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音乐学基础大纲
音乐表演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荆楚理工学院2014年音乐表演专升本《基础综合》考试大纲音乐表演专业专升本考试分两大部分:基础综合考试和音乐术科考试,其分值分配为基础综合(50分),音乐术科(150分)。
一、基础综合:声乐、钢琴、器乐方向的考视场和练耳。
播音与主持方向的考自备稿件。
舞蹈方向的考基本功展示,具体要求如下:(一)声乐、钢琴、器乐方向基础综合要求1.视唱部分考试范围:看谱视唱两个升、降调号内的单声部视唱。
考核要求:节奏、节拍感;音准、调性感;完整、流畅感;音乐表现能力。
复习范围:两升两降范围内自然大、小调;和声、旋律大、小调;民族调式旋律视唱。
含经过式、辅助式变化音。
2.练耳部分(1)单音、旋律音程及单音组;(2)和声音程;(3)大、小三和弦原转位;(4)节奏短句模仿;范围:2/4拍、3/4拍3/8拍、与4/4拍;各种音符与休止符,均分节奏、附点节奏及其变型节奏、切分节奏及其变型节奏,含有十六分休止符的节奏等。
(5)旋律短句模唱(自然大调式,三种小调式,五种五声调式)。
3.复习用书参考《调性视唱》一、二册刘永平编著长江文艺出版社《视唱教程》第一、二册亨利.雷蒙恩等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二)播音与主持方向基础综合要求自备稿件:要求脱稿,时间限制(2-3分钟)主要考察学生语音的准确规范和流畅。
(三)舞蹈方向基础综合要求舞蹈基本功测试(软开度、控制、跳、转、翻)要求:考生身穿紧身服和尼龙袜。
荆楚理工学院2014年音乐表演专升本《音乐术科》考试大纲音乐表演专业专升本考试分两大部分:基础综合考试和音乐术科考试,其分值分配为基础综合(50分),音乐术科(150分)。
音乐术科考试是音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技能测试。
主要考核或检测考生对音乐专业主科知识的掌握程度;音乐识谱能力、演唱、演奏或表演能力及表现能力嗓音条件或器乐演奏的生理条件等。
播音与主持的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现场的应变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音乐术科》考试主要包括声乐表演、器乐或钢琴表演、舞蹈表演、播音与主持四个专业方向,考生可以任选一项参加考试。
2024福建专升本艺术类大纲

2024福建专升本艺术类大纲随着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通过专升本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学历和专业素养。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4福建专升本艺术类大纲》为广大考生提供了详细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本文将对该大纲进行全面解读。
一、考试概况福建省2024年艺术类专升本考试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学科:音乐学、美术学、设计学、戏剧影视学、舞蹈学等。
考试形式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占总成绩的70%,面试占总成绩的30%。
二、考试科目与内容1. 音乐学音乐学科分为听力测试、知识与理论基础和视唱与和声训练三个部分。
(1)听力测试:主要测试考生对音乐的听辨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准确识别音乐的音高、音速、节奏、乐器等要素。
(2)知识与理论基础:包含音乐史、曲式分析、作曲理论等内容,要求考生具备音乐理论基础和对音乐史的了解。
(3)视唱与和声训练: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演唱乐曲,并具备和声训练的能力。
2. 美术学美术学科包括素描、色彩、构图与绘画技法、艺术理论等部分。
(1)素描:要求考生能准确、全面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空间关系,具备良好的素描基本功。
(2)色彩:要求考生能正确运用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表达出色彩的韵律和层次感。
(3)构图与绘画技法:要求考生能熟练运用不同绘画媒材和技法,通过构图的合理安排表达出自己的艺术意图。
(4)艺术理论:要求考生掌握美术史和艺术理论的基本知识,了解艺术流派和名家作品。
3. 设计学设计学科主要包括设计基础、设计实践和设计理论三个方面。
(1)设计基础:要求考生熟悉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设计任务,包括手绘和电脑辅助设计。
(2)设计实践:要求考生能独立完成一个设计项目,并能清晰表达设计理念和展示设计成果。
