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名词解释大全

机电一体化名词解释大全
机电一体化名词解释大全

1.测量:是人们借助于专门的设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被测对象收集信息,取得数据概

念的过程。

2.灵敏度:指在稳态下,输出的变化量△ 丫与输入的变化量^ X的比值。即为传感器灵敏度。

S=dy/dx= △ Y/ △ X

3.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的方向对它施加力而使它产生变形时,内部就会产

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将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它又重新

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

4.动态误差:动态误差在被测量随时间变化过程中进行测量时所产生的附加误差称为动态

误差。

5.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

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6线性度:所谓传感器的线性度就是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直线的程

度。又称为非线性误差。

7.伺服控制系统: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位置、速度及

动力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

8、三相六拍通电方式:如果步进电动机通电循环的各拍中交替出现单、双相通电状态,这

种通电方式称为单双相轮流通电方式。如A- AB- B T BC- C T CA-…

9.系统精度:指输出量复现输入信号要求的精确程度。

10. 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

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以实现整个系统最佳化的一门新科学技术。

11.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由控制装置自动进行操作的控制。

12. 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无反馈的控制系统。

13.逆变器:逆变器一把固定的直流电变成固定或可调的交流电的DC/AC变流器。

14. PWM : PW—通过调节脉冲的宽度改变负载电压平均值的脉宽调制斩波器。

15、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是由两台或两台以

上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组成,并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

16、静态设计:是指依据系统的功能要求,通过研究制定出机械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

17、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由计算机的制造厂商提供的,用来管理计算机本身的资源和方

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软件。

18、感应同步器: 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高精度检测元件,有直线和

圆盘式两种,分别用作检测直线位移和转角。

1 9.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是指具有反馈的控制系统。

20. SPWM SPW是指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

21. 分辨力:传感器能检测到的最小输入增量称分辨力,在输入零点附近的分辨力称为阈

22. 灵敏度(测量):传感器在静态标准条件下输入变化对输出变化的比值。

23. 永磁同步电动机:以电子换向取代了传统的直流电动机的电刷换向的电动机。

24. 复合控制器:复合控制器带有前馈控制系统的反馈控制器。它的作用是使系统能以稳定

的零误差跟踪已知的输入信号。

25、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

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26、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是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

位置、速度及动力输出电动机

27.静压轴承:静压轴承从外部油源给轴瓦提供压力油,使球磨机进、出料端的大轴在高压

油膜的作用下浮起,与轴瓦无直接接触,处在液体磨擦状态,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起动力

矩和旋转阻力矩,

28.静压导轨:静压导轨是在两个相对运动的导轨面间通入压力油或压缩空气,使运动件

浮起,以保证两导轨面间处于液体或气体摩擦状态下工作。

29、屏蔽屏蔽是利用导电或导磁材料制成的盒状或壳状屏蔽体,将干扰源或干扰对象包围

起来从而割断或削弱干扰场的空间耦合通道,阻止其电磁能量的传输。

30、DMA 外设与内存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DMA 而不通过CPU

共模干扰往往是指同时加载在各个输入信号接口断的共有的信号干扰。 串行通信是数据按位进行传送的。在传输过程中,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 固定的时间长度,一位一位的串行传送和接收。

34. 变频调速: . 采用改变电机通电频率的方式来改变电机的转速的调速方式。

35. FMS :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加工中 心或数控机床组成,并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其基本组成 部分有:自动化加工设备,工件储运系统,刀具储运系统,多层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31、中断:为了提高CPU 的效率和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采用中断方式 费大量时间去查询各外围设备的状态了。而是当外围设备需要请求服务时,向 断请求,CPJ 向应外围设备中断,停止执行当前程序,转去执行一个外围设备服务的程序, 中断处理完毕,

CPU 又返回来执行原来的程序。

CPU 就不必花 CPU 发出中 32.共模干扰:

33.串行通信:

36.响应特性:指的是输出量跟随输入指令变化的反应速度,决定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37.敏感元件:敏感元件是直接可以感受被测量的变化,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元件。

38.单片机:它是把组成微机的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等制作在一块

集成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

39.I/O 接口:I/O 接口电路也简称接口电路。它是主机和外围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

部件(电路)。它在主机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40.I/O 通道:I/O 通道也称为过程通道。它是计算机和控制对象之间信息传送和变换的连接通道

41. 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数据按位进行传送的。在传输过程中,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

固定的时间长度,一位一位的串行传送和接收。串行通信又分为全双工方式和半双工方式、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

42.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硬件在外设与内存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DMA而不通过CPU

桥梁工程名词解释59060

1 桥梁:交通工程中跨越障碍具有承载能力的人工结构物。 2净跨径:对于设支座的桥梁为相邻两墩,台身顶内缘之间的水平净距,不设支座的桥梁为上,下部结构相交处内缘之间的水平净距,用l0表示。 3总跨距:多孔梁桥中各孔净跨径的综合El表示。 4计算跨径:对于设支座的桥梁,为相邻支座中心的水平距离,对于不设支座的桥梁,为上,下部结构的相交面之中心间的水平距离,用l表示。 5标准跨径:对于梁式.板式桥,是指两相邻墩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或桥墩中线至桥台台背前缘间距离;拱式桥和涵洞指净跨径。 6桥梁全长: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 7桥梁高度:桥面与低水位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 8桥下净空:为满足同行或行车行人的需要和保证桥梁安全而对上不结构底缘一下规定的空间界限。

