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批评理论视角下的《拉帕其尼的女儿》

原型批评理论视角下的《拉帕其尼的女儿》
原型批评理论视角下的《拉帕其尼的女儿》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网络称谓分析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网络称谓分析-汉语言文学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网络称谓分析 辛庆连彭建武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和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一些词汇的语义范畴得以扩大,从而获得了新的语义,而新的语义又与先前的原型语义存在某种联系。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网络称谓语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对网络称谓进行语义分析,以帮助人们理解其演变的内在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称谓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网络称谓原型范畴理论词义范畴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作为时代产物的网络流行语日益兴起。它以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并倍受人们的喜爱,俨然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原型范畴理论是Eleanor Rosch基于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首次提出来的,是对经典范畴理论的一次革命,对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寅;2007:109)。本文选取了颇具代表性的网络称谓语,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其进行认知解读,以分析网络称谓语产生和演变的内在动因及深层机制。 一、网络称谓语的特点 网络称谓语,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网络上使用的称谓,是由网民在网络的语言环境下创造出来的具有某种语用特点和修辞风格的词汇。它不仅是网络主体用来表达人际关系的名称,也是人们传达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基础。网络称谓语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网络称谓语倍受人们喜爱,它丰富了语言形式,具有新奇性、调侃性、时代性、短暂性等特点。当

今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新事物的出现给网络称谓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原型范畴理论简介 认知语言学是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的。范畴化是人们基于自身经验,对外界的现象、事件、事物等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王寅,2007:89)。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范畴化的结果即产生了许多认知范畴,如:碗、杯子、鸟、狗、水果、蔬菜、家具等。人们只有对客观世界进行对比、概括及分类,才能较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否则,根本无法认识客观世界的复杂现象,无法识记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无穷尽的事体,更无法理解各类事体间的种种关系。Eleanor Rosch(1975)提出的原型范畴理论的观点是:①范畴成员有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范畴内的成员拥有不同的地位。原型是范畴内最典型、地位最高的成员,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其他成员依据与它的相似程度不同而被划分为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②范畴边界是不确定的,具有模糊性。如我们提到“高”“矮”“冷”“热”等形容词或“鸟”“水果”“家具”等名词范畴时(王寅;2007:126),我们很难确定它们的标准,并且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含有一定的主观性。③范畴特征的二分性是不全面的,在二分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个中间值或过渡区。原型范畴理论者使用“属性”这个术语,属性可以不是二分的,具有渐变性、多值性(王寅,2007:124)。例如我们有各种形状、颜色、大小、材料的杯子,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我们却可以将它们统称为“杯子”这一范畴,这就说明了范畴的概括性。 三、从原型范畴看网络称谓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中的所有成员是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

跨文化视角下沉默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

跨文化视角下沉默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出发,首先对沉默语的共同语用功能进行了总结。其次,以中美文化为例,指出沉默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最后分析了其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该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层次的了解沉默,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提高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一、引言 沉默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虽然有着共同的表达形式,但是,处于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对沉默持有的态度和理解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失误。为了保证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沟通的顺利,本篇论文总结了沉默的语用功能,深入的对比了中美在沉默语上的表现差异,分析了差异存在的原因。 二、沉默的内涵 沉默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属于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一种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沉默泛指一切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所谓非言语交际行为涉及对输出者或接收者来说具有潜在信息价值的一切非言语因素,包括面部表情、穿着打扮、身体的接触、手势、身势、眼神、和讲话人之间的距离等(李杰群2002:271)。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在讲话或交谈中不作出有声的表示,而作出无声的反应或停顿(毕继万2001:46)。本篇论文中主要从沉默的狭义方面进行讨论。 三、沉默的语用功能 1.表露社会文化特征 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行为一样,都可以通过某种交际方式来标识或体现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职业、地位和年龄。比如:在东亚文化体系中,以中国文化为例。年幼者在长辈面前应少言多听,而不应在年长者和地位高的人面前夸夸其谈。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卑有序”和“讷于言,而敏于行”文化理念。 2.传达心理语言 在交际过程中运用沉默语以表达交际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例如当交际者在不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贸然问及一位美国女孩的年龄及婚姻状况时,对方在回答之前会出于尴尬和惊讶的沉默一会。表现出了交际者此时紧张和惊讶的心理状态。 四、中美文化中的沉默

