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复习题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复习题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复习题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某表厂为了解手表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的调查,属于(D)。

A.普查B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2.某灯炮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采用(D)。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全面调查

D.抽样调查

3.考虑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A)

A.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劳动生产率

D.所有制

4.某地区抽取3个大型钢铁企业对钢铁行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C)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5.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6.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D)

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组数多少不同

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

7.假定其他变量不改变,研究一个变量和另一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是(A)。

A.偏相关

B.正相关

C.完全相关

D.复相关

8.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8元,12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

表性是(A)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一样的

D.无法判断

9.(C)是标志的承担者。

A.变量

B.总体

C.总体单位

D.指标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

A.年龄

B.学历

C.民族

D.性别

11.某商品价格上涨了5%,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量增加了(C)。

A.15%

B.5.2 %

C.4.8 %

D.2 %

12.某变量数列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是480,则该组的组中值应为(D)。

A.490

B.500

C.510

D.520

13.以下不是统计量特点的是(D)。

A.不确定

B.已知

C.未知

D.不唯一

14.不属于专门调查的有(A)。

A. 统计年报

B.抽样调查

C.普查

D.典型调查

15.抽样推断的特点有(B)。

A.事先人为确定好样本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C.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D.事先无法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16.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B)

A.变量和次数

B.时间和指标数值

C.时间和次数

D.主词和宾词

17.现象总体中最普遍出现的标志值是(A)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频数

18.平均指标不包括(A)。

A.标准差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19.派氏指数公式的特点是同度量因素固定在(D)

A. 基期

B.初期

C.末期

D.报告期

20.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B)

A.经常性抽样调查

B.必要的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

D.周期性普查

21.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B)。

A.总体性

B.数量性

C.具体性

D.社会性

22.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B)。

A.差异性

B.同质性

C.大量性

D.社会性

23.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B)。

A.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普查和抽样调查

24.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调查方式属于(C)。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25.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D)。

A.100%

B.120%

C.400%

D.1200%

26.当自变量x的值增加,因变量y的值也随之减少,两变量之间存在着(B)。

A.曲线相关

B.正相关

C.负相关

D.无相关

27.下列这组数列15,17,17,18,22,24,50,62的中位数是(C)。

A.17

B.18

C.20

D.22

28. 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越(C )。 A.接近+1 B.接近-1C.接近0 D.接近∞

29. 甲、乙两生产小组人均月工资分别为420元和537元,其方差均为80元,则两小组人均工资

的代表性(A )。

A.甲大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D.难以判断

30. 某商场职工有50人,把它们的销售额加起来除以50,这是对50个(D )求平均。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31. 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D )。

A.比例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32.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

为(C )。

A.260

B.215

C.230

D.185

33. 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所配合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使(B )。

A.∑=-0)(Y Y i

B.∑-2)?(Y Y i 为最小

C.∑-)(Y Y i 为最小

D.0)?(=-∑Y Y i 34. 以下不是参数特点的是(D )。

A.确定

B.已知

C.唯一

D.不唯一 35. 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B )。

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间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组间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36. 今有N 辆汽车在同一距离的公路上行驶的速度资料,m 表示路程,x 表示速度,确定汽车平均

每小时行驶速度的平均数公式是(C )。 A.

x N ∑ B.xf

f

∑∑ C.

1

N x

∑ D.

m m x

∑∑ 37. 一个统计总体(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38. 若两数列平均水平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时,应采用(D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39. 如果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致相等,则适宜配合(A )。 A.直线模型 B.抛物线模型 C.曲线模型 D.指数曲线模型

40.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C)。

A.之和

B.之差

C.之积

D.之商

41.平均指标中不属于数值平均数的是(A)。

A .众数 B.几何平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

42.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D)。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43.某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加(B)。

A.10%

B.7.1%

C.8.4%

D.11%

44.如果物价上升10%,则现在的1元钱(D)。

A.只是原来的0.09元

B.与原来的1元钱等价

C.无法与过去进行比较

D.只是原来的0.91元

45.每一吨铸件的成本y(元)与工人劳动生产率x(吨/人)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270 - 0.5x,这

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一个单位,成本就(C)。

A.提高270元

B.提高269. 5元

C.降低0.5元

D.提高0.5元

46.连续型变量不间断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上限为1900,那么末组

组中值为(A)。

A. 2050

B.2100

C.1950

D.2150

47.典型调查一般属于(D)

A.经常全面调查

B.一时性全面调查

C.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D.一时性非全面调查

48.标准差系数抽象了(C)。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C.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

D.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49.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A)。

A.单相关

B.复相关

C.多元相关

D.不相关

50.处于变量数列中点位置的标志值是(A)

A.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D.频数

5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B)。

A.连续变量与非连续变量

B.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

C.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

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52.随着物价的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两者之间(C)。

A.不相关

B.存在正相关

C.存在负相关

D.存在完全相关

53.下列各项中属于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是(B)

A.销售量指数

B.产品产量指数

C.劳动生产率指数

D.货物运输量指数

54.标志说明了总体单位的特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品质标志不可用数值表示

C.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D.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之分

55.了解某企业期末的原材料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A)

A.直接观察法

B.大量观察法

C.采访法

D.报告法

56.加权算术平均数(C)。

A.只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

B.只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C.同时受以上两因素的影响

D.无法判断

5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C)。

A.连续变量与非连续变量

B.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

C.标志总量与单位总量

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58.下列各项中属于质量标志的是(C)

A.人口

B.销量

C.文化程度

D.年龄

59.次增长量接近于一个常数,则该现象应拟合(B)。

A.直线

B.二次抛物线

C.指数曲线

D.双曲线

60.抽样推断的目的在于(B)。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D.对样本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

二、简答题

1.简述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答: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多种多样的,且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总体与总体单体具有相对性总体和总体单位是整体和个别的关系总体就是调查的对象,是一个大类总体单位就是调查对象的组成。

2.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作用是什么?

