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所含物质(主要为茶多酚)的研究

合集下载

茶多酚的精制实验报告(3篇)

茶多酚的精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精制技术,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并对其进行纯化处理,以获得高纯度的茶多酚产品。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探究不同的提取方法和纯化手段,并比较其效果,以期为茶多酚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茶多酚是一类存在于茶叶中的多元酚化合物,主要包括儿茶素、儿茶酸、花青素等。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癌、降血脂、降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市场潜力。

茶多酚的提取通常采用溶剂萃取法,如水提法、醇提法等。

纯化方法包括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等。

本实验将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进行茶多酚的提取,再通过吸附法进行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溶剂:水、乙醇- 吸附剂:活性炭、氧化铝- 其他: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等2. 实验仪器:- 超声波清洗器- 烘箱- 超速离心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精密天平- 漏斗、滤纸等四、实验方法1. 茶多酚的提取:(1)水提法:将茶叶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煮沸,提取一定时间后,过滤,收集滤液。

(2)醇提法:将茶叶与乙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回流,提取一定时间后,过滤,收集滤液。

2. 茶多酚的纯化:(1)吸附法:将提取的茶多酚溶液通过吸附柱,选择合适的吸附剂进行吸附。

(2)洗脱:用适当的溶剂洗脱吸附剂上的茶多酚,收集洗脱液。

(3)浓缩:将洗脱液进行浓缩,得到高纯度的茶多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茶多酚的提取:通过水提法和醇提法,均能从茶叶中提取出茶多酚。

水提法提取的茶多酚含量较高,但纯度较低;醇提法提取的茶多酚含量较低,但纯度较高。

2. 茶多酚的纯化:通过吸附法纯化,茶多酚的纯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吸附剂的选择对茶多酚的纯化效果有很大影响。

本实验中,活性炭和氧化铝均能较好地吸附茶多酚。

六、实验结论1. 水提法和醇提法均可用于茶多酚的提取,但醇提法提取的茶多酚纯度更高。

2. 吸附法是一种有效的茶多酚纯化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茶多酚的纯度。

茶多酚的作用与功效

茶多酚的作用与功效

茶多酚的作用与功效茶多酚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茶叶中。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生理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物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多酚的作用与功效,希望能够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启发。

第一部分:茶多酚的基本概述和分类茶多酚是指茶叶中含有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其主要包括儿茶素、黄酮类和酚酸类等多种物质。

这些多酚化合物具有多个酚类羟基,能够与氧自由基结合,从而具有抗氧化作用。

茶多酚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儿茶素类、黄酮类和酚酸类三大类。

其中,儿茶素类是茶多酚的主要组成部分,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

黄酮类是茶多酚中次要的组成部分,占茶多酚总量的5%~15%。

酚酸类占茶多酚总量的5%~15%。

第二部分: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茶多酚不仅可以直接与自由基发生反应,还可以通过激活细胞内的抗氧化酶系统,间接发挥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茶多酚对于抗氧化应激、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1. 清除自由基:茶多酚可以与自由基发生反应,将其中和,从而达到抗氧化的效果。

2. 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茶多酚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的抗氧化酶系统,增强体内抗氧化能力。

3. 抗氧化基因的表达:茶多酚可以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增加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提高体内抗氧化能力。

4. 抗糖基化作用:茶多酚可以降低血糖,减少糖基化反应,从而降低自由基产生,减轻氧化应激的损伤。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在抗衰老、抗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茶多酚的抗衰老作用茶多酚具有抗衰老作用,主要通过抗氧化、抗糖基化、抗炎和调节细胞凋亡等多个途径发挥作用。

1. 抗氧化作用:茶多酚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衰老。

2. 抗糖基化作用:茶多酚能够抑制糖基化反应,减少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从而减缓细胞的老化过程。

茶多酚的提取实验报告

茶多酚的提取实验报告

茶多酚的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掌握茶多酚的提取方法,了解茶多酚的性质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提取茶多酚。

三、实验步骤
1.将10克干燥的绿茶叶粉末加入500毫升蒸馏水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10分钟。

