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

合集下载

895船舶原理

895船舶原理

895船舶原理895船舶原理是指一种基于水面船舶的稠密气体载重的原理。

它的核心概念是在船舶的负载部分注入稠密气体,以取代其中的部分水分,从而减轻其重量,提高运载能力,减少燃料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本文将对895船舶原理进行深入阐述,让读者深入了解其实现过程和应用前景。

一、基本原理895船舶原理的基本原理是在船舶的负载部分注入稠密气体,如氮气和二氧化碳,使其浮力增大,并减少吃水量,减轻船体负载。

船舶在水中浮力与它所排水的水的体积相等,而水的密度为1吨/立方米,因此在船舶负载部分注入密度更高的气体,如氮气和二氧化碳,会增加船舶的浮力,减少其吃水量。

另外,船舶在水中前进时,它所承受的阻力与水流动的速度成正比,而也正是因为增加浮力后,船舶负载部分的吃水量减少,水流动速度也随之降低,从而减小了船舶承受的阻力和摩擦力,使得船舶更加省油,并延长了其服务寿命。

二、实现步骤实现895船舶原理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分析船舶的载重状况,确定需要注入气体的部位和注入气体的种类。

2.在船舶负载部分主石舱室、中间石舱室和船头石舱室的上下半干舱中注入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计算和监测实时调节注气量。

3.根据船体结构设计运用新型船体封闭技术防止注入气体泄漏。

4.通过调整船舶的载货结构和稳定性设计以适应注入气体的变化,确保船体稳定性和船舶操作的安全性。

三、应用前景895船舶原理已经成功应用于中国外轮船舶的气体钢瓶运输等业务领域,并引起了国际船舶业的关注。

由于895船舶原理能够提高船舶载货能力和运载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因此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它可用于大型船舶的货舱、油罐、气体舱等的稠密气体负载加注,不仅能提高运载效率,还能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此外,895船舶原理还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节能技术、船舶自动化控制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以提高船舶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895船舶原理是一种新型船舶载重技术,它在船舶的负载部分注入稠密气体,能够提高船舶的载货能力和运载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船舶原理介绍 - 本科生

船舶原理介绍 - 本科生

船舶原理介绍
船舶原理是研究船舶航行性能的一门科学,其中包括:
(1)浮性——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浮于一定水平位置的能力。

(2)稳性——在外力作用下船舶发生倾斜而不致倾覆,当外力的作用消失后仍能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3)抗沉性——当船体破损,海水进入舱室时,船舶仍能保持一定的浮性和稳性而不致沉没或倾覆的能力,即船舶在在破损以后的浮性和稳性。

