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成就

合集下载

钱学森对科学和技术的贡献

钱学森对科学和技术的贡献

关心国家大事,如发展沙产业、城市 规划和建设,教育、科学和技术发展 等,并留下了大量内容广泛的书信
结束语
钱先生在科学上的成就是骄人的,推动了 科学技术的发展 钱先生为祖国创建了火箭和航天事业 钱先生先是一位科学家,回国后根据国 家的急需成为一个技术和管理专家,退 休后又回到所心爱的研究工作 我们怀念他就要学习他的爱国奉献精神 和持续不断的关心新生事物和创新思想 他的技术科学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3.在科研和生产管理上充分应用运筹学, 实现现代化管理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
1. 潜心研究系统科学和有关问题,组织 讨论班
有丰富的组织大科学工程的实践经验 的基础,是运筹学的自然延伸
对新生事物、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研 究仍保持极大的兴趣,在他也很早就关心和跟踪 非线性科学的发展
留美期间
1. 科研和教学(加州理工学院),集中在航空和火 箭(含航天)方面 可压缩空气动力学(很多内容) 小曲率弹性薄壳的非线性稳定性 火箭发动机的热力学,燃烧气动力学,稳定性 探空火箭,火箭弹道,洲际航行,制导等等 创建工程控制论和物理力学 担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全面组织 科研与教学活动
学术交流和自由争论 3. 关心国家需要,以任务带学科为主线条;强调
研究工作要走在生产的前面;做好研究工作必 须打好基础 4. 大力培养新生力量,办力学研究生班,科大力 学系和化学物理系;基础要打好,专业要精尖 (leapfrogging);边干边学
在科学院和国家层次上的贡献
1. 在参与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中发挥了 十分关键与重大的作用
钱学森主要思想
工程科学的思想 提倡以宏微观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方向即物 理力学的思想 发展运筹学的思想 重视自然科学,走以数学和物理为基础的 道路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富国强民,奉献与 自我牺牲的精神;具有那个时代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倾向

钱学森主要学术贡献

钱学森主要学术贡献

钱学森主要学术贡献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

钱学森共发表专著7部,论文300余篇。

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应用力学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

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

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②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③工程控制论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

④物理力学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

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改变过去只靠实验测定力学性质的方法,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

现在这门科学的带头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⑤系统工程钱学森不仅将中国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提炼成航天系统工程理论,并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还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

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都有三个侧面:经济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体系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体系
其 中一部分 。钱老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 从 工程 、 技术 、 科学 直到哲 学 的不 同层次上 , 在跨 学科 、 跨领 域 和跨 层 次 的研究 中, 特别是 不 同学科 、 不 同领
域、 不 同层 次的相互交叉 、 结合与融合 的综 合集成研 究方 面 , 都作 出 了许 多
开创性 贡献。这些 方 面 的科 学 成 就与 贡 献 , 从 现 代 科学 技 术 发展 趋 势来
钱 老 对我 国火箭 、 导 弹和航 天事 业 的开 创性 贡献 , 是众 所 周 知 的 , 人们称他为“ 中 国航 天之 父 ” 。但 从钱 学森 的全 部科 学成 就和 贡 献 来看 , 这 只 是 其 中一 部 分 。钱 老 的
研 究领 域非 常广 泛 , 从 工程 、 技术 、 科 学直 到哲 学 的不 同层次上 , 在跨 学 科 、 跨 领域 和 跨
看, 其 意义和影响可能更大也更深远 。
本刊特约于景元研究 员 、 张劲 文工 程 师 、 盛 昭瀚教 授 等关 于 系统科 学 发展 、 应 用方面 的文章 , 以纪念钱老诞 辰 1 0 3周年 和逝世 5周年 , 深切缅 怀
他 为我 国科学事业和 国防现代化建设 建立 的卓 越功勋 , 追 思 和学 习他 为 国 家富强和 民族振兴不懈奋斗 的崇 高品德和革命 精神 , 进 一步激 励海 内外 中
2 科学决策
2 0 1 4 1 2
钱 学 森系统 科学 思想和 系 统科学 体 系
从 现代 科 学技 术发 展特 点来 看 , 下述 几个 主要 方面都 与 系统科 学 密切相 关 : ( 1 ) 现代 科 学技 术发 展 呈现 出既 高 度 分 化 又高 度 综 合 的两 种 明 显趋 势 。 一方 面

钱学森贡献介绍20字

钱学森贡献介绍20字

钱学森贡献介绍20字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技术领军人物,以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系统工程等领域的贡献而著称。

