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如何求解旋转扫过的面积

合集下载

旋转体曲面面积公式

旋转体曲面面积公式

旋转体曲面面积公式
求旋转曲面的面积方法如下:
1、设平面光滑曲线 C 的方程为:
(不妨设f(x) ≥0)这段曲线绕 x 轴旋转一周得到旋转曲面,如图3所示。

则旋转曲面的面积公式为:
2、如果光滑曲线 C 由参数方程:
给出,且 y(t) ≥0,那么由弧微分知识推知曲线 C 绕 x 轴旋转所得旋转曲面的面积为:
旋转曲面简介
旋转曲面,也称回转曲面,是一类特殊的曲面,它是一条平面曲线绕着它所在的平面上一条固定直线旋转一周所生成的曲面。

该固定直线称为旋转轴,该旋转曲线称为母线。

曲面和过旋转轴的平面的交线称为经线或子午线,曲面和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的交线称为纬线或平行圆。

例如:球面是由圆绕着其直径旋转而成;环面是由圆绕着外面的一条直线旋转而成。

定义:如图1所示,在空间,一条曲线Г绕着定直线 l旋转一周所生成的曲面叫做旋转曲面,或称回转曲面。

曲线Г叫
做旋转曲面的母线,定直线 l 叫做旋转曲面的旋转轴,简称为轴。

母线上任意一点绕旋转轴旋转的轨迹是一个圆,称为旋转曲面的纬圆或纬线。

以旋转轴为边界的半平面与旋转曲面的交线称为旋转曲面的经线。

说明:
1、纬圆也可以看作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与旋转曲面的交线。

2、旋转曲面可由母线绕旋转轴旋转生成,也可以由纬圆族生成,轴则是纬圆族的连心线。

3、任一经线都可以作为母线,但母线不一定是经线。

例说计算旋转扫过的面积

例说计算旋转扫过的面积

ABC OD计算旋转扫过的面积河北 欧阳庆红我们知道线旋转,面在平面上旋转都扫过一定面积,如何计算图形旋转扫过的面积呢,下面跟随我的脚步来领略几例计算旋转扫过的面积问题.例1 (08内江市)如图1,Rt A BC ''△是由Rt ABC △绕B 点顺时针旋转而得,且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在Rt ABC △中,若90C =∠,2BC =,4AB =,则斜边AB 旋转到A B '所扫过的扇形面积为 .解析: 欲求斜边AB 旋转到A B '所扫过的扇形面积,已知扇形半径AB=4,只要求出其圆心角∠A AB '度数, ∵Rt A BC ''△是由Rt ABC △绕B 点旋转得到的,∴△ACB ≌△B C A '',∴,2,4=='=='BC C B AB B A ∴∠A '=030,∴∠A AB '=∠C '+∠A '=01203090=+,∴.31636041202ππ=⨯⨯='A AB S 扇形例 2 (08甘肃兰州)如图2,在Rt ABC △中,903C AC ∠==,.将其绕B 点顺时针旋转一周,则分别以BA BC ,为半径的圆形成一圆环.则该圆环的面积为 .解析:本题考察了圆的有关计算,勾股定理,旋转等方面的知识. 根据圆面积公式和勾股定理:圆环的面积为:πAB 2-πBC 2=π(AB 2-BC 2)= πAC 2 =π×32 =9π.所以本题填9π.例3 (08宁波)如图3,菱形OABC 中,120A =∠,1OA =,将菱形OABC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则图中由BB ',B A '',A C ',CB 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扇形面积的计算和菱形的性质,连接BO,O B ',图2ACBCBA图1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扇形B BO '面积-扇形A CO '面积-三角形BOC 面积-三角形O A B ''面积=扇形B BO '面积-扇形A CO '面积-菱形OABC 的面积,欲求扇形B BO '面积,需要计算OB 的长,于是连接AC,则AC ⊥OB, ∵120A =∠,∴∠AOC=060,∴∠AOB=21∠AOC=030, ∴AD=2121=AO ,根据勾股定理得,OD=22AD OA -=23, ∴OB=3,∵旋转角∠A AO '=,090∴∠A CO '=,030∴∠B BO '=,090∴()OB AC S ⨯⨯-⨯-⨯=2136013036039022ππ阴影=31211243⨯⨯--ππ=23π32-. 例4 (08鄂州)如图4,Rt ABC △中,90ACB ∠=,30CAB ∠=,2BC =,O H ,分别为边AB AC ,的中点,将AB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120到11A BC △的位置,则整个旋转过程中线段OH 所扫过部分的面积(即阴影部分面积)为( C ) A .77π338- B .47π338+ C .πD .4π33+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扇形面积的计算,中位线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等,连接BH 和1BH ,∵90ACB ∠=,30CAB ∠=,2BC =,∴AB=2BC=4, ∴AC=,32242222=-=-BC AB∵O H ,分别为边AB AC ,的中点,∴OB=1OB =2,CH=32111==AC H C , ∴BH=()73222211211=+=+=H C BC BH ,易证△HOB ≌△B O H 11,∴线段OH 所扫过部分的面积(即阴影部分面积)为圆心角为图4AHBOC120,半径分别为7和3的两扇形的面积差,即3601202BH S π=阴影3601202BO π-=πππ=-3437.。

