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化学
表面活性剂化学反应

表面活性剂化学反应在化学领域中,表面活性剂是一类能够改善液体表面性质的化学物质。
表面活性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洗涤剂、乳化剂、泡沫剂等等。
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反应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将对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反应进行探讨。
首先,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是其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
当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水中时,会发生丰富的化学反应。
比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会形成胶束结构,这种结构在清洁剂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此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也会发生吸附作用,这种吸附作用在染料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总的来说,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对其性能和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表面活性剂与其他化学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其应用的关键。
比如,表面活性剂与油脂之间的作用,是洗涤剂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表面活性剂中的亲水基团与油脂中的疏水基团之间会发生疏水作用,从而使油脂分散在水中。
这种化学反应导致了表面活性剂在清洁剂中的有效性。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可以与酸碱等其他化学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从而影响其表面性质和乳化性能。
最后,表面活性剂在生物体系中的化学反应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细胞膜表面,存在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它们通过化学反应调节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
表面活性剂在生物体系中的作用涉及到病毒颗粒、细胞膜融合等重要生物学过程,其化学反应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反应是其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重要基础。
通过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反应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性质和功能,为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促进对表面活性剂化学反应的深入理解。
17种常用表面活性剂汇总

17种常用表面活性剂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DLS)一、英文名: Disodium Monolauryl Sulfosuccinate二、化学名: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三、化学结构式: ROCO-CH2-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 常温下为白色细腻膏体,加热后(>70℃)为透明液体;2. 泡沫细密丰富;无滑腻感,非常容易冲洗;3. 去污力强,脱脂力低,属常见的温和性表面活性剂;4. 能与其它表面活性剂配伍,并降低其刺激性;5. 耐硬水,生物降解性好,性能价格比高。
五、用途与用量:1.用途:配制温和高粘度高度清洁的洗手膏(液)、泡沫洁面膏、泡沫洁面乳、泡沫剃须膏,也可配制爽洁无滑腻的泡沫沐浴露、珠光香波等。
2.推荐用量:10—6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MES一、英文名:Disodium Laureth(3) Sulfosuccinate二、化学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三、化学结构式:RO(CH2CH2O)3COCH2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2.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3.泡沫丰富细密稳定;性能价格比高;4.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5.复配性能好,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和植物提取液(如皂角、首乌)复配,形成十分稳定的体系,创制天然用品;6.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五、用途与用量:1、用途:制造洗发香波、泡沫浴、沐浴露、洗手液、外科手术清洗及其它化妆品、洗涤日化产品等,还可作为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发泡剂等。
广泛用于涂料、皮革、造纸、油墨、纺织等行业。
2、推荐用量:在香波中为8-12%,在浴液中用量为10-15%,其它化妆品中为0.5-5%。
应用时PH值不应超过7。
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DMSS一、英文名:Disodium Cocoyl Monoethanolamide Sulfosuccinate二、化学名称: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三、结构式:RCONHCH3Na)COONa2CH2OCOCHCH(SO四、产品特性:1.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2.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3.泡沫丰富细密稳定;稳泡性能优于醇醚型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4.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5.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表面活性剂化学知识点

