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下河地区的地形和洪涝.doc
(完整word版)2016年全国卷(2)地理答案及解析

2016高考(新课标II)地理答案及解析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陈禄春第Ⅰ卷本卷共11小题。
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2。
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投入更少,生产成品更低【解析】本题组考查现代农业的发展条件和意义1。
由材料中“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工业化的经营模式”,说明农业资源为关键,某县以获得“中国地理标志”标志认证的优质茶叶为中心,建设了现代茶庄园,说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前提,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扩大规模,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才能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发达便捷的交通网、高精尖的技术水平是可以促进茶园发展的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2.传统的茶园的产品主要以茶叶为主,现代茶庄园以茶为中心,延长茶的加工、储藏、销售等各环节,增加了产品种类,同时还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茶文化发展旅游业,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答案】1.B2。
C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图1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3-5题.3。
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规模B劳动力成本C原材料成本D技术水平4。
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规模大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5.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解析】本题组考查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
盐城市里下河地区防洪涝预案

盐城市里下河地区防洪涝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全面提升盐城市里下河地区防洪涝能力,保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开展,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江苏省防洪条例》、《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防汛防旱调度预案》、《盐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盐城市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等,制订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盐城市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2 基本情况2.1 地理位置及行政概况我市里下河地区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的腹部和尾部,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一部分。
北至总渠,东临黄海,南连如东、海安、姜堰,西接兴化、宝应、淮安,总面积12621.6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1%,占全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的61%)。
省级区划又以通榆河为界,通榆河西称“里下河腹部地区”,总面积4133.67 km 2;通榆河东谓之“沿海垦区”,总面积8487.99 kmf;沿海垦区通常又以斗龙港为界,分斗南、斗北垦区,总面积分别为4151.05 km2 和4336.94 km 2。
2.2 地形地貌及河流水系里下河地区属平原地貌,地势总体低平,但相对起伏仍较明显。
四周高,中间低,其腹部地区是有名的“锅底洼”。
周围高处地面高程可达^ 5.0〜6.0m (阜宁板湖一带和东台沿海一带), 低处只有^ 0.8m (建湖九龙口和阜宁马荡一带)。
里下河地区三大洼(兴化、建湖、溱东)中我市占了两大洼(建湖、溱东)。
区内地面高程^2.0m以下的低洼地4946.59 knn,占总面积39.2%,高程^ 2.0〜4.0m的次高地6494.95 km2,占总面积的51.5%,地面高程▽ 4.0m以上的高亢地面积1180.12 km 2,占总面积的9.3%。
盐城市里下河地区防洪涝预案

盐城市里下河地区防洪涝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全面提升盐城市里下河地区防洪涝能力,保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开展,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江苏省防洪条例》、《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防汛防旱调度预案》、《盐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盐城市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等,制订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盐城市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2 基本情况2.1 地理位置及行政概况我市里下河地区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的腹部和尾部,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一部分。
北至总渠,东临黄海,南连如东、海安、姜堰,西接兴化、宝应、淮安,总面积12621.6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1%,占全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的61%)。
省级区划又以通榆河为界,通榆河西称“里下河腹部地区”,总面积4133.67 km2;通榆河东谓之“沿海垦区”,总面积8487.99 km2;沿海垦区通常又以斗龙港为界,分斗南、斗北垦区,总面积分别为4151.05 km2和4336.94 km2。
2.2 地形地貌及河流水系里下河地区属平原地貌,地势总体低平,但相对起伏仍较明显。
四周高,中间低,其腹部地区是有名的“锅底洼”。
周围高处地面高程可达▽5.0~6.0m(阜宁板湖一带和东台沿海一带),低处只有▽0.8m(建湖九龙口和阜宁马荡一带)。
里下河地区三大洼(兴化、建湖、溱东)中我市占了两大洼(建湖、溱东)。
区内地面高程▽2.0m以下的低洼地4946.59 km2,占总面积39.2%,高程▽2.0~4.0m的次高地6494.95 km2,占总面积的51.5%,地面高程▽4.0m以上的高亢地面积1180.12 km2,占总面积的9.3%。
盐城市里下河区2007年梅雨洪水特性分析

