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实验报告: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离子

仪器分析实验报告: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离子
仪器分析实验报告: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离子

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离子含量

111111

(1111111院,,519072)

摘要: 本文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电位分析法测定了牙膏样品中的氟元素含量。使用TISAB(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总离子强度及pH,测定了一系列含氟离子溶液的标准曲线,在0.01-0.00001 mol/L的围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0。结果表明本牙膏样品中的氟含量为0.595 mg/g,符合标准规定的含氟牙膏中氟含量围。

关键词: 氟离子牙膏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

1 前言

氟为人体必需元素,若饮用水中氟含量过高,会引起牙釉和骨软症,而适量氟对预防龋齿有利。龋病是一种危害人类牙齿最常见的多发病,尤其以儿童更为普遍。如何能及早预防儿童龋病的发生,是当今口腔医学上一重大课题。目前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含氟化钠的牙膏刷牙,其目的是使氟离子与牙齿表面钙盐结合形成抗酸蚀能力较强的氟磷灰石保护层,以增强牙齿的抗酸蚀能力,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又由于氟化钠有毒,须严格控制其用量,因此测定牙膏中氟的含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1]。

目前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2-3]: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滴定法、扫描极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荧光法、气相色谱法等。其中比色法方法简单,但灵敏度低;分光光度法测定时要将样品中F-转化为吸光物质,受条件影响因素较多;离子色谱法作为一种新技术, 发展很快, 但此法大多用于测定阴离子且仪器昂贵;滴定法涉及样品预处理操作,手续繁杂,特别对微量元素的测定准确度和精密度不高;气相色谱法需对分析物进行衍生。

本实验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直接溶样测定牙膏中游离氟,该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操作更简单,方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选择性好,仪器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实用的测定氟离子方法。

自从氟离子选择电极问世以来,用该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各种水样中的氟便是一种普遍、方便和准确的方法。氟离子选择电极简称为氟电极,其敏感膜是LaF 3单晶(结构简图见图1)。 以氟电极为指示电极,Ag-AgCl 参比电极电极为参比电极,插入试液中,组成一个测量电池:

氟离子选择电极│F -试液│参比电极

当试液的离子强度为定值时,电池的电动势E 与F -试液的浓度C F -有确定的关系:

--=F C F

RT K E lg 303.2 (1) E 与C F -成线性关系,因此可以用直接电位法测定F -的浓度。

当氟电极插入到F -溶液中时,F -在晶体膜表面进行交换,25℃时有

E = K - 0. lga

F - = K + 0. pF - (2)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的是溶液中的离子活度,通常定量分析需要测量的是离子的浓度,不是活度,所以必须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才可以近似认为测量的是离子浓度。本实验用标准工作曲线法测定水中氟离子的含量,测量的pH 值围为5.0-6.0,加入含有氯化钠、乙酸及柠檬酸钠的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TISAB )以控制酸度、保持一定的离子强度和消除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510型 pH 计/离子计;电磁搅拌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Ag/AgCl 标准电极;超声波清洗器。

F-标准溶液(0.1000 mol/L ,实验室提供):准确称取4.198 g 在 120℃干燥过后的氟化钠(A.R ),以水溶解转入 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转移至塑料瓶中储备;

TISAB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pH 5.0~5.5,实验室提供):在500 mL 水中,加入57 mL 冰醋酸(A.R ),58.5 g 的氯化钠和0.3 g 的柠檬酸钠(A.R ),用水稀释至1 L 。

组成

i C 2i Z NaCl (1 mol/L)

HAc (0.25 mol/L)

NaAc (0.75 mol/L)

柠檬酸三钠 (0.001 mol/L ) 1×21+Na +1×21-Cl =2 弱酸≈0 0.75×21+Na +0.75×21Ac =1.5 0.001×32

+0.003×2

1+Na =0.012 图1 氟离子选择电极结构

表1 TISAB 的组成与离子强度

TISAB 总组成 μ=1/2ΣC i Z i 2=1/2(2+0+1.5+0.012)=1.75mol/L

pH=5.0~5.5

2.2 标准曲线的制作

在50 mL 的容量瓶中,准确加入5.00 mL0.1000 mol/L 的氟标准溶液和25 mL TISAB ,纯水定容后为1.000×10-2 mol/L 的氟标准溶液。在1.000×10-2mol/L 标准溶液的基础上逐级稀释成1.000×10-3、1.000×10-4、1.000×10-5mol/L 氟标准溶液 (此三者均加入22.5mL TISAB 溶液)。配制含25 mL TISAB 的空白溶液50 mL 。设置好电位仪的参数,把电极插入去离子水中在搅拌的条件下洗涤至电位计读数稳定且换水后波动不超过5 mV 时可以进行测量。按氟离子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测量,记下稳定的读数。测量完毕后将电极用蒸馏水清洗直至测得电位值与第一次清洗时的电位值相近。

2.3 牙膏中氟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1.0400 g 的牙膏样品于小烧杯中,用25ml TISAB 溶液将牙膏样品稀释后转移至50ml 容量瓶中,纯水定容,超声震荡5 min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记录稳定的电位读数。 3 结果与讨论

3.1 数据与处理

由实验测得的标准溶液测定电位值绘制出工作曲线(图1),得到E = -59.7* lgC F -+ 97.8,相关系数R 2 = 1.0000,可见线性较好。

根据实验测定,E 样品=288 mV ,代入工作曲线计算则有

lg(c F -)=(288-97.8)/(-59.7)=-3.

