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
梅岭斜井进洞方案(挑顶施工)

3、爬坡导坑断面视土质情况可进行调整。
4、交汇段斜井及时施做二次衬砌。
2
1、按导洞断面,斜向上挑顶开挖至正洞拱顶。
2、开挖爬坡道,直至爬坡道拱顶标高达到正洞拱顶标高。
3、爬坡导坑支护参数按照赣韶施隧(变1)10-18。
3
开挖到导洞顶和正洞顶位于同一高程后, 继续向该方向(赣州方向)按Ⅲ级围岩开挖方法、支护参数施工上部弧行导坑。
4
按正洞Ⅲ级围岩施工方案开挖上部弧形导坑,开挖过程中仅对有影响的导洞钢架进行拆除,相应完善其他支护。
3、施工步骤
⑴根据斜井与正洞相交角度,以间距1.0m间距安装异型钢架,完成由垂直于斜井中线到平行于正洞中线的过渡。
⑵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段以0.6m间距架立I18异型钢钢架,保证相交地段三维受力状态围岩的稳定。在此型钢钢架上焊接I18型钢横梁,并在横梁两端螺栓连接I25a型钢立柱,为正洞钢架提供落脚平台,以后在此处安装正洞钢架时,用I18型钢斜梁代替正洞的N2、N3钢架,用I18型钢立柱代替正洞的N4钢架,仰拱钢架连接在斜井仰拱的预埋I18型钢上。
③完成爬坡后,按照线路行导坑掘进,开挖过程中仅对有影响的导洞钢架进行拆除,相应完善其他支护。
④正洞落底后要及时进行正洞仰拱施工,以便初期支护与仰拱尽早成环,确保施工安全。
交叉口正洞侧面图
⑶斜井进入正洞内的导洞施工
①导洞设计净宽5.5m,支护参数为:工18型钢钢架,间距1榀/m,Φ22锚杆,长度3.0m,间距1.0×1.0m,梅花型布置;φ8钢筋网,网格间距20×20cm;喷射C25砼,厚度25cm。支护施工中要严格按施工指南操作,保证锁脚锚杆和纵向连接筋的施工质量。
②爬坡道的坡度设计,应根据土质情况及机械施工需要进行调整,以加快爬坡导坑施工进度,减少不安全因素为原则。
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 编制说明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范围 (1)2 工程概况 (1)2.1 隧道工程概况 (1)2.2 主要技术标准 (1)2.3 气象条件 (2)2.4 地质情况 (2)2.4.1 地形、地貌 (2)2.4.2 地层岩性 (2)2.4.3 水文地质特征 (2)2.5 工程设计情况 (2)2.5.1 斜井设置情况 (2)2.5.2 围岩及支护情况 (3)2.6 工程特点,施工重点及其对策措施 (3)2.6.1 工程特点 (3)2.6.2 施工重点 (4)2.6.3 施工重点拟采取的对策措施 (4)3 施工计划 (4)3.1 施工进度计划 (4)3.2 人员配置计划 (5)3.3 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6)4 总体施工方案 (6)5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6)5.1 施工准备 (6)5.2 施工工艺及流程 (7)5.3 施工方法 (7)5.3.1 1#斜井进入正洞前的施工 (7)5.3.2 2#斜井进入正洞前的施工 (8)5.3.3 交叉口处加固施工 (9)5.3.4 “门字形”导坑施工 (10)5.3.5 正洞开挖施工 (10)5.3.6 二衬台车组装 (12)6 安全、质量、环保、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 (12)6.1 安全保证措施 (12)6.2 质量保证措施 (13)6.2.1 控制要点 (13)6.2.2 质量检验 (13)6.3 环境保护措施 (14)6.4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4)6.4.1 文明施工目标 (14)6.4.2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15)6.4.3 文明施工措施 (15)**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专项施工方案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玉磨铁路《**隧道施工图》及相关参考图、专用图、标准图、定型图等;(2)国家、行业现行铁路建设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等;(3)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施工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文件;(4)国家和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5)《工程施工调查报告》及《新建**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批复意见;(6)当前铁路建设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装备水平;(7)我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施工水平及施工资源情况;1.2 编制范围适用于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作业。
隧道斜井转正洞挑顶方案

隧道斜井转正洞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X局客专项目部二〇一五年十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2.1设计概况 (1)2.2工程地质 (2)2.3水文特征 (2)2.4不良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程重难点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进度计划 (3)五、施工工艺技术 (3)5.1 隧道井转正洞“大包法”具体施工步骤 (4)5.2监控量测方案 (8)六、资源配置计划 (9)6.1施工人员配置 (10)6.2施工机械配置 (11)七、安全保证措施 (11)7.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1)7.2、安全措施 (11)八、其它技术保证措施 (13)8.1质量控制措施 (13)8.1.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3)8.1.2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和措施 (13)8.1.3保证施工工艺的主要技术措施 (14)8.2、环水保措施 (15)8.2.1环、水保组织机构 (15)8.2.2环、水保措施 (15)8.