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有机化学实验汇总

重点有机化学实验汇总
重点有机化学实验汇总

实验一苯甲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理论联系实验掌握芳香烃通过氧化制备羧酸的原理和实验室操作,巩固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酸的原

理及方法。

2、掌握加热回流、热滤、抽滤、重结晶等操作技能,运用重结晶法提纯产物。巩固测定熔点判断纯

度。

二、实验原理

CH3

4

H+

COOH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回流冷凝管、圆底烧瓶、循环水真空泵、磁力搅拌器,油浴加热,甲苯、KMnO4、浓盐酸、NaHSO3、刚果红试纸等。

四、实验步骤

升降台

1. 1.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水和

2.7ml甲苯,放入搅拌磁子,放入到油裕浴锅里。

2. 2.装上回流冷凝管,开动磁力搅拌器,加热至沸腾。

3. 3.分批加入8.5克KMnO4,回流加热1.5-2h至回流液中无明显油珠为止。

4. 4.趁热抽滤。(若滤液有颜色可加入NaHSO3固体至无色为止)。

5. 5.冷却至室温。给滤液滴加1:1HCl,至酸性为止。

6. 6.抽滤、干燥、称重、计算初产率。

7.7.用水重结晶。

8.8.干燥后测熔点。

五、思考题

1. 1.在氧化反应中,影响苯甲酸产量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 2.氧化反应时,向反应中加NaHSO3的目的是什么?

3. 3.甲苯用高锰酸钾氧化能否制得苯甲醛,为什么?

硝基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1、通过硝基苯的制备加深对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理解。

2、2、掌握液体干燥、减压蒸馏和机械搅拌的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硝化反应是制备芳香硝基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也是重要的亲电取代反应之一。芳烃的硝化较容易进行,通常在浓硫酸存在下与浓硝酸作用,烃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相应的硝基化合物。硫酸的作用是提供强酸性的介质,有利于硝酰阳离子(N+O2)的生成,它是真正的亲电试剂,硝化反应通常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在较高的温度下由于硝酸的氧化作用往往导致原料的损失。

+HNO3(浓)H2O

H2SO4NO

2+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回流冷凝管、三口圆底烧瓶、恒压滴液漏斗、机械搅拌器,Y型管,温度计,分液装漏斗,减压蒸馏装置,油浴加热;苯、浓硝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等。

四、实验步骤

9. 1.上图装好装置。

10.2.配好的混酸放入恒压滴液漏斗中,三口圆底烧瓶中放入18毫升苯。

11.3.启动搅拌,将混酸慢慢滴入反应瓶,控制反应温度在50-55℃。

12.4.反应完后冷至室温,分离酸和产物层,产物层用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氯化钙干燥。

13.5.减压蒸馏得到产物硝基苯。

五、操作重点及注意事项

1、硝基化合物对人体的毒性较大,所以处理硝基化合物时要特别小心,如不慎触及皮肤,应立即用少量乙醇洗,可用肥皂和温水洗涤。

2、洗涤硝基苯时,特别是NaOH不可过分用力振荡,否则使产品乳化难以分层,遇此情况,可加入固体NaOH或NaCl饱和溶液滴加数滴酒精静置片刻即可分层。

3、因残留在烧瓶中的硝基苯在高温时易发生剧烈分解,故蒸馏产品时不可蒸干或使温度超过114℃。

4、硝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温度不可超过55℃。

六、思考题

1、1、本实验为什么要控制反应温度在50-55℃之间温度过高了各有什么不好?

2、2、粗产物依次用水、碱液、水洗涤的目的何在?

苯胺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1、掌握硝基苯还原为苯胺的原理和实验室法。

2、2、巩固水蒸汽蒸馏和简单蒸馏的基本操作,熟悉萃取分离技能。

二、实验原理

苯胺的制取不可能用任何直接的方法将氨基(-NH2)导入苯环上。而是经过间接的方法来制取,芳香硝基化合物还原是制备芳胺的主要方法。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是在酸性溶液中用金属进行化学还原。常用锡-盐酸来还原简单的硝基化合物,也可以用铁-盐酸锡-盐酸法。

NO2

NH2

Sn/HCl

还原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三颈烧瓶,回流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机械搅拌器,Y型管,温度计,分液装漏斗,水蒸气蒸馏装置,油浴加热;硝基苯、还原铁粉、冰醋酸、乙醚、氢氧化钠、精盐等。

四、实验步骤

a、a、安装反应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注意安装装置的先后顺序】

b、b、按实验前预习时自己拟定的方案进行加料,反应,跟踪反应;

c、c、结束反应,进行反应后处理(水蒸汽蒸馏);

d、d、萃取分液溜出液,用蒸馏方法纯化目标产物。

五、操作重点及注意事项

1、本实验是一个放热反应,当每次滴加硝基苯时均有一阵猛烈的反应发生,故要慢慢加入与充分搅拌。

2、硝基苯为黄色油状物,如果回流液中,黄色油状物消失,而转变成乳白色油珠,表示反应已完全。

3、反应完后,圆底烧瓶上粘附的黑褐色物质,用1:1盐酸水溶液温热除去。

4、在20℃时每100gH2O中可溶解3.4g苯胺加粗盐为盐析。

5、本实验用粒状NaOH,干燥,原因是CaCl2与苯胺形成的分子化合物。

6、反应物内的硝基苯与盐酸互不相溶,而这两种液体与固体铁粉接触机会很少,因此充分振摇反应物,是使还原作用顺利进行的操作关键。

六、思考题

1、1、根据什么原理,选择水蒸汽蒸馏把苯胺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2、2、如果最后制得的苯胺中混有硝基苯该怎样提纯?

3、3、反应物变黑时,即表明反应基本完成,欲检验,可吸入反应液滴入盐酸中摇振,若完全溶解

表示反应已完成,为什么?