(4)快速行——船舶在主机额定功率下,以一定速度航行的能力。

通常包括船舶阻力和船舶推进两大部分,前者研究船舶航行时所遭受的阻力,后者研究克服阻力的推进器及其与船体和主机之间的相互协调一致。

(5)耐波形(或称适航性)——船舶在风浪海况下航行时的运动性能。

主要研究船舶的横摇、纵摇及升沉(垂荡)等,习惯上统称为摇摆运动。

(6)操纵性——船舶在航行中按照驾驶者的意图保持既定航向的能力(即航向稳定性)或改变航行方向的能力(即回转性)。

因此,船舶操纵性包括航向稳定性和回转性两部分内容。

船舶原理课件课件

船舶原理课件课件
指船舶在小角度倾斜时,不需要外力作用就能恢 复到原平衡位置的能力。
初稳性的影响因素
船型、装载状况、风浪等都会影响船舶的初稳性。
3
初稳性与横摇周期
初稳性越高,横摇周期越长,船舶的舒适度越高。
03
船舶阻力与推进
船舶阻力
船舶阻力定义
船舶在水中行驶时,受到的阻碍其前进的力。
阻力产生原因
由于船舶与水之间的摩擦、冲击和粘性作用, 以及船体形状造成的水流分离现象。
船舶的经济航速与经济航程
经济航速定义
经济航程定义
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定航程,耗油量最少 的航速。
在一定油量或一定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航 程最远的航速。
影响经济航速与经济航程的因素
经济航速与经济航程的确定方法
船舶类型、船体设计、推进系统、货物类 型等。
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结合实际运营条件 进行选择。
04
B
C
D
通风机工作原理
通风机是用于向船内提供新鲜空气或排除 污浊空气的机械设备,确保船员生活和工 作环境的舒适和卫生。
压缩机工作原理
压缩机是一种使气体压缩并提高其压力的 机械装置,将低压气体转化为高压气体。
船舶管路系统
船舶管路系统概述 船舶管路分类
阀门的作用与分类 附件的作用与分类
船舶管路系统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船舶管路、阀门、 附件等。
02
船舶浮性与稳性
浮性原理
浮性原理
船舶在水中能保持漂浮状态,是由于船舶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浮力 与船舶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船舶保持平衡。
阿基米德原理
船舶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排开水的重量相等,即船舶受到的浮力大小 等于船舶所排开水的重量。
排水量

船舶原理

船舶原理

船舶原理名词解释:1、TPC:每厘米吃水吨数:每增减一厘米吃水所增减的浮力;2、MTC:每厘米纵倾力矩:引起船舶纵倾一厘米所需要的力矩;3、总纵强度:将船体视作一空心变断两端自由支持的梁研究整个船体结构总纵弯曲、总纵剪度和总纵扭转的能力;4、螺距比:螺旋桨每转动一周前进的距离与螺旋桨直径之比;5、可浸长度:在分仓载重线WL时设船舶某一假设舱内破舱进水使船舶下沉和纵倾其最终平衡状态下的水线(WL)n刚好与界限线相切则把这一假象舱的长度定义为该舱中点R处的可浸长度;6、滑脱比:滑脱速度与nP之比即:S=(nP-vs)/nP;7、许可舱长:沿船长任意点为中心的许可长度;8、分舱因素:它表征着(WL)n水线以上剩余储备浮力的大小即纵向浮态安全程度F越小安全程度越高;9、沉深比:沉深与螺旋桨直径之比即:h/D;10、滑失:即滑脱简答题1、倾斜试验的目的、方法、原理:目的:确定船舶空船重心距基线高Z g0.原理:船内重物水平横移tgθ=PL y/D(GM)方法:2、初稳性方程的局限性:1)GM>0不满足船舶不致倾覆条件2)Θ>15时GM初稳性不在是一个定点3、阻力的分类定义、影响因素及减小方法1)摩擦阻力2)涡流阻力3)兴波阻力4、什么是广义谐摇区、遭遇周期的公式、避开谐摇区的三个条件定义:在Tθ/τb =1的附近存在一个摆幅较大的谐摇区这个区间相当于0.70<Tθ/τb<1.3;遭遇周期公式:避开条件:1)改变GM值2)改变航向3)改变航速计算题1、y0……y10间距为1用辛氏法则求水线面面积、求漂心坐标2、排水量D=16000t稳心高度为0.80m1)一货物150t上移10m左移8m求移后GM2)燃油舱用油一半l=10m、B=5m、ρ=1求GM3)求横倾角3、D=16000t,首尾吃水为7.8m、8.0m船长l=150m、TPC=25、MTC=180漂心坐标X f=-3.5.现卸货500t二舱距船中30m卸货200t四舱距船中-60m卸货300t 求卸货后船首尾吃水差4、一船从大连到上海,在大连排水量为16000t吃水为8.0m水线面面积为2400,ρ海=1.025、ρ水=1.005求到上海的吃水。

船舶原理公式范文

船舶原理公式范文

船舶原理公式范文船舶原理是指研究船舶的运动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物理学原理的学科。

船舶运动的原理涉及到船舶的稳性、浮力、阻力、推力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船舶原理相关的公式。

