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研究生复试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研究生复试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研究生复试

1、`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

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2、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化学成分称为营养物

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3、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CP%=N%×6.25

粗灰分(C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淀粉、菊糖、单糖等可溶性

碳水化合物,在概略养分中不能直接求出,最后算出)

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中性洗涤纤维(NDF):样品经十二烷酸硫酸钠处理后所得的残渣称为中性洗涤纤维。于测定结果可以了解饲料中总纤维含量。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

酸性洗涤纤维(ADF):样品经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硫酸溶液消煮后,所剩的不溶残渣称为酸性洗涤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和少量矿物质如硅酸盐。

4、采食量(feed intake,FI):动物在24小时内采食饲料的质量。

5、自由采食量(voluntary feed intake,VFI):动物在充分接触饲料的情况下,在一定时

间内采食饲料的数量。在自由采食情况下,实际采食量等于动物的采食能力。如蛋鸡、肉鸡的饲养。

6、定量采食量:一定时间范围内定时定量给予动物一定数量的饲料,饲料的给予量是根据

动物的采食能力,每日一定的时间定量提供给动物,如育肥猪,可减少饲料的浪费。在定量采食情况下,实际采食量接近动物的采食能力。

7、限制采食量:动物在某种特殊生产目的的要求下,限制饲料供给量,如妊娠母猪,可以

避免动物体况过肥,在限饲情况下,实际采食量小于动物的采食能力。

8、强制采食量:在某种特殊生产目要求下,进行强制性饲喂,采食量超过采食能力,如填

鸭、生产鹅肥肝。

9、标准采食量:根据饲料标准推荐的采食量,称为标准采食量。

10、绝对采食量:实际采食饲料的数量。

11、相对采食量:实际采食量占体重的百分比。

12、消化:动物采食饲料后,经物理性、化学性及微生物性作用,将饲料中大分子不可吸收

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可吸收物质的过程。

13、吸收: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

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动物营养研究中,把消化吸收了的营养物质视为可消化营养物质。

14、消化率: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程度。饲料可消化养分量占食入养分的百分率。度

量动物的消化力和饲料的可消化性的综合指标。

15、表观消化率:饲料某营养素的表观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粪中某营养素/食入饲

料中某种营养素x100%

16、真消化率:在测定粪便中的待测营养物质的同时,扣除来自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肠道

脱落细胞、肠道微生物等来源(称之为内源性物质)中相应营养物质,所得的消化率即为饲料中某营养素的真消化率。

17、总能(gross energy,GE):饲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

产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在体外通过弹式测热计测定。GE只能反映饲料经完全燃烧后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多少,但是并没有考虑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效率,它只是评定其他有效能值的基础。

18、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DE):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

粪能之差。消化能(DE)=总能(GE)- 粪能(FE)DE考虑了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程度,且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国内外猪的饲养标准一般以消化能作为衡量能量需要的指标。

19、表观消化能= 总能-粪能,即:

ADE = GE –FE

真消化能= 总能-(粪能- 内源物质所含的能量)

即: TDE = GE-(FE - FmE)

TDE=ADE+FmE FmE:代谢粪能

表观消化能(ADE) (TDE)真消化能

TDE比ADE能更准确的反映饲料的有效值,但测定困难

20、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ME)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

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代谢能反映饲料总能可供动物利用的部分,比消化能更能反映体内养分代谢的实际情况,也更为准确可靠。家禽主要采用ME建立饲养标准,因为家禽的粪尿排泄物是混合在一起的,测定比较方便。

【ME = DE - (UE+ Eg)= GE - FE - UE – Eg

气体能(Eg):消化道发酵产生气体所含能量。甲烷能占总能3%-10% (主要针对反刍动物)。单胃动物消化道产气较少,Eg一项可以忽略不计。

尿能(UE):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蛋白质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

【表观代谢能(AME)= 总能(GE)-粪能(FE)-

尿能(UE)-气能(Eg)

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

(尿能-内源尿能)-气能

即TME = GE-(FE-FmE)-(UE-UeE)-Eg

TME=AME+FmE+UeE UeE:内源尿能,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所含的能量。

21、净能(Net Energy,NE)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代谢能

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HI)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包括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净能不仅考虑饲料的粪能、尿能、气体能的损失,还考虑采食后体增热的损失,并与产品能紧密联系,是评定饲料能量价值最好的指标。我国反刍动物采用净能体系评定饲料的能量含量和需要量。(为什么反刍动物要使用净能体系?答:因为不同的饲料其热增耗、发酵产热和气体产量变化很大,造成具有相同消化能或代谢能的不同饲料净能有较大的差异。

应用不同饲料原料组成的相同的消化能或代谢能饲粮,其增重和产奶效果不同,所以在反刍动物营养中采用净能体系。)

NE = ME – HI

NE = NEm + NEp

热增耗(heat increment,HI)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的短时间内,机体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量。体增热= 采食动物产热量- 绝食动物产热量。(热增耗的来源:

1、饲料在胃肠道发酵产热

2、肾排泄做功产热

3、与营养物质相关的器官如肝脏和肌肉

活动所产生的热4、营养物质代谢产热5、消化道运动、呼吸血液循环的增快)

22、氮校正代谢能MEn:根据体内氮沉积进行校正后的代谢能,主要用于家禽,测定饲料

代谢能时,一般都是利用处于生长期的中雏,因而必有增重,即伴随有氮沉积。测定代谢能时,饲料种类不同,氮的沉积量不同,为便于比较不同饲料的代谢能值,应消除氮沉积量对代谢能的影响,使其成为氮沉积为零时的代谢能,校正公式为AMEn=AME-RNx34.39; TMEn=TME-RNx34.39

23、TDN总可消化养分:TDN是可消化粗蛋白、可消化粗纤维、可消化无氮浸出物与2.25

倍可消化粗脂肪的总和。TDN虽意质量为单位,但TDN可与DE进行转化,1gTDN等于4.4kalDE。

24、淀粉价:1千克淀粉在阉肉牛体内沉积脂肪的质量或能量被定义成一个淀粉价。其他营

养物质或饲料在阉肉牛体内沉积的脂肪量与淀粉沉积的脂肪量(或能量)相比,就是其本身的淀粉价。

25、非淀粉多糖:植物组织中除淀粉以外所有多聚糖的总称。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

胶、木质素等,半纤维素又包括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

非淀粉多糖对单胃动物抗营养作用机理:1、降低物理消化的有效性,延缓食糜的排空时间,抑制动物的采食量。2、与酶或底物结合,导致营养屏障,降低化学消化的有效性。3、为后肠细菌提供营养底物,改变肠道微生物群落,加剧宿主和细菌之间的养分竞争4、加快胃肠道黏膜的更新,导致消化酶代偿性分泌,内源性物质损失增加。

如大麦日粮中的β-葡聚糖与胰酶非特异性结合,导致胰腺代谢性分泌胰酶。(添加酶制剂可以消除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非淀粉多糖酶通过把大分子聚合物降解为较小的聚合物,降低肠道食糜的粘性,同时破碎细胞壁,释放更多可利用的营养成分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最终消除NSP的抗营养作用。)

26、寡糖: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小聚合体,介于单糖与高度聚合的多糖之

间,又称低聚糖,可以分为普通寡糖(蔗糖、麦芽糖,主要局限为a-1,4糖苷键连接的寡糖)和功能寡糖(果寡糖、甘露寡糖、异麦芽寡糖。它们a-1,4糖苷键比例少,不能被消化道前部消化,直接进入盲结肠)。

寡糖的营养和益生作用:1、促进机体肠道内微生态的平衡。有些寡糖可以作为营养物质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利用,而大肠杆菌肠杆菌对寡糖利用率低,因此这些寡糖可以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2、结合并排出外源性病原菌。有些寡糖能够与消化道黏膜表面或者病原菌结合,从而减少了病原菌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结合的机会,这样外源病菌就会被排出体外。3、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4、寡聚糖的能量效应。尽管寡糖不能被小肠消化,但在大肠可被微生物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提供能量。

27、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

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EFA的营养和生理作用:1、作为生物膜的构成物质。线粒体膜、质膜和细胞膜的双层磷脂中富含花生四烯酸。对正常细胞膜的功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2、花生四烯酸是合成前列腺素、血栓素、白三烯等的前体。这些物质对心血管、血液凝集、免疫具有重要作用。3、调节胆固醇代谢。胆固醇通过与EFA结合以易溶性的胆固醇脂的形式在动物体内转运,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4、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的不通透性。

EFA缺乏症:1、皮肤病变:出现角质鳞片,水肿、皮下血症,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强。2、影响生产性能:生长速度下降、饲料利用率下降、产奶量减少。3、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4、引起繁殖动物繁殖力下降,甚至不育。

