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渔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合集下载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渔政管理工作在保护海洋资源、维护渔民权益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存在诸多问题。

过度开发导致渔业资源枯竭,非法捕捞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渔政执法手段不足、监测不到位等问题频发。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资源保护意识、加强执法力度、提升监测技术等。

建立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也至关重要。

结论指出,加强渔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持续改进相关措施并提高效能将有助于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

【关键词】关键词:渔政管理工作、问题、对策、渔业资源、过度开发、非法捕捞、执法手段、监测监管、信息共享、合作机制、重要性、改进措施、效能提高。

1. 引言1.1 渔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渔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渔民的合法权益等多个方面。

渔政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遏制渔业资源遭到过度开发的问题,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存在。

通过严格执法,可以遏制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维护海洋资源的合法权益。

加强渔政执法手段的建设和提升渔政监测与监管水平,可以有效减少渔业资源的浪费和损耗。

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可以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提高渔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渔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护海洋资源,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渔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渔业资源遭到过度开发的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渔民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采用了过度捕捞和滥用渔具的方式,导致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许多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甚至灭绝的危险。

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从事非法捕捞、盗渔、涉渔等违法活动,给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重大挑战,严重损害了正常渔民的利益。

渔政执法手段不足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现有的渔政执法体制存在不少问题,渔政执法人员数量不足,执法手段不够严格,执法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打击和处罚。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作为海洋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渔政管理工作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监管渔业市场秩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渔政管理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监管手段和技术的滞后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问题一: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随着渔业技术的发展和水域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一方面,为了满足人们对渔业产品的需求,渔业开发不断加速,一些滥捕、滥播、破坏性渔业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部分地区的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风险。

由于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一些珍稀海洋生物以及渔业资源的存活环境日益受到威胁。

这种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渔政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对策一:建立健全的资源保护机制为了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可以建立健全的资源保护机制。

一是建立海洋保护区,对于一些珍稀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进行保护,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二是加强对滥捕、滥播、破坏性渔业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渔业开发行为,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同时遏制破坏性开发行为的发生。

三是完善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体系,采取科学的资源管理措施,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问题二:监管手段和技术的滞后随着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加强,传统的监管手段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渔政管理的需要。

一方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非法捕捞、非法投放网具等行为,而传统的监管手段已经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对于渔业资源的动态变化、生态环境的影响等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亦需要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

对策二: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监管针对监管手段和技术的滞后,可以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监管。

一是加强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动态监测,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海洋资源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非法捕捞等行为。

二是建立健全的渔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各类渔业资源、渔政执法信息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提高监管执法效率和质量。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渔政管理工作是维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

渔业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需要加强监管和控制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方式。

违法捕捞行为屡禁不止,必须加大整治力度,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

监管手段不足导致监管漏洞,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

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协调困难,需要强化部门间协作,促进信息共享。

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渔政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执行力度,提高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渔业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

【关键词】渔政管理工作,渔业资源,过度开发,违法捕捞,监管手段,协调困难,监督,执行力度,科学性,系统性。

1. 引言1.1 渔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渔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渔政管理是保护海洋资源、维护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海洋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而渔业是海洋资源的重要利用方式之一。

良好的渔政管理可以有效防止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确保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

渔政管理工作也是保障渔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通过渔政管理,可以规范渔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渔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渔政管理也可以提高渔民的福利水平,促进渔民的可持续发展。

渔政管理还承担着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

良好的渔政管理可以有效监管和防止违法捕捞行为,减少海洋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渔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加强渔政管理,才能有效保护海洋资源、维护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各级渔政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渔政管理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完善管理措施,确保渔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2 渔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渔业资源过度开发是当前渔政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渔业资源受到了严重的过度开发,导致许多渔场资源面临枯竭和退化的情况。

这不仅影响了渔民的生计,也给渔政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渔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渔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渔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引言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渔业行政执法作为保障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渔业行政执法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渔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法律法规制定不完善首先,当前渔业行政执法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法律法规制定不完善。

我国渔业法律法规体系相对复杂,存在许多重复、冲突和不完善的情况。

这给渔业行政执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使得执法行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

对策:加强渔业法律法规的综合治理,将各项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整合,消除重复、矛盾之处,并及时对不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

问题二:执法力量不足其次,渔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执法力量不足。

目前,我国渔业执法部门的数量和人员配置难以满足实际执法工作的需要。

这导致执法行动受到限制,执法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对策:加大对渔业执法部门的支持力度,增加执法人员的数量,并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执法部门的联动合作,共同推进渔业执法工作。

