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企业必备记录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备条件现场核查

5.3
产品防护
1.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应有效地防止食品污染、损坏或变质。
现场查看查阅记录
采取了措施并有效,合格;采取了措施但效果不佳,一般不合格;应采取措施而未采取措施的,严重不合格。
2.在食品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运输过程中应有效地防止食品污染、损坏或变质。有冷藏、冷冻运输要求的,企业必须满足冷链运输要求。
现场查看
查阅记录
采取了措施并有效,合格;采取了措施但效果不佳,一般不合格;应采取措施而未采取措施的,严重不合格。
六、产品质量检验
序号
内容
核查项目
核查方法
核查原则
6.1
*
检验设备
企业应具备审查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出厂检验设备的性能、准确度应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实验室布局合理。
序号
内容
核查项目
核查方法
核查原则
4.1
采购制度
企业应制定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的采购管理制度。企业如有外协加工或委托服务项目,也应制定相应的采购管理办法(制度)。
查看文件
有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及外协加工及委托服务的采购管理办法(制度),合格;采购管理制度以及外协加工及委托服务的采购管理办法(制度)制定的不够完善 ,一般不合格;无采购管理制度,以及外协加工及委托服务的采购管理办法(制度),严重不合格。
文件管理
企业应制定文件管理制度。并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企业的文件管理,以保证使用部门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
查看制度
查看文件
查阅记录
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台账安全生产

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台账1、食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文件所谓食品安全管理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公司内部安全管理,二是产品销售所针对的消费者的安全管理,这两知者是相互关联的。
内部安全没有保障直接影响产品的合格率,也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
其实安全管理总的内容都是雷同的。
管理人、机、料、物,从各个方面管理,制定道适合本公司安全生产的需求。
确保产品得到客户的满意。
首先制定产品安全责任制,建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目标和实施方案,根据自身企回业管理模式制定适合食品卫生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正确的操作规范,定期检查、监督各项管理答,在发现问题能及时修正,不断完善自身企业的安全管理。
同时关注自身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使产品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2、食品公司的生产管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严格遵守《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规定》、《产品标识标注规定》、《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食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第二条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
对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在取得生产许可资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
第三条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企业负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了解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具有与食品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和质量工作人员。
第四条具备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生产设备、工艺设备和相关辅助设备,具有与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相适应的原料处理、加工、贮存等厂房或者场所。
具备产品质量安全的环境条件。
第五条食品加工工艺流程科学、合理,生产加工过程严格、规范,对生产关键点进行严格控制。
第六条生产食品所用的原材料、添加剂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格进货验货制度,不使用非食用性原辅材料加工食品。
第七条按照有效的产品标准组织生产,无强制性标准规定的,符合企业明示采用的标准要求。
食品生产企业必备记录法律依据具体要求

食品生产企业必备记录法律依据具体要求一、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食品生产企业的记录制度对保障食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食品生产企业必备记录的法律依据和具体要求,以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规范管理。
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食品生产企业记录的主要法律依据。
该法规定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明确了食品生产企业的责任,包括建立健全食品生产记录制度、保存记录等。
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守的规范文件。
