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我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我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李海超;张赟;陈雪静
【期刊名称】《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卷),期】2015(32)7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高科技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以此抢占世界经济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构建了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提出了提升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的策略。
【总页数】4页(P118-121)
【作者】李海超;张赟;陈雪静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党政办公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64.2
【相关文献】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我国高科技产业的综合评价研究
3.高科技产业的金融资源配置与我国高科技产业融资体系的构建
4.区域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5.我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摘要:针对荆州市农业发展现状,在阐述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模型,构建了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结合荆州市2005-2009年的农业创新活动数据,对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
从而为政府等相关部门制定农业自主创新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提高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农业;自主创新;层次分析法;荆州市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3-0717-0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而农业科技创新则是指新的组合、新的应用、新的过程、新的服务相结合的一种过程。
根据荆州市农业发展现状,荆州市农业面临着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高,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等不利农业发展的要素[1,2]。
因此,合理构建一套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中得出荆州市农业的创新现状,将对荆州市农业的发展产生重大意义。
为此,本文利用湖北省荆州市2005-2009年的农业相关指标数据对荆州市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3,4]。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在系统工程领域中既简单又实用的决策方法,其能对一些较为复杂、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并将那些难以完全量化的问题进行分析。
ahp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强调了层次化与系统化,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从本质上讲,ahp是一种思维方法。
应用层次分析法时,首先需要把问题层次化、条理化,构造出一个具有层次的结构模型,这样复杂的问题就可以被分解为各元素的组成部分,这些元素又可以再被相同原理继续分析。
层次分析法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企业 创新 能 力 ( 主 要 指 内部 的 技术 研 发 能力 ) : 企 业创新 能 力是 指企 业 在 技 术 创 新 过程 中 , 充分 动
的影 响要 素及 其之 间 的互 动进 行创 新 的能力 。没 有 清 晰地 了解 技 术创新 的能力 , 盲 目引进 技术 、 设备 或 项 目, 将会 欲速 则 不 达 。对 影 响要 素及 其 对 技 术 创 新作 用机 制不 了解 , 就 难 以对 技 术 创新 决 策 进 行 正 确 的理论 指 引 , 就 难 以使 企 业 的技 术 创新 行 为 持 续
太经济。
・
4 0・
第2 7卷 第 1 期
2 0 1 4年 2月
河南 商业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n a n Bu s i n e s s C o l l e g e
V0 1 . 2 7 No .1
F e b . 2 0 1 4
三、 影 响 因素 的层次 分析
员其所拥有资源去系统完成与创新有关的各项活动 的能力 , 获得 创新 收 益的实 力及 可能性 , 是 企业 在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魏曼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186期2013年第4期Serial No.186No.4,2013引言1.研究的背景。
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不断地发现、发明和科技创造中产生和发展的。
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企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
因此,这时如何客观有效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科学评价和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结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等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
3.研究的意义。
首先,可以为广大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对企业选择供应商或战略合作伙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次,有助于高新上市企业管理者分析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状况和确定技术能力发展目标。
再次,能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中国上市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可以使监管部门了解上市企业在经营实务方面的深层次信息。
