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细 菌 的 毒 力
毒力因子的组成:
荚膜 粘附素 侵袭性物质 外毒素 毒素 内毒素
侵袭力
(一)侵袭力
病原菌突破机体的某些免疫防御机制,并 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 侵袭 力(invasiveness)。
构成侵袭力的物质基础是: 菌体表面结构 侵袭性物质
1、荚膜
肺炎球菌荚膜
大肠杆菌类荚膜
2、粘附素
粘附(adhesion)
是一种普遍性生物学现象,是感染的第一步 感染的第一步, 感染的第一步 必需的步骤;与致病性 致病性有关。 致病性
菌毛粘附素(fimbrial adhesin): 菌毛粘附素
粘 附 素
见于G-菌
非菌毛粘附素(pilus adhesin): 非菌毛粘附素
G+菌菌体表面毛发样突起物如LTA
(2)特点:
①大多数外毒素是蛋白质
结构: 结构:A-B模式 模式
A亚单位 亚单位:决定毒素的毒性效应。 亚单位 B亚单位 亚单位: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亚单位 二者单独对机体或组织细胞无致病作 因此毒素结构的完整性 毒素结构的完整性是致病的必备 用,因此毒素结构的完整性是致病的必备 条件。 条件。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来 源 存在部位 化学成分 稳定性 毒性作用
外毒素
G+菌与部分G-菌 G-菌
内毒素
从活菌分泌出,少数细菌 细胞壁组分,细菌崩解后释出 崩解后释出 蛋白质 热不稳定 脂多糖 热稳定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 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 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 引起发热、WBC反应、微循环障 表现 碍、休克、DIC等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弱;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甲醛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
阻止细菌粘附定植(SIgA) 免疫复合物可激活补溶菌
细胞免疫:主要是CD4+Th2细胞辅助作用,不占主导。
2、抗胞内菌感染免疫 、
胞内菌分兼性和专性两类。 兼性胞内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伤寒沙门菌、布鲁菌、军团菌。
专性胞内菌:立克次体、衣原体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 T细胞为主。
(三)显 性 感 染
致病菌感染宿主体后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称为显性感染。
根据病情缓急可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 急性感染、慢性感染 急性感染 局部感染、 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局部感染、全身感染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全身感染即致病菌或其毒性代谢 产物向全身播散引起全身症状的一种 感染类型。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按其对宿主细胞的亲和性及 作用方式分为:神经毒素、细胞 毒素和肠毒素。
2、内毒素(endotoxin)
(1)来源: )来源: 细胞壁外膜中的脂多糖 是G-菌细胞壁外膜中的脂多糖 细胞壁外膜中的 (lipopolysaccharide,LPS) 菌体死亡破裂或人工裂解后释放
(2)特 点: )
是其主要毒性组分, ①脂质A是其主要毒性组分,产生于 -菌, 脂质 是其主要毒性组分 产生于G G+菌不存在。 ②理化因素稳定,耐热 理化因素稳定, 理化因素稳定 100℃1小时不破坏,需160℃ 2~4小 时。
二、条件致病菌
(一)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感染的正常菌群。 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感染的正常菌群。 (二)致病条件 寄居部位的改变 免疫功能下降 菌群失调
第二节 细菌的感染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是宿主体 和致病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根据两 者力量对比,感染类型可分为隐性感染、 隐性感染、 隐性感染 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和带菌状态 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和带菌状态。
1、外 毒 素
(1)来源 )
主要为G 主要为 +菌: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白喉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少数为G-菌:志贺菌、大肠杆菌、鼠疫杆菌、 少数为
霍乱弧菌、绿脓杆菌
多数外毒素由细菌分泌到细胞外,少数 多数外毒素由细菌分泌到细胞外, 细菌( 细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的外毒素由细胞破 解后才释放到细胞外。 解后才释放到细胞外。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 肾脓肿等。
(四)带菌状态
致病菌在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后并未 消失,在体内继续留存一定时间,并不断向 体外排菌,成为重要传染源。 健康带菌者 恢复期带菌者
第三节 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能引起疾病的能力称为致病性,质的概念。 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量的概念 。 毒力常用: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 表示 (LD50/ID50),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特定 的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实验动物发 生半数死亡或半数感染所需的最小的细菌数或 毒素量。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性
微生物学教研室编制
何谓感染( 何谓感染(infection)? )?
