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2文言文阅读1
2020-2021高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 专项培优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
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
”不听。
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帝诏外详议。
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
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迁将作大匠。
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
’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
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移,是谓不毁。
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
”遂罢。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
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贼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
及病,遣上医临治。
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B.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C.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D.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含解析20200710267

文言文阅读在江苏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选择题,考生的正确率一般都较高,真正的难点和失分点是文言文翻译题和文言文概括分析简答题。
考生在作答翻译题时得分寥寥,甚至连大意分都能丢掉。
这其中固然有基础不牢、知识面狭窄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许多考生在积累已基本定量的前提下,没有强化应具备的翻译意识,不会合理规避文言文翻译的一些失分点,从而造成失分。
而对概括分析简答题,考生则常因读不通文本、概括提炼能力欠缺而无奈放弃。
本专题特设3讲,专攻文言文阅读的这2大易失分题型。
第1讲强化文言文翻译4个意识——保高分1.根据以往阅卷的经验,在翻译句子时,有好多同学居然经常把人物名字,尤其是长而怪的少数民族的人物名字,当作实词甚至虚词来理解,闹出了不少笑话。
如《缅甸土司传》中的卜刺浪、莽得刺、马者速、那罗塔等人名。
2.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下面[例1]中的传主“沈通明”,后面就成了“通明”。
有时在行文过程中,根据人物表述,还会改用“名”或“字”来代指人物,如《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籍”就是项羽的名,很多学生缺少人物意识,不知“籍”为何意,造成理解障碍。
强化人物意识,可以弄清人物关系、人物与事件的关系,有利于所译句子的翻译。
二、语境意识——揣摩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主要是利用一个语境(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之内的语句表述连贯、语意密切的特点来翻译句子。
需要强调的是,语境有小、大之分。
最小的语境即词语所在的句子,稍大的语境是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句,最大的语境即文段中所有与该词语相关的文句。
有时候,对词语的解释符合小语境,甚至还符合上下句构成的语境,但不符合完整的大语境。
这种符合局部语境,但与完整语境不符的情况极具迷惑性,所以在翻译时不能只满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必须要在完整的语境中揣摩其含义。
1.利用语境补出省略成分文言文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比较常见,量词、主谓宾,甚至句子都可能被省略,成分被省略的句子如果要求翻译,语境能提示我们补出这些省略成分。
2020-202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
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
献所为文,知舒、海、泰三州。
复献文,召试制诰;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使辽,宴射,首中的。
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
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
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
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给事中。
进礼部侍郎,又为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掳获。
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
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
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
徙邓州。
四道置帅,叔夜领南道都总管。
金兵再至,钦宗手札趣入卫。
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人,翌日上道。
十一月晦,至都,帝御南薰门见之,军容甚整。
入对,言贼锋方锐,愿如唐明皇之避禄山,暂诣襄阳以图幸雍。
帝颔之。
闰月,帝登城,叔夜陈兵玉津园,铠甲光明,拜舞城下。
帝益喜,进资政殿学士,令以兵入城,俄签书枢密院。
连四日,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
帝遣使赍蜡书,以褒宠叔夜之事檄告诸道,然迄无赴者。
城陷,叔夜被创,犹父子力战。
车驾再出郊帝日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金人议立异姓,叔夜谓孙傅曰:“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移书金二帅,请立太子以从民望。
二帅怒,追赴军中,至则抗请如初,遂从以北。
道中不食粟,唯时饮汤。
既次白沟,驭者曰:“过界河矣。
”叔夜乃矍然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
明日,卒,年六十三。
讣闻,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文。
(节选自《宋史·张叔夜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B. 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C. 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D. 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荫指的是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或妻子因丈夫有功劳而得到皇帝赏赐的封号。