线段旋转扫过的图形

线段旋转扫过的图形

课题:§线段旋转扫过的面积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黄立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关于旋转中心的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能利用旋转进行弧长和面积的相关计算。

2.教材分析知识层面:旋转的基本性质: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中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按同一旋转方向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

角的动态定义:将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定的角度所形成的图形。

圆的定义的轨迹说:将一条线段绕着一个端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

本课时既承接这三个知识点,又通过图形面积的割补法推导所得线段旋转扫过的面积,也丰富了圆中的计算的相关应用。

能力层面:学生在学习了旋转的基本性质,已经具有观察和操作能力,积累了一定的探索和推理经验,具备进行“探索—猜想—证明”线段旋转扫过的面积的基础。

先通过学生课前分组发现问题,操作观察,思考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建模能力;由合情推理得出结论,再演绎推理论证结论的合理性,进一步发展学生推理证明的能力;最后回到课前的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思想层面:线段旋转扫过的面积的探索和论证过程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供一个发展提高平台:通过对不规则图形的割补为规则图形进行计算,体现化归与转化的思想;通过线段端点在垂足同侧→线段端点在垂足异侧,这个探究过程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和思维层次性。

3.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旋转的基本性质,角的动态定义,圆的定义的轨迹说,并且进行了实际操作验证,这为探究线段旋转扫过的面积提供了认知基础。

(2)从学生的学习动机与需要上看,他们有探究新事物的欲望和好奇心,这为探究线段旋转扫过的面积的证明策略及方法提供了情感保障。

(3)学生在探究线段旋转扫过的面积过程中,其认知顺序可能是建构型的。

旋转的基本性质,角的动态定义,圆的定义的轨迹说是其原有知识储备的主要图式,通过对原有图式完全可以建立线段旋转过程的几何模型,进一步探究求面积的割补方法。

旋转、平移、轴对称及阴影图形面积问题全解

旋转、平移、轴对称及阴影图形面积问题全解

旋转、平移、轴对称及阴影图形面积 1、已知:E 、F 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上两点,且EF ∥AC 。

求证:S AED ∆=S CDF ∆.2、如图,已知菱形ABCD 边长为2,∠B=600,以AC 为半径作扇形ECF 。

CE 、CF 分别交AB 、AD 于M 、N,且∠ECF=600,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图中正方形边长为8,求阴影部分面积。

4、以边长为10的正方形ABCD 的边AD 及CD 在为直径作半圆。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5、分别以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B 为圆心,以3的长为半径作扇形,在以6为直径作半圆。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6、在扇形AOB 中,∠AOB=900,OA=2,分别以OA 、OB 为直径作半圆.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E DCB AF NMD BC AB DC ACBOAA B CDFE7、已知每个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图中的阴影图案是由三段以格点为圆心,半径分别为1和2的圆弧围成.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8、如右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以 格点为圆心,半径为1和2的两种弧围成的“叶状”. 求阴影图案的面积.9、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10、如图,已知两个扇形圆心重合且每个圆心角均为900,大扇形半径是6厘米,小扇形半径是3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11、如图,已知△ABC 中,∠C =90°,AC =BC =2,将△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DE 的位置,连接BD 并延长交AE 于F . (1)求线段BD 的长;(2)求在旋转过程中所形成的CD ⌒ ,BE ⌒ 与线段BC ,DE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或求在旋转过程中线段BC 所扫过图形的面积)12、⊙O 1与⊙O 2内切于点C ,CD 为直径,大圆的弦AB 切小圆于点F ,且AB ∥CD ,AB=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O 1 ●O2ACFBD13、求阴影部分面积。

三角形旋转体面积的求法

三角形旋转体面积的求法

三角形旋转体面积的求法
在数学中,三角形旋转体是指由一个三角形绕着其中一条边旋转而成的立体图形。

要计算三角形旋转体的表面积,可以使用积分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三角形的边长和高。

假设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高为h。

现在,我们将三角形绕底边旋转360度,形成一个旋转体。

这个旋转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积分来求解。

首先,我们将三角形绕着底边旋转,得到的旋转体可以看作是由无数个小矩形叠加而成的。

每个小矩形的宽度可以看作是一个微小的长度dx,而高度则是三角形的高h。

因此,每个小矩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2πxh,其中x是距离底边的距离。

为了计算整个旋转体的表面积,我们需要对所有这些小矩形的面积进行求和。

因此,旋转体的表面积S可以表示为:
S = ∫(0到a) 2πxh dx.
通过对上式进行积分,我们可以得到三角形旋转体的表面积。

这个方法可以用于任意形状的旋转体,只需要根据具体的形状和旋
转轴来确定积分的上下限和积分式。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求解三角形旋转体的表面积,同时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形状的旋转体,为解决更加复杂的几何问题
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中考数学:线段旋转所扫边的图形面积

