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论文

数学分析论文
数学分析论文

数学分析中求极限的方法总结

摘要 数学分析是以极限为工具来研究函数的学科,掌握求极限的方法对学习数学分析有很大帮助,然而求极限的题型多变,技巧性强,本文总结了几种一般的求极限方法,并对专用于求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以及两者通用的方法进行归类总结,同时为每种方法相应的举例对方法加以说明.

关键词 极限 数列极限 函数极限 方法 总结

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学分析中有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两种,我将用于专门求数列极限或函数极限,两者通用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归纳. 1 求数列极限的方法

1.1 定义法 这是求数列极限最基本的方法.

设{n x }是数列,A 为常数,0>?ε,?正整数N ,当N n >有ε<-A x n 成立,称{n x }以A 为极限或{n x }收敛于A ,记作A x n n =∞

→lim .[1]

例1 证明0)1(lim

=-∞→n

n

n 证明:0>?ε,取1]1

[+=εN ,则当N n >时,有

ε<--0)1(n n 0)1(l i m =-∴∞→n

n

n 1.2 等差等比数列的应用 求等比数列极限用此法必须保证公比1

例2 求)2

1

4121(lim n n +++∞→

解:原式121

1)

211(2

1lim =--=∞→n n 1.3 各项的拆分相加 消去中间大部分数. 例3 证明1)1(13*212*11lim =-+++=

→n

n x n n 证明:原式1)1

1(lim )1113121211(lim =-=--++-+-

=∞→∞

→n

n n n n

1.4 左右求极限法 例如已知n x 与n x +1的关系,在n x 极限存在的情况下,n x 与

n x +1的极限一样,去掉有限项极限值不变. 1.5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例4 设0>a ,n n n n n a a a a x ++++= 共有n 重根号,

求证n n x ∞

→lim 存在,并求出极限.

证明:a x =1,a a x +=2 显然n x 是单调递增的 1-+=n n n x a x n n n x a x a x +≤+=∴-12

1110+≤+≤+≤

<∴a a

a x a x n n }{n x ∴有界 n n x ∞

→∴lim 存在

设l x n n =∞

→lim 则由n n n x a x a x +≤+=-12

得a l l +=2 2411a

l +±=

∴ }{n x 为正数列,它的极限不能是负的,取上述方程正根,则2

411a

l ++= 2 求函数极限的方法

2.1 定义法 设)(x f y =在)(00

x O 内有定义,A 为常数,0>?ε,0>?δ,当δ<-<00x x 时,

有ε<-A x f )(,称)(x f 在0x 点收敛于A ,记作A x f x x =→)(lim 0

.[1] 例5 求证21

1lim

=--→x x x x

证明:0>?δ,取εδ=,则当δ<-<10x 时,有

ε<-<+-=

-=---11

1121

1x x x x x x

2.2 两个重要极限的应用.

2.2.1 1sin lim

0=→x

x

x 2.2.2 e x

x x =+∞→)1

1(lim

例6 求)0,(sin sin lim

0≠→n m nx

mx

x 解:原式n

m

nx nx nx mx mx mx x ==→sin **sin lim

例7 求n

n n )1

11(lim ++

→ 解:原式=11])111[(lim ++∞→++n n

n x n =1lim

1])1

11[(lim ++∞→∞→++n n

n x n n e =

3 以下方法求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均适用,方法均以数列为例举出,将n x 和n y 相应的替换为)(x f 和)(x g 可得求函数极限的方法. 3.1 利用极限的夹逼准则求极限. 例8 求)1211

1(

lim 2

2

2

n n n n n ++

+++

+∞

解:设原式的=A , 那么122+≤≤+n n A n

n n 又 1lim

2

=+∞

→n

n n n ,11

lim

2

=+∞

→n n n

1)12

11

1(

lim 22

2

=+++++

+∴∞

→n

n n n n

3.2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此法一般参杂在其他方法中使用. 3.2.1 n n n n n n y x y x ±=±∞

→∞

→lim )(lim

3.2.2 n n n n n n n y x y x ∞

→∞

→∞

→=lim lim )(lim

若数列{n x }有界,数列{n y }为无穷小量,则它们的乘积为无穷小量.

3.2.3 当0lim ≠∞→n n y 时,有n

n n

n n n n y x y x ∞

→∞

→∞→=

lim lim lim 3.3 带有根号的式子可以通分求解. 例9 求)(lim 2n n n n -+∞

解:∞

→n lim (n n +2

-n)=∞

→n lim

n

n

n n ++2=)111(lim ++∞→n n =2. 3.4 形如)0,0(001

10110≠≠++++++=--b a b n b n b a n a n a x l

l l k

k k n 用此法. l

l k k l

k n n b n b b n a n a a n x ++++++

=- 1010 ???????<∞=>=++++++--∞→k

l k l b a k

l b n b n b a n a n a l l l k k k n 001101

100lim 3.5利用同阶无穷小量的转化求极限,在求极限的过程中,往往可以把其中的无

穷小量用同阶的无穷小量或它的主要部分来代替.

设函数)(x f ,)(x g ,)(x h 在)(00

x O 内有定义,且有)(x f ~)(x g )(0x x → I 若A x h x f x x =→)()(lim 0

则A x h x g x x =→)()(lim 0

II 若B x f x h x x =→)

()(lim

则B

x g x h x x =→)()(lim 0[2]

例10 从x 21sin ~x 2

1

可得8)

2

1(lim )21(sin lim

33403340=+=+→→x x x x x x x x 但应注意,不是乘或除的情况,不一定能这样做.