28、n-3脂肪酸:碳链末端的甲基碳原子称为欧米伽碳原子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碳原子作为

1位碳原子,依次计算其碳原子顺序并标记双键位置。n-3即表示第一个双键位于欧米伽第三和第四位碳原子之间。

29、共轭亚油酸:是一组亚油酸异构体,是一类具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双烯酸的位置和几何

异构体的总称。

30、EAA(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动物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

氨基酸。

31、NEAA(非必须氨基酸):动物体自身能合成,无需由饲料提供的氨基酸。

32、LAA(限制性氨基酸):与动物需要量相比,饲料(粮)中含量不足的EAA。由于他们的

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满足需要程度最低的为第一LAA,依次为第二、三、四……等LAA。

33、半必需氨基酸:指机体内以必需氨基酸作为前体合成的氨基酸,反应是不可逆的。饲粮

中补充半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对应的必需氨基酸。例如,蛋氨酸可以合成半胱氨酸和胱氨酸,苯丙氨酸可以氧化成酪氨酸,由甘氨酸合成丝氨酸。半胱氨酸和胱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就是半必需氨基酸,饲粮中补充相应的必需氨基酸可以满足动物对半必需氨基酸的需要,补充半必需氨基酸不能满足动物对相应必需氨基酸的需要。34、条件必需氨基酸:动物在某一生长阶段或生理状态下,内源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

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35、氨基酸之间的拮抗:饲粮中某一种或几种氨基酸的浓度过高情况下,影响其他氨基酸的

吸收和利用,降低氨基酸的利用率。氨基酸拮抗作用机理主要是肠道吸收过程中、肾小管重吸收过程中转运体的竞争,代谢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36、氨基酸平衡:饲粮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和数量与动物需要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和数量一致性

的程度。一致性越高,饲粮氨基酸越平衡,营养价值越高。

37、氨基酸的互补:不同饲粮原料在氨基酸含量和比例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两种或多种饲

料原料的搭配,可以取长补短,弥补个别原料氨基酸组成上的缺陷,改善饲粮氨基酸平衡,提高总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38、IP(理想蛋白):指饲料或日粮蛋白质中各种AA平衡的一种理想模式,或者说饲料中蛋

白质的AA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要蛋白质的AA组成和比例一致。当饲料/日粮中EAA的含量和比例接近IP模式时,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率接近100%。

39、RDP(瘤胃降解蛋白):为微生物所降解的蛋白质。

40、瘤胃氮循环:瘤胃中微生物分解产生的氮被瘤胃壁吸收后,经门静脉输送到肝脏,并在

肝脏中转化成尿素,转化的尿素部分经血液和唾液返回瘤胃,另一部分经过肾脏随尿排出,这一过程称为瘤胃氮循环。

41、必须矿质元素:动物体内存在的矿质元素,有一些在动物生理和代谢过程中有明确的功

能,必须由饲料提供,供给不足则产生特有缺乏症,及时补充则症状减轻或消失的矿质元素称为必须矿质元素。

42、微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0.01%的元素。:Fe、Cu、Zn、Mn、I、Se、Co、

Mo、Cr、F、Sn、V、Si、Ni、As等。

43、常量矿质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0.01%的元素:Ca、Mg、P、K 、Na、Cl、S

44、维生素拮抗物:指那些与维生素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却不具有维生素生理功能的物质。

它可以代替辅酶中维生素的位置,从而削弱或者阻止维生素与酶的结合,使酶活性丧失。

因此,在饲料中之要存在少量的某种维生素拮抗剂,很快就会引起钙维生素的缺乏症。

45、消化实验:以测定动物对饲料养分的消化能力或饲料养分的可消化性为目的的试验。

46、析因法:根据构成动物总需要量的各个不同的部分进行剖分,把不同部分的需要量加在

一起即为总需要量。一般来说,按照析因法计算总的需要量等于维持的需要加上生产的

需要。

47、综合法:不区分动物因为不同生产目的和生产性能而导致需要量的不同,只考虑总的需

要量。

48、氮平衡试验:依据物质不灭定律,根据动物摄入的饲料氮与粪氮和尿氮排出量之间的差

异,来反映动物体组织蛋白质数量的增减情况,从而评定饲料蛋白质在动物体内的利用效率。

49、碳氮平衡试验:碳氮平衡试验事故及动物对能量的需要和评定饲料能量利用效率的试验

方法,此法主要适用于生长育肥动物,前提是假设机体能量的沉积和分解只有脂肪和蛋白质。碳氮平衡试验实际上是碳平衡与氮平衡的结合,通过氮平衡可以测定动物体内蛋白质沉积量,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碳平衡试验,则可测定动物体内脂肪的沉积量,进而可以推算出能量的沉积量。

50、维持:指健康动物体重不增不减、不进行生产、体内各种营养素处于收支平衡时的状

态。

51、维持需要:维持状态时,所有营养物质仅用于维持生命的基本代谢及必要的活动,此时

动物对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几位维持需要。维持需要包括对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的需要。

51、基础代谢:指健康正常的动物在适宜温度和绝对安静的环境中,空腹、清醒、静卧、放

松状态下,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谢。

52、饥饿代谢:指处于适宜环境温度下,健康和营养状况良好的动物绝食到一定时间,达到

空腹条件时所测得的能量代谢叫绝食代谢。

53、随意运动:广义指动物生存过程中所进行的一切有意识的活动。这里指在绝食代谢基础

上,动物为了维持生存所必须进行的活动。

54、内源尿氮、(EUN):动物在维持生存过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体蛋白净分解经尿中排除

的氮。实际指采食无N日粮后,从尿中排出的数量稳定的N

55、代谢粪氮(MFN):采食无N日粮后,从粪中排出的数量稳定的N

56、体表氮损失:只动物在维持状态下,经皮肤表面损失的氮,主要包括:皮肤表皮细胞脱

落;毛发衰老脱落;体蛋白代谢的尾产物经皮肤汗腺排泄等。

57、生长:生长是极其复杂的生命现象:

?从物理的角度看,生长是动物体尺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

?从生理的角度看,则是机体细胞的增殖和增大,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的日趋完善;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看,生长又是机体化学成分,即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水分等的积累。

58、肥育:肥育是指肉用畜禽生长后期经强化饲养而使瘦肉和脂肪快速沉积。

59、孕期合成代谢(妊娠效应):妊娠母猪喂以与空怀母猪相同的日粮时,除能满足一窝仔

猪和乳腺组织增长的需要外,母体本身增重也高于空怀母猪的现象。

60、奶牛能量单位(NND) :l kg含脂4%的标准乳所含产奶净能3.138MJ作为一个“奶牛能

量单位

61、乳汁校正乳(FCM):将不同乳脂含量的乳校正到含乳脂4%的标准状态,校正后含

乳脂4%的奶叫FCM。

62、非脂固形物SNF:牛奶中除了脂肪和水以外的物质的总称。包括蛋白质类、糖类、维生

素类等。

63、固形物校正乳(SCM):当乳脂率低于2.5%时,可根据乳脂量和非脂固形物含量,折算

成含乳脂4%和非脂固形物8.9%的产奶量,即固形物校正乳。

64、营养需要:指动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维持生命健康、正常生长和良好的生产性能对

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数量的最低要求,它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65、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

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

66、微生态营养学:根本任务是研究动物肠道微生态环境及其与动物营养之间的关系,并建

立微生态营养调控措施,维持动物正常微生态平衡,促进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67、分子营养学:主要研究营养物质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分子水平上揭示营养物质在

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机制和生理功能,评价动物营养需要量和饲料养分生物利用效率。

68、免疫营养学:主要研究营养状况和免疫机能的相互关系,他从免疫学的角度研究营养原

理和营养需求模式,进而指定最佳营养方案,对保障动物健康具有重要的预防价值和实践意义。

69、动态营养需要:分别估计任意时期(体重)及不同生长速度(日增重及瘦肉沉积量)的

营养需要。

70、精确饲养:通过精确的饲料配制和科学的饲喂技术是动物的营养需要得到准确满足。实

施精确饲养,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71、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用于提高畜、禽的健康水平的人工培养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调整

畜、禽体内的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是激发动物自身有益菌种繁殖增长,同时抵制有害菌系生长的微生物制品。

72、同型乳酸发酵:在同型乳酸发酵菌,如双球菌属、链球菌属及乳酸杆菌属等作用下,葡

萄糖经EMP途径降解为丙酮酸后,不经脱羧,而是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直接被还原为乳酸的发酵过程。

