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作文教学法
有效开展小学习作教学“四部曲”

有效开展小学习作教学“四部曲”小学学习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开展小学学习作文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四部曲”方法。
第一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要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首先应该选择有趣、接地气的话题或素材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到身边的事物和自己的经历可以成为作文的材料。
可以利用图片、故事、实物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引导他们产生写作的欲望和动力。
第二步:提供模板和范文,指导规范写作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写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因此提供模板和范文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结构和格式,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写作。
模板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写作的框架,范文可以展示给学生一个标准的写作样例,学生可以根据模板和范文进行写作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三步:组织写作训练,强化实践操作写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和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来帮助学生强化写作技巧和实践操作。
可以设置各种写作任务,如描述物体、人物描写、事件记叙等,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练习,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步:评价反馈,促进进步和提升在写作教学中,及时的评价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阅并给予具体的反馈意见,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还可以组织同学互评、互帮互助,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评价反馈,学生可以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激励,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有效开展小学学习作文教学的“四部曲”是引发学生兴趣、提供模板和范文、组织写作训练,以及评价反馈。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写作兴趣和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和写作水平,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有效开展小学习作教学“四部曲”

有效开展小学习作教学“四部曲”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作文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很多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常常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写作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开展小学作文教学“四部曲”,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展示成果,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
在开展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作文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
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学习水平,我们可以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在一年级,可以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为主要目标;而在四年级,可以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为主要目标。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我们还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比如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写作题目;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来激发写作灵感;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我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升写作效果。
第二部曲: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一步。
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对于写作可能并不感兴趣,甚至有写作恐惧症。
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通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之一,通过讲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可以通过写作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比赛可以是班级内部的,也可以是学校范围内的,通过比赛可以让学生对于写作产生积极的态度,展现自己的写作风采。
可以通过外出写景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通过写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开展作文教学的必经之路。
只有学生对写作感兴趣,才能在写作教学中有更好的效果。
初中四步作文法的内容

初中四步作文法的内容咱初中写作文啊,那可是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叫“四步作文法”。
这四步走下来,作文想不好都难!第一步,审题立意。
这就好比我们出门旅行要先确定目的地一样。
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得先琢磨琢磨出题老师到底想让咱们写啥。
比如说,题目是“我的梦想”,那咱们就得明确,这是要咱们讲讲自己内心深处那个大大的渴望。
可别小看这一步,要是没搞清楚方向,就容易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写出来的东西也会离题万里。
我记得有一次语文考试,作文题目是“那一刻,我长大了”。
有个同学啊,没仔细审题,把“那一刻”理解成了“那段时间”,结果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自己在一个暑假里的经历,什么学会游泳啦,帮妈妈做家务啦。
可是从头到尾,都没提到那个关键的“瞬间”,让他觉得自己长大了。
结果分数自然不太理想。
所以啊,审题立意真的太重要啦,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第二步,构思框架。
这就像是盖房子得先有个设计图。
咱们得想想,开头怎么吸引人,中间用几个段落来讲清楚事情,结尾怎么收得漂亮。
比如写“记一次难忘的旅行”,开头可以写自己对旅行的期待,中间详细描述旅行中的见闻和趣事,像遇到了好心的当地人,品尝到了特别美味的食物,或者看到了令人惊叹的风景,结尾就总结一下这次旅行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和感受。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回老师让写“我的好朋友”。
我一开始没构思好,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结果写着写着发现乱套了,前面说朋友性格开朗,后面又写他很内向,自己都把自己绕晕了。
后来重新整理思路,先想好了从朋友的外貌、性格、爱好还有我们之间的故事这几个方面来写,一下子就清晰多了。
第三步,填充内容。
框架有了,就得往里面塞“肉”啦。
这时候就要把咱们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还有那些生动有趣的细节都拿出来。
比如说写“一场精彩的篮球赛”,不能只是干巴巴地说“比赛很激烈”,得具体描述球员们的动作、表情,观众们的反应,场上的气氛等等。
我曾经写过一篇“春天的公园”,一开始就写“春天的公园很美”,然后就不知道写啥了。
有效开展小学习作教学“四部曲”

有效开展小学习作教学“四部曲”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备受关注和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
作文教学不仅涉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有效地开展小学作文教学“四部曲”,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作文教学的“四部曲”。
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对写作只有兴趣才能有动力,只有喜欢才能用心。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通过朗读名人散文、故事、诗歌,带领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对文字的热爱。
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教师还可以组织写作比赛、写作展示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第二步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写作是一种表达欲望,只有有了写作欲望,学生才会愿意动手去写作。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趣的写作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字的渴望。
在评阅学生作文时及时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和建设性的指导意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教师还可以邀请成功的作家来学校与学生分享写作心得,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接下来,第三步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需要逐步培养和提高的,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教学。
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写作技巧、解读名篇名句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要领,培养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讨论、互评互批,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写作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评阅学生的作文,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意见和肯定性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激发学生写作的信心和动力。
第四步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和写作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有效开展小学习作教学“四部曲”

