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吧黄河教案王艳玲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怒吼吧黄河》。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模仿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黄河的伟大和民族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的仿写和创作。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2. 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黄河的伟大和民族的精神。

3. 采用模仿创作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怒吼吧黄河》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纸张和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黄河的了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怒吼吧黄河》的背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文章主题。

3. 重点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学生跟读,巩固学习。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表情。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和拼写。

5. 小组合作(1)教师布置小组讨论任务,讨论课文中的某个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七、课堂拓展:1. 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

2. 学生发表自己对黄河的感受和认识。

八、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怒吼吧黄河》的主要内容。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 怒吼吧,黄河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 怒吼吧,黄河教案(教学设计)
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
查阅《黄河大合唱》的资料及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
1
语文(S)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9 怒吼吧,黄河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 同学们,你们听,(展示课件第三屏,放《黄
此环节有利于
2. 理清思路:课文围绕《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 介 学生从总体上把握
绍了哪些内容?
课文。可以在教学过
1 创作灵感和创作动机的产生。即光未然被黄河的
程中,先让学生默读
气势和船夫与狂风巨浪搏斗的精神所震撼,产生写长诗歌 感悟,然后师生共同
颂祖国,并希冀与冼星海再度合作。(第 1~3 自然段) 归纳。
2.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择机播放录像、音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黄河的 怒吼”和乐曲的感染力,促进学生对人物和作品的理解。
3. 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促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披情入境,受到情操的陶冶,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经过,感悟光未 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品格,培养学生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这个问题对突 破难点很关键。艺术 源于生活,高于生 活,却又服务于生 活。它唤起了中国人 民高昂的斗志。
板书:延安军民的“怒吼”
中国人民的“怒吼” (三)听着着激动人心的《黄河大合唱》,无数民众 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激情拿起战斗的武器,勇敢地冲向
感悟延安军民 的“怒吼”、全中国 人民的“怒吼” 。 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怒吼吧黄河》。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对黄河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运用想象力,感受黄河的气势和伟大。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料。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图表等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黄河大合唱》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气势。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黄河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和气势。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是什么意思?(2)全班交流:分组讨论的结果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3. 写一篇关于黄河的短文,表达自己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3.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交流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对黄河相关知识的学习成果。

怒吼吧黄河教案

怒吼吧黄河教案

怒吼吧黄河教案怒吼吧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流向等基本情况。

(2)了解黄河的重要性,以及黄河对中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黄河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增强对母亲河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流向等。

(2)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壮丽景色和它对中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黄河的重要性,并树立起保护黄河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图片、视频等相关素材。

(2)课件、投影仪。

2. 学生学习准备:(1)提前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流向等。

(2)随身携带笔记本、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播放黄河视频,让学生体验黄河的巍峨壮丽。

然后通过图片展示黄河的流域面积、流域人口等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知:(1)让学生通过课件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流向等。

(2)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壮丽景色和它对中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让学生了解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如黄河文明、黄河水利工程等。

3. 深化学习:(1)学生分成小组,各自选择一个黄河流域的城市进行调研,并准备相关资料和PPT。

(2)小组合作完成调研任务,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

(3)让学生互相评价展示的报告,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归纳总结:让学生自主总结黄河的基本情况和它对中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并展示自己的总结成果。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黄河的壮丽景色。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调研和展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怒吼吧黄河》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怒吼吧黄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1. 简介《怒吼吧黄河》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黄河的了解和印象。

2. 简要介绍《怒吼吧黄河》的背景和意义。

3.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4. 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第二章:文学鉴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怒吼吧黄河》的文学价值。

教学内容:1. 分析《怒吼吧黄河》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手法。

2. 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的文学价值。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手法。

2. 分析文章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手法。

3. 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的文学价值。

4. 进行文学鉴赏的练习和讨论。

第三章:内容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怒吼吧黄河》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怒吼吧黄河》的内容和意义。

2. 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2. 分析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3. 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4. 进行内容解析的练习和讨论。

第四章:情感体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2. 帮助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文章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共鸣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情感表达。

2. 分析和讨论文章的情感内容和表达方式。

3.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表达练习。

4. 分享和讨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成果。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2.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和创作。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怒吼吧黄河的教案设计