实验四乙酰苯胺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1.掌握苯胺乙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 2.进一步运用重结晶法从反应系统中提纯产物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NH2

+CH3COOH NHC OCH3 +H2O

三、仪器与药品

圆底烧瓶、分馏柱、温度计、油浴加热装置、磁力搅拌装置、重结晶装置、苯胺、冰醋酸、Zn粉、活性炭

四、实验步骤

1、1、50ml圆底烧瓶中,放置10ml新蒸馏过的苯胺和15ml冰醋酸及少许锌粉。

2、2、装上分馏柱,插入温度计,按上图所示。

3、3、回流加热约1h。

4、4、反应结束搅拌下,趁热将反应物倒入盛有250ml冷水烧杯中,冷却抽滤,洗涤粗产品。

5、5、将粗产品重结晶、抽滤。

五、思考题

1、1、在重结晶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才可以使产品收率搞、质量好?

2、2、反应时为什么要控制冷凝管上端的温度在100-110℃之间呢?温度过高有什么不好?

实验五正溴丁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1、学习以溴化钠、浓硫酸和正丁醇制备1-溴丁烷的原理和方法;

2、2、熟练掌握带有吸收有害气体装置的回流等基本操作,进一步巩固液体产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主反应:

NaBr+H2SO4HBr+NaHSO4

n--C

4

H9OH+HBr n--C4H9Br+H2O

可能的副反应:

CH3CH2CH2CH2OH24CH3CH2CH=CH2+CH3CH=CH CH3+H2O

2CH3CH2CH2CH2OH H2SO4

CH3CH2CH2CH2OC H2CH2CH2CH3+H2O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回流冷凝管、圆底烧瓶、磁力搅拌装置、水浴加热装置、蒸馏装置、尾气吸收装置、分液漏斗、浓H2SO4、正丁醇、NaBr、NaOH、无水CaCl2、NaHCO3

四、实验步骤

1. 1.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水,磁力搅拌子,慢慢加入12ml浓H2SO4,混匀冷至室温。

2. 2.加入正丁醇7.5ml,混合后加入10g研细的溴化钠,充分振荡。

3. 3.按装置图装好,用5%NaOH作吸收剂。

4. 4.开启磁力搅拌器,加热回流0.5h,冷却后,改作蒸馏装置,用油浴加热蒸出所有溴丁烷。

5. 5.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用10ml水洗涤,小心地将粗品转入到另一干燥的分液漏斗中,用

5ml浓H2SO4洗涤。

6. 6.尽量分去硫酸层,有机层依次分别用水、饱和NaHCO3和水各10ml洗涤。

7.7.产物移入干燥小三角烧瓶中,加入无水CaCl2干燥,间隙摇动,至液体透明。

8.8.蒸馏、收集99-1030C馏分。

五、问题讨论

1. 1.本实验中,浓硫酸起何作用?其用量及浓度对实验有何影响?

2. 2.反应后的粗产品中含有哪些杂质?它们是如何被除去的?

3. 3.为什么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酸以前,要先用水洗涤?

实验六乙酸乙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1、解从有机酸合成酯的一般原理及方法;

2、2、进一步巩固蒸馏、分液漏斗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三、仪器与药品

球形冷凝管、圆底烧瓶、分液漏斗、蒸馏装置、无水乙醇、冰醋酸、浓H2SO4、饱和Na2CO3、饱和NaCl、饱和CaCl2、无水MgSO4

四、实验步骤

冰水浴

1、1、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9ml无水乙醇和12ml浓硫酸,混匀后,加入磁力搅拌子,装上冷

凝管。

2、2、滴液漏斗中加入14ml乙醇和14.3ml冰醋酸的混合液,慢慢低价,同时小心加热反应瓶,使

蒸出生成的乙酸乙酯的速度与低价混合液的速度一致,直到不再有镏出液出来为止。

3、3、在镏出液中慢慢加入饱和Na2CO3,振荡,至不再有CO2气体产生为止。

4、4、将混合液转入分液漏斗,分去水溶液,有机层用5ml饱和NaCl洗涤,再用5mlCaCl2洗涤,

最后用水洗涤一次,分去下层液体。

5、5、有机层倒入干燥三角烧瓶中,用无水MgSO4干燥。

6、6、常压蒸馏、收集72-780C馏分。

五、思考题

1、1、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在实验中如何创造条件促使酯化反应尽量向生成物方向进行?

2、2、本实验若采用醋酸过量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3、3、蒸出的粗乙酸乙酯中主要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

实验七正丁醚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醇分子间脱水制备醚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2、学习使用分水器的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CH 3CH 2CH 2CH 2OH

CH 3CH 2CH 2CH 2OCH 2CH 2CH 2CH 3

H 2SO 4

2

三、药品和仪器

药品:正丁醇,浓硫酸,无水氯化钙,5%氢氧化钠,饱和氯化钙

仪器:圆底三口烧瓶,球形冷凝管,分水器,温度计,分液漏斗,蒸馏瓶。

四、实验装置

五、实验操作

在100ml 三口烧瓶中,加入31ml 正丁醇、4.5ml 浓硫酸和磁力搅拌子,一口装上温度计,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另一口装上分水器,分水器的上端接一回流冷凝管。先在分水器内放置(V -3.5)ml 水,另一口用塞子塞紧。然后将三口瓶放在油浴锅里,开启磁力搅拌器,加热至微沸,进行分水。反应中产生的水经冷凝后收集在分水器的下层,上层有机相积至分水器支管时,即可返回烧瓶。大约经1.5h 后,三口瓶中反应液温度可达134一136℃。当分水器全部被水充满时停止反应。将反应液冷却到室温后倒人盛有25mI 水的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静置后弃去下层液体。上层粗产物依次用12ml 水、8ml 5%氢氧化钠溶液、8ml 水和8ml 饱和氮化钙溶液洗涤,用1g 无水氯化钙干燥。干燥后的产物滤入25ml 蒸馏瓶中蒸馏,收集140—144οC 馏分。 六、思考题

1、 1、 如何得知反应已经比较完全?

2、 2、 反应物冷却后为什么要倒入25ml 水中?各步的洗涤目的何在?