例11 11111lim 2

=+-

∞→n n n n 显然不能把11+n 用n

1

代替.

3.6利用泰勒公式求极限,在含有x e ,正余弦的极限中注意此方法. 例12 求)

1(11sin lim 2

x x e x x ----=

解: )(!

2122

x o x x e x +++= )(s i n 2x o x x += )(2

1)1(22

2

x o x x +-=-

∴2!21sin 22x x x e x

==-- )(2

)1(1222

x o x x +=-- 1021021lim )(21)(21lim )(2)(2lim )1(11sin lim 02

2220222

2020=++=++=++=----∴→→→→x x x x x x

x o x x o x o x x o x x x e 3.7利用洛必达法则求解,首先介绍使用洛必达法则的前提.

3.7.1 设l 是要趋近的一个定值或无穷大,必须是l x →才能使用洛必达法则,若是l n →,则转化成求l x →的极限,再用海涅定理求出l n →的极限. 3.7.2 必须是函数的导数要存在,若只给出)(x g 未说明是否可导,则不能用洛必达法则.

3.7.3 必须是

00或∞

型才能用洛必达法则,若是∞-∞,∞*0,00,∞1,0∞等待定型,则用通分,取倒数或取对数的方法将其转化为00或∞

型.

例13 求x

x x

x x x sin cos lim

0--→

解:原式3)sin cos 2(lim sin cos sin sin lim cos 1sin cos 1lim

00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例14 求)arctan 2

(

lim x x x -+∞

→π

解:原式11lim 111lim 1

arctan 2

lim 2202200

=+=-+-

=-=→→→x x x

x x

x z x x π

例15 求x x x 0

lim +→

解:设x x y =,则x x y ln ln = 01

lim ln lim ln lim 2

000=-=-==∴+→+→+→x x x x x

y x x x

1lim lim lim lim 00

ln 0

====∴+→+→+→+→e e y x x y x x x x

3.8 用定积分求极限,变量必须在[]1,0上.

例16 求)212111(

lim n n n n +++++∞→ 分析:?∑?==→a

b i n

i i x f dx x f )(lim )(1

ξλ

)11211111(1212111n n n n n n n n ++++++=+++++

x

x f +=

11

)( []1,0∈x 解:原式?=-=+=++++++=∞→102ln 1ln 2ln 11)11

211111(

1lim dx x n

n

n n n n 3.9 此外,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在我们了解函数图像大体趋势时,可根据函数图像上升或下降的速度来判断极限是0还是∞.应注意的是,当函数x 无限趋近于某一数时,这两个函数图像同增或同减. 以上是我总结的几种求极限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传璋 金福临 朱学炎.数学分析(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7 [2]吴良森 毛羽辉 韩士安.数学分析学习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数学分析论文

曲线积分的计算 摘要:曲线积分是定积分的推广,曲线积分的积分区域是平面的或空间的曲线,是某种和式的极限。从计算方法讲,曲线积分要化为定积分来计算。曲线积分分为第Ⅰ型、第Ⅱ型,重点放在第Ⅱ型上。 关键词:对弧长曲线积分 对坐标曲线积分 定积分 对称性 格林公式 积分与路径无关 斯托克斯公式 前言:第二型曲线积分与第一型曲线积分相比有明显不同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第一型曲线积分可以看成是定积分的计算,其意义较容易理解,计算也相对简单。而第二型曲线积分又称为对坐标的积分,具有第一型曲线积分不具有的方向性,计算较为复杂,物理意义十分明显,变力分别在x 轴,y 轴沿曲线做功,这在物理学上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于不同类型的被积函数,对应的计算方法也不同。为了使计算更为简单,本文阐述了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 一、基本方法 1、曲线积分【第一类 ( 对弧长 )、第二类 ( 对坐标 ) 】→ (转化)定积分 (1) 选择积分变量 Ⅰ.用参数方程 Ⅱ.用直角坐标方程 Ⅲ.用极坐标方程 (2) 确定积分上下限 Ⅰ.第一类: 下小上大 Ⅱ.第二类: 下始上终 2、对弧长曲线积分的计算 (1)设f (x ,y )在曲线弧L 上有定义且连续,L 的参数方程为{ (α≥t ≤β),其中φ(t )、ψ(t )在[α,β] 上具有一阶连续导数且ds y x f L ?),(=dt t t t t f ?+βα ψ?ψ?)(')(')](),([22(α<β) 注意: (1)定积分的下限α一定要小于上限β。 (2)f(x,y)中x,y 不彼此独立,而是相互有关的。 特殊情形 (1) L:y=)(x ψ a b x ≤≤ ds y x f L ? ),(=dx x x x f b a ?+)('1)](,[2ψψ (2)L:x=)(y ? c d y ≤≤ ds y x f L ?),(=y y f d c ?),([?例1求I=?L xyds ,L:椭圆 解:I=22 /02)cos ()sin (sin cos ?+-πt b t a t tb a dt x=φ(t) y=ψ(t)

