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解说词

合集下载

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12篇)

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12篇)

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12篇)岳阳楼的导游词精选范文(精选12篇)岳阳楼的导游词精选范文篇1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

岳阳楼的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

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即公元 214 年),距今已有 1700 多年历史,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的历史最为悠久。

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呢,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岳阳楼。

二是风景独特。

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

正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描写的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值得一提的是20__年端午节岳阳市民按岳阳楼真实景观的5:1的比例缩制,用5.5万个粽子在南湖广场搭成了岳阳楼模型,并成功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可谓轰动一时。

)三是他的文化深厚。

《岳阳楼诗文集》收录了千余篇名篇佳作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

比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的传统发挥到了巅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

四、是岳阳楼的文物珍贵。

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

现在大家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 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

全楼没用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sun),工艺十分精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

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

大家请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十二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则绕以 20 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隼,连结为整体。

5篇介绍湖南岳阳楼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湖南岳阳楼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湖南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构造。

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环绕以廊、枋、椽、檩相互榫合,结为整体。

下边是我采集整理的5篇介绍湖南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照。

5篇介绍湖南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一)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旅行江南三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此刻矗立在各位眼前的就是岳阳楼。

楼顶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1961年毛泽东主席建议,请离沫若先生题写的。

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构造。

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多半重力,再用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环绕以20根檐柱,相互管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中用伞形架传载荷重。

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

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材构成门缝对榫,构造严整,工艺精良,造型隆重。

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

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仰头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

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富丽堂皇,威严壮丽。

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稀有的。

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此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由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何只建了三层呢?听说当时修建者是取时节、地利、人和之意。

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抢夺荆州,派鲁肃带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日的岳阳。

鲁肃在洞庭湖演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建牢固的城池,建筑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

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来源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采。

湖南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5篇

湖南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5篇

湖南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5篇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

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湖南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湖南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各位朋友,我们就要到达位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依次下车,待会小X将随大家一起去登临那“天下楼”!好了,请大家看门前这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楹联,其下句为“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

”今天各位就来当一当天下士,以洞庭为酒,开怀畅饮,一起品位博大精深的岳阳楼文化和岳阳的壮丽山川吧!兴许您也会像诗仙李白一样“醉煞洞庭秋”!导游带团软件登上巴陵古城墙,穿过“南极潇湘”、“北通巫峡”的牌坊,进入眼帘的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冠的岳阳楼。

为什么说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冠了,有哪位朋友知道吗?好的,就请大家听小X慢慢道来吧!一,历史悠久。

大家看看眼前这楼是不是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岳阳楼创建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只知在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所以说咱这岳阳楼面子可不小哦!要由我们的诗仙李白来亲自命名!大家看看横匾“岳阳楼”,这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以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大家再仔细看看这楼,有没有发现其特别之处?这位朋友好棒哦!居然小X知道想说什么。

对了,岳阳楼第二个特点就是文物珍贵。

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其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咱们这岳阳楼楼高21.35米,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其建筑特点:“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大家可看清楚了?咱这岳阳楼可是未用一砖一瓦,一颗铁钉的!在建筑上是不是一个奇迹啊?说到这,小X就想和大家说一故事:相传在建楼时,人们怎么也无法把楼层很好地建成,这时来了一七旬老者,手拿一尺,对大伙说,让我试试看吧?大家别无它法,只好让老者试试,不曾想老者三两下就把大家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给轻松地解决了!大家正想酬谢,却只见地上一把尺,不见老者的踪影,拾起尺子一看,居然写着“鲁班尺”,所以在我们岳阳一带有“鲁班助楼”的传说!再看看这“飞檐”可是咱老祖宗聪明才智的体现!其便于采光,减少笨拙感,同时节约了用料!大家看看这屋顶像不像古代将军的头盔?对了,这就是“盔顶”,这种建筑方式并不多见,据说是现在仅存的啦!威武雄壮的“盔顶”,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精美、庄重、和谐。

