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教学模式的案例探究

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教学模式的案例探究

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教学模式的案例探究摘要在“教育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下,课程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们纳入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建构。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不仅更新了人们对学习的理解,而且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变革,为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鉴于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我国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本文从一个整合的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案例一贾斯珀系列的探究分析入手,揭示贾斯珀系列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教育生活贾斯珀系列启示一、背景教学发展的过程,是教学改革的过程,也是应对和解决教学中不断出现的干扰因素和问题的过程。

所以,伴随教学的进步总会出现一些教学的绊脚石,在不同时代出现了不同的问题,一方面这些问题在某种意义上阻碍了教学的发展,遮蔽了教学的本真;另一方面它却又是教学发展的动力,促进了教学的不断变革。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改革,“课程改革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成为这次改革的核心理念。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和推广可以说是最具有普遍性的。

研究性学习着眼于学习者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倡导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习者的个性健全发展。

这一教学模式倡导基于情境的、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基于案例的探究式和开放性的学习。

旨在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以及认知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是以现代技术为支撑,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

贾斯珀系列(Jasper series)是由美国温特贝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CTGV)成功开发的以抛锚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典范案例。

二、贾斯珀系列贾斯珀系列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理念。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基于情境认知的实验教学法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基于情境认知的实验教学法

础教育 、 高等教育 以及成人教育。 当前西方对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
非常深入 ,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中 , 情境认 知理论 已经成为认 知心理学的一个 重要分 支。 “ 境” 1 ot t原 意为上下文 、 情  ̄C ne , 1 x 文章脉络之意 , 即教学 应让
知识成为可循之 脉络 , 以改善学习效果 。 情境认 知已理论是一种能
系统》 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 主干 必修 课。 ] , 课程 的实验教学 f前 i 亥
大 多 以按 部 就 班 的顺 序 讲 述 和 “ 填鸭 式 ” 学 进 行 , 有 针 对 该 课 教 没

理 论基 础 — — 情 境 认 知 理 论
情境认 知理论 是2 世 纪8 年 代中后期 形成 的重要 的学 习理 0 0 论 。9 7年 , 18 瑞兹尼克在美国教育杂志 《 教育研究 》 上发表了《 学校 内外 的学 习》 的论 文 。 开始 了对情 境认知理论 的研究 。9 9年 , 18 约
方 法 , 发学 生 的 主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 激 由上 述 文献 可 以 总 结 , 育 工 教
翰- 西利 ・ 布朗 、 阿伦 ・ 柯林斯与保尔 ・ 吉德发表 了论文《 杜 情境认知
与学习文化》 系统 、 , 完整地论 述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0 2 世纪9 0 年代之后 , 情境认知理论开始渗透到教育研究 的各个领域 , 包括基
文化实践 。 学习包含 着建立一个对 “ 他们在其 中使 用工具的世界 ,
和对工具本 身进行 日益丰富的 内在的理解”情境认知理论具有情 。 境性 、 真实性 、 实践性等特点 。
农 村承包责任制和惠农政策下 , 以农 户为主体的会计核算 , 先 , 首 必须反映农 户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无形资 产,进行 自身耕种经 营 农 地并 获得农业经济收益 的经济业务内容 ; 其次 , 确认 和计量农户 把 土地使 用权转包让渡流转 ,而获得资产 陡用权流转让渡 收益 内

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

本文将首先介绍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为后续的教学模式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阐述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和实施步骤。

我们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构建符合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本文还将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

我们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成果,进一步验证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总结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局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框架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是一种强调知识在特定情境中获得与应用的教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知识并非抽象独立的存在,而是与具体情境紧密相连,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

因此,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强调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在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框架中,教学活动被视为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学生对情境的感知、对信息的加工、对问题的解决以及对知识的建构等多个环节。

教学环境不仅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框架强调情境的真实性、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方案的多样性。

真实的情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复杂的问题能够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样的解决方案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在实施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

以情境认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以情境认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以情境认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摘要】情境认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教学中,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和场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情境认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投入度。

情境认知还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境认知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情境认知在不同学科和教育阶段的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多启示和发展方向。

情境认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认知情境、学生学习、深度学习、教学方法、学习动机、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未来发展方向、情境认知、教学启示1. 引言1.1 引言情境认知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认知过程和行为,是个体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体验和交互,将学习者置于具体的环境中,通过感知和思考来实现学习。

情境认知的理论基础包括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和社会学理论,通过这些理论的综合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