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论文

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 摘要 由于警务资源有限,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建立数学模型来合理地确定交巡警服务平台数目与位置、分配各平台的管辖范围、调度警务资源。设置平台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使平台出警次数均衡,缩短出警时间。用出警次数标准差衡量其均衡性,平台与节点的最短路衡量出警时间。 对问题一,首先以出警时间最短和出警次数尽量均衡为约束条件,利用无向图上任意两点最短路径模型得到平台管辖范围,并运用上下界网络流模型优化解,得到A区平台管辖范围分配方案。发现有6个路口不能在3分钟内被任意平台到达,最长出警时间为5.7分钟。 其次,利用二分图的完美匹配模型得出20个平台封锁13个路口的最佳调度方案,要完全封锁13个路口最快需要8.0分钟。 最后,以平台出警次数均衡和出警时间长短为指标对方案优劣进行评价。建立基于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型,以对出警次数均衡的权重u和对最远出警距离的权重v 为参数,得到最优的增加平台方案。此模型可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设定权重参数和平台增数,由此得到增加的平台位置,权重参数可反映不同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如确定增加4个平台,令u=0.6,v=0.4,则增加的平台位置位于21、27、46、64号节点处。 对问题二,首先利用各区平台出警次数的标准差和各区节点的超距比例分析评价六区现有方案的合理性,利用模糊加权分析模型以城区的面积、人口、总发案次数为因素来确定平台增加或改变数目。得出B、C区各需改变2个平台的位置,新方案与现状比较,表明新方案比现状更合理。D、E、F区分别需新增4、2、2个平台。利用问题一的基于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型确定改变或新增平台的位置。 其次,先利用二分图的完美匹配模型给出80个平台对17个出入口的最优围堵方案,最长出警时间12.7分钟。在保证能够成功围堵的前提下,若考虑节省警力资源,分析全市六区交通网络与平台设置的特点,我们给出了分阶段围堵方案,方案由三阶段构成。最多需调动三组警力,前后总共需要29.2分钟可将全市路口完全封锁。此方案在保证成功围堵嫌疑人的前提下,若在前面阶段堵到罪犯,则可以减少警力资源调度,节省资源。 【关键字】: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糊加权分析最短路二分图匹配

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优秀论文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B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为(8位数字组成的编号):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内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 2014 年 9 月15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数学分析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 题目: 学生: 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 2011 年月日

浅谈微积分以及如何学好数学分析 什么是微积分?它是一种数学思想,‘无限细分’就是微分,‘无限求和’就是积分。无限就是极限,极限的思想是微积分的基础,它是用一种运动的思想看待问题。比如,子弹飞出枪膛的瞬间速度就是微分的概念,子弹每个瞬间所飞行的路程之和就是积分的概念 如果将整个数学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初等数学是树的根,名目繁多的数学分支是树枝,而树干的主要部分就是微积分。微积分堪称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从17世纪开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如航海、天文、矿山建设等许多课题要解决,数学也开始研究变化着的量,数学进入了“变量数学”时代,即微积分不断完善成为一门学科。整个17世纪有数十位科学家为微积分的创立做了开创性的研究,但使微积分成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的还是牛顿和莱布尼茨。 微积分学基本定理指出,求不定积分与求导函数互为逆运算[把上下限代入不定积分即得到积分值,而微分则是导数值与自变量增量的乘积],这也是两种理论被统一成微积分学的原因。我们可以以两者中任意一者为起点来讨论微积分学,但是在教学中,微分学一般会先被引入。 微积分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求导和积分是互逆的运算,微积分的精髓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可以解决很多非线性问题,本质的原因在于我们化曲为直了,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非线性问题,那么解决这样的问题有没有统一的方法呢?经过研究思考和总结,我认为,微积分的基本方法在于:先微分,后积分。 定理:如果函数F(x)是连续函数,则f(x)在区间[a,b]上的一个原函数.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公式进一步揭示了定积分与原函数(不定积分)之间的联系。它表明:一个连续函数在区间[a,b]上的定积分等于它的任一个原函数在[a,b]上的增量。因此它就给定积分提供了一个有效而简便的计算方法。通常也把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称作微积分基本公式 微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极限理论、导数、微分等。积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定积分、不定积分等。 要学好微积分,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3个方面: 1、基本概念 常常是这样,理解概念比理解定理更困难,而且更基本.概念不清前进.理解概念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概念的内涵,一是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的基本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所概括的一切对象.微积分的基本概念有五个:函数,极限,导数,微分和定积分. 函数概念讲的是两个实数集合间的对应关系.首先使用函数一词的是莱布尼兹,在1692年的论文中他第一次提出函数这一概念.随着数学的发展,函数的定义不断改进和明确.最先将函数概念公式化的是约翰.伯努利,他在1718年说:"一个变量的函数是指由这个变量和常量以任意一种方式组成的一种量."欧拉将伯努利的思想进一步解析化.在《无限小分析引论》(1748)中,他将函数定义为"变量的函数是一个由该变量与一些常数以任意方式组成的解析表达式.并明确宣布:"数学分析是关于函数的科学."微积分被视为建立的微分基础上的函数论.欧拉的函数定义在18世纪后期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函数概念本身大大丰富了.欧拉还明确区分了代数函数与超越函数.他把超越函数看成是用无穷多次算术运算得到的表达式,即用无穷级数表示的函数.第一个给出函数一般定义的是