答:统计分组是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研究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所要研究的总体按一定的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但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统计分组的作用有:(一)发现规律和特点;(二)区分现象质的差别点;(三)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四)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3.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答:标志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差异大小的综合指标。其作用主

要有以下方面:1、用于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强弱;2、用于分析现象的稳定性和均衡性;3、用于计算抽样调查中的有关指标。

4.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答:时期指标是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某种标志值累积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是说明现象在某一时刻上某种标志总量的状况指标。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各时期数值可直接相加。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现象活动过程的长短没有直接关系,各时点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5.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同度量因素是在指数的计算中把不能相加的因素乘上一个因素,变成价值形态再进行动态对比。这里把乘上的这个因素叫同度量因素。它的作用是:①起到同度量的作用,②起到权数的作用。6.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

答:区别如下:1、相关分析中涉及的变量不存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划分问题,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而在回归分析中,则必须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分析的目的,对变量进行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划分。因此,在回归分析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2、在相关分析中所有的变量都必须是随机变量;而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是确定的,因变量才是随机的,即将自变量的给定值代入回归方程后,所得到的因变量的估计值不是唯一确定的,而会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波动性。3、相关分析主要是通过一个指标即相关系数来反映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大小,由于变量之间是对等的,因此相关系数是唯一确定的。而在回归分析中,对于互为因果的两个变量(如人的身高与体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则有可能存在多个回归方程。

7.什么是抽样调查?有何特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答: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的形式,它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被研究的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用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

有两个特征,(1)调查单位按随机原则,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2)可以从数量上推算总体。

应用有几个方面(1)对某些社会现象不可能或不比要进行全面观察时,可采用抽样调查;(2)实际工作中,为了研究问题,往往需要掌握一些额资料;(3)应用抽样调查资料对全面调查进行检验、验证、修正或补充。

8.什么是平均数指数?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平均数指数?

答:平均数指数就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通过对个体指数计算加权平均数编制的总指数。平均数按计算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加权算术平均和加权调和平均,按权数不同,又可分为综和指数变形权重的平均指数和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生产指数、股票价格指数是社会经济生活常见的平均数指数。

9.什么是随机原则?在抽样调查中为什么要遵循随机原则?

答:随机原则是指在抽取调查单位时,既不受调查者主观愿望的影响,也不取决于被调查者是否愿意合作,完全排除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使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同等被抽中的机会,抽选与否纯粹是偶然事件。只有遵循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才能排除主观因素等非随机因素对抽样调查的影响,从而使样本单位的分布接近总体单位的分布,样本对总体才具有较大的代表性。这样,根据样本的调查资料来估计和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才能较为科学和准确。其次,遵守随机抽样调查原则才能计算抽样误差,并把它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达到推算总体的目的。

10.什么是典型调查,它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典型调查也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众多的调查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周密、系统地调查研究。进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典型调查适用于调查总体同质性比较大的情形。同时,它要求研究者有较丰富的经验,在划分类别、选择典型上有较大的把握。实施典型调查的主要步骤是: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从总体中初选出备选单位,加以比较,慎重选出有较大代表性的典型;进点(典型)调查,具体搜集资料;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结论。

11.简述指标和标志的关系

答: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所共有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指标:是指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

两者的关系:①区别:1、指标是反应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2、指标是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构成,标志只是总体单位某方面特征的名称。3、标志中的品质标志无法量化,指标均量化并分析。②联系:1、指标由各指标值汇总而来,数量标志是统计指标的基础。2、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转换关系。

12.统计有哪三种涵义?三者间有何联系?

答:统计学的三种涵义是: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实践是人们为认识客观事物,通过实验或调查收集有关数据,并加以整理、归纳和分析,并作出解释的活动,统计实践活动的结果就是统计资料,它与统计资料是工作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统计学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与统计实践活动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时间,反过来指导实践。

13.数值平均数与位置平均数是依据什么来划分?这两类平均数间有什么异同?

答:根据计算过各不同,平均指标分为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通常将采用一定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的平均数称为数值平均数,他们是算术平均、调和平均和几何平均;位置

平均数主要是通过数量标志值所处的位置确定,它们是众数和中位数。

数值平均数是根据数据计算所得,精确性较强,但抗干扰性较弱,容易受到异常值的影响,而位置平均数是依数量指标位置而定,抗干扰性强,但数据信息含量少,精确性却较低。

14.总量指标的概念、种类和主要作用?

答:总量指标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

总量指标的种类有:1、按总量指标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来划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2、按总量指标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来划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3、按总量指标所采用计量单位不同来划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总量指标有以下三个作用:1、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2、总量指标是实行社会经济管理的依据之一;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15.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答: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然而不论什么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标志与指标的主要联系是:1.有些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部位的数量指标值汇总得到的,如一个县的粮食实际入库总产量是所属乡村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指标值汇总得到的,如一个县的粮食实际入库总产量是所属各张粮食实际入库产量的汇总数,一个工业主管局的总产量是所属各企业总产量的总和等等;2.在一定的研究范围内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当研究目的改变,如原来的总体变为总体单位,则相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了,反之亦然。

标志和指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标志是相对于总体单位而言的,而指标是相对于总体而言的;标志有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之分而指标都是用数值来表示和计量的。

标志和指标的联系在于: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来得,而当研究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变成统计单位,则相应的指标就变成了标志,反之亦反。

16.简述典型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答:典型调查是在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借以认识现象总体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种调查单位少、省时、省力、方法灵活、重点深入的调查方式。不仅重视现象量的方面和数量关系的深入分析,也可以从质的方面深入分析数量和数量关系的形成原因。

典型调查既是一种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也是一种深入、细致地研究现象规律的研究方法,其作用如下:1、可以研究新事物,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利用典型调查结果

结合基本统计数字,来推断总体的指标数值。3、可以对具体问题深入分析,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

17.什么是重点调查,它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只选取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的调查。所谓重点单位,是着眼于经济现象的量方面而言,它们在所研究现象的标志总量中却占较大的比重,在总体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重点调查就是通过调查重点单位情况,来反映被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趋势。它适合于调查对象中确实存在重点单位的情况,即存在少数单位,能比较集中地从数量上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由于重点单位与一般单位差别很大,重点调查的结果不能用来推断总体的指标数值。

三、计算题

1.甲乙两个农贸市场某蔬菜价格及销售量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蔬菜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为什么?

