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公开课教案
生物入侵者公开课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生物入侵者公开课教案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对象:八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特点和危害。
2. 掌握生物入侵者防治的基本方法。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入侵问题的关注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和特点。
2. 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3. 生物入侵者防治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生物入侵者防治的方法。
2. 如何提高学生对生物入侵问题的关注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入侵者的图片,如美国白蛾、巴西龟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物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出现在我国的?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它们?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入侵者。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特点和危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特点和危害。
结合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生物入侵者的防治方法。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物入侵者防治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生物入侵者的认识。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特点和危害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物入侵者防治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教材。
2. PPT或板书。
3. 生物入侵者图片。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举例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结合时事,关注生物入侵者在我国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关注度。
4. 加强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延伸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入侵者,我们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前往当地的动物园、植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观察和学习那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入侵者的情况。
生物入侵者教案公开课

生物入侵者教案公开课第一章:生物入侵者的概念与分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物入侵者的定义。
2. 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的分类。
3. 让学生掌握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入侵者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生物入侵者,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2. 生物入侵者的分类:介绍生物入侵者的分类,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3. 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物种灭绝、生态平衡破坏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入侵者的定义、分类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物入侵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入侵者。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生物入侵者的定义、分类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物入侵者案例,如红火蚁、巴西龟等。
4.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生物入侵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有关生物入侵者的资料,了解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某一种生物入侵者的研究报告。
第二章: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与扩散机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
2. 让学生掌握生物入侵者的扩散机制。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介绍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如人为传播、自然传播等。
2. 生物入侵者的扩散机制:分析生物入侵者的扩散机制,如繁殖能力、适应能力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和扩散机制。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生物入侵者传播和扩散的原因。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
2. 讲解:讲解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和扩散机制。
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生物入侵者传播和扩散的原因。
4.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和扩散机制。
《生物入侵者》教案3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第一篇:教材简介:本书是环保专家贾思勰先生著作,是一本以生物入侵为主题的科普读物。
书中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面临的有害入侵生物,它们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农业经济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
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危害。
2.认识我国目前主要的生物入侵种类。
3.掌握有效的生物入侵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1.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危害。
2.我国主要的生物入侵种类。
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防治生物入侵。
2.如何通过教育普及生物入侵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生物入侵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2.教师针对学生的反应进行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入侵生物存在哪些危害?二、讲授(30分钟)1.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危害。
2.我国主要的生物入侵种类及其危害。
三、练习(20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2.请学生就一种生物入侵选题,汇报该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四、总结(10分钟)1.运用PPT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2.讲解生物入侵对我国的危害及需采取的防治措施。
五、作业(自行安排)1.阅读《生物入侵者》相关章节,完成作业。
2.收集一些生物入侵的新闻报道,进行展示和讨论。
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展示法4.总结法教学工具:1.生物入侵图片2.PPT3.生物入侵新闻报道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展示、总结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危害。
但是,在讲述我国主要的生物入侵种类时,许多学生因为口语表达的不够流利,理解有些困难。
下一节课,我将重新规划课程,增加听力和口语训练。
同时,将通过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入侵相关的知识。