则所没溶液中的氟离子浓度为

C F -=10-3.=6.52×10-4 mol/L

又所取牙膏总质量m 为1.0400 g ,定容体积V 至50 mL ,则牙膏中氟离子含量m(F -)有

m(F -)= C F -×M(F)×V/m=6.52×10-4×18.9984×50/1.0400=0.595 mg/g

结果表明本牙膏样品中的氟含量符合标准规定的含氟牙膏中氟含量围0.4-1.5 mg/g 。

标准溶液 空白 样品液 牙膏质量/g 牙膏氟含量 mg/g F -浓度

/mol ·L -1

1×10-2 1×10-3 1×10-4 1×10-5 1.47×10-6 6.52×10-4 1.0400 0.595

E /mV 396 337 277 217 446

288 -- --

3.2 TISIB 的作用与影响[4]

第一,固定溶液的离子强度。因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膜电位是依赖于离子活度而不是浓度,只有当离子的活度系数保持不变时,膜电位才与浓度成线性关系,因此必须把离子强度较高的溶液加到标准溶液和未知溶液中,使溶液的离子强度固定,从而使离子的活度系数不变用浓度表1 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测定牙膏中氟含量数据与结果 图1 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测定牙膏中氟含量工作曲线

代替活度。

第二,防止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测定的干扰,缓冲pH使之保证一定围。在pH < 5的酸性溶液中,氢离子和氟离子形成难离解的HF-和HF2- 而氢氧根离子与氟离子在水中的有效离子半径相近,也有可能穿过半透膜,再者氟化镧在碱性溶液中能释放出氟离子,所以必须控制被测溶液的pH值。氟化物的含量越低适应pH围越窄,一般情况控制在5~6。

第三,消除铝、铁离子的干扰。电极法测定的是游离的氟离子,而一些高价的阴离子如Al3+、Fe3+和氢离子易与氟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和物从而有干扰。在TISAB中柠檬酸钠能与Al3+、Fe3 +形成较强的络合物从而起到掩蔽作用,消除干扰。如图所示,TISAB对蒸馏水的平衡电位值影响不大因蒸馏水较纯净,含氟量极微,其它杂质也很少。TISAB 对地下含氟水电位影响最大,因地下水含较多的[OH-]、Al3+、Fe3 +等,TISAB 消除了这些干扰。

第四,加快平衡的到达,缩短电极响应时间。根据“IUPAC”的意见电极响应时间是指从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参比电极接触样品溶液开始到电极电位达到稳定所经过的时间。影响电极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为:

[ a ]膜电极本身的结构、性质和光洁度;

[ b]待测溶液的浓度,通常浓度越低电极响应时间越长;

[ c ]搅拌(但不能过快以防气泡附着电极表面);

[ d]适当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到达;

[ e ]加入掩蔽剂。

加入TISAB后,其中柠檬酸钠对铝铁等形成较强的络合物使氟离子快速从铝铁络合物中解离出来,有利于缩短电极响应时间。

第五,TISAB 存放时间过长可造成误差。TISAB不能存放时间过长(不超过一周) ,否则掩蔽能力下降引入误差。

牙膏中的有效氟测定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牙膏和漱口水中的游离氟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牙膏和漱口水中的游离氟含量的测定 原理 样品中的游离氟在一定浓度范围和特定的pH范围内,可被氟离子选择的电极检测(ISE)。SPI 有二个检测方法。 安全需求 由于使用的一些试剂具毒性,应避免与皮肤接触。操作时, 应佩戴安全眼镜和一次性手套。处理废液应该符合环境安全的规定。 试剂 氟化钠(NaF),USP级,纯度98.0% Min。在150o C 4小时干燥后才能使用。 氢氧化钠32% w/w,分析级 氯化铵,分析级 醋酸铵,分析级 CDTA,分析级,纯度98.0% Min。 电极填充液Orion ref. #90-00-02 电极浸泡液Orion ref. #90-00-03 水, ASTM Type I (≥18.2 MOhms-cm) 指示剂:甲酚紫 1000 ppm氟化钠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2.21g氟化钠于150mL烧杯中溶解,再定容至1000mL(使用聚乙烯容量瓶)。 可保存三个月。 离子/pH 缓冲液 准确称取下列各项后定容1000mL。 氯化铵 265g 醋酸铵 53g CDTA 19g 约加700mL水溶解。必要时需略加热助溶。 用32% (w/w)氢氧化钠调整到pH 6.0 ± 0.1。在室温或以下可保存两个月。 指示剂: 加入甲酚紫0.06g。 总氟离子浓度调节缓冲液(TISAB 3) Orion ref. #94-090911。

仪器 用聚碳酸酯或共聚树脂材料离心管 离心机: 分离牙膏中RCF(见备注 1),18- 20o C用最小12,000转/分钟转速,持续15 分钟。 100mL塑料烧杯 氟离子电极ORION ref. #94-09 或 Metrohm 6.0502.150 或相当的。 ORION十字岔管电接头ORION ref. #90-02-00 或 Metrohm 6. 0726.100 或相当的。 100mL容量瓶 (A级或相当的) 推荐仪器 E692 Metrohm pH/离子计或相当的电位系统。 带键盘的 2 x E725(或 E765) Metrohm Dosimats,一2.5米输送管和20mL、50mL滴管各一个。 替代仪器 5mL刻度移液管和20mL单标移液管 (A级或DIN AS或相当的) 操作程序 氟标准:(推荐使用 Metrohm Dosimats) 移取60mL氟化钠标准溶液,定容至1000mL(使用聚乙烯容量瓶)。此60 ppm的氟化钠标准溶液可保存两天。 将各种试剂按下表所列的,加入到七个100mL塑料容量瓶内,并定容。 N.B.: 若样品中的F-含量介于标准2号到标准5号的范围,则标准1,6和7号都可省略使用。 氟离子标准: (使用另一种仪器)

氟化物测定方法

氟化物 氟化物(F﹣)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病,饮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F﹣)。当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1-1.5mg/L的水时,则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4mg/L时,则可导致氟骨病。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有色冶金、钢铁和铝加工、焦炭、玻璃、陶瓷、电子、电镀、化肥、农药厂的废水及含氟旷物的废水中常常都存在氟化物。 1.方法的选择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试剂比色法,茜素磺酸锆比色法和硝酸钍滴定法。电极法选择性好,适用范围宽,水样浑浊,有颜色均可测定,测量范围为0.05-1900mg/L。比色法适用于含氟较低的样品,氟试剂法可以测定0.05-1.8mg/L(F﹣);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可以测定0.1—2.5mg/L(F﹣),由于是目视比色,误差比较大。氟化物含量大于5mg/L时可以用硝酸钍滴定法。对于污染严重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及含氟硼酸盐的水样均要进行预蒸馏。 2.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应使用聚乙烯瓶采集和贮存水样。如果水样中氟化物含量不高、pH值在7以上,也可以用硬质玻璃瓶贮存。 预蒸馏