表⾯活性剂化学知识点表⾯活性剂化学第⼀讲表⾯活性剂概述1、降低表⾯张⼒为正吸附,溶质在溶液表⾯的浓度⼤于其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此溶质为表⾯活性物质。
增加表⾯张⼒为负吸附,溶质在溶液表⾯的浓度⼩于其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此溶质为表⾯惰性物质。
2、表⾯张⼒γ:作⽤于单位边界线上的这种⼒称为表⾯张⼒,⽤γ表⽰,单位是N·m -1。
影响纯物质的γ的因素(1) 物质本⾝的性质(极性液体⽐⾮极性液体⼤,固体⽐液体⼤)(2) 与另⼀相物质有关。
纯液体的表⾯张⼒是指与饱和了其本⾝蒸汽的空⽓之间的界⾯张⼒。
(3)与温度有关:⼀般随温度升⾼⽽下降. (4)受压⼒影响较⼩.3、表⾯活性剂的分⼦结构特点 “双亲结构”亲油基:⼀般是由长链烃基构成,以碳氢基团为主亲⽔基:⼀般为带电的离⼦基团和不带电的极性基团疏⽔基的疏⽔性⼤⼩:脂肪烷基>脂肪烯基>脂肪烃-芳基>芳基>带有弱亲⽔基的烃基。
相同的脂肪烃疏⽔性强弱顺序:烷烃>环烷烃>烯烃>芳⾹烃。
从HLB 值考虑,亲⽔基亲⽔性的⼤⼩排序:-SO4Na 、-SO3Na 、-OPO3Na 、-COONa 、—OH 、—O - 4、离⼦表⾯活性剂(⼀)阴离⼦表⾯活性剂:起表⾯活性作⽤的部分是阴离⼦。
1)⾼级脂肪酸盐:①通式:(RCOO)n-Mn+脂肪酸盐②分类:⼀价⾦属皂(钾、钠皂);⼆价或多价皂(铅、钙、铝皂);有机胺皂(三⼄醇胺皂) ③性质:具有良好的乳化能⼒,易被酸及多价盐破坏,电解质使之盐析。
④应⽤:具有⼀定的刺激性,只供外⽤。
2)硫酸化物:①通式:R-OSO3-M+②分类:硫酸化油(硫酸化蓖⿇油称⼟⽿其红油);⾼级脂肪醇硫酸脂(⼗⼆烷基硫酸钠) 。
③性质:可与⽔混溶,为⽆刺激的去污剂和润湿剂;乳化性很强,稳定、耐酸、钙,易与⼀些⾼分⼦阳离⼦药物发⽣沉淀。
④应⽤:代替肥皂洗涤⽪肤;有⼀定刺激性,主要⽤于外⽤软膏的乳化剂。
有时也⽤于⽚剂等固体制剂的润湿剂或增溶剂。
3)磺酸化物:①通式:R·SO3-M+②分类:脂肪族磺酸化物,如⼆⾟玻珀酸脂磺酸钠;烷基芳基磺酸化物,如⼗⼆烷基苯磺酸钠,常⽤洗涤剂;烷基苯磺酸化物;胆酸盐,如⽜磺胆酸钠。
17种常见的表面活性剂

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DLS)一、英文名:Disodium Monolauryl Sulfosuccinate二、化学名: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三、化学构造式:ROCO-CH2-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 .常温下为白色细腻膏体,加热后(>70βC)为透亮液体;2 .泡沫细密丰富;无滑时感,格外简洁冲洗;3 .去污力强,脱脂力低,属常见的温存性外表活性剂;4 .能与其它外表活性剂配伍,并降低其刺激性;5 .耐硬水,生物降解性好,性能价格比高。
五、技术指标:1 .外观(25βC):纯白色细腻膏状体2 .含量(%) :48.0—50.03 .Na2SO3 (%) :≤0.504 .PH 值11 %水溶液): 5.5—7.0六、用途与用量:1 .用途:配制温存高粘度高度清洁的洗手膏(液)、泡沫洁面音、泡沫洁面*、泡沫剃须膏, 也可配制爽洁无滑腻的泡沫沐浴露、珠光香波等。
2 .推举用量:10—60%。
脂肪醵聚氧乙烯醒(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MES一、英文名:Disodium Laureth(3) Sulfosuccinate二、化学名:脂肪醇聚氯乙烯酸(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三、化学构造式:RO(CH2CH2O)3COCH2CH(SO3Na)COONa四、产品特性:1 .具有优良的洗涤、*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2 .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外表活性剂的刺激性;3 .泡沫丰富细密稳定;性能价格比高;4 .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5 .复配性能好,能与多种外表活性剂和植物提取液(如皂角、首乌)复配,形成格外稳定的体系,创制自然用品;6 .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五、技术指标:1 .外观(25℃):无色至浅**透亮粘稠液体2 .活性物(%) :30.0±2.03 .PH 值(1%) : 5.5-6.54 .色泽(APHA) :≤505 .Na2SO3 (%):≤0.36 .泡沫(mm) :≥150六、用途与用量:1、用途:制造洗发香波、泡沫浴、沐浴露、洗手液、外科手术清洗及其它扮装品、洗涤日化产品等,还可作为*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发泡剂等。
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与应用

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与应用化学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物质。
它们以其特殊的性质,在各种领域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和应用。
一、化学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化学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分子结构上的特殊性质,能够吸附在液体表面并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
它们以亲水性和疏水性部分构成,因此可以在液体中形成胶束,并在界面上发挥应用。
二、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性质1. 降低表面张力化学表面活性剂能在液体表面或液体-固体界面降低表面张力,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质,使其在水中部分分子吸附在液体表面上,使表面张力降低。
2. 分散作用化学表面活性剂能使油和水两种互不溶于单质混合,分散作用使油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
这对于液体的混合、溶解和吸收有着重要的应用。
3. 乳化作用化学表面活性剂在水和油界面能够形成乳状液,使两者混合得更加均匀。
这种乳化作用在食品、化妆品和润滑剂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4. 润湿性化学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够降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使液体能够在固体表面上均匀分布。
