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运行时怎样控制和调节汽温
锅炉汽温的调整

锅炉汽温的调整1、锅炉在正常运行中,应保持过热蒸汽温度 510-540 ℃范围内运行。
2、蒸汽温度的调整应以烟气侧为主,蒸汽侧为辅。
烟气侧的调整主要是改变流化床主燃烧区份额调整流经过热器烟气量即调整风料配比,以达到调整蒸汽温度的目的。
蒸汽侧的调整是利用一、二级减温器喷水量来实现的,根据蒸汽温度的变化情况,适当改变相应减温器的减温水量,即可达到调整蒸汽温度的目的。
3、稳定汽温首先从稳定燃烧及稳定汽压着手,燃烧及汽压稳定了,汽温一般波动不会太大,特别是在减温水没有余度或减温水没有投入的情况下,更应注意燃烧及汽压的稳定。
4、在料质变化大时,及时和燃运人员进行沟通,提前了解入炉燃料料质变化情况,当粉状入炉燃料比例较大时,应严格监视过热器蒸汽温度变化,防止高温腐蚀,应提前增加减温水量,当出口蒸汽温度升高较快时,应减少给料量和二次风风量,必要时要降负荷处理。
5、在锅炉给水压力和给水温度变化大时,如:高加投退,及时根据其变化趋势提前增、减给料量,调整二次风量,尽量减少锅炉燃烧惯性对汽温的影响。
6、在增减负荷和汽包水位变化大时,应根据汽温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给水调门开度和减温水调门开度,尽量保持给水压力稳定,减少给水压力对汽温造成的影响,给水压力波动大时联系汽机及时调整。
7、当锅炉正在吹灰时,应提前增加给水量,保持汽包水位在较高正常水位,适当增加减温水量,防止吹灰过程中造成超温;8、当汽温持续在低位运行,采取常规燃烧调整措施无效时,应及时对过热器进行吹灰和除焦,保持受热面外部清洁,增大传热系数,进而提高汽温。
9、当投、停给料机或给料不均时应联系汽机及时调整负荷,尽量稳定汽压,同时及时根据汽温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锅炉燃烧和减温水量,尽可能避免大幅增减。
10、当减温水调门发生故障时,(如卡涩)应减少燃烧调整幅度,联系汽机操作人员及时调整给水压力来尽可能保持稳定。
11、当锅炉发生事故时,应按照规程有关规定执行,坚持事故处理原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事故扩大。
直流锅炉干态运行温度控制与调节

直流锅炉干态运行温度控制与调节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目前大容量、高参数的超临界、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已逐步取代了亚临界汽包锅炉,而直流锅炉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干态运行过程中汽温调节的特殊性。
本文从影响直流锅炉干态运行汽温的因素出发,探讨直流锅炉干态运行温度调节与控制的方法。
标签:直流锅炉过热汽温再热汽温调节一、直流锅炉干态运行过热汽温的控制与调节1、影响直流锅炉干态运行过热汽温的主要因素a燃料、给水比(煤水比)直流锅炉过热器出口焓(h″ss)的表达式为:式中—过热器出口和给水焓,kJ/kg;B、G—燃料和给水量,kg/h;Qar,net—燃料的低位发热量(收到基),kJ/kg;—锅炉效率,%。
可以看出,若公式中hfw?、Qar,net和保持不变,则(即过热汽温)的值就取决于B/G的比值;只要B/G的比值不变,过热汽温就不变。
b给水温度对于直流锅炉,若燃料不变,由于给水温度降低,加热段加长、过热段缩短,过热汽温会随之降低,负荷也会降低。
因此,当给水温度降低时,必须改变原来设定的煤水比,即适当提高煤水比,以使过热汽温维持在额定值。
c过量空气系数当过量空气系数增大时,除排烟损失增加、锅炉效率降低外,炉膛水冷壁吸热减少,造成水冷壁出口温度降低、屏式过热器出口温度降低;虽然对流过热器吸热量有所增加,但在煤水比不变的情况下,末级过热器出口汽温有所下降。
过量空气系数减少时,结果与增加时相反。
d火焰中心高度火焰中心高度变化的影响与过量空气系数变化的影响相似。
在煤水比不变的情况下,火焰中心上移类似于过量空气系数增加,过热汽温略有下降;反之,过热汽温略有上升。
e受热面结渣煤水比不变,炉膛水冷壁结渣时,过热汽温有所降低;过热器结渣或积灰时,过热汽温下降明显。
f燃料的影响当燃料的发热量下降时,为了维持负荷以及中间点温度的不变,燃料量会逐渐增加,此时虽然炉膛辐射換热大体相当,但是由于烟气量的增加,过热器对流换热增加,故稳定后主热蒸汽温度会上升,所以也应该适当的减小中间点温度的设定值。
