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分析及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岗位风险危害识别与控制措施

岗位风险危害识别与控制措施首先,岗位风险危害的识别是在工作过程中辨认出可能导致事故、伤害、疾病或环境污染的各种因素。
在进行岗位风险危害识别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收集信息:收集有关工作过程、操作方式、设备使用情况、历史事故记录和职业病状况等相关信息,包括公司内部文件和外部参考资料。
2.分析工作过程:对工作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包括物理危险、化学危险、生物危险、机械危险和人为因素等。
3.评估风险: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程度,评估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可以使用风险矩阵或其他评估方法来确定风险等级。
4.编制风险清单:将识别出的各类风险危害进行整理,编制成风险清单,包括对应的风险等级、风险源的描述和可能的影响等。
措施一:安全教育培训根据岗位风险危害的识别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知识等。
通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导致的事故发生。
措施二:工作环境改造对于存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危害的工作环境,可以采取一些工程上的控制措施来改造,以减少或消除潜在的危险。
例如,通过对设备进行改进,减少噪音、振动和有害气体的产生;采用有效的通风和气体净化系统,控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等。
措施三:个体防护措施对于无法通过工程控制来消除危险的工作环境,应该采取个体防护措施,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风险特点,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耳塞、口罩、安全帽、防护服等,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措施四:监测与检测对于存在化学、生物危害的工作环境,应定期进行空气质量、噪音、震动等监测,及时了解危害物浓度和噪音、振动水平,保证工作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对于易爆、有害气体、有毒物质的工作环境,还应定期检测相关指标,确保危害物浓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措施五:应急预案及演练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保障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应对。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一、危害因素识别:1.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震动、辐射、温度、湿度等物理因素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2.化学因素:包括有害气体、有毒物质等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3.生物因素:包括霉菌、病毒、细菌等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4.机械因素:包括机械设备的操作、维修等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5.人因因素:包括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等对工作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二、风险评价:1.根据国内外标准对危害因素的限制和控制要求进行评价,确定危害等级和频率。
2.评估危害因素可能引发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进行风险评估。
3.基于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控制措施清单:1.物理因素控制措施:(1)噪声控制:采用噪声防护设备、降噪隔音材料等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
(2)震动控制:采用减震装置、防护设备等减少震动对设备和人体的影响。
(3)辐射控制:设置辐射防护装置、减少辐射源的使用等措施减少辐射的危害。
(4)温度控制:调节工作环境的温度、加强通风等方式保持适宜的温度。
(5)湿度控制:控制工作环境的湿度,采用除湿、加湿设备等方式保持适宜的湿度。
2.化学因素控制措施:(1)选择无毒、无害的工艺原料和化学品。
(2)采用有效的排风系统,保证化学物质的排放。
(3)设立化学品存放区域,进行专门的管理和防护。
(4)工作人员接触有毒物质时,必须配备防护装备。
3.生物因素控制措施:(1)建立合理的卫生制度,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
(2)定期对工作环境中的生物源进行检测和消除。
(3)加强个人卫生和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生物因素危害的认识。
4.机械因素控制措施:(1)设备质量和安全性要求高,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设备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3)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危险。
5.人因因素控制措施:(1)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风险评价是指对危害因素和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确定风险
的程度和可能的后果。
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评价对象:确定要评价的危害因素或危险源。
2.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与评价对象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工作场所
的情况、工作方式、人员素质等。
3.评估风险的可能性:根据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评估危害因素或危险
源发生的可能性。
4.评估风险的后果:评估危害因素或危险源发生时可能导致的后果和
影响。
5.评估风险的程度:综合考虑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评估风险的程度,确定其优先级。