(3)设计理论:要求考生了解设计的发展历程、设计思维和设计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4. 戏剧影视学戏剧影视学科主要包括戏剧、电影和电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1)戏剧:要求考生熟悉戏剧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能够分析和解读经典剧本。
2023年专升本考试大纲 音乐专业测试

《钢琴》一、考核知识点(一)熟悉基础音乐理论与知识,钢琴的基本概念,正确的手型与坐姿。
(二)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包括手指的灵活跑动性与较好的弹奏能力。
(三)理解并熟练地运用乐谱中的各种力度、表情记号。
(四)掌握乐曲的风格要求(如中国作品的地方特色,复调作品的弹奏要求,不同时期作曲家的音乐风格特点等)(五)具有理解和分析乐谱的能力,较完整地表达作品的内容;演奏歌曲时,读谱准确,节奏韵律无误,音色纯净,能达到指定的速度要求。
二、评分标准依据四个方面:准确度、流畅度、完整性、生动性,总分200分。
(一)手型、坐姿、触键方法正确,基本功扎实,有综合舞台表现力。
(40分)(二)演奏曲目相对完整、流畅,无过多的停顿、重复和错音。
(50分)(三)弹奏清楚,乐句准确,速度在允许范围之内。
(50分)(四)音乐作品的风格及体裁特征的表现,音乐性强,乐感好。
(60分)三、参考书目《钢琴基础教程》1-4册,韩林申等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世界钢琴名曲220首》1-4册,韦尔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六级-第八级(新编第二版),吴迎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九级-第十级(新编第二版),吴迎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声乐》一、考核知识点(一)熟悉声乐基础理论与知识,声乐的基本概念,歌唱器官的生理结构,歌唱呼吸原理与机能。
歌唱发声与共鸣原理。
(二)具有较强的气息控制能力,包括演唱连贯性与强弱处理的表现能力。
(三)掌握稳定喉头、打开喉咙、调节共鸣的基本方法。
(四)掌握歌唱的咬字与吐字方法,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五)具有音量、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等基本控制能力。
(六)具有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较完整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意境;演唱歌曲时,读谱准确,音准、节奏无误,能与伴奏协作。
二、评分标准:依据嗓音条件、演唱方法、音乐表现等方面,总分200分(一)嗓音健康,音色明亮、圆润,音质纯净。
(40分)(二)歌唱方法自然,呼吸正确,声音通畅,喉头放松。
南昌工程学院2020年专升本《音乐与舞蹈专业技能》课程考试大纲

南昌工程学院2020年专升本考试大纲《音乐与舞蹈专业技能》一、考试方式:现场面试二、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节奏视唱,二是舞蹈表演,三是声乐演唱或器乐演奏任选其一。
总分150分,三部分考试成绩折合计算。
总分=节奏视唱成绩*0.5+舞蹈表演成绩*0.5+声乐演唱或器乐演奏成绩*0.5。
1、节奏视唱:常用节奏,长度为4—8小节,现场抽题视唱。
2、舞蹈表演:舞蹈剧目不超过3分钟(可在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中任选),所用音乐由考生自备CD盘,并且CD盘上仅有本次考试所用音乐,考试中如发生CD盘音质不清楚等问题,一律由考生本人负责。
3、声乐演唱或器乐演奏任选其一:声乐演唱自选歌曲一首,要求清唱,唱法不限,曲目长度限3分钟以内;器乐演奏自选器乐曲一首(自带乐器,现场提供钢琴),要求能展现考生的器乐演奏能力,曲目长度限3分钟以内。
以上考试项目,每位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因自身原因中断或失误,不得重考。
三、评分标准:1、节奏视唱90-100分:学生视唱准确,速度稳定,总体完整、流畅。
80-89分:学生视唱比较准确,个别节奏有误(一小节以内),速度稳定,偶尔中断,但总体完整,流畅。
70-79分:学生视唱比较准确,个别节奏有误(两小节以内),速度基本稳定,偶尔中断(3次左右),但总体流畅。
60-69分:学生视唱基本准确,部分节奏有误(不超过总长度的一半),速度不稳,途中有中断(4次左右),但能衔接至结束。
60分以下:学生视唱不准确,部分节奏有误(超过总长度的一半),速度不稳,时快时慢,途中有中断(4次以上),全曲的完整性较差。
2、舞蹈表演90-100分:女生身高166-170cm,男生身高176-180cm;五官端正,身材比例好,气质佳,舞台形象好。
表演作品难度较大,较好地把握舞蹈风格、韵律、舞姿优美,动作规范流畅,完成技巧好。
80-89分:女生身高162cm以上(含),男生身高172cm以上(含);五官端正,身材比例好,气质较好,舞台形象较好。
音乐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音乐理论综合)