2.将煮沸后的茶叶汁过滤,收集滤液。

3.将滤液加入等量的乙醇中,搅拌均匀,过滤,收集滤液。

4.将滤液加入等量的正己烷中,搅拌均匀,过滤,收集滤液。

5.将滤液加入等量的氯仿中,搅拌均匀,过滤,收集滤液。

6.将收集的氯仿溶液挥发干燥,得到茶多酚。

四、实验结果
经过提取和干燥,得到了0.5克茶多酚。

五、实验分析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提取茶多酚,水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提取溶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但是,水提法提取茶多酚的效率较低,需要多次提取和分离,操作较为繁琐。

此外,茶多酚的提取量受到茶叶品种、加工工艺、提取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水提法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得到了0.5克茶多酚。

茶多酚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本实验掌握了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对茶多酚的性质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四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一、目的:掌握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原理及操作二、原理茶叶中茶多酚易溶于热水,在用靛红作指示剂的情况下,样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物质基本上都属于茶多酚物质。

根据消耗1mL 0.318g/mL的高锰酸钾相当于5.82mg茶多酚的换算系数,可计算茶多酚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分析天平、电动磁力搅拌器、电热水浴锅、500mL白瓷皿。

试剂:1、0.1%靛红溶液:称取靛红1g加入少量水搅匀后,再慢慢加入相对密度为 1.84的浓硫酸50mL,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如果靛红不纯,可下法磺化处理是:称取靛红1g,加浓硫酸50mL,在80℃烘箱或水浴中加热磺化4~6h,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过滤后贮于棕色瓶中。

2、0.630%草酸溶液:准确称取草酸6.3034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3、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称取AR的高锰酸钾1.27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准确吸取0.630%草酸溶液10mL,放入250ml锥形瓶中(平行3份),加入蒸馏水50mL,再加入相对密度为1.84的浓硫酸10mL,摇匀,在70~80℃水浴中保温5分钟,取出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滴定。

开始慢滴,待红色消失后再滴第二滴,以后可逐渐加快,边滴边摇,待溶液出现淡红色保持1分钟不变即为终点。

计算高锰酸钾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四、测定步骤1、供测试液的准备:准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1g,放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沸蒸馏水80mL,在沸水浴中浸提30分钟,然后抽滤、洗涤,滤液倒入100mL容量瓶中,冷至室温,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摇匀。

2、测定:取200ml蒸馏水放入白瓷皿中,加入0.1%靛红溶液5mL,再加入供测试液5mL,开动磁力搅拌器,用已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边搅拌边滴定,滴定速度以1滴/s为宜,接近终点时应慢滴。

直到溶液由深蓝色转变为亮黄色为止,记下消耗的高锰酸钾毫升数。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的重要成分,近年来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研究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对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将首先介绍茶多酚的基本概念、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为后续的研究进展奠定理论基础。

接着,重点阐述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以及新型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现代提取技术。

在提取方法介绍的基础上,文章将综述茶多酚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特别是在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文章将展望茶多酚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以期为推动茶多酚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全面的茶多酚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信息,为茶多酚产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茶多酚的提取方法茶多酚的提取是茶叶深加工的关键步骤,其提取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茶多酚的产量、纯度和活性。

目前,茶多酚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以及酶法提取等。

溶剂提取法:这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

利用茶多酚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丙酮、甲醇等。

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提取时间较长,且易受到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增强溶剂对茶多酚的渗透能力和溶解能力,从而加速提取过程。

这种方法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但设备成本较高。

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能够穿透物料内部,使物料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产生热能,从而加速茶多酚的溶解和扩散。

这种方法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但需要注意微波功率和提取时间的控制,以避免破坏茶多酚的结构。

茶多酚研究报告

茶多酚研究报告

茶多酚研究报告引言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有效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茶叶中。

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备受科学家和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的人们关注。

本报告将探讨茶多酚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其化学结构、生物活性以及可能的应用领域。

茶多酚的化学结构茶多酚是一类多酚化合物,主要包括儿茶素、儿茶酸和黄嘌呤衍生物等多种类型。

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要成分,占茶叶中总茶多酚的70%以上。

它们的结构都含有苯环和苯并环,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茶多酚的生物活性抗氧化活性茶多酚具有出色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研究表明,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减缓衰老进程、预防慢性疾病,并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

抗炎活性茶多酚对于炎症反应的调节也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茶多酚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少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

因此,茶多酚在预防和治疗炎症性疾病中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抗癌活性许多研究显示,茶多酚具有抗癌活性。