影响锅炉汽温的因素及汽温的控制措施

影响锅炉汽温的因素及汽温的控制措施1.燃料类型: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不同,燃烧温度也不同,因此不同燃料的锅炉汽温也不同。
2.燃烧配比:燃烧配比决定了燃烧时所需的空气量,过量空气会降低燃烧温度,不足空气会导致燃烧不完全,从而影响锅炉汽温。
3.锅炉负荷:锅炉负荷的大小直接影响燃料燃烧速度和燃烧温度。
负荷过小会导致燃料在炉膛内停留时间过长,燃烧不充分;负荷过大会导致燃烧速度过快,影响燃烧温度。
4.锅炉结构:不同类型的锅炉结构、加热面积和布置方式等因素对锅炉汽温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当流速过高时,可能会导致吹灰效果不佳,从而影响燃烧效果,进而影响锅炉汽温。
5.空气预热温度:空气预热温度的高低影响燃料燃烧温度。
预热空气可以降低燃料的燃烧温度,提高锅炉热效率。
锅炉汽温的控制措施:1.控制燃烧配比:合理控制过量空气量,确保燃烧充分,避免影响锅炉汽温。
可以通过调整燃烧器的供气量、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等方式来实现。
2.控制燃烧温度:调节燃料供应量、风门开度或调整燃烧器调制比等措施,控制燃烧温度在设计范围内。
3.控制锅炉负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锅炉负荷,以保持锅炉运行在设计负荷附近,避免过大或过小的负荷对锅炉汽温造成影响。
4.锅炉烟气侧升压:通过增加烟气侧的阻力,增加锅炉炉排气流量,从而增加烟气中的热量传递,提高汽温。
5.控制空气预热温度:通过调整燃气与空气的换热器的布置和工作参数,控制空气预热温度,确保燃料燃烧温度在设计范围内。
6.测量和监控:安装合适的仪表,实时监控锅炉汽温、燃烧温度、烟气温度等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及时采取调整和控制措施。
综上所述,影响锅炉汽温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燃料类型、燃烧配比、锅炉负荷、锅炉结构和空气预热温度等,而锅炉汽温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控制燃烧配比、控制燃烧温度、控制锅炉负荷、锅炉烟气侧升压、控制空气预热温度和测量和监控等。
通过合理的控制和调整,可以确保锅炉汽温在设计范围内稳定运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锅炉调节的技术方法(2篇)

锅炉调节的技术方法锅炉调节是指通过控制锅炉的火焰大小、给水量、燃料供应等来保持锅炉的热负荷平衡,从而实现锅炉效率的提高和安全运行。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锅炉调节技术方法。
1. 燃烧调节:燃烧调节是通过控制燃料的供应来调节锅炉的热负荷。
燃烧调节可以通过控制燃料进给机构的速度、调节燃料氧浓度或改变燃料的混合比例来实现。
对于煤炭锅炉,可以通过调节给煤量和煤粉细度来调节燃烧。
对于油燃锅炉,可以通过调节油枪的喷油量和喷油角度来调节燃烧。
对于气燃锅炉,可以通过调节燃气阀门的开度来调节燃烧。
2. 运行参数调节:除了燃烧调节外,还可以通过调节锅炉的运行参数来实现锅炉的调节。
常用的运行参数包括给水量、蒸汽流量、蒸汽温度、过热器蒸汽温度等。
通过调节这些参数,可以保持锅炉的热负荷平衡,同时实现高效、安全的运行。
例如,如果锅炉负荷增加,可以适当增加给水量和蒸汽流量,以保持蒸汽温度和过热器蒸汽温度的稳定。
3. 安全保护调节:锅炉的安全保护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锅炉的安全保护调节包括燃烧风量控制、给水量控制、锅炉排污控制等。
燃烧风量控制可以通过调节引风机的转速或打开关闭风门来实现。
给水量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泵的转速或调节给水阀门的开度来实现。
锅炉排污控制可以通过调节排污阀门的开度来实现。
这些安全保护调节措施可以保证锅炉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4.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保证锅炉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水温控制、蒸汽温度控制、过热器蒸汽温度控制等。