2.某地区某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资料如下:

求该地区某年城乡居民平均储蓄存款余额。

3. 为扩大内需,银行多次降低存款利率,5年的年利率分别为7%、5%、4%、3%、2%,试分别

计算在单利和复利情况下5年的平均年利率。

答:单利的平均年利率n

x x ∑==

=-++++15

02.103.104.105.107.1 4.2% ; 复利情况下的平均年利率为

n

x x ∏== =-????102.103.104.105.107.15 4.19% 。

4. 某年上半年某市副食品公司商品销售额资料如下:

(2)计算上半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选择题

1. 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小的集中趋势值是(D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2. 假设检验是检验对(B )的假设值是否成立。 A.样本指标 B.总体指标 C.样本方差 D.总体均值

3. 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C )

A.相关系数

B.回归系数

C.决定系数

D.估计标准误差

4. 已知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7.8岁,18岁的人数最多,则该分布属于(B )。 A.正态 B.左偏 C.右偏 D.无法判断

5. 如果要拒绝原假设,则下列式子(C )必须成立。 A.F F α< B.F=1 C.P-value<α D.P -value>α

6. 变量x 与y 之间的负相关是指(C ) A.x 数值增大时y 也随之增大 B.x 数值减少时y 也随之减少

C.x 数值增大时y 随之减少

D.y 的取值几乎不受x 取值的影响

7. 平均发展速度(A )

A.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B.是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是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D.是环比增长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8. 假设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为对其均值进行区间估计,从其中抽取较大样本后使用的统计量是(C ) A 、正态统计量 B 、χ2统计量 C 、t 统计量 D 、F 统计量 9. 下列时间数列属于时期数列的是(B )

A.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时间数列

B.出生人口数时间数列

C.耕地面积时间数列

D.工业劳动生产率时间数列 10. 在设计综合指数的形式时,最关键的问题是(C )。

A.确定指数的公式形式

B.确定对比基期

C.确定同度量因素

D.确定谁是数量指标谁是质量指标 11. 直线趋势bt a y c +=中a 和b 的意义是(D )。

A.a 是截距,b 表示x=0时的趋势值

B.a 是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 表示平均发展水平

C.a 是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 表示平均发展速度

D.a 表示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 是直线的斜率,表示按最小 12. 小样本情况下,查t 分布表概率表必须依下式确定相应的自由度:(D )。 A.n-1 B.n-2 C.n-3 D.n-预测方程中参数的个数

13. 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这种评价标准称为(C )。

A.无偏性

B.有效性

C.一致性

D.充分性 14. 若随机变量X~N (2,μσ),Z~N (0,1),则(D )。 A.Z X μ

σ

-=

B.Z X σ

μ

-=

C.X Z σ

μ

-=

D.X Z μ

σ

-=

15.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中,影响置信区间宽窄的因素不包括(D )。 A.置信水平 B.样本均值 C.标准差σ D.样本容量n 简答题

1. 如何理解显著性水平、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和置信区间之间的关系。

答:(1)显著性水平,即某一小概率事件发生的临界水平,以α表示;置信度表示区间估计的可靠程度或把握程度,也即所估计的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真实值的可能性大小,一般以1-α表示;置信区间是以样本指标估计总体参数的区间范围。

(2)在样本单位数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显著性水平越高,抽样估计的置信度越低,抽样估计的置信区间越小,反之则相反。 2.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设有那些?

答:1、每个总体都应服从正态分布;2、每个总体的方差必须相等;3、观察值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3. 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假定有哪些? 答:简单线性回归的基本假定 假定1:零均值假定。

假定2:同方差假定。

假定3:无自相关假定。[](,)()()(,)0i j i i j j i j Cov u u E u E u u E u E u u ??=--==?? 假定4:随机扰动i u 与自变量i X 不相关。[][](,)()()0i i i i i i Cov u X E u E u X E X =--= 假定5:正态性假定:2~(0,)i u N σ

()0

i i E u X =2

22

()()()i i i i i i Var u X E u E u X E u σ=?-?==??

计算题

1. 某种纤维原有的平均强度不超过6g ,希望通过改进工艺来提高其平均强度。研究人元测得100个关于新纤维的强度数据,发现其均值为6.35g 。假定纤维强度的标准差仍保持为1.19不变,在5%的显著水平下对该问题进行假设检验。

(1)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说明其抽样分布是什么样的? (2)检验的拒绝规则是什么?

(3)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你的结论是什么?

(1)由于样本容量为n=100,样本均值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即2~(6.35,1.19)x N ;所以检验均值

的统计量为:x z =

(2)因研究人员关心的是强度有所提高故:

0166H H ≤>原假设:;备择假设: (3

) 2.94112 1.645x z z α=

=

=>=所以拒绝0H ;可以的出:经过改进的工艺是平均

强度有所提高。

2. 某地区对居民用于某类消费品的年支出数额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抽取了400户居民,调查得到的平均每户支出数额为350元,标准差为47元,支出额在600元以上的只有40户。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1)平均每户支出额的区间;(2)支出额在6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比例的区间。 (1)

(2)

96.1%,95)(,400,47,350=====-

z z F n s x 即606

.4400

4796.1=?

==?-n

s z

x 606

.354~394.345606.4350=±=?±--

x

x 96.1%,95)(%,1040040

====

z z F p 即%94.2400%

90%1096.1)1(=??=-=?n p p z

p %94.12~%06.7%94.2%10=±=?±p p

3.某企业某种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

(1)将表中空格数字填上;

(2)计算该企业产品的年平均增长量;

(3)按水平法计算产品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1)填表

(2)年平均增长量(3)年平均增长速度=

台)

(

382

5

510

450

50

400

500

=

+

+

+

+

=

=∑

n

a

%

73

.

3

1

201

.

1

15

=

-

=

-

n

n

a

a

4. 下表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分类指数及其权数:

(1)根据上表资料,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2)如果某企业上个月职工的平均工资是2000元,而本月的平均工资为2050元,问该企业职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吗? (1)

(2)本月实际工资=2050/103.16%=1987.24(元)所以:生活水平降低。

5. 美国各航空公司业绩的统计数据公布在《华尔街日报1999年年鉴》(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lmanac 1999)上。航班正点到达的比率和每10万名乘客投诉的次数的数据如下:

(1%

16.103%21%7.105......%25%9.1068

1

1

1

=?++?===∑∑==i i

i

n i i

i

w

k w k P

(3)对估计的回归方程的斜率作出解释;

(4)如果航班按时到达的正点率为80%,估计每10万名乘客投诉的次数是多少? (1)数据为:0.181037;0.638119;0.025862(3分)

(2)设投诉率为Y ,航班正点率为X 建立回归方程

估计参数为

(3分)

(3)参数的经济意义是航班正点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应的投诉率(次/10万名乘客)下降0.07。 (4)航班按时到达的正点率为80%,估计每10万名乘客投诉的次数可能为:

(次/10万)