9.桥梁建筑高度:上部结构底缘至桥面的垂直距离。 10容许建筑高度:公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高程,对通航净空顶部高程之差。 11净失高:对于拱式桥,净矢高是指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两拱截面下缘最低点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12计算失高: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13矢跨比:拱桥中拱圈的计算失高与计算跨径之比。 14主桥:在规模较大的桥梁中跨越主要障碍物的桥跨;引桥:连接主桥与路堤的桥跨部分。 15梁式桥: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 16结构稳定性:使桥梁结构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具有能保持原来形状和位置的能力。 17横断面设计:是决定桥面的宽度和桥跨结构横截面的布置。 18通航净空:是在桥孔中垂直与流水方向所规定的空间界限。 19永久作用:结构适用期间,其量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包括结构重力,预加应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解答 2

1.色谱分离度:相邻两组分在色谱柱内分离效能的指标,定义为相邻两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组分色谱峰缝底宽度之和一半的比值 2.死体积:色谱柱在填充后柱内固定相颗粒间所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空间以及检测器的空间总和. 3.程序升温:按一定的加热速率,温度做线性或非线性上升。 4.梯度洗脱:又称为梯度淋洗或程序洗脱。在同一个分析周期中,按一定程度不断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脱。 5.极限扩散电流 6.指示电极:电极电位与被测离子活度有关,又称待测离子电极或工作电极。 7.半波电位:扩散电流等于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汞电极的电位。 8.浓差极化:电解时,电极表面因浓度变化引起的极化现象。 9.生色团;在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引入含?键的不饱和基团,将这种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峰波长移至紫外及可见光范围内,这种基团叫生色团 10.助色团:含有n电子的能使吸收峰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杂原子基团。 11.化学位移:由屏蔽作用引起的共振时磁感应强度的移动现象。 12.锐线光源:能发射出谱线半宽度很窄的发射线光源。 13.基团频率:同一类型的化学基团,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频率总是出现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这种吸收谱带的频率称为基团频率 14.贫然火焰:火焰温度低,助燃气量大于化学计算量,氧化性火焰。 15.富燃火焰:燃气量大于化学计算量,还原性火焰。 16.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离核较近的处于最低能量状态 17.激发态:当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后,就会使外层电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这种状态称为激发态。 18.激发电位:原子的外层电子由低能级激发到高能级时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激发电位. 19.电离电位:使原子电离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称为电离电位。 20.离子线:离子外层电子跃迁时发射的谱线称为离子线. 21.共振线: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共振线具有最小的激发电位,为该元素最强的谱线. 22.灵敏线、由较低级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的谱线称为第一共振线,一般也是元素的最灵敏线。 23.最后线及分析线:当该元素在被测物质里降低到一定含量时,出现的最后一条谱线,这是最后线,也是最灵敏线.用来测量该元素的谱线称分析线。 24.灵敏度(S):原子吸收分析法中定义为校正曲线的斜率原子吸收分析法中常用特征浓度来表示.特征浓度—-指产生1%吸收或0。0044吸光度值时的待测元素的浓度. 25.检出限原子吸收分析法中检出限(D)通常以产生空白溶液信号的标准偏差3倍时的测量信号的浓度表示.

《安全系统工程》试题及答案3

河南理工大学义马函授站 第二期紧缺人才班通安专业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单位、专业、序号。 2.在试题后答题,可不写题目,但要注明题号。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6分) 1、 安全系统工程,是从 的方法研究解决 过程中的 问题,预防 ,事故 和 损失发生的一门新技术学科。 2、系统工程所采用的一些手段都能用于 问题,系统工程几乎使用了各种学科的知识, 但其中最重要的有 , , 。 3、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使其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其前提条件就是 发现可能存在的 因素。 全面掌握基本 ,明确其对 安全性影响的程度。 4、任何一项系统安全分析技术或系统安全评价技术,如果没有一种强有力的 手段和 ,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基本条件结构重要度 ,它对 事件的影响度就越大,反之 6、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 的时期内,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回的,从 到 地确立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 措施开展 的组织, 指导, 和 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24分) 1、安全人机工程。 2、本质安全。 3、随机变量 4、频率。 5、事故事件 6、结果事件 7、最小割集 8、最小径集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现代管理学理论为( ) A 系统原理 B.整分合原理 C. 反馈原理 D. 弹性原理 E. 封闭原理 F.能级原理 G. 动力原理 H. 激励原理 2、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为( ) A. 地壳 B. 机器 C. 人子系统 D. 机器子系统 E. 人的意识 F. 环境 G. 环境子系统 H. 理化因素 3、利用最小割集确定基本事件重要系数精度最大的公式为( ) A : I ∑=?=k j j n k i 111)(φ B :∑ ∈-=j i k x nj i I 121)(φ C :∏∈---=j i k x nj i I )211(1)(1φ D :∏ ==n i i q T 1)(φ 4、安全检查的内容为( ) A 普遍检查 B 查思想 C 专业行检查 D 查管理 E 查隐患 F 查事故处理 5、人在工作中难免发生差错,这些差错,归纳起来为( ) A 自以为事 B 未履行职能 C 错误地履行职能 D 执行未赋予的分外职能 E 按错误程序执行职能 F 执行职能时间不对 四、 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2、怎样才能真正解决系统的安全问题? 专业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密……………………………封………………………………线…………………………..

