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社交的潜规则你了解多少.
饭局注意事项

饭局1、饭局不是万能的,没有饭局是万万不能的;2、提前一天预约是真请你,提前半天你是作陪,上菜了才请你是凑数的;3、一请就来叫爽快,三请才来叫摆谱,怎么请都不来叫原则,不请自来叫蹭饭;4、饭局三大悲:想请的没来,来的都是作陪,结帐时就你一人清醒;5、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色狼来了迎接他的要靠女色狼;6、一周一饭局是正常人,一天一饭局是大红人,一天三饭局是交际花,一天N饭局是端盘子的;7、会敬酒的靠语言艺术,善斗酒的靠游击战术,装酒醉的善于玩骗术,灌不醉的肯定防身有术;8、饭局上不喝酒的腹中语:吃自己的饭,让别人吐去吧!这位官员最后还醉眼朦胧地说,以上仅是条条,概括不够全面,请多包涵。
9、县长主持宴会喝高了,大声喊:我再提三杯!第一杯:谁不喝,我是谁爹!众人忙饮尽;第二杯,谁不喝,谁就是我爹!众人皆干;第三杯,喝者是不喝者爹,众人烂醉!10、常与领导吃饭,升官是迟早的事;常跟大款吃饭,发财是迟早的事;常跟老婆吃饭,厌倦是迟早的事;常跟情人吃饭,花钱是迟早的事;常跟小秘吃饭,犯错是迟早的事。
酒桌上的规矩……男人必学女人必知【超全啊】酒桌上的规矩:(一)如果自己真不能喝,就别开第一口,端着饭碗夹了菜一边吃着去(二)如果确信自己要喝,就别装墨迹,接下来就是规矩了规矩一: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规矩二: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规矩三: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规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规矩五: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规矩六: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肚。
规矩七: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
中国大陆饭局的潜规则

中国大陆饭局的潜规则吃饭皇帝大,但是吃饭也有很大的学问,在大陆,饭局有很多的潜规则,像是座位如何排序、点菜怎么点、敬酒如果不是领导不可一人敬多人、可以帮领导添酒却不可代领导喝酒、离席的顺序及如何用辞等,都有很多礼仪,稍有不慎,不但失礼,可能还会因此惹祸上身,影响个人前途,不可不学学饭局学问。
正对大门的为主客首先是座位的座次。
通常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若是圆桌,正对大门的为主客,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若为八仙桌,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主人应提前到达在靠门位置等待,被邀请者则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第二是点菜。
如果时间允许,应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客人点菜。
一般来说,客人都会让你来作主。
如果老板在酒席上,除非是他主动要求,千万不要让他来点菜,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赴宴者不应太过主动,而是让主人点菜。
如果对方盛情要求,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对外宾不要反覆劝菜三是吃菜的餐桌礼仪。
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
上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碗柠檬水,这不是喝的,而是洗手用的。
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入席后,应待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不能喧宾夺主。
夹菜时,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
对外宾不要反覆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
细嚼慢咽,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
就餐时不挑食,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
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
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
不要用筷子直指向别人。
不要让食具发出任何声响,如喝汤时“咕噜咕噜”。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四是喝酒礼仪。
商务礼仪2饭局

中途离席
• 和主人说明并道歉; • 离开时不可大声宣扬;
17
饭局里的“潜规则”
一、座位的安排 二、点菜的技巧和禁忌 三、吃和吃相的讲究 四、喝酒的讲究 五、倒茶的学问 六、中途离席 七、酒宴上的礼仪
18
酒宴上的礼仪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自不同的特殊禁忌。
7
饭局里的“潜规则”
一、座位的安排 二、点菜的技巧和禁忌 三、吃和吃相的讲究 四、喝酒的讲究 五、倒茶的学问 六、中途离席 七、酒宴上的礼仪
8
吃和吃相的讲究
• 餐前:
毛巾、餐巾
• 餐中:
1、对外宾不反复劝菜; 2、夹菜文明,适量取菜; 3、细嚼慢咽; 4、转式餐桌,顺时针方向旋转取菜; 5、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安静就餐; 6、嘴里有东西的时候,不要和别人聊天;
19
• 一个人最好的配饰,不是物质,而是 气质,男女都一样。
• 礼仪就是培养气质的第一步!
• 培养礼仪可以从饭桌上开始吧!
谢谢大家!
