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及实验

合集下载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数字处理
A O
C
B
O’
D
激光干涉仪应用及跟踪干涉测量技术
3)位置跟踪控制系统
误差分析:
激光干涉测量过程中,由于跟踪转镜的转角不参与对测量值的计算,所以只要在 运动过程中能保证干涉仪能进行干涉测量,不丢光,就能完成测量任务。电气系统 的稳态误差不会对测量精度产生影响。
A O
C
B
O’
D
光电池位置偏差对干涉仪测量精度的影响:光电池位置偏差对激光跟踪干涉仪测距精度影响不大,
新建立4个约束方程,可见存在一个冗余方程。
A B
D 3)只要增加动点数,使得冗余的约束方程个数大于或等于系统
未知参数,就可对系统进行标定。
C
激光干涉仪应用及跟踪干涉测量技术
解决自标定问题 四路激光跟踪干涉测量系统——引入n个动点
1)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建立4n个约束方程。 2)同时引入了3n个未知量(每个动点的x、y、z坐标)。 3)系统原有的未知量 共3×(4+1)=15个
激光干涉仪应用及跟踪干涉测量技术
三路激光跟踪干涉测量系统
每一路激光跟踪干涉仪实时跟踪目标镜运动,并测量出目标镜到 跟踪转镜中心的相对长度变动量。
•如果动点到基点的初始长度已知,
P
那么动点移动后,其到基点的距离也就可以确定。
A B
•如果三个基点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已知, 那么空间种运动目标的位置也就唯一确定。
基点1
基点2
基点3
基点4
基点5
L1 (x0 xb1)2 ( y0 yb1)2 (z0 zb1)2
初 始
L2 (x0 xb2 )2 ( y0 yb2 )2 (z0 zb2 )2

激光干涉实验的步骤与分析方法

激光干涉实验的步骤与分析方法

激光干涉实验的步骤与分析方法激光干涉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光学实验,通过干涉现象分析光的传播和干涉特性。

本文将介绍激光干涉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分析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实验。

首先,我们来了解激光干涉实验的基本步骤。

实验前需准备一台激光器和一套所需仪器,如波长计、反射镜和光屏等。

第一步,调整激光器。

将激光器放置在稳定平台上,并仔细调整激光器的位置和角度,使激光能够垂直射出。

同时,调节激光器的功率和频率,以获得所需的光束。

第二步,设置实验装置。

在实验装置的两端分别放置反射镜,将它们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使光束在镜面上反射。

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调整反射镜的角度和位置。

第三步,观察干涉图样。

将一块光屏放置在两个反射镜之间,并将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当激光束经过反射镜反射后,会形成干涉图样,即明暗相间的光条纹。

通过观察干涉图样的变化,可以分析光的干涉特性。

第四步,调整实验参数。

根据观察到的干涉图样,可以调整反射镜的角度、距离或者倾斜度,进一步改变干涉图样的特性。

通过调整实验参数,可以探索光的干涉现象,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激光干涉实验的分析方法。

首先,根据干涉图样的特点,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

通过测量光条纹之间的间距,利用干涉定律和光的传播速度,可以求得光的波长。

这是激光干涉实验中重要的一个参数,也是许多光学实验的基础。

其次,可以利用干涉图样的变化来分析光的相位差。

当实验条件发生变化时,干涉图样会有所调整。

通过观察光条纹的移动、旋转或消失现象,可以推断光的相位差的变化。

这对于研究光的干涉特性和光程差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可以利用激光干涉实验进行精密测量。

通过测量光束的相位差,可以获得非常精确的长度测量结果。

这对于一些需要高精度测量的领域非常重要,如光学仪器制造、物体形状测量等。

最后,激光干涉实验还可以用于材料的非破坏性检测。

通过观察光束的反射、折射和绕射现象,可以检测材料表面的缺陷、裂纹或者变形等。

第三章、激光干涉测量

第三章、激光干涉测量

第三章、激光干涉测量干涉测量技术是以光波干涉原理为基础进行高精密测量的一门技术。

20世纪60年代激光的出现,才使干涉测量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因为激光出现以前,所用以光源单色灯经过滤光片滤光作为单色光源,其相干长度只有几mm ,且干涉条纹比较模糊,只能微小变化的测量。

激光的出现,由于激光束的高亮度和很长的相干长度(He-Ne 激光器,相干长度几十Km ),使得干涉测量的测量精度、可测量长度都有了质的提高。

激光干涉测量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长度、位移、角度、形状、介质折射率(通过折射率的变化还可以测量压力、温度等)变化。

激光干涉测量的原理就是将入射激光束分成两束,一束为参考光束,一束为测量光束,测量两束光的光程差的信息或n l kl n l n M j j j N i i i ⇒=-=∆∑∑==211λ。

