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叶绿素是植物和一些原生生物中重要的光合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到接收和转换光能的关键作用。
测定叶绿素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光合效率和健康状况,以及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和调控。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
一、原理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是基于叶绿素对光的吸收特性。
叶绿素分子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特别是蓝光和红光,而对绿光的吸收较弱。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叶绿素溶液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吸光度,可以通过比较吸光度与叶绿素浓度的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制备叶绿素提取液:将适量的鲜叶片(去除茎和大的叶脉)放入离心管中,加入少量酒精,并用研钵捣碎,使叶绿素释放到酒精中。
然后用酒精将研钵中的残渣洗入离心管中,最后用酒精将叶绿素完全溶解。
注意,酒精的使用要避免火源。
2. 离心沉淀:将叶绿素提取液离心10分钟,以沉淀残渣和悬浮物。
3. 分光光度计测量:取离心后的叶绿素提取液,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如645 nm和663 nm)测量其吸光度。
记录吸光度值。
4. 制备标准曲线:取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标准溶液,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吸光度,记录吸光度值。
5.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数据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将各个标准溶液的叶绿素浓度作为横坐标,吸光度作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利用标准曲线可以通过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反推出其叶绿素的浓度。
2. 计算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酒精接触到火源。
3. 叶绿素提取液的制备应充分溶解,避免残渣和悬浮物的影响。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
2. 掌握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了解不同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基于叶绿素在不同波长下对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定其最大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值,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1. 新鲜菠菜、小麦、水稻等植物叶片。
2. 95%乙醇、无水乙醇、碳酸钙、石英砂等试剂。
实验仪器:1. 分光光度计2. 研钵3. 移液管4. 量筒5. 滤纸6. 比色皿7. 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 称取新鲜植物叶片0.1g(准确至0.0001g),放入研钵中。
- 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用研杵研磨成匀浆。
- 加入5ml 95%乙醇,继续研磨至叶片组织变白。
2. 叶绿素提取:- 将提取液转移至10ml试管中,用少量95%乙醇冲洗研钵、研杵及残渣,合并于试管中。
- 用滤纸过滤提取液,收集滤液。
3. 叶绿素分离:- 将滤液转移至比色皿中,以无水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645nm和652nm处测定吸光度值。
4. 叶绿素含量计算:- 根据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 叶绿素总含量 = 叶绿素a含量 + 叶绿素b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以菠菜叶片为例,实验结果如下:| 植物种类 | 叶绿素a含量(mg/g) | 叶绿素b含量(mg/g) |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 | 叶绿素总含量(mg/g) || -------- | ------------------- | ------------------- | --------------------- | ------------------- || 菠菜 | 1.23 | 0.78 | 0.45 | 2.46 |通过比较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以分析其光合作用能力和生长发育状况。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常用方法有:
1. 光度法:根据叶绿素的吸收特性,通过光度计测量叶片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含量。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
该方法准确度高,适用于对叶绿素含量要求较高的研究。
3. 比色法:将叶绿素与醋酸酐反应生成叶绿素醋酸酯,根据生成的产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测量叶绿素含量。
4. 荧光法:利用叶绿素的荧光特性,通过测量叶片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荧光强度来确定叶绿素含量。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实验条件来确定。
在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时,确保使用标准操作程序和仪器校准,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摘要: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利用95%乙醇提取菠菜叶片中和番茄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分别是665nm 、649nm 和470nm 。
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从而计算出乙醇提取液中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95%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分别是665nm 、649nm 和470nm 。
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可以计算出乙醇提取液中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目的:掌握分光光度计法对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总浓度测定和计算的方法。
实验材料:生物材料:菠菜叶片0.25g ,自己培养的全素番茄苗叶片0.2g ,缺磷番茄苗叶片0.2g ;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漏斗、玻璃棒、小烧杯、10ml量筒、50ml 容量瓶、剪刀、滤纸、滴管。
实验步骤: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取新鲜菠菜叶片0.25g ,擦干,去中脉,剪碎放入研钵,加入少许石英砂和CaCO 3,再加入95%乙醇3ml,研磨成匀浆,再加95%乙醇10ml ,静置10min ,用漏斗滤去残渣,用乙醇反复冲洗研钵、残渣至无色;用容量瓶定容至50ml 。
2.吸光度的测定取光径1cm 比色杯,注入上述叶绿素提取液,以95%乙醇注入另一同样的比色杯内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665、649、和470nm 下测定吸光度。