通常采用预蒸馏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和直接蒸馏两种。直接蒸馏法的蒸馏效率较高,但温度控制较难,排除干扰也较差,在蒸馏时易发生暴沸,不安全。水蒸气蒸馏法温度控制严格,排除干扰好,不易发生暴沸。 1.水蒸气蒸馏法 水中氟化物在含高氯酸(或硫酸)的溶液中,通入水蒸气,以氟硅酸或氢氟酸形式而被蒸出。 仪器 蒸馏装置 试剂 高氯酸:70—72%。 步骤 (1)取50ml水样(氟浓度高于2.5mg/L时,可分取少量样品,用水稀释至50ml)于蒸馏瓶中,加10ml高氯酸,摇匀。连接好 装置加热,待蒸馏瓶内溶液温度升到约130℃时,开始通入蒸 汽,并维持温度在130—140℃,蒸馏速度约为5—6ml/min。 待接收瓶中馏出液体积约为200ml时,停止蒸馏,并水稀释 至200ml,供测定用。 (2)当样品中有机物含量高时,为避免与高氯酸作用而发生爆炸,可用硫酸代替高氯酸(酸与样品的体积为1+1)进行蒸馏。控 制温度在145 5℃。 2.直接蒸馏法

电位分析法教案

第十一章电位分析法 一.教学内容 1.电位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2.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结构、类型、响应机理、特性参数以及相关的计算 3.电位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二.重点与难点 1.膜电位及离子选择电极电位的产生及表达式 2.各类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响应机理,p H玻璃电极尤为重要 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参数,尤以电位选择性系数为重要 4.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 三.教学要求 1.牢固掌握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较好掌握离子选择电极的基本结构、各类电极的响应机理 3.深刻理解电位选择系数的意义及相关运算 4.掌握用电位法测定某些物理化学常数 5.能根据分析对象,选择合适的电极加以应用 6.了解一些新类型的电极 四.学时安排4学时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电位分析法是利用电极电位与溶液中待测物质离子的活度(或浓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法。N e rn s t方程式就是表示电极电位与离子的活度(或浓度)的关系式,所以Ne r n st方

程式是电位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电位分析法利用一支指示电极(对待测离子响应的电极)及一支参比电极(常用S C E)构成一个测量电池(是一个原电池)。 在溶液平衡体系不发生变化及电池回路零电流条件下,测得电池的电动势(或指示电极的电位) E=φ参比-φ指示 由于φ参比不变,φ指示符合N e r ns t方程式,所以E的大小取决于待测物质离子的活度(或浓度),从而达到分析的目的。 电位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 1. 电位分析法的分类 ?直接电位法――利用专用的指示电极――离了选择性电极,选择性地把待测离子的活度(或浓度)转化为电极电位加 以测量,根据N e rn s t方程式,求出待测离子的活度(或浓 度),也称为离子选择电极法。这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才 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广泛的快速分析方法。 ?电位滴定法――利用指示电极在滴定过程中电位的变化及化学计量点附近电位的突跃来确定滴定终点的滴定分析方 法。电位滴定法与一般的滴定分析法的根本差别在于确定 终点的方法不同。 2. 电位分析法的特点 ★离子选择电极法 ?应用范围广――可用于许多阴离子、阳离子、有机物离子的测定,尤其是一些其他方法较难测定的碱金属、碱土金 属离子、一价阴离及气体的测定。因为测定的是离子的活 度,所以可以用于化学平衡、动力学、电化学理论的研究 及热力学常数的测定。 ?测定速度快,测定的离子浓度范围宽。 ?可以制作成传感器,用于工业生产流程或环境监测的自动

牙膏中氟含量的测定

牙膏中氟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测定原理及实验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3.学会使用离子选择电极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方法原理 氟离子选择电极是以氟化镧单晶片为敏感膜的电位法指示电极,对溶液中的氟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的电池可表示为: 其中0.059为25℃时电极的理论响应斜率,其它符号具有通常意义。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的是溶液中离子活度,而通常定量分析需要测量的是离子的浓度,不是活度。所以必须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如果测量试液的离子强度维持一定,则上述方程可表示为: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量F-最适宜pH范围为5.5~6.5。pH值过低,易形成HF2-影响F-的活度;pH值过高,易引起单晶膜中La3+水解,形成La(OH)3,影响电极的响应。故通常用pH=6的柠檬酸盐缓冲溶液来控制溶液的pH值。柠檬酸盐还可消除Al3+、Fe3+(生成稳定的络合物)的干扰。 使用总离子强度缓冲调节剂(TISAB),既能控制溶液的离子强度,又能控制溶液的pH值,还可消除Al3+、Fe3+对测定的干扰。TISAB的组成要视被测溶液的成份及被测离子的浓度而定。 三、仪器试剂 1、仪器与试剂 PXD-2型离子计一台, PHS-2型酸度计一台, 电磁搅拌一套,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各一个。 2、实验药品 NaF、HAC、NaAC、NaCH 、NaOH、CDTA、柠檬酸钠 四、实验步骤 1、仪器装置 按图2装好仪器。附近环境应无浓盐酸等酸雾,也无强烈电磁场干扰。

2、配制氟离子标准溶液和TISAB缓冲溶液 (1)F-标准溶液(0.1000mol/L): 准确称量2.0000g在120℃干燥后的干燥过后的氟化钠(A.R),以水溶解转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2)TISAB缓冲溶液的配制: 在500mL水中,加入57mL冰醋酸(A.R),58.5g 的氯化钠和0.3g 的柠檬酸钠(A.R),用水稀释至1L,pH 值为5.0~5.5之间。 3、配制1.000×10-2~1.000×10-5mol/L的氟的标准溶液系列: 取1个50mL的容量瓶,准确加入5mL0.1000mol/L的氟标准溶液,加入25mL TISAB,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000×10-2mol/L氟标准溶液。然后在1.000×10-2mol/L标准溶液的基础上逐级稀释成1.000×10-3~1.000×10-5mol/L氟标准溶液,每个浓度差为十倍,在容量瓶中加入25mL TISAB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即可。 4、配制牙膏溶液 (1)称量:称量10g(精确至0.001g)牙膏样品,用玻璃棒取,在天平上垫上称量纸,玻璃棒与烧杯一起称。 (2)超声助溶:用25ml TISAB溶液分数次将牙膏样品稀释后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第一次用5ml,充分缓慢搅拌,直到不溶物比较少,大概三分钟),用水定容至刻度(可能会有

电位滴定法试题库(填空题)