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E·罗希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很快便被广泛移用至语言学研究之中,尤其是在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领域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原型理论试图说明人们形成、掌握和理解概念的心理过程。结构语义学中的成分分析方法认为,词语的意义由最基本的语义原素组合而成。各个概念都有其特定的一套语义原素,如“椅子”可以分解为“坐具”和“带靠背”两个语义原素。 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一种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认知学科的各个领域。原型最初是用来描述界,解释自然事物的,后来才被引入了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用来释义,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了原型语义学(prototype semantics)。西方对原型理论的研究要比国内早许多,国内现在也已经有很多研究原型理论及其应用的论著和文章。随着原型理论在释义方面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肯定,语义学家和许多工作者开始逐步将原型理论应用到英语学习和 教学中,使其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1原型理论的提出 “原型理论产生于当代语言学和界对于经典的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的批判,尤其是维特根斯坦对于语义范畴‘家族相似性’的深刻揭示。”[1]“原型理论是针对传统释义方式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原型语义学的建立是与传统的充分必要条件从根本上决裂的。”[2]说到原型理论的提出,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和“充分必要条件”(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在原型理论之前,经典范畴理论一直占主导地位。 为了弥补经典范畴理论的不足和“充分必要条件”的缺陷,原型理论就被提了出来。对于原型理论的提出,贡献最大的要属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和认知心家罗斯(E. Rosch)。1953年,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对经典范畴理论和“充分必要条件”的质疑,提出了他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他认为是一种叫做“家族相似性”的相似关系将一些词联系在了一起。这种“家族相似性”包括很多方面,诸如体形、相貌、颜色等等。到了70年代,罗斯对自然语言的语义概念范畴的大量研究及其意义理论为原型理论的提 出奠定了基础。 2原型理论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下的《红字》人物形象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f4020066.html,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下的《红字》人物形象解读 作者:李新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6期 提要:神话原型批评是由加拿大学者诺斯罗普·弗莱创立,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上重要文学研究方法之一。在霍桑的著名作品《红字》中巧妙的运用了大量的《圣经》原型与意象,使《红字》的文化内涵更丰富,艺术感染力更浓烈。本篇论文从神话原型角度,对《红字》中的人物形象与圣经原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做了一个简单的探讨,从作品人物原型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以挖掘人物形象,为读者理解《红字》中的人物提供一个新的解读途径。 关键词:神话原型批评;霍桑;《红字》;诺斯罗普·弗莱;圣经原型 作者简介:李新(1995-),女,汉族,辽宁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2 引言: 神话原型批评是重要的文学研究方法之一,中国在二十世纪就传入了神话原型理论,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了神话原型理论研究热。现在,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已不再仅仅存在于文本研究和作家研究,而是广泛涉猎到了其它领域,例如人类学,文化学等。弗莱曾说:“文学起源于神话。西方的文学作品都能从希腊神话和圣经中找到渊源。”的确,无论是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学习西方文学,还是学习翻译与文化,都能深刻感受到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和《圣经》对西方文学学习上的重要影响。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亦是如此。神话原型批评可以使我们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去分析评价文学作品,它的前景蔚然可观。而霍桑的《红字》中的人物形象又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所以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红字》中的人物形象是有价值的。本论文对红字中的主要角色與圣经原型进行对照,深入剖析红字中的人物形象。 一、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一)原型理论定义 原型批评,又称神话批评。原型,英文为“Archetype”,意思是“原始方式、原始模型”,是由希腊文“archetypos”转化而来,arche即“最初的,原始的”;typos即意为“形式”。所以原型批评有着永久的规范性,模块性的意思。原型批评就是探求文学中的各种原型(比如:表现方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划分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划分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划分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其划分标准也因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种种尴尬而遭遇众多学者的批判和质疑。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可为此提供认知层面的理解视角,从而进一步证明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划分存在的理论意义。 标签:原型范畴理论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一、引言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学者运用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书中的基本观点将汉语词汇划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然而,作为语言学中至关重要的名词术语,其划分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却总是碰到种种问题,尽管有关专家学者不断对其进行解释和修正,但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二、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划分 1947年,孙付园在《基本词汇研究述要》中首次使用了“基本词汇”这一术语。文章不但对其进行了界定和举例,并且初步探讨了其“全民性”特点。1950年,斯大林在《论语言学中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讲到:“语言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其中就包括成为它的核心的全部根词。基本词汇比语言的词汇少得多,可是它的生命却长久得多,它在千百年的长时期中生存着,并且为构成新词提供基础。”半个世纪以来,“基本词汇”的概念成为影响中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术语,被学者们不断阐释、补充而发展到今天,成为现代汉语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代汉语研究及教学实践中,人们却常常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定义所困扰,并在“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及其错综关系上纠缠不清,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定义不科学 纵观学界对“基本词汇”所下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主要”说、“核心”说、“基础”说、“三特征”说。“主要”说一般强调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中的“主要”部分。然而,这显然是一个很难量化和界定的概念,操作性不强。“核心”说则强调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中的“核心”,这与前一种定义相似度极大。“基础”说用“基本、根本”等字眼代替了“主要”、“核心”。“三特征”说则直接利用基本词汇的三个特征来给它下定义。然而,在这众多的定义中,我们还是无法梳理出一个清晰、严谨、科学的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概念。因此,周行先生曾经指出,基本词汇是一个内涵不清、外延不明,缺乏现实基础的概念,宜于采用“基本语素”的概念取而代之。 (二)划分依据有悖逻辑 “划分”作为一种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必须遵循统一标准的二分原则。