73、淀粉:葡萄糖通过a-1,4糖苷键或者a-1,6糖苷键聚合而成的同质多糖。

74、纤维素: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聚合而成的同质多糖。

75、半纤维素:葡萄糖、木糖、果糖、甘露糖和阿拉伯糖等聚合而成的异质多糖。

76、皂化价:完全皂化1克油脂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77、人造木质素:蛋白质肽链上的氨基酸残基与碳水化合物中的半纤维素结合生成类似于木

质素的聚合物,不能被反刍动物或者瘤胃微生物消化,通常称为人造木质素。

78、美拉德反应:蛋白质加热150℃以上,干燥的条件下蛋白质肽链上的游离氨基与还原

糖的醛基形成一种氨糖复合物,不能被蛋白酶消化,称为美拉德反应。

79、酸值:不加热时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80、碘价:完全氢化100克油脂所需碘的毫克数。反映油脂的不饱和程度。

81、脂肪的氧化:包括自动氧化和微生物氧化。自动氧化是一种自由基激发的氧化反应,指

室温下脂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形成脂过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醛和醇的过程。微生物氧化实质是微生物产生的脂氧化酶所催化的氧化。

82、蛋白质周转代谢:老组织不断的更新,更新的组织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而又继续合成

组织蛋白质的过程。

83、尿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1、瘤胃PH。当瘤胃液偏碱性时,尿素的水解产生的氨多多以游离氨存在,大量的氨在

短时间通过瘤胃进入血液,造成中毒;当瘤胃液偏酸性时,大部分氨以铵离子存在,通过瘤胃比进入血液的速度变慢就,合成菌体蛋白数量增加。

2、饲粮蛋白质水平。蛋白质水平越低,反刍动物利用尿素合成菌体蛋白的效率就越高。

3、饲粮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饲粮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为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能量,

为菌体蛋白合成提供碳架,从而增加尿素氮的利用,提高菌体蛋白的合成量。

4、饲粮中矿质元素含量。硫参与合成瘤胃微生物菌体蛋白,瘤胃微生物能有效利用无机

硫化合物,合成韩含硫氨基酸和维生素,钴是瘤胃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12的原料,缺乏时维生素B12合成缓慢,影响尿素的利用。

84、尿素私用应注意的问题:

1、适应期,尿素对动物味觉有刺激性,突然增加尿素,会降低采食量,因此尿素应缓慢

增加到需求量。

2、控制用量。尿素安在饲粮中的含量不能超过干物质的1%

3、合理搭配饲粮,将尿素与谷物精料混合饲喂,促进碳氮同步释放

4、适量降低饲粮蛋白质含量,当饲粮已有大量非蛋白氮饲料时,减少或不用尿素

5、避免与水同时饲喂,因为尿素在水中分解速度快

6、避免与含脲酶高的饲料,如大豆等混喂

7、3月龄以下的反刍动物由于瘤胃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应禁止使用尿素

8、发现尿素中毒,用2%的醋酸溶液灌服。

85、动物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排泄物的污染;

2、有毒有害气体(氨、硫化氢)

3、氮磷污染

4、微量元素及重金属污染

5、抗生素等药物残留

86、保护环境的营养措施:

1、准确预测动物的营养需求

2、利用理想蛋白技术配制饲粮,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减少氮的排放量

3、应用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养分利用和消化率

4、限制某些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5、合理调制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87、1.钙的功能:①调节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当体液中钙离子浓度下降时,肌肉神经兴

奋性增高,导致痉挛。

②促进血液凝结,钙离子可以激活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③钙是体内许多酶的激活剂,如胰蛋白酶,a-淀粉酶

④钙离子的传递控制细胞对信号的反应。如肌肉细胞对神经传递产生反

钙的缺乏症:幼龄动物出现佝偻病,生长发育延缓;

成年动物出现软骨症

乳牛产犊后产生乳热症(激素调节不良);

母鸡表现为软喙,蛋壳变薄,产软壳蛋,产蛋量下降;

2.磷的功能:①磷脂是细胞膜的成分

②磷参与构成ATP、磷酸肌酸等高能分子

③遗传物质如DNA、RNA的成分

④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如磷酸吡哆醛、焦磷酸硫胺素、辅酶Ⅰ、辅酶Ⅱ

磷的缺乏症:食欲丧失、异食癖、缺磷成年动物易患软骨症

3.镁的功能:参与牙齿和骨骼的组成

调节肌肉神经兴奋性,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氧化磷酸化需要镁

激活多种酶,尤其是与ATP有关的酶

参与DNA、RNA、蛋白质的合成

镁的缺乏症:主要发生在反刍动物,多发生于缺镁地区及晚冬和早春放牧季节

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缓慢、过度兴奋、痉挛和肌肉抽搐,严重时可导

致昏迷死亡,

4、钠的功能: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

与其他离子协同参与维持肌肉神经的兴奋性

参与神经传导

参与细胞转运葡萄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钠的缺乏症:食欲消化机能减退生长受阻、饲料利用效率降低,猪缺钠会相互咬尾,鸡出现产蛋率下降体重减轻以及啄癖

5、钾的功能: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

钾与钠氯一起调节体液渗透压和保持细胞容量起着重要作用

钾的缺乏症:厌食、生长阻滞、肌肉软弱、异食癖和饲料利用率下降

6、氯的功能:以盐酸及盐酸盐的形式作为胃液的组成成分

与a-淀粉酶形成复合物从而增进此酶的活性

与钾钠共同为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氯的缺乏症:在母鸡饲粮中很重要,可使生长受阻,出现神经症状,最终可导致死亡哺乳动物缺氯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受损,皮肤内脏肌肉氯含量明显减少

7、硫的生理功能:构成氨基酸(蛋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含硫维生素(硫胺素和生

物素)以及激素(胰岛素),主要通过上述氨基酸、维生素和激素发挥其生理功能

硫缺乏症:食欲丧失、消瘦、角、蹄、爪、羽毛、毛生长受阻

8、铁的生理功能:运输作用:主要用于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这两种蛋白质中的铁作

为氧的载体保证血液和肌肉氧和二氧化碳的正常运输

酶的成分:铁是许多酶(细胞色素酶、过氧化物酶)与机体内细胞生物

氧化和电子传递有密切关系

铁的缺乏症: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过少、黏膜苍白、呼吸加快

9、铜的生理功能:参与铁的代谢,促进红细胞的形成

酶的成分,如超氧化物歧化酶、酪氨酸酶和铜蓝蛋白等

参与胶原和弹性蛋白的合成

维持中枢系统的完整性

是形成头发和羊毛的色素所需要的

铜的缺乏症:缺铜性贫血:因为铁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

导致神经症状,羔羊共济失调

骨骼异常畸形,骨关节肿大

羊毛品质变差,表现为脱毛硬毛羊毛褪色

10、锌的生理功能: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如碳酸酐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

锌使胰岛素的组成成分

维持上皮细胞和被毛正常形态、生长和健康的作用

维持生物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锌的缺乏症:皮肤不完全角质化。以2~3月龄猪多发病。表现为皮肤干燥粗厚,并形成污垢状结痂物;家禽表现为羽毛发育异常,羽毛末端磨损;绵羊表

现为易脱毛

11、硒的生理功能:抗氧化作用:以谷光氨肽氧化酶形式发挥氧化作用

T4转变为T3所需要的5‘脱碘酶是一种含硒酶

参与辅酶A、Q的生物合成,也是细胞色素的组分,故与电子传递

有关

硒的缺乏症:反刍动物的白肌病和雏鸡的渗出性素质症是硒和维生素E缺乏综合

征,缺硒鸡患胰腺变性、克山病、猪患肝硬化

12、锰的生理功能:参与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

维持骨骼正常生长

与正常繁殖有关

许多酶的激活剂

锰缺乏症:雏鸡发生滑腱症;

产蛋母鸡导致产蛋率下降,蛋壳变薄;

猪出现跛脚症

88、益生素:可以直接饲喂动物并通过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生长和

高饲料利用率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养物。

89、采食量的意义:1、采食是动物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只有经过采食饲料才能进入消化

道,才能被消化吸收和利用。

2、采食量是指导动物生产的基础。为获得最大的生长速度和高产蛋率,

肉鸡、蛋鸡的饲养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为了避免饲料的浪费,育肥

猪的饲养采用定时定量采食的方式;未获得最好的体况和繁殖性能,

妊娠母猪采用限制采食的方式,为获得肥鹅肝、填鸭等产品采用强制

饲养的方式。

3、采食量是调控动物经济效益的手段。动物处于维持代谢时饲料的利

用效率最高,但生产效率最低;动物处于生产代谢时,饲料利用率逐

渐降低,而生产效率逐渐升高。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雕空采食量来

解决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之间的矛盾。

4、采食量是决定营养物质含量的因素。要满足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量就必须考虑饲粮营养物质的浓度和采食量两个方面。