2020-2021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项培优及详细答案

稀,仍能依制为母守孝,受到士人赞美。
B.王守仁不畏权贵,惨遭廷杖贬谪。
他为了营救被刘瑾逮捕的戴铳等人,直言上奏,却惨遭杖责,被贬离京,担任南京吏部尚书。
C.王守仁因俗化导,深受百姓爱戴。
他担任贵州龙场驿丞时根据当地习俗教化引导百姓,夷人十分欢喜,纷纷伐木造屋供其居住。
D.王守仁勤奋刻苦,开创阳明心学。
他探求程朱理学,数年也无收获,居蛮荒无书籍,仍终曰研究旧有知识,求之于心格物致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华性孝,母年逾百岁卒。
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
②守仁已病甚,疏乞骸秤,举册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答案】⑴C(2) B(3) B(4)①王华生性孝顺,母亲年龄超过一百岁去世。
王华已经七十多岁,仍然睡在草席上,以蔬菜为食物,士人评论赞美他。
②王守仁不久病得很重,上疏请求退休,举荐郞阳巡抚林皇代替自己,未等待诏命下达就还乡了。
【解析】【分析】(1)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守仁""祖母""神人”"云”"异人"“之”"山海诸关”等,然后根拯语法和句意进行排除。
AB项,"名"是名词作动词,命爼,取爼,宾语是"云",故应在"云"后断开,排除AB两项:D项,“异人拊之”,主语是"异人",谓语是 "拊”,宾语是"之",主谓宾俱全,结构完整,且"更需”的宾语是"守仁”,故应在"之"和"更名”之间断开,排除D项。
故选C。
(2)B项,"弱冠,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到二十岁,故称,弱冠错误,应该是二十岁,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集训冲关:文言文阅读(D卷) 打印带解析版

集训冲关文言文阅读(D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和熹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
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
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
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
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
”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
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
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
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
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
八年冬,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
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帝深嘉爱焉。
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
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
”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帝崩.。
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
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
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
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
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
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
及殇帝崩,太后定策立安帝,犹临朝政。
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康陵方中秘藏,及诸工作,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
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B.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C.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D.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解析:选C解答断句题,要重点分析关键词语及句意。
2020高考语文通用版大二轮复习冲刺练习:文言文阅读精准训练+精准训练二+Word版含解析

精准训练二积累加语境,答好文化常识题练前提示高考考查文化常识题,其“常识”主要来自教材古诗文,少部分来自课外文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广勒习兵..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节选自《史记·卷一百九》,有删改)A.射:中国古代“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
“射”不但是杀敌卫国的技术,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
B.良家子:汉代规定应强制服役的七种人以及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不能从军,其余人家子女被视为良家子,他们方可从军。
这也是区分民众良贱的等级界限。
C.中贵人:中国古代帝王所宠幸的近臣,也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
D.汉之飞将军:指李广将军。
王昌龄的山水田园诗作《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所用的就是飞将军李广之典故。
答案 D解析《出塞》是边塞诗。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也。
唐乾符初,登进士及第,时丞相裴坦兼判盐铁,解褐..署巡官。
未几,以畿尉直馆..。
丁家艰...,以孝闻。
丁母忧,退居东畿,哀毁过礼。
天佑四年,天子以土运将革,天命有归,四月,命文蔚与杨涉等总率百僚,奉禅位..诏至大梁。
太祖(朱温)受命,文蔚等不易其位。
(节选自《梁书·张文蔚传》)A.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文中指张文蔚初入仕途担任官职。
B.直馆,晋、唐以来奉职国家文史等馆的官名,文中指史官。
C.丁家艰,指遭逢父母的丧事,文中指张文蔚遭遇父亲的丧事。
D.禅位,禅让帝位。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版大二轮复习专练:文言文阅读精准训练一

文言文阅读精准训练精准训练一理解文意,借助标志,答好实词、虚词题练前提示实词解释题、虚词辨析题一直是浙江卷的保留题目。
关于其题型特点和答题方法,考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技巧,这里主要从考场角度加以提示。
1.对于实词解释题,要善于依据实词解释的错误标志来判断:①直接拿加点字组词;②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③代入原句翻译读不通或有矛盾之处;④代入原句发现词性有问题。