_马赛克主义_21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走向.

作者简介:阎嘉(1956—,男,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学和英语学术文 献翻译。 3本文为2004年11月27日在上海财经大学外语系主持召开的“当代西方批评理论现状与走向”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马赛克主义”:21世纪西方文学 批评理论的基本走向3 阎嘉 (四川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一 我之所以把走向21世纪的西方文学批 评理论称为“马赛克主义”,是基于这样的情况:目前我正在主编一部名为《文学理论前沿读本》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代表性论文集。从我所接触到的资料来看,我把西方在这个领域中所关注的问题分为五个大的方面:(1文学理论传统问题的现代进展;(2文学史与经典批评问题;(3文学理论与批评空间的拓展;(4文学理论的终结与“后学”;(5文学理论与身份问题。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并非我自己的虚构,而是就其总体趋势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概括出来的。当然,这还不是全部论域。例如,“英语化”和“新英语写作”就是后殖民时代英美文学理论和批评中的重要论域。但这样的论域对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界来说,似乎就显得与我们的理论视野相去甚远。 在另一方面,就其中的任何一个论域而 言,我们也可以发现,虽然他们关注的问题相同,但其立场、出发点、依据的理论资源、论述的方式和得出的结论都极为不同。换言之,他们对同样的问题的看法是

极为“多元化”的,几乎找不到任何主调。例如,在“文学理论和批评空间的拓展”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批评方法的杂陈:散居者批评,性别与超性别批评,有色女性批评,伦理批评,生态批评,空间批评,赛博批评,鬼怪批评,唯物批评,新语用学,混乱理论等等。 这些情况告诉我们,在后现代的消费时代里,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早已告别了现代和前现代的语境与基本格局,即总有一种主导的思潮或理论支配着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走向,并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如果我们一定要在走向21世纪的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中寻找一个主调的话,那么呈现出来的就是五花八门的“马赛克”面貌,我将其命名为“马赛克主义”。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各种理论观 6 6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点和批评方法杂陈,彼此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各自的视角和关注点极为不同,形成了一种“众声喧哗”的局面。 “马赛克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也是当今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基本面貌。在外在表征上,后现代的“马赛克主义”一方面是极力追寻“多元化”,以此来对抗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或操纵;另一方面则呈现为“碎片化”,即不以建构宏大理论体系为目的,往往从一个特殊角度或阐发一种观点,或对传统理论进行解构,甚至打破学科界限,在跨学科的层面上来探讨某个问题(例如“性别”问题。 如何看待这种趋势?我的看法是:“马赛克主义”的出现正符合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走向,即从“福特主义”向“灵活生产与积累”转变,以及文化上的“消费主义”与“后现代”。这种趋势目前还在发展演变之中,其影响与后果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并且正随着资本全球化的趋势在向世界的各种文化和地区渗透。对此,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实际,作出头脑清醒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地跟随其后去寻找理论与批评的“热点”问题。对西方来说的“热点”问题,对中国来说未必就是“热点”;反过来说也一样。 二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谈商务英语信函的词语汉译 2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3 论《双城记》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4 从语用学角度对英语课堂中委婉语的使用探究 5 《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伦理困境 6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 7 浅析习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 8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 9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10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重生 11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 12 双重文化下的文化选择——解析电影《刮痧》中中国移民的文化身份危机 13 An Analysis of Space in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14 A Study of Chinglish as Found in Students’ Writings 15 希思克厉夫—一个拜伦式英雄 16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17 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和启示 18 Problems Occu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and Its Possible Solution 19 “土生子”叛逆精神探源 20 萨拉的性格魅力 21 论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及其翻译策略—以《高级英语》第二册为例 22 论《紫色》中的性别暴力 23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 24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5 浅析《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的爱情观 26 《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灵魂救赎 27 A Study of Beauty in Sound, Form and Meaning Display ed in Zhang Peiji’s Prose Translation 28 从《在路上》分析“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内涵 29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30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的文化阐释 31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32 论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 33 从接受美学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34 好莱坞电影中中国人形象变迁的意识形态分析 35 中国春节与美国圣诞节的文化比较 36 浅谈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 37 The Admiration of Great Gatsby 38 从美国新闻理念的发展看例外主义的嬗变 39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40 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41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 42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原型批评作业