90、消化率的影响因素:1、动物因素:A、动物种类和品种。不同的动物因其消化道的结

构和容积、消化酶的种类和数量、微生物消化的位置和

能力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消化力

B、年龄及个体差异。

2、饲料因素:A、种类。饲料种类不同,营养物质含量差异大,

消化性也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幼嫩青绿饲料消化

率大于干粗饲料,植物籽实大于茎秆。

B、饲料的化学成分。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高时,碳

水化合物含量相对低时,粗蛋白和其它有机物的消化率

随蛋白质水平升高而升高,反刍动物变化趋势更为明显;

随着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增加,有机物质的消化率下降,

这在非反刍动物中反应明显。

C、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指

的是饲料中或者从外界进入饲料中阻碍养分消化吸收的

微量成分。蛋白酶抑制剂、单宁等抑制蛋白质的消化。

D、饲料的加工。适当的加工处理可以改变饲料的

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如适当的加

热、膨胀和膨化有利于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消

化率。

3、饲养管理技术:A、饲养水平。动物采食过量,胃肠壁压力增大,

消化酶分泌量相对减少,食糜混合不充分,饲料的消化

率必然降低

B、饲养条件。在温度适宜、卫生健康的条件下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高于恶劣环境。

C、饲料添加剂。在饲粮中适当的添加抗生素、

酶制剂、益生素等添加剂可以不同程度改善动物消化器

官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饲料消化率。

91、反刍动物瘤胃蛋白质消化特点:1、可以利用非蛋白氮合成微生物菌体蛋白和必需氨基

酸。2、可以利用劣质蛋白质合成微生物菌体蛋白,利用非必需氨基酸

合成必需氨基酸,提高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3、大量蛋白质在瘤胃中

被微生物降解,存在能量和蛋白质的双重损失。4、瘤胃蛋白质降解率

不仅决定了过瘤胃蛋白的数量,也影响着微生物蛋白的合成量。适宜

的瘤胃蛋白质降解率有利于充分发挥瘤胃的消化吸收优势,避免饲料

蛋白质的浪费。

92、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1、维持正常视觉。动物缺V A,不能合成足够的视紫质,导致

夜盲

2、保护上皮组织完整。缺V A,粘多糖合成受阻,引起上皮组

织干燥和过度角质化

3、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缺V A,骨骼发育不良,压迫神

经中枢,导致神经系统机能障碍,如共济失调。

4、促进性激素的形成。、

缺乏维生素A的症状:鸡:食欲减弱,生长阻滞,喙交错,角膜过度角质化,患干眼症。口

腔、食管和唾液腺管道过度角质化。

猪:皮肤粗糙、增生、角质化,出现干眼症和失明,运动失调,繁

殖功能紊乱。

93、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1、VD是促进骨骼正常钙化所必需的。

2、1,25-双羟维生素D3在肠细胞内促进钙结合蛋白的形成,增

加钙磷的吸收,促使肾小管重吸收钙和磷酸盐

3、1,25-双羟维生素D3和降钙素、甲状旁腺素一起维持血钙血

磷的正常水平。

VD缺乏症:与钙缺乏症相似

94、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1、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生物膜的完整性。

2、维护肌肉正常功能,促进细胞复活,防止肌肉退化

3、促进促甲状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成。

4、促进性激素的分泌,改善生殖机能。

VE缺乏症:反刍动物患白肌病,猪患肝硬化,母猪繁殖功能紊乱,雏鸡患小脑软化,渗出性素质

95、维生素K的生理功能:1、参与凝血美元的合成,维持正常凝血

2、预防细菌感染

3、是羧化酶的组成成分,在钙结合蛋白形成过程中起羧化作用,

故与钙的代谢有关

VK缺乏症:凝血时间延长,出血不止。皮下广泛性出血、贫血。

96、硫胺素缺乏症:鸡:多发性神经炎,头向后仰,角弓反张、痉挛、瘫痪、倒地不起。呈

仰天观星状。

97、核黄素缺乏症:雏鸡:爪卷曲麻痹症,趾向内弯曲成拳状。仔猪弱小或者死亡并水肿

98、泛酸缺乏症:鸡:喙角和肛门有痂块,脚有裂缝出血,眼睑肿胀。

猪:四肢运动失调,后肢鹅步或狗坐式

99胆碱缺乏症:雏禽患胫骨粗短症症状与缺锰相同

仔猪运动失调,四指向外,腿部呈八字,成狗样坐姿

100、烟酸缺乏症:鸡典型症状是黑舌症,舌暗红发炎,舌尖白色。

猪出现癞皮症,皮肤生痂,呈鳞片状皮炎

101、吡哆醛缺乏症:家禽:盲目转动,翅下垂,腿软弱,以胸着地。雏鸡异常兴奋,不自

控的奔跑,并伴有吱吱叫声

猪:痉挛及四肢运动失调,小红细胞异常的血红蛋白过少性贫血102、生物素缺乏症:猪蹄裂,后肢痉挛。

鸡滑腱症,脚开裂出血类似泛酸缺乏症。

103、叶酸:鸡羽毛生长不良,褪色,产蛋率孵化率下降。

猪被毛稀少,脱毛,下痢,母猪繁殖功能泌乳功能紊乱。

104、维生素B12缺乏症:家禽:羽毛粗乱,发生肌胃粘膜炎症,肌胃糜烂

105、全粪法优缺点:操作繁琐、工作量大。要求准确记录实验动物采食量,并须收集全部粪便,准确收集全部粪便难度大,但该方法准确度高。

指示剂法优缺点:可以减少全部收粪法每日收集记录动物采食量和排粪量,省时省力。

只能相对准确地测定整个饲料的能量、干物质和有机物的消化率,很

难找到一种完全不被吸收和回收率高的指示剂,必须用全粪法进行校

正。

体外法的优缺点:不需要饲料动物,节约人力物力时间,在具备常规饲料成分分析的实

验室中,购得胃蛋白酶和猪小肠液冻干粉后即可操作。由于未涉及大

场内的消化作用,体外法也不可能完全模拟体内的消化过程,所以上

述测得的结果与体内发存在一定的差异。

106、国际饲料分类:1、粗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等于18%为第一条件,以风

干物质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如秸秆。

2、青绿饲料:凡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新鲜饲草

3、青贮饲料:以新鲜天然植物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以乳酸菌

为主的微生物的发酵后调制的饲料。

4、能量饲料:粗纤维小于18%,粗蛋白小于20%,每千克绝干物质

含10兆焦以上的饲料。玉米、小麦

5、蛋白质补充料:粗纤维小于18%,粗蛋白高于20%。鱼粉

6、矿物质饲料

7、维生素饲料

8、饲料添加剂

107、饲料青贮原理:利用原料中的乳酸菌在切碎的青饲料及其流出的汁液进行密闭条件下的厌氧发酵,并产生大量乳酸,使青饲料的PH降低到4以下,杀灭或抑制其他

有害杂菌及其生物学活动,从而达到完好保存青饲料和供长期饲用的目的。

青贮意义:1、减少营养损失,并保存鲜饲料的优良品质。青绿饲料在密闭厌氧条件

下保存,机械损失少。贮存过程中氧化分解作用减弱,养分损失少,一般不超过10%,青贮可使青饲料中90%以上的胡萝卜素得以保存。2、长期保持青饲料的青鲜状态,并且常年供应。3、青贮可提高家畜的适口性。经发酵后的饲料具有酸香味、柔软多汁、适口性好。4、提高饲料品质,扩大饲料来源。一些特殊气味质地粗硬的植物经过青贮发酵后,可成为较好的家畜饲料。5、青贮饲料单位容积内贮量大,便于大量贮存,是一种经济又安全的贮存方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农大动物营养博士考题Word版

2009年中国农科院动物营养博士考题真题 名词解释 peND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问答任选四 举例说明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方法? 奶牛低乳汁综合症的原因及研究进展? 以畜禽为例说明热境应激对其的影响 叶酸的生物学功能、缺乏症,叶酸与Vb12的关系 英国、美国、中国的能量体系有什么不同?能量体系之间的换算公式论述任选二 以畜禽为例说明幼年动物的生长对成年的影响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营养中的营养及研究进展 营养平衡对动物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以单胃或反刍动物为例说明纤维素与对它营养素吸收的影响及平衡对动物健康的意义 2008中国农科院动物营养博士考题真题 简答题 1.反刍动物限制性氨基酸的研究方法?对比动物产品和食糜氨基酸 组成的差异进行计算,如单个氨基酸的消化道灌注,乳腺氨基酸的吸收,必需AA的消化道灌注、AA吸收率的方法评定AA的限制性顺序 r275 2.必需脂肪酸?猪的脂肪消化,吸收,代谢? 3.家禽碘的营养?R319

