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工艺流程
大豆油加工工艺流程

大豆油加工工艺流程
《大豆油加工工艺流程》
大豆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其加工工艺流程经过多道工序。
下面是大豆油加工的工艺流程:
1. 清洗和筛选:首先将原料大豆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尘土。
然后对大豆进行筛选,确保原料的干净和质量。
2. 破碎和压榨:经过清洗和筛选的大豆进入破碎机进行破碎,将大豆破碎成小颗粒。
然后将破碎后的大豆颗粒送入压榨机,进行压榨,将大豆油和豆粕分离。
3. 脱脂和脱溶:通过蒸汽加热和脱脂设备,将压榨得到的混合油进行脱脂,去除其中的脂肪和杂质。
然后进行脱溶,使残留的少量溶剂蒸发掉。
4. 精炼和脱酸:将脱溶后的油进行脱酸处理,去除其中的游离脂肪酸。
然后进行精炼,通过蒸馏、脱色、脱臭等工艺,改善油的颜色和气味。
5. 酸化和脱酸:对精炼后的油进行酸化处理,使其中的游离脂肪酸转化为甘油脂肪酸酯。
然后进行脱酸处理,去除其中的游离脂肪酸。
6. 双分子层膜脱臭:将脱酸后的油进行双分子层膜脱臭处理,去除其中的异味物质,并改善油的质量和口感。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可将原料大豆加工成优质的大豆油,适合用于食用和工业用途。
同时,这也是大豆油加工的常见工艺流程。
大豆油加工工艺流程

大豆油加工工艺流程大豆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其加工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原料准备、磨碎脱皮、浸湿、蒸煮、压榨、沉淀、脱水、脱臭、过滤、充氮等几个主要步骤。
1.原料准备:选购新鲜、无异味的大豆作为原料,去除杂质和有毒物质。
2.磨碎脱皮:将清洁的大豆破碎成小颗粒,再进行磨碎。
磨碎后,使用气力分离器将豆粉和豆皮分离,得到大豆渣和豆粉。
3.浸湿:将磨碎后的豆粉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使豆粉与水充分接触,温度控制在65-70摄氏度,进行浸泡,达到适宜的水分含量。
4.蒸煮:将润湿后的豆粉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蒸馏时间约为30-40分钟,温度控制在115-120摄氏度。
蒸煮的目的是破坏油脂细胞,有利于后续的油脂提取。
5.压榨:将蒸煮后的豆粉送入压榨机进行榨油。
压榨过程中,豆粉被压榨出的液体是含有大豆油的悬浮液,该悬浮液称为浸出液。
同时,压榨机中的温度和压力都要适宜,以保证榨油效果良好。
6.沉淀:将浸出液倒入沉淀桶中,较大的杂质会随着重力沉淀到底部,顶部则是含有大豆油的上清液。
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泵抽取上清液。
7.脱水:将抽取的上清液经过离心机进行离心脱水,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悬浮物。
离心速度和时间的控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获得较好的脱水效果。
8.脱臭:将脱水后的油脂转入脱臭锅中进行脱臭处理。
脱臭的目的是去除油脂中的异味和杂质,提高油的质量。
通常采用蒸汽加热和真空抽吸的方法进行脱臭。
9.过滤:经过脱臭处理的油脂需要经过过滤,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杂质。
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滤布式和板框式过滤机,通过滤布或滤板来进行过滤。
10.充氮:最后,将过滤后的大豆油暴露在气体中进行充氮处理,以提高大豆油的质量和保鲜性。
以上是大豆油的加工工艺流程,通过以上步骤,大豆油可以得到较好的产量和品质。
在实际生产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技术条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大豆油精炼设备工艺及要点

大豆油精炼工艺流程:大豆毛油→水化脱胶→碱炼脱酸→脱色→脱臭→成品大豆油大豆毛油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到成品大豆油。
经精炼后的大豆油烟点很高,适宜于用作高温煎炸油。
大豆油制取时的操作要点大豆仁的压榨法取油,有利于保持大豆油的固有风味和芳香。
而压榨法又可分为普通大豆油制取工艺和浓香大豆油制取工艺。
压榨后的大豆饼,还可以进一步以溶剂浸出法,取出剩余的大部分油脂。
(一)大豆仁的预榨浸出法取油工艺的操作要点:经双对辊破碎机破碎,每粒大豆仁成为粒仁料68瓣,粉末度小于8%(20目/平方英寸筛检)。
碎粒轧成胚厚0.5毫米左右,生胚经蒸炒锅处理后成为熟胚,进入榨油机时的水分为1%2%,温度为130度上下。
如果压榨时饼不承力,并榨不成硬饼,可在熟胚中掺入少量大豆壳,以促进成饼。
压榨后的大豆饼,可以进一步进行溶剂浸出,每100千克干饼可浸出56千克的大豆油。
(二)浓香大豆油的制取工艺的操作要点:用一次压榨法生产浓香大豆油,要求用优质的新收获大豆果剥仁,除去杂质要干净彻底,浓香大豆油通常不进行精炼加工,而是经除去固体杂质后直接作为食用油。
如果获得的浓香大豆油品质差,则应进行精炼,但此时成品油的香味将大为降低。
大豆油的精炼工艺对于优质大豆仁取得的压榨大豆油,应尽量减少精炼的加工工序,以保留大豆油的天然风味。
而大豆饼经溶剂浸出所得的大豆毛油,则应进行全面精炼。
将浸出大豆毛油精炼成普通大豆油的工艺,与普通大豆油的工艺相同。
浓香大豆油加工如上所述,只需将压滤毛油沉降和冷过滤即可。
大豆油是制备食用油脂精深加工产品的良好原料。
经精炼后的大豆油烟点很高(为229.4℃),适宜于用作高温煎炸油。
毛油精炼工艺流程:过滤毛油–一次降温–加助滤剂–二次降温–沉淀48h–过滤–成品油–滤饼。
在毛油精炼工艺流程中,毛油一次降温时,由于从机榨车间送来的过滤毛油温度一般在60℃~70℃,为了节约能源,先用自来水于低速搅拌下(30rpm)散热冷却,温度降至接近室温为止。
大豆油的工艺流程

