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淀粉酶升高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血清淀粉酶胰腺炎诊断标准

血清淀粉酶胰腺炎诊断标准
一、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
血清淀粉酶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胰腺炎发作的情况下,胰腺腺泡细胞分泌大量的淀粉酶,导致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升高。
正常值为40-180 U/L,超过这个范围通常提示存在胰腺炎的可能性。
二、淀粉酶与肌酐清除率比值大于60%
除了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还需要考虑淀粉酶与肌酐清除率比值。
正常时,肌酐清除率与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比值接近1。
当比值大于60%时,提示存在胰腺炎的可能性。
三、淀粉酶活性升高程度与患者腹痛症状呈正相关
患者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程度与腹痛症状通常呈正相关。
血清淀粉酶水平越高,患者腹痛等症状可能越严重。
因此,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程度和腹痛症状可作为诊断胰腺炎的参考依据。
四、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清淀粉酶升高
血清淀粉酶升高并不一定都是胰腺炎引起的。
其他原因如胰腺外伤、胰腺炎后遗症、消化道穿孔等也可能导致血清淀粉酶升高。
因此,需要排除这些原因引起的血清淀粉酶升高。
五、影像学检查(如CT、MRI)显示胰腺炎症或胰管扩张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显示胰腺炎症或胰管扩张等异常表现,有助于明确诊断胰腺炎。
当患者有胰腺炎的典型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异常时,应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六、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也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指标之一。
白细胞计数通常在正常范围内或略有升高,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
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检查

急性胰腺炎的检查【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白细胞计数多有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二)血、尿淀粉酶测定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
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
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轻重,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淀粉酶值可正常或低于正常。
其他急腹症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胆囊炎、肠梗阻等都可有血清淀粉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2倍。
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在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缓慢,持续1~2周,但尿淀粉酶值受患者尿量的影响。
胰源性腹水和胸水中的淀粉酶值亦明显增高。
(三)血清脂肪酶测定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也较高。
(四)C-反应蛋白(CRP)CRP是组织损伤和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有助于评估与监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性,在胰腺坏死时CRP明显升高。
(五)生化检查暂时性血糖升高常见,可能与胰岛素释放减少和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有关。
持久的空腹血糖高于10mmol/L反映胰腺坏死,提示预后不良。
高胆红素血症可见于少数患者,多于发病后4~7天恢复正常。
血清AST、LDH可增加。
暂时性低钙血症(<2mmol/L)常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低血钙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平行,若血钙低于1.5mmol/L以下提示预后不良。
急性胰腺炎时可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这种情况可能是病因或是后果,后者在急性期过后可恢复正常。
(六)影像学检查1.腹部平片可排除其他急腹症,如内脏穿孔等。
“哨兵袢”和“结肠切割征”为胰腺炎的间接指征。
弥漫性模糊影、腰大肌边缘不清,提示存在腹水。
可发现肠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征。
2.腹部B超应作为常规初筛检查。
急性胰腺炎B超可见胰腺肿大,胰内及胰周围回声异常;亦可了解胆囊和胆道情况;后期对脓肿及假性囊肿有诊断意义。
但因患者腹胀常影响其观察。
3.CT显像CT根据胰腺组织的影像改变进行分级,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评估其严重程度,特别是对鉴别轻和重症胰腺炎,以及附近器官是否累及具有重要价值。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后尿淀粉酶持续升高1例报告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后尿淀粉酶持续升高1例报告病历资料患者,男,38岁,因“腹痛7+小时”入院,以中上腹痛明显伴呕吐,否认胆道疾病史。
入院查体:急性痛苦病容,肥胖体型,腹部丰满,中上腹及左上腹压痛明显,有肌紧张,无反跳痛。
急查血淀粉酶170U/L,尿淀粉酶861U/L,血常规WBC 12.3×109>/sup>/L,LCR 87.7%,上腹部CT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脂肪肝征象。
血脂CHO 11.42mmol/L,TG 22.34mmol/L。