宾客: 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3
饭局里的“潜规则”
一、座位的安排 二、点菜的技巧和禁忌 三、吃和吃相的讲究 四、喝酒的讲究 五、倒茶的学问 六、中途离席 七、酒宴上的礼仪
4
点菜时间
如果时间允许,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 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
点菜人员
➢ 主人 ➢ 宾客
5
点菜原则
➢ 看人员组成:人均一菜是较通用的规则; ➢ 看菜肴组合:
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 ➢ 看宴请的重要程度:
饭局酒桌必备的口才套路学

饭局酒桌必备的口才套路学大格局的人用饭局打通人脉,成就人生。
小格局的人只知道埋头苦干,闭眼塞饭。
当然,这些都需要用最巧妙的方式表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饭局酒桌必备的口才套路学,欢迎借鉴参考。
譬如当你面对这样富有“道德绑架”的劝酒,到底喝还是不喝呢?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人生难得几回醉,喝得一定要到位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咯,不给面子.......而且劝酒的花式各样,往往喝完一杯,还有一杯。
喝多又怕伤身,不喝又不太好,还会被别人一顿嘲讽,两头难呀。
那如何巧妙地拒绝呢?试试这样~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会陶醉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感情浅,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套路,应对的技巧,面对劝酒,你就可以游刃有余,不再纠结,畏惧,反而乐在其中!这些你又了解吗?如何快速与别人聊到一起?酒桌上哪些话,喝再多也不能说?如何开口打破尴尬局面,活跃气氛?让你为难的要求,怎么拒绝才算高情商?敬酒和被敬酒,说什么能让人对你好感倍增?大家突然要求你即兴发言,你知道讲点什么吗?譬如你想要婉拒别人的要求,但往往有时候表达得不好,反而会毁自身,得当的处理,方可处事全身退。
其实,这些日常的社交技巧,总结起来,都是有套路的。
想要深入学习更多饭局酒桌必备的口才套路,私信回复:口才即可进行深入学习。
让你秒懂饭局上的说话潜规则!你早应该知道的一些说话套路!全是实践总结的实用干货,它不仅有趣,而且绝对落地实用,人生阅历增长何止十年!适合人群:内向嘴笨,当众讲话表现不佳的人想成为妙语连珠,打破讲话尴尬的人想快速拓展人脉,提升个人影响力的人不善酒桌交际,渴望在职场提升突破的人。
酒桌礼仪禁忌10条

酒桌礼仪禁忌10条在社交场合中,酒桌礼仪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
无论是商务宴请还是家庭聚会,都要遵守一定的酒桌礼仪规范,以展现自己的修养和教养。
然而,在酒桌上,有些行为是十分禁忌的。
下面将介绍酒桌礼仪的十个禁忌,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
一、不要喝酒过量。
在酒桌上,适量的饮酒可以增加气氛,但过量的饮酒则容易引发尴尬和冲突。
二、不要喧哗大笑。
虽然酒桌上会有欢声笑语,但要注意声音的控制,不要大声喧哗,以免打扰其他人。
三、不要抢夺食物或酒水。
在酒桌上,食物和酒水应该有序地进行分配,不要抢夺或争夺,以免造成尴尬和不愉快。
四、不要用手抓食物。
酒席上一般会提供餐具,应该使用餐具来进食,不要用手直接抓食物。
五、不要随意吐痰或咳嗽。
在酒桌上,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生理反应,避免随意吐痰或咳嗽,以免影响他人的食欲和情绪。
六、不要挑食或嘲笑他人的口味。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不要挑食或嘲笑他人的口味,以免伤害他人的感情。
七、不要喝醉后大声嚷嚷或发表不当言论。
在酒席上,喝醉后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辞,不要大声嚷嚷或发表不当言论,以免给他人带来困扰或尴尬。
八、不要插队或争抢座位。
在进餐时,应该按照就座次序有序地进餐,不要插队或争抢座位,以免引起争端或矛盾。
九、不要胡乱举杯敬酒。
在敬酒时,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要胡乱举杯敬酒,以免造成尴尬或冲突。
十、不要随意乱扔餐具或碗筷。
在用餐结束后,应该将餐具整理好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不要随意乱扔餐具或碗筷,以免给他人带来困扰或不适。
以上就是酒桌礼仪的十个禁忌,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规则,遵守酒桌礼仪,以展现自己的修养和教养。