有效开展小学习作教学“四部曲”在小学学习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有效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是每位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小学学习作文教学方法,即“四部曲”。
第一部曲:导入学生对于作文题目往往存在固定的套路和模式,导致思路单一,缺乏创新。
我们需要通过导入环节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导入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图片,一段短篇故事等等,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心的表达欲望,引起他们对作文题目的兴趣。
通过导入,学生可以对作文题目有更多的思考和联想,为后续写作做好铺垫。
第二部曲:破题破题是学生理解作文题目的关键环节。
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抓住关键词,明确写作要求。
要通过解释和案例等方式,使学生对作文题目有清晰的认识。
在破题环节中,需要引导学生提问,思考论述的内容和结构,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思路框架。
通过破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文题目,明确写作的目标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部曲:构思构思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构思过程中,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整理和组织素材,设计好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各种新的写作方法和风格。
第四部曲:展示展示是学生写作成果的呈现,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通过展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指导,指出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课堂演讲、作文展览、小组评议等。
学生可以通过展示,相互借鉴,互相启发,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小学学习作文教学的“四部曲”。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指导和引导,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我四步作文教学法

我的四步作文教学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有的语文老师抱怨学生写作素质差,不会选材,不是文不对题,就是废话连篇,语言凝练、中心突出的文章真可谓凤毛麟角,语句通顺意思明了的就算好文章了。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我们做语文老师的一时间难以改变,但作为老师,不能知难而退,应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改变这样现状。
多年的教学中,我总结出了四步作文教学法,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第一步、观察不论什么文章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欲表现客观事物,就必须认真观察事物。
观察是作文的第一步。
在指导作文时,教师要在观察上狠下功夫,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指导他们观察日常生活,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人们,使之发现其中闪光的东西;教给他们全面观察,细致观察,比较观察,机遇观察,定向观察,反复观察等观察方法。
这样,学生在观察中接触了实际,掌握了许许多多第一手材料,他们才会感到有话可说;在观察思考中对生活有了认识,他们才会有话想说。
只有这样,才能谈到有话会说乃至说好。
第二步、积累学问在于留心,更在于积累。
在作文时若没有广撷博取,日积月累,便不能储十造一,厚积薄发。
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光靠做课后规定的那几十篇命题作文是很难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的。
要想提高作文的“质”,就必须有足够的“量”来做保证。
为了让学生积累素材,笔者侧重指导了学生写日记,特别是观察日记。
叶圣陶先生说:在日记中“凡是学生想的、干的、玩的,觉得有意思的都可以写,要求学生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
”叶老曾建议以日记代替中小学生的命题作文。
坚持指导学生写日记,对学生大有裨益,因为与命题作文相得益彰。
在作文教学中,首要的是“文风”问题。
我们要培养学生朴实的文风,就必须让学生接触实际,观察生活,实实在在地记录生活。
日记是帮助学生储备写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观察是认识和写作的基础,坚持指导学生写日记,可以结合实际,丰富感性认识;可以养成学生自觉练笔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写作兴趣。
“四步”作文教学法

“四步”作文教学法初探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者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但小学生往往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
一提到作文要么东拼西凑,要么胡编乱造,假话、大话、空话现象严重。
少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
怎样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说真话、诉真情,把写作文变成使学生感兴趣的一件事?我校教师通过实践、研讨。
尝试采用了“四步”作文教学法。
一、积累如果说兴趣是写作的动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积累就是写作的基石。
“言之无物或有物无言”是学生作文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影响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主要障碍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帮助学生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积累。
1、生活积累(观察)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生活是作文的“原料”。
正如宋代大诗人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涓涓清流离不开源头的活水,好的习作离不开生活的积累,要使学生作文充满生活的情趣,就要让学生睁开双眼看世界、张开嘴巴说世界、敞开心扉去感世界,使习作与生活结为一体。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主要抓两个方面的训练,一是对观察对象进行思考,提炼其对人的启迪;二是教会学生根据不同观察对象弄清不同的观察内容,采取相应的观察方法。
如:游戏“扳手腕”中,要引导学生从参赛者的动作、面部表情的变化,比赛过程中观众的反应以及比赛的进展情况进行观察。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习作的源泉就解决了。
2、阅读积累(读书)生活是习作的源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训练学生注意生活积累的同时,也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大量阅读,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阅读积累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的表现方式,二是文章中用得恰当的词和写得生动的语句,这些积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背景,使学生在构思作文时产生迁移,有易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作文教学四步曲