电位滴定法试题库(填空题) 1.正负离子都可以由扩散通过界面的电位称为__扩散电位; __, 它没有__强制性和_选择_____性, 而渗透膜, 只能让某种离子通过, 造成相界面上电荷分布不均, 产生双电层,形成___选择;- Donnan ____电位。; 2.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准曲线法测定试液中F-浓度时, 对较复杂的试液需要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试剂, 其目的有第一_维持试样与标准试液有恒定的离子活度_______;第二__使试液在离子选择电极适合的pH范围内,避免H+或OH-干扰_______;第三__使被测离子释放成为可检测的游离离子 _________。 3.用直读法测定试液的pH值, 其操作定义可用式_______来表示。用pH玻璃电极测定酸度时, 测定强酸溶液时, 测得的pH比实际数值___偏高____, 这种现象称为 ___酸差___。测定强碱时, 测得的pH值比实际数值___偏低__, 这种现象称为_____钠差_____。 4.由LaF 单晶片制成的氟离子选择电极, 晶体中__F-___是电荷的传递者, ___ 3 La3+_是固定在膜相中不参与电荷的传递, 内参比电极是______ Ag|AgCl ___, 内参比电极由_____0.1mol/LNaCl和0.1mol/LNaF溶液______组成。 5.在电化学分析方法中, 由于测量电池的参数不同而分成各种方法:测量电动势为_电位分析法_;测量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是_伏安法_,其中若使用_滴汞_电极的则称为极谱法_;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_电导分析法_;测量电量的方法称为_库仑分析法__。 6.电位法测量常以___待测试液_______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浸入两个电极, 一个是指示电极, 另一个是参比电极, 在零电流条件下, 测量所组成的原电池___电动势____。

牙膏含氟量新标准开始执行

https://www.360docs.net/doc/4f14865031.html, 中国化妆品网2009-2-3 9:08:07 来源:长江商报我要评论专家:含氟量超标会影响消费者健康 2月1日,由国家标准委发布的牙膏新标准正式实施。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标注含氟的牙膏占了多数,但是标注具体含氟量的牙膏并不多。医学博士认为,新标准规定的含氟量是个安全值,高于或低于这个标准,都会影响消费者健康。 变化:新标准提高了含氟量 新标准取代了2001年实施的牙膏国家标准。新标准在感观指标上剔除了原有标准中对香味和泡沫量的要求。标准规范了含氟牙膏中氟的含量,规定成人牙膏总氟量在0.05%-0.15%之间,而原来标准中氟的含量在0.04%-0.15%之间,新标准中还规定了含氟儿童牙膏中氟的含量在0.05%-0.11%之间。 消费者:选购牙膏忽视成分含量 记者在几家超市内看到,货架上的含氟牙膏唱“主角”,各种品牌牙膏标注的活性成分都含有氟,只有高露洁、佳洁士、黑人等几个品牌标注了具体含氟量。 超市促销员告诉记者,跟其他牙膏相比,含氟牙膏销量要好一些。因为消费者认为含氟牙膏对防蛀、坚固牙齿的效果更好,所以不少厂家也以“含氟”作为卖点来进行宣传。 一位选购牙膏的消费者表示,自己在选购时会关注牙膏的功能,对成分含量不是很了解。 专家:氟含量过高会引发中毒 氟是一种坚固骨骼和牙齿的元素,世界卫生组织一直推荐使用含氟牙膏来预防龋齿。但氟的含量过高对人体也有危害。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王兹博士表示,新标准对牙膏氟含量的数值进行规范很有必要,这关系着消费者健康和牙膏行业的健康发展。 王兹博士说:“含氟牙膏中的氟含量不能低于0.05%的标准,不然就没有防龋齿的作用;也不能高于新国标中的0.15%,若高于这一标准就可能引发氟中毒,比如出现氟斑牙等症状。” 建议:儿童应慎用含氟牙膏 记者注意到,部分含氟牙膏在外包装上会注明“建议6岁儿童使用豌豆大小”的使用提醒。对此,王兹称,由于氟牙症通常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同时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差,易造成误吞牙膏的现象,所以建议6岁以前的儿童应慎用含氟牙膏。对于儿童的龋齿预防保健,家长还可以选择带孩子去医院做预防龋齿的护理。

实验 4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实验四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水中氟化物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活饮用水水质限值为 1.0mg·L-1 。测定氟化物的方法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比色法和容量滴定法,前两种方法应用普遍。本实验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游离态氟离子浓度,当水样中含有化合态(如氟硼酸盐)、络合态的氟化物时,应预先蒸馏分离后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离子活度计或pH计、晶体管毫伏计及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化物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分析干扰测定的因素和消除方法。 2.复习教材第二章中的相关内容;在预习报告中列出被测原电池,简要说明测定方法原理和影响测定的因素。 二.仪器 1.氟离子选择电极(使用前在去离子水中充分浸泡)。 2.饱和甘汞电极。 3.精密pH计或离子活度计、晶体管毫伏计,精确到 0.1mV。 4.磁力搅拌器和塑料包裹的搅拌子。 5.100mL、50mL容量瓶。 6.10.00mL、 5.00mL移液管或吸液管。 7.100mL聚乙烯杯。

三.试剂 所用水为去离子水或无氟蒸馏水。 1.氟化物标准贮备液: 称取 0.2210g基准氟钠(NaF)(预先于105~110℃烘干2h或者于500~650℃烘干约40min,冷却),用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在聚乙烯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氟离子100μg。 2.乙酸钠溶液: 称取15g乙酸钠(CH 3COONa)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3.盐酸溶液:2mol·L-1。 4.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称取 58.8g二水合柠檬酸钠和85g硝酸钠,加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5~6,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5.水样①,②。 四.测定步骤 1.仪器准备和操作: 按照所用测量仪器和电极使用说明,首先接好线路,将个开关置于“关”的位置,开启电源开关,预热15min,以后操作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2.氟化物标准溶液制备: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方法确认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67-2001方法确认 1.目的 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吸收液中氟离子的浓度,分析方法检出限、回收率及精密度,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中氟化物的测定。不能测定碳氟化物,如氟利昂。 3. 职责 3.1 检测人员负责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测量过程正常进行,消除各种可能影响试验 结果的意外因素,掌握检出限、方法回收率与精密度的计算方法。 3.2 复核人员负责检查原始记录、检出限、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的计算方法。 3.3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检测结果及检出限、方法回收率、精密度分析结果 4.分析方法 4.1 测量方法简述 4.1.2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污染源中尘氟和气态氟共存时,采样烟尘采样方法进行等速采样,在采样管的出口串联三个装有75ml吸收液的大型冲击式吸收瓶,分别捕集尘氟和气态氟。 若污染源中只存在气态氟时,可采用烟气采样方法,在采集管出口串联两个装有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5~2.0L/min的流速采集5~20min。 采样管与吸收瓶之间的连接管,选用聚四氟乙烯管,并应尽量短。 注:连接管液可使用聚乙烯塑料管和橡胶管。 采样点数目,采样点位设置及操作步骤,按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有关规定进行。采样频次和时间,按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有关规定进行。 采样结束后,将滤筒取出,编号后放入干燥洁净的器皿中,并按照采样要求,做好记录。吸收瓶中的样品全部转移至聚乙烯瓶中,并用少量水洗涤三次吸收瓶,洗涤液并入聚乙烯瓶中。编号做好记录。采样管与连接管先用50ml吸收液洗涤,再用400ml 水冲洗,全部并入聚乙烯瓶中,编号做好记录。样品常温下可保存一周。 4.1.3 分析步骤 取6个50ml聚乙烯烧杯,按表1配制标准系列,也可根据实际样品浓度配制,