姓名:蒙美莲学号:2011020022 试论原型批评方法 ——以《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为例 摘要:原型批评方法在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弗莱在人类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弗雷泽、荣格的理论基础上,把原型批评引入文学中,在文学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它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在我国文学研究转型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在对原型批评方法的阐释下,对闻一多的《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做具体分析,在加深理解的同时进而说明原型批评方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关键字:原型批评弗莱原型《高唐神女传说之分》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的流派,其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弗莱,诺斯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 ,1912-1991)与神话原型批评紧密相连。1957年他发表了成名作《批评的解剖》,集中阐释了神话原型批评的思想,标志着原型批评的崛起。原型批评在战前已有所发展,但还影响不大,因此奠定了弗莱在批评界的卓越地位。所谓“原型批评”也叫“神话批评”,它要求从整体上来把握文学类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弗莱认为最基本的文学原型就是神话,它是一种形式结构的模型,各种文学类型无不是神话的延续和演变。 一、原型批评理论的渊源 1.原型批评理论的鼻祖 原型批评理论可以追溯到法国人类学家列韦不留尔的《原始思维》,他提出“原始表象”这个概念,即原始人在精神上、心理上超个体的表象。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他认为,原始人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万物有灵。山川草木、鸟兽鱼虫,在原始人看来都是有灵的,并且都可以与人交感。 2.原型批评理论的理论基石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在1890年出版了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学著作《金枝》。这部书被认为是原型理论的奠基之作。弗雷泽比较了多种民族的宗教仪式,并且根据其间的类似点,研究了神话和仪式的基本模式,指出远古神话是仪式活动的产物,是伴随或后于这种活动的描述。弗雷泽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人类最早是想用巫术去控制神秘的自然界,显然是办不到的,于是人类又创立了宗教来求得神的恩惠。当宗教在现实中也被证明是无效时,人类才逐渐创立了各门科学,以此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据此,弗雷泽提出了一个意义及其重大的人类思想发展公式:巫术——宗教——科学。也就是说人的高级思维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了这种历时程序。反过来说,在人的高级思维中,仍保留着巫术宗教的痕迹。因此人们可以在高级思维中追溯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不只是因为理论方法的新颖才成为研究对象 ?不是一个仅靠时间概念聚集的对象 ?20世纪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理论 ?重构了一种有异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 ?这个研究范式质疑甚至瓦解了传统的文学观念 学习的问题意识和要求 ?①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新的文学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文学批评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合理、必要。 ?②由这些知识的更迭、转换所构成的文学研究谱系,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与之相应,学习要求也是两点: ?①掌握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知识及其研究方法; ?②了解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什么变化,寻找和思考自己学习、研究取向。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学习参考书 ?①塞尔登、威德森、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伊格尔顿:国内译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即《文学理论导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塞尔登编著:《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研讨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方式 研究角度: ?各种文学批评知识和文学研究的演变趋势 基本内容: ?①重要的文学研究思潮的观点、理论、方法及其形成的知识背景 ?②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研究发展、演变的轨迹 1.导论 塞尔登: ?“60年代兴起的理论大潮无疑是对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人文主义、道德主义传统的突破。”马尔赫恩: ?(20世纪文学研究)“对古老的文学批评世界是致命的。……它们瓦解了文学这一学科赖以建立的深层分类学和标准性原理,并以这一方式解构了文学全体的想象力。” 1.1 范式转换: 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意义 ?借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理论来说: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所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一种文学研究的“范式”(paradigm)转换。 ?“范式”转换意味着“世界观的改变” ?库恩论范式转换的意义:“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 范式构成 ?①“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共有的东西”,“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因素。 ?②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经受过相同的教育和专业训练。 ?