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应该注意的技巧
春节舞狮表演的技巧和特点

春节舞狮表演的技巧和特点春节舞狮表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独特魅力的表演之一。
通过模仿狮子的动作和气势,舞狮表演传递出喜庆、祥和和福气的寓意,成为春节期间热烈欢庆的一道风景线。
本文将探讨春节舞狮表演的技巧和特点。
一、舞狮表演的技巧1. 表达狮子的力量和灵动性:舞狮表演需要舞者的默契配合和精湛技巧。
舞者需要通过动作、眼神和嗓音等多种方式,演绎出狮子的力量和灵动性,使观众感受到狮子的活力和威武。
2. 狮头的操控:舞狮表演离不开狮头的操控。
狮头由两名舞者合作操控,其中一人负责狮头的开合、眼睛的转动等动作,另一人负责狮尾的抖动和身体的动作。
两人配合默契,才能使狮头栩栩如生,生动可爱。
3. 舞台的利用:舞狮表演需要合理利用舞台空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舞者可以通过设置道具、利用楼梯和台阶等特殊效果,增加表演的层次感和观赏性。
4. 音乐的配合:舞狮表演需要与音乐的配合,音乐旋律的快慢、节奏的变化都会影响舞狮表演的效果。
舞者需要根据音乐的节拍和情绪,调整动作的快慢和力度,使舞狮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二、舞狮表演的特点1. 融合华夏文化:舞狮表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融合了中国的民俗舞蹈、音乐和戏曲等元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2. 祈福和驱邪:舞狮表演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人们相信舞狮能祈福、驱邪和辟邪。
在春节期间表演舞狮,寓意着迎接新年的祥和与幸福,驱散邪恶,带来好运。
3. 团结合作的精神:舞狮表演需要多名舞者的合作默契,彼此信任和配合。
舞者们在表演中展现出的默契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和谐共处和团结一致的价值观相契合。
4. 古朴而充满生命力:舞狮表演的动作设计和形象塑造多以狮子为基础,但舞狮的形象并非简单模仿,而是在民间艺术家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艺术形象。
舞狮表演所展现出的古朴而充满生命力的形象,深受观众的欢迎。
总结:春节舞狮表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表演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技巧和特点。
元宵节的舞狮技巧

元宵节的舞狮技巧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以舞狮为主要庆祝活动的重要时刻。
舞狮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表演艺术,需要舞狮队员们的精湛技巧和默契配合。
本文将为您介绍元宵节舞狮的技巧,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项传统艺术。
一、舞狮的基本动作舞狮的基本动作包括狮头转动、摇尾、跃腾、翻滚等。
舞狮队员需要通过细腻的操作,让狮头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各种动作。
在表演中,队员们通常需一个人扮演狮头,另一个人扮演狮尾,通过默契的配合,展现出狮子的灵动与力量。
二、团队配合与默契舞狮是一项需要团队配合与默契的表演艺术。
队员们需要通过互相配合,在表演中实现完美的协同。
在训练中,队员们需要密切配合,掌握好舞狮的步伐和动作,以确保表演时的精准度和流畅度。
只有团队间的默契配合,才能使舞狮表演更加生动有力。
三、加强力量训练舞狮需要队员具备一定的体能及力量。
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队员们需要进行一定的力量训练,以增强全身肌肉力量和耐力。
例如,做俯卧撑、深蹲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
舞狮队员还需注重平衡能力的培养,这有助于他们在表演时展现出更加稳定和灵活的舞技。