这对于清洁剂、涂料和涂层等领域非常重要。
5. 增稠性化学表面活性剂在高浓度时能形成胶束,形成网状结构,增加液体的黏性。
这种增稠性在洗涤剂、油漆和胶水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三、化学表面活性剂的应用1. 清洁剂化学表面活性剂作为清洁剂的重要组分,能够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增强溶解能力,使污垢更容易被清洗。
例如,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去除衣物上的污渍。
2. 洗护产品化学表面活性剂在洗发水、沐浴露等洗护产品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降低洗涤液的表面张力,使洗涤剂更容易被清洗,从而有效去除头发和皮肤上的油脂和污垢。
3. 化妆品化学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起到乳化、稳定和润湿的作用。
例如,乳状化妆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使油和水充分混合,使化妆品更易于使用和吸收。
4. 农药与肥料化学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和肥料中用作助剂,能够提高药剂或肥料对植物和土壤的附着性,提高效果,并降低泥土中的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与各种化学反应的深度解析

表面活性剂与各种化学反应的深度解析表面活性剂,这一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化合物,其特性使得它能够与众多物质发生反应。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表面活性剂与各种化学反应的关联,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这一重要的化学物质。
一、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两亲结构的化合物,由疏水性烃基和亲水性基团组成。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从而产生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表面活性剂与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表面活性剂最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之间的平衡会发生改变。
例如,在酸性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基团更易与氢离子结合,从而增强其亲水性;而在碱性条件下,疏水性基团更易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从而增强其疏水性。
三、表面活性剂与氧化还原反应表面活性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某些表面活性剂能够作为催化剂,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同时,在某些情况下,表面活性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也会对其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
四、表面活性剂与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过程。
在聚合反应中,表面活性剂可以作为乳化剂、分散剂等角色,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某些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参与到聚合反应中,成为聚合物链的一部分。
五、表面活性剂与生物反应在生物领域,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例如,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需要借助表面活性剂;在生物膜的研究中,表面活性剂可以模拟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此外,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参与到生物催化反应中。
六、结论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具有两亲结构的化合物,能够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了解表面活性剂与各种化学反应的关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这一重要的化学物质,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表面活性剂 化学名词

化学名词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是能使目标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常为极性基团,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羟基、酰胺基、醚键等也可作为极性亲水基团;而疏水基团常为非极性烃链,如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
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其他表面活性剂等。
中文名表面活性剂外文名surfactant别名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学科化学分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其他表面活性剂等特性两亲性作用降低目标溶液的表面张力简介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
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常为极性基团,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羟基、酰胺基、醚键等也可作为极性亲水基团;而疏水基团常为非极性烃链,如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