问题三:执法手段不够先进另外,渔业行政执法中还存在执法手段不够先进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违法行为越来越复杂多样化,传统的执法手段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渔业行政执法的需要。

对策:借鉴先进的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卫星监测等,在渔业执法中加强技术应用。

通过科技手段可以及时发现违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

问题四:执法监管不严格最后,渔业行政执法中还存在着执法监管不严格的问题。

一些执法人员存在执法疏忽、滥用职权等不当行为,导致渔业执法工作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受到质疑。

对策:加强对渔业执法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健全渔业执法行为的评估体系,定期进行执法质量检查,并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执法素养。

结论综上所述,渔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制定不完善、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手段不够先进和执法监管不严格。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渔政管理工作是国家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渔业健康发展、维护渔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渔政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寻求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1. 渔业资源过度捕捞随着渔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渔业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导致了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现象。

一些无良渔民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采用了非法捕捞、超额捕捞等手段,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的生态平衡。

2. 渔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当前我国的渔政管理体制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比如监管力度不够、执法手段不够严厉、执法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渔业管理的有效开展。

3. 渔业环保意识不足一些渔民对渔业环保意识不强,他们随意丢弃渔具、投放污水、捕捉未成熟海产品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直接损害了海洋生态环境,也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健康发展。

二、对策措施1. 强化渔业资源保护意识要解决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渔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资源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宣传活动、设立资源保护奖励制度等方式来引导渔民自觉遵守渔业资源保护法规,共同维护好渔业资源。

2. 改革渔政管理体制目前的渔政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应当强化对渔业资源的监管力度,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处罚力度,严惩违法行为,使相关法规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

也可以探索建立更加全面、科学的渔政管理体制,各部门之间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

3. 加强渔业环保宣传为了提高渔民的环保意识,还需要加强对渔业环保的宣传教育。

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保知识培训、设立环保激励措施等方式来强化渔民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维护好海洋生态环境,积极参与渔业环保工作。

以上就是我国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渔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渔业生产方式落后、渔政执法难度大等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资源过度开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渔业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

特别是一些短期效益、盲目盗捕、乱捕滥捕现象时有发生。

这就导致了渔业资源的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从而影响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1.设立渔业生态保护区,保护和恢复受损的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2.加强对资源的科学研究和调查,合理划定渔业资源利用的区域和期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加大对违规开发和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威慑效应。

二、渔业生产方式落后我国渔业生产大多依靠传统的捕捞方式和生产工艺,科技含量较低,产能利用率不高。

这导致了渔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

对策建议:1.大力推进渔业生产方式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加大对渔船及渔业装备的投入,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2.提高对渔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和引导,提高渔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和运用能力,使渔业生产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渔业科技的投入,加强渔业科研力量,开发高科技渔业产品和生产方式。

三、渔政执法难度大由于我国海域广阔,渔业活动较为频繁,渔业执法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一些渔民为了躲避执法检查,采取了各种手段,使得渔政执法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对策建议:1.强化海洋执法力量,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制定严格的执法程序和标准,减少执法漏洞。

2.建立健全渔业执法巡逻体系,实现对海洋环境全面监控和覆盖,及时发现和阻止违法行为。

3.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对渔业活动的监控和管控,提高违法查处的效率和精准度。

四、渔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由于一些地区渔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落后,导致了一些渔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1. 资源过度开发:由于渔民为了追求更大的渔获量,过度开发渔业资源,导致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对策:加强渔业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制定科学的捕捞限额和休渔措施,加强渔业执法力度,对违法捕捞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 非法捕捞:存在一些渔民或渔船非法捕捞的问题,例如偷捕、使用非法捕捞工具等。

对策:加强巡逻和监控力度,加大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渔船入港制度,加强港口管理,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惩罚。

3. 捕捞工具和技术落后:有些渔船使用落后的捕捞工具和技术,效率低下,损坏资源。

对策:加强对渔船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渔船捕捞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捕捞技术和设备,提高渔船的捕捞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渔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渔业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管理难度增加,渔民对管理不合规定抱有侥幸心理。

对策:加强渔业管理法规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高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渔民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对渔业管理制度的认识和遵守意识。