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6)九、应急预案 (16)9.1应急小组 (16)9.2隧道塌方应急预案 (17)隧道斜井挑顶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XX隧道设计图》;(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铁道社);(7)《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控要点手册》(铁道社);(8)《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9)《XX隧道斜井进洞方案》;(10)《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11)依据GB/T1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和《程序文件》;(12)客专施隧参;(1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14)我公司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科技工法成果和多年积累的长大隧道工程施工经验;(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主席令第87号)(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39号)二、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隧道位于新建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位于XX市XX区境内。
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

改建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南戴云山隧道1#斜井进正洞挑顶法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十一局南龙铁路V标第三项目部二0一四年七月二十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目的 (1)三工程概况 (1)四地质情况 (2)五施工方案 (2)六施工控制要点 (8)七监控量测 (9)八劳力、机具设备配置 (11)九质量控制措施 (12)十安全及环保要求 (15)十一施工注意事项 (16)南戴云山隧道1#斜井进正洞挑顶方案1、编制依据1.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1。
2、铁路隧道工程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1.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Z10417—2003、J287-2004)1.4、南龙铁路南戴云山隧道设计图(图号:南龙施隧43-01)1。
5、铁路隧道辅助坑道设计参考图1。
6、工程所在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地质条件.1。
7、可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资料。
1.8、国家及行业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条例等.2、编制目的2。
1、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挑顶施工中,要宁慢勿快、及早成型,尽快抑制围岩变形。
2。
2、通过增设临时支护,且不需拆除临时支护即可使正洞支护一次成型,确保初期支护质量、结构稳定及施工安全。
3、工程概况南戴云山隧道位于福建省永安市西洋镇与漳平市双洋镇交界处,进口里程DK141+913,位于永安市西洋镇上螺村,出口里程DK154+081。
9,位于漳平市双洋镇温坑村,隧道全长12168。
9m.本隧速度目标值为200km/h。
隧道最大埋深约900m。
隧道纵坡最大坡度8‰,最小坡度3.8‰。
南戴云山隧道围岩分类为:Ⅴ级围岩220延米,明洞89延米,Ⅳ级围岩477.9延米,Ⅲ级围岩2610延米,Ⅱ级围岩8735延米,帽檐斜切式缓冲结构23延米,喇叭口倒切式缓冲结构14延米.南戴云山隧道1#斜井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隧道正洞交于DK145+500里程处,斜井采用无轨运输双车道断面。
横洞或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1.1编制说明 (1)1.2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横洞进正洞整体方案 (2)3.1总体方案 (2)3.2施工顺序 (2)3.3施工注意事项 (6)四.机械及人员配置 (6)4.1 施工人员配置 (7)4.2、机械配置 (7)五.质量保证措施 (7)六.安全保证措施 (8)6.1 安全管理机构 (8)6.2 保证安全技术措施 (9)七.应急预案 (10)八.环保措施 (11)XXx隧道横洞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说明本方案适用于新建铁路XXX隧道横洞进正洞挑顶施工。
1.2编制依据1)XXX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现行铁路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施工指南,设计规范,验收标准和有关规定。
3)XXX隧道设计图。
4)单线隧道复合式衬砌(有砟)(xx隧附01)5)隧道辅助坑道(XX隧附10)6)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尺寸。
7)我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XXx隧道位于BNK~MA区间,设计旅客列车速度为160km/h,单线隧道。
隧道进口里程DK 8+840,出口里程DK 13+445,全长4605m,隧道最大埋深310m。
隧道洞内线路坡度为“人”字坡,线路坡度按里程从小到大分别为3‰(1960m)、-6‰(2545m)。
全隧进口~DK08+935.729段95.729m位于半径R=9000m的左偏曲线上,DK09+482.114~DK 10+408.888段926.774m位于半径R=3500m的右偏曲线上,DK 13+425.536~出口段19.464m位于半径R=6000m的左偏曲线上,其余地段均为直线。