2015年《桥梁工程》名词解释满分答案

2015年《桥梁工程》名词解释满分答案 名词解释 1) 建筑高度:指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2) 桥下净空高度:指设计洪水位或通航水位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3) 桥梁高度: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高差。 4) 设计洪水频率:是由有关技术标准规定作为桥梁设计依据的洪水频率。 5) 净跨径: 对于梁桥是指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墩与桥台之间的净距离;对于拱桥是指两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6) 计算跨径: 对于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的距离,用表示;对于拱桥,是指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7) 标准跨径: 对于梁桥,是指两相邻桥墩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或桥墩中心线至桥台台背前缘之间的距离;对于拱桥,则是指净跨径,用表示。 8) 桥梁全长: 指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的全长. 9) 设计洪水位: 桥梁设计中按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所得的高水位 10) 低水位: 枯水期的最低水位. 11) 高水位: 洪水期的最高水位 12) 荷载横向分布:表示某根主梁所承担的最大荷载是各个轴载的倍数。 13) 荷载折减系数:计算结构受力时,考虑活荷载标准值不可能全部布满和各构件受载后的传递效果不同,对荷载进行折减的系数。分为横向折减系数和纵向折减系数。

14) 车辆制动力:汽车刹车运动过程所产生的惯性力通常称为制动力. 15) 持久状况: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一定出现,且持续期很长的荷载状况。 16) 刚构桥:主承重采用刚构,及梁和腿或墩(台)采用刚性连接的桥梁。 17) 偶然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出现的概率很小,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 18) 永久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不随时间而变化或其变化值与平均值比较可忽略不计的作用。 19) 冲击作用:车辆以一定速度在桥上行驶时,由于桥面的不平整、车轮不圆以及发动机的抖动等原因,会使桥梁发生振动,产生动力作用。这种动力作用会使桥梁的内力和变形较静活载作用时为大,这种现象称为冲击作用 20) 可变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值与平均值比较不可忽略的作用。 21) 施工荷载:指的是施工阶段为验算桥梁结构或构件安全度所考虑的临时荷载,如结构重力、施工设备、风力、拱桥单向推力等。 22) 荷载安全系数:是指结构截面按极限状态进行设计时所取的第一个安全系数。 23) 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向离开土体方向移动,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值逐渐减少,直至墙后土体出现滑动面。滑动面以上的土体将沿着这一滑动面向前滑动,在滑动瞬间,墙背上的土压力减少到最小值,土体内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一般用Ea表示。 24) 静止土压力:当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不产生任何位移或转动,墙后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 1.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的数值。通常用时间或用将各组分带 出色谱柱所需载气的体积来表示。 2.死时间:指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甲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 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3.保留时间:指被测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4.相对保留值:指某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与另一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5.半峰宽度:峰高为一半处的宽度。 6.峰底宽度:指自色谱峰两侧的转折点所作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 7.固定液: 8.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 9.分配比:又称容量因子或容量比,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在两相间达到平衡时,组 分在两相中的质量比。 10.相比:VM与Vs的比值。 11.分离度: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个组分色谱峰峰底宽度总和之半的比值。 12.梯度洗提:就是流动相中含有多种(或更多)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的 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中溶剂的配比和极性,通过流动相中极性的变化来改变被分离组分的容量因子和选择性因子,以提高分离效果。梯度洗提可以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的程序将溶剂混合后再用泵输入色谱柱,这种方式叫做低压梯度,又叫外梯度,也可以将溶剂用高压泵增压以后输入色谱系统的梯度混合室,加以混合后送入色谱柱,即所谓高压梯度或称内梯度。 13.化学键合固定相:将各种不同有机基团通过化学反应共价键合到硅胶(担体)表面的游 离羟基上,代替机械涂渍的液体固定相,从而产生了化学键合固定相。 14.正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 15.反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 16.半波电位: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位。 17.支持电解质(消除迁移电位):如果在电解池中加入大量电解质,它们在溶液中解离为 阳离子和阴离子,负极对所有阳离子都有静电吸引力,因此作用于被分析离子的静电吸引力就大大的减弱了,以致由静电力引起的迁移电流趋近于零,从而达到消除迁移电流的目的。 18.残余电流:在进行极谱分析时,外加电压虽未达到被测物质的分解电压,但仍有微小的 电流通过电解池,这种电流称为残余电流。 19.迁移电流:由于静电吸引力而产生的电流称为迁移电流。 20.极大:在电解开始后,电流随电位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到一个很大的数值,当电位变得更 负时,这种现象就消失而趋于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极大或畸峰。 21.光谱分析:就是指发射光谱分析,或更确切地讲是原子发射光谱。 22.色散力:非极性分子间虽没有静电力和诱导力相互作用,但其分子却具有瞬间的周期变 化的偶极矩,只是这种瞬间偶极矩的平均值等于零,在宏观上显示不出偶极矩而已。这种瞬间偶极矩有一个同步电场,能使周围的分子极化,被极化的分子又反过来加剧瞬间偶极矩变化的幅度,产生所谓色散力。

