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镀膜的膜系结构和性能
功能镀膜玻璃现状及发展趋势

有 用 二 氧 化锡 ( S n O , ) 作 为介 质 膜 , 牢 固 度 同样 较 差 , 因此 低 辐射 膜 离 线 产 品有 了 “ 软 膜 ”之称 , 一 般 不 能 单 片使 用 。现 今 采 用 更 硬 的 抗 氧 化 的 材 料 , 如 氮 化 硅( S i N ) 和氧化 钛 ( T i O ) 做 介质 膜 , 取得 了明显效 果 。
璃 的 表面 上喷 涂 以锡盐 为 主要成 分 的化学 溶 液 , 形 成
挡在外 , 使其难 以进入室 内, 做到 “ 冬暖夏凉” , 从 而 具 有 优异 的隔 热 、 保 温性 能 效 果 。据 权 威 机 构 测 定 , L o w — E玻璃 节能 效果 见表 1 。
表 1 L o w— E玻 璃 节 能效 果 玻 璃 种 类 6 mm 普通 浮 法玻 璃
L o w — E玻璃 不但 可 见光 透过 率 高 , 而 且具 备很 强 的阻
隔红 外线 的特 点 , 能够 发挥 自然 采光 和 隔热节 能 的双 重 功效 。使 用 后 可 以有 效 地 减 少冬 季 室 内热量 的外 散 流失 , 在夏 季也 能 阻 隔室外 物体 受太 阳照射变 热 后
上, 随着 玻璃 的冷却 , 膜层 成 了玻璃 的一部分 。因此 ,
7 1 0W/ m
2 1 5W/ m
1 5 4W/ m
4 1 W/ m
膜 层 坚 硬耐 用 , 在 空 气 中不 会 氧 化 , 所 以称 其 为 硬镀
膜 。产 品 多 以有 色玻 璃 为基 片 , 颜 色 主要靠 有 色玻璃 基片本 身 的颜色 决定 的 。
第 二 层 氧 化物 膜 为 保 护膜 , 防 止银 的氧 化 , 材 料 多 为 氧化 钛 ( T i O , ) , 完全 解决 了不 易加 _ T 和 易氧 化 的缺 陷 。 1 . 1 . 2 L o w — E玻璃 的节 能特 性 L o w — E玻 璃 是 目前 最 好 的 建 筑 节 能 玻 璃 之 一 。
ar镀膜玻璃原理

AR镀膜玻璃的基本原理AR镀膜玻璃,全称为抗反射镀膜玻璃(Anti-Reflection Coating Glass),是一种通过在玻璃表面镀覆特殊材料形成的薄膜,以减少光线反射并提高透过率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眼镜、显示器和摄影镜头等领域。
AR镀膜玻璃的基本原理涉及光学干涉、多层膜系和反射等知识,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光学干涉原理光学干涉是指光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引起的光程差,从而产生干涉现象。
当光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时,一部分光波会发生反射,一部分光波会透射进入新的介质。
这两部分光波会在界面上发生干涉,形成反射光和透射光。
多层膜系原理AR镀膜玻璃的原理基于多层膜系,即在玻璃表面上镀覆一层或多层的薄膜。
这些薄膜由不同折射率的材料层交替组成,通过控制每一层的厚度和折射率,使得反射光的干涉效果最小化,从而达到减少反射、提高透过率的效果。
具体来说,AR镀膜玻璃的薄膜系通常包括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
当光波从空气等折射率较低的介质射入玻璃表面时,一部分光波会被玻璃表面反射,形成反射光;另一部分光波会穿过薄膜系,进入玻璃内部,形成透射光。
在薄膜系中,高折射率材料的膜层会引起光波的相位延迟,而低折射率材料的膜层会引起光波的相位提前。
通过调整薄膜系中不同层的厚度和折射率,可以使得反射光和透射光的干涉效果相消,从而大大减少反射。
反射原理反射是指光波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波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当光波从空气等折射率较低的介质射入玻璃表面时,根据反射原理,一部分光波会被玻璃表面反射,形成反射光。
反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以及入射角等因素有关。