中考数学:线段旋转所扫边的图形面积

线段旋转所扫边的图形面积线段AB 和点O 在同一平面内,将线段AB 绕点O 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线段AB 所扫过的图形面积该如何计算?笔者认为可从点与线段的位置及旋转的角度等几个方面研究.一、旋转中心O 在线段AB 上如图1,设AO =a ,BO =b(a ≥b),旋转角度为α.(1)当0°≤α≤180°时,线段AB 所扫过的图形如图2中的阴影部分所示,其蕊积为扇形OAA'与扇形OB B'的面积和,故()2222360360360S a b a b αααππ=+=+(2)当180°<α≤360°时,线段AB 所扫过的图形如图3中的阴影部分所示,其面积为以AO 为半径的圆的面积减去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故二、旋转中心O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如图4,设AO =a ,BO =b ,旋转角度为α.线段AB 所扫过的图形如图5中的阴影部分所示,其面积为扇形OAA'减去扇形OBB'的面积,故()2222360360360S a b a b αααππ=-=-三、旋转中心O 不在直线AB 上(1)当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分别是线段AB 上到旋转中心O 的距离最长的点和距离最短的点时,如图6(1).设AO =a ,BO =b(a>b),旋转角度为α.线段AB 所扫过的图形如图6(2)中的阴影部分所示.因为△OAB ≌△OA'B',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转化为其面积为扇形OAA'减去扇形OBB'的面积,故()2222360360360S a b a b αααππ=-=-(2)当线段AB 的两个端点不是线段AB 上到旋转中心O 的距离最短的点时,如图7.作OD ⊥AB ,垂足为D ,设OA =a ,OB =b(a ≥b),O D =h ,∠BOD =β,旋转的角度为α.①若0°<α<2β时,线段AB 所扫过的图形如图8中的阴影部分所示,计算线段AB 所扫过的图形面积比较复杂,限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不需要掌握.②若2β≤α≤360°-2β时,线段AB 所扫过的图形如图9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作OI ⊥A'B',垂足为I ,则△OAD ≌△OA'I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用以OA 和OD 为半径的两个扇形的面积差加上一个弓形的面积表示,即()22222tan 360360S a b h bαβπβπ=-+-∙.③若360°-2β<α<360°时,线段AB 所扫过的图形如图9中的阴影部分所示.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以初中学生的知识也不能计算.④若α=360°时,线段AB 所扫过的图形如图11中的阴影部分所示,为一个圆环的面积,故S =π(a 2-h 2).计算线段AB 绕点O 旋转所形成的图形面积,关键在于准确画出AB 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其形状是由线段AB 的初始位置、终止位置及点A 、B 、D (点D 是线段AB 上到O 点距离最近的点)的运动轨迹所围成的封闭图形.。

解题技巧专题:巧用旋转进行计算之三大题型(解析版)

解题技巧专题:巧用旋转进行计算之三大题型(解析版)

