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计算器

合集下载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28÷4 =7
2345514-0 =2345514
后两道题不用计算器, 口算就可以了。
五、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
(一)尝试计算
算算这道题等于几? 111111111×111111111=
屏幕显示不下了。
五、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化繁为简,探寻规律
两个因数太大,怎么办? 111111111×111111111=
用算筹记数有两种摆法 用算筹表示大数时,从右到左,纵横相间。
一、认识算筹
(二)用算筹记数
如表示29,先用这纵个式数表是示多个少位?上 的9,再用横式表示十位上的2。
29
632
一、认识算筹
(二)用算筹记数
0的出现也经过了很长时间。
空一位表示0
用□表示0
用○表示0
603
603
603
一、认识算筹
(三)了解算筹的不足,产生对新的计算工具的需求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 计算器.pptx
一、认识算筹
(一)谈话引入
你知道这叫什么吗?
二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一、认识算筹
(二)用算筹记数
怎样用算筹表示1~9这九个数字?
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 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2~3mm,多用竹子制 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
一家三口去公园玩儿,在 小卖部买了一些食物、三 瓶水和一些纪念品,想知 道这些东西多少钱。
三、认识计算器
(二)认识计算器
你了解计算器吗?把你了解 的向大家介绍介绍。
清除键
显示屏 开关及清除屏键
四、用计算器计算
这些是什么键?
清除键 数字键

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教学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教材第23~27页内容、教材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1.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2.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计算工具的历史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学生发言。

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二、新课讲授1、计算工具的认识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

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

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

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

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

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

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强化训练 部编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一、大数的认识 4.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 计算器

强化训练  部编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一、大数的认识 4.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  计算器

强化训练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大数的认识4.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海选初战一、填空乐园1.你知道的计算工具有( )。

2.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算盘,至今仍在使用。

在使用算盘计数时,一个上珠代表( ),一个下珠代表( )。

3.在计算器上,ON/C是( )键及( )键;CE是( )键;0,1,2,…,9是( )键;+,-,×,÷是( )键。

二、判断快车1.在计算器上进行计算时,可用CE键清除,也可用ON/C键清除。

( )2.在计算器上计算4除124时,先输入4,接着输入÷,再输入124。

( )3.算盘只能用来计算加、减法,不能用来计算乘、除法。

( )三、连一连59043126087502453511260703四、先计算下面一组算式的前三题,然后找出规律直接写出后面算式的得数1.(1)1×8+1= ( )(2)12×8+2= ( )(3) 123×8+3= ( )(4) 1234×8+4= ( )(5) 12345×8+5= ( )(6) 123456×8+6= ( )(7) 1234567×8+7= ( )(8) 12345678×8+8= ( )(9) 123456789×8+9= ( )2.(1)1×1=( )(2) 11×11= ( )(3) 111×111= ( )(4) 1111×1111= ( )(5)11111×11111= ( )(6) 111111×111111= ( )(7) 1111111×1111111= ( )(8) 11111111×11111111= ( )(9)111111111×111111111= ( )五.利用计算器算一算1. 5328+14596=2. 30028+42765=3. 4679×13+2687=4. 810000÷54×69=5. 1756800-2532×5=6. 42368×76-12384=开放闯关1.如下图,从某一个数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写出一个六位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第2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课件牛老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第2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课件牛老师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冲冠一怒为红颜,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愿博得美人笑,烽火戏侯弃江山。 宁负天下不负你,尽管世人唾千年。容颜迟暮仍为伴,倾尽温柔共缠绵。 ►蜜蜂深深地迷恋着花儿,临走时留下定情之吻,啄木鸟暗恋起参天大树, 转来转去想到主意,便经常给大树清理肌肤。你还在等待什么呢?真爱是 靠追的,不是等来的!
四、课堂小结
1.按照算式的顺序依次在计算器上按出就可以算出得数。 我们可以用计算器来验证我们的计算。 2.利用计算器计算较复杂的计算题时,先根据结果找到 规律,再利用计算器来进行验证我们的规律是否正确。
►走进颐和园,眼前是繁华的苏州街,现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热闹场面, 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盘子里装着美丽的荷花。这里是 仿照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当年有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等, 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的,皇帝游览的时候才营业。我正享受 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 叠地挤在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叶 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三、巩固反馈
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然后不计算,写出右边 各题的结果,并用计算器进行检验。
9÷9=1 108÷9=_______ 1107÷9=_______ 11106÷9=_______
111105÷9=__________ 1111104÷9=__________ 11111103÷9=__________ 111111102÷9=__________ 1111111101÷9=__________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算盘和计算器这两种常见的计算工具。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工作原理,熟练操作算盘和计算器,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基本的数学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算盘和计算器这两种计算工具,大部分学生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对于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算盘和计算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工作原理,熟练操作算盘和计算器,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工作原理,熟练操作算盘和计算器,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工作原理,并能够熟练操作算盘和计算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和掌握算盘和计算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算盘和计算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算盘和计算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初步掌握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算盘和计算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让学生掌握计算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二是用算盘和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数字敏感,好奇心强。