环己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环己醇在酸催化下的反应机理,掌握环己烯的制备方法; 2、巩固分液漏斗的使用,复习分馏操作。 二、实验原理

OH

24

+H 2O

三、试剂

环己醇,浓硫酸,食盐,无水氯化钙,5%碳酸钠溶液 四、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如下:

在50毫升干燥的圆底烧瓶中,放入作分馏装置,接上冷凝管,用锥形瓶作接受器,外用冰水冷却。

开启磁力搅拌器,将烧瓶在油浴锅里小火慢慢加热,控制加热速度使分馏柱上端的温度不要超过90℃,馏液为带水的混合物。当烧瓶中只剩下很少量的残渣并出现阵阵白雾时,即可停止蒸馏。全部蒸馏时间约需lh 。

将蒸馏液用精盐饱和,然后加入3—4ml 5%碳酸钠溶液中和微量的酸。将此液体倒入小分液漏斗中,

振摇后静置分层。将下层水溶液自漏斗下端活塞放出、上层的粗产物自漏斗的上口倒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加入1-2克无水氯化钙干燥。

将干燥后的产物滤入干燥的蒸馏瓶中,用水浴加热蒸馏。收集80-85℃的馏分于一已称重的干燥小锥形瓶中。

五、思考题

1、在粗制的环己烯中,加入精盐使水层饱和的目的何在?

2、在蒸馏终止前,出现的阵阵白雾是什么?

甲基橙的制备

1.内容提要

甲基橙是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在pH=3.2~4.4之间。实验中可由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与N,N-二甲基苯胺的乙酸盐在弱酸性介质中偶联得到。偶联首先得到嫩红色的酸式甲基橙(酸性黄),在碱中酸性黄转变为甲基橙。实验包括重结晶、抽滤等基本操作。

2.目的要求

(1)通过甲基橙的制备掌握重氮化反应和偶联反应的原理。

(2)进一步巩固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3.实验关键

(1)制备重氮盐时,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在0~5℃之间,勿超过5℃。

(2)注意控制亚硝酸的用量,勿使亚硝酸过量。

4.预备知识

有机染料按照结构可分为偶氮染料、三苯甲烷染料、蒽醌染料、靛蓝染料等,它们都是具有很多双键的共轭体系。偶氮染料是指偶氮基(-N=N-)连接两个芳环所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大约占染料总产量的一半。为了改善颜色和提高染色效果,偶氮染料大多含有成盐的基团如酚羟基、氨基、磺酸基和羧基等。

偶氮染料可通过芳胺(取代的苯胺、萘胺、联苯胺等)重氮盐与各种偶联成分(芳胺、酚、吡唑啉酮和它们的磺酸及其他取代物)发生偶联反应来制备。

芳基重氮盐可由芳香族伯胺低温时在酸性介质中与亚硝酸作用而制得,它作为中间体,可用来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被称为芳香族的“Grignard"试剂,在工业和实验室制备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重氮化反应中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度,防止重氮盐分解;同时,必须注意控制亚硝酸钠的用量,若过量,多余的亚硝酸会使重氮盐氧化而降低产率。

偶联反应的速率受溶液pH值影响很大,每个偶联反应都有一个最佳的pH值。芳胺的偶联反应,通常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pH=4~7)中进行,可通过加入缓冲剂乙酸-乙酸钠加以调节;酚的偶联反应与芳胺相似,为了使酚成为更活泼的酚氧负离子,反应需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pH=7~9)中进行。

5、实验原理

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写出实验原理。

6、仪器、药品及材料

根据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提出所需的仪器、药品和材料。

7、实验步骤

根据目的要求,收集相关资料,拟定实验步骤。

8、教师审查实验方案并做实验。

肉硅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1、 通过肉桂酸的制备学习并掌握Perkin 反应及其基本操作;

2、 2、 巩固、掌握水蒸气蒸馏的原理、用处和操作;

3、 3、 巩固并掌握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方法:脱色、重结晶。 二、实验原理

CHO

(CH 3CO)2O

+K 2CHO 3+21)2)COOH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圆底烧瓶、冷凝管、温度计( 250℃)、 水蒸气蒸馏装置、苯甲醛、无水碳酸钾、 无水碳酸钠、乙酸酐、浓盐酸、、活性炭 四、操作步骤

在2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4.1g 研细的无水碳酸钾, 3.0mL 新蒸馏的苯甲醛,5 .5mL 乙酸酐,磁力搅拌子。圆底烧瓶接上回流冷凝管,冷凝管上端接干燥管。用油浴锅加热使其回流,反应液始终保持在150~170℃,使反应进行1h(回流1h)。

取下圆底烧瓶,向其中加入50 mL 水,10 .0g 碳酸钠,摇动烧瓶使固体溶解。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水蒸气蒸馏蒸到蒸出液中无油珠为止。

卸下水蒸气蒸馏装置,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0g 活性炭,加热沸腾2~3min 。然后进行热过滤。将滤液转移至干净的200mL 烧杯中,慢慢的用浓盐酸进行酸化至明显的酸性(大约用25mL 浓盐酸)。然后进行冷却至肉桂酸充分结晶,之后进行减压过滤。晶体用少量冷水洗涤。减压抽滤,要把水分彻底抽干,在100℃下干燥,可得2~2 .5g 产品。 五、思考题和注意事项

1、 1、 具有何种结构的全能够进行perkin 反应?

2、 2、 如果用无水醋酸钾做缩合剂,回流结束后要加入碳酸钠使溶液呈碱性后才可以进行水蒸气蒸馏,

为什么?能否用氢氧化钠代替碳酸钠?