解题技巧专题:巧用旋转进行计算之三大题型【考点导航】目录【典型例题】【题型一利用旋转结合等腰(边)三角形、垂直、平行的性质求角度】【题型二利用旋转结合特殊三角形的判定、性质或勾股定理求长度】【题型三利用旋转计算面积】【典型例题】【题型一利用旋转结合等腰(边)三角形、垂直、平行的性质求角度】1(2023春·内蒙古巴彦淖尔·九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在△ABC中,BC<BA,将△BCA以点B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得到△BED,点E在边CA上,ED交BA于点F,若∠FEA=40°,则∠DBF=()A.40°B.50°C.60°D.70°【答案】A【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D,由对顶角相等可得∠BFD=∠EFA,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DBF=∠AEF,即可求解.【详解】解:∵将△BCA以点B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得到△BED,∴∠A=∠D,∵∠BFD=∠EFA,∴∠BFE=∠A+∠AEF=∠D+∠DBF∵∠FEA=40°,∴∠DBF=∠AEF=4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训练】1(2023春·辽宁沈阳·八年级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校考期中)如图,在△ABC中,∠B=42°,将△ABC 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DE,点D恰好落在BC的延长线上,则旋转角的度数()A.86°B.96°C.106°D.116°【答案】B【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B=AD,可算出∠ADB=42°,就可以算出旋转角.【详解】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B=AD,∠BAD是旋转角,∵AB=AD,∴∠ADB=∠B=42°,∴∠BAD=180°-∠ADB-∠B=9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找到旋转的对应边、对应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023春·河南新乡·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ABC中,∠BAC=104°,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4°得到△ADE,点B的对应点为点D,若点B,C,D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E的度数为()A.25°B.30°C.33°D.40°【答案】C【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BAD=94°,AB=A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DB=43°,即可求解.【详解】解:∵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4°得到△ADE,∴∠BAD=94°,AB=AD,∴∠B=∠ADB=43°,∵∠BAC=104°,∴∠C=180°-104°-43°=3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2023·浙江温州·校联考三模)如图,在△ABC中,∠BAC=50°,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ADE,使点D恰好落在AC边上,连结CE,则∠ACE的度数为()A.45°B.55°C.65°D.75°【答案】C【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知,旋转前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得出等腰三角形,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详解】解:由旋转的性质可知,∠CAE=∠BAC=50°,AC=AE,∴∠ACE=∠AEC,在△ACE中,∠CAE+∠ACE+∠AEC=180°,∴50°+2∠ACE=180°,解得:∠ACE=6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找出旋转角和旋转前后的对应边得出等腰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2023春·甘肃兰州·八年级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校考期中)如图,在△ABC中,∠CAB=70°,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B C 的位置,使得CC ∥AB,划∠BAB 的度数是()A.35°B.40°C.50°D.70°【答案】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结合旋转性质,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CC ∥AB,∠CAB=70°,∴∠C CA=∠CAB=70°,∵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B C 的位置,∴∠C AB =∠CAB=70°,AC =AC,∴∠AC C=∠C CA=70°,∴∠C AC=180°-70°-70°=40°,∵∠BAB =∠CAB-CAB ,∠CAC =∠C AB -CAB ,∴∠BAB =∠C AC=40°,即旋转角的度数是4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旋转性质求角度,涉及平行线的性质、旋转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旋转性质,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2023春·江苏连云港·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若∠CAE=65°,∠E=70°,且AD⊥BC,∠BAC的度数为()A.60°B.70°C.75°D.85°【答案】D【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C=∠E=70°,∠BAC=∠DAE,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CAF=20°,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所示,设AD,BC交于点F,∵△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DE,∴∠C=∠E=70°,∠BAC=∠DAE,∵AD⊥BC,∴∠AFC=90°,∴∠CAF=90°-∠C=90°-70°=20°,∴∠DAE=∠CAF+∠EAC=20°+65°=85°,∴∠BAC=∠DAE=8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2023春·江苏盐城·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AOB=90°,∠B=20°,△A OB 可以看作是△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α角度得到的.若点A 在AB上,则旋转角α的度数是.【答案】40°/40度【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O=A O,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A=70°=∠OA A,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A OB 可以看作是△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α角度得到的,点A 在AB上,∴AO=A O,∵∠B=20°,∠AOB=90°,∴∠A=70°=∠OA A,∴∠AOA =180°-2×70°=40°,即旋转角α的度数是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关键是得出∠A=70°=∠OA A,题目比较典型,难度不大.7(2023春·上海嘉定·七年级校考期末)已知△ABC中,AB=AC,将△ABC绕点C旋转得△CDE,使点B恰好落在边AB上点D处,边DE交边AC于点F(如图),如果△CDF为等腰三角形,则∠A的度数为.