四、灵活应变与表演技巧在舞狮表演中,队员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应变能力,以应对突发状况或者与其他表演者的互动。
通过灵活的身体语言和表演技巧,舞狮队员们可以让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队员们还可以通过音乐、道具等元素的搭配,来丰富表演的内容,使观众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五、表情与情绪的表达在舞狮表演中,队员们需要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传达狮子的情绪。
他们可以通过眼神的转动、嘴巴的张合以及耳朵的耸动等来表现狮子的可爱、威武或者顽皮的形象。
这些表情和情绪的刻画,让观众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并且增加了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六、与观众的互动舞狮表演追求的是与观众的互动,队员们需要与观众建立一种默契和联系。
他们可以通过与观众打招呼、与观众互动等方式,增强表演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与观众的互动不仅可以增加观众的参与度,也能够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舞狮文化与传统。
除夕舞狮表演技巧

除夕舞狮表演技巧除夕舞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内涵。
作为一种寓意祥瑞和团圆的表演形式,舞狮在中国人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除夕舞狮的表演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参与到这一活动中。
一、形体表现1. 舞狮队伍的形体造型要协调有力,狮头狮尾要配合统一,舞动时呈现出灵活、威武的形象。
2. 舞狮者的动作要雄壮有力,力求表现出狮子的威猛与稳定。
舞动时要保持腾挪、旋转、起伏等多样的动作。
3. 舞狮队伍要注意队形的运动协调性,每个舞狮者的动作要统一而不混乱,达到整体效果的最佳呈现。
二、技巧要领1. 音乐配合:舞狮表演时,要合理安排音乐的节奏与舞狮者的动作配合起来。
舞狮者需要通过跟随音乐的起伏和节奏来展开动作,使整个表演更加有趣和生动。
2. 走位协调:舞狮者在舞动过程中要控制好步伐与舞台上的空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姿态并精确地掌握距离与位置,避免撞击或与其他舞狮队伍发生冲突。
3. 眼神表情:舞狮者要通过微调眼神的表情来展现狮子的神态。
眼神要专注而锐利,增加整个表演的神秘感和悬念。
4. 舞器运用:舞狮表演中,狮头、狮尾和舞衣等舞器的运用至关重要。
舞狮者需要熟练掌握舞器的使用方法,使得舞器与自己的动作相互融合,形成狮子的动态形象。
三、团队协作1. 配合默契:舞狮表演是一项集体表演艺术,需要舞狮队伍内部的默契配合。
舞狮者要练习多人、多狮的表演,并与队友保持默契,共同完成舞狮动作。
2. 担当职责:舞狮队伍应该明确每个人的角色和职责,狮头、狮尾、狮身等角色要各司其职,合理分工,才能达到最佳的舞狮效果。
3. 相互间的交流:舞狮队伍要通过交流和配合,提高队员间的默契程度。
舞狮者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共同提升舞技水平和表演质量。
四、口技表演1. 动作表情:舞狮表演需注意动作的形象性和艺术性。
舞狮者应练习狮子吼叫、摆尾、跳起等动作,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2. 声音韵律:舞狮表演要配合口技表演,通过发出有韵律美的声音,增强表演的视听效果。
元宵节的舞狮练习方法

元宵节的舞狮练习方法舞狮作为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表演项目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喜爱。
然而,想要进行舞狮表演,练习方法至关重要。
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元宵节舞狮的练习方法。