氟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实验报告

1 氟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实验报告 2.1 试剂与仪器 试剂 (1)F-标准溶液(0.1000mol/L ):实验室提供; (2)TISAB(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实验室提供,在500ml水中,加入57ml冰醋酸,58.5g的氯化钠和0.3g的柠檬酸钠,用水稀释至1L,pH值为5.0至5.5。 表一:TISAB的组成与离子强度 组成C i Z i2 NaCl(1mol/L) Hac(0.25mol/L) NaAc(0.75mol/L) 柠檬酸三钠(0.001mol/L) I Z I 2=1.75 mol/L pH=5.0~5.5 112+112=2 弱酸 0.7512+0.7512=1 .5 0.00132+0.00312=0. 012 仪器 pH510型pH计/离子计;电磁搅拌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Ag/AgCl电极,超声波清洗器。 2.2 1.00010-2~1.000-5 mol/L的氟的标准溶液系列的配置 取50ml的容量瓶,加入5mL0.1000mol/L氟标准液,加入25mlTISAC,用水稀释至刻度。照此法,配置 1.00010-2~1.000-5的氟的标准溶液,浓度差为10倍。 2.3 标准氟工作曲线的制作 利用pH510型pH计/离子计,由稀至浓测量上述标准溶液系列的电位值。 以F-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电位(mV)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如图一。 2.4 牙膏中氟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1.1906g的牙膏样品于小烧杯中,用25mlTISAB稀释转移到50ml容量瓶。定容,超声波震荡几分钟。 取待测液用以上pH510型pH计/离子计测量此时溶液的电位值,记录于表一。 根据标准氟工作曲线以及样品的电位值求出牙膏中所含有的氟的浓度,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 ’.

关于含氟牙膏的调查报告 (1)

关于含氟牙膏的调查报告 组长:林翔组员: 钟祺淯吴多刚吴伟王和应电脑设计:钟祺淯指导老师:甘泉一、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棗研究性学习随之产生。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 1.研究动员、确定课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所以活动的第一步即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及其优点、特点、开展的过程,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刚刚进入高一,所学知识较少,知识体系不够完善,从而选择学生比较熟悉而又与之息息相关的水作为研究的课题。 2整理材料,交流信息,论证结果 小组成员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筛选有用的材料,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对相关课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同时针对有关问题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研讨,以求对其地研究更深入。 3.评价审核 (1)各课题小组汇报研究情况,展示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 (2)撰写实验报告,形成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或经验。 三.研究内容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牙膏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纵览牙膏市场,尽管牙膏品牌繁多,但其中含氟牙膏一直处于市场的主导位置.据我们对海口锦盒商场的牙膏种类的统计,56种牙膏中有28种是含氟牙膏占总数的一半.含氟牙膏对龋齿的预防作用早在50多年前就已经过研究得到了肯定,但是前一阶段,比利时联邦政府做出了一项决定:所有含氟化物的口香糖,药片,滴剂以及其他用于儿童食品的氟化物添加剂禁止在比利时销售.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也开始沸沸扬扬地讨论起关于含氟牙膏话题:不正确使用含氟牙膏是否影响健康;儿童该不该使用含氟牙膏;国内生产的某些含氟牙膏是否严重超标等等.因此,我们课题组计划对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含氟牙膏含氟量进行测定,同时进行社会调查,希望了解人们是否可以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及对含氟牙膏防蛀的认识程度.最后总结探讨是否可能有新的物质或新的技术可以取代通过牙膏添加氟化物来起到防蛀的效果. 2.1 含氟牙膏护齿原理 目前市场上,国内外知名的品牌牙膏,如高露洁,洁诺,佳洁士,中华,黑人等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些厂家所生产的含氟牙膏中氟化物通常为以下两种:单氟磷酸钠(na2po3f)与氟化钠(naf),这两种氟化物可单独添加也可同时使用(即双氟牙膏). 含氟牙膏防蛀原理:龋齿发生在牙釉质上,也可能是局部地发生在牙釉下面的牙本质里的去矿化作用引起的.去矿化作用是指有机酸穿透牙釉质表面使牙齿的矿物质00羟基磷灰石溶解,这些酸是由口腔细菌在糖代谢或可酵解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由于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粘附着的菌斑,细菌制造的酸能够长时间地跟牙齿表面密切接触,因此,羟基磷灰石被酸溶解,生成磷酸氢根离子和钙离子向齿外扩散,被唾液冲走. 氟离子会与羟基磷灰石反应生成氟磷灰石 氟离子被吸收后,通过吸附或离子交换的过程,在组织和牙齿中取代羟基磷灰石的羟基,使之转化为氟磷灰石,在牙齿的表面形成坚硬的保护层,使硬度增高抗酸腐蚀性增强,抑制嗜

