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白血病治疗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中医治疗策略

1996年GIMEMA-EORTC协作组对Estey进行了修订
绝对耐药:诱导缓解治疗第一
个疗程的第28天骨髓中幼稚细
胞比例仍超过诊断时的50%; 低增生性耐药:化疗后骨髓抑 制,但恢复后骨髓中幼稚细胞 比例仍超过诊断时的50%; 髓外白血病持续存在; 诱导化疗第一疗程骨髓中幼稚细胞比例下降50%以上, 但第两疗程后仍不能缓解。
耐药的白血病 细胞对抗癌药 物敏感性降低
继发 耐药
临床疗效降低
现有研究表明,MDR是白血病细胞免 受化疗药物攻击所产生的自身防御 反应。 MDR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细胞 生理、生化变化过程,涉及诸多因 素,有多种机制共同参与。
多药耐药发生机制之一 细胞膜蛋白过渡表达
在耐药的白血病细胞膜上有多种耐药蛋白高表达, 其共同的特征是加速化疗药物外排功能,降低细胞 内抗化疗药物浓度,使白血病细胞逃逸化疗药物的 杀伤
干细胞移植治疗
鉴于急性白血病的复发率很高,如有合适供者, AML应争取在CR1,ALL在CR2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移植。难治性或复发性白血病采用传统化疗难于 成为长期生存者,应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治疗
通过各种方法调动机体自身 的免疫反应以清除白血病细 胞。对于难治以及复发性急
性白血病,还可在联合化疗
Pgp、MRP
多药耐药发生机制之二 酶系统异常改变
蛋白激酶C(PKC):PKC是一种依赖钙离子和磷脂的蛋白激酶,
在细胞跨膜信号转导和调节细胞生长分化中起主要作用。PKC 活化后调节PgP和MRP的功能而导致白血病细胞耐药 DNA 拓扑异构酶 Ⅱ:TopoⅡ基因突变可改变其功能特性,表达 量下降可使化疗药物作用的靶分子减少,化疗药的细胞毒作用
素(稳定、持续、缓慢释放)和微胶
中国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预后评估方法,通过检 测患者体内的特定基因表达水平或蛋白质表达情况来预测患者的预后和 治疗反应。
03
诊断方法与标准更新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及意义解读
血常规及血涂片检查
观察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等指 标,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系统异常。
免疫分型检查
利用流式细胞仪等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或胞 质内的免疫标志物,有助于准确分型。
ABCD
骨髓穿刺及活检
评估骨髓增生程度,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是确 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重要依据。
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检测染色体核型异常、基因突变等,为预后评估 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价值
01
X线检查
评估骨骼系统受累情况,如溶骨性 破坏、骨质疏松等。
超声心动图检查
评估心脏功能及是否存在心包积液 等并发症。
03
02
CT及MRI检查
观察颅内、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受 累情况,评估肿瘤浸润范围。
PET-CT检查
全身性评估肿瘤负荷及代谢活性, 有助于判断预后。
04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应用进展
基因突变检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将 为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
跨学科协作和全程管理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推动 R/R AML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R/R AML 的诊疗将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 诊疗效率和准确性,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 。
国外在复发难治性AML的诊疗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新型药物和技术的研发应 用较为领先,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
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中国诊疗指南(2011年版)

