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新生儿名词解释
高危儿诊断标准

高危儿诊断标准高危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死亡的新生儿,以及出生后28天至满1周岁死亡的婴儿。
高危儿的诊断标准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对高危儿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高危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出生时的情况。
1. 体重,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2. 身长,低出生身长儿(出生身长<45cm);3. 头围,小头围儿(出生头围<32cm);4. 胎龄,早产儿(胎龄<37周);5. 产程,难产儿(产程>12小时);6. 窒息,窒息新生儿;7. 其他,出生时有明显的先天性异常。
二、母亲的情况。
1. 孕期并发症,孕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感染等;2. 孕期药物,孕期使用致畸药物;3. 孕期暴露,孕期暴露于有害环境中;4. 孕期检查,孕期未进行规范的产前检查;5. 母亲年龄,过早或晚孕、高龄产妇;6. 分娩方式,剖宫产、产钳助产等;7. 产后护理,产后护理不当。
三、新生儿的情况。
1. 呼吸,呼吸窘迫、呼吸困难;2. 循环,心率异常、心脏杂音;3. 消化,吞咽困难、呕吐、腹泻;4. 神经,肌张力异常、抽搐、昏迷;5. 体温,体温异常、低体温或高热;6. 皮肤,皮肤黏膜出血、黄疸;7. 体重,体重减轻、生长迟缓;8. 其他,其他明显异常表现。
四、其他相关因素。
1. 家族史,有家族遗传病史;2. 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不良、营养不良;3. 医疗条件,医疗条件不足、医疗资源匮乏;4. 护理条件,护理条件不佳、护理水平低。
高危儿的诊断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出生时的情况、母亲的情况、新生儿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当根据这些标准对高危儿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高危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对于高危儿的家庭和社会来说,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共同努力,让每一个高危儿都能够茁壮成长。
高危儿的名词解释

高危儿的名词解释高危儿是指在婴幼儿期出生时或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因素,导致全身或某个器官功能不完全发育或出现潜在疾病,并可能对其生命和健康产生长期影响的婴幼儿。
高危儿的风险因素可以是胎儿本身的遗传缺陷、发育异常、畸形、早产、低出生体重、危险胎位等;也可以是母亲在妊娠期间患病、妊娠并发症、药物暴露、营养不良、母儿血型不合等。
这些风险因素可能会对胎儿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导致其成为高危儿。
高危儿的特点是身体某个部位或全身发育和功能存在异常,包括心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等。
高危儿可能出现出生时呼吸窘迫、体重下降、黄疸、肌张力异常、肌肉无力、智力低下、肢体畸形、心脏病等症状。
高危儿往往需要长期的医疗、康复和护理,以促进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针对高危儿,医疗保健机构通常会建立高危儿筛查和诊断体系,包括从孕期开始的产前诊断和筛查,以及新生儿期、婴幼儿期的发育评估和早期干预。
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高危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质量。
高危儿的管理需要一个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包括儿科医生、妇产科医生、护士、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
这个团队会根据高危儿的具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和康复计划,监测儿童的生长和发育动态,并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手术矫正、生活护理、康复训练等。
家庭在高危儿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积极参与并配合医疗团队的指导和建议。
总之,高危儿是在婴幼儿期存在发育和健康风险因素,可能对其长期生命和健康产生影响的儿童。
通过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高危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潜力。
同时,高危儿的管理需要一个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等专业人员,并需要家庭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什么算是高危新生儿