在社交场合中,遵守酒桌礼仪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形象的保护。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
中国饭局里的潜规则

“饭局在中国人的交往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中国的公、私观念不像西方人那样清楚。西方人如果在办事过程中相互欣赏,也会约吃饭,但对于他们吃饭只是办事的成果。而在中国,吃饭却是办事的工具。”袁岳分析说。
的讨债人员无功而返,于是温女士决定亲自出马,出发的时候带上了当时年仅5岁的女儿萌萌。
饭局地点设在高档饭店。席间,那刘经理一直感叹生意难做,自己能力有限,表明他现在还没钱还货款。温女士设局之前,对这个公司做过详细的调查,于是便在刘经理感叹自己能力不够管理不好之时接过话来说:“贵公司今年上缴的国家税款就有几千万,纯利润更是几亿元,怎么还能说是管理不善呢。”
比如老同学之间的聚会,一般男人是不能带着现任女朋友去赴会的,同行业之间的饭局上是不能谈论自己单位或询问别人单位的内部机密的,企业之间谈判的饭局上是不能带着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去赴宴的……
南京真
知味饭店的老板沈加林笑着说,“决定饭局的档次不是请客者的阶层,而是所要托付之事的轻重。越重要的事情,饭局档次也就越高。而非功利性的朋友聚餐,反而会选择小馆子,更加随意。”
【饭局潜规则】1、提前一天预约是真请你,提前半天你是作陪,上菜了才请你是凑数的。 2、一请就来叫爽快,三请才来叫摆谱,怎么请都不来叫原则,不请自来叫蹭饭。 3、一周一饭局是正常人,一天一饭局是大红人,一天三饭局是交际花,一天N饭局是端盘子的。
“一般的政府筵席是比较经济的,并不奢侈浪费,属于工作餐的性质,”在听鹂馆工作的一位高级技师说,“真正属于豪宴的多是一些大企业、大集团的饭局,一桌饭菜至少是几千,几万或者十几万一桌也平常,甚至还有几十万一桌的,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花费了36.6万元的那一桌饭局便是听鹂馆西安分店做出来的。”
我25岁进入体制内,因为不懂饭局潜规则被...

我25岁进入体制内,因为不懂饭局潜规则被...我25岁进入体制内,因为不懂饭局潜规则被冷落在一线12年,当上“一把手”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这8条饭局“潜规则”。
1、无论参加什么饭局,目的只有三个:攒人脉、攒人品、攒资源。
这三个目的都会通过2种手段来完成:展示服从和展示诚意。
中国式饭局就是一场权威与服从的表演,强者用逼人喝酒彰显权威和控制力,弱者用自虐式主动喝酒表白忠诚和服从。
2、求人办事的饭局,人数不宜过多,除了你和对方,最多再加上中间人,三人即可,人数越多越听不到真话。
邀请时要提前说明时间、地点和参加的人,提前了解对方的饮食喜好,最后亲自接送;也要提前备好礼物。
3、请人吃饭,谨遵“三不请”,不然很败人缘。
饮酒无度的人不请,口无遮拦的人不请,蹭饭的人别请。
饮酒无度必然搅局,口无遮拦必然得罪人,蹭吃蹭喝必然会私自带人。
这些都会毁了人脉。
4、饭局上敬酒,一般是遵循“先整后零、先长后幼、先主后次”的原则,酒桌上尽管有尊卑贵贱,但是你敬酒绝不能厚此薄彼,如果你无法分辨谁的职务高低,最公平的手段就是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敬酒,谁也不得罪。
5、给人敬酒时,自己的酒杯永远要低于别人。
可以给领导敬酒,但是不要随便替领导喝酒。
敬酒,一定要有说祝酒词,没有祝酒词喝的是糊涂酒,散席前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因为最后还有一个散场酒。
6、喝酒,说到底喝的并不是酒,而是一种情感需求,饭局的成败,酒桌上的主陪是关键。
主陪靠威望,副陪靠酒量,三陪靠胆量,四陪靠色相。
喝酒是一种降低防备心理的方式,互信是沟通的基础,它决定着对方将为你打开多少。
不喝醉怎么吐真言呢?7、饭局上求人办事,第一顿饭很重要,但不要奢求吃一顿饭就能把事情办成,吃饭只是办事的开始。
如果对方想帮你,你们必须约第二次饭局,第二次一定要给别人承诺好处和利益,因为社交本质就是利益交换,饭局上能办成多大的事情,还要看在交情里勾兑多少交易。
8、参加饭局为什么一定要喝酒,因为喝酒是维持和扩大“熟人社会”的重要机制,劝酒则是彼此确认进入“熟人社会”的重要环节。
别人请你吃饭,千万别干这四件傻事

别人请你吃饭,千万别干这四件傻事
一、人家让你挑地方,那只是客气一下,你千万别越俎代庖,最好让他自己订,他本来跟你只是一盘青椒炒肉丝的关系,你非得点个澳洲大龙虾的豪华饭店,大家都.尴尬,如果实在推不掉,那就选一个便宜点的,假如正合他意,人家就坡下驴,显得照顾你。
如果他感觉档次低,可以改个好点的嘛,这样也显得人家的慷慨。
二、客不待客,这是规矩,人家请的是你,你可别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就随随便便的拉上一堆朋友过去,人家本来准备了一桌菜,好家伙,你这突然来了两三桌的人,预算肯定超标啊,买单凭什么?
