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荤菜(h ūn) 供给(gòng) 模子(mú) B. 哄骗(hǒng) 记载(zài) 兑换(duì) C. 拖累(lèi) 歼灭(qiān) 符号(fú) D. 处理(chù) 炽热(zhì) 嫉妒(j 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歉收座谈焕然一新 B. 付梓从容不径而走 C. 鸡汤遛弯椎心泣血 D. 臣服即使敝帚自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逻辑性强,论述严密,语言运用得心应手。
B. 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有如神来之笔,写出了黄河源头的高耸雄伟。
C. 登上长城,感受八达岭的蜿蜒曲折,使我想起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
D. 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唉声叹气,束手待毙。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的文章语言太平淡,需要添加一些华丽的词藻。
”编辑对我说:“否则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
” B. 坐在我旁边的同学问:“老师让我们学习《背影》,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啊?” C. 我知道可以到邮局订阅《人民日报》,“一定很有意思吧!”我认准了方向,决心到邮局订阅一份报纸。
D.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红白喜事的随礼金额也水涨船高:从最初的几十元、几百元,到现在动辄上千元、上万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B. 学期结束前的法制报告会很有意义,它可以使我们增强法制观念,减少盲目犯错。
C. 我们班同学在全校的航模比赛中多次获奖,这得益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D. 《背影》这篇文章详细地描写了父亲送我乘火车返乡的场景,特别描写了父亲背影的细节,让人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班级开展“知河南,爱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 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①(符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
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② (崇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
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 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构建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2012年9月,郑州东站开始运营时,只有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与郑西高铁在此交会,“米”字只是一个反写的“厂”字。
2012年12月,京广高铁郑州至石家庄段通车,反写的“厂”字化身“丫”字,“米”字形高铁网初步架构。
2014年7月,郑州东站进入“逢车必停”时代。
随后两年,郑太高铁郑州至焦作段、徐兰高铁郑州至徐州段先后开通,“丫”字变为“十”字加一“、”。
至此,“米”字形高铁网“十”字定框。
2019年12月,郑渝高铁郑州至襄阳段、郑阜高铁相继开通,“米”字只差东北方向的最后一撇,“米”字形高铁网已基本具备整体形态。
2023年12月,济郑高铁全线贯通,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
3. 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小麦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
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2024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拮据(ji é) 祈祷(qǐ) 浑身解数(xiè) B. 恣睢(suī) 机械(xiè) 模棱两可(l éng) C. 沉疴(kē) 症结(zhēng) 相得益彰(zhāng) D. 翌日(yì) 祛除(qū) 奄奄一息(yǎn)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找到了做这类题的简单方法。
B. 能否坚持锻炼,是保持好身体的必要条件。
C. 河南烩面是我省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
D. 我一到瑞士,就感受到这个国家的人情味很浓。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骇人听闻义愤填膺首屈一指 B. 人迹罕至通宵达旦集思广益 C. 情有可源继往开来取义成仁 D. 完好无损人定胜天积腋成裘二、填空题4、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使整段文字完整、通顺。
,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41、请根据提示,默写下面的古诗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
2024河南中招语文试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踌躇(chú)蓦然(mù)拮据(jū)B.嗔怪(chēn)襁褓(qiǎng)迸溅(bèng)C.缄默(jiān)踱步(duó)叱咤(zhà)D.镌刻(juān)恪守(kè)踉跄(liàng qi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恪尽职守断章取意重峦叠嶂B.矫揉造作自出心裁走投无路C.殚精竭虑眼花瞭乱轻歌曼舞D.巧妙绝伦纷至踏来无动于衷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同学们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地锻炼着身体。
B.听到这个好消息,他喜出望外地跑回家。
C.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读起来味同嚼蜡。
D.他在学习上总是首当其冲,成绩名列前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C.春天的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
”老师严肃地问。
B.挫折与磨难,锻炼了多少优秀人物?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C.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受到很大启发。
D.教室里布置得很简单,只有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文章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D.《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7.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2023年河南省(初三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解附写作范文

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班级拟召开“家在河南”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豫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河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哺.育了一代代中原儿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①(详祥)地,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核心区,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兴.业。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在中原大地留下星罗②(其棋)布的文化遗迹。
守护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就从了解我们的家乡河南开始吧。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A.pǔxīng mòB.bǔxìng mòC.bǔxīng màiD.pǔxìng mài(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小豫想在下面这张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诗文传世】河南的文学名家灿若群星。
让我们走近他们,一起欣赏他们的锦绣诗文,感受他们的精神情怀。
庄子笔下的大鹏起飞时“水击三千里,①______”(《北冥有鱼》),气势何其恢宏!杜甫寄身漏雨的茅屋却为他人疾呼“②_____,③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济世情怀令人动容;同样心系百姓的还有白居易,他能体察卖炭翁“④______,⑤_______”(《卖炭翁》)的矛盾心境,实为难得。
今天,人们说到家国情怀,依然会感动于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⑥_______”(《雁门太守行》);赞扬无私奉献精神,依然会使用李商隐的“⑦______,⑧_________”(《无题》)。
3.小豫感觉用文字呈现汉字文化发展史不够直观,请根据下面幻灯片的内容帮他完成时间轴。
河南省南阳市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语文中考仿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滋暗长(zī)B. 妙手偶得(gè)C. 息息相关(xī)D. 毕恭毕敬(jìng)2、(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生病,所以缺席了昨天的会议。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
D.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准备深入研究。
3、(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字形。
a.恬静()、jīn()、勃()、dié()b.喧哗()、庇佑()、葱郁()、觊觎()4、(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b.鹰击长空(yīng jī cháng kōng)c.蹦蹦跳跳(bèng bèng tiào tiào)d.惊愕(jīng è)5、(1)根据《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写出其中缺少的一句。
(2)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相似的诗句。
选项: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下句子的主要内容:“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以下哪句话与“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所描绘的意境相似?选项: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2024河南省重点名校中招初三一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河南省中招备考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领略河南文化,感受文化生机。
小豫参加了“行走河南,浸润文化”中的“郑—许—洛”游览线路,请帮助小豫享受这场文化之旅吧!活动一:郑州站·巍巍商都,生生不息下面是郑州商都遗址中的文字展示,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商都”是郑州这座城市永远的文化标志.,也是郑州灿烂文化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代表。
①cháng yáng______在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雄伟的商代城垣会让人一眼千年,园中的郁郁风光与黄色长龙般的城垣②相得yìzhāng______。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以商都历史文明为核心内容,向世人展现这座沉寂数千年都城的面貌,解码中国早期文明的千年根脉.。
1.语段中的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A.zhìshuōmàiB.zhìshuìmòC.shíshuìmàiD.shíshuōmò2.请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工整书写相应汉字。