最后,从宏观层面上看,上市企业具有实力强、运作规范、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
一、论文的基本理论(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种创新活动可分为新设想产生、研究与开发、设计、试制、生产、营销、扩散几个环节,这诸多环节既有各自独立的要求和内容,又可以相互沟通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过程。
这种创新能力是企业整体的系统能力,根据技术创新过程的特点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
(二)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模型建立的方法研究1.多元统计分析法。
多元统计分析主要是应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一些对象进行分类和评价。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优点在于它所确定的权重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出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有较好的客观性,而且得出的指标之间的信息交叉少,可比性强。
其缺点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给出的评价结论仅对方案决策比较有效,但并没有反映现实中评价目标的真实重要性程度,而且还对数据量的要求较大,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创造价值能力评估——以我国家电行业为例

表 1 各指标权重系数表
aij=1/aij遥 2. 对现实内含价值进行层次单排序 偿债能力 D 措施层只有两个指标袁
因此不 存在不一致问题袁 通过 BSC 和 KPI 综合分析袁可以得到权益乘数和速动 比率的比重分别为 0.4尧0.6曰同理袁对盈利 能力尧 发展趋势 D 措施层也只有两个指 标袁因此不存在不一致问题袁毛利率和核 心利润获现率的比重分别为 0.45尧0.55曰 利润增长率和知识与智力资产贡献价值
率的比重分别为 0.3尧0.7遥 渊1冤对营运能力可构建其对于 C 措
施层的比较判断矩阵
1晌上
上
64
7 裳梢 梢
上
梢
A=
上 上 上
1/6
1
1/3
1/4
梢 梢
梢
上 上
1/4
3
1
2梢 梢
上
梢
上 尚上
1/7
4
1/2
1梢 捎梢
பைடு நூலகம்
A 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为 4.2482袁与其
一尧引言 绩效评估 渊performanceappraisal冤袁是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
性工作袁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尧原理来评 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
作效果遥本文新引入结果导向性的绩效评 估 方 法 BSC 和 KPI 来 确 定 权 重 遥 BSC 渊Balance Score Card冤是由罗伯特窑卡普兰 和戴维窑诺顿建立的一种绩效管理和绩效 考核的工具遥该计划从财务尧顾客尧内部过 程尧学习与创新这四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全 面的测评袁目的是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计 量为主的绩效衡量模式曰KPI渊Key Perfor鄄 mance Indicator冤 是衡量公司管理工作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k y i d sr si n n p o ic stk n it o a a ie a ay i wi e n u ti n He a r vn e i a e n o c mp r t n lss t AHP.T ef d n sr v a h tt ei d p n e t n e v h h n i g e e lt a n e e d n — i h i n v t n a i t ft e k y i d sr si o e n h o f u a in b t e n i d sr s i i aa c d tmu ti r v h o ai b l y o e n u t e S lw r a d t e c n g r t e w e n u t e S mb ln e .I o i h i i o i s mp o e t e e v rn n fid p n e tin v t n t p r d h n u ty Si d p n e ti n v t n a i t . n i me to n e e d n n o ai o u g a e t e i d sr ’ n e e d n n o ai b l y o o o i Ke r s n e e d n n o ain;e a u t n i d c trs s m ;a a y i h e a c y p o e s e n u t y wo d :id p n e ti n v t o v l ai n iao y t o e n l ss ir r h r c s ;k y id sr y
随着 世 界 经 济 、科 技 的发 展 , 自主 创 新 能 力 的 高低 已经成 为衡 量 一 个 国家 和 地 区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水
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加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追求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衡量创新型企业的绩效和能力,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二、理论基础1. 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运用市场和技术知识资源,主动与环境进行交互与学习,不断优化产品和业务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科学性是指评价指标应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创新能力的内涵。
系统性是指评价指标应覆盖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和创新绩效等各个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实用性是指评价指标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决策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
可操作性是指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和测量方法可行,易于收集和计算。
三、构建方法研究1. 构建步骤(1)明确评价目标:根据企业的战略定位和重点发展方向,明确创新能力的评价目标。