仪器分析答案

《仪器分析》 一、选择题(共30分) 1 准确度、精密度高、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C ) A准去度高,精密度一定高B精密度高,一定能保证准确度高 C 系统误差小,准确度一般较高 D 偶然误差小,准确度一定高 2 可见光度分析中所用的比色血是用(A)材料制成的。 A玻璃 B 盐片 C 石英 D 有机玻璃 3 测定值的大小决定于( A) A待测物的浓度 B 待测物的性质 C 比色皿的厚度 D 入射光强度 4 指出下列哪种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 ( A ) A 热电偶 B 光电倍增管 C 光电池 D 光电管 5 指出下列哪种因素对朗伯-比尔定律不产生偏差?( D ) A溶质的离解作用 B 杂散光进入检测器 C 溶液的折射指数增加 D 改变吸收光程长度 6 某化合物的浓度为1.0×10-5mol/L,在λMAX=380nm时, 有透射比为50%,用1.0cm吸收池,则在该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L/(mol.cm)] ( D ) A 5.0 ×104 B 2.5 ×104 C 1.5 ×104 D 3.0 ×104 7 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 B )。 A电子得失 B 离子的交换和扩散 C 吸附作用 D 电离作用 8 为使pH玻璃电极对氢离子响应灵敏,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 )浸泡24 小时以上。A自来水中 B 稀碱中 C 纯水中 D 标准缓冲溶液中 9 控制电位库伦分析的先决条件是(A) A 100%电流效率 B 100%滴定效率 C 控制电极电位 D 控制电流密度 10 下列关于荧光光谱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C ) A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光的波长无关 B 荧光光谱和激发光谱一般是对称镜像关系 C 荧光光谱是分子的吸收光谱 D 荧光激发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重合 11 荧光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C ) A空心阴极灯 B 氙灯 C 氘灯 D 硅碳棒 12 无火焰原子吸收谱线宽度主要决定于(A) A多普勒变宽 B 洛伦茨变宽 C 共振变宽D自然变宽 13 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 ) A背景吸收 B 电离干扰 C 光谱干扰 D 物理干扰 14 测定工作曲线时,工作曲线截距为负值原因可能是( D ) A参比池比样品池透光率大 B 参比池与样品池吸光度相等 C 参比池比样品池吸光度小D参比池比样品池吸光度大 15 在极谱分析中与被分析物质浓度呈正比例的电流时(A) A极限扩散电流 B 迁移电流 C 残留电流 D 极限电流 16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B )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安全系统与安全有关的影响因素构成了安全系统。因为与安全有关的因素纷繁交错,所以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很难找到一个因素数及其相关性如此复杂的能与之相比的系统。由于安全系统中各因素之间,以及因素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多数有一定灰度,所以安全系统是灰色系统。安全系统是通过客体的能量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入一流出的非线性变化趋势,确认安全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安全系统具有开放性特点。 2.径集:在事故树中, 当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 顶事件肯定不会发生。然而, 顶事件不发生常常并不要求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 而只要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事件就不会发生。这些不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 也称通集或路集。在同一事故树中, 不包含其他径集的径集称为最小径集。 3.割集:在事故树中,我们把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也称截集或截止集。一个事故树中的割集一般不止一个,在这些割集中,凡不包含其他割集的,叫做最小割集。4.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FTA) 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5.决策:决策指人们在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以对事物发展规律及主客观条件的认识为依据,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佳(满意)准则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决策通常有广义、一般和狭义的三种解释。决策的广义解释包括抉择准备、方案优选和方案实施等全过程。一般含义的决策解释是人们按照某个(些) 准则在若干备选方案中的选择,它只包括准备和选择两个阶段的活动。狭义的决策就是作决定,就指抉择。 6.系统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系统最佳化为研究目标的科学技术。 7.最小径集 8.最小割集 9.故障和故障类型 10.事故树分析事故树分析(FTA) 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二、综合题 1.道化学指数评价法的原理。(简答题,11分) 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评价法是以工艺过程中物料的火灾、爆炸潜在危险性为基础,结合工艺条件、物料量等因素求取火灾、爆炸指数,进而可求经济损失的大小,以经济损失评价生产装置的安全性。评价中定量的依据是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的状况。 2.安全决策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简答题,11分) 根据决策系统的约束性与随机性原理,可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在一种已知的完全确定的自然状态下,选择满足目标要求的最优方案。非确定型决策:当决策问题有两种以上自然状态,哪种可能发生是不确定的,在此情况下的决策称为非确定型决策。非确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解答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解答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1.色谱分离度:相邻两组分在色谱柱内分离效能的指标,定义为相邻两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组分色谱峰缝底宽度之和一半的比值 2.死体积:色谱柱在填充后柱内固定相颗粒间所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空间以及检测器的空间总和。 3.程序升温:按一定的加热速率,温度做线性或非线性上升。 4.梯度洗脱:又称为梯度淋洗或程序洗脱。在同一个分析周期中,按一定程度不断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脱。 5.极限扩散电流 6.指示电极:电极电位与被测离子活度有关,又称待测离子电极或工作电极。 7.半波电位:扩散电流等于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汞电极的电位。 8.浓差极化:电解时,电极表面因浓度变化引起的极化现象。 9.生色团 ;在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引入含?键的不饱和基团,将这种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峰波长移至紫外及可见光范围内,这种基团叫生色团 10.助色团:含有n电子的能使吸收峰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杂原子基团。 11.化学位移:由屏蔽作用引起的共振时磁感应强度的移动现象。 12.锐线光源:能发射出谱线半宽度很窄的发射线光源。 13.基团频率:同一类型的化学基团,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频率总是出现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这种吸收谱带的频率称为基团频率 14.贫然火焰:火焰温度低,助燃气量大于化学计算量,氧化性火焰。 15.富燃火焰:燃气量大于化学计算量,还原性火焰。 16.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离核较近的处于最低能量状态 17.激发态:当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后,就会使外层电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

