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教案

合集下载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教案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教案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教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文案(peptic ulcer)展示教学目标(1min)【消化性溃疡】(识记)(解剖模型多媒体教学,2min)定义: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

(区别溃疡和糜烂) (多媒体图片教学讲授法)【病因及发病机制】(理解)(讲授法提问互动、多媒体教学,4min) 1.病因(1)幽门螺杆菌感染(2)非甾体类抗炎药(3)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4)其他因素:吸烟、遗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应激2.病理(1)DU多发生于球部,前臂较常见(2)GU多发生于胃角和胃窦、胃体的小弯侧【临床表现】(识记)◆(讲授法多媒体教学,5min)1.症状(1)腹痛:性质:钝痛、灼痛、胀痛甚至剧痛、饥饿样不适感部位:上腹中部、偏右或偏左节律:DU为空腹痛即餐后2~4小时或午夜痛,进食或服用抗酸剂后可缓解GU多为餐后痛(多媒体表格展示DU与GU的区别)(2)其他: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失眠、多汗、脉缓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3)临床特征: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案例式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举例说明,同时结合多媒体。

(1)帮助病人认识和去除病因(2)指导缓解疼痛(3)休息与活动(4)用药护理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1)进餐方式(2)食物选择(3)营养监测3.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消化性溃疡病因及预防知识5.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健康指导】(运用)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3min)易位式互动:要求学生自己四人为一队,制定一个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方案。

每组在下节课课前,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阐述本组的健康教育指导方案。

【小结】(互动归纳总结2min)【复习思考题】(课后复习题,2min)1.选择题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出血B.穿孔 C.幽门梗阻 D.癌变2.简答题简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鉴别要点有哪些?3.病例分析题(1)该患者处于什么年龄?(2)患者在什么诱因下出现了什么症状?(3)患者应该做哪些检查?(4)诊断是什么?。

消化性溃疡教案模板范文

消化性溃疡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授课对象:护理专业学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概念、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 掌握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2. 技能目标:- 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评估、诊断和护理。

- 学会进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关注和关爱,提高护理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1.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2.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1.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评估和诊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什么是消化性溃疡?它有哪些常见症状?2. 引导学生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讲授(60分钟)1. 消化性溃疡的概念、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讲解消化性溃疡的定义和特点。

- 分析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药物刺激等。

- 介绍消化性溃疡的分类,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 阐述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如上腹疼痛、反酸、烧心等。

- 概述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

2.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讲解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征等。

- 介绍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诊断,如疼痛、营养不良、焦虑等。

- 阐述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如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

- 强调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教育,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指导。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进行点评。

四、小结与作业(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最新治疗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讨论、作业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消化性溃疡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护理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关注和关爱。

消化性溃疡教案

消化性溃疡教案
〔1〕部位:胃角或胃小弯近幽门处,尤以胃窦部最常见
〔2〕形状:圆形或椭圆形
〔3〕数目:多为单个
〔4〕大小:多数活动性溃疡直径<10mm
〔5〕皱襞:呈放射状
〔6〕边缘:整齐,状似刀切
〔7〕底部:肉芽组织构成,覆以灰黄色渗出物,周围粘膜炎性水肿。
十二指肠溃疡特点: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形态与胃溃疡相似,直径多在1㎝以内。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合作,皮肤及粘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软,无压痛、反跃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门诊胃镜:胃溃疡。
诊断:胃溃疡伴出血,HP〔+〕。
治疗方案:抗HP治疗。
出院医嘱:1.注意饮食;2.继续规律服药HP。
五、实验室检查:胃镜与粘膜活检〔首选〕、幽门螺杆菌检测、大便隐血试验、X线钡餐检查。
根据依托病例患者主诉“连续腹痛1月,黑便3天〞与医生查体:皮肤及粘膜略苍白,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胃镜、HP、大便潜血等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即可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
六、鉴别诊断:〔一〕慢性上腹痛的相关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二〕胃癌〔三〕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教案续页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消化性溃疡病概述
(一)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粘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
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粘膜的Meckel憩室。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最多见。
(二)流行病学: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常见病。估计约有10%人在其一生患过此病。本病可发生于
抑酸药物疗程4-6周,局部患者需8周,铲除HP所需1-2周疗程,可重叠在4-8周的抑酸药物内,也可在抑酸疗程完毕后进展。

教案消化性溃疡范文

教案消化性溃疡范文

教案消化性溃疡范文教案:消化性溃疡一、教案背景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上发生的溃疡,其特点是反复发作、长期纠缠。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增强学生对该疾病的了解和预防意识。