是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 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是微生物 与宿主在个体、细胞和分子的多层面相互作用 的生物学现象。 传染:外源性微生物通过一定的方式从一个宿 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引起的感染。
1、菌血症: 、 致病菌由局部一过性或间断性入血,但 未在血中繁殖,也无明显中毒症状。 如伤寒早期。 2、败血症: 、 细菌入血,并且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产物, 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 G-菌和G+菌均可引 起。
3、毒血症: 、毒血症 致病菌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细菌不入血但其 产生的毒素入血,引起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 4、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 化脓性病菌入血后大量繁殖,并随血流扩散至其 他组织器官,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
细菌的这些粘附结构物质均作为配体, 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而介导粘附 作用的发生。
3、侵袭性物质 、
主要是侵袭性酶 例如透明质酸酶、链激酶、胶原酶等。
(二)毒 素(toxin)
可分为外毒素 外毒素(exotoxin)和内毒素 外毒素 内毒素 (endotoxin),其来源、性质和作用不 同。
破伤风痉挛毒素 白喉毒素 葡萄球菌肠毒素 60℃ 100℃ 20分钟 30分钟
58~60℃ 1~ 2小时
④免疫原性强,可脱毒制成类毒素 免疫原性强,
人工方法( 人工方法(0.4%甲醛)处理脱毒,保留免 疫原性成类毒素。注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 生抗毒素,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如TAT
⑤种类繁多: 种类繁多:
(一)隐性感染
侵入的病菌数量少,毒力较弱, 病菌数量少,毒力较弱 病菌数量少 机体的免疫防御较强 ,感染后机体 较强 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临床 症状,又称亚临床感染。
(二)潜伏感染
机体与致病菌处于暂时平衡状态,病菌潜 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 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旦机体免疫力下 降,潜伏的致病菌则大量生长繁殖,导致疾病 复发。如结核分枝杆菌。
②毒性作用强,并对组织有一定 毒性作用强, 选择性
肉毒毒素最强 神经毒素 肉毒毒素最强-神经毒素 最强 对人的最小致死量为0.1ug。引起肌 肉松弛性麻痹。 破伤风痉挛毒素-神经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 神经毒素 导致骨骼肌强直性痉挛。
③对理化因素不稳定,多数不耐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理化因素不稳定,多数不耐热:
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一、正常菌群
(一)概念 寄居在正常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 内的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群体。 内的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 物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 物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这些微生物通称 正常菌群( 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
(二)作用 生物拮抗 营养作用 免疫促进 抗衰老、 抗衰老、抗肿瘤作用
②白细胞反应 内毒素→WBC↓↑(LPS诱生中性粒C 释放因子→骨髓→中性粒C↑)
例外的是伤寒杆菌的内毒素引起 例外的是伤寒杆菌的内毒素引起WBC↓ 伤寒杆菌的内毒素引起
③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④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指微血栓广泛沉着于小血管, 引起出血 或渗血现象。DIC是一种病理过程,可发生于 许多疾病过程中。
免疫原性
二、细菌入侵的数量 三、细菌入侵的部位
第四节 抗菌免疫
1、抗胞外菌感染免疫
胞外菌 : 寄居在宿主细胞外的血液、组织液和淋 巴液中的细菌。 大多数致病菌属胞外菌如:葡萄球菌、 链球菌、志贺菌、霍乱弧菌、白喉棒状杆 菌、破伤风杆菌等。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调理吞噬作用;
体液免疫(抗体) 中和细菌外毒素;
③毒性弱,无选择性,作用相似 毒性弱,无选择性,
毒性和生物活性单位:脂类A
④免疫原性弱,不能脱毒成类毒素 免疫原性弱,
内毒素注入机体亦产生的相应抗 体,但无中和内毒素作用。
(3)生物学作用:不同细菌大致相同 )生物学作用:
①发热反应
极微量内毒素(1~5ng/kg)注入人体2 小时,体温上升,维持4小时,内毒素作 4 用于吞噬细胞→释放内源性热原质→刺激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