第四章 电位分析法习题解答

第四章电位分析法 1.M1| M1n+|| M2m+| M2在上述电池的图解表示式中,规定左边的电极为( ) (1) 正极(2) 参比电极(3) 阴极(4) 阳极 解:(4) 2. 下列强电解质溶液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λ∞/S·m2·mol-1分别为: λ∞(NH4Cl)=1.499×10-2,λ∞(NaOH)=2.487×10-2,λ∞(NaCl)=1.265×10-2。所以NH3·H2O 溶液的λ∞(NH4OH) /S·m2·mol-1为( ) (1) 2.721×10-2(2) 2.253×10-2(3) 9.88 ×10-2(4) 1.243×10-2 解:(1) 3.钾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为,当用该电极测浓度为 1.0×10-5mol/L K+,浓度为 1.0×10-2mol/L Mg溶液时,由Mg引起的K+测定误差为( ) (1) 0.00018% (2) 1.34% (3) 1.8% (4) 3.6% 解:(3) 4. 利用选择性系数可以估计干扰离子带来的误差,若,干扰离子的浓度为0.1mol/L,被测离子的浓度为0.2mol/L,其百分误差为(i、j均为一价离子)( ) (1) 2.5 (2) 5 (3) 10 (4) 20 解:(1)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晶体膜碘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 ) (1) 随试液中银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2) 随试液中碘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3) 与试液中银离子的浓度无关 (4) 与试液中氰离子的浓度无关 解:(1) 6.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氢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100,当钠电极用于测定1×10-5mol/L Na+时,要满足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1%,则试液的pH 应当控制在大于( ) (1) 3 (2) 5 (3) 7 (4) 9 解:(4) 7.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1)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2)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3) 校正方法误差 (4)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解:(2) 8.在电位滴定中,以?E/?V-V(?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为:( ) (1) 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 (2) 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 (3)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微量氟

实验一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微量氟 实验日期:______ 同组人: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离子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的适用条件; (3)了解使用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意义和作用; (4)熟悉氟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5)掌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饮用水中氟含量的高低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氟的含量太低易得龋齿,过高则会发生氟中毒现象,适宜含量为0.5mg ·L -1 左右。因此,监测饮用水中氟离子含量至关重要。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已被确定为测定饮用水中氟含量的标准方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它可将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活度转换成相应的电位信号。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敏感膜为LaF 3单晶膜(掺有微量EuF 2,利于导电),电极管内装有0.1mol ·L -1 NaCl-NaF 组成的内参比溶液,以Ag-AgCl 作内参比电极。当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参比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组成工作电池时,电池的电动势正在一定条件下与F -离子活度的对数值成线性关系: - -=F S K E αlg 式中,K 值在一定条件下为常数;S 为电极线性响应斜率(25℃时为0.059V)。当溶液的总离子强度不变时,离子的活度系数为一定值,工作电池电动势与F -离子浓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 - -=F c S K E lg ' 为了测定F - 的浓度,常在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中同时加入相等的足够量的惰性电解质以固定各溶液的总离子强度。 试液的pH 对氟电极的电位响应有影响。在酸性溶液中H +离子与部分F -离子形成HF 或HF 2-等在氟电极上不响应的形式,从而降低了F - 离子的浓度。在碱性溶液中,OH -在氟电极上与F -产生竞争响应,此外OH -也能与CaF 3晶体膜产生如下反应:

氟离子含量测定

无锡中天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操作 指导书 离子计操作规程-----氟离子含量测定 技术部 一.目的 本文件介绍了PSX-270离子计的原理、操作步骤、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仪器的保养。 二.操作细节 2.1 工作原理 2.2操作步骤 2.2.1 标液准备 a.氟化钠标准贮备液PF(2.0):称取0.4200 g氟化钠NaF(预先在100-110℃下干燥2h,在干燥器内冷却),转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入10 ml的TISAB,定容后摇匀,贮存于聚乙烯瓶中; b.氟化钠标准溶液PF(4.0):用胖肚移液管移取10 ml的氟化钠标准贮备液于1000 ml 的容量瓶内,加入10 ml的TISAB,定容至刻度,摇匀贮存于聚乙烯瓶; c.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称取58.8 g二水合柠檬酸钠和85.0 g硝酸钠,加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5-6,转入1000 ml 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 2.2.2 仪器准备 a.按照说明书要求连接电极及仪器(如图),将电极插入蒸馏水中,电极不可以靠壁碰底,预热30min;

离子计测定氟离子含量 修改日期:版本/修改次数:A/0 2.2.3标定 a.取2个聚乙烯杯编号A和B,A中加入100 ml左右的NaF10-2,B中加入100 ml 左右的NaF10-4,各放入一个搅拌子; b.将B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转动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该溶液温度并记录;将电极从蒸馏水中取出,用纸吸干水,放入B中; c.按仪器上的<温度>键,通过<▽△>输入刚才所测的B温度,按<确认>键,然后按<标定>键,屏显示标定1,按<△>键选择标液的PF值,即选择(4.00PF),待仪器MV值显示稳定后,按<确认>键; d.当仪器显示标定2时,用水清洗电极,吸干水珠后放入A烧杯中。待屏幕温度显示第二点校准溶液的PF值,可按△键选择第二点的PF值即(2.00PF);待仪器MV值稳定后按确认键,当仪器显示测量时表明标定结束,进入水样测量状态。 2.2.4水样测定:取适量V水样,置于聚乙烯杯中,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在5-8之间(可以借助指示剂判断),加入10 ml TISAB,转移容量瓶定容至刻度,混匀,倒出一定量于塑料烧杯中,放入搅拌子,搅匀后待恢复至常温即可测定,并记录PF值,直到符合标定范围;

2019年含氟牙膏调查报告

含氟牙膏调查报告 含氟牙膏调查报告 组长:殷乃宁组员: 蒋肖丽,杨芳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总结了含氟牙膏中氟化物的种类,加氟原理及其作用.查阅了相关文献查明了日常饮食中的氟的含量及氟的摄取,对含氟牙膏的利弊进行了探讨.做了关于含氟牙膏的问卷调查,阐述出了当前人们对含氟牙膏的认识.最后对含氟牙膏的市场前景和预测. 关键词: 含氟牙膏,氟化钠,单氟磷酸钠 1.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牙膏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纵览牙膏市场,尽管牙膏品牌繁多,但其中含氟牙膏一直处于市场的主导位置.据我们对漳州校区超市的牙膏种类的统计,56种牙膏中有28种是含氟牙膏占总数的一半.含氟牙膏对龋齿的预防作用早在50多年前就已经过研究得到了肯定,但是前一阶段,比利时联邦政府做出了一项决定:所有含氟化物的口香糖,药片,滴剂以及其他用于儿童食品的氟化物添加剂禁止在比利时销售.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也开始沸沸扬扬地讨论起关于含氟牙膏话题:不正确使用含氟牙膏是否影响健康;儿童该不该使用含氟牙膏;国内生产的某些含氟牙膏是否严重超标等等.因此,我们课题组计划对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含氟牙膏含氟量进行测定,同时进行社会调查,希望了解人们是否可以正确