利用这些错误标志,可以快速判断解释有误的选项。
另外,特别生僻的词或词义往往是正确解释。
2.对于虚词辨析题,首先要重点掌握六个一级高频虚词:以、之、其、而、为、于。
其次要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的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两浙观风诗》者,浙之士大夫为佥宪陈公而作也。
古者天子巡狩而.至诸侯之国,则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王者之巡狩,不独陈诗观风而已。
盖所以布.王政而兴治功,其事亦大矣哉!陈公起家名进士,自秋官郎擢佥浙皋[注],执操纵予夺生死荣辱之柄.,而代天子观风于一方,其亦荣且重哉!吁,亦难矣!公之.始至吾浙,适岁之旱,民不聊生。
饥者仰而待哺,悬者..呼而望解;病者呻,郁者怨;……赖公之才,明.知神武,不震不激,抚柔摩剔,以克有济。
期月之间,而饥者饱,悬者解,呻者歌,怨者乐,不平者中;……以公之才器,天子其.能久容于外乎?(节选自王阳明《两浙观风诗》序,有删改)注皋:古代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盖所以布.王政而兴治功布:宣告,实施B.执操纵予夺生死荣辱之柄.柄:权力C.悬者..呼而望解悬者:受困的人D.赖公之才,明.知神武明:清楚答案 D解+析明:英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天子巡狩而.至诸侯之国吾尝终日而.思矣B.以.观民风作《师说》以.贻之C.公之.始至吾浙句读之.不知D.天子其.能久容于外乎吾其.还也答案 B解+析B项都是表目的的连词。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 含答案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高频主题1爱民如子,执政有方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
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①。
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
”黄门侍郎王珪对曰:“天下凋丧日久,陛下承其余弊,弘道移风,万代之福。
但非贤不理,唯在得人。
”太宗曰:“朕思贤之情,岂舍梦寐!”给事中杜正伦进曰:“世必有才,随时所用,岂待梦傅说②,逢吕尚..,然后为治乎?”太宗深纳其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移,比观百姓渐知廉耻,官人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
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
公等宜共行斯事也!”贞观四年,房玄龄奏言:“今阅武库甲仗..,胜隋日远矣。
”太宗曰:“饬兵备寇虽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
隋炀帝岂为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
宜识此心。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
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
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
”王珪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选自《贞观政要·仁义》,有删改):比喻可供借鉴的往事。
②梦傅说:借指帝王礼遇贤臣。
傅说,殷高宗武丁的重臣贤相,原来他在傅岩筑墙,后被武丁选拔任用,使商朝国势强盛,殷商中兴。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标点符号,请指出相应位置的标号。
人皆知畏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祚,既可指国运,又可指皇位,文中指前者。
B.吕尚,即姜子牙,以其封地之名为姓。
他在商周时期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文中借傅说、吕尚代指治国贤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限时集训(十二) 文言文阅读(一)(对应学生用书第135页)(限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导学号:74364035】(2017·石家庄一模)完颜守贞本名左靥,大定改元,除彰德军节度副使,迁北京留守。
二十五年,起为西京警巡使。
世宗爱其刚直,授中都左警巡使,迁大兴..府.治中。
御史台...奏守贞治有善状,世宗因谓侍臣曰:“守贞勋臣子,又有材能,全胜其兄守道,它日可用也。
”章宗即位,召为刑部尚书。
时上新即政,颇锐意于治,尝问汉宣帝综核名实之道,其施行之实果何如。
守贞诵“枢机周密,品式详备”以对,上曰:“行之,何始?”守贞曰:“在陛下厉精无倦耳。
”久之,进尚书左丞。
明昌三年夏,旱,天子下罪己诏...。
守贞惶恐,表乞解职。
乃出知东平府事。
命参知政事夹谷衡谕之曰:“东平素号雄藩,兼比年饥歉,正赖经画,卿其为朕往绥抚之。
”赐金币、厩马,以宠其行。
它日,上问宰臣:“守贞治东平如何?”对曰:“亦不劳力。
”上曰:“以彼之才,治一路诚有余矣。
”四年,召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
上尝叹文士卒无如党怀英者,守贞奏进士中若赵沨、王庭筠甚有时誉。
上曰:“出伦者难得耳。
”守贞曰:“间世之才,自古所难。
然国家培养久,则人材将自出矣。
”守贞通法律,明习国朝故事,又喜推毂善类,接援后进。
朝廷正人,多出入门下。
承安元年,降授河中防御使。
五年,改部罗火扎石合节度使。
久之,迁知都府事。
时南鄙用兵,上以山东重地,须大臣安抚,乃移知济南府。
卒,上闻而悼之,谥曰肃。
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
(选自《金史·列传第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B.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C.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D.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C[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
其次分析四个选项,把选项两两分组,根据相同点的多少可知A、D两项为一组,B、C两项为一组。
然后分析两组不同之处:“皆传经以对”的意思是都借解说经书来回答,其中“对”不必带主语。
而且“尝与泛论人材”的主语是“上”,所以第三处断开处应是“对”与“上”之间。
可排除A、D两项。
“无少隐”指一点也不隐瞒,它只能跟在“臧否”后面,不能陈述“心术行事”,“心术行事”是上一句的宾语,所以第五处断句处应在“行事”与“臧否”之间。
排除D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兴府”中“府”是唐代至清代行政区域名,比县高一级,相当于汉朝的郡,府的长官称知府。
B.“御史台”,古代官署的名称,长官为御史,在历史上御史的职责一直是监察朝廷百官与地方官吏。
C.“罪己诏”是帝王在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危难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的一种口谕或文书。
D.“萧国公”中“公”是爵位名,我国古代爵位一般分为五等,“公”居首位,其余依次是侯、伯、子、男。
B[错在“一直”。
先秦时期,御史是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从秦朝开始监察官员。
并且御史台的长官应为御史大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完颜守贞才能不凡。
