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之探究题22页PPT

合集下载

散文阅读必备知识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散文阅读必备知识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第19页/共66页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妙处)或加点词语能否删 除。 解题思路:第一步,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第二步, 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 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 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步,点出体现了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第20页/共66页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考题形式: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 解题思路:关键要抓住中心词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和双关意 义。
第21页/共66页
4.表达方式的作用
•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 •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
•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括很多小项,有时还会把表达方式, 尤其是描写手法融合在哲理考。更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如下:
第18页/共66页
(1)字词含义
提示: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解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 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 在语境中的含义。
时会考(或变相)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第22页/共66页
4.表达方式的作用
• (1)描写的作用 •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
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 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 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教版高中语文复习课件:散文阅读——探究题 (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复习课件:散文阅读——探究题 (共21张PPT)

多角度 →指在“材料——意义(主旨)”大 层面内进行多角度探究。有哪些角度呢? 可以是材料的主与次(散文的主体材料与穿 插性材料)、材料的显与隐、材料的不同方 面等。 当然,“大层面多角度”必须建立在对 文本的深入把握和领悟基础之上。
B.立足于文本形式的艺术特色类探究题的角度和 层面 这类题主要探究的是标题艺术、艺术构思、 表达技巧等方面的审美意蕴。对这类题,探究 的展开也要大层面多角度。 大层面 →指在“艺术特点——艺术效果”层 面内展开,也就是要探究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达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多角度 →指多种艺术特点与多重艺术效果, 或者一种艺术特点和多重艺术效果。
教材链接
必修二P5第三题 • 1、探究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并阐明你的看法。 必修二P9第一题 • 2、探究情景关系,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 必修二P11第一题 • 3、探究这篇文章的深刻内涵。
题型一: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 心理和人文精神
“丰富意蕴”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多 种内容;“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作为一 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如重亲情、 族情、乡情,爱好和平,知足常乐等就是中华 民族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 人类自我关怀,表现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 运的关切、追求和维护。
对它们的探究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不同角度考查、不同层面发掘 (1)不同角度考查:指从不同的视角对文本做多 侧面的考查。
(2)不同层面发掘:一般指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 个层面对文本做出深浅不同的解读分析和发掘。 A.立足于文本内容的意义内涵类探究题的角 度和层面。 这类题多是探究关乎全文主旨的词语、句子、标 题的含意,以及全文的思想、情感意蕴。对这 类题,探究的展开要大层面多角度。 大层面 →指文本“材料——意义(主旨)”层面, 是探究材料与意义之间的联系。“材料——意 义(主旨)”层面同散文的“形散神聚”类似, 要“因形悟神”。

散文的探究题及其答题技巧PPT

散文的探究题及其答题技巧PPT

• 【2015江苏高考·比邻而居】 • 1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 【答】 • ①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 • ②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③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
一种火点拨】平时的生活会有不同的气味,但到
• 【民族心理】
• 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特征:⑴勤劳简朴
,自强不息;⑵求同务实,谦和持中;⑶ 家庭为重,亲疏有别;⑷尊君爱国,尊父 爱家;尊长爱幼;⑸坚强勇敢,诚实善良 ,团结友爱。
• 当代中华民族的心理 特征:⑴爱国爱家
,关心社会;⑵文明礼貌,遵纪守法;⑶ 诚实守信,拼搏进取;⑷创业创新,敬业 奉献;⑸保护环境,生态文明;⑹追求梦 想,快乐幸福。
散文的探究题 及其答题技巧
散文的探究题及其答题技巧
【考纲要求】
探究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主观性最强、难度最大 的题目。《考试说明》对“探究”的要求有三点:①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②探讨作 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③对作品进行个性 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就散文而言,探究点可以涉 及散文内容和形式的方方面面,或一个词语一个句子 一个意象,或主旨选材和技巧,只要是作品的关键处
“理”在于:考虑原文内容,结合时代背景 和作者的性格、遭遇;联系民族心理和人 文精神;既有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同时还要照顾到阅读理解的共同性。这 样就不会突发奇想,写出让人匪夷所思的 答案来。
(3)表述简明
这里是就答案的语言组织而言的。也就 是说答案的语言既要正确表达答案的要点 ,又要符合语法规则或表达习惯,以及字 数的限制。
• 【人文精神】
• 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 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 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 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 也包含文化、风俗、民情。

201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探究题”探秘ppt

201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探究题”探秘ppt
4、探究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5、探究文章题目的内涵
三、亮剑露峥嵘——随堂练习
高考无非是个练习——2009江苏卷《上善 若水》14题
四、披沙获真金——方法指导
1、善于选择审视角度。(主题意识,整体意识,思 路意识,问题意识) 2、文本与分析紧密结合,不可脱节,善于进行层面 切割。紧扣文题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 3、善于借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磨制美好的珍 宝)。充分利用前三题解答信息。
02高考中出现的探究题
北京卷:《心灵的篝火》: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 日逐走……道渴而死,充其仗,化为邓林(树 林)。”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 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 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浙江卷:《母亲的中药铺》: 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善于有序呈现结果,(实—虚,文本内—文本外, 答案允许丰富多彩,分条解答,观点鲜明,步骤完 整,分析要有理有据。
5、平时注意关注与归纳不同时期民族心理和人文精 神。
答题误区警示
①“不尊重文本”,忽略文本材料,只是就题解题, 往往断章取义;只是摘取词句,把关键材料或关键细节撂 在一边。 ②“浅人浅出”,即浮浅地了解一下文本,勉强写几 句答案。 ③“泛化解题”,没有个性化阅读,没有自己的创意, 没有独特的认知,落人人云亦云的俗套。小论文写作,缺 乏说服性,往往只抓一点,不及其余。 ④“角度单一”,解题角度单一,不能对文本多元解 读和有创意解读。“多元无界”,一味多元,没有界限, 虽有创意解读但胡思乱想。 ⑤没有健康的积极的价值观。
浙江卷 安徽卷 北京卷 湖北卷 广东卷 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卷 湖南卷 四川卷 全国卷 重庆卷