2013全国数学建模大赛a题优秀论文

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车辆数的增加,致使道路的占用现象日益严重,同时也导致了更多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路边停车、占道施工、交通流密增大等因素直接导致车道被占用,进而影响了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本文在视频提供的背景下通过数据采集,利用数据插值拟合、差异对比、车流波动理论等对这一影响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针对问题一,首先根据视频1中交通事故前后道路通行情况的变化过程运用物理观察测量类比法、数学控制变量法提取描述变量(如事故横断面处的车流量、车流速度以及车流密度)的数据,从而通过研究各变量的变化,来分析其对通行能力的影响。而视频1中有一些时间断层,我们可根据现有的数据先用统计回归对各变量数据插值后再进行拟合,拟合过程中利用残差计算值的大小来选择较好的模型来反应各变量与事故持续时间的关系,进而更好地说明事故发生至撤离期间,事故所处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的变化过程。 针对问题二:沿用问题一中的方法,对视频2中影响通行能力的各个变量进行数据采集,同样使用matlab对时间断层处进行插值拟合处理,再将所得到的的变化图像与题一中各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考虑到两视频的时间段与两视频的事故时长不同,从而采用多种对比方式(如以事故发生前、中、后三时段比较差值、以事故相同持续时间进行对比、以整个事故时间段按比例分配时间进行对比)来更好地说明这一差异。由于小区口的位置不同、时间段是否处于车流高峰期以及1、2、3道车流比例不同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使采集的变量数据的实用性更强,从而最后得到视频1中的道路被占用影响程度高于视频2中的影响程度,再者从差异图像的变化波动中得到验证,使其合理性更强。 针对问题三:运用问题1、2中三个变量与持续时间的关系作为纽带,再根据附件5中的信号相位确定出车流量的测量周期为一分钟,测量出上游车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与持续时间的关系已在1、2问中由拟合得到,所以再根据波动理论预测道路异常下车辆长度模型的结论,结合采集数据得到的函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最后得出事故发生后,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以及路段上游车流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针对问题四:在问题3建立的模型下,利用问题4中提供的变量数据推导出其它相关变量值,然后代入模型,估算出时间长度,以此检验模型的操作性及可靠性。 关键词:通行能力车流波动理论车流量车流速度车流密度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设计模版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子、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 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 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 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 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题目(黑体不加粗三号居中) 摘要(黑体不加粗四号居中) (摘要正文小4号,写法如下) (第1段)首先简要叙述所给问题的意义和要求,并分别分析每个小问题的特点(以下以三个问题为例)。根据这些特点对问题 1 用······的方法解决;对问题 2 用······的方法解决;对问题3 用······的方法解决。 (第2段)对于问题1,用······数学中的······首先建立了······ 模型I。在对······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模型II。对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理论证明和推导,所给出的理论证明结果大约为······,然后借助于······数学算法和······软件,对附件中所提供的数据进行了筛选,去除异常数据,对残缺数据进行适当补充,并从中随机抽取了3 组数据(每组8 个采样)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数据模拟,结果显示,理论结果与数据模拟结果吻合。(方法、软件、结果都必须清晰描述,可以独立成段,不建议使用表格) (第3段)对于问题2用······ (第4段)对于问题3用······ 如果题目单问题,则至少要给出2种模型,分别给出模型的名称、思想、软 件、结果、亮点详细说明。并且一定要在摘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型进行比较, 优势较大的放后面,这两个(模型)一定要有具体结果。 (第5段)如果在……条件下,模型可以进行适当修改,这种条件的改变可能来自你的一种猜想或建议。要注意合理性。此推广模型可以不深入研究,也可以没有具体结果。 关键词:本文使用到的模型名称、方法名称、特别是亮点一定要在关键字里出现,5~7个较合适。 注:字数700-1000 之间;摘要中必须将具体方法、结果写出来;摘要写满几乎 一页,不要超过一页。摘要是重中之重,必须严格执行!。 页码:1(底居中)

全国数学建模优秀论文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世博会对上海市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力进行定量评估。 在模型一中,首先我们从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侧面定量评估世博会对上海市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而层次分析法是对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的有力工具。所以 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成对比矩阵a ,找到最大特征值λ,运用1 n CI n λ-=-进行一致 性检验,这样对成对比矩阵a 进行逐步修正,最终可以确定权向量。再运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法,通过组合权向量就可以得出召开世博会比没有召开世博会对上海城市基本设施建设的影响要高出40%。 在模型二中,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直接体现在GDP 上,我们直接以GDP 这个硬性直接指标来衡量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的影响。因此我们运用线性回归的模型预测出在有无上海世博会这两者情况下的GDP 的值,并将运用线性回归得到的数据与上海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运算,算出误差在1.2%左右,这说明我们用线性回归得到的模型能准确地反映出世博会对上海GDP 的影响。运用公式21 1 100%Q Q Q η-=?可以计算出世博对上海GDP 的影响力的大小为1983417833 100%11.2%17833 η-=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 线性回归 城市基础建设 GDP

1 问题重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请你们选择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2 问题分析 对于模型一,为了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我们首先选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一个侧面,因为通过查找相关数据,我们发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上海整个GDP的增长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GDP的贡献占主体地位。而层次分析法是对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的有力工具。为此,我们通过研究上海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使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估世博会的召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的影响,目标层为世博会的召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的影响,准则层依次为电力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公用事业、市政建设,方案层依次为没有召开世博时的影响、召开世博时的影响。首先我们通过层次分析法算出电力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公用事业、市政建设的相对权重,然后应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价法对上海世博会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作出综合的评价,应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出没有召开世博和召开世博两种情况下的权重,从而得出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对于模型二,直接以GDP这个硬性直接指标来衡量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的影响。先根据上海没有申办世博会的GDP总额的相关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由此预测不举办世博会情况下2010年上海市的GDP总额;再由2002年至2009年的GDP值用线性回归预测出举办世博会情况下2010年上海市的GDP总额,并将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得出世博会对上海GDP的影响。 3 模型假设 3.1假设非典和奥运等重大事件对世博前的城市基础建设的投入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3.2 假设不同时期国家的经济实力不同,对城市基础建设的投入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3.3 假设我们查到的数据真实可靠。 4符号说明 CI为一致性指标; 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 CR为一致性比率; λ为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 1,2,3,4,5 y i=分别为电力建设、交通运输、邮电建设、共用设施、市政建设2010 i 年各项投入金额的理论预测值;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模板(全国一等奖模板)