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减少或消除风险,保护工作场所和工作人
员安全健康,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控制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确定控制风险的目标和方法。
2.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控制策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
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3.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任务、
责任和措施,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风险监测和评估: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5.风险沟通和培训:加强风险沟通和培训,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增强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
总之,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在工作场所安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系统地辨识危害因素、评价风险和制定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和消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因素,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
为了确保安全,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本文将介绍这些方法及其应用。
1.危害辨识危害辨识是识别和评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潜在危害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a. 识别潜在危害:危害辨识需要找出系统中的所有潜在危害,包括机械、化学、电气、生物等方面。
例如,在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害可能包括化学品暴露、机械伤害、电气火灾等。
b. 分析危害:找出危害之后,我们需要分析每种危害的可能后果。
例如,化学品暴露可能导致皮肤刺激、眼睛损伤甚至中毒等后果。
c. 评估危害程度:分析危害的后果后,我们需要评估每种危害的可能程度,以便确定应该采取的控制措施。
危害辨识的应用举例:在一家化工厂,工人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的环境中。
通过危害辨识,我们发现这种环境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如呼吸道疾病、皮肤过敏等。
为了控制这种危害,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如提供防护服、定期检查工人的健康状况等。
2.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在危害辨识的基础上,对每种危害的发生概率、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及应急响应能力进行评估的过程。
a. 发生概率评估:评估每种危害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在上述化工厂中,我们可能需要评估化学品泄漏的概率。
b. 后果评估:评估每种危害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可能需要评估化学品泄漏后可能对工人健康造成的后果。
c. 应急响应能力评估:评估现有的应急响应措施是否足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危害。
风险评价的应用举例:在一家制造企业中,机器设备可能产生噪音和热。
通过风险评价,我们发现噪音和热可能导致员工的听力损伤和皮肤刺激。
为了控制这种风险,我们需要采取降低噪音和温度的措施,如改进机器设备、为员工提供防护装备等。
3.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采取措施来降低或消除危害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a.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需要优先控制的危害。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识别和评估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可能对组织运作和目标实现造成潜在损害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的概述:1.辨识危害因素:首先,组织需要辨识可能对其运作和目标产生危害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包括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错误、法规变更、竞争压力等。
辨识危害因素的方法可以包括定期开展风险审查、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等。
2.评估风险:在辨识危害因素的基础上,组织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方法。
定性评估通常基于专家意见和口头反馈,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影响对风险进行排序。
定量评估则基于数据和统计分析,通过数值计算来量化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3.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防范措施、减轻措施和应急措施等。
防范措施旨在预防风险的发生,如加强安全管理、改变工作程序等。
减轻措施则是在风险发生后,通过采取措施来减少风险的影响,如备份数据、购买保险等。
应急措施是针对突发风险事件的反应措施,包括紧急疏散、通知相关人员等。
4.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后,组织需要将这些措施付诸实施,并监控其有效性。
这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程序来实现,如制定工作指导书、培训员工、建立监测体系等。
5.定期复评风险:风险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组织需要定期复评风险并调整相应的控制措施。
这可以根据变化的环境、新的风险因素和组织内部的变化来决定。