AR镀膜玻璃通过设计合适的薄膜系,使得反射光的干涉效果最小化。
在薄膜系中,通过调整不同层的厚度和折射率,反射光的相位延迟与相位提前可以相互抵消,从而减少反射光的强度。
最理想的情况是,通过精确的设计和优化,使得反射光的强度接近于零,实现完全抗反射的效果。
ITO薄膜厚度和含氧量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第26卷第7期电子元件与材料V ol.26 No.7 2007年7月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MATERIALS Jul. 2007ITO薄膜厚度和含氧量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辛荣生1,林钰2(1. 郑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2. 河南教育学院 化学系,河南 郑州 450014)摘要: 在玻璃衬底上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镀制ITO透明半导体膜,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膜层晶体结构与薄膜厚度和氧含量的关系,并测量了薄膜电阻率及透光率分别随膜厚和氧含量的变化情况。
以低氧氩流量比(1/40)并控制膜厚在70 nm以上进行镀膜,获得了结晶性好、电阻率低且透光率高的ITO透明半导体薄膜,所镀制的ITO膜电阻率降到1.8×10–4 Ω·cm,可见光透光率达80 %以上。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ITO膜;氧氩流量比;电阻率;透光率中图分类号: TN304.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28(2007)07-0021-03Influence of thickness and oxygen content of ITO thin films on itsstructure and propertiesXIN Rong-sheng1, LIN Yu2(1.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China; 2. Department ofChemistry, Henan Education Institute, Zhengzhou 450014, China)Abstract: ITO transparent semiconducting films were deposited onto the glass substrates by DC magnetron sputtering method. The film structure related to film thickness and oxygen content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resistivity and transmissivity changed with film thickness and oxygen content individually were also measured. The ITO transparent semiconducting films with well crystallinity, low resistivity and high transmissivity were obtained, which deposited by processing of low flow ratio O2/Ar(1/40) and film thickness above 70 nm. The ITO film resistivity is 1.8×10–4 Ω·cm and visible light transmissivity is beyond 80 %.Key words: non-metallic inorganic material; ITO film; ratio O2 /Ar; resistivity; transmissivity氧化铟锡(ITO)透明半导体膜具有一系列独特性能,如电导率高、可见光透光率高、膜层硬度高且耐化学腐蚀,在平面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电致变色镜、热镜、智能窗和薄膜电池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1]。