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高脂血症。
入院后立即安置胃肠减压,予生长抑素3mg静滴24小时维持,并胰肽酶20U 静脉注射及其他对症治疗。
生长抑素使用2天后患者腹痛即明显缓解,因经济原因停用,僅使用抑肽酶抑制胰液分泌。
3天后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并进行性加重,复查CT示胰周积液,未见假性囊肿形成,再次使用生长抑素,用至第5天复查尿淀粉酶612U/L,血淀粉酶45U/L,血常规WBC 8.5×109>/sup>/L,LCR 80.4%。
患者腹部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体温正常,肛门排便排气畅,皮肤巩膜黄染减退,共用7天后停用生长抑素,拔除胃管,继续其他药物治疗不变。
观察1天无复发后患者逐渐开始饮水,进食稀米汤、稀饭等,均无腹痛等症状出现,排便通畅,腹部柔软,全腹无压痛肌紧张。
复查血常规、血淀粉酶正常。
但停药第2天,尿淀粉酶996U/L,第3天1297U/L,第7天2698U/L,此间复查血淀粉酶均正常,患者一直进食,均未诉腹痛等不适,仅诉反酸较明显。
至第10天复查尿淀粉酶1369U/L,第12天935U/L,开始持续下降。
复查血脂CHO正常,TG 4.56mmol/L。
后患者要求出院。
因患者系异地人员,故未复诊,未再继续监测尿淀粉酶。
讨论急性胰腺炎治疗后尿淀粉酶再次升高后又自行下降,相关报道较少,临床所见病例也较少。
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发表时间:2018-06-19T11:42:43.32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作者:刘冰[导读] 观察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刘冰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301800摘要:目的:观察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6例疑诊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检测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血清淀粉酶检测,B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尿淀粉酶检测,C组22例患者给予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早期急性胰腺炎临床检出情况。
结果:C组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高于A组与B组,三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
结论:对于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联合检测其准确率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给予血清淀粉酶检测与尿淀粉酶检测。
关键词: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联合检测;早期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AP)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病因尚不明确,临床普遍认为本病的发生于个体长期大量饮酒、胆管阻塞、血管栓塞、胰腺炎症感染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致使胰腺组织出现水肿、出血、坏死等炎症反应,患者出现急性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1]。
本次研究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6例疑诊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单纯给予血清淀粉酶检测、尿淀粉酶检测以及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联合检测,通过比较三组患者早期急性胰腺炎临床检出情况,从而论证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6例疑诊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临床检测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22例)、B(22例)、C(22例)组,A组22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在20~66岁,平均年龄在(42.2±2.5)岁。
淀粉酶升高与胰腺炎的关系

进入血液的淀粉酶增加
(1)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等胰腺相关疾病是淀粉酶升高的主 要原因,血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是诊断胰腺炎的关键,但由于 唾液腺、肝脏、胆道、十二指肠、胃、肺、心脏等器官中也含有淀 粉酶及一些实质器官和血液肿瘤也可以分泌淀粉酶,因此仍然需要 仔细辨别急性胰腺炎与其他引起高淀粉酶血症的疾病。
5
酒精性和高甘油三酯性胰腺炎患者,血管内皮受到损害,血液黏滞,大量血浆成分渗出,血液浓缩,胰腺微循环障碍加重。
03
淀粉酶升高,一定是胰 腺炎吗?
淀粉酶升高,一定是胰腺炎吗?
高淀粉酶血症形成原因分为两类,即进入 血液的淀粉酶增加,和循环中淀粉酶的清 除减慢。根据这两类区分,淀粉酶升高有 以下情况:
进入血液的淀粉酶增加
(5)其他:外伤后脾切除引起的脾种植也可能引起高淀粉酶血症。 此外,2%的高淀粉酶血症与药物有关,舍曲林、百草枯中毒也可有 高淀粉酶血症表现。
循环中淀粉酶清除减慢
(1)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有14%以上会发生高淀 粉酶血症。循环系统中的淀粉酶由肾脏排出,任何干扰这一清除过 程的因素都会导致血淀粉酶升高。
进入血液的淀粉酶增加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也会出现淀粉酶 升高情况,且临床表现与胰腺炎相似。因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出现淀粉酶升高不一定是急性胰腺炎发作,必要时应进行影像学检 查。反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酸性环境和高三酰甘油状态有可能 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会掩盖并发的急性 胰腺炎。
02
急性胰腺炎时血淀粉酶一定升高吗?