Haozl觉得数学建模论文格式这么样设置 版权归郝竹林所有,材料仅学习参考 版权:郝竹林 备注☆ ※§等等字符都可以作为问题重述左边的。。。。。一级标题 所有段落一级标题设置成段落前后间距13磅 图和表的标题采用插入题注方式题注样式在样式表中设置居中五号字体 Excel中画出的折线表字体采用默认格式宋体正文10号 图标题在图上方段落间距前0.25行后0行 表标题在表下方段落间距前0行后0.25行 行距均使用单倍行距 所有段落均把4个勾去掉 注意Excel表格插入到word的方式在Excel中复制后,粘贴,word2010粘贴选用使用目标主题嵌入当前 Dsffaf 所有软件名字第一个字母大写比如E xcel 所有公式和字母均使用MathType编写 公式编号采用MathType编号格式自己定义

农业化肥公司的生产与销售优化方案 摘 要 要求总分总 本文针对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的计算方法问题,运用二重积分法和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的计算模型,分别对三种不同变位情况推导出的油位计所测油位高度与实际罐容量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 软件编程得出合理的结论,最终对模型的结果做出了误差分析。 针对问题一要求依据图4及附表1建立积分数学模型研究罐体变位后对罐容表的影响,并给出罐体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为1cm 的罐容表标定值。我们作图分析出实验储油罐出现纵向倾斜 14.时存在三种不同的可能情况,即储油罐中储油量较少、储油量一般、储油量较多的情况。针对于每种情况我们都利用了高等数学求容积的知识,以倾斜变位后油位计所测实际油位高度为积分变量,进行两次积分运算,运用MATLAB 软件推导出了所测油位高度与实际罐容量的关系式。并且给出了罐体倾斜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为1cm 的罐容标定值(见表1),最后我们对倾斜变位前后的罐容标定值残差进行分析,得到样本方差为4103878.2-?,这充分说明残差波动不大。我们得出结论:罐体倾斜变位后,在同一油位条件下倾斜变位后罐容量比变位前罐容量少L 243。 表 1.1 针对问题二要求对于图1所示的实际储油罐,试建立罐体变位后标定罐容表的数学模型,即罐内储油量与油位高度及变位参数(纵向倾斜角度α和横向偏转角度β)之间的一般关系。利用罐体变位后在进/出油过程中的实际检测数据(附件2),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确定变位参数,并给出罐体变位后油位高度间隔为10cm 的罐容表标定值。进一步利用附件2中的实际检测数据来分析检验你们模型的正确性与方法的可靠性。我们根据实际储油罐的特殊构造将实际储油罐分为三部分,左、右球冠状体与中间的圆柱体。运用积分的知识,按照实际储油罐的纵向变位后油位的三种不同情况。利用MATLAB 编程进行两次积分求得仅纵向变位时油量与油位、倾斜角α的容积表达式。然后我们通过作图分析油罐体的变位情况,将双向变位后的油位h 与仅纵向变位时的油位0h 建立关系表达式01.5(1.5)cos h h β=--,从而得到双向变位油量与油位、倾斜角α、偏转角β的容积表达式。利用附件二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来确定倾斜角α、偏转角β的值,用matlab 软件求出03.3=α、04=β α=3.30,β=时总的平均相对误差达到最小,其最小值为0.0594。由此得到双向变位后油量与油位的容积表达式V ,从而确定了双向变位后的罐容表(见表2)。 本文主要应用MATLAB 软件对相关的模型进行编程求解,计算方便、快捷、准确,整篇文章采取图文并茂的效果。文章最后根据所建立的模型用附件2中的实际检测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可靠,使得模型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罐容表标定;积分求解;最小二乘法;MATLAB ;误差分

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优秀论文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为(8位数字组成的编号):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 上内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 消评奖资格。) 日期:2014 年9 月 15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数学分析论文

数学分析中求极限的方法总结 摘要 数学分析是以极限为工具来研究函数的学科,掌握求极限的方法对学习数学分析有很大帮助,然而求极限的题型多变,技巧性强,本文总结了几种一般的求极限方法,并对专用于求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以及两者通用的方法进行归类总结,同时为每种方法相应的举例对方法加以说明. 关键词 极限 数列极限 函数极限 方法 总结 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学分析中有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两种,我将用于专门求数列极限或函数极限,两者通用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归纳. 1 求数列极限的方法 1.1 定义法 这是求数列极限最基本的方法. 设{n x }是数列,A 为常数,0>?ε,?正整数N ,当N n >有ε<-A x n 成立,称{n x }以A 为极限或{n x }收敛于A ,记作A x n n =∞ →lim .[1] 例1 证明0)1(lim =-∞→n n n 证明:0>?ε,取1]1 [+=εN ,则当N n >时,有 ε<--0)1(n n 0)1(l i m =-∴∞→n n n 1.2 等差等比数列的应用 求等比数列极限用此法必须保证公比1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范文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范文 数学建模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数字化,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们身边的数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强调数学应用及培养应用数学意识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十分巨大。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通过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结合数学应用题的特点,把怎样利用数学建模解好数学应用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得到同仁的帮助和指正。 一、数学应用题的特点 我们常把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表示,从而获得解决的一类数学问题叫做数学应用题。数学应用题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数学应用题的本身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这里的实际是指生产实际、社会实际、生活实际等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的实际。如与课本知识密切联系的源于实际生活的应用题;与模向学科知识网络交汇点有联系的应用题;与现代科技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保护、实事政治等有关的应用题等。 第二、数学应用题的求解需要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使所求问题数学化,即将问题转化成数学形式来表示后再求解。 第三、数学应用题涉及的知识点多。是对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一般在三个以上,如果某一知识点掌握的不过关,很难将问题正确解答。 第四、数学应用题的命题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类别。往往是一种新颖的实际背景,难于进行题型模式训练,用“题海战术”无法解决变化多端的实际问题。必须