我又不认识你的朋友,心里能不憋气吗?不买吧,又显得人家小家子气,关键是人家又不认识你的朋友,凭什么做这个冤大头啊?
三、人家让你点菜,那是客气,实在是盛情难却,那就点个青椒炒肉丝,贵菜不要点,贵菜那是留给主人点的,你不要抢了人家的风头,你把档次拔高了,人家怎么办?有些人啊,不懂事儿,什么贵的点什么,一副不宰白不宰的样子。
做人若是这的不懂规矩。
一辈子也吃不了四个菜。
四、不要自作主张中途加菜,除非你打算买单,感觉菜不够,该不该夹菜?主人又不是没长眼,你不要大手-挥的服务员夹个菜,这样很不礼貌,堪比大主人的脸,主人会很不高兴,人家心里会想,啊,就你能耐嫌我小气,故意寒磣我是吧?胡雪岩说,人应该具备四识,知识、常识、见识、胆识。
其中呢,常识是基础,卡耐基也曾说过呀,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啊,靠的是他的专业知识,而85%要靠他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事的能力,所以说,当你学会了应酬,你就成功了85%。
这话不夸张,这些饭局上的潜规则是没人会主动告诉你,而你又必须知道个人生常识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饭局社交的潜规则你了解多少?零点调查公布的《中国居民沟通指数》总结了中国人最新的社交趋向,其中,“饭局社交”仍是中国人最为普及的社交方式,全部受访者中有一半参加过饭局社交。
饭局从来就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首选交际方式。
中国饭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而见诸于廿四史之中的著名饭局更是不可胜数。
中国历代的兴衰成败似乎都与饭局密切相关。
饭局在中国承担了太多的功能,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如中国这般,整部历史与政治都能与饭局联系起来。
春秋时代的齐相晏子,在饭局上“二桃杀三士”,蔺相如渑池会上屈秦王,开赵国数十年之太平。
此外,如“鸿门宴”、“青梅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火烧庆功楼”等历代著名饭局已是耳熟能详、妇孺皆知。
“饭局”这一词汇起源于宋代,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局”是下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的意思,后来再引申出“赌博、聚会、圈套”的意思。
“饭”与“局”的组合,是宋代文人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因为饭局上的圈套实在太多了。
正惟如此,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饭局才有了青史留名的机会。
几千年之后的今天,在零点公司的调查中,选择“聚餐”这种社交方式的人达到46%,比以13%排在第二位的体育活动高出了33个百分点。
“作为社交方式的中国式饭局,可以向对方传达'不见外’的信息,代表亲近,即认同对方是'自己人’。
要办的事先不说,先吃,这样就没有势利感,事不成就喝酒,也不伤面子。
以公共正式的方式只谈正事,中国人觉得太紧张。
”零点调查董事长袁岳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联谊饭局,宾主尽欢颐和园的听鹂馆是北京比较高档的饭店。
一些部门举行的大型会议的宴会,有时安排在此。
“一般的政府筵席是比较经济的,并不奢侈浪费,属于工作餐的性质,”在听鹂馆工作的一位高级技师说,“真正属于豪宴的多是一些大企业、大集团的饭局,一桌饭菜至少是几千,几万或者十几万一桌也平常,甚至还有几十万一桌的,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花费了36.6万元的那一桌饭局便是听鹂馆西安分店做出来的。
”记者曾在听鹂馆亲眼目睹了一次两个企业间联谊的豪门夜宴。
他们吃的是“满汉全席”。
听鹂馆有个特别规矩,即所有的菜均没有价格,而是全部按人头计算。