急性胰腺炎时血淀粉酶一定升高吗?
研究表明,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存在淀粉酶不升高的情况。
1
极轻型胰腺炎;
尿胰蛋白酶原-2、血尿淀粉酶的检测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

尿胰蛋白酶原-2、血尿淀粉酶的检测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孙启祥;王静【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层析法对尿胰蛋白酶原-2测定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意义及与血、尿淀粉酶的相关性。
方法对120例急性腹痛患者同时进行尿胰蛋白酶原-2及血、尿淀粉酶检测。
结果36例急性胰腺炎中有34例尿胰腺蛋白酶原-2阳性。
敏感性为94.4%;84例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腹痛患者,4例尿胰蛋白酶原-2阳性,特异性95.2%。
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尿胰蛋白酶原-2全部阳性。
而血清淀粉酶检测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2.1%,尿淀粉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6%和80.9%。
尿胰蛋白原-2快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血、尿淀粉酶检测(P ﹤0.05)。
结论免疫层析法对尿胰蛋白酶原-2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是筛选急性胰腺炎简便而快速的方法。
%Objective: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urinary trypsinogen - 2 through immune dialysis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 and the comparision with serum - urinary - amylase. Methods:To test urinary trypsino-gen - 2 and serum - ruinary - amylase simultancously for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inal pain. Results For the result of u-rinary trypsinogen - 2 test,there were thirty - four of positive among thirty - six acr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and sensitivity was 94.4% ;four of positive out of eingty - four acute abdominal pain patients weth other causes,specificity 95. 2%. As for fiv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the result was all positive. However,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serum amylase were 83. 3% ,82. 1% ;and those of urinary amylase testwere 80. 6% and 80. 9% respectively. So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rapid assay of urinary trypsinogen - 2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serun - urinary - amylase test(P ﹤ 0. 05). Conclu-sion:Urinary trypsinogen - 2 test through immune dialysis is relatively exacter for diagnosing acute pancreatitis and it’s 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too.【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482-484)【关键词】胰腺炎;胰蛋白酶原;淀粉酶【作者】孙启祥;王静【作者单位】泰安市中医院,山东泰安 271000;泰安市中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石症发病率的增高,以及饮酒的普遍,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在我国住院人数日益增多,其中20%是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极大地危害人们的健康。
尿淀粉酶高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尿淀粉酶高的原因
导语:对于尿淀粉酶高这种现象只有去体检的时候才会知道的,因为在生活中一般是没什么症状的,但是一旦检查出来自己尿淀粉酶高就要引起关注的,因
对于尿淀粉酶高这种现象只有去体检的时候才会知道的,因为在生活中一般是没什么症状的,但是一旦检查出来自己尿淀粉酶高就要引起关注的,因为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就会伴随着其他的并发症的产生的,比如说胰腺炎的,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尿淀粉酶高的呢?
尿淀粉酶较血清淀粉酶增高较迟,于急性胰腺炎起病后12~24小时始可增高,下降亦较慢(多持续3~10天)。
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可有中等程度增高。
此外,胰腺癌、胰腺损伤、急性胆囊炎等,此酶活性亦增高。
血清及尿淀粉酶来自胰腺和唾液腺的分泌.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淀粉酶随消化液进入消化道,少量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胰腺组织的炎症损伤使酶释放增加;分泌过多;胰腺等组织排泄受阻.由于淀粉酶分子量较小,易通过肾小球从尿排出,所以,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也反映在尿中.由此可知,血和尿淀粉酶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但升高程度低于急性胰腺炎.此外,急性腹膜炎,肠梗阻,肝脏疾病,肾功能不全,急性腮腺炎等疾病均可使血清淀粉酶活性轻度升高,一般大于300苏氏单位则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根据.