本章主要介绍激光干涉长度测量、激光干涉微小间隙测量以及光纤干涉传感器所构成的温度、压力测量。

首先介绍激光干涉长度测量。

§3.1 激光干涉长度测量一、 激光干涉测长的基本原理干涉测长仪是一种利用“增量法”的测长仪器。

最基本的测长仪光路采用Michelson(迈克尔逊)干涉仪,参考反射镜M 1固定不动,目标反射镜M 2与被测对象固联,当目标反射镜随被测对象移动时,两路光束的光程差发生变化,因为两光束来自于同一相干光源(同一台激光器),两光束产生的干涉条纹也将发生明暗交替的变化(因为两反射镜M 1、M 2不可能完全垂直,故应为等厚干涉)。

假设目标反射镜从M 2移至'2M ,则二光束的光程差变化量为:nL l l n l L l n c m c m 2)(2)(2=---+=∆ (3-1-1) 当用光电探测器接收干涉条纹的明暗变化时,两光束的光程差每变化一个波长(λ),干涉条纹就明暗变化一次,所测得的干涉条纹变化次数λλ/2/nL k =∆=,n 为介质折射率,在空气中,n~1,故2/λk L =。

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及应用

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及应用

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及应用一、引言话说这天,小明正在实验室里研究一种神奇的技术——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

这种技术可是大有来头,可以让我们在不损伤被测物体的情况下,精确地测量出它的位移。

小明激动地拍着自己的大腿,心想:“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啊!”二、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的原理其实,这个技术的原理很简单。

就是通过激光和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纳米粒子位移的测量。

具体来说,就是让激光分成两束,一束是参考光,另一束是待测光。

这两束光通过一个光学元件(如透镜)相交,然后再经过一个纳米粒子散射。

由于纳米粒子的存在,这两束光会发生相位差,从而形成干涉条纹。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形态和位置,就可以得到纳米粒子的位移信息。

三、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的应用小明兴奋地告诉大家,这个技术有很多应用场景。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它来检测微小的机械故障;还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变化;甚至还可以用来制作高精度的微型机器人。

听完小明的介绍,大家都被他的热情所感染,纷纷表示要尝试将这个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四、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的优势小明接着说:“这个技术的优势可多了!它的测量精度非常高,可以达到亚纳米级别;它对被测物体的损伤非常小,不会影响其性能和寿命;它的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专业的技能;它的成本相对较低,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五、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的挑战与前景这个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说,如何提高测量精度;如何降低设备的成本;如何扩大应用范围等。

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高精度测量的需求增加,这个技术的前景一定会非常广阔。

六、结语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技术。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还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实验五、精密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及实验

实验五、精密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及实验

实验五、精密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及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激光干涉测量的原理2.掌握微米及亚微米量级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 3.了解激光干涉测量方法的优点和应用场合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泰曼-格林(Twyman-Green )干涉系统,T -G 干涉系统是著名的迈克尔逊白光干涉仪的简化。

用激光为光源,可获得清晰、明亮的干涉条纹,其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T -G 干涉系统激光通过扩束准直系统L 1提供入射的平面波(平行光束)。

设光轴方向为Z轴,则此平面波可用下式表示:ikz Ae Z U =)((1)式中A −−平面波的振幅,λπ2=k 为波数,λ−−激光波长此平面波经半反射镜BS 分为二束,一束经参考镜M 1,反射后成为参考光束,其复振幅U R 用下式表示)(R R z R R e A U φ⋅=(2)式中A R −−参考光束的振幅,φR (z R )−−参考光束的位相,它由参考光程z R 决定。

另一束为透射光,经测量镜M 2反射,其复振幅U t ,用下式表示:)(t t z i t t e A U φ⋅=(3)式中A t −−测量光束的振幅,φt (z t )−−测量光束的位相,它由测量光程Z t 决定。

此二束光在BS 上相遇,由于激光的相干性,因而产生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的光强I(x,y)由下式决定*⋅=U U y x I ),((4)式中***+=+=t R t R U U U U U U ,,而U*,U R *,U t *为U ,U R ,U t 的共轭波。

当反射镜M 1与M 2彼此间有一交角2θ,并将式(2),式(3)代入式(4),且当θ较小,即sin θ≅θ时,经简化可求得干涉条纹的光强为:)2cos 1(2),(0θkl I y x I +=(5)式中I 0−−激光光强,l −−光程差,t R z z l -=。