3、 3、 Perkin 反应所用仪器必须彻底干燥(包括称取苯甲醛和乙酸酐的量筒)。可以用无水碳酸钾和无

水醋酸钾作为缩合剂,但是不能用无水碳酸钠。回流时加热强度不能太大,否则会把乙酸酐蒸出。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在回流结束之前的30min 开始加热枝管烧瓶使水沸腾,不能用火直接加热烧瓶。进行脱色操作时一定取下烧瓶,稍冷之后再加热活性炭。热过滤时必须是真正热过滤,布式漏斗要事先在沸水中取出,动作要快。进行酸化时要慢慢加入浓盐酸,一定不要加入太快,以免产品冲出烧杯造成产品损失。肉桂酸要结晶彻底,进行冷过滤;不能用太多水洗涤产品。

最新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教学提纲

十二、甲烷光照取代 十三、实验室制取乙烯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 药品: 乙醇浓硫酸 2. 装置:圆底烧瓶、温度计、铁架台、水槽、 集气瓶、双孔橡皮塞、酒精灯、导管 3.步骤: (1)检验气密性。在烧瓶里注入乙醇和浓硫酸 (体积比1:3)的混合液约20mL(配置此混合液应在冷却和搅拌下将15mL浓硫酸满满倒入5mL酒精 中),并放入几片碎瓷片。(温度计的水银球要伸 入液面以下) (2)加热,使温度迅速升到170℃,酒精便脱水变成乙烯。 (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烯。 (4)再将气体分别通入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5)先撤导管,后熄灯。 4.反应原理:(分子内的脱水反应) 5.收集气体方法:排水集气法(密度与空气相近) 6.现象:

溶液变黑;气体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7.注意点: (1)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为什么是1:3? 答:浓硫酸是强氧化剂,在此反应中氧化乙醇,如果浓硫酸的量少就会很快变为稀硫酸而达不到实验效果。 (2)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 答:①催化剂②脱水剂 (3)为什么要迅速升温到170℃? 答:如果低于170℃会有很多的副反应发生。 如:分子之间的脱水反应 (4)为什么要加入碎瓷片? 答:防止溶液暴沸。 (5)为什么反应过程中溶液逐渐变黑? 答:① (乙醇+浓硫酸) ② (c+浓硫酸) (6)怎样证明生成气体乙烯中混有二氧化硫气体?怎样除去二氧化硫气体? 答:①证明用品红溶液 ②除去用NaOH溶液+品红溶液 (二氧化硫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方程式) 十四、实验室制取乙炔(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1. 药品:电石(离子化合物),水(饱和食盐水:水的百分含量降低从而降低反应速率) 2. 仪器:(氢气的制备装置)分液漏斗、烧瓶、 导管、试管、水槽 3. 步骤: (1)检验气密性。在烧瓶中放几小块碳化钙 ,旋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慢慢滴下。 (2)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炔。 (3)将纯净的乙炔分别通入盛有溴水及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4. 反应原理:(水解/取代反应) 5. 现象: 反应剧烈,生成大量气体。 6. 注意点: (1)为什么不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在试管口塞上稀疏的棉花)? 答:①电石与水剧烈反应,很快成为粉末状。 ②反应为放热反应,气体体积快速增加,引起爆炸。

高中有机化学重要的反应整理

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 2/H 2O )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 、—C ≡C —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 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 2 + 6OH - == 5Br - + BrO 3- + 3H 2O 或Br 2 + 2OH - == Br - + BrO - + H 2O 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I -、Fe 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 —、—OH (较慢)、—CHO 的物质 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 (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Br -、I -、Fe 2+ 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 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 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 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 3; 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含有—SO 3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SO 3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 2 Al 3+ + 3H 2↑ 2Al + 2OH - + 2H 2O == 2 AlO 2- + 3H 2↑ (2)Al 2O 3 + 6H + == 2 Al 3+ + 3H 2O Al 2O 3 + 2OH - == 2 AlO 2- + H 2O (3)Al(OH)3 + 3H + == Al 3+ + 3H 2O Al(OH)3 + OH - == AlO 2- + 2H 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 3、NaHS 等等 NaHCO 3 + HCl == NaCl + CO 2↑ + H 2O NaHCO 3 + NaOH == Na 2CO 3 + H 2O NaHS + HCl == NaCl + H 2S ↑ NaHS + NaOH == Na 2S + H 2O (5)弱酸弱碱盐,如CH 3COONH 4、(NH 4)2S 等等 2CH 3COONH 4 + H 2SO 4 == (NH 4)2SO 4 + 2CH 3COOH CH 3COONH 4 + NaOH == CH 3COONa + NH 3↑+ H 2O (NH 4)2S + H 2SO 4 == (NH 4)2SO 4 + H 2S ↑ (NH 4)2S +2NaOH == Na 2S + 2NH 3↑+ 2H 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 2NCH 2COOH + HCl → HOOCCH 2NH 3Cl H 2NCH 2COOH + NaOH → H 2NCH 2COONa + H 2O (7)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 和呈碱性的—NH 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 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 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 3)2+ + OH - + 3H + == Ag + + 2NH 4+ + H 2O 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 3 + NH 3·H 2O == AgOH↓ + NH 4NO 3 AgOH + 2NH 3·H 2O == Ag(NH 3)2OH + 2H 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 3)2OH 2 A g ↓+ RCOONH 4 + 3NH 3 + H 2O