5. 生态环境污染:部分渔民或渔船存在违法排污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

对策:加强环境监测和排污治理工作,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渔船的排放治理和监管,加强渔港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提高渔民的环保意识。

6. 缺乏国际合作: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需要国际合作,而存在一些合作机制和平台不够健全的问题。

对策: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渔业资源合作和交流,建立健全的渔业合作机制,加强国际渔业资源管理的协调和合作。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水产渔业S h u ic h a n yu ye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向来是国家严抓的事业,对于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我国实行渔政执法政策。

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利用不正当手段捕鱼,破坏水塘环境,扰乱渔业正常秩序,从而保障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渔民的合法利益。

渔政执法已在我国很多地区开展实施,对于保护渔业资源方面取得可喜成绩。

但是,渔政管理工作仍有不少漏洞,等待改善。

1.我国渔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渔业资源普遍衰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渔业捕捞的只能干点对象就是一些大型的底层生物,它们普遍经济价值比较高。

而随着捕捞的力度越来越大,这些重要的经济种类都普遍在减少。

到了80年代,小型的中上层鱼类成了捕捞的重点对象。

到了90年代,我国整体渔业资源动物的产量已经明显减少了40%,梭子蟹、对虾和鲈鱼等重要的经济类渔业资源也明显呈减少的趋势。

这也就可以明显看出,我国渔业的发展正明显呈现一个衰退的趋势。

现在,我国部分渔业资源的状况已经不容乐观,很多渔船的捕鱼量也在迅速下降。

而为了维持生计,传统的渔民不得不在禁渔期进行捕鱼,而很多没有证件的渔民也在进行非法的捕捞活动。

这样使得渔业资源进一步衰退,从而不能够使得渔业取得可持续的发展,整体渔业颓势尽显。

1.2渔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虽然每年渔政部门都在招收新的人员,但是人员素质不一。

少数渔政管理的工作人员嫌那里的工作条件艰苦,薪资待遇微薄,所以普遍法律意识都比较淡薄,违法捕捞、私自滥用职权等行为。

而有些渔政管理人员虽然思想觉悟较高,但普遍抗压能力较差,不能够很好地应对再渔政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再加上渔政管理中的检查人员本身素质又不是很高,所以经常会再渔政管理的过程中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

1.3渔政管理工作没有被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整个社会对于渔政管理的工作普遍不够重视,没有对渔业资源更好地进行保护,有些非渔民为了生计也开始从事非法捕捞的活动,甚至有通过电来增加捕鱼量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当前渔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渔业资源也受到影响。

渔业资源的日益衰退,渔业生产和管理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使得渔政管理的难度加大,渔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表现的更加明显。

本文就当前渔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渔业资源;渔政管理;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by the destruction, fishery resources are also affected. fishery resources decline of fisherie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ore and fiercer, which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management of fishery, fishery management problems are the more obvious manifestation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n the current fishery management problems.
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ishery resources; fishery management; problem
中图分类号:f3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渔政管理及其发展现状
渔政管理就是遵照渔业法规对本国管辖范围内的渔业、渔业水
域和水产资源进行的行政监督和管理。

虽然,渔政管理是一门新兴的渔业管理应用科学,但在中国就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早在夏商时期,就为渔业设官。

今天的中国,对于渔政管理有着专门的法律法规。

渔政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保证国家渔业法规的贯彻执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增殖水产资源;对内维护渔业生产的正常秩序;对外代表国家保护中国的渔业权益。

渔政工作的具体职责一是监督、检查渔业法规的贯彻执行;二是对渔业资源状况和与资源相关的有关事项,向本级或上级水产行政领导部门提出建议;三是负责渔业许可证的审核和发放;四是监督和检查国际渔业协定的执行,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渔政管理方面的涉外事宜;五是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渔业生产纠纷;六是协助有关部门维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珍贵稀有水生动植物。

渔业是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渔政管理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经济,参与世界资源开发和市场竞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国家对于渔政管理有着相对全面的法律法规,这给渔政机构和渔政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职责,给传统的渔政管理工作注入了新内容。

面对世界对于资源的占有和法律化,加上环境资源的破坏导致的渔业资源的减少,这给渔政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新时期下,渔政管理机构如何在新环境下提高我国的渔政管
理水平,保护渔业资源成为我们要探讨的主体。

二、渔政管理面临的问题
如今,在渔政管理的不断实践中,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例如,资源与管理之间的矛盾、有法与执法之间的矛盾、人员素质与工作要求的矛盾等等。