③具有相近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影视字幕翻译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影视字幕翻译 发表时间:2019-07-19T11:35:40.803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9月刊作者:刘宇宋燕杨明[导读] 影视是人们了解一个国家文化风俗的重要途径,而影视字幕翻译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好的字幕翻译能够有效地传达地方的文化特色内涵,增强影片的感染力,能让观看者不仅能够学到语言方面的知识,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另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本文以跨文化为视角,以几个经典影片中的对白为例,探讨了英文影视字幕翻译中常用到的几种方法,以期对影视字幕翻译有所借鉴。 刘宇宋燕杨明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66590 【摘要】影视是人们了解一个国家文化风俗的重要途径,而影视字幕翻译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好的字幕翻译能够有效地传达地方的文化特色内涵,增强影片的感染力,能让观看者不仅能够学到语言方面的知识,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另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本文以跨文化为视角,以几个经典影片中的对白为例,探讨了英文影视字幕翻译中常用到的几种方法,以期对影视字幕翻译有所借鉴。【关键词】跨文化;英文影视字幕;翻译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003-02当今世界的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受到英语学习者的重视。影视作品作为一些文学作品于公众的一种方式,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影视翻译作为一种比较直观、便捷的手段,可以增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一部优秀的影视剧必定反映其所处的国家传统文化,同时剧情中社会背景也是其国家大社会背景的缩影。影视字幕的翻译人员只有解决因文化冲突造成的差异才能带给观众更好的英文影视作品,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带给人们更好的艺术享受。因此,影视字幕翻译不能单从语言表面上进行意思的转换,而要重新构建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为了确保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西方文化,我们应注重在影视翻译中采取合理的翻译策略。 一、文化差异性对英文电影翻译的影响 语言必须以文化为主要的载体,有地方文化熏陶的语言才能具有地方特色,才有灵魂,离开了文化载体的语言不能称其为语言,而是文字组合,不具有独特性,因此影视字幕翻译工作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转换,而应涉及到不同文化领域的交流和输入。 人们的文化意识普遍较强,认识水平也大幅度提高,虽然世界各国不同地域的文化输出和植入手段越来越科技化,途径越来越多样化,速度也越来越快速化,但人们对文化层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英文影视字幕翻译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冲突的解决。 例如,在很多英文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数秒数的时候,主人公都会说“one mississippi, two mississippi, three mississippi...”。如果不熟悉西方文化的话,可能会以为密西西比代表着什么特殊的涵义,翻译成:“一个密西西比,两个密西西比,三个密西西比...”,让观众摸不着头脑。其实,这里的密西西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和密西西比河也没什么关系,只是西方数秒数时的一个习惯,并且说完这个单词,差不多正好是一秒,时间上比较合适。因此,按照我们汉语的数秒的方式,翻译为1001,1002,1003......没有必要加上这个地名。 二、英文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具体方法 (一)直译 直译就是把英文影视剧中的源语直接按照英文的意思照搬到目的语当中,不改变源语的意思,让目的语观众充分领略源语中呈现的文化风俗。 例1:He was so embarrassed that his cheeks turned completely red.他害羞的满脸通红。电影《怦然心动》中的一句话展现了小男孩面对小女孩时的害羞的状态,这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差不多的意思,所以直接按原文翻译就可以呈现源语想表达的意思。 (二)意译 由于存在着文化差异,有的源语和目的语虽然表达的相同的意思,所使用的语言却大相径庭,并且在英语中有大量的俚语,习语。这时候,就需要译者采用功能对等的词或者句子来翻译,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例2:From that day on, we were always together. Jenny and me were like peas and carrots. 从那天起,我和詹妮就经常在一起,我们就像“糖粘豆”一样。 《阿甘正传》中的词组 “peas and carrots” 向我们展示了源语国家的这一日常习惯,就是经常把青豆和胡萝卜配在一起吃,表示的意思就是汉语的形影不离,“糖粘豆”。如果翻译成“胡萝卜和青豆”,中国观众就不能理解了。 例3:That’s kind of the way it works, you know. I was below average.有其父必有其子嘛,我当时篮球就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这句话来自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当时父亲和儿子在打篮球,连续投篮几次都不成功,心情很沮丧,父亲就对儿子说了这样的话。“That’s kind of the way it works.”如果直接翻译成“事情就是这样的”,就不能很好地诠释父亲想表达的意思。这里用中文的谚语“有其父必有其子”,非常完美地阐释了父亲想表达的意思。 (三)诠释 有时候源语和目的语的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如果直接翻译,目的语观众就会完全不明白源语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时,就需要在翻译时加上一些词来阐释源语中的文化意图。 例4: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 Forrest.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拿到什么口味的。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这一句阿甘妈妈对他说的话,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但是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句的内涵,还需要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在欧美国家,人们去别人家拜访时,经常带一盒巧克力作小礼物,而这种成盒的巧克力一般都是多种口味混合的,但是看表面不能看出里面是什么口味,只有吃到嘴里才知道。在电影中,阿甘的命运可以说是非常曲折,并且有很多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改变了他的命运,所以用一盒巧克力来比喻生活的说法非常形象。在译文中加上“口味”二字进行诠释,就能让目的语观众更好地了解西方在这方面的文化风俗。