孕期营养的补充,这些做法都是不妥的。
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家长均应细心观察,
精心养护.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请医生治疗、抢
救,可以减少新生儿死亡的发生。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后产恢复怎么办新生儿出
生后最初几天体重不是增加而是降低的。出生后第 3~4 天下降到最低点,比初生时的体重约轻 9%左右,一般
7~10 天恢复到初生时体重.以后迅速增长,这种现象
在医学上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早产儿生理性体重下 降持续时间较长,约第 2~3 周才能恢复到初生时的体
重。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原因大致如下:由于胎粪及小
便的排泄;呼吸及皮肤表面不显性水分的丢失:初生 儿头几天乳汁进人量减少。一般生理性体重下降不超
过初生时体重的 10%,如果 7~lO 天后还不能恢复到
产、难产、死产历史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均属于高危
新生儿。
这些新生儿生活都容易发生危险,甚至死亡。据
统计,在新生儿的死亡巾,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死 亡率最高;巨大儿、过期产儿死亡率所占比重亦较高。
当然,有的低体重儿或巨大儿,只要精心细致的养
护.亦能正常成长发育。目前有少数孕妇误认为孩子 生的越大越好养活,这是不对的。营养过量或不注意
初生时体重,应该寻找原因.并予处理:
(1)母乳不足,喂养量不够:应该做到早开奶,多
吸吮,勤喂奶。
(2)有无喂养不当,是否经常溢奶、吐奶:进食后
应该抱起拍背,睡下时动作轻柔,右侧卧位。
(3)检查有无疾病:如有疾病须积极治疗。
什么算是高危新生儿
ya0d 果博东方
这里所说的危险因素,是指早产 f 孕期不足 37 周
1 及过期产 f 孕期超过 42 周 1,出生低体重 f 出生体
高危新生管理制度

高危新生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新生儿的存活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新生儿出生后存在一定危险性,需要特别关注和管理。
这些新生儿被定义为高危新生儿,需要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来保障他们的健康和生存。
为此,制定高危新生儿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我国新生儿的存活率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危新生儿的定义和分类高危新生儿是指出生后存在一定生命危险或健康问题的婴儿,需要接受特殊管理和护理。
根据其危险程度和疾病特点,高危新生儿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早产儿:出生时孕周不足37周的婴儿,由于生长发育不完全,常常存在各种健康问题和生命危险。
2.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由于体重不足,大多有生长迟缓和发育不良的问题。
3. 先天性畸形儿:出生时存在器官发育异常或结构异常的婴儿,需要接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4. 母婴传染:由于母亲孕期感染某些疾病如艾滋病、梅毒等,导致婴儿出生后有生命危险。
5. 出生窒息:出生时窒息或呼吸困难的婴儿,需要紧急处理和抢救。
6. 遗传性疾病:由于遗传性疾病导致的婴儿健康问题,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
以上是高危新生儿的主要分类,每种类型都需要针对性的管理和护理措施,以保障他们的健康和生存。
三、高危新生儿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为了有效管理高危新生儿,提高其存活率和生活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1. 早产儿管理:早产儿出生后,需要立即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其生命危险程度。
对于生命威胁较高的早产儿,需要送往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测和护理;对于较为稳定的早产儿,可以进行常规的新生儿照顾。
同时,要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健康问题。
2. 低出生体重儿管理: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密切监测体重增长和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
对于存在喂养问题的低出生体重儿,要及时进行专业的喂养指导。
同时,要加强预防感染和保持环境的清洁,保障婴儿的健康。
高危新生儿监护护理