(完整版)重点有机化学实验汇总

实验一 苯甲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理论联系实验掌握芳香烃通过氧化制备羧酸的原理和实验室操作,巩固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酸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加热回流、热滤、抽滤、重结晶等操作技能,运用重结晶法提纯产物。巩固测定熔点判断纯度。二、实验原理 CH 3 KMnO 4H + COOH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回流冷凝管、圆底烧瓶、循环水真空泵、磁力搅拌器,油浴加热,甲苯、KMnO 4、浓盐酸、NaHSO 3、刚果红试纸等。四、实验步骤 升降台 1. 1. 在2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 水和 2.7ml 甲苯,放入搅拌磁子,放入到油裕浴锅里。2. 2. 装上回流冷凝管,开动磁力搅拌器,加热至沸腾。 3. 3. 分批加入8.5克KMnO 4,回流加热1.5-2h 至回流液中无明显油珠为止。 4. 4. 趁热抽滤。(若滤液有颜色可加入NaHSO 3固体至无色为止)。 5. 5. 冷却至室温。给滤液滴加1:1HCl ,至酸性为止。 6. 6. 抽滤、干燥、称重、计算初产率。 7.7. 用水重结晶。 8.8. 干燥后测熔点。五、思考题 1. 1. 在氧化反应中,影响苯甲酸产量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 2. 氧化反应时,向反应中加NaHSO 3的目的是什么? 3. 3. 甲苯用高锰酸钾氧化能否制得苯甲醛,为什么? 硝基苯的制备一、实验目的 1、1、 通过硝基苯的制备加深对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理解。 2、2、掌握液体干燥、减压蒸馏和机械搅拌的实验操作。二、实验原理 硝化反应是制备芳香硝基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也是重要的亲电取代反应之一。芳烃的硝化较容易进行,通常在浓硫酸存在下与浓硝酸作用,烃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相应的硝基化合物。硫酸的作用是提供强酸性的介质,有利于硝酰阳离子(N +O 2)的生成,它是真正的亲电试剂,硝化反应通常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在较高的温度下由于硝酸的氧化作用往往导致原料的损失。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1、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 2、P59) 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 (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 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 C2H5OH + 2H2SO4(浓)2SO2↑+ 2C+ 5H2O C + 2H2SO4(浓)2SO2↑+ C O2↑+ 2H2O (3)收集方法:只能用排水法,因为其密度与空气接近,只是略小,不能用排空气法。 (4)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5)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6)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不能用水浴) (7)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8)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9)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故乙烯中混有_SO2_、__ CO2__。尤其是SO2_具有还原性,也可以是KMnO4酸性溶液或者溴水褪色,必须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除杂。但如果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则可不除杂。 (10)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方程式:CaC2+2H2O→C2H2↑+Ca(OH)2(注意不需要加热) (2)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3)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①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相当于减小了水的浓度)②分液漏斗控制流速③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 (4)生成的乙炔有臭味的原因:夹杂着H2S、PH3、AsH3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用CuSO4溶液或NaOH溶液除去杂质气体 (5)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而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为什么?①反应放出的大量热,易损坏启普发生器(受热不均而炸裂)。②反应后生成的石灰乳是糊状,可夹带少量CaC2进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堵住球形漏斗和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使启普发生器失去作用。 (二)烃的衍生物 1、溴乙烷的水解 (1)反应原料:溴乙烷、NaOH溶液 (2)反应原理:CH3CH2Br + H2O CH3CH2OH + HBr 化学方程式:CH3CH2—Br + H—OH CH3—CH2—OH + HBr 注意:(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使正反应进行的比较完全,水解一定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3)几点说明:①溴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是非电解质,加AgNO3溶液不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②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Br-,但直接取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产生Ag2O黑色沉淀,无法验证Br-的产生

有机化学总结材料全部

一烃的衍生物性质对比 1.脂肪醇、芳香醇、酚的比较 2.苯、甲苯、苯酚的分子结构及典型性质比较 3.醛、羰酸、酯(油脂)的综合比较

4.烃的羟基衍生物性质比较 5.烃的羰基衍生物性质比较 6.酯化反应与中和反应的比较 7.烃的衍生物的比较

二、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三、烃及其重要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要点精讲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2.按官能团分类 (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又:链状烃和脂环烃统称为脂肪烃。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2)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 碳原子不仅可以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 长短不一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所以有机物种类纷繁,数量庞大。 2.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概念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体的类别 ①碳链异构:由于分子中烷基所取代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正丁烷和异丁烷; ②位置异构:由于官能团在碳链上所处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1--丁烯和2--丁烯; ③官能团异构:有机物分子式相同,但官能团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如乙酸和甲酸甲酯; ④给信息的其他同分异构体:顺反异构,对映异构。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①烷烃 烷烃只存在碳链异构,书写时应注意要全面而不重复,具体规则如下:成直链,一条线;摘一碳,挂中间,往边移,不到端;摘二碳,成乙基;二甲基,同、邻、间。 ②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 一般书写的顺序: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全)(已)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浓硫酸 △ △ 高中有機化學方程式匯總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 + H 2O CH 3CH 2OH 10. CH 2 = CH 2 + HBr CH 3—CH 2Br 11. CH 2 = CH 2 + H 2 CH 3—CH 3 12. nCH 2 = CH 2 [ CH 2—CH 2 ] n 13. nCH 2=CH-CH=CH 2 [CH 2-CH=CH-CH 2] n 14. 2CH 2 = CH 2 + O 2 2CH 3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21. + Br 2 Br + HBr 22. + HO -NO 2 NO 2 +H 2O 23. + HO -SO 3H SO 3H+H 2O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新版)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蒸馏与沸点得测定 一、试验目得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得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四。试验步骤 1、酒精得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得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得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得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得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就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就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得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得内管可能炸裂。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断。3、用微量法测定沸点,把最后一个气泡刚欲缩回管内得瞬间温度作为该化合物得沸点,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烃 1. 烷烃 —通式:C n H 2n -2 (1)氧化反应 ①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 ②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 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 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 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又叫氯仿) 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 (3)分解反应 CH 4 C+2H 2 2. 烯烃 —通式:C n H 2n 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C=CH 2↑+H 2 (1)氧化反应 ①乙烯的燃烧:H 2C=CH 2+3O 2 2CO 2(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 2C=CH 2+Br 2 CH 2Br —CH 2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 与氯化氢加成: H 2C=CH 2+HCl CH 3CH 2 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 (3)聚合反应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 2C=CH n 3. 炔烃 —通式:C n H 2n-2 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HC ≡(1)氧化反应 ①乙炔的燃烧:HC ≡CH+5O 2 4CO 2+2H 2(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C ≡CH+Br 2 HC=CH Br CHBr=CHBr+Br 2 CHBr 2— 与氢气加成:HC ≡CH+H 2 H 2C=CH 2 与氯化氢加成:HC ≡CH+HCl CH 2=CHCl (3)聚合反应 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 2 n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HC ≡ n 点燃 光 光 光 光 浓硫酸 170℃ 点燃 催化剂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2-CH 2 图1 乙烯的制取 点燃 图2 乙炔的制取 催化剂 △ 催化剂 △ Br 2—CH Cl CH=CH 催化剂 △ 高温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个有机实验完整版汇总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四.试验步骤 1、酒精的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的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的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复习课程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 结

