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2024年河北省食管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研究》范文

《2024年河北省食管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研究》范文

《河北省食管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研究》篇一一、引言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河北省作为食管癌的高发区,每年有大量的食管癌患者接受治疗。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会出现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因此,研究食管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河北省食管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疲乏症状,提高希望水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某三甲医院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情等;第二部分为癌因性疲乏和希望水平的评估量表。

四、研究结果1. 癌因性疲乏的发生情况在调查的食管癌患者中,有75%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症状。

其中,轻度疲乏患者占35%,中度疲乏患者占30%,重度疲乏患者占10%。

2. 希望水平的评估通过希望水平评估量表,发现大部分食管癌患者的希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

其中,高希望水平患者占30%,低希望水平患者占20%。

3. 癌因性疲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食管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希望水平呈负相关。

即患者的疲乏症状越严重,其希望水平越低。

同时,高希望水平的患者在应对疲乏症状时,更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信心。

五、讨论本研究表明,河北省食管癌患者中存在较高的癌因性疲乏发生率,且疲乏症状与希望水平呈负相关。

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关注食管癌患者的疲乏症状和希望水平,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些症状。

首先,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疲乏症状进行评估和干预。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干预等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疲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

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

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
张莉
【期刊名称】《天津护理》
【年(卷),期】2006(014)005
【摘要】癌症是目前临床危害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igue,CRF)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主观症状之一,可由癌症引起,或是癌症治疗的结果。

随着对疼痛、呕吐等症状的有效控制,疲乏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近年来,国内外对CRF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据国内报道,癌症患者的疲乏发生率为34%-76%,与恶心、抑郁、疼痛等症状相比,持续时间长,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治疗和康复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针对CRF的特点和影响、相关因素、评估及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临床的进一步诊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3页(P290-292)
【作者】张莉
【作者单位】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3001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
【相关文献】
1.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J], 朱美玲;金英花
2.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及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 [J], 程康耀;杨姮;
吕伟波;章隽宇
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J], 韦翠玲;秦玉娟
4.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J], 袁渊;罗阳
5.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干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J], 蒋文涛;吴会英;黄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氧运动干预措施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进展

有氧运动干预措施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进展

有氧运动干预措施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进展有氧运动干预措施对癌因性疲乏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指出通过有氧运动干预能有效缓解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降低不适反应,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有氧运动;癌因性疲乏;护理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是由于肿瘤及相关治疗使患者出现痛苦和紧张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感觉,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1]。

由于CRF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方案。

2007年美国肿瘤护理学会循证医学小组研究人员指出,活动锻炼是经一级证据证实的惟一有效的CRF干预措施,为减轻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CRF),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仅从护理角度出发就国内外癌症患者CRF 通过有氧运动的干预措施综述如下l 引起CRF的因素已有研究表明CRF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引起的症狀。

导致疲乏的因素往往是多个同时存在,它们之间很可能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CRF 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疾病因素,癌症治疗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三个方面。

癌症引起的恶病质综合征和体重减轻是疲乏原因之一;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是癌症患者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CRF的发生与这些治疗间又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癌症的诊断、癌细胞的神经毒性作用、治疗的影响以及患者对预后的担心、功能丧失、社会角色认同、自我形象、药物治疗等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精神心理不良反应,如抑郁、沮丧、害怕、悲伤等负面心理反应,促进和加重疲乏。

2 有氧运动的认知癌症患者常持有一种错误观点,认为患者在疲乏时应绝对静养。

研究显示,在化疗期间活动与疲乏呈负相关,化疗患者应每天进行有规律、低强度的体育锻炼,锻炼持续的时间越长,化疗相关疲乏的成度就越低。

故过多的休息不利于疲乏的缓解。

有学者指出癌性疲乏可能与5-羟色胺失调相关,从而导致体力下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改变,完成体能工作的能力下降,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5-羟色胺为中枢性疲劳的起源[2]。