根据全线施工组织计划,为满足工期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条件,本隧采用“1横洞”的辅助坑道模式,于DK 10+000处线路前进线路方向右侧设置横洞,横洞与线路小里程方向夹角51°,横洞长度298m。
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工法

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工法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工法一、前言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的隧道施工方法,通过利用斜井进洞,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隧道面积,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采用斜井进洞方式,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2. 施工过程需要减少挖土量,节约成本;3. 提高了工人的安全性,减少了施工中的意外事故;4. 施工方式灵活多样,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工程。
三、适应范围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地下工程如隧道、地下室等,尤其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
四、工艺原理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确保工程能够稳定进行;2. 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如选择合适的爆破方式,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等;3.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施工方法和工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施工工艺施工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斜井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在隧道口附近钻探开孔,然后从钻孔挖掘深入地下,逐渐形成斜井;2. 斜井进入正洞:斜井施工到一定程度后,开始施工正洞,将斜井和正洞连接起来;3. 挑顶支护:通过施工机械或人工的方式,进行洞顶的支护,保证施工的安全性;4. 施工封顶:洞顶支护完成后,进行洞顶封顶工作,保护洞内和洞外的环境安全。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工人和施工机械,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需要设立专门的施工队伍,进行工人培训和管理。
七、机具设备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机具设备主要包括钻机、掘进机、支护材料和施工机械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八、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施工规范,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九、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保证工人和施工过程的安全。
特别要注意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如支护材料的稳定性、爆破作业的安全性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安装安全网、设置警示标志等。
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

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一、施工背景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是在地下洞室中进行的一种特殊施工方式,常用于隧道、地下室等工程中。
挑顶施工是指在洞室掏挖完成后,为了提高地下洞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洞室顶部设置横向支撑结构,从而承担地表上的荷载和地下水压力,防止洞室坍塌和水沙涌入。
本文将针对斜井进正洞的挑顶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施工概述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经过详细的施工设计和方案制定。
主要步骤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洞室掏挖、横向支撑结构施工、挑顶施工和支护工程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地质情况、洞室变形和水压等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施工方案1.勘察设计: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察设计工作,了解地层岩性、地下水位、水质等情况,确定挖掘参数和支撑结构的设计方案。
2.施工准备:施工前需要组织人员、材料和设备,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保障措施。
同时,进行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搭建,包括临时指挥所、生活区、办公区等。
3.洞室掏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洞室掏挖,掘进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进度,合理安排挖掘顺序,以防止洞室坍塌和掏挖不稳定。
4.横向支撑结构施工:洞室掏挖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横向支撑结构的施工。