怒吼吧黄河的教案设计

怒吼吧黄河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怒吼吧黄河的背景介绍1.1 课程目标: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理解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掌握黄河的基本地理特征1.2 教学内容: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黄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黄河对我国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3 教学活动:观看黄河的纪录片,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分组讨论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制作黄河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的手工模型第二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2.1 课程目标:了解黄河的治理历史和现状理解黄河治理的意义和困难掌握黄河的开发与利用2.2 教学内容:黄河的治理历史和主要工程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黄河的开发与利用,如水利发电、航运用等2.3 教学活动:研究黄河治理历史和主要工程,制作时间轴或海报小组讨论黄河治理的困难和对策观看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纪录片第三章: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3.1 课程目标: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理解生态环境问题对黄河的影响掌握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措施3.2 教学内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对黄河的影响,如泥沙增多、水质下降等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措施,如退耕还林、污水处理等3.3 教学活动:研究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制作问题清单小组讨论生态环境问题对黄河的影响观看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纪录片或案例分享第四章: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4.1 课程目标:了解黄河文化的特点和价值理解传承和保护黄河文化的重要性掌握传承和保护黄河文化的措施4.2 教学内容:黄河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如民间艺术、传统习俗等传承和保护黄河文化的重要性传承和保护黄河文化的措施,如文化教育、非遗保护等4.3 教学活动:研究黄河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制作文化介绍海报小组讨论传承和保护黄河文化的重要性观看黄河文化传播和保护的纪录片或案例分享第五章: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5.1 课程目标: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含义理解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挑战掌握推动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5.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含义和原则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挑战推动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如绿色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5.3 教学活动:学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含义和原则,进行小组讨论研究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挑战,制作发展蓝图观看推动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纪录片或案例分享第六章:黄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6.1 课程目标:了解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重要性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对黄河生态系统的作用掌握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6.2 教学内容: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和现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如自然保护区建设、物种保护等6.3 教学活动:研究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和现状,制作介绍展板小组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黄河生态系统的作用观看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纪录片或案例分享第七章: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适应7.1 课程目标:了解黄河流域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理解适应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的重要性掌握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7.2 教学内容: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的特点和影响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如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等学习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的特点和影响,进行小组讨论研究适应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的重要性,制作宣传册观看应对气候变化的纪录片或案例分享第八章:黄河文化的现代传播与创新8.1 课程目标:了解黄河文化传播的现状和挑战理解黄河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掌握黄河文化传播与创新的策略8.2 教学内容:黄河文化传播的现状和挑战黄河文化创新的必要性黄河文化传播与创新的策略,如现代传媒运用、文化创意产业等8.3 教学活动:研究黄河文化传播的现状和挑战,制作问题清单小组讨论黄河文化创新的必要性,进行头脑风暴观看黄河文化传播与创新的纪录片或案例分享第九章:黄河流域的旅游资源开发9.1 课程目标:了解黄河流域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潜力理解旅游资源开发对黄河流域的影响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策略黄河流域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潜力旅游资源开发对黄河流域的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策略,如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9.3 教学活动:学习黄河流域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潜力,进行小组讨论研究旅游资源开发对黄河流域的影响,制作影响评估报告观看黄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纪录片或案例分享第十章:黄河流域的未来展望与青年责任10.1 课程目标:了解黄河流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理解青年在黄河保护与发展中的责任掌握参与黄河保护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10.2 教学内容:黄河流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青年在黄河保护与发展中的责任参与黄河保护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如志愿服务、创新实践等10.3 教学活动:学习黄河流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小组讨论研究青年在黄河保护与发展中的责任,制作行动计划观看青年参与黄河保护与发展的纪录片或案例分享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黄河的治理历史和主要工程解析:黄河治理历史悠久,涉及多个大型工程,理解每个工程的作用和影响对于理解黄河治理的整体脉络至关重要。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怒吼吧,黄河》教学教案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怒吼吧,黄河》教学教案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怒吼吧,黄河》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感受黄河的伟大形象和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

2.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2.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黄河象征意义的理解。

2.诗歌中抽象概念的具体化。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黄河的知识,如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历史文化等。

2.通过图片展示黄河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二、诗歌朗读与感悟1.让学生自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朗读节奏和情感表达。

3.学生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情感。

三、诗歌分析1.让学生找出诗歌中描述黄河的词语,分析这些词语的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黄河象征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针对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展开讨论,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简要复述诗歌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二、诗歌写作背景介绍1.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诗歌的动机。

2.分析诗歌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

三、诗歌欣赏1.让学生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悟。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交流。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诗歌内容,写一篇关于黄河的短文。

2.收集关于黄河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难点和重点。

二、诗歌拓展1.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自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看法。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怒吼吧,黄河》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怒吼吧,黄河》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怒吼吧,黄河》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课是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的一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对于中国文化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已经形成,但对于黄河的认识并不深刻。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课将通过学习黄河的形成及其文化意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黄河的形成及其文化意义。

2.能够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知识点。

### 2.能力目标3.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进行简单的问答。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