十二、甲烷光照取代 十三、实验室制取乙烯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 药品: 乙醇浓硫酸 2. 装置:圆底烧瓶、温度计、铁架台、水槽、 集气瓶、双孔橡皮塞、酒精灯、导管 3.步骤: (1)检验气密性。在烧瓶里注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1:3)的混合液约20mL(配置此混合液应在冷却和搅拌下将15mL浓硫酸满满倒入5mL酒精中),并放入几片碎瓷片。(温度计的水银球要伸入液面以下) (2)加热,使温度迅速升到170℃,酒精便脱水

变成乙烯。 (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烯。 (4)再将气体分别通入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观察现象。 (5)先撤导管,后熄灯。 4.反应原理:(分子内的脱水反应) 5.收集气体方法:排水集气法(密度与空气相近) 6.现象: 溶液变黑;气体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7.注意点: (1)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为什么是1:3? 答:浓硫酸是强氧化剂,在此反应中氧化乙醇,如果浓硫酸的量少就会很快变为稀硫酸而达不到实验效果。 (2)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 答:①催化剂②脱水剂 (3)为什么要迅速升温到170℃? 答:如果低于170℃会有很多的副反应发生。

如:分子之间的脱水反应 (4)为什么要加入碎瓷片? 答:防止溶液暴沸。 (5)为什么反应过程中溶液逐渐变黑? 答:① (乙醇+浓硫酸) ② (c+浓硫酸) (6)怎样证明生成气体乙烯中混有二氧化硫气体?怎样除去二氧化硫气体?答:①证明用品红溶液 ②除去用NaOH溶液+品红溶液 (二氧化硫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方程式)

十四、实验室制取乙炔(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1. 药品:电石(离子化合物),水(饱和食盐水:水的百分含量降低从而降低反应速率) 2. 仪器:(氢气的制备装置)分液漏斗、烧瓶、 导管、试管、水槽 3. 步骤: (1)检验气密性。在烧瓶中放几小块碳化钙 ,旋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慢慢滴下。 (2)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乙炔。 (3)将纯净的乙炔分别通入盛有溴水及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强烈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强烈推荐有机化学基础实验总结大全 (一)烃 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 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 ..食盐水】 解释:生成卤代烃 2. 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 (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 (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 (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 (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 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 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 杂)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 (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 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 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 (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不能用水浴) (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7)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最新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四.试验步骤 1、酒精的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的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的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总结

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总结所以分享给大家 o(∩_∩)o 化学有机的各种实验 主要有机制备实验 1.乙烯、乙炔的制取 乙烯 乙炔 原理 32222170CH CH OH CH =CH H O 浓硫酸 O C ???→↑+ CaC 2H O HC CH +Ca(OH)222+→≡↑ 反 应 装 置 收集 方法 排水集气法 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实验注意事项 ①酒精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 ②酒精与浓硫酸混合方法:先在容器中加入酒精,再沿器壁慢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冷却或搅拌; ③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混合液的液面下; ④应在混合液中加入几片碎瓷片防止暴沸; ⑤应使温度迅速升至170℃; ①因反应放热且电石易变成粉末,所以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 ②为了得到比较平缓的乙炔气流,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③因反应太剧烈,可用分液漏斗控制滴水速度来控制反应 净化 因酒精被碳化,碳与浓硫酸反应,乙烯中会混有CO 2、SO 2等杂质,可用盛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将其除去。 因电石中含有CaS ,与水反应会生成H S 2,可用硫酸铜溶液或NaOH 溶液将其除去。 2.溴苯的实验室制法(如图所示) ①反应原料:苯、液溴、铁粉 ②反应原理: +2 Br Fe ??→ Br +HBr ③制取装置:圆底烧瓶、长玻璃导管(锥形瓶)(如图所示) ④注意事项: a .反应原料不能用溴水。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苯将溴 从溴水中萃取出来,而并不发生溴代反应。

b .反应过程中铁粉(严格地说是溴化铁)起催化剂作用。 c .苯的溴代反应较剧烈,反应放出的热使苯和液溴汽化,使用长玻璃导管除导气外,还兼起使苯和液溴冷凝回流的作用,使反应充分进行。 d .长玻璃导管口应接近锥形瓶(内装少量水)液面,而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否则会产生倒吸现象。实验过程中会观察到锥形瓶面上方有白雾生成,若取锥形瓶中的溶液加入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反应过程中产生了HBr ,从而也说明了在铁粉存在下苯与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e .反应完毕可以观察到:在烧瓶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生成,这是溶解了液溴的粗溴苯,将粗溴苯倒入稀NaOH 溶液中振荡洗涤,可除去溶解在溴苯中的液溴,得到无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液态纯溴苯。 3.硝基苯的实验室制法(如图所示) 4. ①反应原料:苯、浓硝酸、浓硫酸 ②反应原理: +2HO-NO ? ???→浓硫酸 NO 2 +2H O ③制取装置:大试管、长玻管、水浴加热装置和温度计 ④注意事项: a .反应过程中浓硫酸起催化和脱水作用。 b . b .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时,应先将浓3HNO 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浓24H SO ,同时不断搅拌和冷却。