目前,我国的渔政管理制度并不是很成功,在新的渔政制度的逐步建立下,一些渔区面临着转产转业和消化过剩捕捞能力的巨大压力,渔民增收难度加大,渔政管理工作难度也将加大。

在国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渔政管理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发现并提出问题。

(一)渔业资源衰退,捕捞业不景气
由于社会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近年来,我国部分渔业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渔船捕捞的鱼的数量都不够一次打捞的消耗。

为了生存,低收入的渔民就会采取违规的行为捕鱼,例如违反禁渔期、禁渔区、证件不齐等。

因此,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使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整个行业的不景气。

(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有法不依的表现主要是超越职权,滥用职权;违反法定程序,例如,检查员在执行公务时既不着制服,也不出示证件,这不仅违反执法程序,而且还使不法分子假冒渔政检查员进行诈骗活动有了可乘之机。

执法不严表现有任意行使自由裁量权,例如,许多渔政
检查员的处罚决定不是根据违规情节和违规性质做出的,而是根据自己的好恶这显然有失公正;对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对于违法事件定性不准;违法不究主要表现在地方保护主义;消极怠工等。

(三)渔政管理人员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在渔政管理工作中,一些近几年新增渔政检查人员,由于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跟不上,素质高低不一,有些渔政检查员法制意识淡薄,政治思想水平较低;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更有极少数渔政检查员以权谋私甚至达到犯罪的境地;另有一些渔政检查员虽然政治思想觉悟较高,但业务素质较低,承担不了渔政管理的任务。

在渔政检查员本身的素质不高的基础上,当他们在背负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力时,最终的后果会是很严重的。

(四)渔政管理硬件设施不全
虽然国家意识到渔政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受到管理者意识、个人利益、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渔政管理硬件设施不全,例如,执法交通工具、取证工具等,这给渔政管理和渔政案件的调查取证、及时查处等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至于渔政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发挥其职能等等。

三、提高渔政管理工作的对策
面对当前渔政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严重问题,国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投入,专门的研究人员也做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笔者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工作实践提出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一)保护渔业资源,创造良好市场
一是,严厉打击电、毒、炸等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捕捞行为;严厉打击偷捕、抢夺他人养殖水产品或破坏他人养殖水体、养殖设施的违法行为,,调解渔事纠纷,处理渔民矛盾,维护渔民合法权益,多渠道鼓励养殖大户涵养资源;展渔业资源修复增殖放流,实施种草移螺,开闸纳苗;二是,全方位、多角度地搞好渔业宣传,增强渔民保护渔业资源的意识充分了解渔政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了解保护渔业资源的重要意义;对一些严重危害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要让群众意识到行为的严重性并严重谴责,为渔政管理市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将渔业资源管理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相结合。

(二)加强立法、执法、宣传工作
首先,加强渔业立法。

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其配套法规,建立并完善与其相配套的规章,使渔政检查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其次,加强执法内部监督。

要逐步健全渔政执法自我监督机制,坚决查处渔政队伍内部的不法行为。

要将我国目前主要的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制度,比如捕捞许可证制度、伏季休渔制度、转产转业制度、双控制度、捕捞限额制度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最后,行业中的法制宣传是必不可少的。

要进行经常性的渔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有关渔业法规深入人心,提高渔民、渔政管理人员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

(三)渔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于专业知识,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人员的专业知识;加强理论研讨,要积极开展渔政管理理论的研讨活动,提高渔政管理专业理论水平。

对于责任意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

通过培训、宣传、奖励机制等方式加强责任意识。

渔政管理工作中比较主观确万分重要的方面,这是职业道德的基本。

对于法制意识,加强渔业人员的法律素质的培养、法规的普法宣传、守法的自觉性等。

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培训,提高渔政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完善渔政检查员考试考核制度,坚持持证上岗。

结束语:在渔政管理工作中,即使环境变得越来越不好,我们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

当然,发现问题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面对当前的问题,虽已成为我国渔业发展的瓶颈,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采取措施,认真解决。

我们相信,在渔政实践的不断深入和不断加快的法制化进程中,我国的渔政管理工作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耀林. 当前海洋渔政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河北
渔业.2003(1)
[2] 张忠国. 控制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3] 陈文河. 我国渔政管理的探讨[j].河北渔业.2007(11)
[4] 王诗全,刘晓静.当前渔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齐
鲁渔业.2002(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