1/ 4音乐学专业《音乐理论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音乐理论综合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其中:填空题20%20%、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30%30%、音程和、音程和弦构成题20%20%、调式分析题、调式分析题10%10%、和声选配题、和声选配题20%20%。
五、参考教材:1.1.基本乐理教程基本乐理教程基本乐理教程//晏成佺晏成佺,,童忠良著—2版(修订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版社,2006.5 2006.52.2.和声实用基础教程和声实用基础教程和声实用基础教程//冯鄂生,贾方爵,薛世民编著冯鄂生,贾方爵,薛世民编著..—3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 2010.3六、考试基本要求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各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运用基本乐理与和声理论知识分析具体的音乐现象,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七、考试范围乐理基本教程第一章音的长短1.1.音符音符2.2.音符的规范写法音符的规范写法3.3.休止符休止符4.4.附点附点5.5.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6.6.其他增时记号其他增时记号第二章节奏与节拍1.1.节奏、节拍的概念节奏、节拍的概念2.2.拍子与拍号拍子与拍号3.3.拍子的类型拍子的类型2 / 44.4.散拍子与变拍子散拍子与变拍子散拍子与变拍子5.5.切分音切分音切分音6.6.音值组合法音值组合法音值组合法7.7.节拍的正确划分节拍的正确划分节拍的正确划分第三章 音的高低1.1.音列与音级音列与音级音列与音级2.2.音列分组音列分组音列分组3.3.变音与等音变音与等音变音与等音4.4.五线谱五线谱五线谱5.5.谱号谱号谱号第四章 音程 1.1.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2.2.音程的级数与音数音程的级数与音数音程的级数与音数3.3.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4.4.构成音程的方法构成音程的方法构成音程的方法5.5.单音程与复音程单音程与复音程单音程与复音程6.6.音程的转位音程的转位音程的转位7.7.等音程等音程等音程8.8.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第五章 大小调体系(一)1.1.调式及音阶的概念调式及音阶的概念调式及音阶的概念2.2.自然大调的音阶结构自然大调的音阶结构自然大调的音阶结构3.3.调与调号调与调号调与调号4.4.等音调与调的五度循环等音调与调的五度循环等音调与调的五度循环5.5.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6.6.大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大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大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 第六章 大小调体系(二)1.1.自然小调的音阶结构自然小调的音阶结构自然小调的音阶结构2.2.平行调平行调平行调3 / 43.3.小调的名称及调号小调的名称及调号小调的名称及调号4.4.和声小调与旋律小调和声小调与旋律小调和声小调与旋律小调5.5.正确使用临时升降号的方法正确使用临时升降号的方法正确使用临时升降号的方法6.6.小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小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小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7.7.辨明各种大、小调式的要点辨明各种大、小调式的要点辨明各种大、小调式的要点第七章 民族调式 中古调式1.1.五声调式五声调式五声调式2.2.五声调式的音阶结构五声调式的音阶结构五声调式的音阶结构3.3.五声调式的扩大五声调式的扩大五声调式的扩大4.4.同宫系统调及其调号同宫系统调及其调号同宫系统调及其调号5.5.辨别各种民族调式的要点辨别各种民族调式的要点辨别各种民族调式的要点6.6.中古调式中古调式中古调式第八章 和弦1.1.三和弦三和弦三和弦2.2.转位三和弦转位三和弦转位三和弦3.3.七和弦七和弦七和弦4.4.转位七和弦转位七和弦转位七和弦5.5.等和弦等和弦等和弦6.6.大小调式中的和弦大小调式中的和弦大小调式中的和弦7.7.不协和和弦的解决不协和和弦的解决不协和和弦的解决第九章 调的关系1.1.大小调式的近关系大小调式的近关系大小调式的近关系2.2.中国传统调式的近关系中国传统调式的近关系中国传统调式的近关系3.3.同主音大小调式同主音大小调式同主音大小调式4.4.同主音五声调式同主音五声调式同主音五声调式和声实用基础教程第三章 四部和声1.1.四部和声各声部的名称及记谱法四部和声各声部的名称及记谱法四部和声各声部的名称及记谱法2.2.