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研究进展
祖 国 医 学 很 早 便 关 注 “虚 劳 ”。 《素 问·评 虚 实 论 篇 》曰 : “精气夺则虚”, 可视为治虚劳提纲。《金 匮 要 略·血 痹 虚 劳 病 篇》首先确立了虚劳病名。后世医家 对 虚 劳 辨 证 施 治 又 有 了 很大发展, 尤其是清代吴澄在《不居集·上集·卷 十 》中 说 : “虚 劳日久, 诸药不效, 而赖以无恐者, 胃气也”。 1.2 CRF 的特点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准: 疲乏症状反复出现, 持续时间2周以上, 同时伴有如下症 状中的5个或5个以上: ①全身无力或肢体沉重; ②不能集中 注意力; ③缺乏激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 ④失 眠 或 嗜 睡 ; ⑤ 睡眠后感到精力仍未能恢复; ⑥活动困难; ⑦存在情绪反应, 如 悲 伤 、挫 折 感 或 易 激 惹 ; ⑧不 能 完 成 原 先 能 胜 任 的 日 常 活 动; ⑨短期记忆减退; ⑩疲乏症状持续数小时不能缓解。
[ 31] Aldridge 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usic[ M] / /Jonas W, Crawford CC eds.Healing, Intention and Energy Medicine. Lond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03: 151-174.
2 CRF 的评估 作为一种主观和多维的症状, 评估CRF非常困难。癌症患
者 和 临 床 医 护 人 员 也 很 难 区 分 CRF和 一 般 人 所 感 受 到 的 普 通 疲 乏 。患 者 往 往 用 “无 力 ”形 容 这 种 复 杂 症 状 。准 确 而 有 效 的 评估有助于治疗和护理措施的选择, 并且为疗效提供评价依 据。因此, 评估CRF不仅要评估其程度, 还必须明确其特征。 2.1 常用 CRF 评估量表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9-03-17T12:09:25.6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作者:杨静[导读] 对于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情感要求得以满足,通过开展全面性、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的癌性疲劳症状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中医医院;448000)[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457-02癌因性疲乏是一种困扰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不良影响。

虽然肿瘤患者治疗期间70%~100%会出现癌因性疲乏,但是,由于临床认知不足、缺乏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方法,使得癌因性疲乏在很长时间内未得到人们重视。

本文从癌因性疲劳概念出发,对肿瘤患者癌因性疲劳的发病机制进行总结,并对近年来癌因性疲劳的治疗与护理研究的新进展进行讨论,以期加强人们对于癌因性疲劳的重视。

1 癌因性疲乏概念于2000年美国国家肿瘤综合网络将癌因性疲劳定义为一种主观上、持续性、非普遍性的乏力感症状,与癌症及其治疗方法存在密切关系。

癌因性疲劳属于一种功能缺失与情绪悲痛的状态,患者主要以精神减少、休息时间增加为特点,部分患者也会伴发机体、认知、情绪、社会等方面功能障碍,在肿瘤患者中具有较高发病率,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临床研究证实,癌因性疲乏存在各年龄阶段、各种疾病类型的肿瘤患者以及无瘤患者中,相比于健康人群所出现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而言,肿瘤患者所出现癌因性疲乏症状的发病率较高,危害更高。

2 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癌因性疲乏是癌症本身、治疗方式、并发症、患者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

目前,临床尚未有统一的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的阐述,也缺乏客观准确的诊断方法。

2.1 肿瘤治疗因素放化疗治疗所出现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食欲减退、免疫功能降低等因素均可导致肿瘤患者出现疲劳症状。

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干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干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1年第5卷第2期111[21] 张明宇, 任博, 杨镇,等. 不同体积分数富血小板血浆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 22(28):47-52.[22] COBOS R ,AIZPURU F ,PARRAZR N ,et al.Effectivenessand efficiency of platelet rich plasma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ulcers[J].Curr Pharm Biotechnol, 2015,16(7): 630-631.[23] SHIRAISHI R , NOMURA S , MUKASA S , et al. Effect ofcatalytic electrode and plate for methanol decomposition by in-liquid plasma[J]. Int J Hydrog Energy, 2018, 43(9): 4305-4310.[24] 严晓寒, 李自力, 李盼,等.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常规疗法在糖尿病足并发溃疡患者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19, 43(9):1383-1385.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干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蒋文涛1,吴会英1,黄 蜀2(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2;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皮肤科, 四川 成都 610014)摘要:癌因性疲乏是伴随癌症患者治疗疗程而发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临床症状主要有疲劳、虚弱、情绪低落、注意力无法集中等。