3.结果计算依据下列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叶绿素a 、B 的浓度及其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C a (叶绿素a )=13.95A 665 – 6.8A 649C b (叶绿素b )=24.96A 649 – 7.32A 665C T (叶绿素)=C a +C b =18.16A 649 + 6.63A 665C x.c (类胡萝卜素)=(1000A 470 – 2.05C a -114.8C b )/248叶绿体色素含量 = )样品鲜重(稀释倍数)提取液体积()色素浓度(g /mg ⨯⨯L L实验结果:菠菜叶片提取液吸光值:1、测定叶绿素ab为什么选用红光波长?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有两个吸收峰,光合色素还有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所以不能选蓝紫光区测定,否则被类胡萝卜素干扰,只能用红光。
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叶绿素的含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 使用叶绿素测定仪器,熟练掌握叶绿素测定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叶绿素的含量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参数,它主要受到植物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叶绿素的测定能了解植物发育及分析植物选择性。
叶绿素测定仪器以叶绿素的吸收波长在670nm处,测定叶绿素的吸收值,从而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
1. 叶绿素测定仪器;
2. 分装标准液;
3. 各种植物叶片;
4. 纸巾;
5. 光学玻璃管(空管,分装标准液管);
6. 吸管;
7. 水桶;
8. 烧杯;
9. 烧瓶;
四、实验步骤
1. 将叶片裁切为小块,放入烧杯中;
2. 把六个光学玻璃管清洗干净;
3. 用纸巾擦干玻璃管,将空管和标准液管装入叶绿素测定仪中;
4.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把叶片浸泡;
5. 将烧杯中的叶片倒入叶绿素测定仪中,盖上盖子;
6. 按照设备的操作指南,进行实验操作;
7. 记录实验数据;
8. 计算叶绿素含量;
9. 将实验数据做出结果表格。
五、实验结果
植物叶绿素含量(μg/g)
植物 | 叶绿素含量
---- | ----
植物1 | 10.2
植物2 | 15.3
植物3 | 8.1
植物4 | 12.6
植物5 | 13.2
植物6 | 11.4
六、结论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不同植物叶绿素含量的不同,从而了解叶绿素含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叶绿素是植物体内含量较高的绿色色素,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1. 直接萃取法:直接萃取法是最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 取新鲜叶片,将其切碎并放入含有乙醇或丙酮的试管中。
(2) 在测定之前,将试管置于黑暗中,以避免光照对叶绿素的破坏。
(3) 将试管加热至60-80摄氏度,使用超声波震荡器震荡一段时间,以使叶绿素从叶片中完全溶解到溶液中。
(4) 将溶液离心,收集上层液体,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5) 根据吸光度测定值和标准曲线来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2. 酸碱法:酸碱法是测定叶绿素含量的一种简便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取新鲜叶片,用醋酸乙酯将其完全浸泡。
(2) 在测定之前,将其放在黑暗中保护叶绿素不受光照。
(3) 将浸泡叶片的醋酸乙酯溶液转移到一个离心管中,再添加一些酸性乙醇(如95%乙酸)。
(4) 离心一段时间,使叶绿素溶于酸性乙醇中。
(5) 将上清液转移到一个试管中,并用乙醚稀释,使其适合测定。
(6)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3. 间接法(叶绿素含量的计算):间接法是一种根据叶片在不同波长下吸光度的差异来推测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包括440 nm、645 nm和663 nm。
(2)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非光合色素 Chl (a+b) = 0.0073 A663 + 0.036 A645叶绿素 a = 0.0127 A663 - 0.00269 A645叶绿素 b = 0.0205 A645 - 0.00488 A663叶绿素 a/b = (0.0127 A663 - 0.00269 A645) / (0.0205 A645 - 0.00488 A663)(3) 使用所得结果进行各种关于叶绿素含量的统计分析。
实验二、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

二、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的光能是通过叶绿体色素(光合色素)吸收的。
叶绿体色素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是研究它们的特性以及在光合中作用的第一步。
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是反眏叶片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在植物光合生理、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也是指导作物栽培生产和选育作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原理]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可用多种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或二甲基亚砜等研磨提取或浸泡提取。
叶绿色素在特定提取溶液中对特定波长的光有最大吸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该波长下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也称为光密度),再根据叶绿素在该波长下的吸收系数即可计算叶绿素含量。
利用分光光计测定叶绿素含量的依据是Lambert-Beer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A=Kbc式中:A为吸光度;K为吸光系数;b为溶液的厚度;c为溶液浓度。
叶绿素a、b的丙酮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645nm处。
叶绿素a和b 在663nm处的吸光系数(当溶液厚度为1cm,叶绿素浓度为g·L-1时的吸光度)分别为82.04和9.27;在645nm处的吸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60。
根据Lambert-Beer定律,叶绿素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A663和A645)与溶液中叶绿素a、b和总浓度(a+b)(C a、C b、C a十b,单位为g·L-1),的关系可分别用下列方程式表示:A663=82.04C a+9.27C b (1)A645=16.76C a+45.60C b(2)解方程(1)和(2)得:C a=12.7 A663—2.59 A645 (3)C b=22.9 A645—4.67 A663(4)C a十b=20.3 A645—8.04 A663(5)从公式(3)、(4)、(5)可以看出,只要测得叶绿素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就可计算出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b浓度和叶绿素总浓度(a+b)。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一、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生物色素,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生理生态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二、材料与仪器1. 乙醇:纯度为95%。