大豆油的工艺流程
《大豆油工艺流程》
大豆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其生产过程经历了多个工艺步骤。
下面将介绍大豆油的工艺流程。
1. 清洗和筛分:首先,将大豆放入清洗机中清洗,并去除杂物。
然后,使用振动筛进行筛分,去除掉大豆中的杂质。
2. 蒸煮和软化:将清洗好的大豆放入蒸煮锅中进行蒸煮,使大豆软化。
这一步既能使大豆更易于压榨,也能去除大豆中的一些抗营养成分。
3. 压榨:软化后的大豆经过压榨机压榨,得到粗油和粕。
粗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和溶剂,需要进行脱蜡和精炼处理。
4. 脱蜡: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去除粗油中的蜡质成分,提高油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5. 精炼:粗油被送入精炼罐中,经过脱色、去酸和脱臭等工艺处理,得到清澈透明的成品油。
6. 包装:将精炼后的大豆油进行包装,如瓶装或桶装,便于运输和销售。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大豆油完成了从大豆到成品油的转化,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健康的食用油。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
采用一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大豆油生产工艺流程

大豆油生产工艺流程大豆油是以大豆为原料制成的一种食用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大豆油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压榨工艺、炼制工艺和成品包装等四个环节。
一、原料处理1.清洗:将大豆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和表面附着物。
2.蒸煮:将清洗后的大豆放入蒸煮锅中进行蒸煮,以改变大豆的物理性质,利于压榨。
3.压碎:将蒸煮后的大豆放入压碎机中进行碾磨,将大豆压碎为细碎的颗粒。
二、压榨工艺1.预压:将压碎后的大豆颗粒送入预压机中进行预压,以去除部分油脂和杂质。
2.增温:将预压后的大豆颗粒送入高温蒸煮锅中进行蒸煮,以提高油脂的出油率。
3.压榨:将温润的大豆颗粒送入油脂压榨机中进行连续榨油,经过压榨分离后得到粗油和油糠。
三、炼制工艺1.去酸:将粗油中的酸性成分通过碱炼法去除,提高油质的稳定性。
2.炒香:在低温下将去酸后的油进行炒香,提升油品的气味和口感。
3.脱臭:使用蒸馏和蒸汽脱臭技术,将油中的异味和致味物质去除,使油品更加纯净。
4.脱色:使用氧化剂和吸附剂将油中的色素去除,使油品呈现透明的黄色或淡黄色。
5.润滑:将经过脱臭和脱色的油进行润滑,提高油质的润滑性和流动性。
6.植脂醇添加:根据需要,在油中添加适量的植脂醇,改善油脂的营养价值。
7.精炼:将润滑过的油进行再次精炼,确保油质的纯净度和品质。
四、成品包装经过炼制工艺后的大豆油送入油罐进行储存,然后通过自动灌装机进行包装,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包装规格和包装形式的选择,如塑料瓶、玻璃瓶、桶装等。
最后,对包装完成的大豆油进行质检,合格后进行贴标、封箱和成品仓储。
以上是大豆油的生产工艺流程,其中每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和工序都有详细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以确保生产出质量优良的大豆油产品。
大豆油生产工艺流程