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其他表面活性剂等。
起源历史①公元前2500年——1850年羊油和草木灰制造肥皂羊油——三羧酸酯简称三甘酯,经碱水解→羧酸盐+单甘酯+二甘酯+甘油19世纪中叶一方面肥皂开始实现工业化大生产,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
②土耳其红油的出现:土耳其红油即蓖麻油与硫酸反应的产物,蓖麻油为蓖麻油酸的三甘酯,深度磺化,耐酸耐硬水③19世纪初,矿物原料制备洗涤剂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硫酸(绿油)。
蜡和茶的磺化混合物,溶于酸中,呈绿黑色,用碱中和制得。
表面活性剂化学

20 8 6
பைடு நூலகம்
月桂酸钾
16
12
A
4
Na2SO4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8 4
B
0 0.1 0.2 0.3 0.4 0.5 0.6
0
3、胶束增溶
(1)增溶
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少量
不溶于水的有机物质时,可得到透明水溶液,这种现象
称为增溶。此有机物质叫被增溶物质。
(2)原因
不溶于水的有机物质进入胶束内部,呈现热力学
润湿剂 渗透剂
② 本质
使水溶液表面张力下降。 g
σl-g
σS-g
θ
l
σS-l
S
加入润湿剂可使润湿角θ降低, θ越小,表示
润湿越好。
③ 润湿与表面张力的关系
杨氏(T.Young)方程式 σs - g = σs -l + σl - g COS cos = (σs - g - σs -l ) /σl -g
表面活性剂化学
表面活性剂
从广义上讲,能使体系表面张力降低的溶质均
可称为表面活性物质;但习惯上只将显著降低表面
张力的这类化合物称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双亲性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1970年 1996年
世界表面活性剂产量 世界表面活性剂产量 >50% >20% 其余
320万吨 1000多万吨
C12H25NH(CH2)2COO - Na+ HCl C12H25NH(CH2)2COOH + NaCl (弱 酸 性) 有沉淀生成 HCl C H NH(CH2)2COOH (强 酸 性) 12 25 HCl 沉淀溶解
b 甜菜碱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6.2化学稳定性
1)酸、碱稳定性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强酸中不稳定、而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 胺盐类在碱中不稳定,容易析出游离胺,但较耐 酸;而季铵盐在酸和碱中均较稳定。
4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一般的能稳定地存在于酸、碱溶液中。 两性表面活性剂: 在等电点时容易生成沉淀。但分子中有季铵离子者, 则不会出现沉淀。 含有酯基表面活性剂: 在强酸及强碱溶液中都易发生水解,最不稳定; 含醚链表面活性剂 在强酸及强碱溶液中最为稳定。
48
3)疏水基链长 疏水基链越长,分支化程度越小,表面活性剂对 人体越温和。
4)分子内引入PEG基团 增大分子中PEG长度,刺激性会进一步降低,既使是
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引入PEG链,形成所谓掺合型 (hybrid)表面活性剂,也会增大分子的温和性。 分子中引入甘油或其它多元醇也会收到与引入PEG链 相同的结果。
与技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3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方法,获得更好、功能更多的
产品。
55
53
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会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
4)两性表面活性剂
当然生物降解性是极高的。
54
7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和发展
1系统开发安全、温和、易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主 要集中在从天然产物中制备出可以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 剂。 2研究新的生产工艺与技术代替或改造落后的生产工艺
度升高,溶解度降低。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变浑浊,继而表面活性剂会析出、 分层。
35
在室温下(20℃~25℃)的溶解度: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在碳链相同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 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较大。两 性表面活性剂,也以正离子部分为季铵盐的溶解 度为最大。
3
2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4
5
6
7
3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3.1按亲水基分类.
8
3.2溶解性分类
9
3.3按相对分子质量分类
10
3.4按用途分类
表面张力降低剂、渗透剂、润湿剂、乳化剂、增 溶剂、分散剂、絮凝剂、消泡剂、分散剂、絮凝 剂、起泡剂、杀菌剂、抗静电剂、缓蚀剂、防水 剂、织物整理剂、均染剂等类。
HLB=0.30×4.3十0.70×15.0=1.8
28
表面活性剂(大多是通用商品)的HLB值
29
4.4PIT
PIT是指在一特定体系中,在某一温度,乳化剂的
HLB发生急剧变化,同时乳状液体系则发生相转变, 此温度对该乳状液休系是特征性的,称为相转变
温度(Phase lnversion temperature) ,写作PIT。
碳和水等物质的一种性质。生物降解性也称为生物分解
性能。
51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
洗涤品: 降解最迅速的是AS。 烷基苯磺酸钠:
图1-6 烷基苯磺酸钠的生物降解
52
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
图1-7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 1-C13-AE9(直链) 2-C13-AE9(支链) 3-C13-AE9(支链)
HLB 7 12 (0.475 ) 1112.3
26
一些基团的HLB值基团数
27
4.3混合表面活性剂
W A HLB A WB HLB . B .... HLB W A WB ...
