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淀粉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尿淀粉酶速率法参考范围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尿淀粉酶速率法参考范围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尿淀粉酶速率法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尿液中淀粉酶的活性水平。
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在胰腺和唾液腺中分泌,能够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
尿淀粉酶速率法可以通过测量尿液中淀粉酶催化底物反应产生的乙醇所消耗的时间来确定其活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介绍和阐述:引言部分主要对尿淀粉酶速率法进行概述,并描述文章的结构安排;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尿淀粉酶速率法的定义、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方法步骤;随后将重点探讨参考范围解释说明,包括参考范围的定义与作用、影响参考范围的因素以及解读参考范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接着进行结果分析与案例讨论,总结常见尿淀粉酶速率结果分析,并讨论实际应用场景下的案例;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研究结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工作。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尿淀粉酶速率法参考范围的解释说明,并给出对相关结果进行正确解读和分析的指导。
通过深入探讨尿淀粉酶速率法的原理、应用领域和方法步骤,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该检测方法,并能够准确评估尿淀粉酶活性水平。
同时,为了帮助临床实验室和医学科研人员更好地利用这一方法,本文还将提供一些常见结果分析与案例讨论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原因和处理方法,以期促进尿淀粉酶速率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 尿淀粉酶速率法:2.1 定义和原理:尿淀粉酶速率法是一种用于测量尿液中淀粉酶活性的方法。
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存在于胰腺和唾液中,它参与了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
尿液中的淀粉酶活性可以反映肾脏和胰腺的功能状态,对于诊断胰腺疾病、肾功能评估以及监测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方法基于淀粉酶催化底物(如淀粉)降解产生的产品(如葡萄糖)与染色试剂(如碘化钾溶液)之间的反应。
在适当条件下,所形成的复合物会呈现出特定的颜色。
通过测量产生的颜色强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尿液样品中淀粉酶活性的相对水平。
临床、生化检测项目及意义

临床、生化检测项目及意义细菌项目与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的检验报告的分析方法:检验血中乙肝病毒标记(HBVM)方法很多。
简单的有对流电泳或反相血凝法法检测HBsAg,进一步可用酶标法检测乙脚三系,以上的检测只报告阴性或阳性。
用放免和先进的酶联法检测乙脚三系不仅报告阳性或阴性,而且能标出具体数值,更为精确。
现就上述标记的临床意义作进一步解释。
1、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以前也称HAA,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蛋白,其本身不具传染性,因此不应将其作为传染性的标志。
HBsAg仅表有过或正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
仅此一项不能说明乙型肝炎病毒目前是否仍在复制。
2、抗-HBs(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是对乙型肝炎感染后获得免疫力的标志。
是乙型肝炎治愈或趋向治愈的象征。
用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要产生抗-HBs才算是预防成功。
3、HBeAg(e抗原)、HBcAg(核心抗原)、HBV-DNA均是乙肝病毒内核中的结构成份,它们的存在,表示血中仍有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因此有传染性。
4、抗-HBe(e抗体),阳性说明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不活跃,传染性低或很少,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间已较长久的标志。
但如果HBV-DNA阳性,说明血中仍存在乙肝病毒或病毒已变异,不仅具有传染性,而且对机体的危害可能更大。
5、抗-HBC(核心抗体),其主要成份为核心抗体中IgG型。
阳性是以往或现在感染乙肝病毒标志。
和HBsAg一样,仅此一项不能说明乙肝病毒是否繁殖复制。
6、抗-HBCIgM(核心抗体IgM),阳性可作为乙肝病毒新近感染或持续复制的标志,有传染性,目前因试剂未标准化,其结果并不可靠,多数医院未作此项测定。
2012. 10 .08shuwensheng .cpom。
血液生化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血液生化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淀粉酶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淀粉酶活性升高:
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小时血清的淀粉酶开始升高;12-72小时达高峰;3-4天下
降至正常。
主要用于胰腺炎的诊断。
其他疾病:腮腺炎,胰腺疾病,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淀粉酶活性降低: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等。
2.血清总胆固醇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脂血症。
其他疾病: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用药:避孕药、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抗精神病药等