生物入侵者教案(优秀5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5篇生物入侵者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生物入侵者教案篇一课型:自读执笔:审核:主审核: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藩篱()河蚌()归咎()棕树()蒲公英()2、解释下列词语:归咎:束手无策:物竞天择:3、说明文是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语言的_________与__________,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4、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关于________的说明文,文章采用_______,条理清晰地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对待它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措施。
二、学习研讨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2、“生物入侵者“的含义是什么?3、理出文章层次4、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说明对象的?5、文中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6、学习说明文简明,准确,周密的特点。
示例: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油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方法指导:“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揭示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周密性。
学生合作交流以下各题:①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
《生物入侵者》教案四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四篇生物入侵者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是一篇介绍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移迁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的事理性说明文。
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见解和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同时也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提升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积累词语,掌握“劫掠、栖息、藩篱、归咎”等词的读音及词义,理解“在劫难逃、五彩斑斓、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利用。
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能力目标:理清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升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提升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3.把握文章所利用的说明方法(二)德育目标:加强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2.通过学习,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利用的说明方法,能收集筛选信息,加强对生物入侵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三)教学方法:课文学习以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2.讨论归纳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收集资料,讨论归纳主题,共同解决。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预习认真阅读课文(至少三遍)。
2.学生预习了解作者。
3.通过查资料理解生字词。
4.能通过自学把握课文段落层次。
5.课前准备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危害。
二:导入多媒体播放一则生物入侵者的新闻,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生答:外来生物入侵者给我国生态带来严重危害。
师导入:是呀!生物入侵者不但危害我国还危及其他国家甚至全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梅涛的《生物入侵者》板书课题三:通过解题来学习课文师:什么是入侵?生答:“入侵”是指外来或有害的物质进入。
生物入侵者教案3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生物入侵者教案第一篇:了解生物入侵者课程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为什么生物入侵者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教学重点:1. 生物入侵的定义。
2. 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3. 生物入侵者的分类。
教学难点:1. 生物入侵者的分类。
2. 学生如何理解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威胁。
教学方法:1. 课前讲解。
2. 小组合作讨论。
3. 观看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内容:一、生物入侵者的定义什么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指的是一种物种从它的原来的地理位置通过人为或者非人为的原因移动到另外一个地理位置,并在这里扩散和生存的现象。
生物入侵者指的是这类外来物种,它们不属于某个地区原有物种群体,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二、生物入侵者的危害生物入侵者的严重程度是不可忽视的,它们会给生态系统带来很多的危害。
以下是生物入侵者的危害:1. 生物入侵者会人为的改变原有的生态系统,新的生物物种可能带来新的病害、竞争,导致环境中物种的数量增加或减少。
2. 生物入侵者会干扰生态平衡,推动原来物种的衰落。
国际专家呼吁,生物入侵者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
3. 生物入侵者会危及人类生存,进入农业、林业、渔业之后,只会对这些行业带来影响,对人类生命产生直接或间接威胁。
三、生物入侵者的分类生物入侵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爬行动物:在全球范围内,考茨海岸水蛇、侏儒螈等物种是非常典型的生物入侵者,它们也给环境及其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伤害。
2. 水生生物:像金鱼、水螅、亚洲外来鱼、南美太阳鱼等,它们都是入侵者中比较危险的种类。
3. 细菌和病原体:生物入侵者也可能是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细菌和病原体。
小结:生物入侵者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对我们的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此类问题,尽可能的采取措施,为保护生态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
第二篇:如何应对生物入侵者课程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如何应对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课程教案

《生物入侵者》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认识生物入侵的特点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入侵者的定义与特点2. 生物入侵者的危害3. 生物入侵的原因与途径4. 我国常见的生物入侵者及实例5. 生物入侵的防治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特点及危害2. 生物入侵的原因与途径3. 生物入侵的防治措施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特点、危害、原因、途径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常见的生物入侵者及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入侵的实际危害。
3. 小组讨论法:探讨生物入侵的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4. 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防止生物入侵的宣传活动,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的现象,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特点、危害、原因、途径等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常见的生物入侵者及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入侵的实际危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生物入侵的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6. 实践活动: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防止生物入侵的宣传活动,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7.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思考生物入侵者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估学生对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特点、危害、原因、途径等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生物入侵实际危害的理解深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作业中防止生物入侵宣传活动的创意和实施可能性,以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提升。