【答案】36°或180°7【分析】如图,设∠B=x,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A=180°-2x,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得CB=CD,∠2=∠B=x,则∠1=∠B=x,利用平角定理得∠5=180°-2x,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3=360°-4x得,讨论:当CD=CF时,∠2=∠3=x,则x=360°-4x;当CD=DF时,∠4=∠3,利用∠2+∠3+∠4=180°得到x+2360°-4x=180°;当CF=DF时,∠2=∠4=x,利用∠2+∠3+∠4= 180°得到x+x+360°-2x=180°,然后分别解关于x的方程,然后计算180°-2x即可得到∠A的度数.【详解】解:如图,设∠B=x,∵AB=AC,∴∠ACB=∠B=x∴∠A=180°-2x,∵△ABC绕点C旋转得△CDE,使点B恰好落在边AB上点D处,∴CB=CD,∠2=∠B=x,∴∠1=∠B=x,∴∠5=180°-2x,∠3=∠A+∠5=360°-4x,当CD=CF时,△CDF为等腰三角形,即∠2=∠3=x,则x=360°-4x,解得x=72°,此时∠A=180°-2x =36°;当CD=DF时,△CDF为等腰三角形,即∠4=∠3,而∠2+∠3+∠4=180°,则x+2360°-4x=180°,解得x=540°7,此时∠A=180°-2x=180°7,当CF=DF时,△CDF为等腰三角形,即∠2=∠4=x,而∠2+∠3+∠4=180°,则x+x+360°-2x=180°,无解,故舍去,综上所述,△CDF为等腰三角形时∠A的度数为36°或180°7,故答案为36°或180°7.【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讨论思想.【题型二利用旋转结合特殊三角形的判定、性质或勾股定理求长度】1(2023秋·福建莆田·九年级校考开学考试)如图,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A B C ,此点A在边B C上,若BC=5,AC=3,则AB 的长为()A.5B.4C.3D.2【答案】D【分析】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可得CB =CB=5,即可求解.【详解】解:∵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A B C ,此点A在边B C上,∴CB =CB=5,∴AB =CB -CA=5-3=2.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旋转,熟练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训练】1(2023春·四川达州·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把△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E,若∠ACB =90°,∠A=30°,AB=10,AC=8,则AD的长为()A.2B.3C.4D.5【答案】A【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C=6,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CD=CB=6,即可求解.【详解】解;∵∠ACB=90°,AB=10,AC=8,∴BC=102-82=6,∵把△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E,∴CD=CB=6,∴AD=AC-CD=8-6=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和旋转的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023春·陕西汉中·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ABC中,∠ACB=9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DE,连接BD,若AC=22,DE=1,则线段BD的长为.【答案】32【分析】先由旋转的性质得到AD=AB,DE=BC=1,AE=AC=22,∠DAB=90°,然后由∠ACB= 90°计算出AB的长度,最后由勾股定理算出线段BD的长.【详解】解:由旋转得,AD=AB,DE=BC=1,AE=AC=22,∠DAB=90°,∵∠ACB=90°,∴AB=AC2+BC2=222+12=3,∴AD=AB=3,∵∠DAB=90°,∴BD=AB2+AD2=32+32=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熟练应用“旋转过程中对应线段相等”是解题的关键.3(2023春·四川成都·八年级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如图.Rt△ABC中,∠C=90°,BC=3,AC=4,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A BC ,若点C 在AB上,则AA 的长为.【答案】25【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可得AC=A C =4,BC=BC =3,∠C=∠BC A =90°,从而求出的长,然后在Rt△A C A中,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详解】解:∵∠C=90°,BC=3,AC=4,∴AB=AC2+BC2=42+32=5,由旋转得:AC=A C =4,BC=BC =3,∠C=∠BC A =90°,∴AC =AB-BC =5-3=2,∠AC A =180°-∠BC A =90°,∴AA =C A2+A C 2=22+42=25,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2023·山西运城·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在Rt△ABC中,∠C=90°,AC=BC=6,点D为AC的中点,点E是AB边上的一点,连接DE,将线段DE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DF,连接AF,EF,若BE= 22,则AF的长为.【答案】2【分析】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D=DH,由旋转的性质可得DE=DF,∠EDF=90°=∠ADH,由“SAS”可证△ADF≌△HDE,可得AF=HE=2.【详解】解:如图,取AB的中点H,连接CH,DH,∵∠C=90°,AC=BC=6,H是AB的中点,∴AB=62,AH=BH=32=CH,CH⊥AB,又∵点D是AC的中点,∴AD =CD =DH ,AD ⊥DH ,∵BE =22,∴EH =2,∵将线段DE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DE =DF ,∠EDF =90°=∠ADH ,∴∠ADF =∠EDH ,∴△ADF ≌△HDE SAS ,∴AF =HE =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5(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如图1,在△ABC 中,∠A =90°,AB =AC =2,D ,E 分别为边AB 和AC 的中点,现将△ADE 绕点A 自由旋转,如图2,设直线BD 与CE 相交于点P ,当AE ⊥EC 时,线段PC 的长为.