例如《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办法》等,这些标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记录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
3. 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除了国家标准外,还有一些行业标准和规范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记录要求进行了细化。
例如《食品生产质量追溯体系指南》、《食品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等,这些标准和规范对食品生产企业记录制度的建立、实施和管理提供了具体指导。
三、必备记录的具体要求1. 生产工艺记录食品生产企业要求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记录,包括原料采购、生产过程、设备运行情况等。
记录应包括时间、地点、人员、操作内容和结果等,以便追溯和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2. 原材料采购记录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原材料采购记录制度,记录每批次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等信息。
同时,对于有食品安全风险的原材料,还需要记录检验结果和检验人员信息。
3. 检验记录食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制度,记录产品质量检验、食品安全检验等相关信息。
检验记录应包括样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依据等内容,以确保食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4. 人员培训记录食品生产企业应记录工作人员的培训情况,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人员等信息。
这些记录有助于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卫生要求。
5. 投诉处理记录食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记录制度,及时记录和处理消费者的投诉。
食品生产企业必备记录

食品生产企业必备记录食品生产企业是负责生产和销售食品的企业,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记录和文件管理。
这些记录是企业进行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监管部门进行抽查和检查的重要依据。
下面是食品生产企业中必备的一些记录。
1. 原料采购记录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记录每次采购的原料信息,包括原料名称、供应商、产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
这些记录帮助企业掌握原料的来源和质量,并为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生产日报表生产日报表是记录企业每天生产情况的重要记录,包括生产日期、生产线、生产批次、生产数量、生产人员等信息。
这些记录有助于企业掌握每天的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3. 温度记录食品生产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
企业必须记录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温度,包括原料存储温度、加工温度、杀菌温度、冷藏温度等。
这些记录有助于企业掌握生产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温度异常导致食品质量问题。
4. 检验记录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检验,包括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和成品检验。
企业需要记录每次检验的结果,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
这些记录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确保产品合格。
5. 过程记录食品生产企业需要记录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配料、加工过程、包装过程等。
这些记录有助于企业追踪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生产效率和质量问题,以及回溯食品安全事件。
6. 消毒记录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定期对生产设施和设备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污染和细菌滋生。
企业必须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消毒剂使用量和消毒效果等信息。
这些记录有助于企业监控消毒操作的有效性,并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7. 售后服务记录食品生产企业需要记录客户的投诉和退货情况,及时处理客户的问题和意见。
这些记录有助于企业改进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也是监管部门检查企业质量管理和售后服务的依据。
食品生产企业基本要求

食品生产企业基本要求一、质量管理职责1.1组织领导1.企业领导中至少有一人全面负责企业的质量工作。
对食品企业的组织领导主要有两条要求,第1条要求企业领导中至少有一人全面负责企业的质量工作。
也就是要求企业的领导层中如厂长、副厂长或总工程师中,应当有一个人全面负责企业的质量工作。
具体要求一是要有文件规定明确规定由某领导负责企业的质量工作;二是企业要有质量工作会议等有关记录。
文件确定的质量管理负责人要切实主持质量工作,切实解决企业的一些质量问题,不得虚挂。
另外,所确定质量管理负责人与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相互兼任。
2.企业应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工作。
组织领导要求的第2条,是对企业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规定。