作文教学四步曲【摘要】作文教学四步曲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四步曲理论、四步曲方法、四步曲实践和四步曲效果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在四步曲理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四步曲方法包括了解题意、构思大纲、展开思路和梳理文章等步骤,有助于学生更系统地完成作文写作。
四步曲实践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四步曲教学,学生可以逐步提升作文写作能力,达到更好的效果。
作文教学四步曲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作文教学、四步曲理论、四步曲方法、四步曲实践、四步曲效果、四步曲总结、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四步曲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入情境化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习并运用知识,提高了学习的参与度和效果。
这种教学法的提出,旨在通过四部分的教学流程,即导入、体验、探究和总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步曲教学法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了教学氛围。
四步曲教学法在现代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成为许多教师的首选教学方法。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详细介绍四步曲教学法的理论、方法、实践和效果,以及对其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通过对这一教学法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2. 正文2.1 四步曲理论四步曲理论是指作文教学中的四个基本步骤,包括自我思考、结构构建、文字表达和反思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自我思考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和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头脑风暴,构思出一些关键点和思路。
结构构建是作文教学的第二步。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思考内容,构建起一个合理的作文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脉络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步”作文教学法初探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者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但小学生往往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
一提到作文要么东拼西凑,要么胡编乱造,假话、大话、空话现象严重。
少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
怎样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说真话、诉真情,把写作文变成使学生感兴趣的一件事?我校教师通过实践、研讨。
尝试采用了“四步”作文教学法。
一、积累
如果说兴趣是写作的动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积累就是写作的基石。
“言之无物或有物无言”是学生作文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影响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主要障碍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帮助学生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积累。
1、生活积累(观察)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生活是作文的“原料”。
正如宋代大诗人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涓涓清流离不开源头的活水,好的习作离不开生活的积累,要使学生作文充满生活的情趣,就要让学生睁开双眼看世界、张开嘴巴说世界、敞开心扉去感世界,使习作与生活结为一体。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主要抓两个方面的训练,一是对观察对象进行
思考,提炼其对人的启迪;二是教会学生根据不同观察对象弄清不同的观察内容,采取相应的观察方法。
如:游戏“扳手腕”中,要引导学生从参赛者的动作、面部表情的变化,比赛过程中观众的反应以及比赛的进展情况进行观察。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习作的源泉就解决了。
2、阅读积累(读书)
生活是习作的源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训练学生注意生活积累的同时,也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大量阅读,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阅读积累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的表现方式,二是文章中用得恰当的词和写得生动的语句,这些积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背景,使学生在构思作文时产生迁移,有易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3、练笔积累(日记)
作文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学生虽有一定的积累,但能够用的较少。
要实现写作和积累的协调发展,仅靠两周一次的习作课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平时的练笔训练,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捕捉自己对事物认识的灵感,每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下来,如:大自然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的风姿;家庭生活的变化;身边的老师、同学、亲人;对他们说说心里话或写写我的心事、我的烦恼等等。
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仿写、续写等,并且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词句和写作方法。
经过长期训练,
学生的观察能力、连句成篇的能力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从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二、口述
学生通过观察,得到的材料是凌乱的,必须通过思维才能表达出来。
口述的实质是学生对构思的文章进行口头表述、是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首先要求教师依据习作要求复习课文的有关章节,从读、学、写强化训练重点,比如:训练学生写景的文章,就先回忆本单元中写景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作者的观察顺序,写作技巧等等。
然后让学生口头叙述观察到的事物,并谈出对所述事物的看法或见解。
通过学生口述,一方面可以把要写的内容进行构思整理,另一方面可通过听别人的口述,达到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相得益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习作
习作是学生在看、说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前两步都做得很好,写就成了容易的事了。
习作时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养成想好再写的习惯。
(2)养成一挥而就、一气呵成的习惯。
(3)养成写好必改的习惯。
要求学生写完后,至少要读两遍。
通过读,就能发现写漏的字,写错的字,少点的标点,写得不通顺的句子等等,然后自己修改。
四、评改
以往的作文评改都是教师逐词逐句修改、写评语。
而当作文本发下去后,学生能真正阅读老师修改后作文的微乎其微,这样教师批改就成了无效的劳动,付出的辛苦几乎白费了,针对以上现状,我认为
作文评价分两步进行。
(1)教师精批略改
学生习作完成后,首先教师要精批,也就是尽可能地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
教师要有一双伯乐的眼睛,对于习作中的优点,不论是一段话,还是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用得准确、生动、都要用曲线标出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树立写作的信心,而对于习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批出来,改的工作尽量交给学生去做,“逼”学生动笔。
如:“这句话不通,请改通顺”、“请把你当时炒菜时的感受写进去”、“内容重复需删掉”等等。
这样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就会反复琢磨,然后针对教师的评价自己修改,进行复作。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逐步摸索写作窍门、积累写作经验、从而学会写作。
(2)讲评
学生修改后的复作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对全班同学的习作进行总结性讲评,对选出来的优秀作文,除了让该同学在讲台上读自己的文章外,还要张贴在教室里,让同学们互相欣赏,以此树立同学们习作的信心,把写作当做有趣的事,从而爱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