生物入侵者公开课教案

一、教案名称:生物入侵者的概念与特征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生物入侵者的特征;(3)培养学生对生物入侵问题的关注。
2. 教学重点:生物入侵者的概念与特征3. 教学难点:生物入侵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4. 教学准备:PPT、生物入侵者案例资料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PPT,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2)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入侵者的特征,包括生物学特征、生态环境影响等;(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物入侵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入侵现象;(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物入侵者问题的严重性。
6. 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其他生物入侵者案例,下节课分享。
二、教案名称: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2)培养学生识别和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识。
2. 教学重点: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控方法3. 教学难点:生物入侵者传播途径的识别与防范4. 教学准备:PPT、生物入侵者传播途径图片资料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PPT,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2)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包括人为传播、自然传播等;(3)图片分析:展示生物入侵者传播途径的图片,让学生识别和防范;(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入侵者传播途径的防控方法;(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识别和防范生物入侵者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防范生物入侵者,下节课分享。
三、教案名称:生物入侵者的生态环境影响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2. 教学重点: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表现3. 教学难点: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4. 教学准备:PPT、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案例资料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PPT,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等;(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案例;(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注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入侵者》教案
时间:2012年12月5日
地点:和硕县第二中学三楼多媒体教室
学生:和硕县第二中学八(8)班
授课人:徐静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老师指导下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
序及其说明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读说配合、读写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自然,关注科学以及严谨
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学会写简单说明文的方法。
2、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设计:说读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电子专家梅涛先生的一篇说明文《生物入侵者》。
(板书)
二、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本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者”?自由朗读课文,
找一找。
(1、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2、斑贝、亚洲天牛、南美红蚂蚁、棕树蛇、果蝇、蛇、蜥蜴、山猫)
三、自从这些“入侵者”出现在梅涛先生的文章后,各类科技报纸杂志都开始争相
关注这一问题了。
这时,编辑部来信了,“梅涛先生,由于篇幅所限,我们需要一段文字,请你给选择其中的一段吧。
”
1、你能帮助梅涛先生选一段吗?轻声读课文,先自己选,然后可以互相商量商量,
用简洁而又具有概括性的语言来告诉大家你选择的理由。
第一段: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第二段:对生物入侵者的明确界定。
第三段:举例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人类的危害。
第四段:举例说明“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五段:“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第六段:生物学家对“生物入侵者”所持的观点。
第七段: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学者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第八段:扼制“生物入侵者”的措施
可随机概括为:概念——危害——原因、途径——态度——措施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板书)2、小结:介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的说明文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
以这种说明顺序为主的说明文是事理说明文。
四、1、请同学们把含有或者隐含以上关键性词语的句子标画出来。
2、现在可以看看你课本上的圈画批注,有没有发现什么微妙的特点?
(中心句都在段首)
3、那你能根据这个特点,把课文的关键信息串联起来,写一篇《生物入侵者》的
浓缩文吗?也可口头流畅地表述。
自己先整理一下。
4、学生交流。
必要时给出范文。
(“课文浓缩文”的范文:
专家们把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殖,它们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罪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也是如此。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然而更多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
5、此时,我手上有两篇《生物入侵者》的文章了,一篇是梅涛先生的,一篇是我
们一起缩写的。
现在,让你选择读《生物入侵者》,你会选择哪一篇呢?默读课文,有理有据地告诉我们你选择的理由。
举例子:
a、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软体动物)
被一艘货物带到北美大陆。
b、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
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
小结:增加说服力,使读者产生兴趣。
列数字:
a、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b、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
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c、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小结:准确、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打比方:
a、生物入侵者
b、偷渡者
c、移民
小结:激起读者兴趣、增强文章趣味性、生动、形象。
语言的准确、严谨性:
a、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
遗弃而逃出,为害一方。
(往往)
b、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
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
(几乎)
语言的生动性:
安家落户、占领、天堂、赶尽杀绝、与日俱减、漏网之虫、啸聚山林束手无策。
6、小结:看来梅涛先生不只会研究机器人,语言功夫也是了得啊!
五、原来说明文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难,我们不仅能学会它,我相信大家也能写上那么
一两段了,请同学们选择教室范围之内的一样事物来写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现在来动笔写一写。
六、将小短文整理成一篇结构完整的小型说明文。
板书:
生物入侵者
梅涛
概念——危害——原因、途径——态度——措施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