1.船舶稳性公式船舶稳性是指船舶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保持平衡的能力。

船舶稳性可以通过测量艏楼舱的倾斜角度来评估。

船舶稳性公式中,最常用的是斯奈德稳性公式和S方程。

斯奈德稳性公式:GM=KB*(1-KB/KM)*BM其中,GM是艇身稳定性力矩中心的高度,KB是纵向稳定力矩的位置,KM是质量中心的高度,BM是浸没体积的功能。

通过斯奈德稳定性公式,可以计算船舶的稳定性矩。

S方程:S=KM/(KB+KG)其中,S是形心水平与质心水平之间的距离,KB是纵向稳定力矩的位置,KG是重心的高度。

2.船舶浮力公式船舶浮力是指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推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除的液体的重量。

F=ρ*V*g其中,F是浮力,ρ是液体的密度,V是物体所排除的液体的体积,g是重力加速度。

3.船舶阻力公式船舶阻力是指在航行过程中与流体介质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船舶阻力公式主要有摩擦阻力公式和波浪阻力公式。

摩擦阻力公式:Rf=0.5*ρ*V^2*S*Cf其中,Rf是摩擦阻力,ρ是介质密度,V是速度,S是湿表面积,Cf 是摩擦阻力系数。

波浪阻力公式:Rw=0.25*ρ*V^2*L^2其中,Rw是波浪阻力,ρ是介质密度,V是速度,L是舰船的长度。

4.船舶推力公式推力公式:T=P*η其中,T是推力,P是功率,η是效率。

以上是一些与船舶原理相关的公式,涉及船舶稳性、浮力、阻力和推力等方面。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船舶的运动原理,并为船舶设计和工程提供参考。

船舶原理

船舶原理
1 Ixf Lb3 12 2 2 b r tg 2 rd 3 6d
§4-4稳心半径及其与船形的关系
3、垂柱体船
水线面为菱形的垂柱体船

据各正浮d 时的r值绘成r=fr(d)曲线(见图3-12)。 计及zm=zb+r,可绘出zm=fm(d)曲线(见图3-9)。 由上曲线可见,zb近似为过原点斜率约为0.535直线; 而r在低吃水时为大值,在高吃水时为小值。 zm曲线在d临=7m附近有极值,说明当7m> d > 7m时均 将增大。
广义结论:船舶
等容微倾的稳心 半径等于任意初 始水线面积对其 过漂心倾斜轴的 面积惯矩与排水 体积之商。END
稳心的几何意义:浮心移动轨迹的曲率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稳心的物理意义:两相邻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稳心半径表达式的使用范围:θ <10°~15°
四、稳性半径表达式
稳性半径表达式推导:
由于横倾后出水三角体体积v2的浮心k2移至入水三角 体体积v1的浮心k1位置。根据平行力移动原理和等容条件, 则有: v1·k2k1 =V·BB1 设横倾角为无穷小dθ,有: k2k1=k2o+ok1 计及上式和等容条件,则有: BB1=(v· k 2o + v · ok1)/V 入水: v· ok1 = dθ∫( 1/3)Y3dx= dθ·i1 出水: v2·k2o = dθ∫ ( 1/3)Y3dx= dθ·i2 BB1=dx(i1+i2)/V=dx· Ixf,由图可见:r= BB1 l /dθ 将BB1式代入即得稳性半径公式 2 3
§4—2水面船舶的平衡状态
•由此可见,水面船舶的平衡状态与其重心G与稳心 M的相对位置有关,而水面船舶满足稳定平衡状态 的条件是:重心低于稳心,即 GM>0 。 •假设船舶倾斜前后船内重量无相对位移,故G为定 点,D为船舶排水量;B为船舶初始位置的浮心; B1为船舶倾斜位置的浮心。由于倾斜前后水线下排 水体积几何形状改变,故B为变点。

船舶原理备考知识点总结

船舶原理备考知识点总结

船舶原理备考知识点总结一、船舶的基本概念1. 船舶的定义:船舶是用于在水上进行运输和航行的交通工具,通常由船体、动力装置、船舱以及导航和控制设备组成。

2. 船舶的分类:根据用途和船体特征,船舶可分为货船、客船、油船、拖船、渔船等各种类型。

3. 船舶的结构:船体是船舶的基本结构,通常由船首、船艏、船中、船艉等部分组成。

船体的外形和结构对船舶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船舶的稳性1. 船舶的稳性定义:船舶的稳性是指船舶在浮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能力。

