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系统归纳)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知识要点1、透镜成像规律:透镜种类物的位置(物距u)像的位置(相距v)像的性质应用凸透镜u→∞v f→与物异侧焦点附近,实像望远镜的物镜2u f>2f v f>>与物异侧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2u f=2v f=与物异侧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距2f u f<<2v f>与物异侧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u f=不能成像得到平行光u f<与物同侧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2)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物近像近像变小(虚像);3、凸透镜成像实验:(1)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2)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3)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的可能原因:①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内③光具座不够长(4)凸透镜破了一块(或遮住一部分)的后果;不影响像的完整性,像会变暗;(5)使光屏上的像变大或变小的方法:物近像远像变大.4、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1)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被照景物离照相机的距离应大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像成在胶片上,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要想使胶片上的人像大些,人离照相机的距离要近些,同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要调大些。

(2)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

投影片(或幻灯片)上的图像是物,投影片(或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成在屏幕上,屏幕离投影仪(或幻灯机)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3)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被观察的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焦距,才能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4)望远镜、显微镜也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5、眼睛人的眼睛是一个高精度的光学器官,相当于一个可以自动调焦的照相机,其中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正倒大小虚实应用特点物,像的位置关系u>2f 2f>v>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摄像机-物像异侧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仪成像大小的分界点物像异侧2f>u>f v>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投影仪-物像异侧u=f - - - 不成像强光聚焦手电筒成像虚实的分界点-f>u v>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虚像在物体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物像同侧规律总结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1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2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为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3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4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规律5记忆口诀(1)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注: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到主光轴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也可直接称为焦距;两倍焦距就是指该距离的两倍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2f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薄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注:透镜成像公式是针对薄透镜而言,所谓薄透镜是指透镜厚度在计算物距、像距等时,可以忽略不计的透镜。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物体放在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物体放在凸透镜三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光线通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折射率: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不同,用折射率表示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凸透镜成像:凸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使物体在透镜后的光屏上成像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凸透镜的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凸透镜的形状:中间厚、边缘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到一点,称为焦点焦点的位置:与凸透镜的形状和材质有关焦点和焦距的概念01020304焦点: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称为焦点。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

焦距与成像的关系:焦距越长,成像越远;焦距越短,成像越近。

焦距与物距的关系: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01凸透镜成像原理: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在焦点处汇聚成像。

02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03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具有放大、缩小、正立、倒立等特点,与物距、焦距、像距有关。

04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广泛应用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光学仪器中。

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之间时01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02应用:放大镜、投影仪等03成像原理: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在焦点之前会聚,形成虚像04注意事项: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否则无法形成虚像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像比物体小。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增大。

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减小。

物体移动时,像的大小和位置随之变化。

虚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虚像越大。

03虚像的放大率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成正比,距离越近,放大率越大。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2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

弄清这些仪器的原理,头脑中有使用这些仪器时的情景,就不难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

要点诠释: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平行光源或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实验室提供的凸透镜的焦距有5cm、10cm和30cm,我们所选的透镜最好在10cm—20cm之间,太大或太小都不方便)2、操作过程中,应固定好蜡烛、凸透镜,然后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读出物距与像距的大小。

3、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也找不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应去掉光屏,让眼睛在光屏另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火焰的像的情况。

4、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知识点二、凸透镜成像光路图1、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2>>如下图所示:>,像距2f v fu f2、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2f u f>如下图所示:v f>>,像距23、成正立放大实像时,物距u f 如下图所示:要点诠释:1、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一):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外。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二):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式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式

凸透镜成像规律:让你轻松掌握物像关系凸透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学系统中的光学元件,具有重要的成像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

1. 凸透镜的基本特性
凸透镜是由一部分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的凸面形状的光学元件,它可以将光线会聚到一个点上。

凸透镜的两个主要参数是焦距和物距,以及与之相关的像距和放大率。

2. 物像关系与成像方程
凸透镜成像规律涉及到物像距离之间的关系。

根据物像距离的关系,可以得到成像方程式:
1/f = 1/u + 1/v
其中,f是凸透镜的焦距,u是物距,v是像距。

该方程可以用来确定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3. 成像性质和规律
根据成像方程式,可以得到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和规律。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物距u越大,像距v越小;物距u越小,像距v越大。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凸透镜到像的距离。

(3)如果物体在焦距上,成像后形成无穷远的像;如果物体在焦
距外,成像后形成实像;如果物体在焦距内,成像后形成虚像。

4. 实例演练
通过以上理论的学习,我们可以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实例演练。

例如:当一物体位于距离凸透镜20cm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时,
应如何确定像距和像的大小?解答:根据成像方程式,得到像距为
15cm,根据放大率公式可得,放大率为1/2,即像的大小是物的大小的
1/2。

通过实例演练,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为实际应
用提供更好的参考。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图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图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图解之吉白夕凡创作2009年08月03日星期一 20:15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