例如,强调技术创新的企业可以将技术创新能力作为评价目标。
(2)确定评价指标:根据创新能力的内涵和评价目标,确定一系列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例如,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包括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素质、专利申请量等。
(3)构建指标体系:将各个评价指标按照一定分类逻辑,构建成一个评价指标体系。
例如,可以按照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创新绩效等维度进行分类。
(4)确定权重和计算方法: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相关性,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建立计算方法。
可以使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多种数学模型。
(5)整合评价指标:将各个评价指标整合到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中,形成一套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2. 方法选择(1)专家访谈法:通过专家的经验和知识,收集意见和建议,得出一套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已有成功创新型企业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取和总结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评价研究

的优劣 。不仅能够 了解到 当今我 国创新型产业集群 的优 早期 具有 专业化 性质 的家庭 作坊 以及 规模较 小 的企业
势 ,更能够全面 的了解我 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所面 临的不
足 ,这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 ,引导创新型产业 的速快发
开始在 区域 内崭 露头 角 。随着政府 政 策支持 以及 本地
阻 碍 了浙 江 经 济 持 续 发 展 。如 何 更 有 效 地 提 高 集 群 展成熟之后 ,不仅仅跨 国公司在后 期投 资中愿意将研发
的创 新 能力 , 实 现 集 群 升 级 已经 成 为 学 术 研 究 和 创 中心放置在该地区 ,本地 企业的发展也逐渐变得独立 , 新 实践 中关 注 的 问题 。
尤 其 是 自主 创 新 能 力还 是非 常 薄 弱 ,造 成 一 些 过 去 的 发展速 度 也迅速 加 快,甚 至在达 到 一定水 平之 后,
有 竞 争 力 的产 业 集 群 逐 步 丧 失 了 原有 的活 力 。这 些 有可 能 出现一 大批 本地 的 明星企业 ,无论 是在 规模还 缺 陷 的存 在 , 已经 制 约 浙 江 省 的产 业 结 构 的升 级 , 是 管理方 式上 ,都会 具有 十分 明显 的竞 争优 势 。在 发
教 育观 察
基于层 次分析 法和模 糊数学 的创新型产业 集群 的评价研 究
夏 良康
摘要 :在 产业 集 聚 的浙江 ,一批 传统 的产 业 集群 对 于集群 本 身来讲 也 是有着 十分 重要 的作用 。只有 通 经 过产 业升级 后正在转型 ,逐渐成为 区域支柱产业 ,各 过对 创新 型产 业集群 发 展过程 中不 同的因素进 行全 面 类具 有活力的新型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而衡量产业集群 的评 价 ,才 可 以科 学、客观 的获得影 响着 整个 集群 发 的创新性 ,需要 建立一套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原创产
品开
发时
间率=
原创 创新产
产品 品开
开发的时间 发的平均时
间
×100%
(11)
(3)原创生产 设 备 水 平 可 按 国际 先 进 水 平 、国 际 一 般
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一般水平等档次,分别计算各档
次水平的生产设备占总设备的比例,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计
算。
原 创 生 产 设 备 水 平 =1× 国 际 先 进 (% )+0.75× 国 际 一 般
境支撑 金融部门支持度
政府部门扶持度
2.1 原始创新投入能力指标设置
(1)原 创 设 备 投 入 指 的 是 企 业 从 事 原 始 创 新 的 设 备 经
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率。
原创
设备
投
入=
原创设 企业销
备 售
经费 收入
数额 总额
×100%
(1)
(2)非 研 发 投 入 指 企 业 除 研 究 开 发 以 外 的 经 费 占 企 业
(13)
(6)原 创 产 品 生 产 周 期 反 映 的 是 产 品 初 始 投 入 到 产 品
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原创产品生产周期率=
原创产品生产周期 同类产品平均生产周期
×100%
(14)
2.5 原始创新环境支撑指标设置
(1)大 型 企 业 所 处 地 域 信 息 化 水 平 反 映 信 息 化 程 度 对
度衡量了企业的开发投入与进步状况,研究开发人员越多
说明企业越重视原始创新。
R&D人
员投
入=
科技活动经费数额 全体员工平均数
×100%
(5)
原创人员增长率指的是企业当年从事原始创新人员
与上一年原始创新人员增长的比率。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越
重视对原始创新人员的引进。
! " 原创人员增长率=
当年从事原创人数 上一年从事原创人数
采取的激励政策,本项指标通过薪酬增长率进行体现。
! " 薪酬增长率=
当年薪酬奖励 上一年薪酬奖励
-1
×100%
(4)
原 创R&D人 员 投 入 强 度 指 的 是 在 一 定 时 期 内 ,企 业 从
事原始创新的员工平均数占全体员工平均数的比率。反映
了企业在原始创新投入的人员情况,它从人力资源投入角
-1
×100%
(6)
2.2 原始创新产出能力指标设置
(1)原创产品 率 指 的 是 企 业 原始 创 新 产 品 开 发 情 况 。
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原创能力越强,企业的竞争力越强。
原创
产品
率=
原创 创新
产品 产品
数 数
×100%
(7)
(2)原 创 产 品 的 市 场 占 有 率 反 映 的 是 企 业 原 始 创 新 产
员工知识和技能提高的重要性。
(3)员 工 原 始 创 新 精 神 和 合 作 意 识 反 映 的 是 企 业 文 化
和企业精神对原始创新活动的影响程度。企业文化和企业
精神是原始创新核心能力的基础。只有具有远大的理想和
崇高的信念,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价值取向和奋发向
上的精神,崇尚团结协作的企业员工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
销售收入的比率。
非研
发投
入=
非研究经费数额 企业销售收入总额
×100%
(2)
(3)科 技 经 费 投 入 指 的 是 企 业 从 事 研 究 开 发 的 经 费 占
企业销售收入的比率。
科技
经费
投
入=
科技活 企业销
动 售
经费 收入