岳阳楼导游词介绍五篇

岳阳楼导游词介绍五篇

岳阳楼导游词介绍五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岳阳楼导游词介绍五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岳阳楼导游词介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

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始称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历史最悠久。

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诗人杜痒咏道:“茫茫雪浪带烟芜,天与西溯作画图,楼前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

”都是对岳阳楼地理形胜的绝妙赞美,岳阳楼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

三是文化深厚。

《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名篇佳作干余篇及大量的楹联匾屏、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

*日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其忧圄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c刘少奇将它引为共产党员修养的准则,胡耀邦誉之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结晶,它确实是我中华精神文明之绝旬!四是文物珍贵。

江南三大名楼中,惟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

现在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四柱、三层、飞檐、盔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精巧。

历史上岳阳楼屡毁屡修达50多次。

湖南岳阳楼导游词5篇

湖南岳阳楼导游词5篇

湖南岳阳楼导游词5篇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岳阳楼的导游词,欢迎阅读!湖南岳阳楼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今天就由我这个超级导游来给介绍岳阳楼。

我叫罗甘泉,大家叫我罗导、小罗都可以。

岳阳楼坐落在洞庭湖岸上,风景优美,历史悠久。

宋朝的范促淹曾写过《岳阳楼记》来赞美岳阳楼。

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纯木结构,没有一块砖头。

每层的檐面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

岳阳楼的楼顶,特别像古代将军的头盔,称作盔顶,由于盔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极为少见,才使盔顶让岳阳楼成为名的重要因素之一。

整个岳阳楼在美学、建筑学、工艺学上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其实,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的时候是在范促淹写了《岳阳楼记》后。

庆历四年,滕子京因遭人诬害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一上任就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修建偃虹堤,以防御洞庭湖的波涛;第二,兴办郡学,造就人才;第三,重修岳阳楼。

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非常雄伟,但当时的滕子京知道,光靠气势雄伟是不够的,滕子京立刻想到与自己同中举进士的范仲淹,范促淹和滕子京一样,也是因为遭人诬灭,被贬为邓州知府。

滕子令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的气势和结构。

范仲淹看了以后,经过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转世名句,启迪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要奋发图强。

好了,大家现在可以进楼了。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看见的就是《岳阳楼记》,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的。

据说滕子京当年收到《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立刻请当时的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

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

关于岳阳楼导游词范文五篇

关于岳阳楼导游词范文五篇

关于岳阳楼导游词范文五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搜集的关于岳阳楼导游词范文五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岳阳楼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大家这次的岳阳楼之行呢,就是由我全程陪伴了。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

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二是风景独特,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四是它的文物珍贵。

先说说我们岳阳楼悠久的历史吧。

岳阳楼的前身呢,是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到唐朝才开始被称为岳阳楼。

岳阳楼和黄鹤楼、滕王阁是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但是其中呢,当属岳阳楼的历史最为悠久了。

再说得到风景独特,大家向四周看一看,相信就都是深有体会啦。

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

“茫茫雪浪带烟芜,天与西湖作画图。

楼前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

”这是对岳阳楼地理形胜的绝妙赞美。

岳阳楼真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呀。

提到岳阳楼的文化深厚,就不得不提到《岳阳楼诗文集》了。

《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千余篇名篇佳作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

比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事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更是被胡耀邦誉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结晶。

最后要说的就是它的文物珍贵。

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

现在大家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其特点可以用“四柱、三层、飞檐、盔顶”八个字概括。

岳阳楼全楼用木料构成,没有一块砖石和一颗铁钉,工艺十分精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

岳阳楼的介绍词

岳阳楼的介绍词

岳阳楼的介绍词《岳阳楼》篇一:《岳阳楼》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岳阳楼。

这岳阳楼啊,那可是相当有名气的地儿,就像那娱乐圈里的超级巨星一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第一次知道岳阳楼,还是在课本里呢。

