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家长谈话记录
古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谈话记录

古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谈话记录( 2009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 2008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 2007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 2007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古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谈话记录( 2008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古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谈话记录( 2008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 2009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 2008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中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谈话记录( 2008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古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谈话记录( 2007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 2007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 2007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 2008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 2009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 2009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 2009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完整版)心理健康教育谈话记录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谈话记录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___________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___________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___________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___________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___________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___________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___________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___________ 学年度。
精选 心理健康教育谈话记录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记录
学年度。
中学生心理健康访谈记录

中学生心理健康访谈记录一、基本状况林XX,男,中学初一学生,头脑聪明,语言表达潜力很好。
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较差,无法专心听讲,不是乱说话就是做小动作,经常严重干扰课秩序,行为上表现出多动的倾向:1、活动过度:(1)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
(2)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
(3)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
(4)很难安安静静地玩。
2、注意力不集中:(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
(2)经常忘事。
(3)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4)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
(5)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
(6)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
3、反应很慢:(1)写一个字要花别人两三倍的时间。
(2)考试经常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课上被老师点名,要个三四秒的时间才会反应过来。
二、诊断和成因分析1、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偏差。
父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采用棍棒式教育,而他妈妈对他则比较溺爱,家庭教育观念的不一致他不良的行为习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久而久之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越来越难以改正。
2、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所以未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而当他们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这时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又容易过高,期望透过一两次的教育就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教育和辅导过程1、对学校环境的干预。
①调整座位。
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视觉或听觉的信号都会转移他的注意力。
所以我选取了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同学坐在他的旁边和前后。
并且让他坐在教室的前边,这样我能够经常注意他并针对其不良的行为采取措施,当他分心时能够及时提醒他。
②对学习的期望:选取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找出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尽量减轻他的作业量,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对其学习技能的培训,如精确做作业的潜力、仔细检查的潜力等。
③改变教学方式。
采用灵活、搞笑、快乐的教学方式授课,争取每节课都能有让他发言的机会,努力把他带到课堂中来,不让他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
学生心理辅导谈心谈话记录

学生心理辅导谈心谈话记录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本文将记录一次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的谈话内容,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一、了解学生情绪状态在开始进行心理辅导谈话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当前的情绪状态。
通过观察和交流,我发现这位学生似乎比平常更为沉默寡言,并且面容有些忧郁。
因此,在与其进行对话时,我采用了温和、关怀的语调来减轻他的紧张感。
二、开放式提问与倾听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表达内心真实感受,我运用了开放式提问技巧,并且注意保持倾听姿态。
例如,“你最近有什么困扰吗?”或者“你觉得自己处于一种怎样的情绪状态?”这些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思考自己的问题,还能给予他们充分发声的机会。
三、建立信任与安全感学生心理辅导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信任与安全感。
只有当学生感到被尊重和接纳时,他们才会更愿意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谈话过程中,我用肯定和鼓励的话语表达对学生勇气的肯定,并保证不会将信息透露给其他人。
四、探索问题根源在与学生深入交流后,我发现他最近陷入了低落情绪,并对学业失去了兴趣。
通过进一步追问,我得知这些问题可能源于高压的考试环境以及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关系。
为了更好地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提供了以下几个策略:1. 消除焦虑:鼓励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并提供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让他能够面对考试时更加从容。
2. 促进人际关系:建议学生主动与同班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争取增进友谊并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
3. 寻求支持:向学生介绍一些可以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帮助的资源,如学校心理咨询师、亲密朋友或家长。
五、培养积极心态在辅导谈话中,我强调了培养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设置一些具体目标,并通过适当的奖励激励自己。
同时教导他们关注自身成长和个人价值,不要过分对比他人的成绩和优点。
六、制定行动计划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实施所讨论的解决方案,我们一起制定了一个可行性高的行动计划。
班主任家访家长谈话内容记录

班主任家访家长谈话内容记录班主任家访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育方式,通过家访,班主任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加细致的关心和指导。
在进行家访时,班主任需要做出详细的记录,以便在日后的管理和教育中加以参考。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家访之前,班主任需要提前与家长联系,确认好家访的时间和地点。
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准备好记录用的笔和纸张,并对自己的家访计划做出详细的规划。
二、家长谈话内容记录1.家庭情况班主任在家访时需要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的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文化背景等等。
班主任可以通过询问家长的方式来逐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将这些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2.学生学业状况学生的学业状况是班主任必须要了解的重点。
班主任需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等,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班主任还可以询问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
3.学生生活状况学生的生活状况也是班主任需要了解的重点之一。
班主任需要详细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爱好、特长等等,以此来了解学生生活方式,并可以进行相应的指导。
4.学生心理状况学生心理状况是班主任在家访中也需要关注的重点。
班主任需要详细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的情况,以及他们的情感状态,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班主任在记录学生心理状况时,需要非常细致和周到,以便在日后的教育和管理中针对性地进行工作。
5.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工作也是班主任需要关注和记录的内容之一。
班主任需要了解班级管理的工作情况,包括班级纪律、学生考勤、课堂表现等等,以便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
三、家长谈话后的工作家长谈话结束后,班主任需要将谈话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反思,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
班主任还需要将记录好的内容归档保存,以备下次家访时进行参考。
班主任家访家长谈话内容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只有做好了记录工作,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和家庭的实际情况,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
中学生心理健康访谈记录

中学生心理健康访谈记录一、基本状况林XX,男,中学初一学生,头脑聪明,语言表达潜力很好。
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较差,无法专心听讲,不是乱说话就是做小动作,经常严重干扰课秩序,行为上表现出多动的倾向:1、活动过度:(1)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
(2)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
(3)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
(4)很难安安静静地玩。
2、注意力不集中:(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
(2)经常忘事。
(3)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4)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
(5)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
(6)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
3、反应很慢:(1)写一个字要花别人两三倍的时间。
(2)考试经常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课上被老师点名,要个三四秒的时间才会反应过来。
二、诊断和成因分析1、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偏差。
父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采用棍棒式教育,而他妈妈对他则比较溺爱,家庭教育观念的不一致他不良的行为习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久而久之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越来越难以改正。
2、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所以未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而当他们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这时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又容易过高,期望透过一两次的教育就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教育和辅导过程1、对学校环境的干预。
①调整座位。
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视觉或听觉的信号都会转移他的注意力。
所以我选取了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同学坐在他的旁边和前后。
并且让他坐在教室的前边,这样我能够经常注意他并针对其不良的行为采取措施,当他分心时能够及时提醒他。
②对学习的期望:选取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找出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尽量减轻他的作业量,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对其学习技能的培训,如精确做作业的潜力、仔细检查的潜力等。
③改变教学方式。
采用灵活、搞笑、快乐的教学方式授课,争取每节课都能有让他发言的机会,努力把他带到课堂中来,不让他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