不同档次的宴席,上来的菜单不一样;或者菜名一样,但用料不同。
这两个企业吃的是500元/人的档次,属于听鹂馆的中等档次。
听鹂馆里,宫灯高照,富丽堂皇,宫廷式样摆设的宴会大厅,全套古香古色的桌椅、餐具,来回穿梭着身着仿清服饰的服务员。
饭局开始,双方领导各自进行了一番讲话。
讲话结束,便全体起立端杯。
第一杯饮尽,主菜也便上来了,菜名是“京扒四宝”。
技师说四宝分别是鲍鱼、海参、小勺鸽蛋和鸡脯,都是菜中珍品。
饭局这才算正式开始,觥筹交错,气氛活跃,敬酒与撞杯之声不绝于耳。
饭桌上形成了几大阵营,每个阵营都有各自的目标和对手,阵营中的每个人心里也都有一个大概的计划:该敬谁,该谈些什么,该说些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该给谁做个人情等等。
经过几轮的你来我往,大家都已吃饱喝足,于是领导一声令下,餐桌上的各式餐具、酒水便悉数撤下,换上水果拼盘和饮料。
戏台上早已准备好的歌舞表演也适时开始了,这个戏台是当年慈禧太后吃饭听戏的地方,据听鹂馆工作人员说,仅这戏台一晚上的租金就是两万。
家医药管理局技师粗略计算了一下,这顿晚宴的费用和歌舞表演等其他费用加起来不下10万元。
这样的饭局,多数是宾主尽兴而归。
因为其目的单纯,就是吃饭娱乐。
男女的恋爱也可归入此类,但花样就不如上述饭局多了。
广州的一位少妇今年说的一句话被媒体频频引用:恋爱是无数个饭局,结婚只是一个饭局。
有美食家之称的专栏作家沈宏非说,正常男女在一个正常年代谈一场正常的恋爱,很难绕过餐桌而行。
谈判饭局,险象环生企业间的谈判饭局,就没有这么欢娱的气氛了。
饭局开始是风平浪静,寒暄过后,便风云突变。
饭局中双方互揭彼之短,扬己之长,即要把对方说得可有可无,而把己方说得不可或缺,使自己处于谈判的上风,掌控饭局的主动。
酒菜便成为缓和气氛的工具,为了防止谈判僵持,聪明的饭局领导者都会在争论比较激烈的时候站出来提议大家干上一杯,缓和下情绪再继续讨论,这也正是谈判事项选在饭局上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加者一般都是酒中高手,不会出现喝多酒误事的情况,于是酒桌之上,你来我往,竟都有千杯不醉的架势。
即使谈判结束,也还是不能放松,生怕自己比别人先喝趴下了出丑。
还有一种饭局,专为讨债而设。
温女士是一家企业的老总,她给记者讲述了一个通过饭局讨债的故事。
温女士的企业和很多国内著名大企业都有业务联系。
其中一些公司在她这里提货时并不能当场付款,于是公司每年便多了一项额外任务——讨债。
这些公司中,有个公司每次都让派去的讨债人员无功而返,于是温女士决定亲自出马,出发的时候带上了当时年仅5岁的女儿萌萌。
饭局地点设在高档饭店。
席间,那刘经理一直感叹生意难做,自己能力有限,表明他现在还没钱还货款。
温女士设局之前,对这个公司做过详细的调查,于是便在刘经理感叹自己能力不够管理不好之时接过话来说:“贵公司今年上缴的国家税款就有几千万,纯利润更是几亿元,怎么还能说是管理不善呢。
”之后,温女士转过身端起酒杯对女儿说:“萌萌,敬刘叔叔一杯,祝他事业总是这么一帆风顺。
”刘经理说:“哦,这么小就会喝白酒啊?行,只要你能喝下这杯酒,我便把货款一分不少地还给你妈妈,怎么样啊?”那小姑娘应了声“好”便举起杯子干了,又让服务员连续倒了两杯,依次干完,竟连干三杯。
满坐皆惊,引起一片掌声。
连倒酒的服务员都惊得愣在当场。
刘经理当即便掏出支票签了字。
这样或诡异或残酷的饭局每天都在上演着,房间里高朋满座,桌子上觥筹交错,私下却是暗自较劲。
“饭”和“局”,有些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社交饭局,办事求人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
摆脱不了这一现状的中国人,只要办事,先想到有没有关系。
违章开车牌照被扣,先问亲戚朋友交管局有无熟人,然后再拉出来吃饭。
几乎可以说只要需要求人,便都可以饭局开场。
单位的饭局,同事之间,是为了互相照顾工作,上级请下级,为了维持稳定,鼓舞士气,收买人心。
下级请上级,为了升职、涨工资、部门调动,甚至单纯为了说错某句话而道歉。
名目繁多,数不胜数。
现在,被称为象牙塔的学校,亦有社交饭局的渗入。
考试不及格、被记迟到旷课次数过多、夜不归宿被捉等等,只要犯了事就得拜托和老师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把老师请过来,摆上一桌,请客了事。