镀膜玻璃性能参数介绍

04
镀膜玻璃的力学性能
硬度
总结词
硬度是镀膜玻璃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它决 定了玻璃的抗划痕和抗磨损能力。
详细描述
镀膜玻璃的硬度取决于其制造工艺和表面涂 层技术。硬度较高的镀膜玻璃能够更好地抵 抗划痕和磨损,保持长期的外观效果和使用 寿命。硬度的测试方法通常采用摩氏硬度计 进行测量,其数值越高,表示玻璃的硬度越 大。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镀膜玻璃的透光性取决于膜层的厚度和材料性质。较薄的膜层通常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使光线 能够更好地透过玻璃。透光率越高,玻璃的清晰度就越好,视野也更加清晰。
反射性
总结词
镀膜玻璃的反射性是指光线在玻璃表面反射的能力。
详细描述
镀膜玻璃的反射性能主要取决于膜层的反射率和表面粗糙度。高反射率的膜层可 以将光线有效地反射,减少光的透过,从而减少光线的热量进入室内。这种特性 使得镀膜玻璃在炎热的夏季能够有效地阻挡阳光,降低室内温度。
详细描述
镀膜玻璃的隔热性能主要得益于其表面的镀膜层。该镀膜层能够反射大部分太阳光,减少太阳光的透 射,从而降低室内温度。此外,镀膜玻璃还可以有效阻挡室内的热量向室外传递,保持室内凉爽。
耐热性
总结词
镀膜玻璃的耐热性是指其承受高温的能 力。
VS
详细描述
优质的镀膜玻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够 在较高的温度下保持稳定。这使得镀膜玻 璃在炎热的夏季或阳光直射下仍能保持良 好的性能和外观。此外,其耐热性还使其 适用于厨房、浴室等高温环境。
吸收性
总结词
镀膜玻璃的吸收性是指光线被玻璃吸收的能力。
详细描述
镀膜玻璃的吸收性能与膜层的材料有关。某些膜层可以吸收部分光线,减少光 的透过和反射。吸收性能对于控制光的透过和反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影响玻 璃的整体光学性能。
镀膜玻璃基础知识培训

镀膜玻璃基础知识培训一、产品分类及产品代号1、产品分类:1)按厚度分:3,4,5,6,8,10,12mm ,15mm等类。
2)按颜色分:灰,银灰,银,金,茶,蓝,蓝绿,绿,浅蓝等颜色。
3)按等级分:优等品和合格品。
4)按基片分:透明玻璃、本体着色玻璃。
5)按原片加工方式分:普通热反射镀膜玻璃,钢化热反射镀膜玻璃和热增强热反射镀膜玻璃,离线热弯镀膜玻璃,离线钢化镀膜玻璃和离线热增强镀膜玻璃。
6)按性质分可以分为阳光控制镀膜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
2、玻璃基片及其代号1)根据所用玻璃基片的不同,其基片的分类及代号如下:1 –透明浮法玻璃2 –绿色着色玻璃3 –灰色着色玻璃4 –茶色着色玻璃5 –蓝色着色玻璃6 –蓝绿色着色玻璃7 –天蓝色着色玻璃2)相同型号或颜色的玻璃基片来自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不同的着色原片时,在产品代号的最末加一个英文字母来区别。
3、产品代号1)产品代号为五部分的紧密排列,分别表示产品生产厂家、反射特征、基片类型、生产工艺编号和基片生产厂家或特性。
2)第一部分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C”表示南玻集团产品。
如CCS108S3)第二部分两个大写字母表示以透明玻璃为基片时,产品呈现的反射色特征及成膜性质。
4)第三部分用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基片的分类。
5)第四部分数字表示产品以6mm透明玻璃为基片时,该颜色的透过率。
6)第五部分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基片的生产厂家或特性。
如S表示南玻的白玻。
F表示F绿玻。
如CSY208F中的C表示南玻产品,SY表示灰色产品。
2表示绿色着色玻璃,08表示该产品的透过率在8%。