本条的内容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企业都建立一个质量部、质量处或者质量科来管理企业的质量工作,对于企业规模较小、人员较少的企业,可只安排一个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来管理企业的质量工作,负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工作。
具体要求一是要有文件明确确定所设置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二是要求企业应具备相应的工作鉴证或工作记录。
1.2质量目标要求企业应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贯彻实施。
本条所说的质量目标是企业管理体系运作的目标,是管理体系的方向和目的。
要求企业所确定的质量目标要明确、切实可行,同时要求必须是可测量的,所设定的质量目标,企业应能够通过测量来验证质量目标达到的程度。
质量目标的设定不能讲空话,走形式,要以量化的形式切实体现企业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运作状态。
1.3管理职责1.企业应制定规定各有关部门质量职责、权限的管理制度。
管理职责的第一条要求企业应制定各有关部门质量职责、权限的管理制度。
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明确企业各部门和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以及相互关系,从而有效保证企业内部的各项质量活动能够按照有关规定,正常有序地进行,实现原辅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过程、产品质量检验、成品包装、贮存等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控制。
食品生产企业规范内容

食品生产企业规范内容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总局公告2009年第119号) 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要求,各食品生产企业要进一步规范“一档二书十六项记录一报告”及“十项制度”管理:“一档”即督促企业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档案(含申证全套资料、有效期内的检验设备检定证书、产品标准或有效备案的企业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委托加工和食品添加剂备案材料、年度自查报告及审查等)。
“二书”即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承诺书》和企业内部层层签定的责任书。
“十六项记录”即:生产环境卫生自查记录(企业应定期对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状况等进行自查);设备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记录(企业应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停产和开业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进货验证记录(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验证情况等内容);原料领用出库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领用出库等记录);生产投料和过程控制记录(生产投料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并做好生产过程关键点控制点记录);产品出厂检验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出厂的每个批次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一一对应的检验报告记录,包括查验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证号或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产品检验比对记录(企业自行进行产品出厂检验的,应按规定到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比对检验,进行实验室检测比对,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采购的不合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处理记录,同时建立和保存生产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产品销售记录(企业应对销售每批产品建立和保存销售记录,包括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出货日期、地点、检验合格证号、交付控制、承运者等);产品召回处理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不安全食品主动召回、被责令召回的执行情况记录,包括:企业通知召回的情况;实际召回的情况;对召回产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的记录;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向当地政府和县级以上监管部门报告召回及处理情况);企业人员健康管理记录(企业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保存对直接接触食品人员健康管理的相关记录);企业人员培训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消费者投诉受理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消费者投诉的受理记录,包括投诉者姓名、联系方式、投诉的食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投诉质量问题、企业采取的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风险信息反应记录(企业应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的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并作出反应,同时应建立和保存相关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记录(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建立和保存处置食品安全事故记录)。
食品生产企业必备记录