仪器分析答案

仪器分析 1.灵敏度和检出限 其定义为流动相中样品组分在检测器上产生两倍基线噪声信号时相当的浓度或质量流量。 方法检出限不但与仪器噪音有关,而且还决定于方法全部流程的各个环节,如取样,分离富集,测定条件优化等,即分析者、环境、样品性质等对检出限也均有影响,实际工作中应说明获得检出限的具体条件。 2.谱线自吸 在发射光谱中,谱线的辐射可以想象它是从弧焰中心轴辐射出来的,它将穿过整个弧层,然后向四周空间发射。弧焰具有一顶的厚度,其中心的温度最高,边缘处温度较低。边缘部分的蒸汽原子,一般比中心原子处于较低的能级,因而当辐射通过这段路程时,将为其自身的原子所吸收,而使谱线中心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谱线的自吸。 谱线自蚀 原子发射光谱的激发光源都有一定的体积,在光源中,粒子密度与温度在各部位分布并不均匀,中心部位的温度高,边缘部位温度低。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从光源中心部位辐射被光源边缘处于较低温度状态的同类原子吸收,使发射光谱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谱线的自吸。谱线的自吸不仅影响谱线强度,而且影响谱线形状.一般当元素含量高,原子密度增大时,产生自吸。当原子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自吸现象严重,谱线的峰值强度完全被吸收,这种现象称为谱线的自蚀。在元素光谱表中,用r表示自吸线,用R表示自蚀线。 3.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分配系数的含义:用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溶质A时,如果溶质A在两相中存在的型体相同,

平衡时溶质在有机相的活度与水相的活度之比称为分配系数,用KD表示。萃取体系和温度恒定,KD 为一常数。 在稀溶液中可以用浓度代替活度 分配比的含义:将溶质在有机相中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CO和在水相中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CW之比,称为分配比.用D表示: 当溶质在两相中以相同的单一形式存在,且溶液较稀,KD=D。如:CCl4——水萃取体系萃取I2 在复杂体系中KD 和D不相等。分配系数与萃取体系和温度有关,而分配比除与萃取体系和温度有关外,还与酸度、溶质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1.下列哪一个不是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评价指标( ) 主要:灵敏度和检测限 检出限和灵敏度、定量限、精密度、准确度、适用性 2.波长大于1mm,能量小于10-3 eV(电子伏特)的电磁波普,称为( 无线电波) 3.在紫外-可见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C位移) A 消失 B 精细结构更明显 C 位移 D 分裂 5.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1、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以两束光一束通过样品、另一束通过参考溶液的方式来分析样品的分光光度计。这种方式可以克服光源不稳定性、某些杂质干扰因素等影响,还可以检测样品随时间的变化等; 2、单光束分光光度计是由一束经过单色器的光,轮流通过参比溶液和样品溶液,以进行光强度测量。这种分光光度计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主要适于做定量分析; 缺点是:测量结果受电源的波动影响较大,容易给定量结果带来较大误差,此外,这种仪器操作麻烦,不适于做定性分析 6.若在一个1m 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0.68,若要使它们完全分离,则柱长(m) 至少应为( ) 柱长至少为4.87m 。 公式:R1/R2=(L1/L2的开平方)或表示为L1/L2=(R1/R2)*(R1/R2)。 已知:L1=1m ,R1=0.68 ,R2=1.5 , 则L2=(R2/R1)*(R2/R1)*L1=(1.5/0.68)*(1.5/0.68)*1=4.87(m)。

最新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名词解释: 1、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明确目的的有机整体。 2、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 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3、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分析、评价及消除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实现系统安全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 方法体系。 4、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原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5、生产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 6、工伤事故: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 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 7、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 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 8、事故树的割集: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也就是说,事故树中,一组基本事件能够引起顶上事件发生,这组基本事件称为割集。 9、径集:某些基本事件的集合不发生,则顶上事件也不发生,把这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 10、最小割集: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11、最小径集:使顶上事件不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12、结构重要度: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即在不考虑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或者说假定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相 等的情况下,分析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上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13、概率重要度: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是指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对该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 14、临界重要度:它是用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率的比,来确定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 15、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定功能的能力; 16、可靠度:是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预期的使用周期(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定功能的概率 17、维修度:是指系统发生故障后在维修容许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 18、有效度:是指对于可修复系统在规定的使用条件和时间内能够保持正常使用状态的概率。 19、故障:系统、子系统或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劣,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时,则称为故障发生。 20、致命度分析:指对系统进行初步分析后,其中后果特别严重,甚至造成死亡或重大财物损失的故障类型可以单独拿出来进行详细分析的方 法。 21、事故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事故树也称故障树,它从一个可能的事故开始一层一层地逐步寻找引起事故的触发事件、 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分析这些事故原因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用逻辑树图把原因以及它们的逻辑关系表示出来。事故树 分析是一种演绎分析方法,即从结果分析原因分析方法。 22、事件树分析:是一种时序逻辑的分析方法。它是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每一步都从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 后果考虑,直到最终用水平树状图表示其可能的结果。 23、系统安全预测:就是要预测造成事故后果的许多前级事件,如起因事件、过程事件及情况变化,新的不安全因素、未来的安全生产面貌及 安全对策。 24、系统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 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安全标准:经定量化的风险率或危害度是否达到我们要求的(期盼的)安全程度,需要有一个界限、目标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称之 为安全标准。 26、安全决策:指解决安全生产的程序、步骤等的决策 27、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8、固有危险源:系指生产中的事故隐患,即生产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和损失的不安全条件,它包括物质因素和部分环境因素 29、灾难性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 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故。