其抗癌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等。

尤其是绿茶中的儿茶素被广泛研究,被认为是其抗癌活性的重要物质基础。

心血管保护作用茶多酚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已被广泛研究。

茶多酚可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功能等。

这些有益的生物活性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茶多酚的应用领域保健品茶多酚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使其成为保健品的理想成分之一。

许多茶多酚补充剂已上市销售,并广泛被人们用于增强免疫力、改善肌肤质量等方面。

化妆品茶多酚对皮肤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已被充分利用。

茶多酚可以有效抑制皮肤氧化反应,减少皮肤炎症,并具有抗衰老的效果。

因此,茶多酚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妆品中。

药物研究与开发茶多酚的抗癌和心血管保护作用为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许多研究正致力于利用茶多酚的特性开发更安全、有效的抗癌和心血管药物。

结论茶多酚作为一种自然的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以及心血管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

茶多酚物理实验报告

茶多酚物理实验报告

茶多酚物理实验报告茶多酚物理实验报告茶多酚是一种在茶叶中广泛存在的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物理实验方法,探究茶多酚的一些基本性质和特点。

实验一:茶多酚的提取首先,我们需要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取适量的绿茶叶,将其研磨成细末,然后将茶末与乙醇混合,搅拌均匀。

接着,用滤纸过滤混合物,得到茶多酚溶液。

实验二:茶多酚的紫外吸收光谱将茶多酚溶液置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进行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茶多酚在紫外光区域(200-400nm)具有较强的吸收峰,主要在270-280nm附近。

根据吸收峰的强度和位置,可以初步判断茶多酚的含量和结构。

实验三:茶多酚的溶解度为了研究茶多酚的溶解性质,我们在实验中使用了不同溶剂,如水、乙醇和丙酮。

将茶多酚溶解于不同溶剂中,并观察其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茶多酚在水中溶解度较高,而在乙醇和丙酮中溶解度较低。

这是因为茶多酚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其溶解度受到溶剂极性的影响。

实验四:茶多酚的氧化性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氧化产物。

在实验中,我们将茶多酚溶液与空气接触一段时间,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茶多酚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深棕色,这是由于茶多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了氧化产物。

实验五: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氧化反应的发生。

为了研究茶多酚的抗氧化性,我们使用了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将DPPH溶液与茶多酚溶液混合,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茶多酚能够与DPPH自由基发生反应,使其从紫色变为淡黄色,表明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综上所述,茶多酚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的物质。

通过物理实验,我们可以了解茶多酚的提取方法、紫外吸收光谱特性、溶解度、氧化性和抗氧化性等基本性质。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深入研究茶多酚的药理学和生物学活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茶叶的加工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是关于茶叶中多酚的提取和分离过程的研究。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对茶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提取溶剂的选择:茶叶中的茶多酚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溶剂进行提取。

常用的提取溶剂包括水、乙醇、甲醇等。

研究人员需要通过比较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和茶多酚的质量来选择最适合的提取溶剂。

2. 提取条件的优化:提取条件包括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浓度等。

研究人员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以提高提取效率和茶多酚的质量。

3. 提取方法的改良:常用的茶多酚提取方法包括水煮法、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研究人员可以结合不同的提取方法,改良提取工艺,以提高提取效率和茶多酚的质量。

4. 提取工艺的创新: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还包括对新的提取方法和新的技术的探索和应用。

例如,近年来,一些新的提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离子液体提取技术等在茶多酚提取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研究。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的目标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优化提取条件,提高茶多酚的提取效率和质量,为茶叶的加工利用和茶多酚的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还可以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和茶叶生产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中所含物质(主要为茶多酚)的研究Tarys摘要:介绍了茶叶中所含物质及其功效,着重就茶多酚的性质及其提取展开研究,以“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为基础设计了提取茶多酚的实验,介绍了现代技术运用下的茶多酚的提取,系统介绍了茶多酚的特殊功效在各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茶多酚;提取;功效引言我国是一个产茶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再度热销。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也渐渐发现茶叶中大量对人体有益的价值,尤其是茶叶中的茶多酚,更具有多方面的功效。

0 正文茶叶中所含物质如下表(不包括纤维素等)表11、儿茶素类: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