(散文阅读) (共38张)PPT课件

(散文阅读)  (共38张)PPT课件
2
清单2:人称选用的效果 精选ppt课件2021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自由 表达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以对话的口吻叙述, 拉近与抒情对 象的距离,增强抒情性、亲切感,呼告抒情 强烈感人,便于感情交流 。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客观地展 现丰富多彩的生活,灵活自由,便于多角度 描述事物,表达感情观点。
16
精选ppt课件2021
高考散文阅读
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17
题型一:局部内容作用分精选pp析t课件20题21 解题思路
1.明确位置: 审清题干,看清位置(开头、结尾、中间
等) 2.考虑结构作用:
总领、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线索、点题 等。
3.考虑内容作用: 局部内容及全文主旨(或作者情感态度) 4.分要答题,且用序数标明。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 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
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
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
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
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
的。
32
精选ppt课件2021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 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 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 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 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 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 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 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 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 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 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 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 情,天知道那是罪过!(有删改)

2019散文阅读探究-PPT精选文档

2019散文阅读探究-PPT精选文档

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 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侯银匠》一文写普通人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从中折 射出人性之美。小说的首尾部分值得关注,开头写“侯银 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 么道理”,下文虽未直接回答“是什么道理”,但仔细玩 味,应该是指侯银匠作为手艺人,勤劳且机灵;倒数第三 段回到侯银匠身上,写他无妻而女儿又不在身边,于是对 女儿十分思念,最后一段写他喝酒,想起两句唐诗——姑 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进一步写出他对女儿的 深切思念,这就把侯银匠这一形象塑造得富有人情美、人 性美。由此,可明确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而写侯菊 的文字多(或者说“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 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读来 意味深长。
【反思总结】 揣摩答案,探究文章的情感倾向或取向的答题 方法:探究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正到反; 答题不可遍地开花,围绕题目暗示或文章主要 对象探究作者情感; 情感、情感取向 、态度等都有明确倾向; 答题注意点:注意答案表述的方式,表达句式 相对整齐。
二、深刻意蕴 〖典型例题〗 例1.本文写了水乡生活的几个片断,请探究其 中的深刻意蕴。(6分)《水乡的日子》 【答案示例】深刻意蕴:①人与水的关系:亲 近自然,生命有所滋养,心灵得以纯洁,生活 富有希望。②人与水鸟的关系:要敬畏生命、 学会感恩,并与自然和谐相处。③水乡的风情: 传统文化令生活富有情趣,应加以保护和传承。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品读答案,回忆意蕴题与情感取向的答题要点。
驮队飞渡峡谷 人类对于自然的挑战
以此类推,围绕这个故事出现 的重要的情节、人物等,回答意蕴 题时都应该从具体的人物事中上升 到普遍的、一般的现象、规律等。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散文阅读专题(共20张PPT)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散文阅读专题(共20张PPT)

三、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
• 考题形式 • (一)品味词语。 • 1.解释词语含义。 •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 解题钥匙 • 1.认真阅读上下文,紧紧联系语境,明确表层 含义,挖掘深层含义。 •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 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 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 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 • 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 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 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 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 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二、理清文章线索
•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 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 以地点为线。 • 找线索的方法: •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 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 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 索。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 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那树》 佝偻:原义指驼背,这儿则是形象地突出了 树的苍老。
把那棵树的树顶比作刚炸开的焰火,比喻鲜 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那棵树枝叶的茂盛繁 密,表现了这棵树生命的壮美。寄寓了作者 对如此壮美的生命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二)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其作用。 1、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
四、语言赏析。
A、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排比、 拟人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 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 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 句增强语气;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 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 意,启发思考;对比强调„„突出„„) B、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 句、也有排比句、反问句,还有运用一组关 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C、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 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文本探究PPT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文本探究PPT
一般而言,第一个点是该句的表层意思,第二个点是背后的 意思,第三个点是与主旨、情感相关的意思,第四个点可能是 结合背景或联系现实得出的意思。
2022年春季语文下
2022年春季语文下学期
19
(2015·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
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
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
5
➢3.考点精讲
2022年春季语文下
2022年春季语文下学期
6
考点一 思想、情感意蕴类探究
散文所表现出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 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人文精神的意义, 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从作者主体方面来说, 作品中的意蕴,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
思想意蕴侧重于反映社会、自然、人生等方面的思想 意义或所蕴含的道理,情感意蕴侧重于表现文本所蕴含的 歌颂、赞美或否定、反对等情感态度。
2022年春季语文下
2022年春季语文下学期
13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 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 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 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 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 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 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 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 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 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