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4 / 4 3.3.和弦音的排列法和弦音的排列法和弦音的排列法4.4.和弦的旋律位置和弦的旋律位置和弦的旋律位置第四章 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1.1.大、小调式的正三和弦大、小调式的正三和弦大、小调式的正三和弦2.2.正三和弦的功能正三和弦的功能正三和弦的功能3.3.正三和弦的连接正三和弦的连接正三和弦的连接4.4.和弦连接中应避免的不良进行和弦连接中应避免的不良进行和弦连接中应避免的不良进行5.5.和弦关系及不同和弦的连接和弦关系及不同和弦的连接和弦关系及不同和弦的连接6.6.同和弦变位同和弦变位同和弦变位7.7.三音跳进三音跳进三音跳进8.8.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9.9.终止式终止式终止式10.10.终止式四六和弦终止式四六和弦终止式四六和弦11.11.为低音配和声为低音配和声为低音配和声第五章 正三和弦的转位1.1.正三和弦的六和弦及音的重复、省略及排列法正三和弦的六和弦及音的重复、省略及排列法正三和弦的六和弦及音的重复、省略及排列法2.2.原位和弦及其六和弦的连接原位和弦及其六和弦的连接原位和弦及其六和弦的连接3.3.不同根音和弦的连接不同根音和弦的连接不同根音和弦的连接4.4.两个六和弦的连接两个六和弦的连接两个六和弦的连接5.5.运用六和弦为旋律配和声运用六和弦为旋律配和声运用六和弦为旋律配和声6.6.正三和弦的四六和弦正三和弦的四六和弦正三和弦的四六和弦第六章 和弦外音1.1.经过音经过音经过音2.2.辅助音辅助音辅助音3.3.先现音先现音先现音4.4.延留音延留音延留音第七章 属七和弦1.1.原位属七和弦原位属七和弦原位属七和弦2.2.转位的属七和弦转位的属七和弦转位的属七和弦。
《基本乐理》考试大纲

《基本乐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基本乐理》是音乐学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音乐学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基本乐理》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音乐学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考试内容的深度与音乐学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1、考试方式:实行统一闭卷考试2、考试时间:120分钟三、试卷题型及比例(一)试题结构(1)试卷包含反映认知能力各个层次的题目,本课程特别强调理解掌握。
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
(2)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
题目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3)本课程试卷采用的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写作题、判断题、分析题。
(二)赋分比例考试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
各内容题量所占比例是:基本乐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占40%,基本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弦以及音程的写作分析占60%。
四、考试大纲第一章音及音高复习范围:第一节,音;第二节,乐音体系;第三节,音的分组;第四节,音域及音区考核知识点:音的性质、音名、泛音、音级、音组及乐音、噪音等。
第二章记谱法复习范围:第一节,音符与休止符;第二节,五线谱;第三节,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第四节,谱号;第五节,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第六节,变音记号;第七节,省略记号;第八节,演奏法的记号考核知识点:掌握五线谱及各种记号的规范写法和运用。
第三章调式总论复习范围:第一节,调式、音阶、调、调性;第二节,调式音级及其特性;第三节,多声部音乐中的调式关系;第四节,调式的多样性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考核知识点:掌握调式、调性、音阶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复习范围:第一节,五声调式;第二节,同主音调、五种五声调式的比较;第三节,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第四节,六声调式;第五节,七声调式;第六节,以五声音节为基础的各种调式、音级的名称和标记;第七节,同宫系统各调;第八节,包含升号的调、包含降号的调、调的五度循环;第九节,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高职升本科音乐学(音乐文学与音乐文化学)专业考试考纲.