一
过 程面平均 降水量依 次为 : 2 m 8—1 2 . m、 8 0日各主要河道 日均水位相 继达到
2 9mm 、 4. 6. 31 4mm 、 9.m m 、 4 m 。 1 0 42.m
、
区域 概 况
当年 最 高 , 宁( )建 湖 、 城 、 台 阜 射 、 盐 东
1 、洪水 过程
但 梅雨期连续大范围强降水影响 ,盐城 小 趋 势 , 在 东 台南 部局 部 地 区偏 小 。
市旱涝急转 ,各 主要河道水位于 7月 最 大 点 梅 雨量 6 1 m 2 m,发 生 在 大丰 6 最小点 2 0 mm, 7. 6 发生 在滨 5日先后超警戒水位 , 1 于 0日前后达 市大团站 ;
现 状 河 道 工 程在 排 洪 上 的不 适 应 性 , 2 2 7 8日 、 6月 3 日 ~7月 8日 、 0 7月 并提 出相 关 防 治 对 策 , 为防 汛 调 度 和 1 ~1 日 、 3 4 7月 1 9—2 日。5次 降水 东河东 台( ) 0 泰 站外均超警 戒水位 。7月
二 、 雨特 征 梅
积 5 %。 9
雨 极 值 重 现 期 比较 来 看 , 区 最 大 7 行 比较 分 析 , 表 2 全 d 见 。 梅 雨 量 2 38 m 重 现 期 1 最 长 ; 6 .m 4年 从 表 2可 以 看 出 ,0 7年 盐 城 市 里 20 最大 3 d梅 雨 量 157 重 现 期 1 5. mm 1 下河 主要站点 梅雨洪水最高水位 历年排
2 5 3 0 均 逼 近 历 史 最 高 。7月 1 . m、. m, 4 0 1
里 下河 地 区 是淮 河 下 游 重 点 防 洪 其 中,第 3次持续时间长 、覆盖范围 ( ) 泰 最高 日均水位分别 为 22 m、.5 . 3 26 m、 保 护 区 , 积 为 23 2 m , 平 原 地 广 、 量 大 , 水量 占梅 雨 总 量 6% 。 面 14 k 属 总 降 9 貌 , 势 四周 高 , 间低 , 腹 部 地 区 地 中 其
专题15 自然灾害与防治-三年高考(2014-2016)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原卷版)

专题15 自然灾害与防治【2016年高考题】(2016•新课标Ⅰ卷)43.【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
中游河谷狭窄。
冰川末端深入森林带。
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暴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
(2016•新课标Ⅱ卷)43. [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图8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2016•新课标Ⅲ卷)43.[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
图11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2016•天津卷)14. (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省内80%人口的祖藉是福建。
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的经贸往来。
目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投资区。
(3)对照下表中“防灾避险地”的选址条件及其主要原因,填写空项目。
(8分)(2016•海南卷)24.【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
火山喷发、地震等可诱发雪崩。
1970年5月31日,甲市(位置见图7)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
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
分析此次雪崩形成及乙市受灾严重的原因。
【2015年高考题】(2015•广东卷)10.图4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2015•新课标II 卷)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盐城市区防洪工程运行调度实践

期实施方 案》 开 展 市 区 防洪 圈 和 排 涝
,
洪 闸 蟒蛇 河 防洪 闸 串场 河 闸站 等
、
、
3
四 运 行调 度 实践 过程
200 9 8
“
工 程 建 设 相继 建成 大新 河 闸 站
,
、
串场
座 防洪 闸 暂 不 关 闭 以 便 串通 水 源 争
,
、
年
8
月 6 日
”
,
气象 部 门预报 第
、
( 作 者 单 位 :安 徽 省 淮 南 市 防 汛 抗 旱
指 挥 部 办公 室
防洪 排涝 的影 响 日益 突 出
、
。
城市 防 洪 减 灾对 策
三 是 加 强 城市排 涝 系统 建 设
。
23200 1
)
l 【 防汛与抗旱 】 l
宿朔市暴雨洪水的防控与灾后恢复重建
苏 亚 夏 军 钱 进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 ,辖砀山 涝灾害较严 重的地 区之一 。近 2 0年 损 失 达 9 8 亿元 。 县、 萧县 、 灵璧 、 泗县和踊 桥区。 全市总 来 ,全 市先 后 出现 了 1 9 9 1年 、 1 9 9 6
照《 淮 南 市城 市 防 洪 规 划 》 的要求 尽快
,
重 的 内涝 如 2 0 0 7 年
。
、
7
月 的强 降雨 就
。
一
是 完善 城 市防洪 体 系
,
。
造成 田 家庵 八 公 山 等 多 个城 区 被淹
严重 影 响 了 城市 居 民 的 生 产 生 活
。
市 发 展 的要 求 及 时调 整 和 完善城市防 洪 规 划 扩 展 城 市 防 洪 的 范 围 加快 实
202年地理第一篇六考点3水文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学案

考点3 水文灾害的成因与防治 考查内容考查方式 考查素养1。
主要水文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分布 2.主要水文灾害的危害及防御措施结合图文资料考查主要的水文灾害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经典高考题)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
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
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陷阱: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防治可以从一般防治措施、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法制宣传教育措施等方面说明即可。
但具体解答时一定要结合图文材料,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1。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上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2。
图中甲国被人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国家之一。
试阐述甲国境内的大河水文灾害的类型并分析其中一种水文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1。
我国洪涝灾害多发、严重的原因:2.洪涝灾害的类型:3。
治理洪涝灾害的措施:(1)工程措施。
①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②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工程;③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
(2)非工程措施。
①加大监测和预报的科研投入;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
②加强洪涝灾害的管理;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加强宣传教育;实行防洪保险等.洪水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1)地形地势。
一般来说,地势越低洼,排水越不畅,越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降水的集中程度。
降水越集中,强度越大,越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3)地区人口密度与经济状况。
地区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则同样强度的洪水造成的损失越大.(4)抗灾能力。
里下河地区排涝人海通道淤积类型分析