(完整word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一)烃 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 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 ..食盐水】 解释:生成卤代烃 2. 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 (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 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 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 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 (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 蒸汽温度) (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 (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 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 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 (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 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 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 (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7)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8)乙烯的收集方法能不能用排空气法不能,会爆炸 (9)点燃乙烯前要_验纯_。 (10)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故乙烯中混有_SO2_、__ CO2__。(11)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入门(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入门 一、有机物概述 1.概念: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除CO、CO2、碳酸盐等之外。 2.特点:①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物; ②熔沸点较低,易气化; ③一般可燃; ④一般为非电解质,故其水溶液一般不导电; ⑤有机反应速率小,副反应多,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一般用“→”。 3.成键方式: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的化学键数必须满足: 原子 C H O/S N/P 卤素原子 键数 4 1 2 3 1 形成物质时,可以是单键,双键,三键,也可以是链状或者环状,如: 4.表达方式:同一有机物有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其中最常用的为结构简式。 表达方式特点实例注意事项 分子式/化学 式C x H y O z N w C3H8、C10H16O3N2等 ①由分子组成的物质才有分子 式,有机物一般都有。②其中O、 N的次序不限。 最简式/实验 式所有原子最简 整数比 C4H8的最简式为CH2; C6H12O6的最简式为 CH2O C3H8的最简式和分子式相同 结构式画出所有的键

结构简式能体现结构,但 省略了一些键 ①仅.能省略单键,双键、三键均 不可省略;②单键中仅横着的键 可省略,竖着的键不能省略;③ 碳氢键均可省略;④支链(即竖 直方向的键)写在上下左右均 可,且无区别 键线式用线表示键,省 略碳氢原子 ①仅.碳和氢可以省略;②每个转 角和端点均表示碳原子,但若 端点写出了其它原子,则表示碳 原子被取代 球棍模型球表示原子,键 表示化学键 ①必须符合每种原子的键数;② 球的大小必须与原子半径对应 一致 比例模型化学键被省略球的大小表示原子的相对大小 绝大多数情况下,有机化学方程式中除燃烧用分子式外,其它方程式有机物一律写结构简式。5.同分异构现象:即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的现象。相互间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如: 6.取代基与官能团 (1)取代基:指有机物去氢后剩余的原子或原子团,它们均是一个有机片段,可以相互连接成有机物。如: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知识点全面归纳整理

一、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 类别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 通式C n H2n+2(n≥1) C n H2n(n≥2) C n H2n-2(n≥2) C n H2n-6(n≥6) 代表物结构式H—C≡C—H 相对分子质量Mr16 28 26 78 碳碳键长(×10-10m) 1.54 1.33 1.20 1.40 键角109°28′约120°180°120° 分子形状正四面体6个原子 共平面型 4个原子 同一直线型 12个原子共平 面(正六边形) 主要化学性质光照下的卤 代;裂化;不 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跟X2、H2、HX、 H2O、HCN加 成,易被氧化; 可加聚 跟X2、H2、HX、 HCN加成;易 被氧化;能加 聚得导电塑料 跟H2加成; FeX3催化下卤 代;硝化、磺 化反应 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类别通式官能团代表物分子结构结点主要化学性质 卤代烃一卤代烃: R—X 多元饱和卤代 烃:C n H2n+2-m X m 卤原子 —X C2H5Br (Mr:109) 卤素原子直接与烃基 结合 β-碳上要有氢原子才 能发生消去反应 1.与NaOH水溶液 共热发生取代反 应生成醇 2.与NaOH醇溶液 共热发生消去反 应生成烯 醇一元醇: R—OH 饱和多元醇: C n H2n+2O m 醇羟基 —OH CH3OH (Mr:32) C2H5OH (Mr:46) 羟基直接与链烃基结 合,O—H及C—O 均有极性。 β-碳上有氢原子才能 发生消去反应。 α-碳上有氢原子才能 被催化氧化,伯醇氧 化为醛,仲醇氧化为 酮,叔醇不能被催化 氧化。 1.跟活泼金属反应 产生H2 2.跟卤化氢或浓氢 卤酸反应生成卤 代烃 3.脱水反应:乙醇 140℃分子间脱 水成醚 170℃分子内脱 水生成烯 4.催化氧化为醛或 酮 5.一般断O—H键 与羧酸及无机含 氧酸反应生成酯 醚R—O—R′醚键C2H5O C2H5 (Mr:74) C—O键有极性 性质稳定,一般不 与酸、碱、氧化剂 反应 酚酚羟基 —OH (Mr:94) —OH直接与苯环上 的碳相连,受苯环影 响能微弱电离。 1.弱酸性 2.与浓溴水发生取 代反应生成沉淀 3.遇FeCl3呈紫色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

有机化学实验 一、有机实验基本知识 1. 使用温度计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①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②不能骤然将温度计插入到高温溶液里; ③不能骤然给高温的温度计降温; ④将温度计当搅拌棒来使用。 2. 选用胶塞的标准是什么? ①塞子的大小和所塞的仪器口部相适应; ②塞子进入颈口部分不能少于塞子本身高度的1/3,也不能多于2/3。 3. 举例说明实验中常用的萃取装置? 水溶液中物质的萃取——分液漏斗;固体物质的萃取——索氏提取器。 4. 使用分液漏斗时如何处理上下两层液体? 必须放置在铁环上静置分层,慢慢旋开旋塞,放出下层液体,放时先快后慢,当最后一滴下层液体刚刚通过旋塞孔时,关闭旋塞。等到颈部液体流完后,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5. 搅拌在有机实验中有哪些用途? ①可加速反应、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②可以使加入的物质迅速、均匀地分散到溶液中; ③避免局部过浓或局部过热。 6. 干燥玻璃仪器的方法有哪些?晾干、吹干、烘干、使用有机溶剂干燥。 7. 玻璃仪器清洁的标志是什么? 仪器倒置时,水成股流下,器壁不挂水珠。 8. 实验室常用的热源有哪些? 酒精灯、煤气灯、电子炉、水浴加热、油浴、砂浴、空气浴、电热套。 9.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有哪些? 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碱石灰、氧化钙、烧碱、无水硫酸铜、钠。 10. 实验室要常备的灭火器有哪些? 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二、有机实验基本操作 1. 蒸馏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 定义:在常压下将液态物质加热至沸腾变为蒸气,又将蒸气冷凝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 作用:分离液态混合物;除去液体中的杂质;测定液体的沸点;浓缩溶液;回收溶剂。 2. 蒸馏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玻璃仪器的名称是什么?