船舶的稳性对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船舶的稳性要素:船舶的稳定性要素包括浮力、重力、形心、重点、载重线等。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决定了船舶的稳定性水平。

3. 船舶的稳性计算:船舶的稳性计算是通过考虑船体的形状、载重线位置、重心位置等因素,确定船舶在不同工况下的稳性状况。

稳性计算通常使用形心高度曲线和倾覆曲线等参数来表示。

三、船舶的阻力1. 船舶的阻力概念:船舶在航行中受到水流的阻碍,产生阻力。

阻力包括水动力阻力、摩擦阻力、波浪阻力等。

2. 船舶的阻力影响因素:船舶的阻力受到船体形状、航速、水流状况、载重线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船舶的阻力与船舶的动力消耗和航行速度息息相关。

3. 船舶的阻力计算:船舶的阻力计算主要通过实验和模型试验进行。

船舶的阻力计算是船舶设计和航行性能评估的重要依据。

四、船舶的推进1. 船舶的推进基本原理:船舶的推进是利用动力装置产生推力,推动船舶在水中前进。

常见的推进方式包括螺旋桨推进、水射推进、水轮推进等。

2. 船舶的推进装置:螺旋桨是最常用的船舶推进装置,它通过叶片的旋转产生推力。

水射推进和水轮推进则是在特定船舶类型和工况下使用的推进方式。

3. 船舶的推进性能评估:船舶的推进性能评估包括推进效率、推进功率、航速、加速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船舶在不同工况下的推进性能表现。

五、船舶的操纵1. 船舶的操纵原理:船舶的操纵是通过操舵装置控制船舶航向,以实现转向、停泊、靠泊等操作。

对船舶原理的认识

对船舶原理的认识

对船舶原理的认识船舶原理是研究船舶在水中运行的力学原理和流体力学原理的学科。

船舶的设计和运行涉及到许多力学和物理学原理,掌握船舶原理对于船舶设计与运营非常重要。

船舶的浮力原理是船舶原理的基础。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除的液体的重量。

船舶由于形状的原因,会排除掉一定重量的水,而这个排除的水的重量正好等于船舶的重量,从而使船舶能够浮在水面上。

船舶在行进时,需要克服水的阻力。

水的阻力与船舶的速度、船体的形状以及船舶在水中的作用面积有关。

船舶在行进过程中,前部受到的水的阻力较大,而船尾则受到的较小。

这就是一艘船舶在水中运行时造成的波浪现象。

除了浮力和阻力外,船舶还需要考虑船舶的稳性和操纵性。

船舶的稳性是指船舶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保持平衡的能力。

船舶的稳性与船体的形状、重心的位置和上下重心之间的距离有关。

船舶的操纵性是指船舶在航行时如何保持适当的航向和速度。

船舶的操纵性与舵的设计、发动机功率以及船舶的造型等因素有关。

船舶的推进原理是船舶原理中的重要内容。

船舶通常通过螺旋桨进行推进。

螺旋桨通过推力将水向后抛出,产生与推力相反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船舶向前运动。

螺旋桨的叶片的形状和旋转的方向会影响到推进效能。

同时,船舶的推进系统还涉及到发动机的功率和传动装置的设计。

在船舶原理中,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概念需要考虑。

比如船舶的水动力学特性、船舶的结构设计、船舶在海洋环境中的响应等。

水动力学特性包括船舶在不同速度下的阻力和推进力的关系以及船舶在不同波浪条件下的航行性能。

船舶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船体的刚度、舱室的布局以及船舶的载重能力。

海洋环境对船舶的影响包括海浪、海流、海冰以及海水腐蚀等。

船舶原理的研究对于船舶工程师和船舶操作者来说十分重要。

掌握船舶原理可以帮助他们设计更加高效、稳定和安全的船舶,提高船舶的运营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船舶原理还可以帮助研究船舶的运行特性和海洋环境的相互关系,促进海洋工程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船舶的航海性能包括哪些性能?各自的含义分别是什么?1、浮性:船舶装载一定的载荷,仍能浮于一定水面位置而不沉没的能力。