F代表F绿原片。
二、从膜代号上怎样区分阳光控制玻璃和LOW-E镀膜玻璃?整体来讲,阳光控制玻璃的膜代号是英文字母和数字直接连在一起的,中间没有“—”符号,(但老的膜代号是不带C的英文字母+“—”+数字构成,如TBG-20)。
LOW-E镀膜玻璃的膜代号是英文字母+数字+“—”+数字构成,如CEF16-49S/TS。
普通玻璃,中等透光热反射镀膜玻璃,Low-E玻璃,区别和不同

普通玻璃,中等透光热反射镀膜玻璃,Low-E玻璃,区别和不同普通玻璃,中等透光热反射镀膜玻璃,Low-E玻璃,区别和不同一、概述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目前全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面对严峻的事实,发展节能建筑刻不容缓。
国家建设部提出:到2010年,新建建筑争取1/3以上能够达到节能建筑标准。
同时,全国城镇建筑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的目标。
Low-E玻璃和热反射镀膜玻璃是建筑节能领域的主要材料,下面把这两种玻璃性能比较一下。
二、热能的形式及玻璃组件的传热自然环境中的最大热能是太阳辐射能,其中可见光的能量仅占约1/3,其余的2/3主要是热辐射能。
自然界另一种热能形式是远红外热辐射能(图1中虚线),其能量分布在4~50μm波长之间。
在室外,这部分热能是由太阳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吸收后再辐射出来的,夏季成为来自室外的主要热源之一。
在室内,这部分热能是由暖气、家用电器、阳光照射后的家具及人体所产生的,冬季成为来自室内的主要热源。
太阳辐射投射到玻璃上,一部分被玻璃吸收或反射,另一部分透过玻璃成为直接透过的能量。
被玻璃吸收太阳能使其温度升高,并通过与空气对流及向外辐射而传递热能,因此最终仍有相当部分透过了物体,这可归结为传导、辐射、对流形式的传递。
对暖气发出的远红外热辐射而言,玻璃不能直接透过,只能反射或吸收它,最终仅以传导、辐射、对流的形式透过玻璃,因此远红外热辐射透过玻璃的传热是通过传导、辐射及与空气对流体现的。
玻璃吸收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玻璃对远红外热能的阻挡效果。
辐射率低的玻璃不易吸收外来的热辐射能量,从而玻璃通过传导、辐射、对流所传递的热能就少,低辐射玻璃正是限制了这一部分的传热。
以上两种形式的热能透过玻璃的传递可归结为两个途径:太阳辐射直接透过传热、对流传导传热。
透过每平方米玻璃传递的总热功率Q可由下式表示:Q=630Sc+U(T内-T外)式中630是透过3mm透明玻璃的太阳能强度,(T内-T外)是玻璃两侧的空气温度,均是与环境有关的参数。
双银Low-e与单银Low-e的比较

单银Low-e与双银Low-e的区别一、Low-e玻璃简单介绍:Low-E镀膜玻璃是在普通浮法玻璃表面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技术镀上含纯银层的多层薄膜而拥有特殊光热性能的玻璃。
目前离线低辐射镀膜按膜层结构可分为单银低辐射膜、双银低辐射膜两种,后者比前者具有更低的辐射率E和U值。
二、单银Low-e与双银Low-e的区别:1、结构:单银Low-E镀膜玻璃通常只含有一层功能层(银层),加上其他的金属及化合物层,膜层总数达到5层。
单银Low-E镀膜玻璃具有两层功能层(银层),加上其他的金属及化合物层,膜层总数达到9层。
然而,双银Low-E玻璃的技术工艺控制难度比单银大的多。
一般单银Low-E膜主要是依靠均匀分布在中间层的银层(Ag)来起到反射远红外热辐射作用,整个膜层厚度约45~75nm;而双银则截然不同,它的整体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有两层以上的银层均匀分布在其他起保护作用的金属氧化物之间,膜层中的银层(Ag)为相隔重叠在中间层,银基膜层的厚度约在5~12nm之间,形成金属层与绝缘层相互交叉的特殊薄膜结构。
2、膜系的性质:Low-E膜的膜层结构属于互相重合的多层膜,由于在层与层之间发生的干涉现象,所以在计算反射光和透射光的强度非常复杂。
这种三层以上的多层膜在计算上尽管复杂,但根据不同材料的常数计算后得出的数据,最大值也只能与层数相等,当沉积后的膜层出现增加时,其对紫外有效反射范围将扩大,当然,膜层的层数和厚度增加将导致玻璃两者间的牢固度降低,这也是膜层设计所需要考虑到的细节。