学森在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中扮演技术领导角色,其贡献多方面:应用力学:钱学森在应用力学领域做出开创性工作,与冯·卡门合作研究可压缩边界层,提出了卡门——钱学森方法,并与郭永怀合作引入了跨声速流动问题中的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在40年代至60年代初,他提出了多个重要概念,包括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火箭旅客飞机概念、核火箭设想,以及在《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工程控制论:钱学森是工程控制论的先驱者,将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等工程技术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对该领域做出杰出贡献。

物理力学:在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的研究中,他进行了先驱性工作,1953年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推崇从微观规律确定宏观力学特性的方法。

系统工程:将我国航天系统工程实践提炼为航天系统工程理论,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并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

系统科学:钱学森对系统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思维科学:提出了创建思维科学(noeticscience)这一科学技术部门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
学,为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体科学:钱学森是中国人体科学的倡导者,提出了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对气功、特异功能等进行了先进的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划分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论对科学分类方法进行创新。

钱学森主要科学成就

钱学森主要科学成就

钱学森主要科学成就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的学术著作,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

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

他也成为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

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读智慧的钥匙——钱学森论系统科学有感

读智慧的钥匙——钱学森论系统科学有感

读智慧的钥匙——钱学森论系统科学有感“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整个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科学体系……去解决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

”“我们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现代系统工程的认识方法结合起来,这是件了不起的事。

”——钱学森钱老的一生是科学的一生、创新的一生和辉煌的一生。

在长达70多年丰富多彩的科学生涯中,钱学森建树了许多科学丰碑,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钱老对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开创性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人们称他为“中国航天之父”。

但从钱老全部科学成就和贡献来看,这只是其中一部分,钱老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从工程、技术、科学直到哲学的不同层次上,在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层次的研究中,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相互交叉、结合与融合的综合集成研究方面,都作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

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来看,这些方面的科学成就与贡献,其意义和影响可能更大,也更深远,钱老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的综合集成方法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现在的环境保护当中,作用也很大。

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1、根据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复杂机制和变量众多的特点,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

2、由于系统的复杂性,要把科学理论和经验知识结合起来,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星星点点知识综合起来,解决问题。

3、根据系统思想,把多种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4、根据复杂巨系统的层次结构,把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统一起来。

环境的涵义应该是地球表层包括的非生物、生物和人,根据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特点,我们可以把环境看成是一个巨系统,而且是一个开放的、有序的巨系统,是在发展、演化的,不是静止不变的。

钱老把地球表层巨系统的有序性分为4个层次,强调每个层次的问题在环境系统工程中要明确分级解决,而各层次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

钱学森论系统科学

钱学森论系统科学

钱学森论系统科学嘿,你知道吗?钱学森和系统科学这事儿啊,可有意思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科技展会。

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各种高科技产品琳琅满目。

我在里面逛得那叫一个眼花缭乱,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

走着走着,我就看到了一个关于航天模型的展示区。

哇塞,那些模型做得可逼真了,跟真的火箭、卫星似的。

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凑过去仔细瞧。

旁边有个工作人员在给大家讲解,说这些航天技术背后啊,都离不开系统科学的支持。

我当时就纳闷了,啥是系统科学啊?工作人员就开始给我解释,说系统科学就是把一个复杂的东西看成一个整体,研究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就好比一个大机器,每个零件都得好好配合,才能正常运转。

我一听,好像有点明白了。

然后我就想到了钱学森。

钱学森爷爷那可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啊,他对系统科学的研究那可真是厉害。

他就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指挥家,把系统科学这盘“大棋”下得有声有色。

他知道怎么把各种科学技术整合在一起,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你看啊,就像造火箭,可不是简单地把一堆零件拼起来就行。

火箭里面的每个系统,从动力系统到控制系统,再到通信系统,都得像一个紧密配合的团队一样。

钱学森爷爷就是那个能让这个团队高效协作的人。

他通过对系统科学的深入研究,让火箭能够顺利地飞向太空,实现我们探索宇宙的梦想。

我在那个展会上,看着那些航天模型,心里就想,钱学森爷爷他们当年得多不容易啊。

要研究那么复杂的系统科学,还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但是他们就是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一点点地攻克难关。

从那以后,我对钱学森和系统科学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系统科学可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它是实实在在能改变世界的东西。

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也都离不开系统科学的道理。

比如说我们组织一场活动,得考虑到场地、人员、流程等各个方面,这就是一个系统。

只有把每个环节都安排好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钱学森爷爷对系统科学的贡献,真的是让我们受益匪浅。

