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脉高压介入治疗
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

张金山等. [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3:33-36. 蒋明德, 秦建平 等. [J]. 西南军医, 2002(3):11-13.
TIPS适应证--美国指南
随机对照试验确定
Ø 二级预防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Ø 难治性肝性腹水
非随机对照试验确定
Ø难治性急性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Ø 难治性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 Ø 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Ø 胃窦血管扩张症 Ø 难治性肝性胸水 Ø 肝肾综合征 Ø 布加综合征 Ø 肝小静脉闭塞病 Ø 肝肺综合征
TIPS术后随访
Ø随访的指标:1、支架狭窄率;2、再出血率;3、 肝性脑病发生率;4、生存率;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程度;6、肝、肾功能及凝血状况。 Ø 随访的方法:1、超声及超声造影;2、胃镜;3、 直接门脉造影;4、血生化分析;5、临床观察。 Ø随访的频次:TIPS术后1周,1月,3月,6月,9月 和12月各随访1次,12月后每6月随访1次。术后1-3 月胃镜检查;9-12月作直接门脉造影。
Qin J, Jiang M, et al.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3
支架狭窄原因
支架的材料、构型
B
支架内假性内 A
膜过度增生
狭窄或闭塞
C 术中操作不当
分流道幅度大 E
或成角
D 血流及分流道
部位
支架狭窄的判断
Ø 分流道血流速度>200 cm/s,或<50 cm/s ,或分 流道直径<50%; Ø 静脉血流速度<20 cm/s; Ø 门腔压力梯度(PSG)≥16 cmH2O; Ø 门脉高压症复发,即术后再次出现胃底食道曲张静 脉破裂出血或通过低盐饮食和常规剂量利尿药物不能控 制的腹水。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介入治疗进展

, , , , ic portal hypertension such as 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hypersplenism and intractable ascites greatly threaten human health. , Sin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adiological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in the 1970s this technique has grad , , ually become mature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and more improvements and new techniques have been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with an
进、难治性腹水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放射介入技术开始应用于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以来,通过近
几十年的发展,其技术不断成熟,更多的改良及新技术被应用于临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证。 归纳了近年来国
内外的相关文献,对介入技术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指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治疗。
2312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 卷第 期 年 月 , , 35 10 2019 10 J Clin Hepatol Vol.35 No.10 Oct.2019
门静脉高压症TIPS介入护理

门静脉高压症TIPS介入护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主要包括针对并发症的处理、针对病因的治疗。
在临床上门静脉高压主要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及腹水等并发症,其中对患者威胁最大的是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内镜下硬化或套扎治疗、外科分流或断流手术,以及微创TIPS进行处理。
针对脾功能亢进患者,若没有自发性出血的风险,通常可以观察,若存在自发性出血的风险,可以考虑切除脾脏。
顽固性腹水临床上通常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适当给予补充白蛋白,或者利尿等方式进行处理,严重者可以间断放腹水。
最后针对严重的肝硬化门脉高压、肝功能失代偿患者,临床上可以应用肝移植进行治疗。
通过肝移植切除病变肝脏,替换健康肝脏,可以从根本上去除门静脉高压的病因,门静脉压力下降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也会得到控制与治疗。
本文将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TIPS介入术后护理进行具体阐述。
(一)概述1.门静脉高压定义指当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发生淤滞,引起门静脉及其分支压力增高,继而导致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伴破裂出血、腹水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
正常值:13-24cmH2O,平均为18cmH2O;当压力>24cmH2O时称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高压症时,压力大都增至30- 50cmH2O。
肝炎后肝硬化是我国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病因2.门静脉解剖: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全长6-8cm,主干在肝门处分为左、右两支,逐渐分支后与肝动脉血流汇合于肝窦,然后经肝小叶的中央静脉、肝静脉流入下腔静脉(二)病因1.肝内病变:如肝内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白身免疫性肝硬化,均可能导致门静脉血液经过肝脏受阻2.门静脉病变:门静脉血栓形成导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因血管病变导致血液回流受阻3.腔静脉或肝静脉病变:导致血液回流心脏受阻,也可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4.胰腺病变:比如胰腺肿瘤或胰腺炎症,导致脾静脉闭塞,脾静脉血液无法正常回流,而在胃底周围形成广泛的侧支血管,从而导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三)临床表现1、胃肠道表现:胃肠道静脉血回流障碍之后,出现胃肠道淤血,通常引起消化不良,患者表现为胃口差、腹胀、腹痛等2、腹腔积液:根据腹腔积液量,而出现的症状也有所不同,量少表现为消化不良,如果量较多,腹部通常表现为膨隆状态,导致腹部压力升高3、脾大:比如肚子能摸到包块,即脾大,通常可引起体内血小板降低4、原发疾病:如比较常见的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或先天性布加综合征等,同时引起相应肝功能异常等临床表现(四)检查1.内镜检查食管、胃及十二指肠:了解食管曲张静脉分布部位、直径、有无红色征等。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不适和健康问题。
因此,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我们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期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希望对患者和医生朋友有所帮助。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利福平、非洛地平、硝酸甘油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扩张血管、降低门静脉压力、减轻脾功能亢进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的发展。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禁忌症,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医嘱,避免自行使用或滥用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也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经脾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减轻腹水、脾肿大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介入治疗也需要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手术治疗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手段。
例如,对于合并肝癌、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清除病灶,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
然而,手术治疗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手术指征和身体条件,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等。
饮食上,患者应少食多餐,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过多油腻、刺激性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多个方面。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用药或滥用药物,合理安排生活和饮食,定期复查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信在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帮助患者重获健康。
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