鬏防汛与抗旱 l
里下河地区; 涝入海通道淤积类型分析 i E
杨 军 张领见 季 红飞 许 志刚
里下河地区地处淮河流域 ^ 尾闯、 入 长 江 。多 年 来 “ 海 四 港 ” 海 相 泥 积泥沙的可行性。“ 海 沿 受 沿海四港” 闸下均为
例在 7 %左右 ,其余涝水主要靠 里下 引江冲淤及改善水环境试验” 主要工 主要入 海通 道 ,其 中射 阳河闸下港道长 O , 河地区南部 的江都 、高港等站抽水排 作是分析引长江水冲刷“ 沿海四港 ” 淤 1 4 m, 51k 平均断 面 7 4 z新洋港 闸下港 6m ;
时、 有效运 用 , 保证了灾区群 众生命财
由 表 1 以 看 出 ,9 4年 前 , 可 15 港 闸后 ,闸下河道 的潮 波变 形并使涨潮流
风特征 ,在每年的 6 7月间该地 区常 道是 自然状况 ,基本上是天然形成 的 速大于落潮流速 。涨潮潮流往往携带较 、
出现连绵阴雨天气 ,多雨年份甚至 出 冲 刷 和 淤 积 平 衡 , 排 涝 能 力 为 多泥沙进入河道 直至闸下 ,而落潮潮流 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里下 河地 区特 19 m%。 9 6年射 阳河 闸建 成 、9 7 时 间较长 、 22 15 15 流速较低 , 无法将涨潮带 来的 殊的地理环境 ,加上近年来滞涝水 面 年新洋港 闸建成 ,两 闸累计设计排涝 泥 沙全 部带 离闸下河 道 ,这样就造成 闸 被大量侵 占,极易造成 小洪水 、大峰 能力达 70 ,至 16 7 7m 9 5年 ,射 阳 下河道 的淤积。因此 , 研究 冲淤效果并制
江苏省中东
, 面
河 2 万 kn 2 r o其 沙淤积影响 ,工程排涝能力损失均较 泥质河 口, 口的泥沙物质较 细小松软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下河地区的地形和洪涝
江淮之间的运河曾称里运河,又称里河。
大体上与范公堤平行、位于范公堤东侧的串场河则
被称之为下河。
介于里河与下河之间的地区,遂被
称为“里下河”。
面积超过1. 3 万平方公里。
里下河是有名的洼地。
唐宋时期沿海海塘
工程的兴筑以及黄河夺淮后苏北“地上河” 的形成、
高家堰的增高、运河大堤的加固,进一步强化了里
下河的低洼性。
在地形图上,里下河是一个很特别
的碟形洼地。
它的南面是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
西边是历史上视为王朝生命线的大运河和高耸的运
河大堤,北边是黄河故道,比里下河高 5 米以上,
东面是串场河和范公堤,也比里下河高1- 2 米。
在地质时期,里下河自然环境经历了从大海到泻
湖的巨大变迁。
在人类历史时期,又经历了从泻
湖到平陆的巨大变迁。
明清是这一变迁最为剧烈
并趋于完成的关键时期。
春秋时期清代
苏北盆地的构造位置
l.主要断裂带
2.苏北一南黄海盆地范围
(1)郯庐断裂带( 2)赣榆 -泗阳断裂( 3)淮阴 -响水断裂( 4)长江断裂带( 5)南京一嘉山断裂( 6)无锡一宿迁断裂( 7)苏北东海岸断裂( 8)扬州一如皋断裂
降水情况
阜宁、盐城、兴化、东台站 5 年降水量滑动平均过程线。
降水量年际变化丰枯悬殊,最大年降
水量在 1400 mm 以上,而最小年降水量在
500 mm以下,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
3~ 5 倍,是多年均值的1. 5~2. 0倍,最小年
降雨量则是多年均值的0.4~ 0.5倍。
里下河地区洪涝演变趋势表现在洪涝类型的
多样性,高水位日益频繁、高水位发生机率加大,
致灾暴雨频率增大等方面。
在自然成因方面,流域暴雨是成灾的主要原因,锅底洼的形态是洪涝发生的地貌大背景,水系的复杂格局也加剧了洪涝的程度和频度。
在人类活动方面,不合理的圩垸垦殖导致湖荡萎缩,减弱了水体调蓄能力。
闸坝建设引起河道淤积、排涝能力降低致使洪水位趋高,城镇化改变下垫面性质的水文效应也是洪涝频繁的主要因素。
里下河腹部圩区及抽排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