桥梁工程名词解释

1 桥梁:交通工程中跨越障碍具有承载能力的人工结构物。 2净跨径:对于设支座的桥梁为相邻两墩,台身顶内缘之间的水平净距,不设支座的桥梁为上,下部结构相交处内缘之间的水平净距,用l0表示。 3总跨距:多孔梁桥中各孔净跨径的综合El表示。 4计算跨径:对于设支座的桥梁,为相邻支座中心的水平距离,对于不设支座的桥梁,为上,下部结构的相交面之中心间的水平距离,用l表示。 5标准跨径:对于梁式、板式桥,就是指两相邻墩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或桥墩中线至桥台台背前缘间距离;拱式桥与涵洞指净跨径。 6桥梁全长: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 7桥梁高度:桥面与低水位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 8桥下净空:为满足同行或行车行人的需要与保证桥梁安全而对上不结构底缘一下规定的空间界限。

9、桥梁建筑高度:上部结构底缘至桥面的垂直距离。 10容许建筑高度:公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高程,对通航净空顶部高程之差。 11净失高:对于拱式桥,净矢高就是指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两拱截面下缘最低点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12计算失高: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13矢跨比:拱桥中拱圈的计算失高与计算跨径之比。 14主桥:在规模较大的桥梁中跨越主要障碍物的桥跨;引桥:连接主桥与路堤的桥跨部分。 15梁式桥:就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 16结构稳定性:使桥梁结构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具有能保持原来形状与位置的能力。17横断面设计:就是决定桥面的宽度与桥跨结构横截面的布置。 18通航净空:就是在桥孔中垂直与流水方向所规定的空间界限。 19永久作用:结构适用期间,其量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包括结构重力,预加应力,土的

1名词解释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复习题 1、仪器分析:指在分析化学中运用待测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作为分析的 主要依据,并采用特定的分析仪器确定物质的组成及相对含量, 从而达到分析的目的。 2、AES基本原理:待测原子的外层电子在外来能量的作用下,电子由低能态跃 迁到高能态,在高能态不稳定,迅速返回到低能态,并辐射 出具有特征波长或频率的谱线。通过测定特征谱线的波长或 频率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测定谱线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3、激发电位:(Excited potential)原子外层电子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要 的能量,以eV表示。每条谱线对应一激发电位。 4、自吸效应:激发态原子发出的辐射被其基态原子所吸收,从而使谱线强度下 降的效应。 5、最后线:当渐渐减小待测元素的含量时,该元素产生的所有特征谱线中最后 消失的谱线。它一般是元素的最灵敏线或共振线。(或称持久线。 当待测物含量逐渐减小时,谱线数目亦相应减少,当c?接近0时 所观察到的谱线,是理论上的灵敏线或第一共振线。) 6、灵敏线:激发电位较低的谱线,常为原子线(电弧线),或离子线(火花线)。 与实验条件有关。 7、共振线:从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所产生的谱线。由最低能级的激发态到基态 的跃迁称为第一共振线。一般也是最灵敏线。与元素的激发程度难 易有关。 8、分析线:在进行元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时,根据测定的含量范围的实验条件, 对每一元素可选一条或几条最后线作为测量的分析线。 分析线:在进行元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时,根据测定的含量范围的实验条件,对每一元素可选一条最后线或几条灵敏线作为测量的分析线。 7、自吸线:当辐射能通过发光层周围的蒸汽原子时,将为其自身原子所吸收, 而使谱线强度中心强度减弱的现象。 8、自蚀线:自吸最强的谱线的称为自蚀线。 9、多普勒变宽(Doppler变宽):由于原子在空间作无规则的热运动而引起的谱 线变宽,又称为热变宽。 10、压力变宽:由同种原子或与其它原子相互碰撞而引起的谱线变宽。 11、劳仑兹变宽:由待测原子与其它原子碰撞而引起的谱线变宽。 12、共振变宽:由待测原子与待测原子碰撞而引起的谱线变宽。 13、自然变宽:无外界因素影响时谱线具有的宽度。 14、基体效应:样品中除待测物以外的其它组份称为基体,基体效应是指试液基 体成分在测定分析时对被测元素响应信号所造成的影响。 15、色谱法(chromatography):以试样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溶解、吸附、 分配、离子交换或其他亲和作用的差异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分 离分析方法称色谱法。 16、色谱分析法:是将待分析样品的各组分进行分离,然后顺序检测各组分的含 量,它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 17、吸附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组分对固体表面活性吸附中心吸附能力的差别而实 现分离的方法。