接下来,本文将深入探讨情境认知对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的应用、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与学生学习动机的关系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旨在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通过对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可以为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指明方向,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2. 正文2.1 认知情境对学习的重要性认知情境是指学习过程中的环境和背景,它包括学习者所处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情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这些因素会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记忆、理解和思考等认知过程,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认知情境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个富有情趣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习任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认知情境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相关联的知识网络。

学习者通过与现实生活情境结合,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和对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知识的转化和应用。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摘要:情境认知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的习得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将情境认知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

关键词:情境认知理论;教学设计;实践研究引言在教育领域,教学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境认知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的习得和理解。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因此,本文将探讨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将情境认知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一、情境认知理论概述情境认知理论是由约翰·布鲁纳和戈培尔提出的,它强调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的学习和认知过程。

根据情境认知理论,学习者通过参与真实的情境中的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在情境认知理论中,情境被认为是学习的基本单元,它包括物质情境、社会情境和文化情境。

学习者通过参与各种情境中的活动,逐渐建构知识结构,实现认知发展。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和体验,通过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促进认知过程的发展。

二、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情境化教学设计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的学习效果更好,因此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情境差异。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真实的情境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例如,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引入真实的案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交互式教学设计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学习者通过交流和合作,促进认知过程的发展。

情境认知视野中的学习观及其教学模式

情境认知视野中的学习观及其教学模式
知识 的社会 性 、 境 性 , 知 识视 为个 人 和社会 情 把
的 , 要 有 基 于 心 理 学 和人 类 学 的 两 大 研 究 流 派 。 主
情 境 之 间 联 系 的 属 性 及 互 动 的 产 物 ,参 与 基 于 社 会 情 境 的一 般 文 化 实 践 是 个 人 知 识 结 构 形 成 的 源 泉 。 知 识 的 复 杂 性 和 默 会 性 。 前 者 认 为 知 识 是 主 观 的 、 稳 定 的 、 构 不 良 的 , 与 其 形 成 的 情 境 脉 络 紧 不 结 是
维普资讯 http://wwΒιβλιοθήκη
} 1兰 圭 i 玷曳 ;璺 : = 塑型 垒 釜I 童;垃里 . 一 豆 话Q = : 璺塑
: 旦
■ ■张伟胜 [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 19】 2 04 楼广赤 [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 10】 2 04
0 0 a’
真 实 的 学 习 情 境 来 帮 助 学 习 者 达 到 特 定 的 学 习 目标 。 实 习 场 是 它 的 一 个 核 心 概 念 , 的 是 为 学 习 者 创 设 的 指 真 实 化 的 学 习 情 境 。 在 实 习 场 中 , 习 者 遇 到 的 问题 学
性 , 阐 释 了 与 之 内接 的三 种 教 学 模 式 : 锚 式 教 学 , 机进 入 教 学 , 知 学徒 制 教 学 。 并 抛 随 认
关 键 词 : 境 认 知 ; 识 观 ; 习 观 ; 学 模 式 情 知 学 教
从 行 为 主 义 到 认 知 发 展 心 理 学 , 类 对 知 识 和 人 学 习 的 本 质 有 了 更 加 深 刻 的 理 解 , 0世 纪 9 年 代 2 0 兴 起 的 情 境 认 知 的 观 点 , 出 了 人 类 所 处 的 物 理 情 突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简析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简析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简析摘要:情境认知理论的兴起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三种教学模式,即抛锚式教学模式、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和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

情境认知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情境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模式情境认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重要的学习理论。

1987年瑞兹尼克在美国教育杂志《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学校内外的学习》的论文。

该论文的发表对情境认知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1989年约翰·西利·布朗、阿伦·柯林斯与保尔·杜吉德联合发表了论文《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

这篇论文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1]。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情境认知理论开始渗透到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

当前西方对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非常深入,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中,情境认知理论已经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情境认知理论的学习观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并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体形成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水平的过程。

该理论认为学习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情境性。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情境是学习发生与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情境具有线索指引的功能,有助于学习知识的保留。

2.真实性。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事件中。

布朗等人将学习活动的真实性分为物理真实性与认知真实性两类。

物理真实性指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如在工厂或到银行实习;认知真实性系指专家或专业人员从事其专业活动的真实过程。

3.实践性。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必须积极从事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而不是听听课本或教师对他人的经验或发现的总结。

学习者应当关注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真实理解详细内容,不是单纯关注学习成绩。

4.探究性。

以情境认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以情境认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以情境认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学习的内容和情景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经验以及个人情感体验相结合。