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门静脉高压是一种以门静脉系统内的压力升高为特征的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门静脉的压力维持在5-10 mmHg,但如果门静脉高压,则压力会升高至10 mmHg以上。
门静脉高压是由于肝脏疾病引起的,如肝硬化、肝血栓形成或肝脏恶性肿瘤等。
门静脉高压可以导致肝功能减退、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和门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门静脉高压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肝脏和门脉血流,减轻门静脉高压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
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 元胞活化剂:如去氨肝素和川芎嗪,可以改善肝脏氧合和血液流动,减轻门静脉高压。
- 利尿剂:如螺内酯和依他尼酸,用于治疗腹水和水肿。
- 胃肠道排毒剂:如乳果糖和甘露醇,通过促进肠道蠕动和水分排泄,减轻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腹胀、腹痛和腹泻。
2.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介入手段改变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动态,减缓门静脉高压。
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胃食管静脉曲张敷贴术(SOMA):通过在静脉内放置一个特殊的经食管导管,用于闭塞曲张的静脉,以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门静脉系统分支堵塞:通过导管引导,将可溶性栓塞剂注入到特定的分支静脉中,从而减轻门静脉高压。
- 经静脉内注射硬化剂:通过经静脉注射一个硬化剂,如泡沫硬化剂,以减轻门静脉高压。
3. 手术治疗:对于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需的。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脾切除术:脾脏是体内造血和血小板破坏的关键器官,脾切除术可以减轻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脾功能亢进。
- 恶性肝肿瘤切除术:对于门静脉高压的主要病因是肝脏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可以减轻门静脉高压。
- 肝移植术:对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肝脏功能减退和并发症无法控制的患者,肝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双介入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128例临床观察

1 资料 与方 法
2枚 , 影 示 胃冠 状 静脉 已完 全 闭塞 后 同法 栓 塞 胃 造 短 静脉 。P E: 用 Sligr 行 股 动脉 穿 刺 插 管 , S 应 edne 法 将 导管超 选择 插入 脾 下 极 动 脉 和 中极 动脉 , 慢 推 缓 注 明胶 海 绵碎末 , 下极 、 使 中极 动 脉彻 底 栓 塞 , 确保
摘要: 目的
探讨双介入术 即经 皮肝 穿食 管 胃底 曲张静脉 栓塞术 ( T E) 合部分 性脾栓 塞术 ( S ) 疗肝 PV 联 PE 治 对 18例老年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并上 消化 道出血患者行 2
硬 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 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P VE联合 P E治疗 , 1 S 观察止血有效率 、 a内再 出血 率及介入术 前后 自由门静 脉压 ( P ) WB P T及 肝功 能指 1 F P 、 C、 L
脾脏 栓塞 范 围达 6 % 一8 % 。 0 0
13 相关 指 标 观 察 .
①有效 率 ( 治疗 后 无 活 动 性
出血 , 临床症 状 改善 即判定 为 有效 ) 1a内再 出血 和
11 f . 临床资 料
选取 20 20 04— 09年收 治 的肝 硬化
率。②介入术前后 自由门静 脉压 ( P ) WB 、L FP 、 C P T
回撤导 管至 胃冠 状静 脉入 门脉 开 口处 释放 钢 圈 1—
和( ) 物、 或 药 内镜 下 硬 化 剂 注射 、 科 手 术 和 介 人 外 术等 , 有优缺点 , 各 总体 效果 欠 佳 。20 04年 1月 ~ 20 09年 l 2月 , 们 采 用 双 介 人 术 即 经 皮 肝 穿 食 管 我
TIPS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的研究进展