使用含氟牙膏及对含氟牙膏防蛀的认识程度.最后总结探讨是否可能有新的物质或新的技术可以取代通过牙膏添加氟化物来起到防蛀的效果. 2.1 含氟牙膏护齿原理 目前市场上,国内外知名的品牌牙膏,如高露洁,洁诺,佳洁士,中华,黑人等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些厂家所生产的含氟牙膏中氟化物通常为以下两种:单氟磷酸钠(Na2PO3F)与氟化钠(NaF),这两种氟化物可单独添加也可同时使用(即双氟牙膏). 含氟牙膏防蛀原理:龋齿发生在牙釉质上,也可能是局部地发生在牙釉下面的牙本质里的去矿化作用引起的.去矿化作用是指有机酸穿透牙釉质表面使牙齿的矿物质00羟基磷灰石溶解,这些酸是由口腔细菌在糖代谢或可酵解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由于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粘附着的菌斑,细菌制造的酸能够长时间地跟牙齿表面密切接触,因此,羟基磷灰石被酸溶解,生成磷酸氢根离子和钙离子向齿外扩散,被唾液冲走. 氟离子会与羟基磷灰石反应生成氟磷灰石 氟离子被吸收后,通过吸附或离子交换的过程,在组织和牙齿中取代羟基磷灰石的羟基,使之转化为氟磷灰石,在牙齿的表面形成坚硬的保护层,使硬度增高抗酸腐蚀性增强,抑制嗜酸菌的活性. 2.2 补氟的标准 当人体内缺乏时会产生龋齿,骨质疏松等病症;如果氟过量则会导致氟斑牙,氟骨症等.因此补氟必须要有一个标准.每天氟最大安全摄入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溶液中氟离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电位分析法的操作过程。 3、掌握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水中微量氟离子的方法。 4、了解总离子强度调节液的意义和作用。 二、实验原理 一般氟测定最方便、灵敏的方法是氟离子选择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敏感膜由LaF 3单晶片制成,为改善导电性能,晶体中还掺杂了少量0.1%~0.5% 的EuF 2和1%~5%的CaF 2。膜导电由离子半径较小、带电荷较少的晶体离子氟 离子来担任。Eu 2+、Ca 2+代替了晶格点阵中的La 3+,形成了较多空的氟离子点阵,降低了晶体膜的电阻。 将氟离子选择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待测离子可以吸附在膜表面,它与膜上相同离子交换,并通过扩散进入膜相。膜相中存在的晶体缺陷,产生的离子也可以扩散进入溶液相,这样在晶体膜与溶液界面上建立了双电层结构,产生相界电位,氟离子活度的变化符合能斯特方程: --=F a F RT K E lg 303.2 氟离子选择电极对氟离子有良好的选择性,一般阴离子,除OH -外,均不干扰电极对氟离子的响应。氟离子选择电极的适宜pH 范围为5-7。一般氟离子电极的测定范围为10-6~10-1mol /L 。水中氟离子浓度一般为10-5mol /L 。 在测定中为了将活度和浓度联系起来,必须控制离子强度,为此,应该加入惰性电解质(如KNO 3)。一般将含有惰性电解质的溶液称为总离子强度调节液 (total Ionic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 ,TISAB)。对氟离子选择电极来说,它由KNO 3、柠檬酸三钠溶液组成。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离子浓度有两种基本方法。方法一:标准曲线法。先测定已知离子浓度的标准溶液的电位E ,以电位E 对lgc 作一工作曲线,由测得的未知样品的电位值,在E-lgc 曲线上求出分析物的浓度。方法二:标准加人法。首先测定待分析物的电位E1,然后加人已知浓度的分析物,记录电位E2,通过能斯特方程,由电位E1和E2可以求出待分析物的浓度。本实验测定氟离子采用标准曲线法。 三、仪器与试剂 氟离子选择电极一支;饱和甘汞电极一支;恒温水浴锅一台。100mL 烧杯若干个,50mL 容量瓶若5个,25mL 移液管、10mL 移液管,1mL 和10mL 有分刻度的移液管各一支,100mL 容量瓶一个。 NaF(基准试剂);KNO 3(分析纯);柠檬酸三钠(分析纯);NaOH(分析纯)。 氟标准溶液0.5g/L :称取于120°C 干燥2小时并冷却的NaF 1.106g 溶于去离子水中,而后转移至100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备用。 氟标准溶液0.2g/L :移取0.5g/L 氟离子标准溶液20mL 稀释到50mL 。实验前随配随用,用完倒掉洗净容量瓶。 依照上述方法依次配制0.01g/L 、0.04g/L 的氟标准溶液。

电位分析法及应用

电分析方法的电化学仪器装置较为简单,操作方便,尤其适合于化工生产中的自动控制和在线分析。活体分析 液接电位可用盐桥尽量消除 电位分析法通过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或电极电位,应用能斯特方程,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E = E+ - E- + EL 电极的分类分类 方法 类型定义 按组成及机理第一类 电极 金属/金属离子电极的分类第二类 电极 金属/难溶盐或络离子 第三类 电极 金属/两种共同阴离子的难溶盐或络 离子 零类电 极 惰性材料电极(指示气体或均相反 应) 膜电极有敏感膜且能产生膜电位离子选择性 电极 按作用参比电 极 电极电位不随测定溶液和浓度变化而变 化的电极,作为基准,以显示指示电极电 位的变化。例如测定溶液pH时,用 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标准氢电极、 饱和甘汞电 极、银-氯化 银电极 指示电 极 电极电位则随测量溶液和浓度不同而变 化的电极,可用于指示溶液中离子活度的 变化例如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电 极极作为指示电极,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与溶 液pH成线性关系,可指示溶液酸度变化 五类电极 一、电极的构造、原理及特性指标 (一)电极及其分类(参比与指示)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和结构 (三)离子选择电极的特性 (一)电极及其分类(参比与指示) 1.参比电极:电极电位不随测定溶液和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其中 ①标准氢电极(SHE)Pt / H2(101325 Pa), H+(a=1) 基准(一级标准) 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为0,其他电极的电位为以氢电极为标准的相对值。 ②甘汞电极(NCE→饱和SCE),电极反应:Hg2Cl2 + 2e- = 2Hg + 2 Cl- 半电池符号:Hg,Hg2Cl2(固)KCl