有机化学实验感想

有机化学实验感想 有机化学实验感想 有机化学实验感想 第一次上有机实验课时,有点紧张,当然也充满期望。从无机实验过渡到有机实验,心中自然怀着一种对实验的好奇心,往往也会有一些可能很有创意的想法。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有机化学实验规则。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未预习不得进行实验”这就话,学生都听得很认真,所以以后的实验同学们都认真地做好预习工作。实验前,老师都会给我们讲解此次实验的基本原理以及操作方法,有时候也会提一些小问题,我们也都比较积极。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足以及操作不当等问题。不过宽松而又有次序的实验环境给了我很大的提高空间。依稀还记得我做实验时蒸馏时忘了烘干相关仪器,忘记使用分液漏斗时要首先检漏,忘记了在活塞面加夹一纸条防止粘连,温度计的正确位置也在实验中闹了不少笑话。不过每次操作不当时,老师和同学都会耐心地给我讲解,当然有时候老师也会批评。我每次都会把自己操作不当以及问题记录下来,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确实实验错误也越来越少,吃一堑长一智。从理论到实践,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实验室注意事项,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机械搅拌器的使用,蒸馏,重结晶,萃取 实验结束后,接着就是实验报告。每次在写实验报告时,我都会先好好回想本次实验流程,包括一些细节,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写好实验结果讨论。

总的来说,有机实验充分调动学生重视实验的主观能动性,加深了我们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了理解,提升了我们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素质。 虽然有机实验结束了,不过它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未来对有机化学的探索。世界时刻在变化,知识不断在更新,有机化学知识在日新月异,老师在不断学习,我们也在不断学习,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我们要秉承学以致用的原则,继续努力,为有机化学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应化0903林高波1505090226 20xx年12月28日 扩展阅读:有机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心得 走进实验室,我们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有些实验室常见事故:割伤,灼伤,中毒,着火,爆炸,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要懂得如何预防和处理: 1割伤预防:a按规则操作,不强行扳、折玻璃仪器,特别是比较紧的磨口处。尽量保证玻璃仪器的完整。b注意玻璃仪器的边缘是否碎裂,小心使用。c玻璃管(棒)切割后,断面应在火上烧熔以消除棱角。割伤处理:如果不慎,发生割伤事故要及时处理,先将伤口处的玻璃碎片取出。若伤口不大,用蒸馏水洗净伤口,用创可贴包扎,或涂上红药水,撒上止血粉用纱布包扎。若伤口较大或割破了主血管,则应用力按住主血管,防止大出血,及时送医院治疗。2灼伤预防:实验时,要避免皮肤与上述能引起灼伤的物质接触。取用有腐蚀性化学药品时,应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根据不同的灼伤情况需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灼伤处理: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归纳

一、乙炔 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学法指导 实验室用电石与水反应来制取乙炔,由于反应太快,通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参加反应,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还有少量的杂质硫化钙、磷化钙等,这些杂质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硫化氢、磷化氢等具有还原性的气体,这些气体能被溴水氧化。验证乙炔能否和溴水反应需先除去杂质,所以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硫酸铜溶液除去乙炔中混有的磷化氢、硫化氢等气体。然后再通入到溴水中,溴水褪色,证明乙炔能与溴水反应。 二、制溴苯 1.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少量溴苯,试填写下列空白。 (1)在烧瓶a中装的试剂是、、。 (2)请你推测长直导管b的作用:一是, 二是的作用。 (3)请你分析导管c的下口可否浸没于液面中?为什么? (4)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d中滴加AgNO3溶液有生成,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反应完毕后,将烧瓶a中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可以 观察到烧杯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这可能是因为 的缘故。纯溴苯为___色___体,它比水___(轻或重)。简述获得纯净的溴苯应进行的实验操作: 学法指导 制取溴苯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把苯和少量液态溴放在烧瓶里,同时加入少量铁屑作催化剂。用带导管的瓶塞塞紧瓶口,跟瓶口垂直的一段导管可以兼起冷凝器的作用。在常温时,很快就会看到,在导管口附近出现白雾(由溴化氢遇水蒸气所形成)。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内的液体里滴入AgNO3溶液,有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把烧瓶里的液体倒在盛有冷水的烧杯里,烧杯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不溶于水的液体是溴苯,它是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液体,由于溶解了溴而显褐色。溴苯的提取先是用水洗后分液以除去溶于水的杂质如溴化铁等,再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以除去溴,最后水洗后干燥蒸馏可得纯净的溴苯。 2.为证明液溴与苯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有如下 图所示装置。则装置A中盛有的物质是 ( ) A.CCl4 B.NaOH溶液 C.水 D.NaI溶液 三、制硝基苯 制取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装置中试管上部的玻璃管的作用是;水浴加热 的好处是;温度计的位置 在。 实验步骤: ①配制混合酸:先将 1.5 mL 注入大试管中,再慢慢注入 2 mL ,并及时摇匀和冷却。 ②向冷却后的混酸中逐滴加入1 mL苯,充分振荡,混和均匀。 ③将大试管放在的水浴中加热约10 min。 ④将反应后的液体倒入一个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生成,用(填写试验仪器)分离出粗硝基苯。 ⑤粗产品依次用和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若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可得纯硝基苯。蒸馏应在通风柜或通风良好处进行。 纯硝基苯为色、具有气味的油状液体,其密度水。 学法指导 实验室制硝基苯时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这个实验也可以在干燥的试管(作硝化器)里进行,用盛冷水的烧杯作冷却槽。具体操作是:在一个大试管里加1.5毫升浓硝酸和2毫升浓硫酸,摇匀,冷却到50~60℃以下,然后慢慢地滴入1 苯、溴铁粉 A AgNO3溶液 苯、溴铁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