依靠真实的能力来解题,对综合能力的考查更具真实、有效性。因此它具有广阔的 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数学应用题如何建模 建立数学模型是解数学应用题的关键,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直接建模。 根据题设条件,套用现成的数学公式、定理等数学模型,注解图为: 将题材设条件翻译 成数学表示形式 应用题审题题设条件代入数学模型求解 选定可直接运用的 数学模型 第二层次:直接建模。可利用现成的数学模型,但必须概括这个数学模型,对 应用题进行分析,然后确定解题所需要的具体数学模型或数学模型中所需数学量需 进一步求出,然后才能使用现有数学模型。 第三层次:多重建模。对复杂的关系进行提炼加工,忽略次要因素,建立若干 个数学模型方能解决问题。 第四层次:假设建模。要进行分析、加工和作出假设,然后才能建立数学模 型。如研究十字路口车流量问题,假设车流平稳,没有突发事件等才能建模。 三、建立数学模型应具备的能力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数学全过 程的教学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数学应用题的解 题质量,同时也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 3(1提高分析、理解、阅读能力。

如何撰写数学分析优秀论文

数学分析精品课程系列讲座 如何撰写数学分析优秀论文 张开能 (2010年2月10日) 第一章学术论文 §1.何谓学术优秀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某科学领域中的某个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述其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也称科学论文、研究论文。 一.学术论文 1.可以是在某学科领域中经过自己的观察、实验、实践,有新的发现、发明、创造,陈述新的见解或主张; 2.可以是把一些分散的材料系统化,用新的观点或用新的方法加以论证,得出新的结论; 3.可以是推翻某学科领域中的某种旧的观点,提出新的见解。 二.学术论文的特征 学术论文的显著特征: 论文内容必须具有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或新推进。 三.学术论文的功能 学术论文的功能: 1.促进社会发展. 2.进行学术交流. 3.为人材考核提供一定的依据. 4.训练提高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 总体上讲,撰写学术论文,可以提高作者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可以提高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及理论思维水平。研读学术论文,则可以从中获取较为密集的、系统的、深广的知识,从而大大提高读者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 §2.学术论文的性质 一.科学性 1.学术论文应本着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阐明新的科学问题. 2.学术论文引用的观点和材料要有科学性. 二.理论性 1.每一门学科都有独特的研究领域,也都有各自的专门的学术语言、理论概念及理论体系. 2.学术论文应以正确的理论为基石,表述有一定的理论深度的科学研究成果. 三.创造性 1.论文一定要有新意.

2.创造性或创新性、创见性、独创性,是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的生命,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志. 四.规范性 1.学术论文行文格式上要规范. 2.学术论文语言表达上要规范. §3.学术论文的分类 一.科研专业论文 科研专业论文,是记述创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章。这种文章是指: 1.学科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表述科研的研究成果. 2.某些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 3.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并取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二.学业论文 (一).学年论文 学业论文指在校学生撰写的学术论文,它包括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在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借以考察同学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年论文,是高等学校三年级学生的一种独立作业,写作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 毕业论文 (Ⅰ)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的一种总结性的独立作业. 写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学生为完成学业必须科目之一,是高等学校(包括函授、自学考试等办学形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其具有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毕业论文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定题目,进行研究和撰写. 毕业论文完成后要进行答辩并评定成绩。 (Ⅱ).毕业论文的基本性质 毕业论文具有三方面的基本性质: 1.作为高等学校一种独立作业,毕业论文富有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性. 2.毕业论文需有一定的创见性. 3.毕业论文应具有科学性. 4.毕业论文应具有规范性. (三).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包括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 (Ⅰ) .学士论文 学士论文,是写得合乎要求的大学毕业论文:表明学位申请者,一是能够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翻译

优化和评价的收费亭的数量 景区简介 由於公路出来的第一千九百三十,至今发展十分迅速在全世界逐渐成为骨架的运输系统,以其高速度,承载能力大,运输成本低,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方便,减少交通堵塞。以下的快速传播的公路,相应的管理收费站设置支付和公路条件的改善公路和收费广场。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密度和产业基地,公路如花园州公园大道的经验严重交通挤塞收费广场在高峰时间。事实上,这是共同经历长时间的延误甚至在非赶这两小时收费广场。 在进入收费广场的车流量,球迷的较大的收费亭的数量,而当离开收费广场,川流不息的车辆需挤缩到的车道数的数量相等的车道收费广场前。因此,当交通繁忙时,拥堵现象发生在从收费广场。当交通非常拥挤,阻塞也会在进入收费广场因为所需要的时间为每个车辆付通行费。 因此,这是可取的,以尽量减少车辆烦恼限制数额收费广场引起的交通混乱。良好的设计,这些系统可以产生重大影响的有效利用的基础设施,并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通常,一个更大的收费亭的数量提供的数量比进入收费广场的道路。 事实上,高速公路收费广场和停车场出入口广场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类型的运输系统,需要具体分析时,试图了解他们的工作和他们之间的互动与其他巷道组成部分。一方面,这些设施是一个最有效的手段收集用户收费或者停车服务或对道路,桥梁,隧道。另一方面,收费广场产生不利影响的吞吐量或设施的服务能力。收费广场的不利影响是特别明显时,通常是重交通。 其目标模式是保证收费广场可以处理交通流没有任何问题。车辆安全通行费广场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无障碍的收费广场。封锁交通流应尽量避免。 模型的目标是确定最优的收费亭的数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优化准则。 主要原因是拥挤的