二、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熟悉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掌握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技能目标:-能够提供针对消化性溃疡的合理生活方式建议;-能够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三、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制:-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类固醇抗炎药物使用;-精神因素等。

2.临床表现:-胃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

3.常见并发症:-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等。

4.诊断方法:-临床症状和体征;-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镜检查等。

5.治疗原则:-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

6.预防方法:-控制精神压力;-避免过度劳累等。

四、教学活动1.列举常见的引发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并分组讨论各组引发溃疡的原因。

2.分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和常见并发症,并由每组进行汇报。

3.按照患者就诊的流程,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医生和患者,模拟进行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4.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就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进行讨论,并向班级展示自己的答案。

五、评估方式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的表现进行评分。

2.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消化性溃疡预防措施的练习题。

六、教学资源1.进行小组讨论的教学资料。

2.消化性溃疡预防措施的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消化性溃疡相关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旨在提高学生对该疾病的了解和预防意识。

但教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比如可以再增加一些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评估方式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如增加实际操作评估等,以更好地考察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的掌握程度。

消化性溃疡教案

消化性溃疡教案
讲授法,讨论法,案分析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源
板书设计
一 病因
二病理类型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治疗要点及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学时
分配
新课
导入
由临床病例引入新课
案列列举
学生讨论
5m
新课
讲授
一 播放视频,介绍消化系溃疡类型
二 对比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
5m
作业
布置
练习题
教学反思
分组讨论,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配合好。有部分同学部参与讨论,积极性较低。
三 通过视频讲解各型消化系溃疡患者的共有临床表现
四分组讨论消化系溃疡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五 结合手术类型讲解消化系溃疡患者的术后护理
讲授具体案列,解析书上相应内容。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背诵
70m
课堂
小结
消化性溃疡主要治疗应采取内科治疗为主,当出现并发症等手术指征后转为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有两种,各有利弊。应注重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理 论 教 学 设 计
课题
消化系溃疡患者的护理
教学部
(教研组)
医卫部
授课教师
魏琴芳
授课课程
外科护理
授课课时
2学时
知识与能力:掌握消化系溃疡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讲授,答疑解惑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理解患者的心情,做好整体护理措施
教学重点
消化系溃疡的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
消化系溃疡的并发症
教法与学法

病理学“消化性溃疡病”说课教学设计

病理学“消化性溃疡病”说课教学设计

病理学“消化性溃疡病”说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概念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特征是黏膜下组织发生溃疡,引起慢性或周期性的上腹部疼痛。

其病理生理过程是胃粘膜的黏膜屏障功能受到损害而导致。

2. 病因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风湿性疾病、应激等多种因素。

3. 病理生理过程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包括黏膜屏障功能受损、酸和胃蛋白酶的腐蚀作用、组织修复和瘢痕形成等过程。

4. 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表现包括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5. 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外科手术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消化性溃疡病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患者的关爱和责任心,提高学生对疾病的防治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病例的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表现和对患者的影响。

2. PBL教学法引导学生围绕消化性溃疡病展开问题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3. 视频辅助教学法通过播放有关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的视频,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消化性溃疡病的基本概念1. 教师引入通过对一个真实案例的描述引入,激发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病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消化性溃疡病的定义、发病率、相关疾病名称和临床表现等基本概念。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消化性溃疡病的基本概念,每组派代表汇报。

第二课时: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1. 案例分析教师以多个案例为例,分析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

2.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问,澄清对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的疑惑。

第三课时: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2. 知识点复习教师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消化性溃疡教案

消化性溃疡教案

消化性溃疡教案教案标题:消化性溃疡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 掌握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1. 消化性溃疡的定义和病因。

2. 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3. 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1. 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白板和马克笔。

2. 视频或图片资料,展示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3. 消化性溃疡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消化性溃疡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消化性溃疡,并了解他们对该疾病的了解程度。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和症状,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2. 介绍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方法,如内镜检查和呼气试验等。

三、预防和治疗方法(20分钟)1. 分享消化性溃疡的预防方法,包括饮食调理、减少压力、戒烟限酒等。

2. 介绍消化性溃疡的常用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3.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预防和治疗方法的重要性和效果。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2. 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五、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10分钟)1. 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性。

2. 分享健康饮食、适当运动和良好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六、小结和反馈(5分钟)1. 总结消化性溃疡的要点和重点。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经验。

2.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报告,提高他们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消化性溃疡预防和治疗方法的应用能力。