总之,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是一种系统管理方法,旨在识别和评估可能对组织运作和目标实现造成潜在损害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通过实施这一程序,组织可以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种潜在风险,从而提升组织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三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指通过对企业或组织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保护环境并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
一、程序的目的和范围:1. 目的:确保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及时、全面的辨识,对风险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和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2. 范围: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或组织,无论其规模大小和行业类型。
二、程序的基本内容:1. 危险源辨识(1)制定危险源辨识计划,明确辨识的目标、范围和方法。
(2)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包括现场巡查、设备检查、操作步骤分析等方法。
(3)进行危险源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建立危险源台账。
(4)识别出可能导致事故或职业病的危险源。
2. 风险评价(1)将辨识出的危险源与员工接触情况相结合,评估潜在的风险。
(2)采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3)确定风险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4)应用风险矩阵或其它方法,确定风险的具体评估结果。
3. 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1)根据风险评价结果,针对高风险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优先考虑控制措施的根本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3)制定明确的控制措施的目标、方法和期限。
(4)组织实施控制措施,确保其有效性。
(5)监督和检查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和完善。
4. 监督和管理(1)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程序的有效实施。
(2)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定期开展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建立事故和职业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确保事故和职业病的及时报告和处理。
(5)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三、程序的执行和监督:1. 确保程序的有效执行,需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2. 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由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并进行定期检查和审核。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

管理措施
总结词
通过制定和执行管理规定,规范作业过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详细描述
管理措施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这些措施可以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因 素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个体防护措施
总结词
通过配备个人防护装备,保护作业人员免受危害因素伤害。
详细描述
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这些措施可以在 无法消除或减少危害因素的情况下,为作业人员提供额外的保护,降低事故对 人体的伤害程度。
控制措施
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 制措施,以降低或消除风险。
03
控制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
总结词
通过采用工程设计和新技术,消除或减少危害因素,降低风 险。
详细描述
工程技术措施是控制危害因素的有效手段,包括改进工艺流 程、选用低危害物质、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等。这些措施可 以从源头上减少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排放,降低事故发生的风 险。
清单更新的生产 过程、产品或服务相符合。
重新评估风险
对更新的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调整风险 等级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更新危害因素
根据生产环境、工艺变化等情况,及时更新 危害因素识别结果。
持续改进
根据评审和更新结果,持续改进清单的质量 ,提高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清单应用
02
风险评价
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法
通过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对系统或设 备进行逐项检查,以识别潜在的危害因素 。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
通过分析系统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识别 可能导致偏差或异常的操作条件。
事故树分析
风险矩阵法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修井作业危害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1、事故预想:通勤交通事故风险评估:车毁人亡。
评估原因:车辆繁多,道路状况差、天气能见度低、冰雪路滑司机疲劳驾车、车况不好。