常用的支撑形式包括:钢梁、钢拱架、钢筋混凝土板等。
施工时需要根据洞室的尺寸和要求精确测量、加工和安装支撑结构。
5.挑顶施工:支撑结构完成后,可以进行挑顶施工。
挑顶施工是指将洞室顶部区域加固和封闭,以防止洞室上方的水沙涌入和洞室坍塌。
挑顶材料可以使用钢板、水泥板等。
6.支护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洞室的支护工程,包括排水、让渗、加固等。
这些工程旨在提高洞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得洞室可以承受地表压力和地下水压力。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形观测和应力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调整。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XX隧道斜井正洞挑顶施工方案

XX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隧道斜井全长XX米,斜井中线与正洞线路斜交,相交角度为XX°XX′XX″,斜井中线与正洞左线相交于DKXXX+XXX(斜井里程XDK0+000)。
斜井进入正洞位置围岩为Ⅲ级,为保证施工安全,衬砌方式采用《斜井Ⅳ级双车道模筑》。
正洞DKXXX+XXX~DKXXX+XXX段围岩设计为X级,采用X b复合式衬砌断面。
斜井与正洞左线里程相交,正洞内轨顶面高程XXX米,斜井坑底高程XXXX 米。
施工中考虑到过渡段为复杂的三维受力状态,保证挑顶安全施工,需加强支护,因此斜井与正洞相交位置,正洞(DKXXX+XXX~+XXX)20米范围内采用Ⅳ级围岩支护类型,采用Ⅳb型复合式衬砌。
二、施工方案1、交叉口加强支护措施(1)斜井靠近交叉口处,通过5榀I18钢架,完成由钢架垂直于斜井中线过渡到平行于正洞中线。
(2)在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段,斜井紧贴正洞开挖轮廓线位置,架立2榀I18型钢钢架(密贴),钢架与正洞中心线平行。
在此型钢钢架上焊接2榀I18型钢横梁,并在横梁两端用螺栓连接,横梁加强系统锚杆和锁脚锚杆设置,为正洞钢架提供落脚平台。
具体详见图1交叉口处加强拱架立面图、图2交叉口钢架落脚平台立面图。
图1 交叉口处加强拱架立面图。
图2 交叉口钢架落脚平台立面图2、斜井进入正洞内的导洞施工顺序及方法⑴ 斜井施工至转交处后,采用25%的坡率向上,扇形面转至与正洞垂直,并及时做好扇形面的支护工作。
⑵ 待斜井与正洞接口处支护工作完成后,继续以25%上坡坡率向正洞方向垂直掘进,掘进至正洞中线右侧1。
96m 位置后,及时用挖掘机清除正洞中线拱部右侧欠挖部位,此工序需测量班现场配合.⑶采用交叉口支护方式进行中线右侧上导坑支护,靠近正洞一侧的拱架接头处采用4根长3。
5m的Φ42锁脚锚杆固定,并同步做好系统锚杆,加强固定拱部钢拱架。
钢架采用I20b工字钢,沿线路方向60cm一榀.⑷正洞扩顶开挖,顶部支撑Ⅰ18临时棚架,棚架间距依据围岩稳定状态采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4标青龙 1 # 斜井
斜井进正洞挑顶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执行:
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法
一、工程概况
青龙1#斜井与青龙隧道进口方向呈45°方向交角,青龙1#斜井中线与青龙隧道横断面边缘相交处里程为1斜0+07.79,两边与青龙隧道横断面边缘相交里程分别为1斜0+04.3、1斜0+11.3;青龙1#斜井采用斜交进主洞。
距离正洞边缘22.21m时,即斜井里程为1斜0+30—1斜0+7.79,斜井所处岩石级别为Ⅲ及围岩,斜井衬砌采用斜井Ⅳ级围岩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后净宽7.70m,净高7.18m,具体支护参数见该里程段的初期支护图纸。
在该里程段内斜井将完成进正洞的所有前期施工。
二、施工目标
安全、质量、创优和工期总体目标。
为安全、便捷进入主洞,完成由斜井施工过渡到正洞施工,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将斜井进主洞方案修改如下。
三、施工内容:
1、集水井施工:
斜井里程为1斜0+15处设置一集水井,集水井具体尺寸具体见图(1)、图(2),为方便排水,斜井向集水井方向设3%的排水坡。
2、进入正洞前,斜井初期支护施工:
当斜井与正洞相交时,一方面,在斜井开挖接近正洞边缘一定距离时,钢架的架立采用偏离法,工字钢完成由垂直于斜井中线到平行于正洞中线的过度;另一方面根据斜井与正洞拱顶之间的高度,确定斜井拱顶的扩挖起始里程。
工字钢的下料按抬高的高度和偏移时宽度制作斜井钢架。
(1)、钢架偏离。
Ⅰ20工字钢从里程1斜0+25处开始偏离,工字钢偏离里程为1斜0+24.66—1斜0+7.79,具体偏离为,靠近青龙隧道进口方向一侧工字钢间距设为60cm,靠近青龙隧道出口方向一侧工字钢间距设为100cm,具体尺寸见“斜井偏离法钢架架立图—图(3)”。
(2)、拱顶扩挖。
拱顶扩挖里程定在1斜0+22.79,扩挖里程段为1斜0+22.79—0+7.79,扩挖到主洞边缘处,顶部标高与正洞顶部标高相差59.82cm,其一便于以后挖主洞通风排烟,其二进主洞上台阶时可以直接用斜井的开挖台车。
具体尺寸见“斜井扩挖纵断面图—图(4)”
3、锁口加强环施工:
为确保扩顶施工安全,在斜井与正洞交接处设置0.6m的加强环,加强环由3榀Ⅰ25门型钢架和3榀Ⅰ20斜井型钢钢架组成,即在3榀Ⅰ20斜井钢架外侧增设了3榀Ⅰ25门型钢架,门型钢架分节与斜井钢架焊在一起,相联钢架间采用Φ22钢筋进行纵向连接,钢架接头处采用螺栓连接。
Ⅰ25门型钢架由横梁和立柱组成。
横梁与斜井间钢架空隙用Ⅰ25型钢斜撑焊接,钢架安装后空隙用C25喷射混凝土回填密实。
横梁顶部不喷射混凝土,进正洞时正洞工字钢落脚与横梁焊接支撑在横梁上,作为正洞工字钢的落脚支撑点,待工字钢架设完成后将其喷密实。
具体尺寸见“斜井挑顶进正洞横断面图—图(5)”
4、斜井二衬施工:
待斜井交叉段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二衬前期准备工作,二衬厚度35cm,二衬里程段为:1斜0+30—0+04.3。
5、进主洞施工:
在制作二衬前,先挖主洞上台阶,上台阶底部距离主洞顶部6.68m,主洞上台阶开挖台车用斜井的开挖台车,待斜井开挖台车进入主洞后,此时主洞按Ⅴ级围岩支护参数施工,Ⅰ20工字钢间距80cm,其支护段主洞前后各4m,确保主洞与斜井交接处的安全系数,再进行斜井二衬施工,斜井二衬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主洞正常全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