食品生产企业必备记录目录1.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22.( )原料验收台账33.1( )出入库台账43.2成品出入库记录54.投料记录65. ( )关键控制点记录76.1包材清洗消毒记录86.2设备及车间清洗记录96.3紫外线灯杀菌记录表107.1消毒液.洗涤剂采购管理记录117.2( )出入库台账127.3车间消毒液.洗涤剂配制使用记录138.过程检验记录149.产品包装记录1510.1产品检验报告1610.2检验原始记录1711.产品留样记录1812.产品销售台帐1913.运输交付记录2014.防鼠防虫害检查表2115. ( )温.湿度监控记录2216.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记录2317.厂区卫生检查记录2418.生产过程微生物监测记录2519.废弃物管理记录2620.不安全食品召回记录表2721.1不合格原辅料处理记录2821.2不合格半成品处理记录2921.3不合格产品记录3022.( )年度职工培训计划3123.培训考核记录3224.职工培训记录3325.工作人员健康记录3426.1食品安全自查记录3526.2自查问题改进表3927.食品安全隐患记录表4029.投诉受理记录4130.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记录421.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进货日期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产品生产批号/日期保质期至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生产商名称生产许可证号验收人检验报告编号填表说明:每次购进原辅材料(获证原料.辅料.包材.添加剂等)由采购部门填写本表。
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必须严格进行索证索票。
2.( )原料验收台账进货日期原料产地数量()验收情况验收人备注填表说明:本表由供销部门对非获证的初级农产品进行采购验收登记,每批购进原料依据企业制定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3.1( )出入库台账入库日期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至出库日期出库数量库存余量送料人/领料人库管员备注填表说明:库管人员依据不同原辅材料分开填写本表,每次购进原辅料填写入库,每次生产领用填写出库。
食品生产企业SC 认证现场核查要求

现场要求:1、厂区内土地尽量硬化,不能有积水、污水、垃圾,不能有大片裸露土地,不能养殖牲畜、家禽、猫狗。
厂区尽量不建在养殖场、化工厂、建筑工地附近,若无法避免,则必须有充足的防护,避免异味、扬尘。
车间内不能有厕所,厂区内的厕所采用水冲式2、车间、仓库入口放挡鼠板,高度不低于20cm。
车间入口设更衣室,男更女更分开。
内设更衣柜,工作服、鞋,更衣室出口设消毒间,消毒间内安装感应式洗手池,洗手液、75%酒精、干手机,下水保持通畅3、原料库、成品库、包材库内各类物料、包材放在置物托盘上、离地离墙存放,有货位卡、出入库记录,内包材、外包材分开存放。
仓库内安装灭蝇灯,保持阴凉、通风4、车间内墙壁、地面、生产设备、工具、设施干净、整洁,不存私人物品,有带盖垃圾桶,下水口大小设计合理,能防鼠防异味,屋顶照明灯装有灯罩,灯光明亮,不装彩色灯。
产品生产若使用净化水,需安装净水设施,净化水管道与自来水管道明确区分,可在管道上挂吊牌,标明“生产用水”5、公司设化验室,有两名化验员,化验员不需取证,但必须会做出厂检验项目,现场验收时要考核。
化验台最好使用全钢实验台,保证台面水平。
根据出厂检验项目购置化验设施、试剂,腐蚀性液体(如硫酸)应放置在安全的地方。
分析天平等精密仪器与干燥箱、培养箱等发热仪器保持距离。
微生物检验要在一间独立的操作间内进行,内设超净工作台,入口有更衣室,样品从传递窗进入操作间,更衣室和操作间内安装紫外灯。
另设一间留样室,放留样柜,有留样台账,留样时间最少2年6、凡是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人,都需办理健康证。
工作人员上岗前经过培训,公司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留存影像资料、试题、签到表等证明资料7、现场验收前,公司需试生产一批样品,在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报告要做全项检验,验收时要查看检验报告。
生产用水使用净化水的,还要做净化水的检验报告,车间内有洁净室的,要做空气洁净度的检验报告。
材料要求:1、申请书、工艺流程图、设备布局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 (2)
2.( )原料验收台账 (3)
3.1( )出入库台账 (4)
3.2成品出入库记录 (5)
4.投料记录 (7)
5. ( )关键控制点记录 (8)
6.1包材清洗消毒记录 (9)
6.2设备及车间清洗记录 (10)
6.3紫外线灯杀菌记录表 (11)
7.1消毒液、洗涤剂采购管理记录 (12)
7.2( )出入库台账 (14)
7.3车间消毒液、洗涤剂配制使用记录 (16)
8.过程检验记录 (17)
9.产品包装记录 (18)
10.1产品检验报告 (19)
10.2检验原始记录 (20)
11.产品留样记录 (21)
12.产品销售台帐 (23)
13.运输交付记录 (24)
14.防鼠防虫害检查表 (25)
15. ( )温、湿度监控记录 (26)
16.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记录 (27)
17.厂区卫生检查记录 (28)
18.生产过程微生物监测记录 (29)
19.废弃物管理记录 (30)
20.不安全食品召回记录表 (31)
21.1不合格原辅料处理记录 (32)
21.2不合格半成品处理记录 (33)
21.3不合格产品记录 (34)
22.( )年度职工培训计划 (35)
23.培训考核记录 (36)
24.职工培训记录 (37)
25.工作人员健康记录 (38)
26.1食品安全自查记录 (39)
26.2自查问题改进表 (43)
27.食品安全隐患记录表 (44)
29.投诉受理记录 (45)
30.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记录 (46)
1 / 47
1.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
填表说明:每次购进原辅材料(获证原料、辅料、包材、添加剂等)由采购部门填写本表。
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必须严格进行索证索票。
2 / 47
2.( )原料验收台账
企业制定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3 / 47
3.1( )出入库台账
4 / 47
填表说明:库管人员依据不同原辅材料分开填写本表,每次购进原辅料填写入库,每次生产领用填写出库。
每次出入库计算库存,坚持先进先出原则。