高职升本科音乐学(音乐文学与音乐文化学)专业考试考纲
该考试为卷面考试。
其中中国音乐史与外国音乐史占50%,乐理知识占50%。
一、考中国音乐史与外国音乐史的主要内容。
题型为填空、连线、
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
教材可使用任何版本的《中国音乐史》与《外国音乐史》教材。
推荐教材为《中国音乐通史》(孙继南著,山东教育出版社)、《西方音乐史略》(李应华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二、乐理知识考试内容包括乐理教程中的全部内容。
推荐教材为《基础乐理》(袁丽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湖南专升本乐理考纲

湖南专升本乐理考纲一、音乐基本知识1. 音乐的定义与特征音乐是人类感知和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具有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等特征。
2. 音乐的元素音乐的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和音乐形式等。
3. 音乐的基本符号音乐的基本符号有五线谱、音符、节拍符号等。
4. 音乐的调性和调式音乐的调性是指音乐作品所使用的调的特点,调式是指音乐作品中的音阶和音程的组合方式。
5. 音乐的节奏和节拍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中各个音符和音符间的时间关系,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脉搏。
二、音乐理论1. 音乐的音高和音程音高是指音乐中声音的高低,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
2. 音乐的旋律旋律是音乐中具有组织性和表达性的一系列音高的组合。
3. 音乐的和声和声是指音乐中不同音高同时发声的方式和规则。
4. 音乐的节奏和节拍节奏是音乐中不同音符和音符间的时间关系,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脉搏。
5. 音乐的音色音色是指不同乐器或声源所具有的独特音质。
三、音乐分析与欣赏1. 音乐的形式音乐的形式是指音乐作品中不同乐段的组织方式和排列顺序。
2. 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风格是指音乐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和个人风格。
3. 音乐的演奏技巧音乐的演奏技巧包括乐器演奏技巧和声乐演唱技巧等。
4. 音乐的欣赏与赏析音乐的欣赏是指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来进行审美活动。
四、音乐史1. 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史包括古代音乐史、中世纪音乐史、近代音乐史等。
2. 西方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包括古典音乐时期、浪漫音乐时期、现代音乐时期等。
五、乐理与作曲1. 乐理的应用乐理的应用包括作曲、编曲、指挥等方面。
2. 作曲的基本原理作曲的基本原理包括旋律的构思、和声的处理和形式的安排等。
3. 作曲的技巧与方法作曲的技巧与方法包括主题的变奏、对位法、模因等。
以上是湖南专升本乐理考纲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提高音乐素养和表演水平。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黑体,小3号)课程名称:音乐学基础课程类型: 必修课总学时:72 讲课学时:72 实验学时:适用对象: 音乐教育专业三年级先修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艺术概论、音乐美学、音乐欣赏、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曲式与作品分析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小4号字)本教材为六合一的综合理论课,适用范围不仅可以使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也可以使学生参加各地的老师编制考试时有明确的复习提纲与范围,更能为学生提供最简洁和最标准的考试答案。
以下各项均从六个方面论述。
1、音乐学:通过对音乐学各类专题研究成果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够对音乐学的学科研究成果及理论发展有接触和了解,通过音乐学研究诸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思维能力,同时对相关人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有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使其在学历教育上有机会得到进一步的深造。
2、民族民间音乐: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理论框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同时,对重点部分也就是民间音乐的五个类别的部分要有详细的记忆。
3、中国古代音乐史:通过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音乐事件和音乐人物有相当的了解,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人物及作品有详细的了解和记忆。
4、中国近代音乐史:通过对中国近代音乐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中国近代音乐史的音乐事件和音乐人物有相当的了解,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人物及作品有详细的了解和记忆。
5、西方音乐史:通过对西方音乐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西方音乐史的音乐事件和音乐人物有相当的了解,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人物及作品有详细的了解和记忆。
6、音乐评论:本部分在专升本音乐学基础课考试中不属于考试部分,因此,学生简单了解一下,明白音乐评论的定义和方法即可。
二、教学基本要求(黑体,小4号字)通过对音乐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对音乐学诸学科的学科理论以及基本的概念、命题和知识系统,有一个较为广泛的了解。