这一理论为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提倡通过创设具有情境性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情境认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习是建立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之上的,学生在情境中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可以促进其深度学习的发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观察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建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情境认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在于创设富有情境性的学习环境。

情境不仅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物理环境,还包括学习活动、教学资源、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情境要素。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情境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学生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认知的转化往往来自于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问题、案例、故事等,创设具有情境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开展实践活动中获得学习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在学习生物课程中,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的生长、变异和适应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深度理解。

引入具体的情境材料和资源。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生通过情境和材料来主动地构建知识和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入具体的情境材料和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和形成态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挂图、实物、图片等具体的情境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感知、理解、思考和表达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搭建合作与交流的学习平台。

情境认知理论指出,学习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的结果,学习的情境要素中社会交往的纽带至关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搭建合作与交流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学习合作中实现知识的共建,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及其密切相关的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社会文化认知、生态认知、日常认知以及分布式认知等学习理论的迅速发展,标志着一个学习理论新时代的到来。

特别在90年代,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逐步兴起,并成为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主流。

这一理论整合了教育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强调了互动(interaction)的交互(reciprocal)特性,强调个体、认知和意义是在互动中被社会性和文化性地建构的。

这一观点不仅拓展了建构主义的早期思想,认为主观世界是被建构的东西,而忽略了对个体建构者“身份”的建构;而且拓展了早期的情境性理论研究,认为在情境中建构出来的是所学东西的意义而不是从事学习的个人身份的理念。

这一观点超越了二元论的方法,意在强调个体和环境的互动,把个体和环境看作是相互建构的——即希望建立一个学习的生态系统。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不仅更新了人们对学习的理解,而且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变革,为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鉴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以及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我国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本文主要对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和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并进而对一个整合的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案例——贾斯珀系列进行全面剖析。

论文主要包括导论、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心理学和人类学领域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典型教学模式研究、整合的教学模式案例研究以及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
模式未来发展与展望五个部分。

论文第一部分导论,对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的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这一问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简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论文第二部分属基本理论研究,包括第一章情境认知与学习的理论研究和第二章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概述两部分内容。

第一章在大量分析、整合西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基础上,主要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涵义、历史发展轨迹、主要内容及要素三个方面对情境认知与学习的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进而对与这一理论密切相关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相关研究。

第二章着重探讨了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涵义及特征,并对中西方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论文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基于功能性情境的教学模式研究和第四章认知学徒模式的变迁两部分内容。

本部分立足教育心理学与人类学两大研究领域,对抛锚式教学模式、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和认知学徒模式等三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第三章基于功能性情境的教学模式研究,立足教育心理学领域,选取中外基于功能性情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抛锚式教学模式和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进行专门探讨,并对这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

第四章主要对认知学徒模式的涵义、产生、在教育心理学和人类学领域的研究以及在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从“实习场”到“实践共同体”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演进与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这一教学模式发生的变迁进行研究。

论文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从实习场到实践共
同体——整合的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第五章共包括四部分内容。

以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开发的贾斯琅系列为例,对贾斯琅系列做了全面、完整的介绍,并进一步对贾斯琅系列的跨文化研究以及这一系列在中国的移植与创新做了探讨。

第五部分结束语是对本文的回顾与前瞻。

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基于惰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未来发展做了展望,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表明了作者的研究观点与态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B842
【目录】:中文摘要3-5英文摘要5-8导论历史传承与视野更新8-27一问题的提出8-17二研究方法与框架17-27第一章情境认知与学习的理论研究27-53一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涵义分析27-30二情境认知与学习的历史发展轨迹30-34三情境认知与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要素34-43四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3-53第二章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概述53-71一模式与教学模式53-55二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及特征55-64三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现状64-71第三章基于功能性情境的教学模式研究
71-96一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71-85二李吉林与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85-93三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异曲同工”的探索93-96第四章认知学徒模式的变迁96-117一认知学徒模式概述97-100二教育心理学视野中的认知学徒模式100-105三人类学领域对认知学徒模式的研究105-111四认知学徒模式的变迁:远程学徒教学模式111-117第五章从实习场到实践共同体——整合的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案例研究117-148一贾斯珀系列概览118-124二贾斯珀系列的拓展——SMART挑战系列与“思维学校”124-128三贾斯珀系列的跨文化研究128-138四贾斯珀系列的移植与创新138-148结语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148-152附录152-165参考文献165-175后记17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