4.犊牛消化生理特点?R377,R131,R401 论述题 1.瘤胃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2.共轭亚油酸对猪生长性能的作用机制?P141 农科院畜牧所<<动物营养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6年 1、如何评价锰的生物利用效率,影响其利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蛋白质周转及其影响因素 3、营养素对猪免疫功能所起的作用以及寡糖如何发挥功能性作用 4、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脂肪代谢的区别,共轭亚油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如 何通过营养手段进行调控 5、综合分析基因、环境和营养对畜禽肉品品质的影响 农科院畜牧所<<动物营养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5年 1、阴阳离子平衡在家禽上的作用、应用(20分) 2、断奶仔猪的营养生理特点?怎样做好仔猪的饲料添加剂?(20分) 3、提高奶牛小肠AA消化率的方法措施(20分) 4、酶制剂的最新研究。你的观点与看法。(20分) 5、现在我国畜牧业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你作为一名农业科学研究者的看法。(20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试题知识讲解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 学试题

《生物化学》复习一 一、填空题 1、在电场中蛋白质不迁移的pH叫做。 2、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提出与酶促反应速度关系的数学方程式。即米-曼氏方程式,简称米氏方程式。 3、TPP的中文名称是,其功能部位在噻唑环上。 4、催化果糖-6-磷酸C-1磷酸化的酶是。 5、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限速反应步骤是由催化的。 6、 CoQ是电子传递链中惟一的组分。 7、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能使某种蛋白质的溶解度增高的现象叫做。 8、tRNA的氨基酸臂上含有特殊的结构。 9、维生素D3是由其前体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成。 10、在糖无氧酵解中,唯一的氧化发生在分子上。 11、尿素循环中产生的鸟氨酸和两种氨基酸不是蛋白质氨基酸。 12、因为核酸分子具有,所以在260nm处有吸收峰,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13、α-酮戊二酸在大多数转氨酶催化的反应中具有汇集的作用。 14、在哺乳动物体内由8分子乙酰CoA合成1分子的软脂酸,总共需要消耗 分子的NADPH。 15、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叫作。 16、大多数蛋白质中氮的含量较恒定,平均为 %。 17、核苷酸的主要合成途径为。 19、痛风是因为体内产生过多造成的。

20、黄嘌呤氧化酶既可以使用黄嘌呤又可以使用作为底物。 二、解释概念题 1、退火: 2、氧化磷酸化: 3、脂肪酸的β-氧化: 4、转氨基作用: 5、磷氧比值(P/O): 三、判断题 【】1、利用双缩脲反应可以确定蛋白质的水解程度。 【】2、tRNA分子中用符号Ψ表示假尿嘧啶。 【】3、在任何条件下,酶的Km值都是常数。 【】4、生食胡萝卜可以有效地补充维生素A。 【】5、沿糖酵解途径简单逆行,可从丙酮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6.酶的抑制剂可以引起酶活力下降或消失,但并不引起酶变性。 【】7.用双倒数作图法可求出别构酶的Km值。 【】8.人类缺乏V B1会产生脚气病。 【】9.发酵可在活细胞外进行。 【】10.三羧酸循环是分解和合成的两用途径。 四、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特点?【】 A. 天然蛋白质多为右手螺旋 B. 肽链平面充分伸展 C. 每隔3.6个氨基酸螺旋上升一圈 D. 每个氨基酸残基上升高度为0.15nm 2、下述氨基酸中哪一种最有可能出现在球状蛋白质分子的表面?【】

中国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4) 一、判断题(共20分,每小题1分,正确者在括号内打“√”,错误者打“×”) 1.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出一小部分作为分析材料的过程,称为采样。() 2.试样溶解后,有的将溶液全部进行分析,有的则把它定量地稀释到一定体积,然后定量取其一固定体积进行分析,取出的部分叫等分部分。() 3.土壤样品的采集之后,必须风干、粉碎、过筛,以增加其均匀程度,也便于以后的处理。() 4.系统误差是由于一些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 5.同一分析试样在多次重复测定时,平均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叫精密度。 ()6.正态分布曲线清楚地反映了随机误差的规律性、对称性、单峰性、抵偿性。()7.滴定分析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正确操作。() 8.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KMnO4是基准物质。() 9.根据质子理论,凡是给出质子的物质是碱,凡是接受质子的是酸。() 10.某样品真值为25.00%,测定值为25.02%,则相对误差为-0.08%。() 11.分析天平底盘下的垫脚螺丝是调节天平零点的。() 12.用间接法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要加入少量的NaOH以维持Na2S2O3溶液的微碱性。() 13.郎伯比耳定律适用于一切均匀的非散射的吸光物质。() 14.H原子量=1.0079,S原子量=32.06,故H2S的摩尔质量为34.0758。() 15.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都等于1mol.L-1时的电极电位,称为标准电位。它是一个常数,不随温度而变化。() 16.酚酞和甲基橙都有可用于强碱滴定弱酸的指示剂。() 17.ε在分光光度分析中表示摩尔吸光系数。() 18.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称为比色法。() 19.铬黑T指示剂在pH=7~11范围使用,其目的是为减少干扰离子的影响。()20.多元弱碱在水中各形体的分布取决于溶液的pH值。() 二、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1、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1)△r G mθ越负,反应速度越快。(2)△r H mθ越负,反应速度越快。 (3)活化能越大,反应速度越快。(4)活化能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2、满足下列哪组条件的反应可自发进行? (1)△r H>0,△r S>0,高温。(2)△r H>0,△r S>0,低温。 (3)△r H<0,△r S<0,高温。(4)△r H>0,△r S<0,低温。 3、已知下面四个反应的△H°298,其中液态水的标准生成热是: (1)2H(g)+O(g)=H2O(g) △r H mθ298(1) (2)H2(g)+1/2 O2(g)= H2O(1) △r H mθ298(2) (3)H2(g)+1/2 O2(g)= H2O(g) △r H mθ298(3) (4)H2(g)+ O(g)= H2O(1) △r H mθ298(4) 4、在HAc溶液中,加入NaAc会导致: (1)同离子效应(2)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3)盐效应(4)降低溶液中Ac-浓度 5、在密闭溶器中,A、B、C三种理想气体建立化学平衡,它们的反应是:A+B=C,在相同的温度下若体积缩小2/3,则平衡常数为原来的: (1)3倍(2)2倍(3)9倍(4)不变 6、由电对MnO4-与Mn2+与Fe3+/Fe2+组成原电池,已知电对MnO4-/ Mn2+的φθ大于Fe3+/Fe2+ E°值,若增大溶液的PH值,原电池的电动势将: (1)增大(2)减小(3)不变(4)无法判断 7、下述何种物质不能起酸的作用: (1)HSO4-(2)NH4+ (3)H2O (4)NaH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及经典期末试题和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绪论 ★1、名词解释: 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的能力大小。 ★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答: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定量规律,形成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动物产品的高效生产、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长期维护的动物营养科学指南,使动物生产在土壤----植物----动物 ----- 人食物链中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为维持食物链的高效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任务:(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答:(1)保障动物健康(2)提高生产水平与 50 年前比较,现代动物的生产水平提高了 80-200%。其中,营养的贡献率占 50-70%。(3)改善产品质量(4)降低生产成本动物生产的总成本中,饲料成本占 50-80% (5)保护生态环境 ★4 学习动物营养学的意义 答:(1)研究养分的摄入与动物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定性定量规律,可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维持动物生产的高效进行。(2)有助于揭示动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动物与人及环境的互作关系,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3)研究饲料的营养本质以及降低饲料投入和成本的方法,使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保持持续发展。(4)研究营养物质利用的过程和饲料加工、饲喂、环境等对饲料利用的影响,为饲料加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5、生产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答:(1)提高动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2)调控养分的摄入和排泄量,影响环境质量; (3)保障动物产品对人类的食用安全。1)缺乏动物组织代谢和生长的细胞调节和分子调节过程的基本知识。2)缺乏对动物与其消化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了解。3).对营养与遗传、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环境及动物福利、营养与产品品质等关系的研究十分薄弱。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时,动物营养需要的含义及需要量有何变化,目前知之极少。4.)动物达到最佳生产性能时的采食量及其调控机制与措施了解不足。5)效迅速地检测饲料中养分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以及评定养分的生物利用率的技术尚不完善。6).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各类副产物合成动物的必需养分或其前体物的研究十分有限。7).缺乏准确、客观评定动物福利要求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要求:1.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2.了解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比较;3.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1.名词解释: 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CP%=N%×6.25 粗灰分(C 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 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A D F(酸性洗涤纤维) N D F(中性洗涤纤维) ★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概况性强.简单使用。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使用. ★4.简述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 (1)机体或动物产品的构成物质(蛋白质、矿物质、水分、脂肪)---部件(2)动物生产的能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 动力(3)动物生产的调节物质(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添加剂)---- 控制系统 ★5.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答1:元素组成的比较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植物体化学成分含量受生长期、地区、气候影响较大,动物体则相对稳定。)2)元素含量规律 有机元素: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它少无机元素: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3) 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况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化 2 化合物组成的比较 1).水分一般情况下,动物体与饲料植物中都以水分含量最高,但植物变异大,动物变异小。 【(1)植物体水分变异范围很大,可多到 95%,少到 5%;植物整体水分含量随植物从幼龄至成熟,逐渐减少。 (2)动物体水分含量比较恒定,约占体重的 60~70%,一般幼龄动物体内含水多,如初生犊牛含水 75%~80%,成年动物含水较少,相对稳定,如成年牛体内 含水仅 40%~60%。越肥的动物,体内含水量越少,动物体内水分和脂肪的消长关系十分明显。 3)动植物体组织、部位不同含水量不同。 (4)植物的栽培条件、气候、收获期等影响含水量,动物的年龄、营养水平、饲料组成、健康状况也影响体内含水量。】 2).碳水化合物是植物干物质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既是植物的结构物质,又是植物的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糖元和葡萄糖,且含量极少, 通常在 1%以下。 【(1)植物干物质中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占其干物质重量的 3/4 以上。 (2)动物体内完全不含有淀粉和粗纤维等这一类物质。 (3)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日粮的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也有其他特殊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博士面试题