论文心得-数学建模优秀论文心得体会

论文心得-数学建模优秀论文心得体会.txt你妈生你的时候是不是把人给扔了把胎盘养大?别把虾米不当海鲜。别把虾米不当海鲜。阅读一篇论文对我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启发与指导: (1)大致了解数学建模论文写作时应包含哪些内容 (2)每部分内容都应写些什么 (3)汲取他写作与处理问题的成功之处,以便将这些优点运用于我以后的论文写作中 (4)总结这篇论文写作与处理问题过程中的败笔,提醒我注意在写作论文时不要犯类似错误 所以,在下面的学习心得中将主要涉及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 摘要: 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处理问题的方法途径并给出作答,起到了较好的总结全文,理清条理的作用。让读者对以下论述有一个总体印象,而且对于本题的答案用图表形式给出,清晰明了 问题重述:(略) 问题背景: 交待问题背景,说明处理此问题的意义和必要性。 优点:叙述详尽,条理清楚,论证充分 缺点:前两段过于冗长,可作适当删节 问题分析: 进一步阐述解决此问题的意义所在,分析了问题,简述要解决此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和大体的解决途径 优点:条理比较清晰,论述符合逻辑,表达清楚 缺点:似乎不够详细,尤其是第三段有些过于概括。 模型的假设与约定: 共有8条比较合理的假设 优点:假设有依据,合情合理。比如第3条对上座率的假设,参考了上届奥运会的情况并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客观真实。第8条假设用了分块规划和割补的方法,估计面积形状比较合理,而且达到了充分花剑问题的作用。 缺点:有些假设阐述不太清楚也存在不合理之处,第4条假设中面积在50-100之间,下面的假设应该是介于50-100之间的数,假设为最小的50平方米,有失一般性。第6条假设中,假设MS最大营业额为20万,没有说明是多长时间内的,而且此处没有对下文提到的LMS 作以说明。 符号说明及名词定义 优点:比较详细清楚,考虑周全,而且较合理地将定性指标数量化。 缺点:有些地方没有标注量纲,比如A和B的量纲不明确。 模型建立与求解 6.1问题一: 对所给数据惊醒处理和统计,得出规律,找到联系。 优点:统计方法合理,所统计数据对解决问题确实必不可少,而且用图表和条形图的方式反映不同量的变化趋势,图文并茂,叙述清楚而且简明扼要,除了对数据统计情况进行报告以外,还就他们之间相关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使数据统计更具实效性。 6.2问题二: 6.2.1最短路的确定 为确定最短路径又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并阐述了理由,在这些假设下规定了最短路径

大学《数学分析论文》原创

《函数极限的求法和技巧》论文 摘要: 本文就关于求函数极限的方法和技巧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综合。在数学分析与微积分学中,极限的概念占有主要的地位并以各种形式出现而贯穿全部内容,因此掌握好极限的求解方法是学习数学分析和微积分的关键一环。本文就关于求函数极限的方法和技巧作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综合,力图在方法的正确灵活运用方面,对读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函数极限 正文 一、求函数极限的方法 1、运用极限的定义 lim ()0,0,:,x f x b A x x A ε→∞=??>?>?>有()f x b ε-< lim ()0,0,,x f x b A x A ε→-∞ =??>?>?<-有()f x b ε-< lim ()0,0,,x f x b A x A ε→+∞ =??>?>?>有()f x b ε-< lim ()0,0,:0,x a f x b x x a εδδ→=??>?>?<-<有()f x b ε-< lim ()0,0,:,x a f x b x a x a εδδ→+=??>?>?<<+有()f x b ε-< lim ()0,0,:,x a f x b x a x a εδδ→-=??>?>?-<<有()f x b ε-< 例1: 用极限定义证明 1 11lim x x x →+∞ -=+ 证明:不妨设想x>-1,? ε>0 ,要使不等式 12 111 x x x ε--=<++ 成立.解得x> 2 1ε -(限定0< ε<2)取A= 2 1ε -.于是, 2 0,1,,A x A εε ?>?= -?>有 1 11 x x --+< ε,即