两代皇帝都赏识他的才华,比较器重他,世宗曾当众表扬他,章宗则因其才能卓越、治绩出众而封他为萧国公。
B.完颜守贞博闻强识。
当章宗锐意于治,询问关于汉宣帝综核名实方面的情况时,他能够诵出史书上的句子,准确回答皇帝的问题。
C.完颜守贞见解独到。
在世宗感叹像党怀英那样的文士极难得到的时候,他认为只要国家尽力培养,时间一长,就会有杰出人才出现。
D.完颜守贞善于理政。
做大兴府治中时,因“有善状”受到御史台推崇;担任被认为难以治理的东平府知府时,治理起来也并不费力。
C[“世宗”应为“章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东平素号雄藩,兼比年饥歉,正赖经画,卿其为朕往绥抚之。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守贞通法律,明习国朝故事,又喜推毂善类,接援后进。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平郡一向号称雄藩,再加上连年饥荒歉收,正要靠你经营谋划,你一定要为我前往安抚那里。
(“素”“比年”“其”译出各1分;译出大意,2分)(2)守贞通晓法律,明了熟习国家的旧制度(先例),又喜欢推举优秀的人,引荐资历较浅的人。
(“故事”“推毂”“后进”译出各1分;译出大意,2分) 【参考译文】完颜守贞本名叫左靥,改元为大定那一年,(他)被任命为彰德军节度副使,升任北京留守。
大定二十五年,被起用为西京警巡使。
世宗喜欢他的刚正不阿,任命他担任中都左警巡使,调任大兴府治中。
御史台上奏报告守贞治理情况良好,世宗于是对侍臣说:“守贞是有功勋的大臣的儿子,又有才能,完全超过他的兄长完颜守道,以后值得任用。
”章宗即位,召见(完颜守贞),任命他做了刑部尚书。
当时皇帝刚刚即位,非常迫切想治理好国家,曾经问汉宣帝全面考核事物的名与实的方法,其施行的实际效果究竟怎样。
守贞吟诵“枢机周密,品式详备”(中央政权的机要部门或职位十分完整,法令制度十分详细完备)来回答。
皇帝说:“要这样实行,应该从哪里开始?”守贞说:“就在于陛下您励精图治,不要倦怠啊。
”很久以后,晋升为尚书左丞。
明昌三年夏天,大旱,天子下罪己诏。
守贞惶恐畏惧,上表请求免除自己的职务。
于是(让他)出京做了东平府的知府。
让参知政事夹谷衡告诉他说:“东平郡一向号称雄藩,再加上连年饥荒歉收,正要靠你经营谋划,你一定要为我前往安抚那里。
”赏赐(他)金币、厩马,来给他的出行以荣宠。
后来,皇帝问宰相:“守贞治理东平郡怎么样?”回答说:“他治理也没有过于费力。
”皇帝说:“凭借他的才能,治理一个郡实在是绰绰有余的。
”明昌四年,召他进京担任平章政事,封为萧国公。
皇帝曾感叹文士最终也没有像党怀英那样的,守贞上奏说进士里面,像赵沨、王庭筠当时都有好名声。
皇帝说:“出类拔萃的难以找到啊。
”守贞说:“隔代才有的出色的人才,自古就难以得到。
但是国家培养得久了,人才就将要自己出来了。
”守贞通晓法律,明了熟习国家的旧制度(先例),又喜欢推举优秀的人,引荐资历较浅的人。
朝廷中的正人君子,大多出自他的门下。
承安元年,降职担任了河中防御使。
五年,改任为部罗火扎石合的节度使。
很久以后,升迁管理都府事务。
当时南方边境发生战争,皇帝认为山东是重要而需要严加防护的地方,必须由大臣前往安抚,于是调任守贞做了济南府知府。
守贞去世,皇帝听到消息十分伤心,赐谥号为肃。
守贞刚直,凡是朝廷论议以及皇帝有所询问,他都借解说经书来回答。
皇帝曾经与他广泛地议论人才,守贞于是推究他们的内心和行事,对人的褒贬没有一点隐瞒,所以被胥持国等人所忌恨,最终因为正直而被罢免。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导学号:74364036】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
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
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
迁授编修。
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
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
起故官,督湖广学政。
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
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
光宗立,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
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
时修《神宗实录》,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
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百本。
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
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
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注]。
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
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
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
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赠太子太傅。
福王时,谥文敏。
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
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
其昌后出,超越诸家。
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
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
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
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
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
人撅之米芾、赵孟云。
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邢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邢、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
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注】党祸酷烈: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B.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C.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D.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D[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
其次分析四个选项,把选项两两分组,根据相同点的多少可知A、B两项为一组,C、D两项为一组。
然后分析两组不同之处:“例”为名词,作“仿”的宾语,不应与前面断开;可排除A、B两项;再看C、D两项,“笔断”是笔写的断语,即文字结论,附在每篇之后,故应与前面合在一起;又“褒美”为皇帝“诏”意,应为“有诏褒美”,故排除C项。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古人入学时取,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
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