消化性溃疡教案模板范文

消化性溃疡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护理专业大三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2. 使学生掌握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用药指导。

3. 培养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疾病防治的职业信心和职业道德感。

教学重点:1. 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

2.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3.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用药指导。

教学难点:1.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2.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及用药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消化系统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消化性溃疡?它有哪些临床表现?二、讲授新课1. 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而造成的溃疡。

- 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黏膜防御力量减弱、非甾体消炎药、胃酸与胃蛋白酶分泌过多、精神、神经及内分泌因素等。

- 发病机制:致溃疡的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等)与黏膜的保护因子(黏液分泌、前列腺素等)失去平衡。

2.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临床表现:上腹疼痛、反酸、烧心等。

- 并发症:消化道大量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

3.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用药指导- 护理诊断:疼痛、营养失调、焦虑等。

-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疼痛程度、出血情况等。

-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

- 用药指导:遵医嘱给予抗酸药、抑酸药、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等。

-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绪。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要点。

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小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要点。

2.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最新治疗方法。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课堂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对消化性溃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采用专业英语词汇:
peptic ulcer 消化性溃疡;
gastric ulcer 胃溃疡;
duodenal ulcer 十二指肠溃疡;
Helicobacter pylori 幽门螺杆菌;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 非甾体类消炎药;
H2-receptor antagonist H2受体拮抗剂;
使用NSAID 药物时,如何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5.介绍学科进展内容:
(1) 消化性溃疡现代观念。
(2) 消化性溃疡的现代治疗进展。
教具准备(请打√)
挂图 投影 幻灯 录象 CAI课件√ 其它( )
备课主要参考书目、文献:
1.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1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郑芝田主编:胃肠病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重点讲授消化性溃疡的临表床表现:临床特点是1慢性过程,2周期性发作,3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主要症状及体征。
三、重点讲授各种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的特殊临床表现。
四、消化性溃疡的实验室和重要检查:1、胃镜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可直接观察、摄像、组织活检及HP 检测。2、X线钡餐检查。
五、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主要与胃癌及胃泌素瘤鉴别,讲明该种疾病的主要特点生动,重点突出, 基本上能把重点内容讲清楚,特别是病因及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鉴别诊断、检查方法、内科治疗(尤其是根除HP 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
学生评价:
教研室主任评价:
同意按此教案授课。
3. 胡伏莲主编:幽门螺杆菌的基础与临床。
思考题、复习提纲或测试题:
1、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病因有哪些?请简述其致病机理。
2、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
3、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有哪几种?各有哪些特点?
4、胃泌素瘤与普通消化性溃疡的鉴别要点有哪写?
5、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达到什结果?其方案如何选择?
6、消化性溃疡的外科指征有哪些?
六、重点讲授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1、出血2、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
七、重点讲授消化性溃疡的治疗:1 内科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的制酸药物,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主要方案,主要是三联疗法。NSAID溃疡的治疗和预防。2、掌握外科手术指征。
20min
18min
7min
5min
10min
编号
中山大学
教 案
课程名称 内科学
授课教师 王连源
二00八年一月
教案(一)
授课内容(章,节)
题 目
消化性溃疡
授课教师职称
教授
授课方式
大课
授课时数
2学时
授课对象 2005 年级(系) 临床医学 5、6、7、18 班
授课时间
2008年4月10日
教材版本
内科学第六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Proton pump inhibitor 质子泵抑制剂
3.启示学生思维方面:
1、 消化性溃疡的上腹痛与其他消化道疾病腹痛的鉴别要点。
2、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与其他消化道病变出血的鉴别要点。
3、 消化性溃疡穿孔与其他急腹症的鉴别要点。
4.指导学生自学方面:
HP检测的几种方法及其意义。
根除 HP 治疗与消化性溃疡治疗的重要关系。
2. 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原理。
3. 熟悉本病的治疗原则。
授课内容(要点)
时间
分配
一、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1 、重点讲授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尤其是多年来研究的情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该菌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 因素之一。2、非甾体抗炎药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另一因素,也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因素。3、胃酸和胃蛋白酶对消化性溃疡形成的作用机理—-直接的对黏膜自身消化作用。4、其他因素:吸烟、急性应激、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5min
15min
讲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容:
1、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
2、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性。
难点内容:
1、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2、 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
3、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授课中加强以下内容的举措
1.如何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讲授过程中,通过胃镜检查图象、X线钡餐片、幽门螺杆菌染色片的播放,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此外,可以通过典型病例介绍病情及主要症状,使学生加深了解消化性溃疡病人的临床主要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