高危新生儿监护护理(一)概述什么是高危新生儿(high-risk newborn infants),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总的来说,对高危新生儿的辨识,应建立在对围产期危险因素认识的基础上。
为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新生儿的识别越早越好。
高危新生儿应该由有经验的医师和护士给予密切的观察,可能需要观察几小时到几天。
国外有些医疗机构在产科建立了与NICU类似的观察单位,但又不与母亲分开。
(二)围产期影响新生儿的危险因素1.人口社会学因素怀孕年龄<16岁或>40岁,吸毒、酗酒、吸烟,贫穷,非婚怀孕,精神和体质的应激状态等。
2.母亲既往病史遗传异常、糖尿病、高血压、无症状性菌尿、风湿性疾病、长时间服药史等。
3.怀孕前因素胎儿宫内死亡史、新生儿死亡史、早产史、胎儿生长受限(FGR)史、先天畸形、子宫颈功能障碍、血型不合、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水肿、先天性代谢障碍等。
4.怀孕时阴道流血、性传播疾病、多胎、先兆子痫、胎膜早破、胎次间隔时间短、羊水过多或过少、急性疾病、围产期保健不当、家族性或获得性高凝状态等。
5.分娩时早产、过期产、胎儿窘迫、不成熟的L/S比例、臀位产、羊水粪染、脐带绕颈、子宫切除、Apgar 评分少于4分、钳产等。
6.新生儿自身体重<2500g或>4000g、出生时胎龄<37周或>42周、小于或大于胎龄儿、呼吸急促、发绀、先天畸形、苍白、紫癜、多血质等。
(三)监测1.呼吸新生儿正常情况下呼吸频率40~60次/分,应密切注意有无出现进行性新生儿呼吸窘迫、呼吸暂停等。
此外,肤色是否红润也是呼吸功能的一部分表现,可以使用脉搏氧饱和度计动态监测。
2.循环新生儿正常心率120~160次/分,注意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可监测血压、肤色、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3.体温早产儿容易出现体温不升或新生儿硬肿症,出现原因不明的体温波动变化应警惕感染的存在甚至新生儿败血症。
4.新生儿兴奋度的观察正常新生儿较活泼,可出现打哈欠、伸懒腰等动作,吸吮好。
高危儿

高危儿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
绝大多数高危儿能完全健康地生长发育,部分高危儿视疾病危重程度以后可能有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多动、学习困难、自闭、行为异常等后遗症发生。
1.母亲因素:孕母年龄>40岁或<16岁,孕母有糖尿病、
感染、慢性心肺疾病、吸烟、吸毒或酗酒史,母亲有Rh
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疾病史。
2.胎儿期:孕母早期先兆流产、孕母妊高症、贫血,胎儿
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发育不良、前置胎
盘、胎盘早剥离、脐带异常(脐带过短、脐带扭曲成麻
花状等)、羊水量过少、羊水早破、羊水污染的疾病,
孕期接触放射线、有害化学物质或药物、孕期感染
(TORCH)。
3.分娩期:产时窒息、脐带绕颈,难产、手术产、急产、
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痛药物史。
4.新生儿期:多胎儿、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
巨大儿,先天性畸形、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
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感染性疾病、寒冷损伤等。
高危新生儿的监护及护理

继发性呼吸暂停多由于病理因 素如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供氧 不足、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 系统功能紊乱等引起。
呼吸衰竭表现
●呼吸困难:RR持续>60次/分伴明显的 三凹征和呼气呻吟或RR持续<30次/分, 节律不整甚至呼吸暂停; ●青紫:肉眼见பைடு நூலகம்青紫时动脉血还原血 红蛋白已达50g/L以上。动脉血PaO2在 低于40mmHg可确定为青紫。
控制院内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如: 作好患儿的生活物品及医疗用 品的消毒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注意洗手
早期干预
高危新生儿和危重新生儿常有留 下后遗症的报道,为了提高早产儿 的生命质量,应早期进行触觉 (抚触)、听觉、视觉等干预。 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生命 质量。
谢 谢!
▪ 心率/心律异常者 ▪ 皮肤苍白,广泛水肿,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者 ▪ 有出血倾向者 ▪ 神志异常、反应差、肌张力改变或出现惊厥者 ▪ 体温不稳定,面色发灰,萎靡、不吸允或皮疹、
瘀点、肝脾肿大等感染迹象 ▪ 母亲有严重产伤史者
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早产、出生窒息、HIE、颅内出血、 肺炎、RDS、败血症、肺出血、硬 肿症等。
颅内出血的观察 观察有无脑性尖叫、惊厥或嗜睡、 昏迷症状。有无眼球凝视、震颤、 肌肉抽搐、肌张力增高或降低。 同时观察面色、心率、呼吸等。
颅内出血的处理 应注意让患儿保持安静(尽量避 免惊动患儿,各项治疗与护理操 作应轻柔、迅速、集中进行,防 止搬动患儿。有惊厥者用苯巴比 妥钠、安定、水合氯醛控制惊厥。
疗。
体温管理
新生儿刚娩出时靠糖原及脂肪代谢产 热。随着出生后机体的糖原大部分被 消耗,如未及时进食,则依赖于脂肪 代谢产热。新生儿主要靠棕色脂肪组 织产热。本组织约占新生儿体重2%-6%。
高危新生儿的识别与应对PPT课件