荣格的原型理论和原型批评

荣格的原型理论和原型批评 继弗洛伊德之后,荣格在我国正在日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注意,文艺界对于荣格思想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惹人注目,它的种族心理积淀学说已经开始渗透到文艺界的众多领域。而继荣格之后,原型批评已经初见端倪并日益完善,批评家们一改昔日近距离直视作品的习惯,开始“向后站”,从远距离处审视,力图把握文学作品的宏观体貌,寻找具体作品与时代及人类文化母体相联接的纽带。本文试从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一 “我的人生历程是一个无意识的自我实现的历程。” ——C.G 荣格 C.G荣格(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1900年在巴塞尔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先在著名精神病学家尤金·布勒雷指导下在苏黎士大学的精神病研究所任职,后来退职,自己开业。1933—1941年任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心理学教授,1943年起任巴塞尔大学心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心理》、《分析心理学文集》、《心理类型》等。 荣格在早期临床实践中,创立了“词语联想”测试法。他用这种方法去寻找和分析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隐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结”概念。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荣格曾追随弗洛伊德五年,1913年终因和弗氏见解不合而与之中断关系,并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由于荣格热衷于宗教和神话,他的理论和思想具有较强的神秘主义色彩和超验主义。总体上说,荣格的理论仍然是以弗氏的精神分析学为基础的,但也在许多基本概念和观点上对弗氏进行了重大的修正和发展。如:他对无意识、力比多、自我等概念都作了新的解释。他的关于“内倾”和“外倾”的心理类型理论不仅在心理学界影响很大,而且早已成为一般的常识。 数年以来,人们一直把他看作是一位观点与精神分析学的弗洛伊德学派相当一致的精神分析学家。在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荣格发展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体系,一开始,荣格把自己的学说称为情综心理学,而后又把它叫做分析心理学。荣格的心理学体系不仅仅只包括种种概念和理论公式的主体,而且还容含着治疗有精神问题的人们的种种方法。 二 “……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纯粹的自在之黑暗中点燃光明之焰。” ——C.G 荣格 荣格的普遍影响,体现了他的主要理论主张包括集体无意识、原型等方面的研究,而这方面是他文艺美学和文艺心理学的核心。