在茶汤中可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2、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属于一类叫做黄嘌呤的天然化合物,茶碱和可可碱也属于这一类。

结构式为:图1 咖啡因结构式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红茶茶汤中,与多无酚类结合成为复合物;茶汤冷后形成乳化现象。

茶中特有的儿茶素类及其氧化缩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故喝茶可使长途开车的人保持头脑清醒及较有耐力。

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有刺激作用。

这种刺激的结果是警觉提高,睡眠推迟,并促进思考。

可可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则比较小,但它却是一种强烈的利尿剂,有益于治疗病人的严重积水问题。

与咖啡因一起存在于茶叶中的第二种黄嘌呤是茶碱,它是强烈的心肌兴奋剂,能使冠状动脉扩张。

茶碱又称氨茶碱,常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也用于减轻和缓和心绞痛。

此外,由于它是血管舒张药,常用于治疗头痛和支气管哮喘。

3、矿物质: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

茶汤中阳离子含量较多而阴离子较少,属于碱性食品。

可帮助体液维持碱性,保持健康。

①钾:促进血钠排除。

血钠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多饮茶可防止高血压。

②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③锰: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强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钙的利用。

因不溶于热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4、维生素:①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可转换为维生素,但要和茶未一起饮咽才可补充。

②B 群维生素及维生素C:为水溶性,可由饮茶中获取。

5、其他机能成份:①黄酮醇类具增强微血管壁消除口臭功效。

②皂素抗癌、抗炎症功效。

③胺基酪酸于制茶过程中强迫茶叶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称佳叶龙茶,可以防高血压。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对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作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详细叙述,下面主要以茶叶中的另一主要物质——茶多酚作为研究对象。

1 茶多酚茶多酚简介: 中文名称:茶多酚 英文名称:Tea polyphenol中文别名:茶多酚;绿茶提取物;茶叶提取物;茶叶萃取物;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维多酚英文别名:TEA POL YPHENOL; Green Tea Extract Powder; Green Tea P.E; TEA PHENOL FROM TEA; Black tea extract; CAMELLIA SINENSIS LEAF EXTRACT; GREENTEAEXTRACT98%POL YPHENOLS CAS No.:84650-60-2 EINECS 号:200-053-1 分子式:O N H C 31917分子量:281.362 茶多酚的几种提取方法1、金属离子沉淀法在做咖啡因的提取实验中,实验原理有一条:“当单宁与咖啡因一同被萃取到热水中时,能水解的单宁发生部分水解,这意味着游离倍酸也存在于茶中。

由于单宁有酚基,倍酸有羧基,两者都有酸性,如果把碳酸钙加入萃取液中,生成这些酸的钙盐。

”[1]以此为思路,我们可以设计出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实验。

实验材料:鲜茶叶,索氏提取器,分液漏斗,烧杯,酒精灯,氢氧化钙,稀硫酸,乙酸乙酯,滤纸,漏斗等。

实验内容:(1)称取10g 茶叶置于索氏提取器的纸筒中,在圆底烧瓶中加入约120ml95%的乙醇,在圆底烧瓶中,水浴加热回流提取2~3次,直到提取液颜色较浅时图2 茶多酚结构式为止,带冷凝液刚刚虹吸下去时停止加热。

(2)向提取液中加适量氢氧化钙,使茶多酚沉淀。

过滤。

(3)取不溶物于烧杯,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使沉淀溶解。

再用分液漏斗以及乙酸乙酯萃取溶液中的茶多酚。

经浓缩干燥后,即可获得茶多酚。

图3 金属离子沉淀法提取茶多酚的流程示意图特点:溶剂用量少,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得率较低,且茶多酚具有还原性,实验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氧化措施,会是一部分产物被氧化。

2、溶液提取法溶剂法是利用茶多酚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提取茶多酚的一种方法。

将茶叶用热水或乙醇浸渍,茶汁经真空浓缩后用氯仿萃取,除去其中的叶绿素和咖啡碱,再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将含茶多酚的乙酸乙酯真空回收,即可制得粗产品茶多酚,收率约为10%。