1.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96--97年饲料学 96年饲料学 1. CHO在猪和反刍动物消化代谢的异同 2. EFA的定义及营养功能 3. EAA有哪些 4. 反刍动物如何利用NPN 5. NDF、ADF表示什么意义 6. BV 7. 饲料中抗营养物质 8. HI 9. 尼克酸营养功能 10. Cu的功能 11. 胰液所含E有那些 12. 理想蛋白 97饲料学 1. 试述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不同点 2. 如何评定单胃动物饲料的净能价值 3. NDF、ADF 4. 说明其营养功能:Zn\Cu\Mn\Se\Co 5. 说维生素的功能:核黄素、尼克酸、泛酸、叶酸、维生素K 中国农业大学199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动物营养学) 1、单胃、反刍动物对CH2O代谢的区别。 1、ADF的概念及评定方法。 2、如何评定单胃动物饲料净能值。 3、说明下列元素营养生理作用:Mn、Zn、Se、Cu、Co。 4、说明下列维生素营养生理功能。 中国农业大学1998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动物营养学) 1、名词解释:EAA、理想蛋白、生物学价值、抗营养因子、EFA、NDF、TME测定、HI 测定。 2、解释下列养分的功能:Zn、Cu、Se、Co、Cr、B 3、B5、B4 3、直接、间接能量平衡、C-N平衡方法原理。 4、肉用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对CH2O的消化吸收区别以及转化为增重效率的区别。 中国农业大学1999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动物营养学) 1、名词解释:禽TME、支链AA、益生素、AA有效率、EFA、Ca生理功能、生长素功能、

抗营养因子、ADF、PST对猪的作用。 2、简述单胃、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模式区别及对蛋白质利用效率。 3、举例说明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4、简述直接、间接能量平衡、C-N平衡的原理与方法。 5、简述维生素D对猪免疫的影响及需要检测的指标。 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动物营养学) 1、名词解释:理想抗生素、SEW、饲料法规、DSPP、烟酸的功能、维生素D的功能 2、三种与硒缺乏有关的酶,简述鸡缺硒的症状。 3、设计评价高油玉米的试验方案。 4、为什么单胃动物利用CH2O的效率比反刍动物高? 2001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动物营养试题 1、试解释ADF、NDF、纤维素、半纤维素及其结构组成成分,各有什么特点和营养生理功能? 2、简述Ca的代谢吸收的调节机制? 3、请参照NRC(1998)猪的饲养标准,修订中国猪的饲养标准,并进行经费预算? 4、为什么反刍动物对小麦的能量利用效率(Kf)高于麦秸?几种K值的大小比较? 5、简述过瘤胃蛋白质的测定方法有那些,各有什么特点?如何测定小肠内的真蛋白质消化率? 6、与断奶仔猪免疫机能有关的营养素有那些?哪些是敏感指标?简述营养与免疫关系? 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动物营养学) 家禽氨基酸代谢过程,影响精氨酸代谢的氨基酸有哪几种? 赖氨酸在哪些代谢途径影响精氨酸的代谢? 家禽体内甘氨酸在蛋白质代谢过程的作用?(20分) 2. 论述乳猪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母乳和饲料对断乳前后消化系统发育有何影响? 配制乳猪料应注意事项? 配制乳猪料选用原料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0分) 3. 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 列出当前使用高科生物技术产品主要包括哪些? 请从动物营养学角度对它们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简要评述? (20分) 4. 论述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优缺点? (20分) 5. 动物分子营养学是分子生物技术与动物营养学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 它将在分子水平上解释营养素在动物机体内的代谢过程。你作为未来的动物营养学家,请评述动物分子营养学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0分)

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物理学C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学》C教学大纲 The syllabus of College Physics C 一、课程基本情况 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学》C Course title: College Physics C 课程编号: Course code: 课程总学时: 96 (其中,讲课 96 ) Course duration: 96 lessons. (Contact 96) 课程学分:6.0 Credits: 6.0 课程分类:必修 Course classification: required course 开课学期:春季+秋季 Semester: Spring and fall 开课单位:理学院应用物理系 Open course Unit: Applied physics department, College of Science 适用专业:农科类 Majors: college of agricuture, etc 所需先修课:高等数学 Prerequisite Courses: Advanced mathematics. 课程负责人:革四平王家慧 Instructor: 二、课程内容简介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核心,是技术创新的源泉。物理学中不仅蕴涵着先进生产力,同时也蕴涵着先进文化,对人类的未来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的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创新教育中,《大学物理学》课程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本该程的任务为:①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并掌握正确的认识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②以创新教育为中心,激发创新精神,强化创新意识,加强创新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③提高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和将来获取知识打好基础。

动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A)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函授) 《动物营养学》课程考试(A)卷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 2. 密封线和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A.脚气病 B.多发性神经炎 C.麻痹症 D.佝偻病 10.以下( )的吸收主要是以被动吸收的方式进行吸收。 A.电解质 B.短链脂肪酸 C.水 D.氨基酸 11.反刍动物比单胃动物能更好的利用()。 A.蛋白质 B.脂肪 C.无氮浸出物 D.粗纤维 12.反刍动物使用高精料饲粮时,容易出现酸中毒,饲粮中添加缓冲剂,可以提高瘤胃的消化功能,防止酸中毒,生产中常用的缓冲剂为()。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钠 C.硫酸铜 D.氯化钠 13.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渗出性素质 14.寡肽是含有()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个以上个以上个以下个 15.动物体内缺锌的典型症状为()。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皮肤角质化不全 答: 1、B 2、D 3、A 4、B 5、A 6、A,B,C,D 7、A 8、A 9、B 10、D 11、D 12、A 13、D 14、D 15、D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钙和磷的典型缺乏症有()()()。 2.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非蛋白氮作为氮源时,氮硫比例大于()可能引起硫缺乏。 3.引起动物白肌病是因为动物缺乏微量元素()或维生素()。 4.与家禽产软壳蛋有关的维生素是(),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禽类的硫胺素的典型缺乏症()。 5.寡糖的营养和益生作用表现为()、结合并排出外源性病原菌、()和寡聚糖的能量效应等四个方面。 6.水中有毒的物质包括()、()、()等。 答:1、佝偻病骨质软化症软骨症产褥热任意填三个 2、10-12:1 3、硒E 4、维生素D E 硒多发性神经炎 5、促进机体肠道内微升态平衡调节体内的免疫系统 6、硝酸盐重金属盐亚硝酸盐或氟化物