2、稳性:船舶受外力作用离开平衡位置发生倾斜而不致于倾覆,当外力消除后仍能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3、抗沉性:船舶遭受海损事故舱室破损进水,仍能保持一定的浮性和稳性而不致于沉没或倾覆的能力。

4、快速性(或称速航性):船舶在其动力装置产生一定功率的情况下能达到规定航速的能力。

快速性包括两方面:1)船舶阻力:研究船舶航行时所遭受的阻力。

目的在于掌握阻力的变化规律,从而改善船型,降低阻力。

即阻力的成因、分类、计算、影响因素和降阻措施。

2)船舶推进:研究船舶推进器,推进器克服阻力发生推力。

目的在于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高效推进器。

即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设计高效推进器。

5、操纵性:船舶在航行是按照驾驶员的意图保持既定航向的能力或改变航行方向的能力。

包括:1)航向稳定性:保持原有航向的能力。

2)转首性:应舵转首的能力。

3)回转性:应舵作圆弧运动的能力。

6、耐波性(或称适航性):船舶在风浪海况下航行时的运动性能,即船舶在风浪中遭外力干扰而产生各种摇摆运动,以及砰击、上浪、失速和飞车等时,仍能维持一定航速在水面上安全航行的能力。

主要研究内容为船舶摇摆。

目的在于:掌握船舶摇摆规律,采取措施以减缓船舶摇摆。

船舶摇摆的含义:1)船舶转动:横摇、纵摇和首摇―――摇;2)船舶直线运动:横荡、纵荡和垂荡―――摆。

2、船型系数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会进行船体系数的相关计算。

1)水线面系数的大小表示水线面的肥瘦程度。

2)中横剖面系数的大小表示水线以下的中横剖面的肥瘦程度。

3)方形系数的大小表示船体水下体积的肥瘦程度。

4)棱形系数的大小表示船体水下排水体积沿船长方向的分布情况。

5)纵向棱形系数的大小表示船体水下排水体积沿吃水方向的分布情况。

3、了解梯形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用梯形法列表进行船体计算的方法,掌握“成对和”和“自上而下和”的含义。

梯形法的原理:以折线近似代替原积分曲线。

4、了解端点修正的含义和作图方法。

P111、端点修正可以提高计算的精确度。

2、端点修正主要针对梯形法提高计算精确度。

3、端点修正仅对曲线端部坐标进行修正(中间坐标不能进行修正),其目的是使端点坐标在参加数值积分时能尽量准确在计算出端点部分的面积,但图形形心不宜改变过大。

4、端点修正(和增加中间坐标)亦可对横剖面、横剖面面积曲线等进行,5、掌握浮态的概念和种类,掌握其表征参数。

船舶浮于静水的平衡状态称为浮态,浮态分为正浮、横倾、纵倾和任意状态(横、纵倾兼有)四种。

1、正浮船舶中纵剖面和中横剖面均垂直于静止水面的浮态,即船舶端端正正浮于水面的浮态。

1)平衡方程式BBW 0Y Y GGX X ρ∇∆===== 2)表征参数:吃水T 。

2、横倾船舶中横剖面垂直于静止水面,但中纵剖面与铅垂平面成一角度的浮态。

即船舶向左右舷倾斜的浮态。

1)平衡方程式BBGGBW Y Y Z Z GX Xρφ∇∆===-=(-)tan φ:横倾角,右倾为正,左倾为负。

2)表征参数:吃水T 和横倾角φ。

3、纵倾船舶中纵剖面垂直于静止水面,但中横剖面与铅垂平面成一角度的浮态。

即船舶向艏艉倾斜的浮态。

1)平衡方程式BBGGBW 0X X Z Z GY Y ρθ∇∆====-=(-)tan θ:纵倾角,艏倾为正,艉倾为负。

平均吃水1()2F A T T T =+。

2)表征参数:平均吃水T 和纵倾角θ。

4、任意状态船舶既有横倾,又有纵倾的浮态。

1)平衡方程式B G G B BGGBW X X Z Z Y Y Z Z ρθφ∇∆==-=(-)tan -=(-)tan 2)表征参数:平均吃水T 、横倾角φ和纵倾角θ。