一、基本动作练习舞狮的基本动作包括“踩、跳、拜、翻、退、顶、倒、跃”等。
在练习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踩:舞狮人员双脚分别踩地,以模拟舞狮动作中的“踏实感”。
重点在于踩地时要有力,但不要过分用力。
2.跳:舞狮人员双脚同时离地,以模拟舞狮动作中的“跳跃感”。
练习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注意着地时脚尖要先着地。
3.拜:舞狮人员弯腰下腰,以模拟舞狮动作中的“拜谢感”。
练习时要注重身体的协调性,同时保持手部和头部的平衡。
4.翻:舞狮人员身体向前或向后滚动,以模拟舞狮动作中的“翻滚感”。
练习时要注意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避免受伤。
5.退:舞狮人员后退一步或数步,以模拟舞狮动作中的“后退感”。
练习时要注意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同时保持身体的灵活性。
6.顶:舞狮人员使用头部或身体上部有力地推撞物体,以模拟舞狮动作中的“顶击感”。
练习时要注意顶力的适度,避免过分用力。
7.倒:舞狮人员倒下身体,以模拟舞狮动作中的“俯卧感”。
练习时要掌握好姿势,避免身体受伤。
8.跃:舞狮人员双脚离地高跃,以模拟舞狮动作中的“跳跃感”。
练习时要注意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同时保持双腿的力量。
以上基本动作练习可以帮助舞狮人员熟练掌握舞狮动作,提升动作的流畅性和协调性。
二、道具训练舞狮表演中的道具主要有“舞狮头”和“舞狮身”。
舞狮头的训练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掌握摆头动作:舞狮人员使用头部摆动舞狮头,练习时要注意摆头的幅度和频率,使之与音乐的节奏相协调。
2.练习眼神表情:舞狮人员要学会运用眼神表达不同的情感,通过眼神的变化增强表演的艺术感。
舞狮身的训练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掌握舞蹈动作:舞狮人员要熟悉常见的舞蹈动作,如旋转、踢腿、打坐等,通过练习提高舞蹈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端午节舞狮表演的技巧与精彩表现

端午节舞狮表演的技巧与精彩表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表演舞狮,以祈求平安和康健。
舞狮是一项技巧繁复且富有艺术性的表演活动,下面将介绍一些舞狮表演的技巧和精彩表现。
一、舞狮表演的技巧1. 舞狮的基本姿势舞狮表演需要配合两人操作,一人扮演狮头,另一人扮演狮身。
狮头操作者要保持稳定身体,肩膀不晃动,双手稳定地控制狮头的动作,呈现出狮头灵动的形象。
狮身操作者通过绳子控制狮身的动作,要保持身体平衡,与狮头的动作保持一致。
2. 灵活的身体动作舞狮表演中,灵活的身体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舞者需要掌握狮子的特点,如蹲跳、旋转、翻滚等动作。
在表演中,可以通过高低起伏、左右晃动等动作,展现狮子的生动形象,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3. 声音与动作的配合除了身体动作外,舞狮表演还需要舞者与乐器的配合。
舞者可以通过发出吼叫声,模仿狮子的吼叫声,增强表演的气氛。
此外,舞狮的动作应与乐器的节奏保持一致,形成动静相宜的效果,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二、舞狮表演的精彩表现1. 精湛的技艺展示舞狮表演需要舞者具备高超的技艺和细腻的动作控制能力。
舞者通过巧妙的身体动作,展现出狮子的力量和威严,使观众感受到狮子的神奇魅力。
舞者的动作要精准、流畅,让观众赞叹不已。
2. 狮子与舞者的互动舞狮表演中,舞者与狮子之间有着紧密的配合与互动。
舞者要与狮子形成默契,通过眼神和动作的交流,使观众感受到人与狮子之间的共鸣。
在表演过程中,舞者与狮子的互动可以创造出笑声与惊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寓意的传达舞狮表演除了展现技巧和精彩的表演外,还需要传达一定的寓意。
舞狮表演通常会表达祈福、祈求好运和辟邪的意义。