水温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量、蒸汽流量和燃料供应来实现。
蒸汽温度控制可以通过调节蒸汽流量、给水量和燃料供应来实现。
过热器蒸汽温度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给水量、蒸汽流量和过热器燃气控制来实现。
通过这些控制手段,可以保证锅炉的温度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5. 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实现锅炉调节的核心。
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监视器等。
传感器负责监测锅炉的运行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
锅炉运行时怎样控制和调节汽压

锅炉运行时怎样控制和调节汽压锅炉是用来产生蒸汽的设备,汽压是指在锅炉内产生的蒸汽压力,合理控制和调节汽压可以保证锅炉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本文将介绍关于锅炉运行时如何控制和调节汽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控制和调节汽压的方法1. 预先设定好目标汽压值在调节和控制锅炉汽压之前,首先需要预先设定好目标汽压值,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的锅炉需要的汽压值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预设目标汽压值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
2. 调节给水量给水量的控制对于锅炉的汽压影响非常大,过多的给水会导致锅炉汽压下降,而过少的给水则会导致锅炉内部压力过高,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在控制锅炉汽压时可以采用调节给水量的方法,调节给水量可以通过调节给水泵或者进料阀门进行调节。
3. 改变燃料的燃烧量锅炉的汽压还可以通过改变燃料的燃烧量来进行调节和控制,燃料的燃烧量与锅炉的蒸汽产生量和汽压有关系,增加燃料的燃烧量可以增加锅炉蒸汽产生量,进而提高汽压,反之减少燃料的燃烧量可以减少蒸汽产生量和汽压。
4. 调节放气量通过调节锅炉的放气量也可以控制和调节汽压,放气量要根据锅炉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过多的放气会导致锅炉蒸汽损失过大,影响锅炉的生产效率,而过少的放气则会导致锅炉内部压力过高,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在控制锅炉汽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放气量。
注意事项在控制和调节锅炉汽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1. 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在控制和调节锅炉汽压时,我们必须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同时还要检查锅炉周围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避免影响锅炉的正常工作。
2. 确定好控制和调节方法在控制和调节锅炉汽压时,我们需要确定好适合的方法和控制参数,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不同类型的锅炉需要采用不同的调节方法,在选择调节方法时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