【答案】3-1或3+1【分析】由△ADE 绕点A 自由旋转可知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当点E 在AC 的右侧时,AE ⊥CE ,先证△ABD 和△ACE 全等,进而可证四边形AEPD 为正方形,然后求出PE =1,CE =3,进而可得PC 的长;②当点E 在AC 的右侧时,AE ⊥CE ,同理①证△ABD 和△ACE 全等,四边形AEPD 为正方形,进而得PE =1,CE =3,据此可求出PC 的长,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DE 绕点A 自由旋转,∴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当点E 在AC 的右侧时,AE ⊥CE ,如图:由旋转的性质得:∠DAE =∠BAC =90°,∴∠BAD +∠DAC =∠DAC +∠CAE =90°,∴∠BAD =∠CAE ,∵AB =AC =2,D ,E 分别为边AB 和AC 的中点,∴AD =AE =1,在△ABD 和△ACE 中,AB =AC∠BAD =∠CAE AD =AE,∴△ABD ≌△ACE (SAS ),∴∠ADB =∠AEC =90°,∴∠ADP =∠DAE =∠AEC =90°,∴四边形AEPD 为矩形,又AD =AE =1,∴矩形AEPD 为正方形,∴PE =AE =1,在Rt△AEC中,AE=1,AC=2,∠AEC=90°,由勾股定理得:CE=AC2-AE2=3,∴PC=CE-PE=3-1;②当点E在AC的右侧时,AE⊥CE,如图:同理可证:△ABD≌△ACE(SAS),四边形AEPD为正方形,∴BD=CE,PE=AE=1,在Rt△ABD中,AD=1,AB=2,∠ADB=90°,由勾股定理的:BD=AB2-AD2=3,∴CE=BD=3,∴PC=CE+PE=3+1.综上所述:当AE⊥EC时,线段PC的长为3-1或3+1.答案为:3-1或3+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变换及其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及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图形的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难点是根据题意进行分类讨论并画出示意图,漏解是易错点之一.6(2023春·陕西渭南·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如图,在△ABC中,∠B=60°,AB=3,将△ABC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DE,若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边BC上,求BD的长.【答案】3【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BD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B=60°,AB=3,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DE,∴AB=AD,∠B=60°,AB=3,∴△ABD是等边三角形,∴BD=AB=3,【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题型三利用旋转计算面积】1(2023秋·湖南永州·九年级校考开学考试)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EFGO的边长都是1,正方形EFGO绕点O旋转时,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14B.12C.13D.不能确定【答案】A【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OB=OC,∠OBA=∠OCB=45°,∠BOC=∠EOG=90°,推出∠BON=∠MOC,证出△OBN≌△OCM,即可求出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详解】解:∵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OEFG都是正方形,∴OB=OC,∠OBC=∠OCB=45°,∠BOC=∠EOG=90°,∴∠BON+∠BOM=∠MOC+∠BOM=90°∴∠BON=∠MOC.在△OBN与△OCM中,∠OBN=∠OCM OB=OC∠BON=∠COM,∴△OBN≌△OCM ASA,∴S△OBN=S△OCM,∴S四边形OMBN =S△OBC=14S正方形ABCD=14×1×1=1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能推出四边形OMBN 的面积等于三角形BOC的面积是解此题的关键.【变式训练】1(2023春·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中)将直角边长为5cm的等腰直角△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AB C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A.12.5B.2536C.2533D.不能确定【答案】B【分析】设AB 与B C 交于D 点,根据旋转角∠CAC =15°,等腰直角△ABC 的一锐角∠CAB =45°,可求∠C AD ,旋转前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AC =AC =5cm ,∠C =∠C =90°,解直角△AC D ,可求阴影部分面积.【详解】解:设AB 与B C 交于D 点,根据旋转性质得∠CAC =15°,而∠CAB =45°,∴∠C AD =∠CAB -∠CAC =30°,又∵AC =AC =5cm ,∠C =∠C =90°,∴设C D =x ,则AD =2x ,∴AD 2=AC 2+C D 2,即2x 2=52+x 2,∴解得x =533,∴C D =533cm ,∴阴影部分面积为:12×5×533=2536cm 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关键是通过旋转的性质判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特点,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2023秋·四川德阳·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边长为定值的正方形ABCD 的中心与正方形EFGH 的顶点E 重合,且与边AB 、BC 相交于M 、N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记为S ,两条线段MB 、BN 的长度之和记为l ,将正方形EFGH 绕点E 逆时针旋转适当角度,则有()A.S 变化,l 不变B.S 不变,l 变化C.S 变化,l 变化D.S 与l 均不变【答案】D 【分析】如图,连接EB ,EC .证明△EBM ≌△ECN ASA ,可得结论.【详解】解:如图,连接EB ,EC .∵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EFGH 均为正方形,∴EB =EC ,∠EBM =∠ECN =45°,∠MEN =∠BEC =90°,∴∠BEN +∠BEM =∠BEN +∠CEN =90°,∴∠BEM =∠CEN ,在△EBM 和△ECN 中,∠EBM =∠ECNEB =EC ∠BEM =∠CEN,∴△EBM ≌△ECN ASA ,∴BM =CN ,∴S 阴=S 四边形EMBN =S △EBC =14S 正方形ABCD=定值,l =MB +BN =CN +BN =BC =定值,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2023春·广东清远·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在△ABC 中,∠C =90°,AC =BC =2,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C 的位置,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答案】3【分析】过点B 作B D ⊥AB 于点D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到△ABB 是等边三角形,S △ABC =S △AB C ,进而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S △ABB ,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B ,继而得到S △ABB,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过点B 作B D ⊥AB 于点D ,∵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C 的位置,∴AB =AB ,∠BAB =60°,△ABC ≌△AB C ,∴△ABB 是等边三角形,S △ABC =S △AB C,∴AB =BB ,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S △ABB,∵AC =BC =2,∠C =90°,∴AB =AC 2+BC 2=2,∴BB =2,BD =1,∴B D =BB 2-BD 2=3,∴S △ABB=12AB ×B D =12×2×3=3,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运用旋转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4(2023春·江苏宿迁·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马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这一课时,给出如下问题:如图①,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正方形A B C O 与正方形ABCD 的边长相等.