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诊疗指南一、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标准1.复发性AML诊断标准:NCCN2011将白血病复发定义为完全缓解(CR)后外周血重新出现白血病细胞或骨髓原始细胞>0.050(除外其他原因如巩固化疗后骨髓重建等)或髓外出现白血病细胞浸润。
2.难治性AMI。
诊断标准:①标准方案诱导化疗2个疗程未获CR;②第1次CR后6个月内复发者;③第1次CR后6个月后复发、经原方案再诱导化疗失败者;④2次或2次以上复发者;⑤髓外白血病持续存在。
二、难治复发AML治疗策略难治性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受。
白血病细胞耐药分为原发耐药(化疗前即存在)和继发耐药(反复化疗诱导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
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1.使用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联合化疗方案;2.中、大剂世的阿糖胞苷(Am-C)组成的联合方案;3.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4.使用耐药逆转剂;5.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生物治疗等。
三、难治复发AML治疗方案1.使用与原方案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化疗方案或加大药物剂量。
如将柔红霉素(DNR)换为去甲氧柔红霉素(IDA)、阿克拉霉素(Acla)或米托蒽醌(Mitox),或加用原治疗方案中未用过的药物如高三尖杉酯碱(HHT)、氟达拉滨(Flu)、足叶乙甙(Vpl6)、吖啶类(AMSA)或联合应用三种化疗药物等。
2.中、大剂鼍Ara-C并联合一线药物或新药。
利用其不同作用机制协同作用增强化疗效果。
3.预激方案:改变治疗策略,利用G-CSF使处于G0/G1期的细胞进入增殖期,有利于化疗药物将其杀灭。
4.选择化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以及早、晚期(6个月以内或以上)复发等因素。
(1)年龄<60岁:考虑用①FLAG方案;②中、大剂量Ara.C联合IDA/Mitox/Acla/Vpi6;③HHT+Ara—C+蒽环类药物;④预激方案;⑤新药试验。
FLAG治疗难治、复发白血病

FLAG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
一、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再次诱导缓解率低,缓解持续时间短,预后差。
在多种挽救方案中,FLAG方案完全缓解(CR)率可达55%,缓解期长达13个月,心脏毒性低,不良反应可控制。
二、对于难治性AML的判定,临床上较公认的标准为1.标准方案诱导治疗2个疗程无效;2.第1次CR后6~12个月内复发;3.第1次CR后6—12个月后复发,原诱导方案再治疗无效;4.两次或两次以上复发。
三、FLAG方案组成及适用人群
FLAG方案组成:为G·CSF 150 ug,每12 h 1次或300 ug/d,第0—5天;氟达拉滨(Flud)30 mg /m2,第1—5天;阿糖胞苷(Ara—C)l~2 g/m2,Flud应用后4 h使用,第1—5天。
FLAG治疗AML适用人群:1.复发、难治性AML患者的再次诱导治疗;2.高危和心功能受损初治AML患者的诱导缓解治疗;3.初治患者诱导缓解后巩固治疗。
其中,FLAG 方案在复发、难治性AML患者挽救治疗中广泛应用。
四、国外对FLAG方案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于复发、难治性AML进行了研究,如FLAG 联合伊达比星(FLANG-Ida)方案,联合伊达比星和全反式维甲酸(FLAIRG)方案及联合伊达比星和吉妥单抗(GO)(FLAG-IM)方案等,均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中,FLAG与CXCR4受体阻断剂Mozobil联合应用于复发、难治性AML的临床研究值得关注。
Mozobil通过阻断白血病前体细胞与基质微环境的结合,使得白血病前体细胞更易被化疗药物杀伤,有望克服耐药,减少复发。
难治性白血病治疗策略 马兴媚