减低
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肝脏疾病、营养不良等。
贫血
3.三酰甘油酯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增高
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
其他疾病:胰腺炎、脂肪肝、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生理性
用药:避孕药、甲状腺激素
降低
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低及严重肝衰竭等。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和糖尿病等,也可
见于神经性厌食及怀孕妇女。
减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骨髓瘤、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肝病等
5.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胰腺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禁食等及怀孕妇女。
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降低:
生理性:吸烟、肥胖、严重营养不良
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脑血管病、冠心病
其他疾病:肝功能损害、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
血清及尿淀粉酶(AMS)活性测定及意义

血清及尿淀粉酶(AMS)活性测定及意义血清及尿淀粉酶来自胰腺和唾液腺的分泌。
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淀粉酶随消化液进入消化道,少量可进入血液循环。
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①胰腺组织的炎症损伤使酶释放增加;②分泌过多;③胰腺等组织排泄受阻。
由于淀粉酶分子量较小,易通过肾小球从尿排出,所以,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也反应在尿中。
由此可知,血和尿淀粉酶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一般在临床症状出现2~12小时即出现血清淀粉酶升高,12~24小时可达高峰,2~4天恢复到正常。
所以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较好方法。
由于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是一过性的,所以怀疑急性胰腺炎应及时抽血检查,否则易得出假阴性结果。
有并发症或复发时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的时间延长。
慢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但升高程度低于急性胰腺炎。
此外,急性眼膜炎、肠梗阻、肝脏疾病、肾功能不全、急性腮腺炎等疾病均可使血清淀粉酶活性轻度升高,一般大于300苏氏单位则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根据。
急性胰腺炎多在起病12~24小时以后尿中淀粉酶开始升高。
一般认为,尿液淀粉酶增高在频率及程度上比血清淀粉酶高,而且在血清淀粉酶活性恢复正常后,尿淀粉酶活性增高仍可持续5~7天。
因此,尿淀粉酶活性测定对于诊断急性胰腺炎很有价值,特别是对没有及时就诊的患者。
1.正常参考值:血清淀粉酶活性:80~180 U/dL尿液淀粉酶活性:100~1200 U/dL2.临床意义(1)引起血液、尿液淀粉酶活性增高的疾病有:①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急性胰腺炎发病后8-12小时血清淀粉酶活性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高峰,2-4天下降至正常。
如超过500U/dL,即有诊断意义;达350U/dL时应怀疑此病。
②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疸石症、溃疡病穿孔以及吗啡注射后等均可升高,但常低于500U/dL。
③在急性胰腺炎时,尿淀粉酶约于起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下降也比血清淀粉酶慢,所以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定尿淀粉酶更有价值。
常见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血清总蛋白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血清白蛋白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骨折恢复期。
另外,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骨胳系统活跃,可使ALP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绶冲液,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或r-GT)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肝脏疾病,肝外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新生儿黄疸慢性活动期肝炎闭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阻塞性黄疸胰头癌肝硬化输血错误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血清前白蛋白(PA)升高:肾病综合症>500mg/L(此时ALB<30g/L)发作期 PA升高 ALB下降前白蛋白与肝病:* 早期肝脏疾患可使前白蛋白合成降低* 早期肝功能损伤指标比转氨酶特异性好,比白蛋白敏感性强,多数肝病患者前白蛋白下降50%.* 死亡指标降至零则预后极差前白蛋白与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发生染病后食欲减退,蛋白质、热量摄入极少疾病本身导致消耗增加,机体进入负氮平衡抵抗力下降,并发症增加,疾病恢复迟缓* 此时血清前白蛋白浓度迅速降低中等100-160mg/L 严重<80mg/L降低:诊断和监测营养不良,诊断肝病,诊断急性相反应.血酯:血清甘油三酯增高:可以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
血清淀粉酶(AMY)的临床意义

血清淀粉酶(AMY)的临床意义血清淀粉酶(AMY),是血清中的淀粉酶主要分型,属于糖苷链水解酶,主要来源于胰腺等,另外近端十二指肠、肺、子宫、泌乳期的乳腺等器官也有少量分泌。