在正方形A B C O 绕点O 旋转的过程中,OA 与AB 相交于点M ,OC 与BC 相交于点N ,探究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有什么关系.(1)小亮第一个举手回答“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 面积的”;请说明理由.(2)马老师鼓励同学们编道拓展题,小颖编了这样一道题: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AD =∠BCD =90°,连接AC .若AC =6,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请你帮小颖解答这道题.【答案】(1)14,见解析(2)18,见解析【分析】(1)只需要证明△MOB ≌△NOC 得到S △MOB =S △NOC ,即可求解.(2)过A 作AE ⊥AC ,交CD 的延长线于E ,证明△EAD ≌△CAB 得到S △ABC =S △ADE ,AE =AC =6,则S △AEC =12×6×6=18S 四边形ABCD =S △ACD +S △ABC =S △ACD +S △ADE =S △EAC =12AE ⋅AC =18.【详解】(1)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四边形OA B C 是正方形,∴AC ⊥BD ,OB =OC ,∠OBM =∠OCN =45°,∠A OC =90°,∴∠BOC =∠A OC =90°,∴∠BOM =∠CON ,∴△BOM ≌△CON ASA ,∴S △BOM =S △CON ,∴S 四边形OMBN =S △OBC =14S 正方形ABCD .答案为:14;(2)过A 作AE ⊥AC ,交CD 的延长线于E ,∵AE ⊥AC ,∴∠EAC =90°,∵∠DAB =90°,∴∠DAE =∠BAC ,∵∠BAD =∠BCD =90°,∴∠ADC +∠B =180°,∵∠EDA+∠ADC =180°,∴∠EDA =∠B ,∵AD =AB ,在△ABC 与△ADE 中,∠EAD =∠CABAD =AB ∠EDA =∠B,∴△ABC ≌△ADE ASA ,∴AC =AE ,∵AC =6,∴AE =6,∴S △AEC =12×6×6=18,∴S 四边形ABCD =1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四边形内角和,熟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5(2023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问题背景】如图1,在▱ABCD 中,AB ⊥DB .将△ABD 绕点B 逆时针旋转至△FBE ,记旋转角∠ABF =α0°<α≤180° ,当线段FB 与DB 不共线时,记△ABE 的面积为S 1,△FBD 的面积为S 2.【特例分析】如图2,当EF 恰好过点A ,且点F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1)α=°;(2)若AD =43,则S 1=,S 2=;【推广探究】某数学兴趣小组经过交流讨论,猜想:在旋转过程中,S 1与S 2之间存在一定的等量关系.再经过独立思考,获得了如下一些解决思路:思路1:如图1,过点A ,E 分别作直线平行于BE ,AB ,两直线交于点M ,连接BM ,可证一组三角形全等,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性质解决问题;思路2:如图2,过点E 作EH ⊥AB 于点H ,过点D 作DG ⊥FB ,交FB 的延长线于点G ,可证一组三角形全等,再根据旋转的相关性质解决问题;⋯⋯(3)如图3,请你根据以上思路,并结合你的想法,探究S 1与S 2之间的等量关系为,并说明理由.【拓展应用】在旋转过程中,当S 1+S 2为▱ABCD 面积的12时,α的值为【答案】(1)60;(2)33;33;(3)S 1=S 2,理由见解析;拓展应用:60°或120°【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角对等边,可得△ABF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解;(2)过点F 作FM ⊥BD 交DB 延长线于点M ,设AD ,BE 交于点N ,通过证明△ABN ≌△FBM AAS ,进而得出s 1=s 2,再证明AE =AF ,可得S △ABE =12S △EFB ,仅为求解即可;(3)分别根据思路1和2进行推理证明即可;拓展应用:先根据面积之间的关系得出BD=2DG,继而得出∠DBG=30°=∠ABE,分别在图3和图2中进行求解即可.【详解】(1)由旋转可得,∠F=∠BAD,BA=BF,∵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ABF=∠BAD,∴∠ABF=∠F,∴BA=AF,∴BA=AF=BF,∴△ABF是等边三角形,∴∠ABF=α=60°,故答案为:60;(2)如图,过点F作FM⊥BD交DB延长线于点M,设AD,BE交于点N,∵AD∥BC,∴∠ANE=∠ANB=∠EBF=90°=∠ABM,∠EAN=∠AFB,∴∠MBF=∠ABN,∵BF=BA,∴△ABN≌△FBM AAS,∴AN=FM,∵BD=BE,∴S1=S2,∵△ABF是等边三角形,∴∠AFB=60°=∠EAN,AB=AF,∴∠E=30°=∠ABE,∴AE=AB,∴AE=AF,S△EFB,∴S△ABE=12∵AD=43,∴AB=23=BF,BD=6=BE,×6×23=63,∴S△EFB=12∴S△ABE=33,∴s1=s2=33,故答案为:33,33;(3)解:S1=S2,理由如下:思路1:如图,过点A,E分别作直线平行于BE,AB,两直线交于点M,连接BM,∵AM∥BE,ME∥AB,∴四边形ABEM为平行四边形,∴AM=BE,∠MAB+∠ABE=180°,∵旋转,∴AB=BF,BD=BE,∠ABD=∠EBF=90°,∴BD =AM ,∵∠ABD +∠ABE +∠EBF +∠FBD =360°,∴∠ABE +∠DBF =180°,∴∠MAB =∠DBF ,在△MAB 和△DBF 中,AM =BD∠MAB =∠DBF AB =BF,∴△MAB ≌△DBF ,∴S △MAB =S 2,∵ME ∥AB ,∴S △MAB =S 1,∴S 1=S 2.思路2:如图,过点E 作EH ⊥AB 交AB 延长线于点H ,过点D 作DG ⊥BF 交BF 延长线于点G ,∵EH ⊥AB ,DG ⊥BF ,∴∠H =∠G =90°,∵旋转,∴BD =BE ,AB =BF ,∠DBA =∠EBF =90°,∴∠EBG =90°,∴∠EBG =∠ABD ,∴∠EBG -∠ABG =∠ABD -∠ABG ,即∠EBH =∠GBD ,在△EBH 和△DBG 中,∠H =∠G∠EBH =∠GBD BD =BE,∴△EBH ≌△DBG ,∴EH =DG ,∴S 1=12AB ⋅EH =12BF ⋅DG =S 2;拓展应用:∵S 1=S 2,∴当S 1+S 2为▱ABCD 面积的12时,S 1=S 2=14S 平行四边形ABCD ,由(3)思路2得,S 1=12⋅AB ⋅EH ,S 平行四边形ABCD =AB ⋅BD ,EH =DG ,∴12⋅AB ⋅EH =14AB ⋅BD ,∴BD =2EH ,即BD =2DG ,∴∠DBG =30°=∠ABE ,如图3,∠ABF =120°;如图2,∠DBE =∠ABF=90°-30°=60°,综上,α的值为60°或120°,故答案为:60°或120°.【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旋转体是指通过绕某一轴旋转而形成的立体图形。

