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矫治器2

合集下载

正畸治疗中活动式矫治器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正畸治疗中活动式矫治器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正畸治疗中活动式矫治器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在正畸治疗中用活动式矫治器矫正的应用。

方法:将我院近年来(2021.1-2021.12)收治的40例需要采取矫治器矫正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分别矫正后对美观的满意度、矫正前后龈沟液sICAM-1、IL-1β、MMP-8水平的变化。

结果:矫正后患者对美观的满意度对比分析可见,观察组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矫正前,两组的龈沟液sICAM-1、IL-1β、MMP-8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矫正后,观察组龈沟液sICAM-1、IL-1β、MMP-8水平降低更明显,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结论:在正畸治疗中,用活动矫正器矫正能明显提高矫正后的美观度,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口腔炎性因子水平,对预防炎症、龋病等均有一定作用,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不同选择合适矫治器治疗,适用于口腔正畸关键词:正畸;活动式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引言目前,随着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注重牙齿的美观,也因此,正畸矫治患者也在逐年增加[1]。

矫治器可在临床中分为固定与活动两种,固定矫治器是较为传统的矫治器,能避免牙齿松动等情况,但该中方式易导致患者发生龋病、牙周炎症等情况[2]。

而活动式矫治器则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一缺点,具有佩戴方便、美观性强等优势,同时方便了患者口腔清洁,因此减少菌斑聚集,避免出现龋病加重矫正负担。

但临床对两种矫治器的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3]。

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正畸治疗中用活动式矫治器的治疗效果,详见下文。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近年来(2021.1-2021.12)收治的40例需要采取矫治器矫正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区间为18-42岁,平均32.16±2.13岁,安氏分类I类10例,安氏分类II类6例,安氏分类III类4例;对照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区间为19-40岁,平均32.13±2.12岁,安氏分类I类8例,安氏分类II类7例,安氏分类III类5例;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隐适美MA与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效果

隐适美MA与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效果

2021年2月第11卷第4期·临床医学·五官科隐适美MA与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效果刘 潇 周 洁 龙 文 李秋华 毛俊木▲广东省江门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广东江门 529000[摘要] 目的观察隐适美MA与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到江门市口腔医院使用隐适美MA和Twin-block两种方法进行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矫正的青少年患者各30例作为隐适美MA组和Twin-block组进行临床研究。

对患者矫治前和矫治后进行X线检查,测量矫治前后各参数的变化,并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隐适美MA组的下牙槽座角(SNB)高于Twin-block组,上下牙槽座角(ANB)、下颌平面角(GoGn-SN)、上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交角(UI-NA)低于Twin-block组,隐适美MA组面角、AB平面角和腭平面角总和(APDI值)、前鼻棘到颏下点的垂直距离(ANS-Me下面高)高于Twin-block组,上切牙切缘到下切牙唇面的水平距离(Overjet覆盖)、上前牙盖过下前牙唇面的垂直距离(Overbite覆合)低于Twin-bloc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隐适美MA与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对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隐适美MA矫治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隐适美MA;Twin-block;骨性Ⅱ类下颌后缩;功能矫治器治疗[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1)04-0209-04 Observation 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visalign MA and Twin-block functional orthopedic appli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juvenile skeletal class Ⅱ mandibular retrusionLIU Xiao ZHOU Jie LONG Wen LI Qiuhua MAO Junmu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Jiangmen Municipal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Guangdong, Jiangmen 52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visalign MA and Twin-block functional orthopedic appli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juvenile skeletal classⅡ mandibular retrusion. Methods A total of 30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Angle Class Ⅱ mandibular retrusion who were treated by two methods of Invisalign MA and Twin-block admitted to Jiangmen Municipal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Invisalign MA group and the Twin-block group respectively for clinical research. X-ray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changes of paramete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SNB of the Invisalign MA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win-block group, and ANB, GoGn-SN and UI-SN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Twin-block group. In the Invisalign MA group, APDI and ANS-M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Twin-block group. Meanwhile, the Overjet coverage and Overbite overlap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Twin-block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The Invisalign MA and Twin-block functional orthopedic appliances both have good clinical efficacies on juvenile skeletal class Ⅱ mandibular retrusion, but Invisalign MA has better therapeutic efficacy.[Key words] Invisalign MA; Twin-block; Skeletal classⅡ mandibular retrusion; Functional orthopedic appliance treatment有统计表明安氏Ⅱ类错在我国恒牙期青少年中所占比例为23%,是我国青少年最常见的畸形[1]。

活动矫治器基托实训报告

活动矫治器基托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矫治器的种类日益丰富,其中活动矫治器因其操作简便、舒适度高、可调节性强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们对活动矫治器基托制作技术的掌握,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活动矫治器基托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活动矫治器基托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活动矫治器基托的制作流程和技巧。

3. 提高口腔修复临床实践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活动矫治器基托的理论知识学习。