3.2成品出入库记录
5 / 47
6 / 47
4.投料记录
4投料记录
7 / 47
5. ( )关键控制点记录
8 / 47
6.1包材清洗消毒记录
9 / 47
填表说明:每班次生产前由生产科按照生产量领取足够的内包材,提前清洗消毒,清洗方式有:A:清水清洗、B:洗涤剂清洗,清水冲洗。
消毒方式有:A:紫外灯消毒、B:臭氧消毒。
消毒时间为45分钟。
6.2设备及车间清洗记录
10 / 47
清洗方式有:A:打扫、B:清水冲洗、C:洗涤剂清洗、清水冲洗、D:热水清洗。
消毒方式有:A:紫外灯消毒、B:臭氧消毒、C:消毒剂擦拭消毒。
消毒时间不少于45分钟。
6.3紫外线灯杀菌记录表
11 / 47
填表说明:每班生产前应对更衣室、包材消毒间等车间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时间约为45分钟。
7.1消毒液、洗涤剂采购管理记录
12 / 47
填表说明:本表由消毒剂、洗涤剂采购人员填写。
采购时应索取供方相应资质和购货票据。
13 / 47
7.2( )出入库台账
14 / 47
填表说明:库管人员依据不同消毒剂洗涤剂分开填写本表,每次购进填写入库,每次生产领用填写出库。
每次出入库计算库存,坚持先进先出原则。
15 / 47
7.3车间消毒液、洗涤剂配制使用记录
8.过程检验记录
日期:年月日生产产品名称:检验人:核准人:
填表说明:由质检部进行过程检验时填写,按照产品加工工序关键参数进行过程检验,检验情况写清检查时间点,依据生产产品各工序风险程度及加工时间确定过程检验频次。
9.产品包装记录
填表说明:由包装人员及车间管理人员填写,包装过程对产品包装情况进行自查,自查频次依据产品风险程度及生产时间确定。
18 / 47
10.1产品检验报告
10.2检验原始记录以小磨香油为例
11.产品留样记录
填表说明:本表由化验人员填写,生产的每批次产品在检验合格后进行留样,留样数量不少于一次出厂全项检验所需数量。
留样样品可以不计入成品入库,留样到期后产品作废,不得回收利用,处理方式可选: A:倾倒B:焚烧C:作饲料用D:其他(选此项应写明具体处理方式)
12.产品销售台帐
23 / 47
13.运输交付记录
填表说明:本表由承运人填写,有温度要求的应当按承运双方约定频次进行温度记录。
13.运输交付记录
填表说明:本表由承运人填写,有温度要求的应当按承运双方约定频次进行温度记录。
14.防鼠防虫害检查表
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人:
填表说明:本表由生产部指定专人定期填写,各项目按照《虫害控制平面图》中标明的位置分区域填写。
1.防鼠板应填写区域内防鼠板破损情况及有效情况:正常有效“√”,破损“○”,无效(未放置或其他)“Х”。
2.粘鼠板应填写区域内粘鼠板(捕鼠器)的捕鼠情况及有效情况:正常有效“√”,捕获“S”,无效(未放置或其他)“Х”。
3.纱窗应填写区域内纱窗的破损情况及有效情况:正常有效“√”,破损“○”,无效(未使用或其他)“Х”。
4.灭蝇灯应填写区域内灭蝇灯的灭虫情况:正常有效“√”,破损“○”,无效(未使用或其他)“Х”。
5.生化信息素捕杀装置应填写区域内装置的捕杀情况及有效情况:正常有效“√”,破损“○”,无效(未使用或其他)“Х”。
6.生化信息素捕杀装置应填写区域内装置的捕获情况及有效情况:正常有效“√”,破损“○”,无效(未使用或其他)“Х”。
7.灭蝇灯、室外诱饵投放点、生化信息素捕杀装置还应在表格内填写捕杀虫害的数量。
鼠害虫害检查情况说明中,汇总检查存在的问题、分析虫害可能来源以及安全隐患等
15. ( )温、湿度监控记录
控制要求:温度℃湿度: %rh
填表说明:本表由库房/车间人员填写。
按规定频次记录温度、湿度。
出现问题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16.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记录
17.厂区卫生检查记录
问题责任人姓名,要求其改正。
可以依据生产情况每周或每半月检查一次。
18.生产过程微生物监测记录
的用红笔填写,并报告质量负责人(质检部负责人)。
19.废弃物管理记录
填表说明:车间产出废弃物应由专人负责报废,专人处理。
不得使用废弃物加工食品。
废物物集中转交(销售)给他人的应双方签署废弃物处理协议。
20.不安全食品召回记录表
21.1不合格原辅料处理记录
填表说明:采购的原辅材料出现不合格情况时由企业质检部门填写本表。
32 / 47
21.2不合格半成品处理记录
填表说明: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格情况时由生产部门与填写本表。
33 / 47
21.3不合格产品记录
填表说明:发现不合格产品时填写。
34 / 47
22.( )年度职工培训计划
填表说明:本表由办公室负责每年初填写全年培训计划,每年不少于40个学时。
考核分为口头考核、书面考核和现场操作考核。
针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检验人员、负责人的培训必须有考核记录。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学时: 授课人:
填表说明:针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检验人员、负责人必须有考核记录。
书面考核应附上考核试卷。
考核结果可以以分数表示,也可以分为:良好、及格、不及格等考核等级。
填表说明:企业培训应由办公室负责培训并填写。
培训内容可填写培训内容提纲或附上培训资料。
25.工作人员健康记录
填表说明:每年对生产相关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取得健康证,填写本表。
有身体异常情况及时记录
26.1食品安全自查记录食品通用自查项目:重点项(*)21项,一般项30项,共51项。
39 / 47
40 / 47
填表说明:上表中打*号的为重点项,其他为一般项。
由办公室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全面自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分析原因及整改措施并安排责任人员进行整改。
完成后由质检部进行验收,并纳入下一次食品安全自查重点。
26.2自查问题改进表
自查日期:
填表说明:本表由食品安全自查小组讨论后制作,整改完成情况由责任部门填写。
全部完成后由质检部验收。
27.食品安全隐患记录表
填表日期:填表人:
填表说明:1、食品安全隐患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食品安全自查中发现的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各种问题等。
2、食品安全隐患按照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个等级。
3、本表由质检部负责整理填写。
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应列入定期食品安全自查重点。
29.投诉受理记录
30.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