3. 操作人员需要专业知识控制和调节锅炉汽压需要专业知识的人员来操作和执行,操作人员需要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经验,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试,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锅炉运行调整(2)

锅炉运⾏调整(2)⼀.锅炉汽温调整(1)锅炉正常运⾏时,主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71±5℃以内,再热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69±5℃,两侧温差⼩于10℃。
同时各段⼯质温度、壁温不超过规定值。
(2)主蒸汽温度的调整是通过调节燃料与给⽔的⽐例,控制启动分离器出⼝⼯质温度为基本调节,并以减温⽔作为辅助调节来完成的,启动分离器出⼝⼯质温度是启动分离器压⼒的函数,启动分离器出⼝⼯质温度应保持微过热,当启动分离器出⼝⼯质温度过热度较⼩时,应适当调整煤⽔⽐例,控制主蒸汽温度正常。
(3)再热蒸汽温度的调节以燃烧器摆⾓调节为主,锅炉运⾏时,应通过CCS系统控制燃烧器喷嘴摆动调节再热汽温。
如果燃烧器摆⾓不能满⾜调温要求时,可以⽤再热减温⽔来辅助调节。
注意:为保证摆动机构能维持正常⼯作,摆动系统不允许长时间停在同⼀位置,尤其不允许长时间停在向下的同⼀⾓度,每班⾄少应⼈为地缓慢摆动⼀⾄⼆次,否则时间⼀长,喷嘴容易卡死,不能进⾏正常的摆动调温⼯作。
同时,摆动幅度应⼤于20°,否则摆动效果不理想。
(4)⼀级减温⽔⽤以控制屏式过热器的壁温,防⽌超限,并辅助调节主蒸汽温度的稳定,⼆级减温⽔是对蒸汽温度的最后调整。
正常运⾏时,⼆级减温⽔应保持有⼀定的调节余地,但减温⽔量不宜过⼤,以保证⽔冷壁运⾏⼯况正常,在汽温调节过程中,控制减温⽔两侧偏差不⼤于5t/h。
(5)调节减温⽔维持汽温,有⼀定的迟滞时间,调整时减温⽔不可猛增、猛减,应根据减温器后温度的变化情况来确定减温⽔量的⼤⼩。
(6)低负荷运⾏时,减温⽔的调节尤须谨慎,为防⽌引起⽔塞,喷⽔减温后蒸汽温度应确保过热度20℃以上;投⽤再热器事故减温⽔时,应防⽌低温再热器内积⽔,减温后温度的过热亦应⼤于20℃,当减负荷或机组停⽤时,应及时关闭事故减温⽔隔绝门。
(7)锅炉运⾏中进⾏燃烧调整,增、减负荷,投、停燃烧器,启、停给⽔泵、风机、吹灰、打焦等操作,都将使主蒸汽温度和再热汽温发⽣变化,此时应特别加强监视并及时进⾏汽温的调整⼯作。
正常运行中,锅炉汽温如何平稳控制 分(启动、停炉和正常运行)

3、过量空气系数 增大过量空气系数,炉膛出口烟温基本不变。但炉内 平均温度下降,炉膛水冷壁吸热量减少,使过热器进口气 温降低,虽然对流式过热器的吸热量有一定的增加,但前 者的影响更大。在煤水比不变的情况下,过热器出口温度 将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减少结果相反。 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辐射式再热器吸热量减少 不多,而对流式再热器的吸热量增加,对于显示对流式汽 温特性的再热器,出口再热汽温将升高。
六、过热汽温调节
维持正常的煤水比使调节过热汽温的基本手段,锅炉在 直流工况以后启动分离器要保持一定的过热度,启动分离器 出口蒸汽温度是煤水比控制的导前信号,在35%-100%负荷范 围内启动分离器出口蒸汽过热度保持在20度以上,以保证沿 程受热面介质温度在允许范围。 锅炉正常运行中启动分离器出口温度到饱和值是煤水比 严重失调的现象,要立即根据异常根源果断处理,增加热负 荷或者减少给水量,如果是制粉系统运行方式或者炉膛热负 荷工况不正常引起,要对煤水比进行修正,如炉膛工况难以 更正,煤水比修正不能将分离器出口过热度调整至正常,要 解除给水自动,进行调整。
气温过低的危害主要有
增加汽轮机的汽耗,降低机组效率 使汽轮机末级蒸汽湿度增大,加速对叶片的水蚀,严重 时可能产生水冲击,威胁汽轮机安全运行 造成汽轮机缸体上下壁温温差增大,产生很大的热应力 ,使汽轮机的胀差和窜轴增大,危害汽轮机正常运行 汽温波动幅度过大 汽温突升或者突降,对锅炉各受热面焊口及连接部分产 生热应力,造成汽轮机的汽缸和转子间相对位移增加,即 胀差增加,严重时升值使叶轮和隔板动静摩擦,造成汽轮 机剧烈振动 两侧汽温偏差过大 使汽轮机的高压缸和中压缸两侧受热不均匀,,导致热 膨胀不均,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主蒸汽三级减温水是主温调节的辅助手段,也是主汽温 度调节的细调手段。一级减温水用于保证分隔屏过热器不超 温,二级减温水使保证屏式过热器不超温,三级减温水使保 证末级过热器的温度不超温。