2. 活动矫治器基托的制作工艺学习。

3. 实践操作,包括模型制备、基托设计、材料选择、基托制作、试戴调整等。

四、实训过程1. 理论知识学习在实训的第一天,我们首先学习了活动矫治器基托的基本概念、分类、适应症、禁忌症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对活动矫治器基托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制作工艺学习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重点学习了活动矫治器基托的制作工艺。

首先,我们了解了模型制备的基本步骤,包括取模、修整、清洁等。

然后,我们学习了基托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美观、舒适、功能等。

接着,我们学习了材料选择和加工方法,如塑料、金属等材料的特性、加工工艺以及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在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实践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1)模型制备:按照规范取模,修整模型,确保模型准确无误。

(2)基托设计:根据患者口腔情况,设计合适的基托形状和尺寸。

(3)材料选择:根据基托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4)基托制作:按照制作工艺,将材料加工成基托。

(5)试戴调整:将制作好的基托试戴在患者口中,根据患者反馈进行适当调整。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活动矫治器基托的制作流程和技巧。

2. 提高了口腔修复临床实践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六、实训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训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的基础,而实践操作是检验理论知识的唯一标准。

医学类齿科名词解释解答题

医学类齿科名词解释解答题

名解: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症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分析、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错牙合畸形: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期异常等导致的牙齿、咬合、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之间的牙合关系异常,颌骨的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

理想正常牙合:是Angle提出来的,即全副牙齿完整、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十分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个别正常牙合: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的范围,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

预防矫治:是指在错牙合畸形发生以前采取的一些预防措施,除去各种可能造成错牙合畸形的因素以避免错牙合畸形的发生。

阻断矫治:是指在错牙合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口腔早期矫治,阻断错牙合畸形向严重方向发展,将牙合面的发育导向正常。

一般矫治:是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多将的,根据不用牙颌面畸形选用不同类型矫治器。

外科矫治:是指对生长发育完成后的严重的骨性错牙合畸形需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矫治,通常由正畸科和颌面外科的医师合作完成。

以保证颅颌面畸形及关系均能得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生长:是指活体的组织、器官等在生物学过程中的数量,形态变化,是细胞分裂,细胞增殖和细胞体积增大及间质增加的结果,是可用测量值来表示的量的变化。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增长的程度、表现为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和完成过程。

生产间隙:一般在前牙部分,3~6岁犹豫生长发育而出现牙列间隙,但没有一定的类型。

灵长间隙: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远中出现的间隙,是灵长类动物的特征。

替牙间隙: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实牙和第一、二双尖牙打。

个别牙错位:是指个别牙偏离正常位置,出现唇向和颊向错位,腭向或舌向错位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转位、斜轴、易位等。

中性关系:上下颌骨及上下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当正中牙合位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

利用压膜式活动矫治器压入下颌第一、第二磨牙1例

利用压膜式活动矫治器压入下颌第一、第二磨牙1例

利用压膜式活动矫治器压入下颌第一、第二磨牙1例刘青;黄鑫琪;姜丹;迟豪军;王凌洁;孙闻天;刘钧【期刊名称】《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36)2【摘要】本文报道1例左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缺失较长时间后对118226rn第一、第二磨牙伸长,因修复间隙不足而采用压膜式活动矫治器配合正畸橡皮圈持续施轻力进行左下颌第一、第二磨牙的压低,从而获得足够的间隙完成种植牙修复,建立良好稳定的咬合关系.%This case report focused on a patient with supraerup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mandibular molars as a result of los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maxillary molars for a long time. We adopted a combination of a vacuum-formed removable appliance and elastics to intrude the first and second mandibular molars by using a continuous,light force to acquire sufficient restoration space for maxillary molars. Thus, the dental-implant treatment was successful, and a good and stable occlusal relationship was established.【总页数】3页(P226-228)【作者】刘青;黄鑫琪;姜丹;迟豪军;王凌洁;孙闻天;刘钧【作者单位】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成都 61004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成都 61004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成都61004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成都 61004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口腔科,北京10010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成都 610041;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庆阳 745000;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成都 61004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成都 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相关文献】1.上颌粘接式变异横腭杆和下颌活动矫治器矫正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临床研究[J], 杜伟;温黎明;张欣;黄晓峰2.微种植钉近中移动下颌第二磨牙关闭第一磨牙拔牙间隙 [J], 缪耀强3.压膜式活动矫治器在错颌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J], 王旻4.关闭下颌第一磨牙失牙间隙对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及牙槽骨的影响 [J], 李云;陈群;覃玲;莫水学5.前移下颌第二磨牙及竖直水平阻生的第三磨牙矫治下颌第一磨牙缺隙的牙槽骨改建的研究 [J], 裘军;王列炜;俞高龙;林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参考课件)活动矫治器和功能矫治器