2
பைடு நூலகம்
高危儿范畴:
1.胎龄<37周或>42周; 2.出生体重<2500g或>4000g者; 3.出生体重与胎龄有偏离者:小于胎龄儿或大于胎龄儿; 4.出生评分低需要复苏者; 5.以往有异常妊娠、胎儿畸形、新生儿死亡或血型不合者; 6.母亲有妊娠毒血症或其他内科疾病; 7.母孕早期有出血(胎儿)畸形可能; 8.母孕期有剧烈呕吐及营养不良时; 9.母初产年龄>35岁(染色体畸形可能),或<16岁(常有早
早期凡是需要给氧的患儿,均应监测血气分析 早期凡是使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氨茶碱、地高辛等药 的均应常规监测血药浓度 ➢ 建立血管通路
15
高危儿处理
➢ 给氧及通气支持:PaO2<55mmHg,吸氧; 通气支持预防呼衰,而不是等到呼衰后再治疗。 通气支持指征: 持续CPAP,FIO2>0.8,仍不能维持正常 血气 PCO2>60mmHg 呼吸疲惫,表现显著呼吸形式异 常或严重呼吸暂停。 无论氧疗或机械通气,均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加温、湿化 ,维持PaO2在55~7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在88~95%
➢ 一般选用第一代青霉素加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待确诊 后再调整。
➢ 如72h后仍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均阴性,可停用抗生 素
18
Thank you!
19
4
怎样早期识别高危新生儿?
一般情况
• 观察其外貌、身体各部位大致比例、发育、营养状况 • 有无病容:发绀(周围性及中枢性)、苍白、黄染、青紫
瘀斑、出血点、紫红 • 反应情况:激惹、差、低下、兴奋、意识不清 • 呼吸运动:弱、急促、不规则、吸气三凹征、呻吟、吐沫
、点头呼吸 • 活动情况:有无两侧不对称、颤抖、抽搐 • 姿势异常:四肢松软、蛙状、角弓反张 • 哭声:哭声低弱、尖直、不畅 • 体温:不升或偏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危新生儿名词解释
高危新生儿是指出生时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需要特殊的医疗护理和
监测。
这些婴儿可能出生早期、体重过轻、身体畸形或有其他先天性
疾病。
高危新生儿需要在特殊的医院环境中接受治疗和监测,以确保
他们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并达到正常的生长发育水平。
高危新生儿的分类是根据其健康风险程度进行的。
其中最常见的分类
方式是根据出生体重、孕龄和健康状况来划分。
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或孕龄低于37周的婴儿被认为是低出生体重儿(LBW)或早产儿(premature infant)。
而且,如果这些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发育过程
中受到感染、药物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则可能会被归类为高危新生儿。
高危新生儿需要特殊的医疗护理和监测,包括呼吸机支持、氧气治疗、静脉注射营养、药物治疗等。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密切监测高危新
生儿的体重、身长、头围、体温和心率等指标,以确保他们的生长发
育正常。
此外,高危新生儿还需要接受定期的听力和视力测试、心脏
超声检查等特殊检查。
总之,高危新生儿是指出生时存在一定健康风险的婴儿,需要特殊医
疗护理和监测。
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其健康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并提供
相应的治疗和监测措施,以确保他们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并达到正常的生长发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