仪器分析第五版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第五版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引言 1-2 1,主要区别:(1)化学分析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仪器分析使用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特性进行分析。(2)化学分析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仪器分析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3)化学分析只能用于成分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仪器分析也可用于部件的结构分析。 (3)化学分析灵敏度低、选择性差,但测量精度高,适用于主要成分的分析。该仪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测量精度稍差。适用于痕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分析。 2,共同点:两者都是成分测量的手段,都是分析化学的成分。1-5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区别:分析仪器是一种用于仪器分析的技术设备和装置;仪器分析是利用仪器和设备进行成分分析的技术手段。分析仪器和仪器分析的关系:仪器分析需要分析仪器来达到测量的目的,而分析仪器是仪器分析工具仪器分析和分析仪器的发展相互促进。1-7 ,因为仪器分析直接测量物质的各种物理信号,而不是它们的浓度或质量数,并且信号和浓度或质量数之间的关系仅在一定范围内是确定的,并且这种关系还受到仪器、方法和样品基质等的影响。因此,为了对组分进行定量分析,消除仪器、方法和样品基体对测量的影响,必须建立特定测量条件下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的关系,即必须进行定量分析和校正。第二章光谱分析导论

2-1 光谱仪的总体组成包括:光源、单色仪、样品引入系统、探测器、信号处理和输出装置每个组件的主要功能是: 光源:提供能量使被测组件吸收,包括激发到高能态;单色仪:将合成光分解成单色光,收集特定波长的光进入样品或探测器;样品引入系统:样品以适当的方式引入光路,可以作为样品容器;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可量化的输出信号信号处理和输出设备:放大、转换、数学处理、滤除噪声,然后以适当的方式输出2-2: 单色仪由入射狭缝、透镜、单色仪、聚焦透镜和出射狭缝组成。每个组件的主要功能是:入口狭缝:从光源或样品池收集合成光;透镜:将入射狭缝收集的合成光分解成平行光;单色元件:将合成光分散成单色光(即按波长排列的光)的聚焦透镜:将单色元件分散的相同波长的光成像在单色仪的出射曲面上;出射狭缝:收集色散后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探测器2-3 棱镜的分光原理是光的折射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同一介质中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所以不同波长的光可以相应地分离光栅的分裂原理是光衍射和干涉的综合作用。不同波长的光被光栅衍射后具有不同的衍射角,从而分离出不同波长的光。 2-7 ,因为对于一阶光谱(n=1),光栅的分辨率为 R = nN = N =光栅宽度x光栅刻痕密度= 720 x 5 = 3600 ,并且因为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试卷答案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 1.系统: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 2.安全性:人们在某一种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感受到的危险或危害是已知的,并且是可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3.维修度:在发生故障后的某段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称为维修度。 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产品发生了故障后经修理或更换零件仍能正常工作,其在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5.严重度:指故障模式对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序。一般分为四个等级:I低的、II 主要的、III关键的、IV灾难性的。 6.系统故障事件:指其发生原因无法从单个部件的故障引起,而可能是一个以上的部件或分系统的某种故障状态。 7.最小割集:如果在某个割集中任意除去一个基本事件就不再是割集了,这样的割集就称为最小割集。 8.重要度:一个基本事件或最小割集对顶上事件发生的贡献称为重要度。9.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0.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指不可修复的产品,由开始工作直到发生故障前连续的正常工作时间。 二、填空 1、系统元素;元素间的关系;边界条件;输入及输出的能量、物料、信息 2、预测、评价、控制危险 3、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4、预防事故发生、控制事故损失扩大 5、直接火灾、间接火灾、自动反应 6、有关规程、规范、规定、标准与手册;国内外事故情报;本单位的经验 7、(1)预评价;(2)中间评价;(3)现状评价 三、判断 1、√, 2、×, 3、√, 4、×, 5、√。 四、简答 1.系统的特点: (1)目的性。任何系统必须具有明确的功能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没有目的就不能成为系统。 (2)整体性。系统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元素(单元)按一定方式有机地组合起来,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 2.危险性预先分析的内容可归纳几个方面: (1)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条件; (2)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

土木工程桥梁工程-名词解释-简答-期末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 1.低水位:枯水季节河流中的最低水位。 2.设计洪水位:桥梁设计中按“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所得的高水位。 3.标准跨径:(1)梁式:两桥墩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或桥墩中心线至桥台背前缘之间的距 离;(2)拱式: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4.计算跨径(1)对于有支座的桥梁:桥跨结构相邻及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2)对 于拱式桥:两个相邻拱脚界面形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5.桥梁高度: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桥面与桥下线路之间的距离。 6.建筑高度:桥上行车路面高程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7.净矢高: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梁拱脚截面下缘最低点之间连线的垂直距离。 8.矢跨比:拱桥中拱圈(或拱肋)的计算矢高f与计算跨径L之比。 9.桥梁全长: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间距离。 10.永久作用:在设计使用期内,其作用位置和大小、方向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 平均值相比可忽略不计的作用。(可变作用包括汽车荷载、人群荷载、支座摩阻力、风 荷载和流水压力;永久作用包括结构重力、预应力、土侧压力、砼收缩及徐变影响力、 基础变位影响力和水的浮力。) 11.斜交角:斜交板桥的桥轴线与支承线的垂线呈某一交角。 12.单向板:变长比或长宽比≥2的板。周边支承板看作单由短跨承受荷载。 1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表示某根主梁所承担的最大荷载是各个轴重的倍数。 14.预拱度:为抵消梁、拱、桁架等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挠度,而在施工或制造时所预 留的与位移方向相反的校正量。 15.合理拱轴线:指拱桥上拱圈截面只受轴向压力而无弯矩作用的拱轴线。 16.拱轴系数:拱脚截面的荷载集度与拱顶截面的荷载集度之比。 17.悬链线方程:上承实腹式拱是用恒载压力线作为拱轴线的拱,而这恒载压力线的方程就 是悬链线方程。 18.五点重合法:在拱跨上有五个点(拱顶、两个L/4点和两拱脚)的拱轴线与相应三铰拱 的恒载压力线重合。 19.假载法:通过改变拱轴系数来改变拱轴线,使拱轴线于压力线偏离所产生的效应有利于 拱顶或拱脚截面的受力。 20.单向推力墩:在多于4~5孔的拱桥为不承受永久作用引起的单向推力,以防止一孔因故 破坏时,使全桥倾覆,应每隔3~5孔设置一座能承受这种单向推力的“分段墩”。 二、简答 1.基本结构体系有几种?各自的受力特点? 答:基本结构体系:简支梁桥,悬臂梁桥,连续梁桥,钢构式桥。 (1)简支梁桥:是一种静定结构,受力简单,梁中只有正弯矩,其设计主要受跨中正 弯矩控制. (2)悬臂梁桥:利用悬支点以外的伸悬,使得支点产生负弯矩对锚跨之中正弯矩产 生有利的卸载作用,一般为静定结构,结构内力不受地基变形的影响,对地基要求较低. (3)连续梁桥:在恒载作用下,由于支点负弯矩的卸载作用,跨中正弯矩显著减小, 其弯矩图与相应跨径的悬臂梁相差不大,是一种外部超静定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将引起结构附加内力. (4)钢构式桥:带剪力铰刚构:剪力铰只能传递竖向剪力,不能传递水平推力和弯矩。 (5)带挂梁刚构:跨内因有正负弯矩分布,其总弯矩图面积要比带剪力铰刚构桥小, 增加了牛脚构造,免去了构造复杂的剪力铰.