数额 总额
×100%
(3)
(4)原 创 人 员 激 励 指 的 是 大 型 企 业 为 了 留 住 创 新 人 才
摘 要:从原始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核心能力、实施能力和原始创新环境支撑5个角度对大型企业原
始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大型企业原始
创新能力相关要素排序。 根据排序结果,总结出影响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
中 图 分 类 号 :F276.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7348 (2010)01-0125-05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企业拥有的先进产品 和技术变得极易被模仿,企业在短时间内就会丧失所拥有 的竞争优势。 尤其是面对国际化的竞争,国外大型企业纷 纷打入国内市场, 我国大型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大型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原始创新, 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
层次分析结构模型通常包含以下3个层次: ①目标层 (最高层)。 这一层只有一个元素,是对问题目标的描述;② 准则层(中间层)。 这一层包括了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 节,是对目标层的具体描述和扩展;③指标层(措施层)。 这 一层也是最低层,是对准则的细化。 根据描述确立的评价
指标,构建出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AHP采用 的 是 两 两 比 较 的 方 法 , 决 策 者 或 专 家 要 回
不断地出现新发明(专利)。
2.3 原始创新核心能力指标设置
(1)企 业 家 的 原 始 创 新 愿 望 是 指 企 业 家 具 有 的 创 新 主
动性和前瞻性,反映了创新愿望的真实性和创新愿望的强
烈程度。 企业家的创新性强 ,则企业的创新活动就多 ;反之
创新性弱,则表现为企业的创新活动就少。
(2)原 创 员 工 培 训 力 度 反 映 企 业 有 计 划 的 员 工 培 训 对
如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方针,政府间接调控企业原始创
新的活动等。
3 基于层次分析法 (AHP) 构建大型企业原
始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是将评价对象或问题视为一个系统,根据问 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 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度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 同层次聚集组合, 从而组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系统, 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 3.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内原创技术售出额与原创技术购入额的差。 改指标越高,
说明企业原始创新技术能力越强。
原
创技
术贸
易
指标=
原创技术净收入 原创技术购入额+原创技术售出额
×
100%
(9)
(4)专利和专 有 技 术 拥 有 数 :研究 开 发 的 重 要 成 果 是
专利。 每年的专利申请数可能不是当年研究开发的成果,
而是数年研究开发的产物,但持续的研究开发活动应连续
原始创新核心能力指的是能真正帮助企业形成长久 竞争优势的能力。主要包括原创企业家的创新愿望和责任 心、员工培训力度、员工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1.4 原始创新实施能力
原始创新实施能力包括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 研发能 力是原始创新的基本要素,企业只有通过研发,才能把新 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和设备。 研发能力主要包括:原创研究 开发成功率和原创开发的时间。原创生产能力是原始创新 的积累能力,主要包括原创生产设备水平、原创标准化工 作 水 平 、原 创 工 艺 准 备 周 期 、原 创 产 品 生 产 周 期 [2]。 1.5 原始创新环境支撑
原始创新产出能力反映的是效益实现和生产进步的 能力。 原始创新产出包括两个方面:原始创新的科技成果
和这些科技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型企业的研究成果主 要为应用性基础研究的成果, 主要包括重大技术创新、产 品创新和方法的重大发明等。 原始创新产出能力具体包 括:原创产品率、原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原创技术贸易指 标 和 专 利 、专 有 技 术 拥 有 数 [1]。 1.3 原始创新核心能力
(%)+0.5×国 内 先 进 (%)
(12)
(4)标准化工作水 平 为 定 性 指标 ,利 用 “强 、中 、弱 ”表
示。
(5)原 创 工 艺 准 备 周 期 指 的 是 生 产 技 术 成 果 转 化 为 现
实生产所需要的时间。
原创准
备周期率=
原创产品工艺准备周期 同类产品平均工艺准备周期
×100%
第27卷%第1期 2010年 1 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ol.27 No.1% Jan. 201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大型企业 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李柏洲,董媛媛
(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收 稿 日 期 :2008-12-30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70673014) 作者简介:李柏洲(1964-),男,辽宁彰武人,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
生 产 力 学 会 常 务 理 事 ,黑 龙 江 省 科 技 经 济 顾 问 委 员 会 委 员 ,研 究 方 向 为 科 技 管 理 与 创 新 管 理 ;董 媛 媛 (1982-),女 ,黑 龙 江 哈 尔 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与创新管理。
品的商业化程度。原始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市
场竞争性指标的关键。 指标越大,说明企业原始创新产品
市场竞争力越强。
原创
产品
市场
占有
率=
原创 该类
产品 产品
销售 销售
量 量
×100%
(8)
(3)原创技术 贸 易 指 标 属 于 收益 性 指 标 ,反 映 的 是 企
业在原创技术买卖方面的情况。高新技术净收入是企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