难治性白血病治疗策略马兴媚发表时间:2016-09-13T14:20:33.007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0期作者:马兴媚马兴芬[导读] 目前约 60% ~ 80% 的成人急性白血病(含 AML 和 ALL)或诱导治疗无效,或获得缓解后早晚仍要复发。
1.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2.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 276300【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90-01目前约 60% ~ 80% 的成人急性白血病(含 AML 和 ALL)或诱导治疗无效,或获得缓解后早晚仍要复发,最终难免死亡,这类病例称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
1、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1.1 难治性 AML:1.1.1 Hiddemaann 等(1990):①诱导缓解治疗无效;②首次CR(CR1)6 ~ 12 个月内复发;③ CR6 ~ 12 个月内复发,原诱导方案再治无效;④两次或两次以上复发。
1.1.2 Estey 等(1996):①诱导治疗 2 个疗程不缓解;②首次CR1 期小于 12 个月;③两次以上复发,再诱导治疗无效。
1.1.3 GIMEMA-EORTC 协作组(1996):①绝对耐药(absolute resistance):诱导治疗第 1 疗程的第 28 天,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仍超过诊断时的 50%;②低增生性耐药(hypoplastic blastic resistanve):化疗后骨髓抑制,但恢复时骨髓幼稚细胞比例超过诊断时的50%;③髓外白血病案持续存在;④诱导化疗第 1 个疗程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小于诊断时的50%,但第 2 个疗程后仍不缓解。
1.1.4 Vioani 等(1994):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再诱导治疗后无效。
1.2 难治性 ALL:1.2.1 难治性 ALL 诊断标准为具备下列诸项之 1 项或多项:①高白细胞性 ALL,诊断时外周血白血病计数> 100x109/L;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用标准方案诱导化疗 2 个疗程未获得完全缓解(CR);③完全缓解后 6 个月复发,复发后经正规诱导化疗失败;④多次复发。
成人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1, 11(1), 24-33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21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1.111004成人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杨明婷*,何丽娟,张秋蓉,李永萍#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云南大理收稿日期:2020年12月6日;录用日期:2020年12月19日;发布日期:2021年1月8日摘要成人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仍面临较大困难,目前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
患者预后极差,传统的挽救性化疗缓解率较低,并且患者因为原发耐药、药物累积的毒性作用、脏器功能衰退、干细胞储备功能低、家庭经济等诸多因素,常常限制了治疗方案的选择。
随着对白血病生物学特性认识的不断深入,一系列与AML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密切相关的基因、受体、抗原、细胞内关键物质等相继被发现,使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
目前针对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有传统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本人针对成人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AdultRelapsed/Refractory AcuteMyeloid LeukemiaMingting Yang*, Lijuan He, Qiurong Zhang, Yongping Li#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 University, Dali YunnanReceived: Dec. 6th, 2020; accepted: Dec. 19th, 2020; published: Jan. 8th, 2021AbstractThe treatment of adult 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 still faces great difficulties, *第一作者。
成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

成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马立元【摘要】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预后差,约半数以上复发患者存在耐药难治,其治疗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对于复发后获得再次完全缓解的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但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和复发率(CIR)均很高,从而部分抵消了移植带来的益处.因此,allo-HSCT对于部分患者并不适合,亟待寻找新的治疗手段.近几年,随着我们对AML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新药物新疗法层出不穷,极大改善了复发难治性AML的预后.多个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初步试验结果鼓舞人心.虽然新疗法治疗相关副作用越来越少,疗效越来越好,但allo-HSCT是治愈复发难治性AML的唯一途径.【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8(039)016【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作者】马立元【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血液内科上海 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1 引言虽然,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治疗手段层出不穷,极大地改善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akemia,AML)患者的预后,但复发难治性AML始终是血液科医生面对的巨大难题。
因此,针对复发难治AML的治疗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为复发/难治性AML患者制定治疗策略时,应仔细评估患者相关因素(年龄,体能状况,各脏器功能,合并症)。
疾病相关因素(复发后重新MICM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异常,既往治疗史,既往有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史,复发时间等)[1]。
治疗前首先要明确属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复发还是移植后复发。
一般而言,在allo-HSCT之前复发患者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挽救性治疗使其达到完全缓解(CR),合适的CR患者接受allo-HSCT力求治愈。
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安全用药实践经验

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安全用药实践经验首先,贝林妥欧单抗适用于成人复发或难治性Ph+ B-ALL的治疗。
Ph+ B-ALL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和预后不良的疾病,传统治疗效果有限。
贝林妥欧单抗是基于免疫治疗原理的新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治疗效果。
用药方法方面,贝林妥欧单抗的给药途径是静脉输注,每个疗程持续4周。
剂量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耐受性来决定,通常是9μg/天。
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和免疫学指标等,确保安全性和疗效。
在使用贝林妥欧单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在合格的医院和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其次,在给药前要对过敏史和反应进行评估,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过敏反应。
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治疗应及时停止,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比如胶原性疾病、神经毒性和心动过缓等。
对于有明显器官功能损害或合并症的患者,需要特别谨慎使用。
此外,还需要注意贝林妥欧单抗的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贝林妥欧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在使用贝林妥欧单抗之前,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总之,贝林妥欧单抗作为一种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Ph+ B-ALL的新药,具有独特的治疗机制和良好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贝林妥欧单抗的过程中仍需谨慎,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综上所述,贝林妥欧单抗作为一种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Ph+ B-ALL的新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然而,在使用贝林妥欧单抗时需要注意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和免疫学指标等监测,以确保安全性和疗效。
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停止治疗和进行适当处理。
此外,药物相互作用也需引起注意,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