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

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

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

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克不及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凹面镜的区别一.结构分歧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凹面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二.对光线的作用分歧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面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三.成像性质分歧凸透镜是折射成像凹面镜是折射成像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倒;虚、实;放、缩。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314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4 4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0<u<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正立、放大、虚像;②物像同侧;③像距>物距:v>u;④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焦点),像变大;(4)应用:放大镜2.当物体在焦距处时(u=f):不成像(折射光线平行);3.当物体在1~2倍焦距间时(f<u<2f):(1)光路图:如右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在2倍焦距之外)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像移动一大段距离;(4)应用:投影仪4.当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等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也在2倍焦距处)5.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f<v<2f;(像在1~2倍焦距间)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大段距离,像移动一小段距离;(4)应用:照相机。

【例题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答案】B【解析】解:A、当u=10cm时,u<f=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u=20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u=3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C错误;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凸透镜成像原理总结

凸透镜成像原理总结

凸透镜成像原理总结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它具有使光线聚焦的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光学成像系统中。

凸透镜成像原理是指凸透镜通过折射和反射光线,使得光线汇聚于一点,形成清晰的像。

本文将从光的折射、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凸透镜的具体形状等方面,对凸透镜成像原理进行总结。

光的折射是凸透镜成像的基础。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如空气)射向另一种介质(如玻璃)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两种介质间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一个固定的关系。

对于凸透镜而言,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向凸透镜时,由于折射现象,光线会向凸透镜的法线方向弯曲。

这种弯曲使得从不同方向射入的光线汇聚于凸透镜的一点,形成焦点。

根据成像的基本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光线从被摄物体上发出,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和反射后,形成一个倒立的、与被摄物体相似的实像。

这个实像位于凸透镜的透镜中心和焦点之间。

凸透镜的焦点又分为前焦点和后焦点,前焦点位于透镜的凸面一侧,后焦点位于透镜的凸面另一侧。

当被摄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前焦点附近时,成像会出现放大的效果;当被摄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后焦点附近时,成像会出现缩小的效果。

凸透镜的形状也对成像有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凸透镜的两个曲面是球面。

根据曲率半径的不同,凸透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凸面透镜和凹面透镜。

凸面透镜的两个曲面都是凸的,而凹面透镜的一个曲面是凸的,另一个曲面是凹的。

凸面透镜用于使光线汇聚于一点,形成实像;凹面透镜则用于使光线发散,无法形成实像,只能形成虚像。

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光学仪器中,凸透镜常用于望远镜、显微镜、相机等成像设备中,它们利用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将光线聚焦,使得被观察的对象能够清晰可见。

在眼镜制造中,凸透镜也被广泛应用于矫正视力问题。

通过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可以调整光线的折射,使得视觉成像能够更加清晰。

凸透镜成像原理是通过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使得光线汇聚于一点,形成清晰的像。

凸透镜的形状和光的折射规律是实现凸透镜成像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常见光学器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

彻底了解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规律及物距和像距的对应关系是解决凸透镜成像问题的关键。

下面对成像规律作一总结:
一.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所处位置的变化规律
(1)物体在无穷远处时,像成在焦点上。

(无穷远处的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线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
镜折射后过焦点,这个点我们可以认为就是无穷
远处的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位置。

)(如图1
所示)
实例应用: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利用太阳
光可以近似地看成平行光来确定凸透镜焦距时,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所看到
的亮点就可以认为是太阳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这也是确定凸透镜的焦距比较简便的一种方法。

(2)物体在由无穷远处向二倍焦距处
靠近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由焦点
处向二倍焦距处移动,像是倒立、缩小的实
像,像逐渐变大,但像始终小于物体。

(如
图2所示)
实例应用:照相机。

当用照相机拍摄远
景时,胶片前移靠近焦点;拍摄近景时,胶片后
移远离焦点。

(3)当物体移动到二倍焦距上时,像也正好
移动到凸透镜另一侧的二倍焦距上,此时像是倒
立、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实像,此时像和物体的距
离最近。

(如图3所示)
(4)物体在由二倍焦距处向焦点处移动的
过程中,像由凸透镜另一侧的二倍焦距处向远处
移动,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随着物体的移动,
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像同时逐渐变大。

(如图4
所示)
实际应用:幻灯机(或投影仪、电影放映机)
将胶片倒插在卡座上,在银幕上可以得到放
大的正立的实像。

(5)当物体移动到焦点上时,像就移动到了无
穷远处。

(两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正、反向都
不相交,故既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我们可以认
为此时的像在无穷远处)。

实际应用:将点光源放在焦点上,在凸透镜的
另一侧可以得到一束平行光,某些探照灯就是利用
这个原理制成的。

(6)当物体由焦点处向透镜靠近时,从物体上发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后变得发散,而在物体的同侧,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可
以会聚,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物体移动过
程中,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也随之变小,但
此虚像始终大于物体。

实际应用:放大镜
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要使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一倍焦距以内。

如果想使观察的物体再放大
一些,可以让物体离凸透镜远一些,但必须保证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否则就观察不到放大的虚像了。

二.两个分界点:
1、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成的实像是放大的实像。

2、一倍焦距(焦点)分实虚:物体在焦点以外时,凸透镜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以内(焦点和凸透镜之间)时,凸透镜成虚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