但他们使用算盘和计算器的经验不足,对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还需加强指导。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和操作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熟练地使用算盘和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2.难点:算盘和计算器的操作技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模仿操作。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馈评价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足够的算盘和计算器,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以便课后自主学习。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算盘和计算器吗?它们有什么作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4.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计算工具,特别是算盘和计算器,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以及理解它们在数学计算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计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使用计算工具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计算工具,特别是算盘和计算器。

2.让学生掌握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理解它们在数学计算中的应用。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算盘和计算器,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2.准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巩固和拓展。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使用计算工具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计算工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介绍算盘和计算器的起源、发展,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

展示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讲解它们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使用算盘和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出示一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工具进行解答。

计算器的发明

计算器的发明

计算器的发明计算器的发明:从算盘到电子计算器计算器,是一种能够进行数字计算的机器或设备,可被视为现代人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工具之一。

它的发明和演化历史,与人类提高数字计算的需要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算盘到电子计算器的发明过程中,总结出几个关键性的历程,以及其在科技进步中所起的推动作用。

1. 算盘:人类最早的计算器算盘,是由珠子、算框和木架组成的数字计算工具,其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

相传在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时,古代工匠用珠子、竹棍和木片制成算盘,初步实现了数字计算的便捷性。

从此,算盘成为了中国算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人提供了便利的计算手段。

然而,算盘在计算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操作速度慢、接近误差大等等。

因此,在20世纪初期,各国开始探索更新算盘的数字计算机械。

2. 机械计算器:提升数字计算速度机械计算器在算盘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创新,它结合了机械技术,采用齿轮、滑齿等技术,提高了计算速度和精度。

英国的Charles Babbage(1791-1871)就是机械计算器的先锋者之一,他发明的差分机和分析机是机械计算器的代表。

这种机械计算器给数字计算带来了巨大的创新,可以代替手工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精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电子计算机:数字计算多样化与自动化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型计算机,相比机械计算器,它具有更高的计算速度和多样性。

它利用电子元器件,可存储数据和编程,完成了数字计算的自动化。

最早的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问世,之后的电子计算机变革不断,功能越发完备,计算速度不断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也与时俱进。

现在,计算机和手机上的应用程序都不可缺少,其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了现代人的精神伙伴。

考虑到各个时期的科技进步及其对数字计算过程的影响,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中,计算器发明也随之演变。

在20世纪初期,机械计算器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数字计算的发展;而电子计算器的问世,更是为数字计算带来了全新的提升,也开启了计算机领域的新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颗珠子代表5
每颗珠子代表1
关于算盘,你还知 道什么?
日式算盘
窗格算盘
明代铜元八卦算盘
清代银戒指算盘
世界最长算盘10.1米
特长算盘 全长2008毫米
巨型装饰算盘ຫໍສະໝຸດ 抓挠算盘钥匙扣算盘
电子计算器 显示屏 时间键 日期键 存储运算键 清除键 开关及清除屏键 括号键
数字键
运算符号键 等号键
小数点键

如加法口诀为: “一上一,一下五除四,一退九进一 十 二上二,二下五除三,二退八进一十 ………”等等。 减法口诀诀为: “一退一,一退十还九,一上四退五 二退二,二退十还八,二上三退五 ………..”等等
运用这个计算器,算一算386+179=,825-138=
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 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
• 5428 •
32591
60837924
计算工具的认识
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算盘, 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 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木制算盘
计算尺
机械计算器
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用于计算弹道。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 制造的,但它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 量约30吨,消耗近100千瓦的电力。
你还知道哪些计算器或类似的计算工具?
目前,速度最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 亿次。
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掌上电脑
计算器与电子计算机最大区别:
1.自动化程度不同
计算器和计算机一样都能够实现数据的录入、处理、存储 和输出,但计算器所以区别于计算机的就是,它不能自动 地实现这些操作过程,必须由人来操作完成。 2.扩展性不同 计算器使用的是固化的处理程序,只能完成特定的计算任 务;而计算机借助操作系统平台和各类应用软硬件,可以 无限扩展其应用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