12i i i Y X u ββ=++^

6.01780.07i i

Y X =-4187.08007.00178.6?=?-=i

Y

雅思写作范文:远程教育和网络课程将会取代传统课程

Distance learning and online computer courses would replace traditional classroom learning. Descriptions of the changes wrought by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have scientifically proven how advanced and civilized our society is becoming. Recently, New York Times published a lengthy article on the University of Phoenix --- a virtual university that offers accredited degrees for coursework performed entirely on the Internet. However, some people doubt if this trend will bring us benefits. Admittedly, from an enlightened and pragmatic perspective, I, personally, would assert that it's the time for alternative teaching methodologies to take the leading position from traditional classroom learning. Not only the supporters of alternative learning, but also, I suppose, all of us could not deny the time-effectiveness and individualization that it brings to us. Unlike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learning which requires students to physically participate in class , distance learning and online computer courses allow students who for various reasons could not come to the classroom to customize their class schedules. For instance, a single working mother, who has to work full-time in order to pay checks, cannot fit the curriculum schedule in a real classroom, but might have a larger possibility to enroll some courses through distance learning and online computer courses. That is, alternative learning styles turn the "mission impossible" in old days into a real and practical action right now. Besides, it is alternative learning styles that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individual learning. In most cases, alternative learning styles outweigh traditional classroom learning for one noticeable success that problem-solving process where most students have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s highly highlighted. In traditional classrooms, class time is given so limited for teachers to identify students'

《网络经济学》2016年6月 全校任选)复习提纲

《网络经济学》(全校任选课)复习提纲 (2016年6月)第一章网络经济与网络经济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网络经济 二简答题 1 网络经济给当今社会经济系统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 2 网络经济的特征。 3 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分析网络经济的内涵。 第二章数字产品及其供给 一名称解释 数字产品数字化产品网络外部性摩尔定律正反馈机制负反馈机制临界点临界容量赢家通吃转移成本锁定路径依赖安装基础 二简答题 1 网络经济中信息与数字产品的边界如何确定。 2 数字产品的物理特征如何。 3数字产品的三大规律是什么。 4 数字产品的成本结构有哪些特点。 5数字产品的经济特征是什么。 6 数字产品的供给曲线如何,如何理解其经济内涵。 7 分析网络经济正反馈中的市场均衡(图示分析),说明为什么网络经济下不是价格影响供求,而是供求对价格产生更大影响。 8 图示说明某种数字产品的正反馈发展过程。 9 分析网络经济的正反馈效应对产品市场、网络企业、政府行为等产生的影响。 第三章数字产品需求 一名词解释 梅特卡夫法则(定律)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或网络效应)直接网络外部性间接网络外部性互补产品软件—硬件范式 二简答题 1 网络外部性的特征. 2网络外部性的分类。 3 数字产品的价值如何构成。 4 数字产品在网络外部性影响下的需求曲线如何。 5 数字产品的需求函数及需求曲线图示如何(理解其经济含义)。 第一-- 三章选择题 1. “网络经济学”对网络产业中广泛存在的___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A. 外部性 B. 锁定 C. 转移成本 D. 企业战略正确答案: [A ] 2 ____突出了经济运行的基本组织形式,即网络化特征(Networks)。 A. 网络经济 B. 工业经济 C. 农业经济 D. 后工业经济正确答案: [A ] 3 从本质上说,数字产品本身就是____——经数字化并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而信息则包括任何可以被数字化的事物。 A. 数字产品 B. 信息 C. 信息产品 D. 产品正确答案:[B ] 4 信息产品侧重于讨论产品的信息内容及其特点,而____则强调其数字化的存在形式以及因此而引致的一

电子商务经济学试题

《电子商务经济学》考试试题 填空题 1、电子商务市场的基本法则是 、 、 2、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活动相比,具有 、 、成本低、效率高、透明化、交互性、反变形、全球性等特点。 3、数字产品的物理特征可以概括为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速度优势四个主要方面。 4、数字产品垄断的特点有__ _____、数字产品市场垄断地位的不确定性和________。 5、拍卖的主要方式有 、 、 、 。 6、 是指同一时间不同卖家的同种商品在价格上的差异。 7、按照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事前不对称与事后不对称两个阶段。事前发生的情况称为 ,时候发生的情况称为 。 8、逆向选择风险的规避存在两种机制,即信号传递与 。 9、电子商务企业的特点有以先进技术为基础; ;以自适应为目标。10、在线直销模式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与客户的直接关系、 、按单定制和 。 11、从酝酿购买开始到购买后的一段时间,电子商务市场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大致可分为诱发需求、 、方案评价、 、购后评价五个阶段。12、电子商务市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 与 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行为。 13、差异化竞争是企业在行业内目标市场的竞争中为某产品或服务创造与众不同的特色或特征,进而提高企业的 和 的一种竞争方式或竞争策略。 14、免费产品和服务具有易于数字化,可复制性,成长性, 和 。 15、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包括网络银行、网络证券、 、网络理财、 、网上结算等相关金融业内容。 16、支付按交易双方客户的性质分为B2B 和 B2C 两种交易模式。 17、风险投资特征:__ ____、__ ____、高专业化和程序化、低流动性。 不规路习题在分气设电气;对设于调高中组在进最大限对于

网络教育毕业自我鉴定(大全)

1、 两年的网络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自已两年来的学习和生活作一个评定。 一、思想政治方面,本人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热爱本职,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平时关心国家大事,总是尽力去做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事。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二、学习方面, 本人能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门课程,积极参加集中面授和串讲,按时完成各项作业。通过两年学习,现已认真完成了各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了所学知识,并通过了所学课程考核。 三、业务方面,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除了理论学习之外,还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我现在的工作中来,我的实践能力也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通过两年的学习,自身得到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 2、 自我鉴定:

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时了解和关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行为规范。 2003年7月,我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大专毕业,在多年的技术工作之后,感觉自己在技术以外的管理知识水平成为我职业发展的瓶颈。面对这种情况,我于是选择了继续学习和进修。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不能脱离工作岗位,只能边工作边学习。针对这个问题,2008年秋季,我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报读了厦门大学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项目管理专业(专升本),通过二年半的学习,现已修完全部专业课程,即将毕业。 在学习过程中,以自学为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网络课程点播和网络教学平台互动学习。二年半的学习时间不长,平时工作也相对繁重,面对诸多困难,本人充分利用工作业余时间,通过观看网络视频课程和利用网上教学平台向指导教师请教学业疑难问题并进行自主学习。在这期间,本人下功夫认真学习项目管理专业开设的所有必修课程,对专业知识理论有了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把所学的项目管理知识应用到我的工作当中,加深了对项目管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弥补了工作当中对管理知识的欠缺,为以后的工作和职业的发展和提升奠定了知识基础。 毕业在即,回首二年半的继续教育的学习和工作生活,我一直都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我要感谢学院老师这两年半来为我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完整版)网络课程的特点与优势