2. 醋酸:纯度为99%。
3. 氯仿:纯度为99%。
4. 石油醚:纯度为95%。
5. 甲醛:纯度为37%。
6. 碳酸钠:分析纯。
7. NaOH溶液:浓度为0.1mol/L。
8. 蒸馏水:去离子水或超纯水均可。
9. 离心管、比色皿、移液管等实验器具。
三、方法1. 乙醇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95%乙醇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0-24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5)用分光光度计在663nm和64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2. 醋酸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80%醋酸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80%醋酸;(5)用分光光度计在652nm和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3. 氯仿-甲醛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95%甲醛中,在水浴中加热至90℃保持10分钟;(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并振荡混合均匀后静置10分钟;(5)用分光光度计在649nm和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4. 石油醚-乙醇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石油醚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3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5)用分光光度计在663nm和64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5. NaHCO3-NaOH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NaHCO3-NaOH缓冲液中,在冰箱中保持暗处理2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5)用分光光度计在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
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的光能是通过叶绿体色素(光合色素)吸收的。
叶绿体色素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是研究它们的特性以及在光合中作用的第一步。
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是反眏叶片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在植物光合生理、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也是指导作物栽培生产和选育作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原理]
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可用多种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或二甲基亚砜等研磨提取或浸泡提取。
叶绿色素在特定提取溶液中对特定波长的光有最大吸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该波长下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也称为光密度),再根据叶绿素在该波长下的吸收系数即可计算叶绿素含量。
利用分光光计测定叶绿素含量的依据是Lambert-Beer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A=Kbc
式中: A为吸光度;K为吸光系数;b为溶液的厚度;c为溶液浓度。
叶绿素a、b的丙酮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645nm处。
叶绿素a
和b在663nm处的吸光系数(当溶液厚度为1cm,叶绿素浓度为g·L-1时的吸光度)分别为82.04和9.27;在645nm处的吸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60。
根据Lambert-Beer定律,叶绿素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A663和A645)与溶液中叶绿素a、b和总浓度(a+b)(Ca、Cb 、Ca十b,单位为g·L-1),的关系可分别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A663=82.04Ca+9.27Cb (1)
A645=16.76Ca+45.60Cb (2)
解方程(1)和(2)得:
Ca=12.7 A663—2.59 A645 (3)
Cb=22.9 A645—4.67 A663 (4)
Ca十b=20.3 A645—8.04 A663 (5)
从公式(3)、(4)、(5)可以看出,只要测得叶绿素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就可计算出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b浓度和叶绿素总浓度(a+b)。
[材料、仪器、药品]
1.材料:植物绿色叶片。
在本实验中利用光合速率测定实验中取回室内的绿色半叶和黄色半叶为试材。
2.仪器:(1) 分光光度计;(2)天平;(3) 研钵;(4) 滤纸;(5) 漏斗;(6) 5ml移液管;(7) 打孔器;(8)滴管;(9)剪刀;(10)25ml容量瓶;(11)毛刷;(12)擦镜纸。
[方法]
1.取样:用毛笔或毛刷清除叶片表面的灰尘,用打孔器从绿叶和黄叶上各打取0.25dm-2的叶圆片,立即称重,剪碎后放入研钵中。
(在正规实验中应各重复3次,本实验为减少丙酮向环境中的排放,故不设重复)。
注意取样时要避开大的叶脉。
如果需要计算叶片干样叶绿素含量,另取一份相同样品置于烘箱中烘干,用于测定干重。
2.研磨提取:向研钵中加入80%丙酮2.5ml,以及少许CaCO3 (中和酸性,防止叶绿素酯酶分解叶绿素) 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入3ml 80%丙酮,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在暗处静止3~5min后,用一层干滤纸过滤到25ml容量瓶中,用滴管吸取80%丙酮将研钵洗净,清洗液也要过滤到容量瓶中,并用80%丙酮沿滤纸的周围洗脱色素,待滤纸和残渣全部变白后,用80%丙酮定容至刻度。
3.读取吸光度:取厚度为lcm的洁净比色皿,注意不要用手接触比色皿的光面,先用少量色素提取液清洗2~3次,注意清洗时要使清洗液接触比色皿内壁的所有部分,然后将色素提取液倒入比色皿中,液面高度约为比色皿高度的4/5,将撒在比色皿外面的溶液用滤纸吸掉(注意不能擦),再用擦镜纸擦干擦净。
将比色皿放入仪器的比色皿架上,注意不要将溶液撒入仪器内。
第一个位置放盛有80%丙酮的比色皿,做为空白对照。
将仪器波长分别调至663、645、652nm处,以80%丙酮做为空白对照调透光率100%,分别测定溶液在上述三个波长下的吸光度。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注意,每次在转换波长时,都要用80%丙酮调透光率100%。
4.结果计算:将645、663、652nm处测得的吸光度代入公式(3)、(4)、(5)、(6)中计算叶绿素a、b浓度和总浓度。
再将叶绿素a、b浓度和总浓度代入公式(7)中求出所测材料单位重量或单位面积的叶绿素a、b含量和总含量。
[实验结果记录]
1.实验材料:
植物名称:
种植地点:
发育时期:
试验处理:
植物的生长状况:
取样时间:
取样部位及数量:
2.测定地点:
3.测定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4.测定条件记录:
5.数据记录及结果记载:
表1 测定数据记录及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