含氟牙膏毒害十亿中国人

含氟牙膏毒害十亿中国人占据中国大半市场的外资含氟牙膏,不但对本土品牌形成严重挤压,而且可能会危害消费者健康。一个叫做“氟”的幽灵,通过一种最普通的日用品——牙膏,正悄悄腐蚀你的健康。 作为原中国氟研究协会会长,今年已84岁高龄的魏赞道老人怎么也没想到,当年被他和同志们从自来水中赶走的“来自美国的氟“,如今竟然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的牙膏产业,而且这种含氟的牙膏正在垄断中国市场。 氟专家拒绝使用含氟牙膏 “我从来不用含氟的牙膏!” 在接受《法人》杂志采访时,魏赞道老人对氟在中国牙膏产业大行其道感到不可思议,“氟已经被我们从自来水领域清理出去这么多年了,怎么就在牙膏行业成了科学呢?” 魏赞道介绍,氟是一种化学元素(F),常温下是淡黄色气体,有刺激性臭味。由于氟是电负性最高的元素,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腐蚀性很强,既对有害的细菌具有抑制和杀伤作用,也会给健康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氟被国际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入“人体可能必需,但有潜在毒性的微量元素”,和铅、镉、汞、砷、铝、锂、锡排在一类。 “氟是美国首先引入公共卫生领域的”,他介绍,上世纪30年代,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的口腔科专家亨利&S226;迪安,在全世界首先开始了氟与龋齿关系的调查。他报告美国22个城市5831名12到14岁儿童的龋齿和水氟关系时指出,当水氟在低于1毫克/升时,龋齿大约是低氟区的一半,而这种浓度下出现的氟斑牙都比较轻微。所以后来1毫克/升成为氟最早的卫生标准,也是世界各国水氟卫生标准的开端。从上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在饮水中大面积加氟,到6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开始加氟,但是很多国家由于氟的毒副作用而取消了加氟。中国于1965年开始在广州饮水中加氟,由于后来氟斑牙大量出现,在魏赞道等专家的强烈建议下,1983年这项政策被取消了。 魏赞道说,关于氟的学术争论多年来一直未绝,但有共识的结论是,少量摄入有益于坚固牙齿,过量则出现“氟中毒”——氟斑牙、氟骨病,甚至其他神经、

电位滴定法测定钴

电位滴定法测定钴 2008-8-22 10:38:04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 480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在氨性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氰化钾,将钴(Ⅱ)氧化为钴(Ⅲ),过量的铁氰化钾用硫酸钴溶液滴定,按电位法确定终点。其反应式如下: Co2++Fe(CN)63-→Co3++Fe(CN)64- 镍、锌、铜(Ⅱ)和砷(Ⅴ)对本法无干扰。 铁(Ⅱ)和砷(Ⅱ)干扰测定,可在分解试样时,氧化至高价而消除其影响。 空气中的氧能把钴(Ⅱ)氧化成钴(Ⅲ),大量铁的存在能加速这一反应。为防止生成大量氢氧化铁而吸附钴,须加入柠檬酸铵络合铁。一次加入过量的铁氰化钾,用返滴定法可消除空气的影响。 锰(Ⅱ)在氨性溶液中被铁氰化钾氧化为锰(Ⅲ),因此当锰(Ⅱ)存在时,本法测得的结果系钴、锰含量。应预先用硝酸—氯酸钾将锰分离后,再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钴。或在含氟化物的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预先滴定锰(Ⅱ)为锰(Ⅲ),由于氟化物与锰(Ⅲ)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所以反应能定量的进行。然后再在氨性溶液中用铁氰化钾测定钴。 有的资料认为可加入甘油和六偏磷酸钠以消除铁、空气中的氧及一定量锰的干扰,钴含量在10毫克以上时,10毫克以下的锰不影响测定。 有机物对电位滴定有严重干扰,应在分解试样时,用高氯酸除去。 本法适用于含1%以上钴的测定。 一、试剂 混合溶液 100克硫酸铵和60克柠檬酸铵溶解于500毫升水中,加入氨水500毫升,混匀。 钴标准溶液称取纯金属钴克,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1∶1硝酸30毫升,加热溶解完全后,加1∶1硫酸10~15毫升,继续加热蒸发至剩少许硫酸。冷却后,加水20~

30毫升,加热溶解。冷至室温,移入5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3毫克钴。 硫酸钴溶液约称取硫酸钴(CoSO4·7H2O)14克,溶解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毫升,混匀。此溶液每毫升约含3毫克钴。 铁氰化钾标准溶液约称取铁氰化钾克,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 标定:准确吸取钴标准溶液20毫升,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水20毫升、混合溶液50毫升,准确加入铁氰化钾标准溶液25毫升,然后按分析手续进行滴定。求出铁氰化钾标准溶液对钴的滴定度。 T=W/V-KV1 式中 T—铁氰化钾标准溶液对钴的滴定度(克/毫升); W—吸取钴标准溶液含钴量(克); V—加入铁氰化钾标准溶液毫升数; K—每毫升硫酸钴溶液相当于铁氰化钾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V1—滴定消耗硫酸钴溶液毫升数。 K值的确定:准确吸取铁氰化钾标准溶液20毫升,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水25毫升、混合溶液50毫升,然后按分析手续进行滴定。 K=吸取铁氰化钾标准溶液毫升数/滴定消耗硫酸钴溶液毫升数 二、分析手续 称取1~2克试样(钴含量在10~60毫克为宜),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盐酸15毫升,加热数分钟。加硝酸10毫升,继续加热至试样分解完全(如有黑色残渣,可加克氟化铵助溶)。蒸发至小体积,加入1∶1硫酸10毫升,加热蒸至冒三氧化硫白烟。取下稍冷,加水并煮沸至可溶性盐类溶解,冷却,用水稀释至50毫升。加混合溶液50毫升,准确加入20~25毫升铁氰化钾标准溶液,然后用硫酸钴溶液滴定至电位突跃。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钨电极为参比电极。 Co%=100(V-KV1)T/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