式(5)说明干涉条纹由光程差l 及θ来调制。

当θ为一常数时,干涉条纹的光强如图22λ⋅=N l (6) 式中N −−干涉条纹数因此,记录干涉条纹移动数,已知激光波长,由式(6)即可测量反射镜的位移量,或反射镜的轴向变动量∆L 。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激光测量方法与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激光测量方法与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激光测量方法与技巧激光测量作为物理实验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以激光的高度准直、高能量、高相干性等特性为基础,结合各种光学器件和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物体尺寸、形状、速度、位移等参数的高精度测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激光测量方法与技巧,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激光测距技术激光测距是激光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测量激光光束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出待测物体与激光发射源之间的距离。

激光测距技术的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等领域。

在进行激光测距实验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如激光测距仪或测距传感器。

其次,要注意激光光束的准直度,可以通过调整光路和使用聚焦镜头来实现。

此外,要合理选择激光波长,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波长,以避免光线在空气中的散射损失。

二、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的干涉原理来进行测量的方法。

它通过光束的干涉,可以实现对光程差、位移、形状等参数的测量。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非接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元件的测试、微观位移测量等领域。

在进行激光干涉测量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环境的稳定性和光路的精确调节。

实验室内应避免震动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以使用防震平台和温度控制设备。

光路的调节要仔细,可以使用反射镜、分束板等器件来调整和分束光路,保证光束的干涉效果。

三、激光散斑衍射技术激光散斑衍射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的衍射原理进行测量的方法。

它通过分析散斑的形态、强度等信息,可以获取被测物体的表面形貌和光学特性。

激光散斑衍射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非接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表面粗糙度、液体颗粒浓度等参数的测量。

在进行激光散斑衍射实验时,需要注意光路的调节和测量环境的控制。

光路要保证光束的准直和稳定,可以使用衍射光栅、透镜等器件进行调节。

测量环境要避免空气流动和震动的干扰,可以使用光学隔离器和避免光束直接照射待测物体。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位移测量使用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位移测量使用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位移测量使用方法引言物理实验中,位移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

不同的实验需要不同的位移测量方法,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实验中的位移测量使用方法。

一、光电法光电法是一种常见的位移测量方法,它利用光束的投射和接收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该方法基于光电效应,通过光电传感器接收光束反射回来的光信号,进而计算物体的位移。

光电法测量位移快速准确,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中,例如光栅移位传感器用于测量光栅条纹的位移。

二、激光干涉法激光干涉法是一种高精度的位移测量方法。

它利用激光光束的干涉现象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将一束激光光束分成两束,分别照射到被测物体上,通过干涉效应,可以测量出物体的微小位移。

激光干涉法在实验室中广泛应用,例如在微纳尺度测量和光学仪器校准中。

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是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位移测量设备之一。

位移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伸缩变化、电容变化、电感变化等来获得位移信息。

它们通常由传感器头和信号处理部分组成。

常见的位移传感器有电容传感器、电感传感器和线性变阻传感器等。

根据实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位移传感器来实现高精度的位移测量。

四、高速相机法高速相机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运动位移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高帧率的相机来捕捉物体连续的图像。

通过分析这些图像中物体的移动情况,可以推算出物体的位移。

高速相机法在物理实验中广泛用于研究快速运动的物体,例如高速冲击试验和流体动力学研究。

五、声波测距法声波测距法是一种基于声音传播速度的位移测量方法。

它通过发射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声波的传播速度是已知的,通过计算声波发射时刻与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位移。

声波测距法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和物理实验中的位移测量。

结论位移测量是物理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通过光电法、激光干涉法、位移传感器、高速相机法和声波测距法等不同的测量方法,我们可以获得准确的位移数据。

激光干涉仪测量距离和表面精度

激光干涉仪测量距离和表面精度

激光干涉仪测量距离和表面精度激光干涉仪是一种常用的精密测量仪器,可用于测量距离和表面精度。

通过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激光干涉仪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本文将介绍激光干涉仪的原理、测量距离和表面精度的方法,以及激光干涉仪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激光干涉仪是基于光波的干涉现象进行测量的仪器。

光波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发生的波的叠加现象。

激光干涉仪通过将激光分成两束,一束作为参考光束,一束照射到待测物体上反射回来作为待测光束,再将两束光波进行干涉,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变化来获得距离和表面精度的信息。

激光干涉仪的测量距离的原理基于光波的干涉,利用干涉条纹的变化来获得物体到仪器的距离。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干涉,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形态会随着物体到仪器的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形态和间距的变化,激光干涉仪可以计算出物体到仪器的距离。

这种测量方法具有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适用于微小距离的测量。

激光干涉仪的测量表面精度的方法基于光波的干涉,利用干涉条纹的形态和间距来获得表面精度的信息。

当光波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由于表面的形态和光的反射特性的影响,干涉条纹的形态和间距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形态和间距的变化,激光干涉仪可以计算出物体表面的精度。