急性胰腺炎多在起病12~24小时以后尿中淀粉酶开始升高。
一般认为,尿液淀粉酶增高在频率及程度上比血清淀粉酶高,而且在血清淀粉酶活性恢复正常后,尿淀粉酶活性增高仍可持续5~7天。
因此,尿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淀粉酶高常见原因

淀粉酶高常见原因淀粉酶高是指血液中淀粉酶的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淀粉酶的产生或释放增加。
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在胰腺和唾液腺中产生,并在消化过程中帮助分解淀粉质。
正常情况下,淀粉酶在体内的浓度是相对稳定的,但当一些特定的因素影响淀粉酶的产生或释放时,淀粉酶的浓度就会超过正常范围。
以下是引起淀粉酶高的常见原因:1. 胰腺炎:胰腺炎是淀粉酶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生炎症,导致胰腺组织受损并释放大量的淀粉酶进入血液中。
胰腺炎通常与胰腺石(胆囊中的结石进入胰腺)或酒精滥用有关。
2. 胆囊炎:胆囊炎也可能导致淀粉酶高。
胆囊炎是指胆囊发生炎症,通常与胆石症相关。
炎症引起的胆囊病变可以通过胆道进入胰腺并导致胰腺炎,从而导致淀粉酶升高。
3. 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也是淀粉酶高的一个常见原因。
肾脏是排除体内废物和代谢产物的主要器官之一,包括淀粉酶。
当肾功能受损时,肾脏无法有效排出淀粉酶,导致淀粉酶浓度升高。
4. 腹腔炎:腹腔炎是指腹腔内器官发生感染或炎症反应。
腹腔炎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淀粉酶的释放增加,从而导致淀粉酶升高。
5. 胰腺癌:胰腺癌是淀粉酶升高的严重原因之一。
胰腺癌通常表现为胰腺组织的恶性肿瘤。
肿瘤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的淀粉酶,并导致淀粉酶浓度升高。
6.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淀粉酶的代谢或胰腺的功能,从而导致淀粉酶升高。
例如,某些抗生素、利尿剂和抗癫痫药物等。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病症或情况也可能导致淀粉酶升高,如胃肠道出血、胰管结石、胰腺囊肿、胰腺外伤等。
因此,当发现淀粉酶升高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其他检查结果,进一步分析确定淀粉酶升高的原因。
及时诊断和治疗原发病症是降低淀粉酶浓度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淀粉酶升高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目的了解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的分布状况。
方法对我院近两年尿液淀粉酶>900U/L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急性胰腺炎的年龄分布及与血淀粉酶的关系。
结果81例中有62例为急性胰腺炎,其发病年龄范围18-87岁。
尿淀粉酶>900U/L的人群中,血淀粉酶>240U/L和900U/L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比非胰腺炎人群偏高,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二者联合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标签:尿液淀粉酶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急性胰腺炎发病后8-12h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12-24h达高峰,2-5天下降至正常。
尿淀粉酶约于起病后12-24h开始增高,下降也比血清淀粉酶慢,所以在急性胰腺炎后期尿淀粉酶更具有诊断价值[1]。
本文中,对我院近两年来尿液淀粉>900U/L的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统计结果向大家作一下汇报:(尿液淀粉酶900U/L的住院病人.
1.2仪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西门子螺旋CT。
2方法
2.1 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2.2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进行操作
2.3 统计分析:χ2检验。
3. 结果:
81例病人中有62人通過CT确证为急性胰腺炎,其中男性33人,女性29人。
62人中有10人确证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男性2例,女性8例。
62急性胰腺炎中有36例有肝胆结石等病史,26例无明显诱因。
1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中有4例有胆结石病史,1例糖尿病史,5例无明显诱因。
表1急性胰腺炎的年龄分布情况
年龄(岁)统计人数急性胰腺炎例数重症胰腺炎例数病史18-20 1 1 0 021-30 5 4 0 231-40 13 12 1 941-50 24 19 2 851-60 11 5 3 561-70 9 10 0 871-80 14 9 3 1081-90 5 4
1 5为进一步观察尿淀粉酶>900U/L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水平,对77例该组病人血淀粉酶水平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
血淀粉酶>240U/L和240U/L
组阳性率偏高。
表2尿淀粉酶>900U/L的急性胰腺炎的血淀粉酶水平
>240U/L 900U/L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偏高,提示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二者联合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参考文献
[1]>(第二版)P223.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