癌因性疲乏主要受生物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及睡眠质量因素的影响。

现代医学对癌因性疲乏的治疗主要通过护理干预,包括有氧训练、健康宣教、良好睡眠、心理调节等;祖国传统医学则强调辨证论治、阴平阳秘的整体治疗原则,采取的手段有:中药调理、针灸推拿、耳穴贴压、药膳食疗、五行音乐等。

癌因性疲乏相关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相关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摘要 : 综述 了癌 因性 疲乏 的 定 义、 评 Abs t r a c t I t r e v i e we d t he d e f i ni t i o n, a s s e s s me nt , 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a n d i n t e r — ve nt i on s o f c a n c e r—r e l a t e d f a t i gu e . And i t p ut f o r wa r d t ha t me d i c a l pe r s on — n e l s h ou l d a c t i ve l y e v a l ua t e c a nc e r— r e l a t e d f a t i g ue a n d i t s r e l a t e d f a c t or s f o r pa t i e n t s, t o a n a l yz e t he r e a s o ns, t o s e t up i nd i v i d ua l i z e d an d s y s t e ma t i c i n t e r v e n t i o ns , s o a s t o r e l i e v e pa t i e nt s’f a t i gu e . Ke y wo r d s c a n c e r—r e l a t e d f a t i gu e; a s s e s s me n t ; 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i n t e r v e n —
2 0 0 8, 8( 5 ): 3 0—3 1 .
E 2 ] Ame r i c a n Nu r s e s As s o c i a t i o n . Nu r s i n g—s e n s i t i v e i n d i c a t o r s [ E B / ( ) I ] . [ 2 o 1 2—0 3 —2 3 ] . h t t p : / / www . n u r s i n g w o r l d . o r g . [ 3 ] 于 秀荣 , 叶 文琴 , 蔺香 云 , 等. 产 科 护 理 质 量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研 究

CRF

CRF

癌因性疲乏的原因及护理状况.pdf本文综述了CRF的原因、护理现状,其中护理现状包括了评估、健康宣教,及影响因素如运动、营养、睡眠、保持能量、减轻压力等等。

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研究进展.pdf定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 10)[3 ]将CRF定义为:非特异性的无力、虚弱、全身衰退、嗜睡、疲劳,并提出了诊断标准:疲乏症状反复出现,持续时间2周以上,同时伴有如下症状中的5个或5个以上:①全身无力或肢体沉重;②不能集中注意力;⑧缺乏激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④失眠或嗜睡;⑧睡眠后感到精力仍未能恢复;⑥活动困难;⑦存在情绪反应,如悲伤、挫折感或易激惹;⑧不能完成原先能胜任的日常活动;⑨短期记忆减退;⑩疲乏症状持续数小时不能缓解。

[3]Portenoy R,Itri L.Cancer-related fatigue:Guidelines for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J].Oncologist,1999,4(1):1-10.有氧运动的强度:运动强度以运动后达到靶心率(target heart rate)为标准,其靶心率是经过心脏功能评定之后确定的,是患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靶心率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American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2000年版《运动试验和处方指导书》提出的最大心率百分比(%HRmax)测定,HRmax计算公式为:220一年龄,对于健康水平低下,经常不活动的人,靶心率取其55%一64%即可达到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1】。