网络课程的特点与优势 网络课程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而开始盛行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它具有资源共享性,学习的自主性,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学习的协作性等特点。 网络课程学习的模式概述为:文字教材自学+网络课件学习+网上导学+网上答疑+必要的面授辅导+网上讨论+小组活动+课程作业+模拟试题自测+学习中心导 学辅导+集中考试+课程终结性考试。 (1)学习时间、地点上的随心所欲 只要拥有一条电话线和一台电脑,您就可以上网进行学习,而不用象传统面授班那样必须在固定的星期六或是星期日早上9:00到一个离您家很远的地方去上课,远程教育可以使学员能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的安排学习时间,完全突破了学习在时间、地点上的种种限制,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学习课程,很好地处理了工作、学习、生活三方面的矛盾,使自己真正掌握了学习的自主权,避免了上面授辅导班的来回路途奔波之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2)学习进度上的随意安排 每个学员的领悟能力和课程的难易程度都不一样,有些学员的领悟能力高,他就学得快一些;有的学员领悟能力差,他就学得慢一些;有些章节比较简单可能一点即通;有些章节难一些可能就需要反复学习才能掌握。但传统教育在教学进度上是固定化、统一化的,很难顾及个别学员的学习特点,也不会因为某个学生的某个章节没有听懂就把整个课程重新再讲一遍,而远程教育的课件是事先做好了放在网上的,想学哪章,想学多久完全由学员自己掌握,熟悉的可以减少学时甚至不学,而自己较难理解的可以安排大量时间,完全不受任何的限制,对于一次听不懂的问

题,可以反复听,直到听懂为止。 (3)优秀教师资源共享 在传统教育中,由于各地的实际教学条件、教学资源情况千差万别,许多偏远地区的师资严重匮乏,良莠不齐、有的地区甚至没有师资,这些都制约着当地教育水平向高层次迈进。而网络教育优势就是可以把全国的优秀师资汇集到一起,使各个地区的的学员都能听到名师讲授的课程,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 (4)充分的答疑时间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交流,这种交流包括学员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及时的发现和纠正、解决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传统教学种学生的答疑和老师的授课时间是混在一起的,答疑的时间多了,那么讲课的时间必然就少了,网络教学通过它特有的答疑工具,如:答疑板、论坛等工具将学员的提问延伸到了课堂之外,不再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学员在学心中发现问题可以随时提问,并在短时间内得到细致的解答。同时可以查看别人所提到的问题,弥补自己学习中的不足。 (5)交流范围扩大 传统教育由于受时间、空间和人员的限制,学员之间的交流往往局限于班中几十个同学的交流上,而远程教育则通过答疑板、论坛、聊天室等途径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链接在一起,为大家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 (6)相关信息共享和反馈的及时性 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为了查找一条相关信息、政策、法规,查遍了整个图书馆、阅览室、转遍了大大小小的书店,浪费了一整天的时间,有时候更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而根本找不到。而网络教育在提供在线课程的同时,也提供丰富、翔实的在线资料库,学员只需要输入几个关键字,就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所需的资料,同样有关考试的最新的政策、教材的最新变化也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学员那里。

网络课程教学方案计划中心方案

网络课程教学中心 构建方案 中教育星(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目录 一、网络课程教学中心构建方案 (4) 1. 建设思路 (4) 2. 建设目标 (5) 3. 总体结构 (6) 二、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功能介绍 (10) 1. 平台流程概述 (10) 2. 基础教育知识体系 (14) 3. 网络课程制作和管理 (15) 4. 课程活动、作业和考试 (17) 5. 课程中的互动交流 (18) 6. 课程页面和模块的自定义和调整 (19) 7. 学生毕业和历史 (19) 8. 课程打包并离线使用 (19) 9. 网络课程教学中心门户 (20) 10. 后台管理功能简介 (20) 11. 系统特点 (21)

一、网络课程教学中心构建方案 课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课程信息化,而教师是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信息化只有深入到课程、深入到教师专业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1.建设思路 构建面向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不仅是让信息化进入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系统复习、教师业务学习、师生素养培养等各个教学环节,全面优化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将人的网络(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等)、物质环境的网络以及实践的网络(教学实践活动、师生交流活动、教科研活动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 (1)构成信息生态系统的“细胞”—师生业务空间 ●开放可重组教学工具:提供教师教学管理、教育教学的各类信息化工具; ●素材与网络课程平台:提供教师制作、发表网络课程、教学素材包工具平台; ●教学论文、日志工具:提供教师发表、展示教学思想理念的平台; ●网络教学、答疑空间:提供教师日常教学、答疑的实时、非实时教学空间; ●提供教研活动协作组空间:提供教师参与各种教学、教研活动的协作交流环境。(2)构建地区、学校以网络课程为中心的教学信息生态环境---网络课程教学中心 ●从“基本素材→素材包→课件→网络课程→区域系统课程体系”的建设机制; ●为教师提供网上教学、网上辅导的环境; ●为学生提供网上互动、个性化学习的理想环境; ●实现网络课程管理并对学习过程做出评价;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第三章 效用理论及其选择 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理论基点,主要涉及到消费者的效用评价、边际规律和最大化决策。效用理论是一个基本假设,在这一假设基础上进行边际分析,再引入现实的约束条件进行最大化决策。可以说,这一章内容道出了(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哲学观点: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行为。即: 1211221 2 1 2 (,)..M axU x x s t p x p x I M U M U p p +=?= 无论形式怎样,具体的解题技巧主要是拉格朗日乘数的应用。 1.当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 X Y XY =时,下列哪一种效用函数描述了相同的偏好次序? A.U(X,Y)=(X-5)(Y -5); B.U(X,Y)=(X/5)(Y/5); C. U(X,Y)=(X+5)(Y+5); D. U(X,Y)=(X+5)(Y -5); (复旦大学2004年选择题第3题) 2.序数效用理论认为,不同消费者从相同商品中获得的效用大小: A.取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 B.取决于商品的价格 C.不可比较 D.可以比较. (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选择题第4题) 3.设消费者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集000(,)i j U Q Q 和111 (,)i j U Q Q 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效用总量0U 和1U (亦即01U U ≠)。求证:这两种组合集所描述的无差异曲线0U 和1U 在平面(,)i j Q Q 上不相交。(厦门大学2005年第3题) 4.当收入和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是否会发生改变和移动?请说明理由(清华大学2003年解答题第1题) 5.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0.5 (,)ln()u x y x y =+,同时消费者所面临的商品空间由商品x 和商品y 构成。在二维的商品空间中,如果以y 的数量为纵轴,以x 的数量为横轴,那么消费者在此商品空间中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 A.0.5 1/(2)x -; B.0.5 ()/(2)y x x -+; C. 0.5 1/(21)x -+; D. 0.5 0.5 ()/(2)y x yx -+ (复旦大学2007年选择题第1题) 6.如果预算线给定,一条无差异曲线(,)x y U Q Q 与其相切,试证明切点E 的坐标为最优商品组合,切点E 为消费者均衡点。(上海财经大学证明题第1题)。同样的试题:用序数效用理论说明消费者均衡(南开大学2005年简答题第4题)。 7.已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1q 和2q 的效用函数12U q q =及其预算约束方程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现状分析