Example:
含30%Span80(HLB=4.3)和70%Tween80(HLB=15) 的混合乳化剂的HLB值:
36
3)表面活性剂在油溶剂中溶解性 主要取决于亲油基和亲水基的种类,链的长短 对离子的种类、溶液的温度、不纯物的存在与否等 因素。 亲油基的亲油性 亲油基的亲油性越大,则油溶性较大。
烷基链长
导入极性基因 导入 支链、芳香环
37
在无极性或微极性溶剂中: 脂肪酸肥皂、磺酸盐、硫酸酯盐等离子型表面活
性剂中,离子性弱的表面活性剂往往溶解性好。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亲水基位臵 位于分子端部比位于中间时,有较大的油溶性。
32
表面活性剂降低表(界)面张力的能力:
cmc 0 cmc
式中, cmc -cmc时的表面压;
0 -纯溶剂的表面张力;
cmc -溶液在cmc时的表面张力。
33
6表面活性剂的一般性质
1)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性
34
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性
一般在温度低时易溶于水,成为澄清的溶液。温
49
5)表面活性剂结构与皮肤的相似性
皮肤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或相近性的表面活性剂对 皮肤比较温和。
6)离子基团的极性
离子基团的极性愈小,对皮肤、毛发愈温和。
50
6.4生物降解性(环境友好性)
生物降解性定义: 生物降解性是有机化合物因受微生物作用而转化为细胞
物质,同时分解成可为能源利用的、没有公害的二氧化
30
5表面活性剂的活性
评价方法: 1 )将降低至一定值以下,比较所需的表面活 性剂浓度(efficiency) 。 2 )表面活性剂能使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到可
能达到的最小值(effectiveness)。
31
表面活性剂降低表(界)面张力的效率:
pC20=-lg(C20)π=20
式中,C20-溶液内部浓度
38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HLB越小,油溶性越好。 温度: 温度升高,表面活性剂油溶性增大。 水分或不纯物的微量存在:
39
高分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 高分子溶解时,一般先经过溶胀,而后缓慢 分散溶解,这是由于高分子的分子链扩散能力 较差所致。当把溶质高分子放入溶剂中时,溶 剂分子很快扩散进入聚合物中,而聚合物分子
HLB 20 (1 S )
A
式中,S-酯的皂化值; A-脂肪酸的酸值。
Example:
甘油硬脂酸单酯的HLB: 皂化值S=161,酸值A=198,则
HLB 20(1 161 ) 3.8
198
25
基团法(Davis法)
HLB=7+∑(基团的HLB数)
Example:
C12H25SO3Na的HLB值:
10
12 14 16 18
8
16 36 45 56
17
4)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HLB是Hydrophile Lyophile Balance的缩写,即
亲水亲油平衡。表面活性剂的HLB值的范围为 1~40由小到大亲水性增强。
HLB范围及其应用
18
5)乳化法 乳化法的原理: 用表面活性剂来乳化油相介质时,当表面 活性剂的HLB值与油相介质所需的HLB值相同时, 生成的乳液稳定性最好。
19
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浊点定义: 缓慢加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透明水溶液,当 表面活性剂开始析出,溶液呈现混浊时的温度为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20
壬烷基酚EO数对其浊点的影响
21
4.2计算
1)HLB值的经验估算法
表1-9 自水中溶度估计HLB值
22
2)分子结构计算法
Griffin法
3.5特种表面活性剂
有机金属表面活性剂、含硅表面活性剂、含氟表
面活性剂、含磷表面活性剂、含硼表面活性剂和
反应性特种表面活性剂。
11
4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
4.1分析测定法
1)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
在水中溶解度大亲水性强而亲油性就差。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则亲油性就相对强。
12
2)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团浓度 表面活性的亲水性强在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就 越大,反之亲油性强。
B
24.926 22.744 43.414 16.235 6.816 23.02
14
3)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Krafft点
烷基磺酸盐的溶度与温度的关系
15
Krafft点定义: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在低温时只随
温度的升高缓慢地增加,但温度升至某一值后,
此点即所谓的Krafft点。
16
烷基硫酸钠在水中的Kraft温度 C原子数 Krafft温度/℃
子型和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毒性普遍较低。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季铵盐,是有名的杀菌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属于低毒或无毒类,杀菌力也弱。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和杀菌力则介于两者之间。 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杀菌力,且毒性很低,刺
激性小。
45
表面活性剂对黑鼠的经口服急性毒性LD50
类型 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C12~C14) 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二基聚环氧乙烷(3)硫酸盐 烷基磺酸盐 胰加漂T 渗透剂T 十八烷基聚环氧乙烷(2) 十八烷基聚环氧乙烷(10) 十八烷基聚环氧乙烷(20) 脂肪酸失水山梨醇聚环氧乙烷(20) 壬基酚聚环氧乙烷(9~10)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 十六烷基溴化吡啶 LD50/g.kg-1 1.3~2.5 1.3 1.8 3.0 4.0 1.9 25.0 2.9 1.9 20.0 1.5 0.1 0.2
47
2.表面活性剂的温和性
1)表面活性剂的类型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最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
一般都很低。多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
剂的刺激性居于上述两类之间。
2)分子大小 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容易造成经皮渗透,对皮肤刺激 性大;分子表面活性剂不易发生本身经皮渗透问题,且 由于大分子二级、三级结构的影响,极性基团及疏水支 链均不易与皮肤或毛发发生直接、强烈的作用,因而比 较温和。
表面活性剂化学
Surfactant Chemistry
主讲:谢红璐 cap999@
1 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张力与浓度的 Nhomakorabea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