仪器分析

1. 名词解释 吸附色谱法:利用组分在吸附剂(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强弱不同而得以分离的方法。 分配色谱法:利用组分在固定液(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固定相)上的亲和力大小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保留时间t R: 试样从进样到柱后出现峰极大点时所经过的时间。 相对保留值r2,1: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与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分配系数K: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达平衡时的浓度之比值。 分配比k: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平衡时,分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比。 分离度R: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组分色谱峰底宽总和之半的比值。 相对校正因子f i':组分i的相对校正因子fi'为组分i与标准物质s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fi / fs)。 内标法:将一定量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入到准确称量的试样中,根据试样和内标物的质量以及被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峰面积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浓度型检测器:测量组分浓度的变化的检测器,其响应值与组分的浓度成正比。 质量型检测器:测量组分质量流速变化的检测器,其响应值与单位时间进入检测器的组分质量成正比。 噪声R N:无样品通过时,由仪器本身和工作条件等偶然因素引起基线的起伏。 检测限(敏感度):组分峰高为噪音二倍(或三倍)时的灵敏度。 梯度洗脱:在一定分析周期内不断变换流动相的种类和比例,使混合样品中各组分都以最佳平均k值通过色谱柱。适于分析极性差别较大的复杂组分 2.色谱法有哪些类型? 答: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气相色谱(GC),根据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还是固定液(附着在惰性载体上的一薄层有机化合物液体),又可分为气固色谱(GSC)和气液色谱(GLC).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液相色谱(LC)。同理,液相色谱亦可分为液固色谱(LSC)和液液色谱(LLC).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为超临界流体色谱(SFC)。随着色谱工作的发展,通过化学反应将固定液键合到载体表面,这种化学键合固定相的色谱又称化学键合相色谱(CBPC)。 3.试述热导池及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原理? 答:热导池检测器是利用组分蒸气与载气导热系数不同来测定各组分的. 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是利用有机物在氢气――空气火焰中产生离子化反应而生成许多离子对,在加有电压的两极间形成离子流. 4.如何选择气液色谱的固定液? 答:对固定液的选择并没有规律性可循。一般可按“相似相溶”原则来选择。在应用时,应按实际情况而定。 (i)分离非极性物质: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按沸点次序流出,沸点低的先流出,沸点高的后流出。(ii)分离极性物质:选用极性固定液,试样中各组分按极性次序分离,极性小的先流出,极性大的后流出。 (iii)分离非极性和极性混合物: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时非极性组分先流出,极性组分后流出。 (vi)分离能形成氢键的试样:一般选用极性或氢键型固定液。试样中各组分按与固定液分子间形成氢键能力大小先后流出,不易形成氢键的先流出,最易形成氢键的最后流出。 (v)复杂的难分离物质:可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固定液。 对于样品极性情况未知的,一般用最常用的几种固定液做试验。 5. 气液色谱对固定液有何要求? 答:首先是选择性好.另外还要求固定液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对试样各组分有适当的溶解能力;在操作温度下有较低蒸气压,以免流失太快。具体要求如下:1).对被分离的各组分有足够的分离能力;2).在操作温度下呈液态,并有足够的稳定性,能溶解被分离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且不与组分发生化学反应;3).在操作温度下粘度要低,以保证固定液能均匀分布在担体上形成均匀的液膜。 6. 液--液色谱对流动相有那些要求? 答:1)与固定液不反应; 2)对样品有良好溶解度; 3)与检测器匹配; 4)使用粘度小、纯度高的流动相,使用前过滤、脱气。 7.气相色谱法有哪些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 答: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绝对保留值法,相对保留值法,加入已知物峰高增加法,保留指数定性.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 8.影响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 R=0.59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