1.我国发展高校网络教育的必要性 2.199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世界各国都不同 程度地存在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量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无法及时接受现代教育,如何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也就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教育问题同样正处于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关注全民教育现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模式,普及高等教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3.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深化发展,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 快速增长,但相对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匮乏的教育资源,能接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偏低,根据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3.28万所,招生1180.74万人,比上年增加192.75万人,在校学生2908.14万人,比上年增加307.21万人,而高等教育共招本科、高职(专科)学生542.82万人,统计数据说明每5个学生中只有一个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见图(一) 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经历高中阶段教育的适龄人口有着接受高 等教育的强烈要求,怎样提供更多的机会,普及高等教育也就迫在眉

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工作者尝试利用互联网开放、自由、无时空限制等特点,通过网络进行教育,逐步实现远程教育的普及。我国从1994年开始酝酿实行远程教育,1998年批准4所高校开展远程学历教育试点,短短的几年时间,高校远程教育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经教育部批准进行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已有68所,全国各地已建成学习中心2000多个,在册学生高达200多万人。教育范围涵盖普通专科、专科起点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第二学位、非学历培训等各个层次、上百个专业。网络教育蓬勃发展,试点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成果,但在其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试点高校的办学状况,及时总结经验,把握网络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对目前开展高校网络教育的试点高校做了一次调查,数据主要来自各高校网上招生简章和调查问卷。 4.国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相继建立 5.1994年,在原国家教委的主持下,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承担 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的建设任务。这是国内第一个采用TCP/IP协议的公共计算机网,为高等院校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奠定了基础。 6.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 和湖南大学为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会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会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Will Network Classroom Replace Traditional Classroom?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nd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outline (given in Chinese) below: 重磅阅读 1)网络课堂教学的兴起,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会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 3)你的看法,理由是…… 【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提纲式文字命题。提纲第1点指出一种新兴事物,提纲第2点针对该事物提出一个有争议的观点,提纲第3点要求表明“我”的看法,由此可判断本文应为对比选择型作文。 根据所给提纲,本文应包含如下内容:描述网络课堂对传统课堂的挑战;提出关于网络课堂是否会取代传统课堂的两种不同观点并说明理由;表明“我”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Will Network Classrooms Replace Traditional Classroom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network classrooms are gain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ity. As a new teaching pattern, network classrooms have become an effective complement to traditional classrooms. So some people propose one question:

网络课程的功能结构及教学模式初探

网络课程的功能结构及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进入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网络课程的开设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趋势。本文在调查网络课程现状的基础上,归纳了网络课程的基本功能结构,说明网络课程的一般形式;通过对课程内容、师生关系、资源以及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分析,列举了目前网络课程的6种模式,最后对网络课程的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字】 Web WWW 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一、对目前网络课程实践的调查 进入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开设网络课程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大趋势。国内外一些大学甚至一些信息技术公司纷纷设计网络课程来进行教学或培训,它们开发出各种网络课程数据库来管理教学,开发出各种工具来组织教学活动。 目前已开发的网络课程种类繁多,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从网络课程的应用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课堂的教学,网络课程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方式;另一种是网络课程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

但是,从当前实践来看:当前网络课程的开展,许多活动的展开还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许多学校都正在积极地开设网上课程,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浓厚的远程学习的气候;从教学模式上来看,网络课程是相对于教室课堂教学而提出的,远程教学和基于校园的课程在教学法上以及对学生与教师的要求等方面是不同的,当前的远程教学和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混合的模式,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远程教学和基于校园的课堂教学之间的界限也就越来越模糊了;从网络技术的应用来看,目前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课程内容的发布上,网络只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体,而没有当作一种通讯平台来使用,尽管某些课程充分考虑了网络更高层次的应用,但基本上处于尝试阶段。 二、网络课程的基本功能结构 众所周知,网络课程的设计应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当对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作重点设计,二者缺一不可。由于网络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网络课程的基本功能结构也应按学生自主学习的要素来设计。作者认为,网络课程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网上课程基本功能结构模块

网上课程线上教学现状分析现状(1)

网上课程线上教学现状分析 庚子鼠年春季开学,广大师生没有像以往那样如期相约校园,而是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开始接受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走进“空中课堂”,感受“在线教学”。 疫情当前,线上学习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我县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响应下,也积极搭建空中课堂,开展了线上教学。各校分工协作,遴选优质师资,培训授课技术;教师学习软件应用,精心备课录课,操练播课技术,一时间录屏、钉钉等各种软件备受青睐,在多方筹备下我县广大教师的空中直播如期进行。 我校承担了全县五年级教学直播任务。我们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到逐渐适应、渐入佳境,教师为线上教学做了大量的努力。家长也成为线上教学的监督者和服务者,为学生充分保障听课环境,手机、ipad、电脑全部上阵。我们家校,师生共同努力,做到了延期开学但没停学,做到了离校不离师,隔屏不隔爱。 根据上级要求及线上教学实际科学制定了以下措施: 1、以年级组为单位制定课程表,以学科组为单位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和课程表必须报教导处审核,通过后由年级组负责向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和家长公布。同时准备好本学期使用的电子课本。 2、各任课教师要积极探索、掌握线上教育教学平台,教学活动开始前,要提前指导家长为学生安装调试好软件,