运动持续时间为每次20一60 min,运动频率原则上为每2 d进行1次有氧运动,每周至少3次,应谨防因休息不足所引发过度疲劳等运动伤害【2】。

【1]杨静宜,徐竣华.运动处方.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I-2[2]李晓勇,贵永玲.有氧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谈有氯健身运动处方的设计.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9:75-67.有氧活动缓解CFR的作用机制可能如下:①在生理方面,有氧运动能刺激垂体分泌8一内啡肽,B-内啡肽是很好的生理镇静剂,能缓解肌肉紧张和精神压力,增加肺通气及灌注量,增强机体心力储备,高度浓缩肌肉氧化酶,提高食欲,使躯体功能正常化,从而缓解CR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CRF 的评估 作为一种主观和多维的症状, 评估CRF非常困难。癌症患
者 和 临 床 医 护 人 员 也 很 难 区 分 CRF和 一 般 人 所 感 受 到 的 普 通 疲 乏 。患 者 往 往 用 “无 力 ”形 容 这 种 复 杂 症 状 。准 确 而 有 效 的 评估有助于治疗和护理措施的选择, 并且为疗效提供评价依 据。因此, 评估CRF不仅要评估其程度, 还必须明确其特征。 2.1 常用 CRF 评估量表
1 CRF 的概述 1.1 定义
国 际 疾 病 分 类 标 准 第10版 ( ICD-10) [3] 将CRF定 义 为 : 非 特异性的无力、虚弱、全身衰退、嗜睡、疲劳, 并 提 出 了 诊 断 标
作者单位: 100102 北京市 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通讯作者: 韩丽沙 张凤玲: 女, 本科, E-mail: windbell500@yahoo.com.cn 2007-07-12 收 稿
[ 31] Aldridge 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usic[ M] / /Jonas W, Crawford CC eds.Healing, Intention and Energy Medicine. Lond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03: 151-174.
( 本文编辑 马云会)
·272·
中华护理杂志 2008 年 3 月第 43 卷第 3 期
以疲乏最为显著, 这些症状的干扰突出表现在工作上[6] 。 CRF的发生非常普遍。美国的疲乏联 合 会 曾 对37.5万 名
家属, 419例患者, 以及200名护理 人 员 和197名 肿 瘤 学 专 家 进 行电话采访, 结果显示: 76%的化疗患者每个月至少有几天感 到疲乏, 32%的患者每天都经历疲乏[7]。2003年爱尔兰疲乏联 盟 在 疲 乏 联 合 会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对1000例 正 在 接 受 癌 症 治 疗 的门诊患者进行访谈式调查, 结果与前者非常相近, 53%的癌 症患者有疲乏的经历, 主述在1周内不止一次感到疲乏或无 力[4] 。
[ 25] 蒋 琪 霞 , 耿 利 琼 , 刘 进 玲 , 等. 烧 伤 患 者 早 期 心 理 干 预 方 法 的 研 究 [ J] .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 5) : 8-10.
[ 26] 赵文静, 赵雪生, 张海婷. 急诊患者四肢远端损伤缓解疼痛方法的比较 及护理[ J] .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1) : 19-20.
[ 27] 余 安 珍 , 王 惠 珍. 音 乐 静 脉 助 推 器 的 临 床 应 用 [ J] . 现 代 护 理 , 2006, 12( 21) : 2037-2038.
[ 28] 王 飞 , 张 宏 , 孟 庆 云 , 等. 音 乐 对 初 次 无 偿 献 血 者 的 干 预 效 果 观 察 [ J] . 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3) : 393-394.
[ 29] 王谊, 赵宇音, 傅 声 帆 , 等. 音 乐 干 预对 骨 科 创 伤 患 者 生 命 体 征 及 疼 痛 影响的研究[ J] . 浙江创伤外科, 2006, 11( 4) : 294.
[ 30] 谢娟. 音乐治疗在晚期乳腺癌化疗 中 的 应 用 效 果 观 察 [ J] . 当 代 护 士 , 2006, 5: 76-77.
!!!!!!!!!!!!!!!!!!!!!!!!!!!!!!!!!!!!!!!!!!!!!
[ 22] 陈秀浪, 谢肖霞 , 吴 丽 萍 , 等. 音 乐 干 预 对 大 面 积 烧 伤 患 者 创 面 换 药 时 疼痛的影响[ J]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 11( 10) : 857-858.
准: 疲乏症状反复出现, 持续时间2周以上, 同时伴有如下症 状中的5个或5个以上: ①全身无力或肢体沉重; ②不能集中 注意力; ③缺乏激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 ④失 眠 或 嗜 睡 ; ⑤ 睡眠后感到精力仍未能恢复; ⑥活动困难; ⑦存在情绪反应, 如 悲 伤 、挫 折 感 或 易 激 惹 ; ⑧不 能 完 成 原 先 能 胜 任 的 日 常 活 动; ⑨短期记忆减退; ⑩疲乏症状持续数小时不能缓解。
CRF评估量表一般分为单维评估量表 ( 简单测量疲乏的 程 度 ) 和 多 维 评 估 量 表 ( 测 量 疲 乏 的 性 质 、严 重 性 、影 响 疲 乏 的因素等) , 但目前为止仍未见关于CRF的权威性量表问世。 选择一个合适的评估量表首先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应有对 CRF各方面的评估, 如疲乏的结果、严重性、相关因素; ②量表 的长度适中; ③量表应比较容易翻译成其他语言; ④对不同 程度的疲乏, 量表应有足够的变异性; ⑤量表的每一项都易 被 理 解[1] 。 2.1.1 疲乏单维量表