烘干机:参考价格65万元;
清洗机:参考价格65万元;破碎机:参考价格11万元;脱壳机:参考价格554万元;
调质机:参考价格11万元;压片机:参考价格32万元;浸出设备:参考价格50万元;
脱胶设备:参考价格11万元;输送设备:参考价格15万元; 厂房投资 产品描述 产品特征
1.色泽一般呈黄色或棕色;折光指数(20℃)1.4720-1.4770;比重(20℃/4℃)0.9210-0.9250。
2.卫生标准
油中的溶剂含量不得超过50毫克/公斤。
2. 浸出器内每格装料量为80-85%,溶剂温度应掌握在50-55℃大豆坯入浸温度为50-55℃,浸出器温度为50℃。喷淋方式采用大喷淋滴干式较好,喷淋段的液面以高出料面30-50毫米为宜,喷淋新鲜溶剂时不得溢入干段。溶剂比(溶剂重量与浸出料重量之比)1:0.8-1.1。选用无毒性溶剂,要求其对油脂有一定挥发性,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易爆,沸点范围窄,水溶解度小,不腐蚀机械,不与油粕起化学反应。
1. 轧坯是预处理的关键,关系到油脂的产量和品质的优劣。轧坯的关键又在于轧坯机的操作。为了保证轧坯质量,要严格控制轧坯前物料的水分和温度。轧坯机上最好设置软化箱,以免软化后其所含水分与温度损失过大。开车前应周密检查轧坯机的工作情况,如发现两端料坯薄厚不均,或未经轧制的油料混入坯内,应停车检查,调整轧距(应两边均衡的调整,并避免调得过紧)。检查刮料板是否紧贴在轧辊表面上,防止发生粘辊现象。注意流量得均匀性,防止空载运转。
大豆油加工工艺

大豆油料的清理→筛选→风选→比重法去石→磁选→并肩泥失误清选→除尘
↓
大豆水分调节
↓
破碎
↓
软化
↓
轧坯
↓
大豆的挤压膨化
↓
大豆油的浸出
↓
混合油处理→混合油的净化与预热→混合油蒸发→混合油汽提→大豆原油(毛油)
↓
过滤
↓
水化脱胶
↓
碱炼脱酸
↓
脱色
↓
脱臭
↓
成品油
一、大豆油料的清理
目的和要求:油料在收获、运输和储藏过程中会混入一些杂质。尽管油料在储藏之前通常要进行初清,但在初清后的油料仍会夹带少量杂质,不能满足油脂生产的要求,因此,油料进入生产车间后还要进一步清理,将其杂质含量降到工艺要求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油脂生产工艺效果和产品质量。
③比重法去石:
该法是根据油籽与石子的比重及悬浮速度不同,利用具有一定运动特性的倾斜筛面和穿过筛面的气流的联合作用达到分级去石的目的。目前油脂加工厂常用吸风式比重去石机,其特点是工作时去石机内为负压,可有效地防止灰尘外扬,且单机产量大,但是需要单独配置吸风除尘系统。吹风比重式去石机自身配置有风机,结构简单,但是工作条件较差且产量小,仅用于小型油脂加工厂。
④磁选:
磁选是利用磁力清除油料中磁性金属杂质的方法。磁选的应用则是利用各种矿石或物料的磁性差异,在磁力及其他力作用下进行选别的过程。一般用于磁选的设备有永磁滚筒磁选器、圆筒磁选器、转筒式吸铁机、带电电磁吸铁机。
⑤并肩泥的清洗:
形状大小和油籽相近或者相等,且比重与油籽也相差不多的泥块,称之为并肩泥。菜籽、大豆、芝麻中并肩泥含量较多。并肩泥的清理时利用泥块的机械行性能不同,先对含并肩泥的油籽进行碾磨或者打击将其中的并肩泥粉碎即磨泥,然后将泥灰筛选或风选出去。磨泥使用的设备主要有胶辊磨泥机、立式圆打筛等。
大豆油浸出生产工艺

大豆油浸出生产工艺
大豆油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油,具有高度的利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制备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是浸出法。
以下是大豆油浸出生产工艺的详细介绍:
1. 总体流程:
原料清理→碾磨→脱皮→烘烤→浸出→沉降→离心→精制→提炼→脱臭→成品油
2. 原料清理:
大豆通过筛选、磁选、吹风、除石等工序进行清洁,以去除杂质、石头等杂物。
3. 碾磨:
将清洁后的大豆碾磨成细粉,以提高浸出率。
4. 脱皮:
在碾磨的过程中,大豆外层的皮和胚芽未能完全去除,需通过脱皮设备进行分离。
5. 烘烤:
将脱皮后的大豆在高温下加热,使其内部的油脂变得易于释放。
6. 浸出:
将烘烤后的大豆放入浸出器中,采用有机溶剂浸取大豆中的油脂,形成油脂与溶剂的混合液。
7. 沉降:
混合液进入沉降槽中进行沉降,使其中沉淀出不溶性杂质。
8. 离心:
将沉淀后的混合液通过离心机进行离心,以分离油脂与有机溶剂。
9. 精制:
将分离出的油脂在精制脱色罐中进行脱色、脱臭等处理,以提高油脂的质量。
10. 提炼:
在脱色完毕后,将油脂进行提炼,以提高其纯度。
11. 脱臭:
将提炼后的油脂在脱臭设备中,通过蒸汽脱臭,以去除其中的不良气味。
12. 成品油:
经过以上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就是成品的大豆油。
以上就是大豆油浸出生产工艺的流程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