在可见区域内,多层膜的的常用物质MgF2、SiO、CeF3、CeO2、ZnS等材料。
在多层膜的设计中经常会出现堆垛层错这个严重的质量问题,主要材料是fcc结构的一价金属和Si、Ge等材料的薄膜,堆垛层错的“错”主要在于岛和岛合并的边界上产生的,其密度约为109~1010cm-2左右,造成堆垛层错的主要原因是两个岛在聚合时两者的晶格匹配不良所引起的,这种匹配不良类似于薄膜与基底间的失配,同时也是上下3层不同膜层间的原素在相互渗透,同质薄膜中产生这种不匹配的原因一般都被认为基底表面的缺陷和污染。
手机屏镀膜和玻璃钢化膜AFARAG技术.doc

关于手机屏玻璃镀膜和钢化膜AF、 AG、 AR 技术手机屏幕保化玻璃膜就好比女人化,不可以使玻璃盖板、背板更漂亮,能起到防摔、耐磨、减反射、更清晰的眼功能。
所以,手机屏幕保膜在如今“看”的代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玻璃化膜也非一种,不同的膜起到不同的作用,本文重点 AF、 AG、AR 膜技和工。
一、名称解释及原理1、AF --- Anti-fingerprint ,中文抗指,一般 AF 材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液的 AF 防指水,一种是 AF防指靶丸,两种不同的生方法,防指水适用于涂法制 AF,AF 防指靶丸适用于真空蒸膜法制 AF。
原理: AF 防防指玻璃是根据荷叶原理,在玻璃外表面涂制一米化学材料,将玻璃表面力降至最低,灰与玻璃表面接触面减少 90%,使其具有的疏水、抗油、抗指能力;使屏玻璃面板期保持着光亮的效果。
适用材料:各玻璃或有机玻璃PC、 PMMA、 PET⋯2、AR --- anti-reflection ,中文抗(减))反射增透。
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或者消除玻璃(屏幕)等光学表面的反射光,从而增加玻璃(屏幕)的透光量,减少或者消除系的散光。
可的膜材料比多,一般用高低折射率材料交叉堆叠上去,可采用真空蒸也可采用磁控射。
原理:当光从光疏物射向光密物,反射光会有半波失,在玻璃上 AR 膜后,表面的反射光比膜前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恰好相差半个波,薄膜前后两个表面的反射光相消,即相当于增加了透射光的能量。
减反射增透膜就是利用个原理,在光学玻璃或者片表面上 AR 膜,使得膜前后表面生的反射光互相干,从而抵消了反射光,达到增透减反的效果,并且可以通在玻璃两面同膜来玻璃的两个面同减小反射效果,此膜工能极大程度解眼疲、减力下降。
只是个眼膜技在子屏幕和屏幕保化膜域用少,只有正星光生的大眼境眼化膜具个特点。
适用基材:玻璃、克力(PMMA)、PC、CR39等其它有机玻璃。
3、AG --- anti-glare,中文防炫光,是将玻璃表面行面或双面特殊理后达到多角度漫反射的效果,从而提高画面的可角度,降低境光的干,减少屏幕反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2O3膜: 1、具有好的折射率,能改善透光率(适宜做
低层电介质层) 2、沉积速度较快,但靶材的加工制造非常难 3、可靠性存在问题 4、沉积工艺难 5、仅用于Interpane的专利工艺
NiCr膜:
1、是银层和SnO或Si3N4层之间具有良好附着 力的必须 2、可作钠离子的阻挡层,是银层很好的保护 层 缺点:吸收性太强
Si3N4
NiCrOx
Ag
NiCrOx TiO2 GLASS
可钢化Low-E膜
特点: 1、透光度:82%; 2、颜色:银白色、 灰色、棕色、蓝色 和绿色; 3、E值:<0.06; 4、g值:0.55~0.6。
Si3N4
NiCrOx
Ag
TiO2
NiCrOx
TiO2 GLASS
双银Low-E膜
Si3N4 NiCrOx Ag
八种膜系
阳光控制膜/TS、TE系列
特点: 1、容易生产,色差难 控制,化学稳定性差; 2、颜色:银白色、蓝 色和棕色; 3、透光度:10~40%; 4、g值:0.2~0.5特点: 1、容易生产,色差难 控制,化学稳定性 差; 2、颜色:银白色; 3、透光度:8~20%; 4、g值:0.2~0.3。
ITO膜:
1、既能导电,透明性又好,是最好的玻璃镀 膜材料,但价钱太贵 2、是优良的阻挡层 3、皮尔金顿采用 4、一般用做显示器镀膜材料