淀粉酶对食物中多糖化合物的消化起重要作用。
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血淀粉酶主要来自胰腺,其次是腮腺,此外肝、小肠、肾、卵巢、皮下脂肪等也能产生少量淀粉酶。
淀粉酶是一种重要的水解酶,能水解淀粉产生双糖和单糖,分为α、β二类。
胰淀粉酶系α-淀粉酶,分子量45000,不需激活就有活性,分胰型(P)和唾液型(S)两型。
检测方法主要有终点法(如:碘-淀粉比色法)和速率法(如:对硝基苯麦芽庚糖苷法,有商品试剂盒供应,可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碘-淀粉比色法[原理] 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加入碘液后,与未水解的淀粉结合形成蓝色复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未被水解的淀粉含量有关,并与淀粉酶活性呈负相关。
[临床意义] 当胰腺疾病尤其是急性胰腺炎发生时,从胰管管壁及胰泡中逸出的胰淀粉酶可直接消化胰腺组织。
漏出的胰液被吸收入血而随尿中排出。
故血、尿淀粉酶均可升高,对其进行测定,是临床上诊断胰腺疾病常用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血清淀粉酶来源于胰腺及唾液腺,但含量很少。
胰腺疾病时,胰腺分泌的淀粉酶逸入血中而使血中含量升高。
因淀粉酶分子量较小约45000左右,故可被肾小球滤过而出现在尿中。
(1)急性胰腺炎:常于起病后8h即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48小时后开始下降,3-5天后恢复正常。
当血淀粉酶高于350U时,应怀疑此病,超过500U即有确诊意义。
在急性发作期淀粉酶活性显著增高。
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升高,但下降缓慢。
当血淀粉酶已恢复正常,尿淀粉酶升高仍可持续7-10天。
(2)胰腺癌:常于癌症的早期升高,晚期降低。
(3)其他胰腺疾病:某些慢性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以及流行腮腺炎、唾液腺化脓或腺管堵塞时,血尿淀粉酶轻、中度升高,其诊断意义不大。
尿胰蛋白酶原-2、血尿淀粉酶的检测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

尿胰蛋白酶原-2、血尿淀粉酶的检测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孙启祥;王静【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层析法对尿胰蛋白酶原-2测定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意义及与血、尿淀粉酶的相关性。
方法对120例急性腹痛患者同时进行尿胰蛋白酶原-2及血、尿淀粉酶检测。
结果36例急性胰腺炎中有34例尿胰腺蛋白酶原-2阳性。
敏感性为94.4%;84例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腹痛患者,4例尿胰蛋白酶原-2阳性,特异性95.2%。
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尿胰蛋白酶原-2全部阳性。
而血清淀粉酶检测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2.1%,尿淀粉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6%和80.9%。
尿胰蛋白原-2快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血、尿淀粉酶检测(P ﹤0.05)。
结论免疫层析法对尿胰蛋白酶原-2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是筛选急性胰腺炎简便而快速的方法。
%Objective: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urinary trypsinogen - 2 through immune dialysis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 and the comparision with serum - urinary - amylase. Methods:To test urinary trypsino-gen - 2 and serum - ruinary - amylase simultancously for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inal pain. Results For the result of u-rinary trypsinogen - 2 test,there were thirty - four of positive among thirty - six acr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and sensitivity was 94.4% ;four of positive out of eingty - four acute abdominal pain patients weth other causes,specificity 95. 2%. As for fiv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the result was all positive. However,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serum amylase were 83. 3% ,82. 1% ;and those of urinary amylase testwere 80. 6% and 80. 9% respectively. So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rapid assay of urinary trypsinogen - 2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serun - urinary - amylase test(P ﹤ 0. 05). Conclu-sion:Urinary trypsinogen - 2 test through immune dialysis is relatively exacter for diagnosing acute pancreatitis and it’s a simple and rapid method too.【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482-484)【关键词】胰腺炎;胰蛋白酶原;淀粉酶【作者】孙启祥;王静【作者单位】泰安市中医院,山东泰安 271000;泰安市中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石症发病率的增高,以及饮酒的普遍,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在我国住院人数日益增多,其中20%是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极大地危害人们的健康。