TIPS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的研究进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关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多方面的探索。
本文将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当前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ACE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扩张血管、减轻门静脉高压,降低脾脏体积,减轻门静脉高压的程度,从而减少病情的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
最近一些研究还显示抗氧化剂、抑制炎症的药物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2.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经内镜下硬化治疗(EIS)、经内镜下胃黏膜下层血管结扎术(EVL)、经内镜下气囊压迫止血术(EBL)等。
这些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缓解门静脉高压,减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3. 外科手术对于某些严重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尤其是伴有难治性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患者,外科手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常见的外科手术包括:脾切除术、分流术等。
这些手术可以通过减轻脾脏体积、改善肝血流动力学等方式,有效地缓解门静脉高压,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期。
4. 细胞治疗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干细胞治疗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具有一定的疗效。
干细胞可以通过促进肝脏再生、抑制炎症反应等方式,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
目前,干细胞治疗正逐渐成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
5. 中医药治疗传统中医药治疗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也显示了一定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舒肝解郁、通络活血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门静脉高压,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一些临床研究中,中医药治疗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的双介入治疗及护理

·经验教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的双介入治疗及护理李旭英 刘阿敏 薛玲玲(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二病区,河南卫辉453100)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 介入治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R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6975(2008)1721606202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临床常见疾病,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门脉高压较为多见的严重并发症,常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此时行外科急诊手术,手术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双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止血的有效方法[1]。
2001年9月~2007年12月我们共治疗125例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5例患者中男103例、女22例,年龄19~71岁,平均43.56岁。
全部患者均经B 超、C T、胃镜、钡餐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均有出血史、不同程度的腹水、贫血、低蛋白血症、黄疸及肝性脑病等情况而不适合外科手术或患者拒绝手术,大部分出血1~2次,其中18例有5次或5次以上较大的出血史。
1.2 方法1.2.1 首先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患者取平卧位,右上肢外展平伸或右手放于枕后,呈平静呼吸状态。
在X线监视下,选取右侧腋中线第7~8肋间(注意避开右肋膈角)为穿刺点,局部消毒、麻醉后,用7号P TC肝穿针水平方向穿刺,针尖穿向第12胸椎椎体右上角,取出针芯,见有暗红色血液流出,注入少量造影剂,证实为门静脉后,在微导丝交换下,插入P TCD套管,再在超滑导丝交换下,插入5F多用途导管,在导丝引导下,将导管插入胃冠状静脉,用无水乙醇加明胶海绵微粒及弹簧圈进行栓塞。
最后用该管测定门静脉压力,记录并保留导管。
1.2.2 运用Sel dinger法行右股动脉穿刺插管,将4~5F导管超选择插入脾下极动脉,缓慢推注明胶海绵微粒,使下极动脉彻底栓塞。
若栓塞脾中叶动脉,要注意控制栓塞面积在3%~%,最好不要超过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
门静脉高压是一组由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压力持久增高而引起的综合征。
绝大多睡由于肝硬化引起。
门静脉高压不是简单单一一个脏器的一个独立的疾病。
而是涉及多个脏器器官,系统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肝前性
肝性
肝后性
特发性
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大出血
肝功能受损
门脉压力增高
肝硬化基础上的肝脏再生结节癌变
肝性脑病,肝性脊髓病,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症,难治性腹水。
门脉高压,正常13-24水柱,超过25水柱称门脉高压。
门脉高压治疗进展
门脉高压介入治疗方法
1.传统的外科分流术,创伤大,就外科分流的基础上发展的介入分流术是一个飞跃。
2.介入治疗
1、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分流术(TIPS)
经皮门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DIPS)
2、断流术
经皮肝门静脉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经股静脉胃肾分流道栓塞术
脾栓塞术。
解决什么问题
上消化道大出血图片
难治性腹水
肝衰竭,肝再生
拓展了诊断空间,治疗进入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