中农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农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研复试经验 分享 初试排名靠前并不等于录取,压线也并不等于没戏。考研复试,其实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包含学校,本科成绩,复试外语,个人自述,科研经历,论文,笔试,面试。 考研复试是初试过线学生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复试决定着考研的成败,无论是初试中的佼佼者,还是压线者,大意或盲目自大,就意味着自我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相反,把握好复试机会,就能通过复试翻盘逆袭,成功实现自己人生目标。 但是,考研复试备考时间短,缺少学长导师及内部信息,个人自述及笔试面试无从下手,加上各校面试没有显性的统一标准,以及复试淘汰率较低,一般再1:1.2左右(具体还需根据学校及专业情况查证),造成复试难的局面。 面对这一情况,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属于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是畜牧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此专业主要研究单胃动物、禽类、反刍动物、水生动物有关营养方面的问题,以便为获得肉、蛋、奶、毛的高产量、高效率和高质量提供应用基础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此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观测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了解所研究课题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胜任本学科教学、研究和生产技术工作。掌握一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及撰写论文摘要。能熟练地使用微机进行科学计算与文字处理。在各项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开拓创新精神。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属于动物科技学院。有1个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数学(自命)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生物化学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讲解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生物化学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讲解 三、是非题 1.质膜中与膜蛋白和膜脂共价结合的糖都朝向细胞外侧定位。 2.生物膜是由极性脂和蛋白质通过非共价键形成的片状聚集体,膜脂和膜蛋白都可以自由地进行侧向扩散和翻转扩散。 3.膜的独特功能由特定的蛋白质执行的,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膜蛋白的含量越高。 4.生物膜的不对称性仅指膜蛋白的定向排列,膜脂可做侧向扩散和翻转扩散,在双分子层中的分布是相同的。 5.各类生物膜的极性脂均为磷脂、糖脂和胆固醇。 6.主动运转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逆浓度梯度进行,因而需要能量驱动,二是具有方向性。 7.膜上的质子泵实际上是具有定向转运H+和具有ATP酶活性的跨膜蛋白。 8.所有的主动运输系统都具有ATPase活性。 9.极少数的膜蛋白通过共价键结合于膜脂。 10.膜脂的双分子层结构及其适当的流动性是膜蛋白保持一定构象表现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 11.在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可增加膜脂的有序性,限制膜脂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下,胆固醇又可扰乱膜脂的有序性,从而增加膜脂的流动性。 四、名词解释 极性脂中性脂脂双层分子外周蛋白嵌入蛋白跨膜蛋白相变温度液晶相主动运输被动运输简单扩散促进扩散质子泵 五、问答题 1.正常生物膜中,脂质分子以什么的结构和状态存在? 2.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是什么? 3.外周蛋白和嵌入蛋白在提取性质上有那些不同?现代生物膜的结构要点是什么? 4.什么是生物膜的相变?生物膜可以几种状态存在? 5.什么是液晶相?它有何特点? 6.影响生物膜相变的因素有那些?他们是如何对生物膜的相变影响的? 7.物质的跨膜运输有那些主要类型?各种类型的要点是什么?

(完整word版)大学物理教程第4章答案张文杰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思 考 题 4.1 阿伏伽德罗定律指出: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条件下,相同体积中含有的分子数是相等的,与气体的种类无关。试用气体动理论予以说明。 答: 据压强公式 p nkT = ,当压强和温度相同时,n 也相同,与气体种类无关; 4.2 对一定量的气体来说,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当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微观角度看,两种情况有何区别。 答:气体压强是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而产生的平均作用力的结果。当温度不变时,若体积减小,分子数密度增大,单位时间内碰撞器壁的分子数增加,从而压强增大;而当体积不变时,若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增大,分子碰撞器壁的力度变大,从而压强增大; 4.3 从气体动理论的观点说明: (1)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只要适当地增大容器的容积,就可使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2)一定量理想气体在平衡态(p 1,V 1,T 1)时的热动平衡状况与它在另一平衡态(p 2,V 2,T 2)时相比有那些不同?设气体总分子数为N ,p 2< p 1,V 2< V 1。 (3)气体在平衡状态下,则2 2 2 2 13 x y z v v v v === , 0x y z v v v ===。 (式中x v 、y v 、z v ,是气体分子速度v 的三个分量)。 答:(1)由p nkT = 可知,温度升高时,n 适当地减小,可使压强不变; (2) 在平衡态(2p ,2V ,2T )时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较在平衡态(1p ,1V ,1T ) 时小,但分子数密度较大; (3) 因分子向各方向运动的概率相同,并且频繁的碰撞,速度的平均值为零, 速度平方的平均值大小反映平均平动动能的大小,所以各分量平方平均值相等; 4.4 有人说“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的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大”。这样讲对吗? 答:不对,只能说氢分子的速率平方平均值比氧分子的大。 4.5 为什么说温度具有统计意义?讲几个分子具有多大的温度,可以吗? 答:温度的微观本质是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大小的量度,而平均平动动能是一个统计平均值,只有大量分子才有统计规律,讲几个分子有多大温度,无意义。 4.6 试指出下列各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1) 12kT ;(2) 32kT ;(3) 2 i RT ;(4) 2M i RT μ;(5) 32M RT μ。 答:(1)对大量分子而言,当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平均来说,每一个自由度所具有 的能量。 (2)对大量分子而言,当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平均平动动能。 (3)当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自由度为i 的一摩尔理想气体具有的内能。 (4)当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自由度为i 的 M μ 摩尔理想气体具有的内能。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调查问卷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调查问卷 一、个人信息 1、入学时间: 2、性别: 3、培养类别:1)硕士生 2)博士生 3)硕博连读生 4、就读学院:就读专业: 5、本科所学专业是: 二、学习与科研训练情况 6、您认为您所在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学习: 课程学分要求:很大 [ ] 较大 [ ] 一般 [ ] 较少 [ ] 很少[ ] 课程的知识面:很宽 [ ] 较宽 [ ] 一般 [ ] 较窄 [ ] 很窄[ ] 课程的前沿性:很强 [ ] 较强 [ ] 一般 [ ] 较弱 [ ] 很弱[ ] 7、您认为您所在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讲授式 2)启发式或讨论式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其他 8、课程学习的收获: 1)很大[ ] 2)较大 [ ] 3)一般 [ ] 4)较少 [ ] 5)很少[ ] 若有收获主要体现在: 1)理论和专业知识 2)研究方法 3)实验技能 4)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5)文献阅读与研究论文写作: 6)其他: 对论文研究工作的帮助: 1)很大[ ] 2)较大 [ ] 3)一般 [ ] 4)较少 [ ] 5)很少[ ] 若有帮助主要体现在: 1)理论和专业知识 2)研究方法 3)实验技能 4)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5)文献阅读与研究论文写作: 6)其他: 9、您所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内容与本科课程的重复性 (1)很多(2)较多(3)较少(4)没有 10、您所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硕士与博士课程内容的重复性 (1)很多(2)较多(3)较少(4)没有

11、您所在学科是否存在课程合并上课的现象 (1)存在,两门以上(2)存在,一门(3)没有 12、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在培养方案中列出二级学科经典著作的书目及主要学术期刊名称(1)有必要(2)没必要(3)无所谓 13、目前您接受的是以下哪种指导方式? 1)单一导师制 2)双导师制(正副导师) 3)导师指导小组 4)其他(请注明) 您赞成哪种指导方式? 14、您的导师与您讨论您的学位论文及相关研究工作的频率大约是: 1)每星期交流一次 2)每两星期交流一次 3)每个月交流一次 4)每两个月交流一次 5)很少交流 16、您感到收获较大的培养环节,请排序: 1)培养计划制定 2)课程学习 3)课题研究与科研训练 4)学术交流 5)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教育 6)实践能力培养 7)学位论文开题 8)学位论文答辩 17.您在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限依次选两项) 1)自身知识基础和科研能力的制约 2)研究经费不足 3)实验条件差 4)导师指导不充分 5)研究时间不足 6)缺乏学术交流的氛围 7)其他(请注明):