6、掌握民用船舶的重量和典型排水量的分类。

组成船舶重量的名目虽多,但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两大类。

1)固定重量(LW ):包括船体钢料重量(hW)、木作舾装重量(fW)、机电设备重量(mW)以及武器装备重量等,也称为空船重量,或称船舶自(身)重(量)。

2)变动重量(DW ):包括货物、船员、行李、旅客、淡水、粮食、燃料、润滑油以及弹药等重量,也称为载重量。

船舶排水量是空船重量与载重量之和。

载重量与载货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对于民用船舶来说,通常所说的船舶吨位是指船舶的载重量而不是它的排水量 民用船舶的典型排水量:1)、满载出港排水量:指在船上装载设计规定载重量(即按设计任务书要求的货物、旅客和船员及其行李、粮食、淡水、燃料、润滑油、锅炉水的储备以及备品、供应品等均装载满额的重量),离开港口出发时的排水量。

2)、满载到港排水量:满客、货,到达港口时的排水量。

此时燃料、润滑油、淡水、粮食等消耗品还剩满额的10%。

3)、空载出港排水量:无客货、消耗品满额,离开港口时的排水量。

4)、空载到港排水量:无客货、消耗品还剩满额的10%到达港口时的排水量。

7、了解正浮状态下船舶排水体积、浮心位置计算的方法和基本原理。

8、掌握每厘米吃水吨数的概念和定义式,会应用每厘米吃水吨数求小载荷装缷时平均吃水的变化。

注意:1)每厘米吨数是吃水的函数。

2)上述推导中T δ为小量,否则水线面面积不能视为常量。

3)每厘米吨数曲线与水线面面积曲线形状相似。

9、掌握邦戒曲线的组成;掌握用邦戒曲线计算纵倾状态下排水体积、浮心位置的步骤和相关公式。

一、邦戒曲线的组成 1、横剖面面积曲线()Sf z A=(实线表示)。

2、横剖面面积对基面的静矩曲线()oyf z M=(虚线表示)。

分别计算出每站不同吃水下的横剖面面积SA和横剖面面积对基面的静矩oyM,在各站处以吃水为自变量、横剖面面积和横剖面面积对基面的静矩为因变量,画出其对应的横剖面面积和横剖面面积对基面的静矩随吃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说明:1、邦戒曲线实际上是两组曲线组所构成:横剖面面积曲线组和横剖面面积对基面的静矩曲线组。

2、为缩短图纸幅面、使用方便,常采用不同的船长和吃水比例,图上的船体形状显得短而高。

至于面积和静矩的比例需考虑到船的大小以及便于读数。

3、横剖面面积曲线和横剖面面积对基面的静矩曲线的比例分别表示为:21cmm=⨯⨯、31cm m=⨯⨯。

21cm m=⨯⨯的含义:以10站为例说明,过10站线某一吃水T 作一水平线交该站()Sf z A=曲线于一点,交点至站线的垂直距离的厘米数乘以⨯⨯的得数即表示横剖面面积的大小。

31cm m=⨯⨯的含义类似。

二、纵倾状态下船舶排水体积和浮心位置的计算我们不深究邦戒曲线的计算和绘制,只重点学习当船舶艏艉吃水已知时,利用邦戒曲线计算纵态状态下的排水体积和浮心位置,步骤如下:1、根据船舶的艏吃水FT、艉吃水AT,在邦戒曲线图上作出纵倾水线11W L 。