通过舞狮表演,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加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艺术之美。
总结:端午节舞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舞狮表演要求舞者掌握舞狮的基本姿势和技巧,通过灵活的身体动作和狮子的吼叫声与乐器的配合,展现出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春节与舞狮舞龙的表演技巧

春节与舞狮舞龙的表演技巧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盛大的民间节日之一。
而在春节的庆祝活动中,舞狮舞龙表演是一项非常重要且独特的活动。
舞狮舞龙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技巧,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本文将探讨春节与舞狮舞龙的表演技巧。
一、舞狮技巧1. 高度统一的动作:舞狮的表演需要多人合作,要求各个狮头表演者动作要高度统一。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表演者们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从而掌握正确的舞狮技巧。
他们需要相互配合,始终保持一致的舞动节奏和动作,使得整台舞狮看起来更加协调有力。
2. 灵活多样的动作:舞狮表演中,狮头表演者需要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动作来表达狮子的形态。
他们可以用前脚刨地、后腿站立或窜跳等动作,来展现狮子的生动形象。
同时,狮头也可以左右摇摆,体现出狮子的威武和灵活。
3. 生动鲜明的表情:舞狮表演中,狮头是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它通过独特的面部表情来表达狮子的形象。
狮头表演者需要通过眼神的交流、嘴巴的张合等方式,展现出狮子的神态和情感。
这种生动鲜明的表情让观众更容易沉浸在表演中,增加了观赏的乐趣。
二、舞龙技巧1. 灵活的身法:舞龙表演要求舞龙者具备灵活的身法。
舞龙者需要通过手柄来控制龙身的起伏、摇摆和旋转,使得整个龙看起来动感十足。
他们需要在表演过程中熟练地运用身体力量和协调能力,展现出龙的神态和活力。
2. 悠扬的音乐:舞龙表演离不开悠扬的音乐伴奏。
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与舞龙者的动作相呼应,使整个表演更加有层次感和戏剧性。
舞龙者需要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舞动,使得整个表演更加协调流畅。
3. 身手的灵巧:舞龙表演强调舞龙者的技巧和身手。
舞龙者需要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和敏捷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表演场景。
他们需要在狭小的空间中灵活运动,使龙身流畅地穿梭于人群之中,给观众带来惊喜和震撼。
总结:春节与舞狮舞龙的表演技巧都要求表演者具备丰富的舞台经验、协调能力和艺术感知力。
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不断的磨练,他们才能掌握正确的技巧,使得舞狮舞龙的表演更加精彩动人。
舞狮的表演技巧

舞狮的表演技巧舞狮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通过模仿狮子的动作和神态,展现出狮子威武勇猛的形象,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要想展现出舞狮的精彩表演,演员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舞狮表演的技巧,帮助演员们提升他们的舞狮表演水平。
一、体态和动作要协调首先,演员需要注意自己的体态和动作要协调。
舞狮表演中,演员需要模仿狮子的动作,包括狮子的行走、跳跃、跳跃和踩踏等。
演员需要通过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来展现出狮子的力量和威武。