浅谈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浅谈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摘要] 神话原型论是集历史学、民俗学、心理学知识融于一身的综合性批评方法论,它的出现再一次拓宽了文学批评的道路,将文学批评引入深邃、广博的人文领域中。本文试从比较两位对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起到决定作用的学者,即发展了原型批评的荣格和神话原型的集大戍者弗莱的原型理论的异同中去梳理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神话意象原型批评理论 二十世纪加拿大学者诺思罗普·弗莱所倡导、建立的神话原型批評,可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人类文化学派的产生。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出版了《原始文化》一书,首次系统地对神话进行人类学的研究并形成神话学中的人类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之一弗雷泽在其主要论著《金枝》中,提出了从巫术到宗教再到科学的思想进化论。这种进化过程说明了文学艺术尽管作为一种高级思维,却不能不保留着巫术和宗教的痕迹。 原型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无意识理论中得到了更为深入的阐释。与《金枝》一样,他的《里比多的变化与象征》也是原型批评的奠基之作。荣格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提出,意识具有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潜)意识、集体无(潜)意识。其中,集体无意识先于个体无意识而存在,它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并引发某种集体性或普遍性的情感。可以说,个体无意识乃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辐射和具体化。集体无意识中有着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世代相传,不断累积沉淀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自发地记忆着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古老的阶段,即前历史阶段。这种心理经验被赋予神话的形式,其中包含着众多原始的意象:这就是原型。这些负载原始心理经验的原型意象,在人类早期的思维如神话、宗教、礼仪或幻觉、梦境等行为中被反复强调和继承下来。即使发展到今天的高级思维,我们仍可在人类个体的意识或无意识中,特别是在文化或文学艺术中,发现这些人类远古祖先生活经验的“心理残迹”。 在荣格看来,文学艺术发源于神话、宗教、礼仪、幻觉、梦境,我们在今天的文学作品中可以发现在人类早期思维尤其是神话中反复出现过的原型意象。或者说,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原型意象以文学作品中某些反复出现的形象或结构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说明,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这种集体无意识或原始经验,艺术创作实质上是原型意象的再创造,是创作主体作为人类个体在汲取集体无意识的基础上,融合个人尤其是种族经验,并赋予形式如神话或想像的结果。他通过对《浮士德》和《查拉图士特如是说》中的人类导师或医生形象源于“救世主”这一原始形象的分析,说明文学艺术中的形象实际上是原型意象的时代翻版。就文学所表现的意识类型,荣格把文学分为心理型与幻觉型两种,前者表现的是生活经验和人的情绪意识,后者表现的则是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史前时代的原始经验,其创作素材不是来自于现实生活,而是原型意象——这种作品,被看作是神话的复活。 自莫德·博赫金的《论诗的原型》(1934)一书发表以来,文学批评中便大量使

原型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状况综述

原型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状况综述 在20世纪最后20年涌入我国的众多西方文论中,原型批评理论是最受欢迎的理论之一,无论是对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其影响下,丈论界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在运用原型批评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过程中,还存在机械化、忽视对作家作品心理层面的关注等不足之处,需要研究者深入、充分挖掘原型理论的相关价值,促进文学研究深入发展。 标签:原型批评;接受状况;综述 从20世纪80年代初,原型批评理论开始比较全面地传人中国,并很快在众多文艺批评理论中异军突起,成为备受中国学者欢迎的理论。目前,随着文论界追“新”逐“后”浪潮的消退,原型批评理论也日渐“式微”,但综观目前的批评实践就可发现,它仍然在中国文学批评界有着比较高的“上镜率”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自然是复杂的,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原型批评理论具有其他理论所不及的自身魅力。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原型批评理论自身的一些重要问题缺乏足够关注,也就阻碍了该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本文旨在通过对20年来原型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状况的回顾,梳理其基本路向,弥补不足之处,期待原型批评理论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加完善,在今后的文学研究中自目更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推动文学研究更加健康深入地发展。 一、实践领域的接受特点 在运用原型批评理论进行批评实践的过程中,不同的操作各有侧重,体现出不同的指向。综合来看,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考证辨析类 这类研究主要从原型视角出发,对某一带有本源性的问题追本溯源,以求对有些文化或文学问题获得本质性的理解。如《中国日月神话的象征原型考述》(《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通过对中国日月神话的综合考证,认为其中蕴涵了一个由象征原型建构起来的民族精神模式:太阳神话象征原型熔铸了理性进取精神;月亮神话的象征原型整合了种族不死的永恒精神;日月和合的象征原型,代表了向着永恒进取的文化新人的产生。这些从原型视角出发进行的考证和辨析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中国文化、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但有些考辨真假难辨,借鉴时需要谨慎。 (二)运用原型理论进行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 一是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层解读,以求更深刻地把握作品人物的精神本质及作品的思想内容。比如《“道”的阐释与追寻——的原型解读》(《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原型解读》(《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秀拉:一种神话原型的解读》(《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等。这