2、自纵倾水线与各站线的交点作平行于基线的直线,并分别与各站的横剖面积曲线和横剖面面积对基面的静矩曲线相交。

根据各曲线的比例量出各站处的横剖面面积12S S S A A A⋅⋅⋅、、、和面积对基面的静矩12M M Moy oy oy ⋅⋅⋅、、、。

3、根据量出的数值,可绘制该纵倾水线下的横剖面面积曲线()Sf x A=和面积对基面的静矩曲线()oyf x M=(一般给出此图便于进行端点修正)。

4、根据横剖面面积曲线()Sf x A=的特征,可知该曲线下的面积及其形心纵坐标分别为船舶在纵倾水线11W L 下的排水体积和浮心纵坐标,因此22LL Sdx A -∇=⎰2222LL SyozL BL SdxdxxA M xA --==∇⎰⎰5、横剖面面积对基面的静矩曲线()oyf x M=下的面积等于排水体积对基面的静矩,故可求出浮心垂向坐标,即2222L L oyxoyL B L SdxdxMMz A --==∇⎰⎰讨论:1、船舶仅有纵倾无横倾,故0By=,不必计算。

2、若用梯形法近似计算纵倾状态下的排水体积和浮心位置,如何将积分式转换成近似计算公式和计算表格。

3、邦戒曲线在船体计算中非常有用,例如稳性计算、舱容计算、可浸长度计算、下水计算以及船体总强度计算中都要用到它。

10、掌握储备浮力的概念、作用和表示方法。

11、掌握载重线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12、了解水密度改变时船舶浮态的变化规律。

当船舶从一个密度的水域驶入另一个密度的水域时,船舶的排水量没有变化,但吃水和浮心位置都将发生变化,即浮态发生变化。

一、吃水的变化1、将浮性方程ρ∆∇=对密度ρ求微分,得2d d ρρ∇=-∆。

2、W d dz A ∇=,将吃水T 代替z ,代入,得2Wd dT A ρρ∆=-。

3、又100WTPCA ρ=,故100d dT TPC ρρ∆=-。

讨论:1、当船舶由淡水域驶入海水域,0d ρ>,则0dT <,即吃水减小。

2、当船舶由海水域驶入淡水域,0d ρ<,则0dT >,即吃水增大。

二、浮心位置的变化1、可推导得,()B Bd dF x x x ρρ=--、()B B d d z T z ρρ=--,一般船舶BF xx <。

1)当船舶由淡水域驶入海水域,0d ρ>:0B d x >,浮心前移,由于重心不变,将发生艉倾;则0B d z <,浮心下移。

2)当船舶由海水域驶入淡水域,0d ρ<:则0B d x <,浮心后移,将发生艏倾;则0B d z >,浮心上移。

2、由于船体左右对称,水密度改变时浮心横向坐标不会改变。

关键点:浮态的表征参数为T 、φ和θ,水密度改变对船舶浮态的影响是通过分析如下公式来体现的:1、100d dT TPC ρρ∆=-2、()BBd dF x xx ρρ=--、()B Bd d z T z ρρ=--,tan BG GBx x z zθ-=-13、掌握稳性的分类。

一、按倾斜方向来分1、横稳性:船舶横向倾斜时的稳性。

2、纵稳性:船舶纵向倾斜时的稳性。

二、按倾斜力矩的性质来分1、静稳性:倾斜矩缓慢作用于船,使船的倾斜角速度很小或忽略不计时的稳性。

2、动稳性:倾斜外力矩突然作用于船,使船舶倾斜有明显角速度时的稳性。

三、按倾斜角度的大小来分1、初稳性(或称小倾角稳性):一般指倾斜角度小于10~15或上甲板边缘开始入前的稳性。

2、大倾角稳性:一般指倾斜角度大于10~15或上甲板边缘开始入后的稳性。

讨论:1、大角度倾斜一般只在横倾时产生,因此大倾角稳性也称大倾角横稳性。

船舶的纵倾一般都属于小角度情况。

2、把稳性划分为初稳性和大倾角稳性两类的原因是,在研究船舶初稳性可引入某些假定,既使分析和计算过程简化,又能较明确地获得影响初稳性的各种因素之间的规律。

3、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把稳性分为不同的类别。

任何事物分类时,必先确定分类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