他让我们明白,看待问题不能只看局部,要从整体出发,考虑到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简介汇报人:2023-12-15•钱学森生平简介•钱学森在航天领域的重要贡献•钱学森在科学领域的影响与贡献目录•钱学森的学术思想与教育理念•钱学森的人格魅力与精神风貌01钱学森生平简介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

父亲钱均夫,母亲章兰娟,均为杭州知名人士。

家庭条件优越,为钱学森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出生背景与家庭环境192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后转入清华大学攻读航空工程。

1934年获得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资格,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1936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011939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博士学位,后留校任助理教授。

021946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031947年兼任国防科学委员会研究计划处处长。

01 02 031949年担任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

1960年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1970年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1985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1991年被授予国家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1987年担任国家科委高级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

1994年被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

职业生涯与贡献在美国期间,钱学森参与了美国国防部和空军多个重要项目,为美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回国后,钱学森致力于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推动了中国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等项目的研发和实施,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02钱学森在航天领域的重要贡献参与火箭研制与发射工作钱学森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导弹的研制工作,为中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持火箭发射任务钱学森主持了多个火箭发射任务,包括气象卫星、通讯卫星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钱学森提出了导弹技术理论体系,为中国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航天报/2011年/12月/8日/第003版
航天论坛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成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原710所副所长科技委主任于景元
钱学森在开创我国航天事业过程中,同时也开创了一套既有普遍科学意义、又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工程管理方法与技术。

实践已证明了这套组织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从今天来看,就是在当时条件下,把科学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综合集成创新,从而走出了一条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道路。

我国航天事业一直在持续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

系统科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航天系统工程的成功实践,不仅是钱老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重大贡献,同时也为建立系统科学体系奠定了实践基础。

系统科学是有三个层次结构的学科体系。

在钱老建立的系统科学体系中,处在工程技术或应用技术层次上的是系统工程;处在技术科学层次上直接为系统工程提供理论方法的有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等;而处在基础科学层次上属于系统理论的便是系统学。

这样三个层次结构的系统科学经过系统论通向辩证唯物主义。

在系统科学体系中,系统学是需要建立的新兴学科。

20世纪80年代中期,钱老以系统学讨论班的方式开始了创建系统学的工作。

在讨论班上,钱老首先提出了系统新的分类,将系统分为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复杂巨系统和特殊复杂巨系统。

生物体系统、人体系统、人脑系统、地理系统、社会系统、星系系统等都是复杂巨系统。

其中社会系统是最复杂的系统了,又称作特殊复杂巨系统。

这些系统又都是开放的,与外部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所以又称作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20世纪90年代中期,钱老提出开创复杂巨系统的科学与技术,实际上就是由综合集成方法、综合集成理论、综合集成技术和综合集成工程所构成的复杂巨系统科学技术体系,这就把复杂科学体系大大向前发展了,发展到了复杂巨系统科学体系。

系统科学、复杂巨系统科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别对现代科学技术向综合性整体化方向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这是钱学森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贡献,也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知识财富和思想财富。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
钱老从系统科学思想出发,从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结构,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人类知识体系,这是钱老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贡献。

钱学森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从纵向上看有11个科学技术部门。

这11个科学技术部门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建筑科学、文艺理论。

这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目前水平所做的划分。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今后还会产生新的科学技术部门,所以这个体系是动态发展系统。

我国正在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自然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更要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力量。

从钱老建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人类知识体系可以看出,钱老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有学科和领域的深度,又有跨学科、跨领域的广度,还有跨层次的高度。

如果把深度、广度和高度看做三维结构的话,那么钱学森就是一位三维科学家。

系统科学的实践意义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体系,不仅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978年,钱老发表《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并大力推动系统工程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致力于把社会系统工程应用到国家宏观层次上的组织管理,以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组织管理现代化。

1991年10月,在中央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仪式上,钱老在讲话中说:“我认为今天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整个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科学体系,而且运用这个体系去解决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

”钱老这里所说的科学体系,就是前面讲到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为国家管理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资源和智慧资源,我们应充分运用和挖掘这些知识和智慧,以达到集大成的智慧。

要把系统工程应用到实践中,必须有个运用它的实体部门。

如航天系统中每种型号都有一个总体设计部。

应用社会系统工程也需要有个实体部门,这就是钱老提出来的运用综合集成方法的总体设计部。

这个总体设计部与航天型号总体设计部比起来已有很大不同,有了实质性发展,但从整体上研究与解决问题的系统科学思想还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系统科学体系特别是复杂巨系统科学体系为国家管理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了一套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实践方式。

可以说,系统科学是治国之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