其它
Al2O3、HfO2、Pr2O3、MgO膜:一般应用 于光学镀膜,少用于玻璃镀膜 SiO2膜:一般应用于反反射膜,少用于玻 璃镀膜(反反射膜是指镀上膜后,不会反 光,看不清楚) ZrO2、Ta2O5、CeO2膜:一般少用于玻璃 镀膜
TiO膜:
1、具有足够的耐酸/碱性 2、能够用作扩散层 3、与镀有钛阻挡层的银层之间有良好的附着力 4、高折光指数意味着因刮擦而引起的膜层厚度 微小变化会显示较大的光学影响(不太适宜 做顶层电介质层) 5、具有好的折射率,能改善透光率(适宜做低 层电介质层)
Nb2O5膜:
1、具有好的折射率,能改善透光率(适宜做 低层电介质层) 2、沉积速度较快,但价格太贵,一般不用
特点: 1、透光度:75%; 2、E值:<0.04; 3、g值:0.4~0.5。
ZnO TiO2
NiCrOx
Ag ZnO TiO2 GLASS
小结:从以上8种膜系我们可以看 到它们的各个性能是不同的 ,每 一种膜系的性能是取决于它内部 每一层膜的性能、厚度及排布决 定的。
从膜层的功能来描述
底层电介质层: 1、决定银层的增长情况 2、用于降低银层的反射率 3、阻挡钠在钢化过程中从玻璃扩散到膜层中 4、通常材料为ZnO、SnO、TiO以及其混合物
银层:
1、着床形式决定银层的质量 2、厚薄及质量决定了辐射率 3、较薄的连续性结构的膜层可在相同的 辐射率情况下具有更高的透过率
阻挡层(保护层) 1、保护银层免受沉积过程中等离子体的 破坏 2、保护银层免受钢化过程中氧气和其它 污染物的侵袭 3、通过影响银层与顶层电介质层之间的 附着力来改善膜层的耐磨性
镀膜的膜系结构和性能
光学薄膜
光学薄膜有改变电磁波的路径的特性
光学薄膜很薄时就会产生干涉,当光 学薄膜很厚时就产生不了干涉 当我们把很薄的膜组合起来就有很多 新的特性产生
光学薄膜的作用
反射
吸收
镀膜玻璃的一些参数解释
E值:辐射率。辐射率是指透过玻璃的远红外线与 入射远红外线之比。辐射率越小,通过膜层反射 回去的热量越多,隔热效果越好。 ( E=0.0129R6.7-5R2) K值(U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玻璃两侧 空气温度差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1平方米中 空玻璃的传热量,以W/m2K表示。K值越低,说 明中空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越好,节能效果越显 著。 G值:G值是太阳能获得值(遮荫系数)。它是用 来衡量太阳能总透过率的量。南方地区要求G值 越低越好,北方地区要求G值越高越好。
顶层电介质层 1、与最后的银层间的附着力对耐磨性的 影响非常大 2、决定膜系的耐刮伤性、耐磨性和耐化 学侵袭性
单层膜的性能
ZnO膜:是银膜的种子膜层。这是由于ZnO 膜具有光滑的特性,能使上面的银膜更均 匀,提高银膜的性能,增强膜系的透过率 与辐射率。 缺点: 1、抗酸/碱能力有限 2、由于增长结构的原因,材料容易扩散 3、抗刮伤能力有限
TiN
SS
GLASS
阳光控制膜(目前欧洲市场流行的膜系)
特点: 1、造价高,抗磨损; 2、颜色:银白色、蓝 色、金色和棕色; 3、透光度:8~20%; 4、g值:0.2~0.3。
Si3N4 CrNx/NiCrNx
SnO2 GLASS
阳光控制膜/可热处理的膜系
特点: 1、造价高,抗磨损; 2、颜色:银白色、灰 色、蓝色、绿色和棕色; 3、透光度:8~40%; 4、可钢化,且颜色不会 变化 。
Si3N4 CrNx/NiCrNx TiO2 Si3N4 GLASS
标准Low-E膜
特点: 1、透光度:83%; 2、E值:<0.06; 3、g值:0.55~0.6。
Si3N4
NiCrOx
Ag
ZnO TiO2 GLASS
阳光Low-E膜
特点: 1、透光度:48%; 2、E值:<0.1; 3、g值:0.5~0.55
SnO膜:
1、耐酸/碱性好 2、扩散层得到改善,尤其是与锌混合使用时 3、与镀有镍铬阻挡层的银层之间有足够的附 着力 4、抗划伤性能力有限(但合格)
Si3N4膜: 1、在所有材料中,它的耐酸/碱性最好
2、最好的扩散层,通常用于半导体行业 3、与镀有镍铬的银层之间有足够的附着力 4、抗划伤性最好 5、可直接镀于玻璃面上作钠离子阻挡层 6、与银层的亲和性非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