演员需要在表演中保持舞姿的优雅和稳定,不仅要注意掌握好节奏和力度,还要注意身体平衡的控制,不出现倒地或者跌倒的情况。
同时,演员还需要准确地表现出狮子的神态和表情,给观众带来更加逼真的视觉享受。
二、灵活运用器械道具为了丰富舞狮表演的形式和内容,演员们常常会运用各种器械道具来增加表演的变化和创意。
这些道具可以是狮头、狮衣、狮球、狮绳等。
在运用器械道具时,演员需要掌握好技巧。
比如,当演员使用狮球时,需要通过灵活的身体和手腕运转,使得狮球能够旋转、颠簸和腾飞,给观众带来更加精彩的表演效果。
而在使用狮绳时,演员需要通过双手的协调和力量的控制,使得狮绳能够产生不同的动作和形态,犹如狮子在嬉戏玩耍。
三、音乐的配合和掌握舞狮表演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还有音乐上的配合。
音乐能够更好地营造出狮子奔放和威武的氛围,使得观众更加投入到表演中。
因此,演员需要掌握好音乐的节奏和变化,配合音乐的起伏和转折进行舞姿的变化和动作的呈现,使得整个表演更加有层次感和韵律感。
在表演过程中,演员还可以通过掌握音乐的变化和节奏的转换,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增强表演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四、团队合作和默契配合舞狮表演往往需要由两位舞狮演员组成一个团队进行表演,因此团队合作和默契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在表演中,演员需要通过互相配合和协调,使得整个表演更加精彩和完美。
团队合作和默契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舞姿和动作的一致性,两个演员需要通过共同的节奏和力度控制,使得舞狮的动作和动作互相配合和衔接;二是对节奏和音乐的掌握和呼应,两个演员需要统一听从音乐的引导,协调舞姿的变化和动作的表现;三是相互之间的默契和配合,通过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传达信息,使得两个演员能够准确地配合和协调。
舞狮应该注意的技巧

舞狮应该注意的技巧舞狮的技巧(⼀)舞龙/狮珠的基本⽅法持龙/狮珠者,即为龙/狮队指挥者,在⿎乐伴奏下,引导舞/狮龙者完成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动作,整个过程要⽣动、顺畅、协调。
⽬的:(1) 引导出场,认清出场⽅向;(2) 了解⽐赛场地的⼤⼩、熟悉表演动作的⽅位,避免⽐赛时出现⽅位不正确或场地利⽤不充分;(3) 必须熟悉本队⽐赛的套式中各种队形的变化以及场上的应变能⼒。
要求:(1) 双眼随时注视龙/狮珠,并环视整队及周边环境的情况变化;(2) 与龙头保持1⽶左右的距离;(3) 与龙/狮头保持协调配合;(4) 龙/狮珠应保持不停的旋转。
(⼆)舞龙/狮头的基本⽅法持龙/狮头者⾝形必须⾼⼤魁梧、有⼒,舞动时龙/狮头动作紧随着龙珠移动,龙嘴与龙珠相距1⽶左右,似吞吐之势,注意协调配合,时时注意龙/狮头应不停的摆动,展现出龙的⽣⽓有⼒、威武环视之势。
⽬的:(1) 在龙/狮珠引导下,紧随其后移动,从⽽带动龙⾝的摆动;(2) 龙/狮头左右摆动时,⼀定要以嘴领先,显⽰出追珠之势。
要求:(1) 龙/狮头替换时,不能影响到动作的发挥;(2) 因龙/狮头体积较⼤,在左右摆动时不得碰擦龙⾝或舞龙者;(3) 与龙/狮珠保持1⽶左右的距离。
(三)舞龙/狮⾝的基本⽅法龙/狮⾝舞者,必须随时与前后保持⼀定的距离,眼观四⽅紧跟前者,⾛定位,空中换⼿时尽量将龙⾝抬⾼,甚⾄可跳起;舞低时,尽量放低,但千万别将龙/狮⾝触地,在⾼低左右舞动中,龙/狮翻腾之势尽展现其中;还有必须随时保持龙/狮⾝蠕动,造成⽣龙活虎之势;在跳与穿的动作中,应特别注意柄的握法,柄下端不可多出(包节),以免刮上别⼈。
⽬的:舞龙/狮者将龙⾝舞动起来,展现龙翻腾之势,还有必须随时保持龙/狮⾝蠕动,造成⽣龙活虎之势。
要求:(1) 左右舞动时,龙/狮⾝运动轨迹要圆滑顺畅;(2) 龙/狮⾝不可触地、脱节;(3) 笼体不可出现不合理的打结。
(四)持龙/狮尾的基本⽅法持龙/狮尾者,⾝形须轻巧、速度快,龙/狮尾也是主要部位,因为龙/狮尾时常有翻⾝的动作,龙/狮尾舞动时,翻尾要轻巧⽣动、不拖泥带⽔,否则容易将龙/狮尾打地,造成器材的损坏,⽽且会让⼈感到呆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狮的技巧