锅炉蒸汽温度的调节方法

锅炉蒸汽温度的调节方法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锅炉蒸汽温度的调节方法陈超德中电国华北京分公司发电部(100025)内容摘要:本文对锅炉运行中影响汽温的因素、汽温在规定范围外的波动对锅炉的危害性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蒸汽温度的调节方法。
关键词:过量空气系数、烟气侧、蒸汽侧、喷燃器、过热汽温、过热器维持稳定的汽温是保证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所必需的。
汽温过高会使金属许用应力下降,将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汽温降低则会影响机组的循环热效率。
因此,汽温调节是锅炉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运行中影响汽温的因素影响汽温的运行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常常还可能同时发生影响。
下面分别论述各个因素对汽温的影响。
1、锅炉负荷过热器一般具有对流汽温特性,即锅炉负荷升高(或下降)汽温也随之上升(或降低)。
2、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增大时,燃烧生成的烟气量增多,烟气流速增大,对流传热加强,导致过热汽温升高。
3、给水温度给水温度升高,产生一定蒸汽量所需的燃料量减少,燃烧产物的容积也随之减少,同时炉膛出口烟温降低。
在电厂运行中,高压加热器的投停会使给水温度有很大变化,因而会使过热汽温发生显着变化。
4、受热面的污染情况炉膛受热面的结渣或积灰,会使炉内辐射传热量减少,过热器区域的烟气温度提高,因而使过热气温上升。
反之,过热器本身的结渣或积灰将导致汽温下降。
5、饱和蒸汽用汽量当锅炉采用饱和蒸汽作为吹灰等用途时,用汽量增多将使过热汽温上升。
锅炉的排污量对汽温也有影响,但因排污水的焓值低,故影响不大。
6、燃烧器的运行方式摆动燃烧器喷嘴向上倾斜,会因火焰中心提高而使过热汽温升高。
但是,对流受热面距炉膛越远,喷嘴倾角对其吸热量和出口温度的影响就越小。
二、汽温在规定范围外的波动对锅炉的危害性汽温偏离额定数值过大时,会影响锅炉和汽轮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汽温过高对设备的安全有很大的威胁:1)汽温过高会加快金属材料的蠕变速度,还会使过热器、蒸汽管道、汽轮机高压部件等产生额外的热应力,因而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2)严重超温时,会造成过热器管子金属过热而爆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运行时怎样控制和调节汽温
对于饱和蒸汽锅炉,其蒸汽温度随蒸汽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对于过热蒸汽锅炉,其蒸汽温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过热器烟气侧的放热和蒸汽侧的吸热。
当流经过热器的烟气温度、烟气量和烟气流速等变化时,都会引起过热蒸汽温度的上升或下降。
当过热蒸汽温度过高时,可采用下列方法降低汽温:
(1)有减温器的,可增加减温器水量。
(2)喷汽降温。
在过热蒸汽出口,适量喷入饱和蒸汽,可降低过热蒸汽温度。
(3)对过热器前的受热面进行吹灰。
如对水冷壁吹灰,可增加炉膛蒸发受热面的吸热量,降低炉膛出口烟温,从而降低过热器传热温度。
(4)在允许范围内降低过剩空气量。
(5)提高给水温度。
当负荷不变时,增加给水温度,势必减弱燃烧才能不使蒸发量增加,燃烧的减弱使烟气量和烟气流速减小,使过热器的吸热量降低,从而使过热蒸汽温度下降。
(6)使燃烧中心下移。
适当减小引风和鼓风,使炉膛火焰中心下移,使进入过热器的烟气量减少,烟温降低,使过热蒸汽温度降低。
当过热蒸汽温度过低时,可采用下列方法升高汽温:
(1)对过热器进行吹灰,提高其吸热能力;
(2)降低给水温度;
(3)增加风量,使燃烧中心上移;(4)有减温器的,可减少减温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