有机溶剂萃取法的主要特点是提取工序比较简单,对茶多酚的提取率可达到10%~15%。

但是由于浸提液中不但含有茶多酚,而且还含有茶色素、咖啡碱等杂质,因此,所得茶多酚纯度较低。

要得到纯度较高的茶多酚还需反复精制,需要耗费大量的有机溶剂,并且要用到有一些毒性溶剂如3CHCl。

此外溶剂法提取茶多酚还存在提取周期长、高温下易使其发生氧化等弊端。

此外,提取液的pH值和浓度对茶多酚的提取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图4 溶剂提取发提取茶多酚过程示意图此外,还有一些运用比较前沿的设备和技术来提取茶多酚的方法。

如树脂吸附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浸提法、超声波浸提法、鲜茶叶低温纯化酶提取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来提取更纯更有效的茶多酚方法越来越多,我们需要不断接受并运用新的理论和技术来运用到实践中。

3 茶多酚的应用和研究前景1、在食品工业上可作抗氧,保鲜,除臭剂。

茶多酚在动、植物中抗氧化性均强于BHA , BHT , VE , VC 等,已为世界公认,对过氧化值,酸价抑制率可达90% 以上,作肉制品,腌制品和解制品表面,可大大延长产品保质期。

茶多酚有很强的抗菌、抑菌性质,还具有对2-淀粉酶,蔗糖酶均有良好的抑制能力,可以减缓采摘后的水果,蔬菜生化活动,推迟其成熟。

可作各色糕点,乳酸饮料,畜牧水产品深加工,果菜等的保鲜剂,同时茶多酚还是一种优异的保色剂,如胡萝卜素、叶绿素等天然色素易受光氧的作用而产生褪色现象。

由于茶多酚具有强的还原性,可防止上述色素氧化褪色,保持其色泽鲜艳。

其次,茶多酚可有效除去肉类、粮、油作物及其制品的异味,可作为除臭剂。

2、在日用化工产品上作保质剂、护肤(发) 剂和香烟解毒剂。

在常温,低浓度下茶多酚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消除自由基,杀菌,去异味等功能。

因此,添加少量茶多酚即可起到防止化妆品的变质。

同时,还可抑制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被自由基引发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与膜蛋白交联而形成脂褐质,延缓皮肤老化,头皮中蛋质角蛋白及附着表面的细胞蛋白有极大亲和性和凝固性。

因此,具有很好的洗涤、去头屑、美发、护发作用。

由于茶多酚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和消除自由基,可使烟碱和烟雾诱度。

降解有害物质,但不影响香烟味和兴奋作用,还可将茶多酚用在造纸或浆剂中作废纸脱油脱墨剂等。

3、在医疗保健上具有防治癌症等多种疾病和抗衰老增强免疫等功能。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体内过量自由基是引起人体衰老,致病,致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茶多酚能消除过剩的活性自由基,提高人体抗衰老抗辐射,抗肿瘤的能力。

同时茶多酚具有诱导癌细胞自杀的功能。

也是变形键球菌的抑制剂。

茶多酚明显的杀菌抑菌能力,使其具有非常有效的防龋功能,茶多酚还有去脂减肥,降低胆固醇和血糖、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血管病等多种药理功能。

由于茶多酚对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具有很强消除效应和极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抑制人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

因此具有抗衰老的机能。

又能提高人体白血球和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因此,目前国内外正研究将茶多酚制成医疗保健药品,以提高人体抗衰老,增强免疫能力和新陈代谢作用。

4、在农业上可作独特的农药,生长激素。

茶多酚对农作物的细菌性病原菌有独特抑制作用,其中没食子儿茶素抑菌效果最强,抑菌最低浓度值为: 100~200mg/ml,对根瘤病菌、蔬菜、豆类和蕃茄等腐病菌抑制能力特好,,(浓度值为25~50mg/ml)。

对水稻的斑病菌孢子萌芽具有强烈抑制消灭作用。

因此,是一种新型生化激素农药。

茶多酚可作植物发根活化剂,仅用0.01µg/mL的茶多酚处理胡萝卜、种子,结果在25℃的条件下,经4~6 天后根长143,对照级为100增长14.3%,所以,茶多酚是一种良好的植物生长保进剂。

[3]参考文献:[1] 胡立江,尤宏,郝素娥工科大学化学实验(第4版):94[2] 王栋,康健茶多酚的功效、提取和应用前景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4卷第2期2007年5月[3] 白秀丽,李晓莉,汪国砚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第20卷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