(一)舞龙/狮珠的基本方法
持龙/狮珠者,即为龙/狮队指挥者,在鼓乐伴奏下,引导舞/狮龙者完成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动作,整个过程要生动、顺畅、协调。
目的:
(1) 引导出场,认清出场方向;
(2) 了解比赛场地的大小、熟悉表演动作的方位,避免比赛时出现方位不正确或场地利用不充分;
(3) 必须熟悉本队比赛的套式中各种队形的变化以及场上的应变能力。
要求:
(1) 双眼随时注视龙/狮珠,并环视整队及周边环境的情况变化;
(2) 与龙头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
(3) 与龙/狮头保持协调配合;
(4) 龙/狮珠应保持不停的旋转。
(二)舞龙/狮头的基本方法
持龙/狮头者身形必须高大魁梧、有力,舞动时龙/狮头动作紧随着龙珠移动,龙嘴与龙珠相距1米左右,似吞吐之势,注意协调配合,时时注意龙/狮头应不停的摆动,展现出龙的生气有力、威武环视之势。
目的:
(1) 在龙/狮珠引导下,紧随其后移动,从而带动龙身的摆动;
(2) 龙/狮头左右摆动时,一定要以嘴领先,显示出追珠之势。
要求:
(1) 龙/狮头替换时,不能影响到动作的发挥;
(2) 因龙/狮头体积较大,在左右摆动时不得碰擦龙身或舞龙者;
(3) 与龙/狮珠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
(三)舞龙/狮身的基本方法
龙/狮身舞者,必须随时与前后保持一定的距离,眼观四方紧跟前者,走定位,空中换手时尽量将龙身抬高,甚至可跳起;舞低时,尽量放低,但千万别将龙/狮身触地,在高低左右舞动中,龙/狮翻腾之势尽展现其中;还有必须随时保持龙/狮身蠕动,造成生龙活虎之势;在跳与穿的动作中,应特别注意柄的握法,柄下端不可多出(包节),以免刮上别人。
目的:
舞龙/狮者将龙身舞动起来,展现龙翻腾之势,还有必须随时保持龙/狮身蠕动,造成生龙活虎之势。
要求:
(1) 左右舞动时,龙/狮身运动轨迹要圆滑顺畅;
(2) 龙/狮身不可触地、脱节;
(3) 笼体不可出现不合理的打结。
(四)持龙/狮尾的基本方法
持龙/狮尾者,身形须轻巧、速度快,龙/狮尾也是主要部位,因为龙/狮尾时常有翻身的动作,龙/狮尾舞动时,翻尾要轻巧生动、不拖泥带水,否则容易将龙/狮尾打地,造成器材的损坏,而且会让人感到呆板。
龙/狮尾亦是时时成为带头者,因为有些动作必须龙/狮尾引首,明确精炼的头脑亦为必备的条件,龙/狮尾亦是整条龙舞动弧度大小的控制者,持龙尾在穿和跳的动作里,更应注意尾部,勿被碰撞或碰撞别人,最重要的是随时保持摆动。
目的:
随着龙/狮身的带动,龙/狮尾时刻摆动着,体现出龙/狮的轻巧生动。
要求:
(1) 龙/狮尾舞动时,不可锄地;
(2) 龙/狮尾在舞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左右的晃动;
1. 狮头很重5~10斤,所以你需要有一定的上肢力量。
2. 初学者肯定无法学到很多难度,所以要快上手,就要在狮子的活性上下功夫,也就是石头要“活”。
因此比如眨眼、摇头都是很讲究的,多用。
3. 狮子的“亮相”很重要,练好,可以给人以雄壮之感。
4. 再就是狮头在“跳举”的时候,不能怕,头摇向上看,身体不要下倾,这样子跳的才高。
包括站腿,也是一样的道理。
5. 狮头要能体会到狮子的感觉,你是狮子的灵魂,没事看看网上舞狮的视频,端详一下狮子的形态,你也可以自己在训练的时候,对照着镜子进行练习,观察狮头的形态。
舞狮子一般需要五六人,甚至十多个人合作表演。
正规表演一般由两个会翻跟头的逗狮人。
狮子一般是两只,但为了活跃气氛,也有用 3 至 5 只狮子进行表演的,或者加进几只小狮子(一人扮)穿插表演。
大狮子一般是两个小伙子配合表演。
练习时,两个扮演者一前一后,前面的称狮头,后面的称狮尾,后面的人应比前面的人略高一些,这样才能撑开狮皮。
狮头扮演者在表演时用两手托着套在自己头上的“狮子头”,身体向前微倾,从狮子嘴巴和眼睛处辨别方向,寻找目标,后面的队员套上狮子皮之后,两手抓住前面队员腰上的带子,双肩下压,俯胸踏腰屈体约成90 度角,两腿半蹲,此时,一只雄师的星系哪个就出来了。
行走时,先迈前脚,再抬后脚,待前脚落地,后脚才接着落地,左右两脚依次进行。
在蹿、跳、滚、戏球、舔毛、搔痒、喘气时,要求狮头、狮尾配合末期,动作协调一致,一举一动都要保持狮子的习惯,给观众形象逼真之感。
在掌握了舞狮子的基本联系方法后,就要学习狮子跳梅花桩和踩圆球等一些高难度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