动物营养学模拟考试题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学模拟考试题答案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甘露寡糖或甘露低聚糖)、(低聚果糖或果寡糖)、(寡葡萄糖)(寡木糖)(寡乳糖)(壳寡糖)。任选其中三个都给分。 2. 引起动物贫血症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铁、钴或铜任选其中两个都给分)等和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K、维生素C;任选其中两个都给分)等;引起动物白肌病是因为动物缺乏微量元素(硒)或维生素(E);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E)或微量元素(硒);与家禽产软壳蛋有关的维生素是(维生素D); 3. 食盐缺乏的典型缺乏症包括(厌食、异食癖、咬尾、神经症状,任选其中两个都给分),反刍动物镁缺乏产生(草痉挛或肌肉抽搐)。 4.理想蛋白质中把(赖氨酸)作为基准氨基酸,其相对需要量定为(100),其他氨基酸表示为(相当于赖氨酸的百分数)。 5. 能产生氨基酸拮抗的氨基酸有:赖氨酸与(精氨酸);亮氨酸与(异亮氨酸或缬氨酸);苏氨酸与(丝氨酸)。 7. 缺(铜),毛弯曲减少。缺乏(含硫氨基酸或蛋氨酸或胱氨酸或硫)或(锌或碘或钴或铜),毛易脱落、断裂和强度下降。 8. 水的来源有(饮水)、(饲料水)、(代谢水),水的流失途径是(粪、尿)、(呼吸与蒸发)、(动物产品)。 二、名词解释(30分,每个3分) 1. 动物营养:是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2. 真消化率:在计算消化率时扣除粪便中的内源部分,所得出的消化率为饲料中某种营养素的真实消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饲料中某营养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粪中某营养素-消化道内源某营养素) 素真消化率(%) = ─────────────────────────×100 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习题集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 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 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D.色氨酸E.谷氨酸 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盐键B.疏水键C.肽键D.氢键E.二硫键 4.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biooo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6.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 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 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4 E.在水溶液中 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biooo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C.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 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D.生物学活性丧失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 9.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 A.8B.>8C.<8D.≤8E.≥8 10.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 A.半胱氨酸B.蛋氨酸C.胱氨酸D.丝氨酸E.瓜氨酸 二、多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 1.含硫氨基酸包括: A.蛋氨酸B.苏氨酸C.组氨酸D.半胖氨酸 2.下列哪些是碱性氨基酸: A.组氨酸B.蛋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 3.芳香族氨基酸是: A.苯丙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脯氨酸 4.关于α-螺旋正确的是: A.螺旋中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 B.为右手螺旋结构 C.两螺旋之间借二硫键维持其稳定 D.氨基酸侧链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 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 A.α-螺旋B.β-片层C.β-转角D.无规卷曲 6.下列关于β-片层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是一种伸展的肽链结构 B.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 C.也可由两条以上多肽链顺向或逆向平行排列而成 D.两链间形成离子键以使结构稳定 7.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 A.肽键B.疏水键C.离子键D.范德华引力 8.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 A.pI为4.5的蛋白质B.pI为7.4的蛋白质C.pI为7的蛋白质D.pI为6.5的蛋白质9.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有: A.中性盐沉淀蛋白B.鞣酸沉淀蛋白C.低温乙醇沉淀蛋白D.重金属盐沉淀蛋白10.变性蛋白质的特性有: A.溶解度显著下降B.生物学活性丧失C.易被蛋白酶水解D.凝固或沉淀 三、填空题

中国农业大学2014秋季学期大学物理-在线作业A

大学物理-在线作业_A 用户名:最终成绩:100.0 一单项选择题 1.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切向加速度等于零 加速度不变 法向加速度等于零 速度不变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加速度不变 知识点: 2. 物体不能出现下述哪种情况?() 运动中,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恒相等 运动中,加速度不变速度时刻变化 曲线运动中,加速度不变,速率也不变 曲线运动中,加速度越来越大曲率半径总不变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曲线运动中,加速度不变,速率也不变 知识点: 3. 质量相同的物块A、B用轻质弹簧连接后,再用细绳悬吊着,当系统平衡后,突然将细绳剪断,则剪断后瞬间()。

A、B的加速度为零,B的加速度大小为2g A、B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 A、B的加速度均为零 A、B的加速度大小为2g,B的加速度为零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A、B的加速度大小为2g,B的加速度为零 知识点: 4. 作匀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总加速度大小不变 法向加速度大小不变 切向加速度大小不变 以上说法都不对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以上说法都不对 知识点: 5. 质点作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sin t 。已知t=0时,质点的初状态为=0,= -A, 则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x= Asin t x= -Acos t x= -Acos t x= -Asin t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x= -Asin t 知识点: 6. 关于力的定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知识点: 7. 质点作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及加速度的关系为()。 速度不为0,加速度一定不为0 速度减小,速度的变化率一定减小 速度为0,加速度一定为0 速度很大,速度一定很大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请假条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请假条 (各学期开学注册、平时请假均使用此请假条) 姓名指导教师 学号专业 请假时间:共天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请假事由: 研究生签字:年月日导师对请假事由是否属实,是否同意请假的意见: 导师签字:年月日学院主管院长意见: 主管院长签字:年月日

研究生院意见: 年月日说明:研究生入学、注册、请假管理详见2006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手册》中“中国农业大学学籍管理规定”第三章及“中国农业大学学籍管理注意事项及工作流程”请假条款。 1、请假七天以内,应在注册前经导师同意签字,报学院研究生管理科备案。 研究生因故不能按时注册者应在注册前向导师请假,并由导师在请假条上签字同意意见后,交学院研究生管理科办理请假手续。请假者返校后(开学二周内)到学院补办注册手续。研究生离校三天以上必须履行书面请假手续(三天内可向导师口头请假)。研究生离校不请假(二周)或超过请假时间二周仍不注册者按未注册进入学籍处理程序。 2、请假七天以上时(因事请假每学期累计不超过一个月)应在注册前经导师同意签字,需 经学院主管院长批准,报研究生院学籍办公室备案。 3.请假超过一个月需办休学手续。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外出证明(各学期开学注册、平时导师安排外出实验、调研超一周以上均使用此证明) 姓名指导教师 学号专业

外出实验、调研时间:共天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地点: 事由: 研究生签字:年月日导师对上述事由是否属实,是否同意安排该学生外出实验或调研的意见: 导师签字:年月日学院主管院长意见: 主管院长签字:年月日研究生院意见: 年月日

说明:1.导师安排外出实验、调研的研究生(一周以上)向学院研究生管理科提交导师同 意的证明(标明时间、地点)并向研究生院备案。 2. 外出学生返校后需向学院、研究生院提出注册申请。 打卡制度

中农硕士入学动物营养真题

中国农大动物营养学硕士入学试题(94-02) 北京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专业一九九四年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可利用氨基酸 2.BV(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3.限制性氨基酸 4.妊娠合成代谢 5.内源尿氮 6.代谢能 7.ADF NDF 8.维持需要9.TDN 10.理想蛋白 二、理解题(每题材10分) 1.瘤胃微生物消化的两个优点是什么? 2.简述脂类氧化酸败过程? 3.例举畜禽缺乏微量元素Se的典型症状? 三、为什么后备家畜要采取限制饲养(15) 四、叙述佝偻病的发病原因(15分). 五、应用外源指示剂法测定猪饲料消化率的过程及计算方法(20分). 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专业 一九九五年研究生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ADF 不感觉失水限制性氨基酸BV 内源尿氮 可利用氨基酸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率TDN ME Marlland反应 二、理解题(每题10) 1.猪, 牛, 羊, 禽缺微量元素Se的典型症状? 2.必需脂肪酸有那几种, 它们的生物学功能.? 3.微量元素的净利用效率, 列出计算公式并解释? 三、解释应用外源指示剂法测定猪饲料消化率的过程 及计算方法(20分).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专业一九九五年 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4分)

1.CP 2.消化率 3.不感觉失水 4.NPN 5.必需氨基酸 6.Marlland反应 7.TDN 8.净能 9. 内源尿氮10.标准奶(FCM) 二、理解题(每题12分) 1.Zn的生理作用? 2.解释美英等国家的反刍动物新蛋白质体系? 三、引起家禽渗出性素质病有几种因素、症状及病理机制?(18分) 四、计算题(18分) 奶牛每日采食的饲料中含有碳原素3700克, 氮原素250克。每日 从粪尿中排出的碳量为920克, 从呼吸中(CH4, CO2) 排出的碳量为 2320克, 粪尿中排氮量为235, 求每日奶牛产品中能量的沉积量? (蛋白质平均含碳量为52%, 氮16%, 每克蛋白质产热23.8KJ; 脂肪含 碳量为76.7%, 无氮, 每克脂肪产热39.7KJ)。 如果该奶牛体重600公斤, 维持的净能需要为356(KJ)W0.75, 求每日 该牛净能(NE)的需要量? 需要多少个奶牛能量单位(NDD)? 3700-920-2320=460 250-235=15 (460-0.52X15/0.16) 39.7 X + 23.8X15/0.16=23517.59(KJ) 0.767 121.2 X 356 = 43158.21(KJ) 23517.59 + 43158.21 = 66675.8 (KJ)/d 中国农业大学一九九六年 动物营养专业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 共35分) 饲料含有( )等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并不能完全被动物消化吸收,例如饲料中粗蛋白质消化率的计算公式)。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根据单胃动物消化生理原因将氨基酸分为( )和( ),各种饲料的粗蛋白质品质或利用率是不同的, 评定饲料蛋白质品质的方法有BV: 公式: )和 (PER: 公式: )。碳水化合物最重要的化学性质是( )反应, 形成的产物使饲料中的赖氨酸不能被动物所利用。必需脂肪酸包括( ), 根据双键的位置又分为( )和( )两个系列。动物营养中将矿物质分为( )和( )是根据它们在体内的含量分别为( )和( )。评定矿物元素利用率的方法之一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