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不但能够对音乐学诸学科知识系统及其应用有较为广泛的了解,同时通过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在学历教育上进一步的深造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小4号字)要求:课程的学习,着眼于学生音乐学学科的概念与方法、民族民间音乐的构成和特点、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的事件和人物。
因此,课程的学习是围绕着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选择多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其学习内容,既包括对音乐学的学科基础理论,也包括各种应用性的、考试性的知识。
教学内容:一、音乐学总论部分:专升本考试的音乐学部分考试内容不多,要求掌握的概念也不多。
1、音乐学的研究对象。
2、音乐学的研究领域与分支学科。
3、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特点。
4、《中国音乐史稿》。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专升本考试的理论部分中,这是一个重要部分,其中要求掌握的概念相当多。
1、中国民族音乐、传统音乐的定义。
2、传统音乐的分类: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戏曲、民间曲艺(说唱)。
3、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
4、民歌(1)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2)民歌中的号子的艺术特征和主要种类。
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作坊号子。
(3)民歌中的山歌的艺术特征和主要种类。
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
(4)民歌中的小调的艺术特征和主要种类。
吟唱调、谣曲、时调。
(5)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宴席曲、藏族的山歌、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弹唱、土家族的哭嫁歌、苗族飞歌、“呼麦”5、民间舞蹈(1)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作用(2)汉族民间歌舞的主要种类。
秧歌、花灯、采茶、花鼓、安徽花鼓灯(3)少数民族歌舞的主要种类。
维吾尔族的赛乃姆与十二木卡姆、藏族的“谐”和“卓”、朝鲜族的农乐舞和长鼓舞、彝族的阿细跳月、傣族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高山族的杵乐。
6、说唱音乐(又称曲艺)(1)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作用(2)曲种:评话、鼓曲、快板、相声。
(3)少数民族说唱的主要种类:蒙古族的好来宝、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说唱、维吾尔族的达斯坦、朝鲜族的判捎里、白族的大本曲、傣族的赞哈等。
(4)“南词北鼓”:京韵大鼓、苏州弹词。
7、戏曲:(1)为什么说我国的戏曲是综合性的艺术类别。
(2)表演中的唱念做打。
(3)“剧种”和“声腔”。
(4)四大声腔:昆腔、梆子腔、高腔、皮黄腔。
(5)戏曲音乐的唱腔结构:曲牌体和板腔体。
(6)为什么说京剧是国剧。
(7)少数民族的戏曲。
8、民间器乐:(1)我国常用的乐器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2)民间笛曲、民间筝曲、传统琵琶曲的代表曲目。
(3)阿炳的二胡曲目。
(4)民间丝竹乐、民间吹打乐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5)少数民族的器乐。
9、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戏曲、民间器乐之间都有怎样的关系。
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10、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前景。
三、中国古代音乐史1、先秦部分:(1)周代的礼乐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2)六代乐舞。
(3)西周宫廷音乐机构及作用。
(4)曾侯乙墓编钟出土的重大意义及音乐特点。
(5)春秋时期儒、墨、道三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音乐思想。
(6)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专著《乐记》。
2、秦汉隋唐:(1)秦汉乐府。
(2)汉代俗乐的发展:徒歌—但歌—相和歌—相和大曲。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清商乐、吴歌、西曲。
(4)魏晋名士嵇康的音乐美学著作《声无哀乐论》。
(5)唐代的大曲和法曲。
(6)唐代的音乐机构及职能。
3、宋元明清:(1)宋代的曲子词和《白石道人歌曲》。
(2)宋代民间音乐场所:勾栏、瓦子。
主要形式:小唱、嘌唱、诸宫调、杂剧等。
(3)宋元说唱的主要形式:鼓子词、诸宫调、陶真、货郎儿。
(4)宋杂剧和元杂剧、南戏与杂剧、元杂剧的兴盛。
(5)古琴音乐的代表性作品:《高山流水》《广陵散》《酒狂》《碣石调·幽兰》《梅花三弄》《离骚》《潇湘水云》《平沙落雁》。
(6)明清时期说唱音乐的主要种类:鼓词、子弟书、大鼓、弹词。
(7)明清时期的曲谱。
(8)中国古代主要的记谱法:声曲折、文字谱、减字谱、工尺谱、俗字谱、二四谱等。
(9)世界上最早提出十二平均律的人:朱载堉。
四、中国近代音乐史1、近代音乐史划分的时段;这段音乐史的发展呈现的特点。
(1)中国传统音乐在近代的发展。
(2)广东音乐。
2、新音乐的含义、其发展脉络及特点。
新音乐的四个阶段。
(1)学堂乐歌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黄自等。
(2)“五四”前后的音乐机构。
(3)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国立音乐院。
(4)刘天华与二胡的改革。
(5)赵元任的作品与艺术风格;代表作《教我如何不想他》。
3、三十年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的重大影响、作品与艺术风格,他的历史功绩。
4、青主、贺绿汀、刘雪庵三十年代的作品及论著。
5、左翼革命音乐组织。
6、聂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对中国革命音乐事业做出的贡献;他的其他作品。
7、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及作品。