与 恶 心 、抑 郁 、疼 痛 等 症 状 相 比 , CRF持 续 时 间 长 , 在 生 理、情感、精神和社会活动方面的影响显 著 , 这 种 影 响 还 表 现 在工作当中[4] 。Curt等[5] 在调查中发现, 有疲乏经历的患者中, 91%认 为 疲 乏 妨 碍 了 正 常 生 活 ; 88%认 为 疲 乏 改 变 了 日 常 生 活规律; 75%调换了工作。国内对249例癌症患者及52名护士 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在癌症患 者 常 见 的13项 症 状 中 , 疲 乏 、睡 眠 不 安 、抑 郁 、疼 痛 、食 欲 差5项 症 状 程 度 较 重 , 其 中
[ 23] 覃 云. 音 乐 疗 法 缓 解 鼻 窦 炎 术 后 病 人 行 鼻 内 镜 换 药 疼 痛 的 效 果 分 析 [ J] . 当代护士, 2006, 4: 86-87.
[ 24] 贾薇, 田笃英, 郭丽芳, 等. 音乐 疗 法 在 早 产 儿 护 理 中 的 应 用 [ J] . 护 理 学杂志, 2006, 21( 15) : 26-27.
祖 国 医 学 很 早 便 关 注 “虚 劳 ”。 《素 问·评 虚 实 论 篇 》曰 : “精气夺则虚”, 可视为治虚劳提纲。《金 匮 要 略·血 痹 虚 劳 病 篇》首先确立了虚劳病名。后世医家 对 虚 劳 辨 证 施 治 又 有 了 很大发展, 尤其是清代吴澄在《不居集·上集·卷 十 》中 说 : “虚 劳日久, 诸药不效, 而赖以无恐者, 胃气也”。 1.2 CRF 的特点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CRF虽然发生率高, 对癌症患者的影响显著, 但临床上对 此进行诊断和治疗者较少, 甚至癌症患者自己对这种症状也 没 有 给 予 足 够 的 重 视 。他 们 大 部 分 认 为 这 是 罹 患 癌 症 必 须 要 经历的一部分, 是很自然的情况。有研究显示, 66%的患者从 来没有对他们的医生提起过疲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为: 47%的 患 者 认 为 医 生 无 法 提 供 有 效 的 治 疗 手 段 , 43%的 患 者 缺乏治疗疲乏的意识, 28%的患者不想麻烦医生, 但有40%的 患者希望通过非药物治疗和控制疲乏[8] 。这项研究表明, 干扰 疲乏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患者CRF相关知识的缺乏, 又包括现在临床上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
[ 32] Sendelbach SE, Halm MA, Doran KA, et al.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o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a rdiac surgery[ J] .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2006, 21( 3) : 196. [ 33] Kathi J, Kemper, Suzanne C. Music as Therapy[ J] . Southern Medical Journal, 2005, 98( 3) : 283. [ 34] Hilliard RE. Music therapy in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ata [ J ] .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 2005, 2( 2) : 174. [ 35] Fox C. Living with a pressure ulcer: A descriptive study of patients' experiences[ J] . Br J Commun Nurs, 2002, 7( Suppl 6) : 10-22. [ 36] McCaffrey R, Good M.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listening to music while recovering from surgery[ J] . J Holist Nurs, 2000, 18( 4) : 378-390. [ 37] McCaffrey R, Rozzano L. The effect of music on pain and acute conf usion in older adults undergoing hip and knee surgery[ J] .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2006, 20( 5) : 222-223. [ 38] Harikumar R, Raj M, Paul A, et al. Listening to music decreases need for sedative medication during colonoscopy: A randomized, con- trolled trial[ J] . Indian J Gastroenterol, 2006, 25( 1) : 3-5. [ 39] Good M, Anderson GC, Stanton-Hick M, et al. Relaxation and music reduce pain after gynecologic surgery[ J] . Pain Manag Nurs, 2002, 3 ( 2) : 6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