并对家长、学生进行平台使用培训,做好网上学习准备,保障线上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3、各班主任积极与家长取得沟通,让家长督促学生按时起床、按时进行学习,与家长共同监督学生按作息时间进行学习,保障学习质量;督促、带领学生开展课间体育锻练,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4、各班主任就学生是否具备线上学习条件要提前进行摸底。对无法开展在线学习的学生,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校采取以下措施:为贫困生配备智能手机,并专门送到李家户一村,教会孩子和家长使用钉钉软件。 5、班主任通过钉钉统计数据,掌握各科学生听直播课情况的数据。 6、任课老师提前一天及时将次日老师要讲的内容概要推送至群中,并将电子课本按进度截图发送到学习群中,解决个别学生手中没有课本的困顿。让孩子们预习新知识,找出不懂不会的地方,利于直播课时认真听讲,紧跟老师思路。 7、没有直播课任务的老师每天随堂线上听课,课下回复解决各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各班级另开直播再次强调课程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每节课无问题遗留,达成学习目标。 8、根据每日学习进度,各班老师商议家庭作业,及时在钉钉家校本上发布,并要求在线提交作业,教师及时进行批改,表扬优秀作业,打回需要订正的作业,并再次批改,直至完全正确。 9、课后老师们及时关注微信群消息和钉钉群消息,随

0456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论文 课程代码:0456 课程名称:《当代中外小学教育、教学及其改革》 学习中心校本部甘肃庆阳庆城县 姓名张元鹏 学号 161348103007 专业小学教育 年级一年级

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 课程改革在已经实施了快十多年了,老师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转变:一是教师的课堂角色开始发生变化: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为开始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一些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三是教学手段也开始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极大的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教学,给学生展现了一个新鲜、活泼、丰富的语文课堂。在大量的听课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有悖于语文课改实验的推进。现结合自己的听课调研和各类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小学语文毕业水平测试试卷分析,就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略作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教学方法依然陈旧。 我们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对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培训及教材教法辅导,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在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也或多或少得以体现。但对部分教师来说,对课改还不够适应,与《新课标》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教学中不能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反复机械训练,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在所难免。在农村小学,许多民转公老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等传统的教法。 (二)、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忽视教学的实际效果。 我们发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有的课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一味追求“创新”,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的识字任务都完不成,连短短的一篇课文都读不熟;有的课,生字还没有掌握,课文还没有读熟,就让学生漫无边际地想象;还有的课不以教材为依据,不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为基础,任学生高谈阔论,不着边际。凡此种种,看似创新,其实不然,这种没有语文基础的创新正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会长久的,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培养,又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形式多样化、活动化,提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实际教学中,由于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不够到位,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和盲目模仿等原因,教学中盲目活动的现象有所增加,甚至有些教师认为没有活动就不是一堂成功的课,活动越多越好。如:有的教师一节课内让学生唱唱跳跳四五次,且都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有的课,一节课安排八九次讨论,而内容都是极其简

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

一:填空: 1.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即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又可称为“网络革命”. 2.网络经济是生产者与浪费者通过因特网联系而导致的经济活动,其特征是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 3.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该效应反应了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主流化. 4.业际化的进展是与经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进展密切相关的后者是前者的前提条件,前者是后者的必然结果.信息产品同一般的物质产品不同,具共享性的特征.信息和技术成为企业间竞争的焦点. 5.网络经济具有范围经济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知识等软要素的共享性. 6.因特网最初起源于阿帕网(ARPA net),1983年,TCP/IP成为ARPA net上的标准通信协议.因特网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应当归功于因特网的商业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因特网的使用一直仅限于研究领域和学术领域. 7.Internet使用地址和域名来标识网上不同的计算机 8.WWW中所有服务都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处理. 9.电子邮件要早于因特网目前最广泛的应用—WWW 10.网络经济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劳动结构的知识密集化以及浪费结构的信息网络化等方面. 11.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浪费总支出的比重. 12.信息技术产业是网络经济的支柱产业. 13.网络经济的发展,极大的增强了信息的经济功能.信息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与生产者、生产资料和技术与管理共同构成现代生产力的基础. 14.科学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信息接收—信息综合利用—制定决策的过程. 15.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发达国家将信息视为现代社会中与物资、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资源. 16.EDI—电子数据交换. 17.完整的商品流通过程有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价值形态的转化过程,即为“商流”过程,二是商品物质形态的转化过程,即为“物流”过程 18.网上购物的两个基本环节:交易环节和支付结算环节.企业是电子商务最主要的推动者和收益者. 19.在工业环境中,企业和公司是围绕物流和资金流组织、生产 20.在EM—电子市场营运商的协助下,交易的主导权正在从产企业向消费者转移. 21.我国实施网上教育具有很好的网络资源和基础,其中最为著名的国家教育骨干网是中国教育网和科研计算机网 22.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最重要的区别是商务活动的电子化. 23.加密包括两个元素:算法和密钥. 24.加密和解密是相对的,它们的密钥不一定一样.(改错) 25.鉴别技术:包括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与CA中心 26.在网上交易时,这就意味着应有一个网上各方面都信任的机构,专门负责对各个实体的身份进行审核,并签发和管理数字证书,这个机构就是证书中心CA. 27.传统的贸易是以单一的物流为主的运作方式,电子商务下的贸易作用方式实现了“四流一体”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中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战略. 28.市场营销的本质是产品的货币交换. 29.价格策略是最富有灵活性的策略. 30.企业对商务活动的控制能力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又叫CRM. 31.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者着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