8、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作品的思想、艺术上的特点;其他作品,他的作品风格。
9、小提琴曲《思乡曲》及其作者马思聪,他的小提琴音乐特点;他的小提琴音乐创作在中国近代发展中的作用。
10、四十年代国统区音乐创作的作品与作者。
11、近代音乐史上著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
12、解放区的音乐事业与代表作品。
13、歌剧《白毛女》的故事,参与创作的作曲家,艺术特点。
它对我国新歌剧创作和发展主生的影响。
五、西方音乐史1、西方音乐的源头—古希腊。
2、中世纪初期的宗教仪式歌曲的代表—格里高利圣咏。
3、中世纪世俗音乐:游吟诗人、恋诗歌手。
4、复调音乐的发展:奥尔加农—狄斯康特—孔杜克图斯。
5、音乐史上的文艺复兴:勃艮第乐派—迪费、本舒瓦;佛兰德乐派—奥克冈、若斯坎、拉索。
6、巴罗克时期:1600-1750年:(1)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英国歌剧。
(2)清唱剧、康塔塔、歌剧。
(3)管风琴与古钢琴的发展。
(4)巴罗克时期的代表—德国伟大的音乐家:J.S.巴赫。
(5)巴罗克时期另一位音乐家—亨德尔。
(6)喜歌剧与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7、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年:(1)古典大师—海顿。
(2)古典大师—莫扎特。
(3)古典大师、时代的音乐巨人—贝多芬。
8、浪漫主义时期:1820-1910年:(1)浪漫主义早期的作曲家:韦柏、舒伯特。
(2)浪漫主义早期的作曲家:门德尔松、舒曼。
(3)浪漫主义早期的作曲家:肖邦、李斯特、柏辽兹。
(4)瓦格纳和他的乐剧。
(5)浪漫主义潮流中的传统主义者—勃拉姆斯。
(6)法国歌剧的代表人物—比才。
(7)意大利歌剧的代表人物—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
(8)捷克民族乐派:斯美塔那和德沃扎克。
(9)挪威民族乐派:格里格。
(10)俄罗斯民族乐派:格林卡。
(11)俄罗斯强力集团: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12)柴科夫斯基。
(13)晚期浪漫主义代表:马勒、理查·施特劳斯。
(14)东欧与北欧作曲家: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亚纳切克、西贝柳斯。
(15)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拉威尔。
(16)表现主义作曲家:勋伯格和他的学生贝尔格、韦伯恩。
(17)20世纪初民族主义音乐家:巴托克、埃尔加、布里顿。
(18)20世纪的新古典主义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欣德米特、萨蒂、哈巴、瓦雷茨。
(19)1945年之后西方音乐家:梅西安、布雷兹、斯托克豪森、凯奇、谢菲尔、博尼克、潘德利茨基、利盖蒂等。
六、音乐评论:该部分不属于专升本考试范围,所以,只要求掌握音乐评论的定义,知道音乐评论的方法即可。
四、实践环节(黑体,小4号字)正文为宋体,5号字五、教学方法与手段(黑体,小4号字)课堂常规七、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黑体,小4号字)教材:《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俞人豪、周青青、李咏敏、蒲方、周耀群、梁茂春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参考书:1.俞人豪著《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2.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辞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3.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词典》1984年版4、《中国民族音乐》,江明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3版;5.《民歌新论》,冯志莲著,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年8月;6.《曲艺音乐》,李玉珍编,沈阳音乐学院内部教材;7.《戏曲音乐教材》,李玉珍编,沈阳音乐学院内部教材;8.《说唱、戏曲辅助教材》,冯志莲整理,沈阳音乐学院教务处,2006年9月。
9.《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乔建中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0.《中国同宗民歌》,冯光钰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11.《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栾桂娟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2、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5.1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4、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5、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16、《西方音乐史简编》,沈旋、陶辛等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17、《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18、《西方音乐史》,〔美〕唐纳德·杰·格劳特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9、《简明牛津音乐史》,〔美〕杰拉尔德·亚伯拉罕著,顾奔译,钱仁康、杨燕迪校订,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20、《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美〕保罗·亨利·朗著,张洪岛、杨燕迪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21、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汪启璋、顾连理、吴佩华编译,钱仁康校订:《外国音乐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8年第1版22、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