①cháng yáng______②yìzhāng______活动二:许昌站·曹魏故都,梦回三国图1曹魏古城标志图2曹魏古城文创产品logo3.下面为小豫查阅的关于曹魏古城标志的解读文字,排序有点问题请结合图一进行正确排序()曾魏古城的标志由图案和文字组成。
①中间区域是一座古城楼,代表着曹魏古城。
②图案部分创作取材于“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玉龙,以此为基本元素,从而设计出作品的整体轮廓。
③玉龙尾部做成的水波纹形状,有两个含义:第一象征着许昌在2017年荣升为河南省第一个水系文明城市;第二象征着包围着曹魏古城的护城河。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下列诗句中的比喻与被比喻的事物不配对的是()A.柳絮飞扬,如雪片纷纷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夏日盛开的玫瑰,宛如女孩婀娜多姿的身影D.年轻的玫瑰还未绽放,就像懵懂的大学生一样2.写一件你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400字3.下列句子中含有声音形象的是()A.滴答滴答,水珠落在湖面上,发出微微的涟漪。
B. 孩子们笑声高亢,如同溪流般清脆。
C. 粉色的太阳缓缓升起,黄昏降临。
D. 我们在书法课上,雨打窗户的声音格外清晰。
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明清小说的是()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红楼梦》D. 《西游记》...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怎样的画?描述一下。
2. 钱钟书先生曾说:“一个民族的文化,看它得承继与推陈出新,这两者都不能没有。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三、作文题(50分)请写一篇题为《我的家乡》的文章,要求500字,文中须涉及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特色风情、社会发展等方面。
附:选择题答案1.A2.略3.A4.A5.B6.C7.D8.C9.B 10.D11.C 12.A 13.B 14.D 15.A 16.C 17.A 18.D 19.B 20.B21.A 22.C 23.A 24.B 25.D 26.C 27.A 28.D 29.C 30.A31.C 32.B 33.A 34.C 35.B 36.A 37.D 38.A 39.D 40.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 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作者:梁衡,有改动)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6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 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
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
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
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4 分)
林 冲:误入白虎堂→(
)→(
)→怒杀王伦
鲁 达:拳打镇关西→(
)→(
)→大闹野猪林
7.阅读下面材料,接要求答题。(共 8 分)
材料一 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艘墟博物馆是国
内唯一一家较专业、系统展示商代文物的地下博物馆,有青铜、甲骨文等五个展厅。从平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 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 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 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 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 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2010 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题及答案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10 页,四个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l20 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 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四 总 分
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啊。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
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象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
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11 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象不太像。 ○12 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 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
轼和辛弃疾。
D.“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写法上跟现代杂文相似。
4.古诗文默写。(共 8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D.寒喧 筹划 山青水秀 闲情逸致
3.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
年体史书。
B.李白是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
风格。
C.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
②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 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③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 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④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⑤老师说,性别。 ⑥女。大家刷刷写下。 ⑦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象 42 岁了吧。
○13 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 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
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
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
)
(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景色。
(4)牡甫《春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无情之物为
有情,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李煜《相见欢》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离愁”则化无形之情为有形,写 出了亡国的哀思。
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作者:孙道荣 有删改)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3 分)
…… …… 9. 第⑨段开头的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沦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3 分)
10. 第○13 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4 分)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没有留意。
○14 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准确。最 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
不了解啊。
○15 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 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2 分) 二十世纪最伟欠的发现,荚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拯救地
球”成为全世界的共同呼声,环境问题便超越了国家、种族、文化和贫富,成为人类迫在
眉睫的“天”大问题。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14.第③段、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甲:
□乙:
15.笫④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恰当,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2 分)
16.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4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l5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7—20 题。(11 分) (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 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③独扶病饯 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 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
共有馆藏文物及辅助展品 11300 余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
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等多个方面。
(1)根拟以上材料,概括殷墟博物馆和中国文字博物馆造型上的共同特点,并说说这种设计
的好处。(4 分) 共同特点:
好处:
(2)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带领游客们参观完殷墟博物馆后,要继续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段串联词,注意两个博物馆之间的联系,过渡自然。(4 分)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 14 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 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⑧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 …… ⑨
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
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
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
⑩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
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象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了。妈妈干活时,
①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我们的祖先一路披荆斩棘、高歌猛进
②只有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才终于懂得了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根本性转折
6.《水浒》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形象。下面的两个人物在被逼 上梁山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