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8年企业财务会计下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企业财务会计(本下)》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购买的、给职工使用的汽车所计提折折旧费,应借记管理费用,贷记(B) A、累计折旧 B、应付职工薪酬 C、生产成本 D、营业外支出 2、甲公司2017年5月13日与客户签订了一项工程劳务合同,合同期9个月,合同总收入500万元,预计合同总成本350万元;至2017年12月31日,实际发生成本160万元。甲公司按实际发生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百分比确定劳务完成程度。在年末确认劳务收入时,甲公司发现,客户已发生严重的财务危机,估计只能从工程款中收回成本150万元。则甲公司2017年度应确认的劳务收入为(C)万元。 A、128.55 B、110 C、150 D、108 3、下列各项,可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的是(B)。 A、分期收款销售产品 B、在同一会计年度开始并完成的劳务 C、委托代销商品 D、跨越一个会计年度才能完成的劳务 4、以下哪种情况导致固定资产购建过程中的中断超过3个月可继续资本化(B) A、劳动纠纷 B、施工技术要求 C、发生安全事故 D、资金周转困难 5、某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2015年年初固定资产项目的“递延税所得税资产”账面借方余额为100万元,2015年按会计准则规定计提了50万的折旧,而按税法规定,当年可抵扣的折旧为100万,则2015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账面余额为(A)万元。 A、借方85 B、贷方75 C、借方105 D、贷方115 6、下列项目中,不能将相关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形式是(A)。 A、长期股权投资 B、投资性房地产 C、一年以上才能达到使用状态的存货 D、固定资产 7、A公司于2016年5月出售的商品发生质量问题而导致李某受到伤害,因此李某为此而状告A公司,要求赔偿损失12万元,2016年12月31日法院未做出判决,A公司根据诉讼的进展情况和考虑了律师的意见后认为,A公司的此项诉讼胜诉的可能性为55%,败诉的可能性为45%,如果败诉,估计70%的可能赔偿10万,30%的可能赔偿8万元,为此A公司2016年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预计负债应为(A)万元。 A、0B、8.8 C、9 D、10.5 8、A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购入一台设备,原价为30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公司按照3年计提折旧,折旧方法与税法相一致。2008年1月1日,公司所得税税率由33%降为15%。除该事项外,历年来无其它纳税调整事项。该公司2008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的金额为( C )万元。 A、102 B、200 C、120 D、190 9、A公司2016年度发生的管理费用为2200万元,其中:以现金支付退休职工统筹退休金350万元和管理人员工资950万元,存货盘亏损失25万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42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200万元,计提坏帐准备150万元,其余均以现金支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6年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B)万元。 A、115 B、455 C、415 D、615 10、A公司于2016年5月被乙公司提起诉讼,乙公司声称丙公司现金流量严重不足未能按时归还乙公司的到期借款,因此要求为此项借款作担保的甲公司归还,并支付包括超期的罚息在内的款项40万元,2016年12月31日法院未做出判决,A公司根据诉讼的进展情况和考虑了律师的意见后认为,A公司的此项诉讼很可能败诉,且预计将要支付的罚息、诉讼费等费用为35万元,预计A公司因为此项诉讼而要求丙公司赔偿的42万元也基本能够确定,为此A公司2016 年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预计负债和资产分别为(C)万元。 A、32,40 B、32,42 C、35,35 D、35,42 11、A公司2018年1月10日发现,正在使用的甲设备技术革新和淘汰速度加快,决定从该月起将设备预计折旧年限由原来的10年改为6年,当时公司2017年的报表尚未报出。则该事项属于(A) A、会计估计变更 B、会计政策变更 C、前期差错更正 D、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企业购买股票所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在现金流量表中应计入(D)项目 A、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B、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C、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D、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13、2014年1月2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租赁合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B公司一台机器设备,专门用于生产M产品,租赁期为5年,年租金为120万元。因M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A公司自2016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该产品,当日M产品库存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事项对A公司2016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为(D)万元。 A、100 B、120 C、210 D、360 14、A有限责任公司股本构成如下:甲投资者为20万元,乙投资者为10万元,丙投资者为10万元;甲、乙、丙股权

网课学习教学工作总结

网络学习教学工作总结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在这春光明媚的好时节,本是师生同聚校园,共同学习成长的时间,而一场疫情却把我们困在了家中。身为一名毕业班的班主任,我深感自身责任的重大,既忧心孩子们的健康安全,又担心他们的学习是否会落下?在家是否会自觉?当疫情的新闻铺天盖地而来之时,家长们和孩子们的内心一定是恐慌的吧!为了让家长们和孩子们对疫情有更全面的认识,也提高家长们对此次疫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在疫情开始的第一时间我向学生及学生家长宣传疫情知识,每天定时询问学生的身体状况、生活动态,每天在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不给国家和社会添乱。自1月27日接到上级通知以来,每天坚持督促学生如实填写体温表,健康打卡,每天调查学生是否与疫区返程人员接触,近期是否接触过从武汉或经武汉返程人员,是否接触过武汉发热或咳嗽患者。通过班级微信群宣传有关疫情防控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注意示项,教育学生“宅家”坚决做到“三不”,即不串门,不聚餐,不集会。利用美篇宣传,指导家长在防疫期间做好学生的心理防护,强调非常时期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情绪管理,同时还指导家长如何帮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等,以此来化解孩子们和家长的焦虑和不安,增强学生平稳度过这段“非常时期”的信心。对于班上的学困生,随时电话联系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身体和学习情况。教育班上的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全国上下,大中小学学生延迟开学。在确保人群不聚集,师生不见面,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中小学教学的影响的情况下。为确保实效,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延迟开学期间,针对学生学习需求,我在网上查找、向同行老师们咨询、与平行班级的老师商量,选取适合孩子们的网络教学资源,基于线上课堂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授课互动答疑,咨询辅导测试等各项在线服务。在抗击疫情最严峻的时刻,虽不能像医务工作者那样奔赴一线,但我也想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培育好祖国未来的花朵,督促学生充分利用假期做好复课工作,让他们在学习上毫不松懈。 我所任教的六一班是一个团结、上进的班集体,共有学生40人。自六年级接手以来,孩子们的基础不是非常好,学习积极性不高,不爱举手发言。针对孩子们的学习现状,从寒假开始,我实行了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基础稍差的孩子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位课程大纲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位课程大纲 一、基本信息 、教材名称:市场营销学(第版)(王方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考试卷型及分值: 单选题分(每题分) 判断题分(每题分) 名词解释分(每题分) 简答题分(每题分) 案例题分(每题分)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小时 二、课程内容情况 (一)课程内容简介 ──地位:《市场营销学》是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类有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之上的应用科学。世纪年代后市场营销学从传统演变为现代市场营销学。其研究对象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它提供了一整套关于生产适合于国内和国际消费的产品的行之有效的概念、技术和实践。本课程内容涉及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及各种营销观念、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调查、市场营销战略、市场细分战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等。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整合和趋同成了一种大趋势。就像涓涓细流终归大海一样,世界经济趋向区域化和一体化,从分散的小市场走向统一的大市场。营销也从幼稚的小营销走向成熟的大营销。 ──作用:市场营销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营销是实现企业产品使用价值并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唯一途径。市场营销学认为,制造商把原材料加工制造成产成品,批发商、零售商购进各种商品,使得消费者能够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价格买到这些商品。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产品从企业走向市场,是经历了一次“惊险的跳跃”和“严峻的考验”,如果在这场“跳跃”中摔倒,摔碎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生产和经销这种产品的企业。可见,搞好市场营销工作是实现企业产品使用价值并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唯一途径。 考虑到营销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以及广泛的用途,培养个人一点营销意识非常重要。这也是开设这门课程的用意所在。 ──任务:通过这门课程的系统教案,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营销意识,以营销的眼光来看世界。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营销学的有关知识体系架构,学会使用营销学中特有的工具、方法和理念去分析实际中遇到的大量问题。 (二)重点内容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