血、尿淀粉酶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吉林 医学 2 1年 1 第3 卷第 3 02 月 3 期
血 、尿淀粉酶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刘元 山 (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消化 内科 ,江苏 邳州 2 3 0) 0 1
【 要】 的 : 摘 目 探讨常见急腹症患者血 、 尿淀粉酶升高可能的病因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 顾性分析收治的5例以急性腹痛就诊, 6
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 中血 、尿淀粉酶下降,治疗后又复升 ,提示
部分肿瘤细胞也分泌淀粉酶;医源性因素主要是经内镜逆行胰胆
3弼
人体 淀粉酶来源广泛 ,主要来源于胰腺和唾液腺 : 胰淀粉酶
由胰腺产生并释放到肠道 中,唾液淀粉酶由唾液合成并分泌到唾
管 造影 ( R P)及 内镜下 十 二指 肠 乳 头括 约肌 切 开 术 ( S EC E T)
气肿,导致呼吸衰竭死 1 ,因肺部重度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死亡 例 例。结论 :对C P 并发 自发性气应仔细询问病史 ,详细进行各项检 OD 查,减少漏诊和误诊 ,确诊后行胸腔穿刺或胸腔l 训式引流排气 ,同时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 ,可降低病死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发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自发性气胸是C D 为常见的并发症 ,是 内科的急症之 OP 较
83; 8 () 3 . 1
【】 4 夏志雄, 祝子清, 李彦树, 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临床分析[ . 等, J中 ]
国医药, 0, 2:2. 2 7 () 9 0 6 3
【 收稿 日期 :2 1—13 编 校 :徐 强] 0 11. 0
【] 2 陈孝 平 , 石应康 , 德生 _ 科 学【 . : 民卫 生 出版 社,02 段 夕 M] 北京 人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尿淀粉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淀粉酶(AMY或AMS)全称是1,4-α-D-葡聚糖水解酶,催化淀粉及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及含有α1,6-糖苷键支链的糊精。
淀粉酶主要由胰腺和唾液腺分泌,肺、肝、甲状腺、脂肪等组织亦含有此酶
生理变异:成年人血中淀粉酶与性别、年龄、进食关系不大,新生儿淀粉酶缺乏,满月后才出现此酶,逐步升高,约在5岁时达到成年人水平,老年人淀粉酶开始下降,约低25%。
注意事项:血淀粉酶的检验结果与进食的关系并不大,因此检验前无需刻意空腹,但若有使用避孕药或者麻醉药等则可能使得测定的数值出现偏低的情况。
参考值:血清淀粉酶28—100u/L;尿液淀粉酶0—500u/L
临床意义:淀粉酶主要由唾液腺和胰腺分泌,可通过肾小球滤过。
(1)血清与尿中淀粉酶升高:
流行性腮腺炎,特别是急性胰腺炎时,血和尿中淀粉酶显著增高。
急性胰腺炎病人胰淀粉酶溢出胰腺外,迅速吸收入血,由尿排出,故血尿淀粉酶大为增加,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的化验检查。
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1~2小时即开始增高,8~12小时标本最有价值,至24小时达最高峰,并持续24~72小时,2~5日逐渐降至正常,而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48小时达高峰,维持5~7天,下降缓慢。
故胰腺炎后期测尿淀粉酶更有价值。
一般情况下,血清淀粉酶在增高频率以及程度上都不及尿淀粉酶检测,当血清活性淀粉酶回归常态后,尿淀粉酶活性仍然可以持续6天左右,这也是尿淀粉酶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高于血淀粉酶检测的原因所在。
尿淀粉酶活性测定对于胰腺炎的诊断非常有效,在患者未能及时就诊时更是如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血尿淀粉酶联合测定效果更佳。
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血尿淀粉酶都有很高的敏感性。
在遇到急腹症患者,特别是那些腹部持续剧痛,用解痉剂也无法缓解症状的病例,就应该及时给患者采取血尿点淀粉酶检测,如
果病情不能确定,还可以采取CT 、B 超等手段辅助进行,早点确诊,以便下一步治疗。
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病穿孔、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流行性腮腺炎、唾液腺化脓等血清淀粉酶均可升高,但升高幅度有限。
肾功能障碍时,血淀粉酶升高,尿淀粉酶降低。
(2)血清与尿中淀粉酶降低:正常人血清中淀粉酶主要由肝脏产生,
血清与尿淀粉酶同时减低主要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急性和慢性胆囊炎等。
肾功能障碍时血清淀粉酶也可降低。
血尿淀粉酶对于胰腺炎的诊断虽然很有效果,但也会存在一定的诊断不出甚至误诊的几率。
胰腺炎是最为常见的急腹症,患者大多有持续性阵痛,与暴饮暴食和烟酒过度有一定关系。
有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胆源性胰腺炎与急性肠胃炎临床症状极为相似,血尿淀粉酶也表现较高,容易误诊。
胆结石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疼、恶心以及呕吐、发热。
常态下,存留于胰液中的胰蛋白是在十二指肠里,它变成活性胰蛋白酶需要胆汁中的肠激酶激活,这样才能够去消化蛋白质。
急性胰腺炎很多都是由胆石症引起的,所以急性肠胃炎和胆结石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为胰腺炎,需要重点关注。
还要注意: 血尿淀粉酶正常的急性胰腺炎:
原因可能
①血淀粉酶可能人院时已下降。
②复发性胰腺炎胰腺实质坏死,不再产生足量淀粉酶。
⑧已知酒精干扰脂蛋白酶活性,故酒精性胰腺炎血脂明显升高。
④出血、坏死型者由于胰腺腺泡破坏过多,致血淀粉酶不增高,甚至明显降低。
故胰腺炎诊断要结合病史查体CT血尿淀粉酶检查,不能过度看血尿淀粉酶,防误诊.
总而言之,血尿淀粉酶的坚持是当前诊断胰腺炎的主要手段,其有效率高,操作也较为简便,能够更为快捷的发现胰腺炎患者,便于
对症治疗,保障了患者健康。
但临床实践发现,血尿淀粉酶诊断胰腺炎还有不足,存在误诊现象,这还需要广大医护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