也有想竞争团委干部之类的同学请客拉选票,或是男人追女生的“相亲饭局”,有些漂亮女生是每个星期都专门等着有人来请客打牙祭的,吃完就抬屁股走人,甚至连请客的人什么模样事后都不记得。
社交饭局以男性为多,女性更喜欢快餐和小吃,“所以,懂美食的人中男性更多”。
“政府间的饭局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下级请上级,或者政府官员吃别人。
企业间拉关系的饭局很多,也吃的奢侈,富豪摆出的高档饭局,基本都是公关性质的。
一般的公司也都将招待费作为普遍的正常开支。
”袁岳说。
商务部网站提供的数字显示,2005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实现8806亿元,同比增长16.8%,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达到13.9%。
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边疆解释说,8806亿的营业额,这数字是1978年的108倍。
连续15年都实现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餐饮业增长率一直位居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之首。
这说明居民收入水平在增长,社会的服务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多的人喜欢在外吃饭而不是在家。
中国烹饪协会提供的数字还显示,在陕西、四川、广东等地,餐饮业已经成为该地的支柱型产业。
全国目前有各类餐厅400多万家,从业人员多达2000万人。
边疆认为,改革开放初期,饭局多是商务饭局,如今则以大众消费为主体,多数是家庭及朋友聚会,这说明人们的消费观念也起了很大变化。
饭局潜规则沈宏非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中国的饭局名目很多,有商务的联谊的死人的生孩子的,每个饭局都有其功能,并且各地之间差异很大。
”初来北京工作的记者陈磊说,广州上海北京的饭局各有特色。
上海的请客吃饭,朋友聚会公司联谊的较多,不像北京,凡是在大馆子吃饭的,都是有背后交易的。
从习惯上说,北京还是一个人情社会,而在广州,因为比较崇尚个人努力,办事的饭局就较少。
辽源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刘助则豪爽地回答:“在俺们东北,上来先喝酒,饭局好不好那要看酒好不好,喝多了喝醉了那才是最佳境界。
而且都是白酒。
”组织一个饭局,必定先要想好要邀请的人选,被邀请者也都很关心你还邀请了谁,估算自己在邀请者心中的位置。
其中有没有和自己有过节的,有没有和自己很投缘的,以决定去或不去。
而这些事情,几乎都是在一瞬间就考虑完的。
“饭局在中国人的交往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中国的公、私观念不像西方人那样清楚。
西方人如果在办事过程中相互欣赏,也会约吃饭,但对于他们吃饭只是办事的成果。
而在中国,吃饭却是办事的工具。
”袁岳分析说。
与此同时,袁岳也注意到,将饭局作为商品时,因为处于较低阶层的请客者因购买力的局限,往往会采用低成本社交,所以,他们的社交饭局档次也较低。
处于较高层次的被请者因为经常参加各类饭局,因而更加关心饭局的特色,而非档次。
饭局作为一种工具,必然有一些一般工具所具有的共性及使用规则,并且不同的饭局规则也是不尽相同的。
比如老同学之间的聚会,一般男人是不能带着现任女朋友去赴会的,同行业之间的饭局上是不能谈论自己单位或询问别人单位的内部机密的,企业之间谈判的饭局上是不能带着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去赴宴的……南京真知味饭店的老板沈加林笑着说,“决定饭局的档次不是请客者的阶层,而是所要托付之事的轻重。
越重要的事情,饭局档次也就越高。
而非功利性的朋友聚餐,反而会选择小馆子,更加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