### 3.情感目标5.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传统文化意识。

6.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黄河的形成及其文化意义。

2.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知识点。

### 2.教学难点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者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黄河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讲解(25分钟)教师讲解黄河的形成及其文化意义,并引导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听懂重点内容。

3.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填空、选择其中的错误,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等,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4.写作(25分钟)教师设计写作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文章中的知识点和所学词汇,结合个人经历或感受,以“黄河”为主题,写一篇简短的文章。

5.总结(5分钟)教师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勉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努力应用于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课件、图像或其他形式,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2.练习法教师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写作法通过规范化的写作指导、题目引导以及实施策略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怒吼吧黄河》第二课时
凌河小学王艳玲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背诵第四自然段。

学习重点: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学习难点:
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1、播放《黄河船夫曲》及出示黄河背景图。

2、教师谈话:这首歌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时,激发起人们誓死保家卫国的抗日斗志,无数的中国民众拿起武器,冲向抗日的战场。

一部如此有震撼力和号召力的伟大巨作是谁创作出来的?
依生答板书光未然词
冼星海曲
师:《黄河大合唱》音乐气势磅礴,具有强烈地时代精神,激发了人民的抗日斗争,增强了人们的抗日信念。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板书:怒吼吧,黄河大家齐读课题。

3、我们先听写几个词语,检查一下同学们字词掌握情况。

滔天巨浪惊涛骇浪虎啸龙吟窑洞
(同桌看大屏幕互相批改,指导写“窑”)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5、接着我们深入的学习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二、研读想法,感悟激情(12分钟)
【自主学习】
出示: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划出光未然途经黄河时产生的想法,多读几遍,并思考他这一想法产生的原因。

【展示交流】
1.预设:
○1光未然的想法:他要写一首长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
○2光未然看到的:只见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

惊涛骇浪扑面而来,虎啸龙吟之声如雷贯耳。

船工们光着膀子,在滔天巨浪中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竭尽全力与河水拼搏。

学习步骤:指名读——理解:惊涛骇浪、竭尽全力——看插图想象情境感受黄河的气势——谈感受
师:是的。

诗人目睹了黄河的怒吼诗人被震撼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更是诗人心潮澎湃,从文中找出他想到的黄河岸边曾经发生的事。

○3光未然想到的: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
学习步骤:指名读——句式转换(知道反问句起强调作用)——谈感受(你读懂了什么?)——感情朗读
④了解想法,指导朗读。

三、品读体会,点燃激情。

(16分钟)
师:诗人就是怀着这样的激情到达了延安,见到了挚友冼星海,两位艺术家互诉心曲后都希冀再度合作。

光未然一鼓作气地将他的切身体会写成了长篇诗歌。

听,光未然在为大家朗诵他的歌词?
1.多种形式朗读激情朗诵的句子。

2.师范读。

生闭上眼睛听,想像一下自己就是抗敌演剧队中的一
员,正坐在抗日根据地那间宽敞的窑洞里听诗人的朗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后交流感受。

3.指名汇报,(师生对读)进一步体会。

【小组合作】
5.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冼星海听到光未然的朗诵后是怎么说的?他又是怎么谱写出《黄河大合唱》的全曲的?
回忆学习方法:
找句——抓词——朗读——想画面——谈感受
【展示交流】
6.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预设:
○1斩钉截铁地说:“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从中我能感受到冼星海被光未然深深的感染了,他的创作激情再次被激发,他充满了谱好曲子的信心。

○2冼星海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

抓住“仅仅”“奇迹”“就在……就在……就在”理解创作过程的艰苦。

想象一下当时的艰苦情景,同桌相互交流。

○3你觉得冼星海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可以看出冼星海爱祖国,爱民族,有着旺盛的革命激情的精神。


四、回顾点题,升华感情。

(6分钟)
1.师: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经典保留曲目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大合唱》诞生了!演出效果怎样?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自然的吧!(出示自后一自然段)
2.说说此时我们对:“怒吼吧,黄河!”的理解。

五、拓展提升,内化激情。

(5分钟)
师:这样激动人心的乐章大家一定想听听。

(自读阅读链接)【激情流露】
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候,在日寇烧杀抢掠最为猖獗惨烈的时候,我们听着《黄河大合唱》
如果我是一位战士,我会。

如果我是一位作家,我会。

如果我是一位农民,我会。

┅┅┅┅
任选一个写下来。

师:同学们,《黄河大合唱》穿越了时空界限至今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唤起我们民族的自豪感。

希望大家以光未然、冼星海两位老艺术家为榜样发挥黄河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努力学习,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19 怒吼吧,黄河
热爱祖国光未然词鼓舞斗志
热爱民族冼星海曲增强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