应急措施:分析驾驶员水平,注意行车速度,注意观察司机情绪。
事故预想:人员情绪不稳、身体状况不佳。
风险评估:各类事故评价原因:夫妻吵架、娱乐时间性过长、身体不好、服用催眠药物、经济状况不好,近期发生不愉快的事、青年失恋。
应急措施: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掌握员工的思想状况,了解员工的身体情况,以便合理安排员工上岗工作,确保员工情绪稳定,工作状态良好。
2、事故预想:井喷。
风险评估:浪费和损坏油气资源;毁坏油井井身构造;吞噬井口设备;引起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污染环境。
评价原因:井筒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压井液密度过小、设计有误、测量有误、井筒液柱低、没有及时边起边灌、压井液不够、地层漏失严重;井控装置失灵、没有井控装置、井控装置损坏、人员操作不当。
预防措施:防止井控装置失效;防止井筒内的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加强井控装置的管理,经常检查和维护保养,以使其处于有效状态,加强职工的防井喷意识,设计人员应了解清楚地层情况设计出合格的压井液密度,作业人员应精心施工,按操作规程办事,对于地层漏失严重的恶井,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展控制。
应急措施:〔1〕井喷发生后,应立即停顿一切施工,抢装井口或关闭防喷装置。
一旦井喷失控,应立即切断井场电源、火源,机械设备处于熄火状态,制止用铁器敲击其他物品;同时安排人员组织井场附近老百姓紧急疏散,撤出与抢救无关的设备并安排值班人员,严禁将火种带入限制区域。
〔2〕在井筒内没有油管的情况下要抢装总闸门;在井筒有油管的情况下应立即抢装油管悬挂器;〔3〕抢救井喷的时候应由有经历的技术人员统一指挥。
根据井喷情况配合使用救护车、消防车等。
3、事故预想:硫化氢中毒风险评估:人员中毒伤亡评价原因:热化学作用于油层时,石油中的有机硫化物分解产生硫化氢;石油中的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集层水中的硫酸盐的高温复原作用,产生硫化氢;通过裂缝等通道,下部地层中硫酸盐层的硫化氢传入井眼;某些钻井液处理剂在高温热分解作用下,产生硫化氢;钻井液中细菌的作用产生硫化氢;含有硫化氢的气井产生硫化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害分析及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作者:————————————————————————————————日期:
2
危害分析及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企业名称:山东华仙甜菊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建设北路产品名称:甜菊糖生产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建设北路产品预期用途:食品用户:食品,饲料生产企业
序号步骤名称存在/引入/增加的潜
在危害判断依据
安全评估控制措施
严重性S 可能性L 风险等级P
1 原料接收
甜菊叶
B:霉菌、细菌、采收、干燥和包装过程匀处于自然状态,容易被
人、畜和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
1 5 1 PRP
C:重金属、砷土壤和水中存在这些化学元素。
4 2 8 OPRP
P:木梗、泥沙采收、干燥和包装过程较为粗放,存在这些杂质。
1 5 1 OPRP 三氯化铁B:无生物不喜爱的物质,具腐蚀性。
C:氯离子化学原理 1 5 1 PRP
P:铁颗粒生产过程反应不完全,可能留存。
2 4 1 OPRP 氧化钙B:无生物不喜爱的物质
C:重金属和砷原料中存在这些化学元素。
4 2 8 OPRP
P:石块、碳渣通常都存在极少量 1 5 1 OPRP 乙醇B:无对微生物有灭杀作用
C:醛、甲醇、重金属、
杂醇油
GB10343-89 4 2 5 OPRP P:无透明液体,专用槽车运输来厂。
甲醛B:无防腐、消毒剂
C:甲醛化学性质 1 3 1 OPRP
山东华仙甜菊股份有限公司
P:无清晰无悬浮物液,专用槽车运输来厂。
活性炭B:微生物包装破损时可能导致微生物污染。
1 2 1 OPRP
GB/T12496.20-90 4 2 8 OPRP C:铁、酸溶物、重金
属、氯化物
P:无采用的医药级产品
内包装袋B:微生物加工过程、空气中的微生物 4 1 3 OPRP C:无聚乙烯无毒,包装、运输、贮存过程都被密封。
P:灰尘密封失效时,灰尘侵入。
3 1 2 OPRP 包装箱B:无仅为外包装防护之用
C:无仅为外包装防护之用
P:尖锐铁钉包装箱加工中可能出现扣钉弯折不到位。
1 2 1 OPRP 包装桶B:无仅为外包装防护之用
C:无仅为外包装防护之用
P:无纸浆板一次成形。
仓库防护不到位可能引入这些危害 1 5 1 PRP
2 原料贮存B:霉菌、细菌、有害
动物
C:无化工原料匀单独隔离存放
1 5 41 PRP
P:尘埃卫生不到位,防护不严可能使贮存产品受到污
染。
3 投料B:无厂区和生产场所受控
C:无生产场所受控
P:灰尘、纤维状物原料开包时工作疏忽可能使线头等纤维物混入 1 5 1 HACCP计划4 浸泡B:无生产现场受控,不会增加生物性危害。
C:甲醛工艺要求添加的消毒剂 1 5 1 HACCP计划
山东华仙甜菊股份有限公司
P:无生产现场受控,不会增加物理性危害。
5 沉淀B:无生产现场受控,不会增加生物性危害。
C、氯离子、重金属、
砷、铁
化学原理 4 2 5 HACCP计划
P:铁颗粒、石灰
残渣
生产实际 1 5 1 HACCP计划6 过滤B:微生物滤布清洗不洁会生长微生物PRP
C:无仅为机械性过程
P:杂质滤布击穿失效会导致杂质通过 2 1 1 HACCP计划
7 吸附、解脱、
脱盐、脱色
B:无在密闭容器中实施
C:乙醇、重金属、砷乙醇、活性炭等加工助剂标准 4 1 2 OPRP P:无在密闭容器中实施
8 蒸馏B:无在密闭容器中实施
C:乙醇残留、重金属
和砷蒸发过程存在极少量乙醇残留;重金属和砷仍然
存在
1 3 1 HACCP计划
P:无在密闭容器中实施
9 膜过滤B:无在密闭容器中实施C:无仅为机械性过程P:无在密闭容器中实施
10 真空浓缩
B:无在密闭容器中实施
C:乙醇残留、重金属
和砷
蒸发过程存在极少量乙醇残留;重金属和砷仍然
存在
1 3 1 HACCP计划
P:无在密闭容器中实施
11 喷雾干燥B:无在密闭容器中实施
山东华仙甜菊股份有限公司
C:无在密闭容器中实施
P:炭化颗粒进风温度过高会使产品炭化 1 2 1 HACCP计划12 包装B:微生物内包装袋杀菌不到位、操作人员个人卫生不到位
会引入微生物
4 2 3 PRP
C:无在GMP车间中实施
P:无在GMP车间中实施
13 贮存B:无成品库具有完备的避免生物性侵袭措施
C:无成品库不存放其他任何物料
P:无成品库能够保持清洁卫生
14 装运B:无
C:无
在装载前和装载完毕有严格的运载工具卫生安全检查,运载工具存在物理性、化学性污染和可能影响产品交付的任何不符合都将拒绝装载或必须整改合格后才能出厂。
P:机械性损害装载和运输过程防护不到位可能损害产品包装 1 2 1 OPRP 15 交付B:无装运过程排除这些危害
C:无
P:机械性损害汽车运输过程的颠簸可能使产品受到挤压而包
装变形或破坏
港口卸载野蛮装卸会损坏产品包装,导致防护失
效
1 2 1 OPRP
山东华仙甜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