(参考课件)活动矫治器和功能矫治器
40
• 20世纪二、三十
年代,丹麦牙医 Andresen受咬合 跳跃思想的影响 设计了Activator (肌激动器), 改变下颌位置和 患者的咀嚼型。
41
• 随后,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改进。 • 五十年代Bimler矫治器、kinetor矫治器。
42
• 六十年代,Balters设
计了Binator矫治器 (生物调节器):特 别强调舌的位置,认 为舌位置异常是错合 的原因之一,前牙切 对切是最有利的生理 关系,唇的闭合可以 刺激口周肌并使咀嚼 肌功能协调。
加高,颌面肌肉张力增加,肌肉为了恢复原有的张力 而发生收缩,此收缩力通过斜面的作用,可引导下牙 弓向前移动,以纠正下颌后缩畸形。
29
活动矫治器的初戴和复诊
检查矫治器质量:固位、加力和连接三部分是 否合乎要求
戴上活动矫治器,教会病人取戴 常规医嘱 矫治器加力:
力量—正畸力或矫形力; 间隔:1次/2周;1次/4周;1次/3个月
36
• 功能性矫治器:本身不产生任何机械力,
在口内的固位一般也不严格,其作用是通 过改变口面肌肉功能促进合发育和颅面生 长,从而矫正形成中的错合畸形。
• 其特点:①利用肌力影响牙齿和骨骼;②
上、下牙列打开、咬合分离;③下颌向前 (后)移位;④吞咽时上、下唇紧密闭合; ⑤选择性改变牙齿的萌出道。
37
• 2 、矫形正畸力混合扩展:
无法扩展腭中缝,后牙颊向移动,从而一定程度上刺 激牙槽骨。每侧可得到1-2mm间隙。
• 3 、功能性扩展:
功能矫治器改变原有的肌肉平衡,如FR的颊屏去除颊肌 对牙弓的压力,牙弓宽度可增加4mm。
25
扩弓前后
26
(4)破除不良习惯矫治器

利用压膜式活动矫治器压入下颌第一、第二磨牙1例

利用压膜式活动矫治器压入下颌第一、第二磨牙1例
f收 稿 日期J 2017一l0一¨ ; 【修 回 日期J 2018-01—09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81470722,81201379) I作者简介】刘青 ,学 士 ,E—mail:261087269@qq.com 【通信 作者 】刘 钧 , 副 教授 ,博 士 ,E-mail:junliu@SCU.edu.cn
【摘要】 本 文报道 1例左 上颌第 一 、第二磨牙缺失较长 时间后 对胎第一 、第 二磨牙伸长 ,因修 复间隙不 足而采用压 膜 式活动矫治器配合正畸橡皮圈持续施轻力进行左下颌第一 、第二磨牙 的压低 ,从而 获得 足够 的间隙完成种植牙修 复 ,建立 良好稳定的咬合关系 。 【关 键 词 1 磨 牙 压 入 ; 活 动 矫 治 器 ; 种 植 牙 修 复 I中图 分 类 -N-! R 783.5 【文 献 标 志码 l B [doi] 10.7518/hxkq.2018.02.021
of loss of the f irst and second maxillary molars for a long time.W e adopted a combination of a vacuum—formed rem ovable appliance and elastics to intrude the first and second m andibular m ola r s by using a continuous,tight force to acquire suff icient restoration space f or m axillary molars.Thus,the dental·implant treatment was successful,and a good and stable occlusal relationship was established. 【Key words】 molar intrusion; removable appliance; dental implant treatment

活动矫治器及活动矫治技术

活动矫治器及活动矫治技术
面的密合
加强支抗的几种方法
增加牙周膜面积
加强支抗的几种方法
• 利用牙弓对侧牙齿来加强支抗
横腭杆、 Nance弓、舌弓
• 利用口外装置来增强支抗(J 钩、口外弓) • 种植体支抗
加强支抗的几种方法
使用适当的矫治力
最适力:能使牙齿产生最好的移动效果的最低力值
加强支抗的几种方法
牙齿移动的类型
整体移动牙所需的力量约大于倾斜移动所需 力的2-3倍
理想正畸弓丝的要求
•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良好的成型性 • 良好的弹性
合垫式活动矫治器
3.矫治器的分类
• 固位方式分:活动、固定 • 矫治力的来源分:机械、磁力、功 能 • 作用目的分:矫治、预防、保持
分类
活动矫治 (removable appliance)
固定矫治器 (fixed appliance)
• 按力的部位分(口内支抗、口外支抗) • 按颌分(颌内支抗、颌间支抗 颌外支抗) • 活动矫治器主要由固位部分、加力部分和连接部
分组成。
三、功能矫治器
(一)功能矫治器的起源
• 20世纪初,Viggo Andresen(挪威),
使用Activator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的 正式起源。
• Bionator, Frankel, Twin-block, Herbst
矫治器,陆续发明及应用。
(四)功能矫治器的治疗程序
1、诊断:牙模、临床口面功能、X线头侧分 析、骨龄判断
2、设计:咬合重建标准、矫治器、预后 3、咬合重建(bite reconstruction):口内咬
合蜡型、模型、合架 4、技工室制作 5、临床治疗 6、后期固定矫治
小结
• 支抗:能抵抗矫治力反作用力的结构。 • 按作用方式分(简单支抗、交互支抗) • 按后牙前移占据拔牙间隙的量分(最大支抗、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