当时就觉得,哎呀,这楼肯定特牛。

后来有机会真的去了那儿,才知道啥叫百闻不如一见。

刚到岳阳楼跟前儿,就感觉它像一个威严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那儿,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那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的,飞檐斗拱,就像鸟儿张开的翅膀,仿佛下一秒就要展翅高飞。

走进岳阳楼,里面的布局也是很有讲究的。

各种木雕啊,精美得不像话。

我就寻思,以前的工匠那手艺简直绝了,这要是搁现在,那不得是大师级别的啊。

站在楼里,凭栏远眺,那感觉真的是难以形容。

远处的洞庭湖啊,波光粼粼的,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天空都给映在里面了。

可能有人会说,不就一个湖嘛,有啥特别的。

哎,这你就不懂了。

这洞庭湖和岳阳楼那可是绝配啊,就像咖啡和伴侣一样,缺了谁都不完美。

我在楼里还听了不少关于岳阳楼的故事呢。

什么范仲淹写《岳阳楼记》啊之类的。

当时我就想,范仲淹可真是个才子,他站在这儿,看着眼前的景色,就能写出那么大气磅礴的文章。

我要是也有这才华就好了,不过我这文笔啊,顶多也就是写写流水账。

哈哈,自嘲一下。

这岳阳楼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也有过毁坏,也有过重建。

也许在它的“一生”里,也有过沮丧的时候吧,就像人一样,遭受挫折了总会有点失落。

但是它又一次次地重新站起来,以新的面貌迎接大家。

我觉得岳阳楼不仅仅是一座楼,它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坚韧不拔的象征。

你说,要是有一天这岳阳楼突然会说话了,它会跟我们讲些什么呢?是它见证过的那些传奇故事,还是它在风雨中的孤独与坚守?这谁也说不准。

但不管怎么说,岳阳楼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瞻仰它的风采。

篇二:《岳阳楼》哟呵,又来聊岳阳楼啦。

这岳阳楼啊,在我心里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每次去探寻都有新的发现。

我记得那次去岳阳楼,天气不是特别好,有点阴沉沉的。

岳阳楼导游词范文3篇

岳阳楼导游词范文3篇

岳阳楼导游词范文3篇岳阳楼是我国的四台甫楼之一,是国度重点文物掩护单元,首批国度4A级旅游区。

那么以下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岳阳楼导游词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岳阳楼导游词范文(一)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今天就由我这个超级导游来给介绍岳阳楼。

岳阳楼坐落在洞庭湖岸上,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宋朝的范促淹就曾写过《岳阳楼记》来赞美岳阳楼。

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纯木结构,没有一块砖头。

每层的檐面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

岳阳楼的楼顶,特别像古代将军的头盔,称作盔顶,由于盔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极为少见,才使盔顶让岳阳楼成为名的重要因素之一。

整个岳阳楼在美学、建筑学、工艺学上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其实,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的时候是在范促淹写了《岳阳楼记》后。

庆历四年,滕子京因遭人诬害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一上任就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修建偃虹堤,以防御洞庭湖的波涛;第二,兴办郡学,造就人才;第三,重修岳阳楼。

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非常雄伟,但当时的滕子京知道,光靠气势雄伟是不够的,滕子京立刻想到与自己同中举进士的范仲淹,范促淹和滕子京一样,也是因为遭人诬灭,被贬为邓州知府。

滕子令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的气势和结构。

范仲淹看了以后,经过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转世名句,启迪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要奋发图强。

好了,大家现在可以进楼了。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看见的就是《岳阳楼记》,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的。

据说滕子京当年收到《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立刻请当时的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

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

只可惜我们现在所见不是“四绝匾“,它早在宋神宗年间便已毁于大火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解说词
各位朋友上午好,我是你们这次的讲解员xx,大家可以叫我小王,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黄色琉璃瓦建筑就是名扬天下的岳阳楼。

岳阳楼建楼历史非常悠久。

它的前身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在公元215年所修建的用于操练水军的阅军楼,距离现在有将近1800年历史。