论文心得-数学建模优秀论文心得体会

论文心得-数学建模优秀论文心得体会 阅读一篇论文对我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启发与指导: (1)大致了解数学建模论文写作时应包含哪些内容 (2)每部分内容都应写些什么 (3)汲取他写作与处理问题的成功之处,以便将这些优点运用于我以后的论文写作中 (4)总结这篇论文写作与处理问题过程中的败笔,提醒我注意在写作论文时不要犯类似错误 所以,在下面的学习心得中将主要涉及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 摘要: 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处理问题的方法途径并给出作答,起到了较好的总结全文,理清条理的作用。让读者对以下论述有一个总体印象,而且对于本题的答案用图表形式给出,清晰明了 问题重述:(略) 问题背景: 交待问题背景,说明处理此问题的意义和必要性。 优点:叙述详尽,条理清楚,论证充分 缺点:前两段过于冗长,可作适当删节 问题分析: 进一步阐述解决此问题的意义所在,分析了问题,简述要解决此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和大体的解决途径 优点:条理比较清晰,论述符合逻辑,表达清楚 缺点:似乎不够详细,尤其是第三段有些过于概括。 模型的假设与约定: 共有8条比较合理的假设 优点:假设有依据,合情合理。比如第3条对上座率的假设,参考了上届奥运会的情况并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客观真实。第8条假设用了分块规划和割补的方法,估计面积形状比较合理,而且达到了充分花剑问题的作用。 缺点:有些假设阐述不太清楚也存在不合理之处,第4条假设中面积在50-100之间,下面的假设应该是介于50-100之间的数,假设为最小的50平方米,有失一般性。第6条假设中,假设MS最大营业额为20万,没有说明是多长时间内的,而且此处没有对下文提到的LMS 作以说明。 符号说明及名词定义 优点:比较详细清楚,考虑周全,而且较合理地将定性指标数量化。 缺点:有些地方没有标注量纲,比如A和B的量纲不明确。 模型建立与求解 6.1问题一: 对所给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得出规律,找到联系。 优点:统计方法合理,所统计数据对解决问题确实必不可少,而且用图表和条形图的方式反映不同量的变化趋势,图文并茂,叙述清楚而且简明扼要,除了对数据统计情况进行报告以外,还就他们之间相关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使数据统计更具实效性。 6.2问题二: 6.2.1最短路的确定

数学分析论文(第一版)

函数概念是全部数学概念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纵观300年来函数概念的发展,众多数学家从集合、代数、直至对应的角度不断赋予函数概念以新的思想,从而推动了整个数学的发展。本论文将通过对函数的诞生与发展、函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函数在未来的发展进行研究,从而让我们对函数有进一步的认识。 了解函数的诞生背景 1.早期函数的概念——几何观念下的函数 十七世纪伽俐略在《两门新科学》一书中,几乎全部包含函数或称为变量关系的这一概念,用文字和比例的语言表达函数的关系。1673年前后笛卡尔在他的解析几何中,已注意到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但因当时尚未意识到要提炼函数概念,因此直到17世纪后期牛顿、莱布尼兹建立微积分时还没有人明确函数的一般意义,大部分函数是被当作曲线来研究的。 1673年,莱布尼兹首次使用“function” (函数)表示“幂”,后来他用该词表示曲线上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切线长等曲线上点的有关几何量。与此同时,牛顿在微积分的讨论中,使用“流量”来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2.十八世纪函数概念——代数观念下的函数 1718年约翰?贝努利在莱布尼兹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对函数概念进行了定义:“由任一变量和常数的任一形式所构成的量。”他的意思是凡变量x和常量构成的式子都叫做x的函数,并强调函数要用公式来表示。 1755,欧拉把函数定义为“如果某些变量,以某一种方式依赖于另一些变量,即当后面这些变量变化时,前面这些变量也随着变化,我们把前面的变量称为后面变量的函数。”18世纪中叶欧拉给出了定义:“一个变量的函数是由这个变量和一些数即常数以任何方式组成的解析表达式。”他把约翰?贝努利给出的函数定义称为解析函数,并进一步把它区分为代数函数和超越函数,还考虑了“随意函数”。不难看出,欧拉给出的函数定义比约翰?贝努利的定义更普遍、更具有广泛意义。 3.十九世纪函数概念——对应关系下的函数 1821年,柯西从定义变量起给出了定义:“在某些变数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一经给定其中某一变数的值,其他变数的值可随着而确定时,则将最初的变数叫自变量,其他各变数叫做函数。”在柯西的定义中,首先出现了自变量一词,同时指出对函数来说不一定要有解析表达式。不过他仍然认为函数关系可以用多个解析式来表示,这是一个很大的局限。 1822年傅里叶发现某些函数也可以用曲线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或用多个式子表示,从而结束了函数概念是否以唯一一个式子表示的争论,把对函数的认识又推进了一个新层次。 1837年狄利克雷突破了这一局限,认为怎样去建立x与y之间的关系无关

数学分析课程设计的论文汇总

河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数学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班级__数学与应用数学121班 学生姓名___常惠丽 指导教师___冯爱芬 日期_2015年1月9号

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填写) 课程设计名称数学分析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常惠丽专业班级基数121 设计题目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 一、课程设计目的 数学分析课程设计运用所学数学分析知识归纳、推广、研究若干有关课题。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数学分析的知识,掌握运用所学数学分析知识用于数学理论,设计算法,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今后数学学习和应用打好基础。 二、设计内容、技术条件和要求 运用级数理论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由此对级数收敛的判别方法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利用函数的级数展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熟练地进行基本运算,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论证能力。 三、时间进度安排 第一天, 集中学习、讨论,给出参考资料,进行资料查阅。 第二天, 学生选题,初步拟定实习题目,开始研究、设计。 第三天, 再次讨论实习中所涉及的问题。教师指导。 第四天, 检查各小组的实习情况。教师指导。 第五天, 提交实习成果及文档。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陈纪修.数学分析.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陈传璋,欧阳光中.数学分析.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华东师大数学系编.数学分析.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费定晖.Б.П.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题解(1~6册).第四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指导教师签字:2015 年 1 月 5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