在几何学中,计算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是一种重要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旋转体示例。

一、旋转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要计算旋转体的表面积,我们可以使用定积分的方法。

设旋转体由曲线y=f(x)(0≤x≤a)绕x轴旋转而成,其中f(x)在闭区间[0,a]上连续且非负。

基于定积分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S = 2π∫[a→0] y·ds其中,ds表示曲线的微小弧长。

在极坐标下,微小弧长ds可以表示为:ds = √(1+(dy/dx)²)·dx通过将dy/dx替换为f'(x),我们可以将表面积计算公式简化为:S = 2π∫[a→0] f(x)·√(1+f'(x)²)·dx通过求解上述定积分,即可得到旋转体的表面积。

二、旋转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旋转体的体积计算同样可以使用定积分的方法。

仍假设旋转体由曲线y=f(x)(0≤x≤a)绕x轴旋转而成。

体积计算公式为:V = π∫[a→0] y²·dx通过将y替换为f(x),我们可以将体积计算公式写为:V = π∫[a→0] f(x)²·dx求解上述定积分即可得到旋转体的体积。

三、旋转体计算示例下面将以圆锥为例,演示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圆锥由一条斜边和底面形成,底面是一个半径为r的圆。

我们将底面放置在坐标轴上,圆锥的斜边与x轴的交点记为(0,h)。

要计算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圆锥的方程。

通过类似三角函数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圆锥的方程为:y = h/r·x其中,0≤x≤r,0≤h≤√(r²-x²)。

根据上述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四、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并以圆锥为例进行了演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析如何求解旋转扫过的面积
我们知道线旋转、面在平面上旋转都扫过一定面积,如何计算图形旋转扫过的面积呢? 下面跟随我的脚步来领略几例此类问题.
例 1如图,在Rt ABC △中,903C AC ∠==,.将其绕B 点顺时针旋转一周,则分别以BA BC ,为半径的圆形成一圆环.则该圆环的面积为 . 析解:本题考查了圆的有关计算,勾股定理,旋转等方面的知识. 根据圆面积公式和勾股定理,得圆环的面积为: πAB 2-πBC 2=π(AB 2-BC 2)= πAC 2 =π×32 =9π.
例2如图,菱形OABC 中,120A =∠,1OA =,将菱形OABC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则图中由弧BB′,B′A′,弧A′C ,CB
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析解: 本题主要考查扇形面积的计算和菱形的性质,连接BO ,O B ',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扇形B BO '面积-扇形A CO '面积-三角形BOC 面积-三角形O A B ''面积=扇形B BO '面积-扇形A CO '面积-菱形OABC 的面积,欲求扇形B BO '面积,需要计算OB 的长,于是连接AC ,则AC ⊥OB ,
∵120A =∠,∴∠AOC=060,
∴∠AOB=21∠AOC=030,∴AD=2
121=AO ,
根据勾股定理得,OD=22AD OA -=23, ∴OB=3,
∵旋转角∠A AO '=,090
∴∠A CO '=,030 ∴∠B BO '=,
090 ∴()OB AC S ⨯⨯-⨯-⨯=2136013036039022ππ阴影
=31211243⨯⨯--ππ=23π3-.
例3 如图,Rt ABC △中,90ACB ∠=,30CAB ∠=,2BC =,O H ,分别为边AB AC ,的中点,将AB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120到11A BC △的位置,则整个旋
转过程中线段OH 所扫过部分的面积(即阴影部分面积)为( )
A .77π338-
B .47π338+
C .π
D .4π33
+ 析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扇形面积的计算,中位线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等,连接BH 和1BH ,
∵90ACB ∠=,30CAB ∠=,2BC =,
∴AB=2BC=4,
∴AC=,32242222=-=-BC AB
∵O H ,分别为边AB AC ,的中点,
∴OB=1OB =2,CH=32
111==AC H C , ∴BH=()73222211211=+=+=H C BC BH ,
易证△HOB ≌△B O H 11,∴线段OH 所扫过部分的面积(即阴影部分面积)为圆心角为120,半径分别为7和3的两扇形的面积差,
即3601202BH S π=阴影360
1202BO π-=πππ=-3437. A H B O C 1O 1H 1A 1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