赤壁之战的第二年,即公元210年,鲁肃在这里修筑了巴丘城和巴陵城墙,以抵御借驻在荆州的刘备。

215年,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在依山傍水之处修建了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

岳阳楼在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张说称之为南楼,中唐李白759年始称之为岳阳楼。

岳阳楼真正闻名于天下是在北宋庆历六年(1046),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之后。

我们现在看到的岳阳楼是清朝光绪六年(1880)岳州知府张德容重修的。

这次修建,将楼址往里面移近了六丈多,修筑了驳岸,使岳阳楼远离了水患。

岳阳楼建筑精美,它的建筑特色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三层、四柱、飞檐、纯木、盔顶”。

大家可能会问,千古名楼为什么只修三层,因为岳阳楼的前身是“阅军楼”,是军事设施,三层分别代表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岳阳楼只修建三层。

“四柱”,是指哪“四柱”呢?大家请看,岳阳楼内有四根直径46厘米的楠木金柱从一楼直贯楼顶,承载全楼的大部分重量,其中有两根在“岳”字和“楼”字两侧,还有两根在楼的背面。

我们再从上往下看,岳阳楼的三层都有飞檐,一楼是“茶花护凤”,二楼是“海藻绕龙”,三楼是“荷花托云”,整个是“龙凤吉祥”的寓意,说明古代建筑是很讲究寓意的。

第四个特色就是纯木结构,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钉一铆一砖,全由木与木之间相互咬结、牵制而成,结构严整,工艺精巧。

第五个特色是盔顶,大家看看楼顶是不是像古代将军戴的头盔?它的名字叫作盔顶,盔顶有4.51米高。

这种大型的盔顶式建筑,在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岳阳楼的独特标志。

请大家抬头看,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

岳阳楼之所以能名扬天下,不仅是因为他历史悠久、建筑精美,更主要的是因为它文化底蕴深厚。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进入主楼,大家首先所看到的《岳阳楼记》的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

岳阳楼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归功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岳阳楼记之所以产生,则主要归功于滕子京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的诞生,使岳阳楼有了思想和灵魂,达到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思想
境界的高度统一。

不过,《岳阳楼记》的雕屏在岳阳楼上有两块。

这块是赝品,真迹在二楼,等下带大家去参观。

先请看雕屏旁的这副对联,它有102字,是岳阳楼最长的一副对联,也是中国楼阁名胜中三幅名联之一(即云南昆明大观楼,武汉黄鹤楼,岳阳楼)。

作者窦序是清朝云南罗平县人,这幅对联是他在赴江西道监察御史的任上途经常德时写的。

岳阳楼之所以能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岳阳楼有镇楼之宝,这镇楼之宝也是我国的国宝,国宝究竟是什么宝物呢?请各位上二楼看个究竟。

二楼正面悬挂了一幅《岳阳楼记》雕屏。

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

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精心仿制了另一块雕屏。

吴知县趁调离岳阳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

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沉入湖底,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由当地文士吴敏树收藏。

后以120块银元从吴氏后代手中将屏赎回。

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要将这幅封建时代的雕屏砸毁,职工为了保护它,便用石膏将字迹掩去,上书毛主席诗词,这样,雕屏才逃过了又一劫难。

这幅和一楼那幅一真一假,正像功罪表,昭示着后代。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岳阳楼的顶层三楼。

我们先来看下雕屏两侧挂有岳阳楼最短的一副对联,仅仅八个字。

上联为“水天一色”,下联是“风月无边”。

落款为“长庚李白”。

我们都知道李白一生作诗无数,但是对联就只有这一幅。

中间就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铁画银钩,雄健挺拔,深得唐代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

这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得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

好了,游客朋友们,景点的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想大家对岳阳楼还意犹未尽吧,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游览,拍照留念。

也可凭窗远眺,去领会李白所写的“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祝大家玩的愉快,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