普通股
保护职能
资本金的职能
营业职能
管理职能
我国对设立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是:
设立分支机构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最低实收资本 为20亿元人民币。
不设立分支机构的全国性银行为10亿元人民币 区域性商业银行最低实收资本为8亿元人民币 合作银行最低实收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
3.2 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
3.2.1 《巴塞尔协议》产生背景
商业银行计算核心资本充足率时,应从核心资本中扣除:
商誉 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资本投资的50% 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资本投资的50%
3.3 资本充足率 3.3.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精神
2004年6月26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并于2006 年底在十国集团开始实施。
新协议反映当今金融风险复杂多变的特性,尤其是银行面 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互联系、紧密渗透的风 险体系,需要以全面风险管理的思路应对。
缴付的出资额超过按面值所确定的应缴纳的股本金额所致,即 溢价收入。
另外还包括银行资本的其他增殖部分,如接受捐赠等所 增加的资本等等。
3.2.4 附属资本Supplementary capital (1)未公开储备:没有公开,但反映在损益账上并为 银行的监管机构所接受的储备 (2)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防备未来可能出现的一切亏 损而设立 (3)混合资本工具:带有一定股本性质又有一定债务 性质的资本工具
最低資本要求
监督检查
风险管理
市场纪律
1、《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体现的国际银行业风险监管趋势 (1)从单一信用风险监管逐步向全面风险监管转变
3.1 商业银行资本 3.2 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 3.3 资本充足率 3.4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3.1 商业银行资本 3.1.1 商业银行资本的定义
商业银行持有或要求持有的用以承担风险敞口、 业务损失等风险的资金。
3.1.2 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 1、为商业银行的注册、组建和开业提供资金 2、增强市场声誉,维持市场信心 3、限制商业银行过度业务扩张和风险承担
清偿顺序:存款 次级债券
优先股
普通股
债券持有人只能获得固定利息和本金金额,不能分 享银行的超额收益,但却承担了较大的违约风险。
比例最多仅相当于核心资本的50%
3.2.5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
2004年2月,中国银监会公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 法》:自2004年3月1日起,在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新的资本构 成定义。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4) 过渡期及实施安排 保证个别银行在过渡期内提高资本充足率,并按期达到最
终目标标准。
(5)《巴塞尔协议》目标 • 制定统一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以消除国际银行间 的不平等竞争。
• 为国际银行业的监管提供一个有力的工具,保障 国际金融业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
(6)《巴塞尔协议》对资本扣除的规定
商誉价值 是一种虚拟资本,价值大小比较模糊。 对从事银行业务和金融活动的附属机构的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