这种测量方法具有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适用于表面平整度和粗糙度的测量。

激光干涉仪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制造业、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探等。

在制造业中,激光干涉仪可用于检测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以及测量零件表面的精度。

在科学研究中,激光干涉仪可用于研究光学现象、材料的性质和微小物体的运动。

在地质勘探中,激光干涉仪可用于测量地表的高程和形态,以及探测地下的岩层和地下水位。

总结一下,激光干涉仪是一种常用的精密测量仪器,可用于测量距离和表面精度。

通过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激光干涉仪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形态和间距的变化,激光干涉仪可以计算出物体到仪器的距离和物体表面的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密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及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激光干涉测量的原理
2. 掌握微米及亚微米量级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 3. 了解激光干涉测量方法的优点和应用场合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泰曼-格林(Twyman-Green )干涉系统,T -G 干涉系统是著名的迈克尔逊白光干涉仪的简化。

用激光为光源,可获得清晰、明亮的干涉条纹,其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T -G 干涉系统
激光通过扩束准直系统L 1提供入射的平面波(平行光束)。

设光轴方向为Z 轴,则此平面波可用下式表示:
ikz Ae Z U =)(
(1)
式中A −−平面波的振幅,λ
π
2=
k 为波数,λ−−激光波长
此平面波经半反射镜BS 分为二束,一束经参考镜M 1,反射后成为参考光束,其复振幅U R 用下式表示
)(R R z R R e A U φ⋅=
(2)
式中A R −−参考光束的振幅,φR (z R )−−参考光束的位相,它由参考光程z R 决定。

另一束为透射光,经测量镜M 2反射,其复振幅U t ,用下式表示:
)(t t z i t t e A U φ⋅=
(3)
式中A t −−测量光束的振幅,φt (z t )−−测量光束的位相,它由测量光程Z t 决定。

此二束光在BS 上相遇,由于激光的相干性,因而产生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的光强I(x,y)由下式决定
*⋅=U U y x I ),( (4)
式中**
*+=+=t R t R U U U U U U ,,而U*,U R *,U t *为U ,U R ,U t 的共轭波。

当反射镜M 1与M 2彼此间有一交角2θ,并将式(2),式(3)代入式(4),且当θ较小,即sin θ≅θ时,经简化可求得干涉条纹的光强为:
)2cos 1(2),(0θkl I y x I += (5)
式中I 0−−激光光强,l −−光程差,t R z z l -=。

式(5)说明干涉条纹由光程差l 及θ来调制。

当θ为一常数时,干涉条纹的光强如图2所示。

2
λ

=N l (6)
式中N −−干涉条纹数
因此,记录干涉条纹移动数,已知激光波长,由式(6)即可测量反射镜的位移量,或反射镜的轴向变动量∆L 。

干涉条纹的计数,从图1中知道,定位在BS 面上或无穷远上的干涉条纹由成像物镜L 2将条纹成在探测器上,实现计数。

测量灵敏为:当N =1,则m l μλλ
63.0,2
==
∆(He-Ne 激光),则m l μ3.0=∆
如果细分N ,一般以1/10细分为例,则干涉测量的最高灵敏度为m l μ03.0=∆
三、实验光路
激光器1发出的激光经衰减器2(用于调节激光强度)后由二个定向小孔3,5引导,经反射镜6,7进入扩束准直物镜8,10(即图1中的L 1),由分光镜14(即图1中BS )分成二束光,分别由反射镜16(即图1中的M 1),18(M 2)反射形成干涉条纹并经成像物镜
20(即图1中L2)将条纹成于CMOS 23上(即D),这样在计算机屏上就可看到干涉条纹,实现微位移的测量。

四、实验步骤
公共部分:
1.开机,激光器1迅速起辉,待光强稳定;
2.打开驱动电源开关;
3.检查CMOS23上电信号灯亮否;
4.调整光路时若移开反射镜4,13,扩束激光;
移入反射镜4,13,不扩束激光。

注:以下所有实验的开始步骤均同公共部分
本实验步骤
1.扩束
2.在组合工作台16,18上分别装平面反射镜,调节工作台16,18上调平调向测微器,使二路反射光较好重合(在成像物镜20后焦面上,两反射光会聚的焦斑重合)
3.打开计算机,然后微调工作台上测微器,在显示屏上看见干涉条纹
4.调整CMOS在轨道上的位置,使干涉条纹清晰,锁定23,再调节可调光阑22孔径位置,滤除分光镜寄生干涉光
5.测量程序操作参见软件操作说明书
六、思考题
1.干涉测量的优点是什么?写出几个你了解的应用场合。

2.干涉测量采用激光有什么优点?
3.干涉条纹的间隔大小对测量有什么影响?应如何取值?
4.一般干涉测量有什么不足,如何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