西方现代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理论(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三点一面的文学批评基础理论 三点: 1.文本主体论:作者批评:以创作为焦点 精神分析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 19世纪的实证主义文学批评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批评 2.文本本体论:文本批评:形式批评:以语言、结构、文本为焦点 新批评 俄国形式主义 结构主义批评(叙事学理论) 3.文本客体伦:读者批评:意义批评:以接受、阅读为焦点 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批评) 解构主义批评 现象学批评 阐释学批评 一面:文化批评:以话语权利、意识形态为焦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女性主义批评 后殖民主义批评 新历史主义批评 文化研究 “三点”为文本批评的三个侧面,而“一面”表达的含义则起到统一蕴含及表达三个侧面涵义的功能。

三点:本体论、主体论与客体论方面的批评 1. 第一阶段:文本主体论 19世纪的实证主义文学批评: 侧重于研究与作家创作有关的外环境,如作家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的经历等作为作品研究的参照。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批评: 侧重作家创作的内环境,如灵感、激情、想象力和个性等作为作品研究的参照。 精神分析批评(Psycho-analysis Criticism): (含主体论思想:作者创作心理探讨;本体论思想:作品中人物心理探讨。) 以泛性论为核心,潜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基本概念:1)三元人格结构:ID 原我:原始的本能冲动,服从“快乐原则”;Superego 超我:道德化了的自我,即常说的理智与良心,与原我形成尖锐的矛盾和冲突;Ego 自我:处于二者之间,有两大职能:一是通过直觉和思维来满足:“原我”的要求,实现所谓“现实原则”;二是作为一个保护系统把本能冲动遣返到潜意识中去。2)人的本能冲动主要表现为性欲,即Libido ,人从孩童到老年均受Libido 的控制,当人的性本能不能获得满足,将出现“Libido抑制”,要想摆脱它,除正常性活动外,还可以转移到别的活动上去,叫“Libido转移”,转移的一种途径是做梦,而另一种就是文艺创作,借此来化解本能冲动造成的紧张。弗洛伊德的美学理论即是这一观点的展开。 文学艺术的感染力:读者和作家一样处在“Libido抑制”状态,同样的压抑感受形成了他们心灵上的默契。 主要创作技巧:暗示与象征、形象的模糊度和清晰度变化、形象的精神强度和置换等控制。与“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乱伦”、“幻觉”等潜意识动机相关联。 潜意识的体现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梦境,而另一个就是作家通过他的文学作品显示。 弗洛伊德认为文学艺术就像一场白日梦,文学批评工作如同释梦,目的就在于找出隐藏在作品中的隐意,即作家本人的无意识欲望。但是,正如梦的形成要经过凝缩、移置、象征和二度润饰才能把梦的隐意改装成梦的显意一样,在一部文学作品形成的过程中,作家在材料、语言、意象、象征、情节等多方面进行了艺术加工处理,从而将它真正的无意识欲望有效的掩饰起来,因此,文学作品比梦更隐晦曲折,需要仔细的阅读才能了解作家暗含在作品中的隐意。为有效破译隐意,主张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作品中的“症

西方文学批评经典书籍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经典著作100部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 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 韦勒克:《文学理论》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萨特:《存在与虚无》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 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 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 雅克·德里达:《德里达访谈录:一种疯狂守护者的思想》利奥塔:《利奥塔访谈录:后现代与公正游戏》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 米歇尔·福柯:《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 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 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 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 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克尔凯郭尔:《或此或彼》(上下)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福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 柯林伍德:《艺术原理》 鲍曼:《流动的现代性》 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 艾略特:《小说的艺术》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尼采:《悲剧的诞生》 萨特:《词语》 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姚斯等:《接受美学译文集》 艾柯等:《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 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 爱德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 马丁:《当代叙事学》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 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雷纳·韦勒克:《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 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理论》 保罗·利科:《活的隐喻》 皮亚杰:《结构主义》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 雷纳·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卡西尔:《人论》 姚斯:《审美经验论》 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 弗洛伊德:《释梦》 托托西:《文学研究的合法化》 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 Jean Georges:《文字与书写:思想的符号》A.杰弗逊:《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流派》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苏珊·桑塔格:《重点所在》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 伽达默尔:《赞美理论》 凯塞尔:《语言的艺术作品》 布卢姆:《影响的焦虑》 贡布里希:《艺术和科学》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艾略特等:《西方现代派作家论创作》 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 马科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 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 尼采:《权力意志》 奥·帕斯:《批评的激情》 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 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